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奉系江山》-第1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拙言,既然你提出了这个建议,倒不如你来当这个参谋长吧。”

      “邻葛,你是想让雷劈了我啊!那么多叔叔大爷排在前头,我去指挥他们,不要脑袋了?”

      张廷兰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当然资历只是他的一个说辞,更主要的是一旦当上了参谋长,虽然权柄惊人,但是也会失去自成一系的机会,其中的得失张廷兰清楚得很。

      杨宇霆把手一摊,苦笑着说道:“拙言,既然既拒绝了,我可就再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邻葛,其实参谋制度建立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权力不会太大,需要一步步的发展,如果你一定要拒绝的话,不妨让朱庆澜当这个职务!”

      朱庆澜目前还是黑龙江的督军,但是手中权柄有限,只是挂着一个虚名而已。偏偏他挂着的虚名,还让吴俊升心里头不舒服,老吴平白无故的就比张作相低了半格,心中肯定有怨恨。

      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把朱庆澜推到参谋长的宝座,吴俊升顺势上位,老吴绝对会支持参谋制度的,而且张作相也会支持这个制度,有了这两位的支持,张作霖再同意了,基本上就成了定局了。

      杨宇霆眼前也是一亮,这个主意的确不错,对谁都要好处。朱庆澜要是当了参谋长,他就能摆脱眼前尴尬的局面,至于副参谋长肯定是非杨宇霆莫属,杨宇霆一样能够施展才华和能力,实际权力比现在还要大很多。

      “拙言,真有诸葛之才啊!

      他们正在商讨之时,张作霖就派人请他们过去,他们也不敢怠慢,急忙到了老虎厅,只见张作霖,张作相,孙烈臣,吴俊升四人已经坐好。

      老张一看他们到了,就笑着说道:“辅忱和我说了,准备成立一个总参谋部,并且建议朱庆澜担任总参谋长,大家因为如何?”

      “我说大帅,我举双手赞成,朱庆澜懂军事,有谋略,而且资历威望出众,让他担任奉军的参谋长,再合适不过了!”

      吴俊升甩着大舌头,不断的给朱庆澜戴高帽,核心的意思就是一个,要把这位送走,他好正儿八经的接任黑龙江督军。而孙烈臣也没有多说什么,新的参谋长和他的利害关系不大,索性就不说什么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通过了,邻葛你就委屈一下,这朱庆澜做帮手,担任奉军的副参谋长,以后日常军务都要交给参谋部处理,正副参谋长都参与所有重要的决策,和各省督军师长一同发表看法,制定方略!”

      老张一句话,算是很笼统的把参谋本部的使命说了出来,不过吴俊升和孙烈臣都是十足精明的人物,他们一听这话,隐隐的就猜到了这个总参谋部权力惊人,是个炙手可热的衙门。只是他们已经同意成立了,也就没法反对了,这项关乎奉军根本的制度安排,就这样波澜不惊的通过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副师长

      在张廷兰看来,重要无比的参谋制度轻而易举的通过了,但是接下来的具体整编工作就麻烦了起来,如何确定兵源,如何分配装备,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谁都想要多吃一点,多拿点好处,尤其是吴俊升和张景惠更是不断的找张作霖,就连孙烈臣都坐不住了。

      “爹,您老不去找找七大爷,也好给咱们争取一点好处。”

      “臭小子,你当老子是傻帽啊,有些时候不争就是争,我就不信咱爷们帮了张雨亭这么大的忙,他会亏待了咱们!”

      张作相说这话是透着强烈的自信的,就拿这次整编来说,主要的武器都是张廷兰折腾来的,张作相又提出建立参谋总部制度,让老张手中的权力更加巩固,有了这两件大功摆在那里,不管是奉军怎么调整,张作相和张廷兰的好处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你小子不也是没关心这些事情,听说你不是跑到实业团,就是去了讲武堂,忙的不亦乐乎。”

      “嘿嘿,您老明察秋毫。”张廷兰笑着说道:“我这不是在筹集粮食和物资么,刚刚和俄国人交易,我把吉林囤积的物资差不多都卖了。现在抓紧时间囤货,等到再过一个月两个月的,俄国的饥荒势必蔓延开,到时候粮食还会翻番,变得比金子都贵,咱们想要什么弄不到啊!”

      张廷兰说话之间,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对张作相说道:“爹,说实话,我觉得总盯着东三省这点利益,实在是太有限了,咱们要把眼光放开。从俄国人身上能捞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你有这个能耐,别人可不见得有,吴俊升昨天刚刚找过我呢。”

      “他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他的意思是要求三个主力师全都装备一致,人数一致,配属的炮兵部队也是一样的。”

      张廷兰一听这话,暗暗摇了摇头,吴俊升只怕是要做梦了,虽然确定了三个主力师,但是各自分工并不相同。

      其中二十七师是张作霖的起家部队。坐镇奉天,主要是防范日本人,保证大本营的安全,责任最重,武器装备也是最先进的。

      警备师驻防吉林。主要应付俄国方面的威胁,还要兼顾朝鲜方面。也必须是强兵驻守。另外张廷兰反复向老张示警。提醒他俄国会出问题,要想尽办法,抓住机会,夺回中东路的控制权,同日本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老张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吉林方面必须加强。如此一来,二十七师和警备师装备并驾齐驱,成为奉军南北两只拳头,这是不可更改的。

      至于黑龙江方向。主要面对的敌人是东蒙方向的叛匪,是要进行草原作战,蒙匪可不同日本人和俄国人,装备配属肯定不一样。

      “养一个骑兵,至少能养三个步兵,吴大舌头的部下要是和二十七师一样,要填多少军费才能够用啊!其实现在欧洲的战场的局面已经证明了骑兵落伍了,因此欧洲列强的骑兵更多的是侦查巡视的任务,一个师两千多人就差不多了。当然骑兵师要对付蒙匪,两千肯定不够,但是也不能超过五千人,而且还要注重机动性能!”

      张作相点点头,他是老行伍,哪能不知道骑兵烧钱啊,吴俊升打着三个主力师一样的幌子,无非想多占点军费,张作相也不愿意。

      “你的估计和杨宇霆倒是差不多,他建议将人数压缩到五千,不再设旅一级,直接配属两个团,再加上一个轻炮团,主要装备日本四一式山炮,再装备咱们新弄到的掷弹迫击炮。把节省下来的马匹用到后勤上面,而且作战的时候,可以给一个骑兵配属两匹战马,这样就能在蒙古草原上和蒙匪较量了。”

      别看张作相嘴上说不争,但是对各方的打算一清二楚,他把杨宇霆的计划一说,张廷兰倒是十分赞同,这个安排其实很不错了,只要用心打造,绝对能把骑兵师变成草原上的劲旅。

      不过张廷兰很清楚,吴俊升多半不会同意这个计划,因为按照五千人的标准,他至少要裁撤掉三千人,等于是割肉。另外二十七师和警备师主力装备都是俄制的,水连珠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七十六毫米山炮。

      这两个师下辖两个旅,另外还有一个炮兵团,装备三十六门七十六毫米山炮,一个一千人出头的快速骑兵团,一个工程营,一个辎重营,还有一个通讯连,以及医疗总队等等。如果整训完毕,两个师也仅仅是在炮兵上稍微逊色北洋六镇而已,但是绝对能和北洋最精锐的力量抗衡,甚至胜过他们。

      相比之下,吴俊升的骑兵师虽然顶着主力部队的名头,人数却只有人家的一半,日本的四一式山炮根本不是俄制火炮的对手,在演练之中,只能被轰成渣,实际上这么一来,他的实力根本没法和二十七师和警备师相比。

      而且最让吴俊升难以接受的就是独立炮兵团的问题,经过张作相的提议,老张决定建立两个独立炮兵团,分别放在奉天和吉林,实际上这两个炮兵团其实就是重炮团,每团装备三十六门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是整个奉军最强大的打击力量。

      偏偏黑龙江也没有安排,老吴心中哪能平衡啊,同样是督军,同样掌管一个主力师,处处都矮别人一头,吴俊升肯定憋屈。

      “爹,吴大舌头有什么想法,让他去找大帅吧,咱们是什么都不管,愿意怎么分派,就怎么分,只要不少咱们的,就什么都不管!”

      “嗯,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当年刚刚混江湖的时候,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每天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已经满足了,现在都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反倒要斤斤计较,其实也挺没有趣儿的!”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要是都不争了,还有什么意思啊!”

      “争争争,其实都给你们孩子争……”

      “辛苦您老了,孩儿孝敬您一下。”张廷兰说着帮着老爹把烟袋装好了,满满的装了一锅关东台片,然后给张作相点上。

      爷俩正在聊天的时候,突然张作霖派人过来请他们了。让他们急速到帅府,商量事情。

      “看来大帅是要做最后的决定了。”

      “嗯,没错,咱们赶快过去吧!”张作相和张廷兰出了帅府,上了专门的防弹轿车。这还是当初张学良婚礼时候用的,现在都被改成了防弹车。他们一溜烟来到了帅府。

      刚一进入老虎厅。就见到里面高朋满座,奉系的所有干将都聚齐了,其中有朱庆澜,吴俊升,张景惠,张海鹏。汲金纯,王永江,杨宇霆,汤玉麟等等。一个不落,全都聚在了一起。

      老张端坐在正中间,一看张作相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辅忱,就等你们爷俩了,咱们整编方案也说了好久,现在就拿出了,让大家参详参详!”

      张作霖直接让杨宇霆公布方案了,二十七师和警备师的编制大体和张作相估计的差不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警备师更改了一个名字,原来是奉天警备师,现在换成了东三省警备师。

      这个名称的变化其实也很有趣,显然老张不想把警备师局限在吉林,而是要和二十七师一样,作为一支机动力量,以及拳头部队,必要的时候,能够在东三省机动作战。

      吴俊升虽然找了老张几次,但是骑兵师依旧保持了原来的计划,不过老张为了照顾吴俊升的心情,给他增加了一支战车部队,装备六十辆搭枪卡,增加骑兵师的火力。

      另外有个骑兵师配属了二十门俄制的掷弹迫击炮,这些迫击炮一样放到马车上,能够随军机动,毫无疑问这样的安排是在增加骑兵师的火力。

      但是吴俊升没有太多的喜悦,这种火力增强,其实瞄准的还是蒙匪,无论是搭枪卡,还是迫击炮,对付缺少火力的蒙匪,都是十足的杀器,但是无疑还是低了二十七师和警备师半格。

      当然接下来还有低着更多的,那就是两个守备师了,张景惠和张海鹏出任两师的师长,张景惠驻守东边道,张海鹏驻守洮南,守卫奉军的东西两翼。

      这两个师缩水就比较严重了,部队的机枪数量只有警备师的一半,炮兵也只有一个营,其他的兵力也能省就剩,一个师满编之后,还不到八千人。

      至于三个卫戍旅又削减了很多,每个旅整编之后,只有三千多人,不到四千,驻防吉林的卫戍旅旅长名叫白文山,也是奉军之中的老人,从赵家庙保险队开始,就一直跟着张作霖,南征北战。

      没什么太大的特点,只能算是认真听话,和张作相的关系也不错,把他安排到吉林,也算是不错。

      至于黑龙江的两个卫戍旅旅长交给了英顺和巴英额,这次整编其实对两个人的兵力削减很大,他们兵力都超过了五千人,虽然质量不怎样,但是至少很唬人。

      可是这次整顿之后,他们要砍去一千多人的部队,还要接受全面点验,将老弱都裁撤下去,他们要是按照这个方案办了,手中的势力至少会减去三分之一,再也形不成威胁了。

      等到方案公布差不多了,张作霖突然说道:“拙言,鞍前马后费了不少心思,也立下了大功,我这里都有一笔账,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现在就是东三省警备师副师长,兼任第一旅旅长,另外在奉天屯垦厅的基础上成立东三省【创建和谐家园】屯垦总局,拙言出任局长,同时负责屯垦区民兵组织训练工作。”

      张廷兰原来只是不尴不尬的垦殖旅旅长,现在一步成了副师长,提升幅度不可谓不大,让在场的老人都忍不住眼红羡慕,不过他们也十分明智,没人敢站出来质疑。

      张廷兰的功劳摆在那里,提升也是实至名归,他们这次整编,武器多半都是人家弄来的,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谁要是在反对,那就太不懂事了。

      任命了张廷兰之后,老张又突然宣布任命汲金纯担任后勤部长,熙洽兼任新兵训练处处长。张廷兰一听这个安排,顿时心里头雪亮,老张真不愧是一代枭雄,组建了参谋部,杨宇霆的权柄膨胀起来,老张马上安排了两个人来限制杨宇霆,把平衡术玩得娴熟异常。

      等到众人都散去了,张作霖特意留下了张廷兰,笑着说道:“拙言,既然升官了,就要更好好干,我们现在武器缺口还是不小,能弄到多少,就弄到多少,尤其是机枪大炮之类的,我们现在还不能生产,就绝对不能放过。”

      “大帅,您放心吧,接下来还有一大批枪炮要运过来,而且都是废铁价钱,你就等着好戏吧!”

      第二百七十四章郭鬼子和小六子

      “拙言,自从你小子折腾出了对俄走私线,咱们奉军的装备一天比一天好,看着让人高兴啊,放眼全国,就是那些北洋精锐装备都比不过咱们,现在又要弄到什么好东西了?”

      “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好东西,俄国正在东欧和同盟国开战,他们互相之间缴获了不少装备,不少已经损坏了,在战场上没有办法使用了。要是拿这些东西和咱们交换粮食,完全可以按分量收钱啊,他们运来一车皮,咱们给他们几车粮食,武器一到手,我们重新组装拾掇一下,好的自己留着,差一点的直接甩给其他军阀,这绝对是一笔丰厚无比的利润。”

      张廷兰说到这里,老张的眼睛就开始冒光了,不论什么时候,军火生意都是最赚钱的,正规的贸易都有几倍的利润,这种走私更是难以计算。身为一个军阀,老张太了解其他人的心思了,这帮家伙只要看到了军火,绝对会被牛黄马宝都掏出来的。

      说起来东线战场和俄国交战的就是奥匈帝国和德国,缴获的武器也肯定来自这两个国家,不论是德国,还是奥匈帝国,在武器上面绝对称得起精良,是世界最一流的。

      当然这些武器不一定适合奉军使用,但是对于那些饥不择食的土鳖小军阀来说,已经拥有致命的吸引力了。

      “拙言,你给我说说,究竟能弄到多少?”

      “具体数量有点为难。”张廷兰挠了挠脑袋,笑道:“今年夏秋奥匈帝国和俄国战死和被俘的人数都在百万以上,损坏的武器数量更多,可以说是堆积如山,难以计数,只要拿到了百分之十。就是几万条枪,上千门大炮啊!”

      听到了这个数字之后,张作霖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晕,现在奉军上下都加起来,不过一两百门火炮而已,还不到人家损坏的一个零头,说起来列强之间的碰撞,绝对是钢铁的较量,工业实力的比拼,中国和人家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务必要弄到,越多越好,只要能攒出一半就行,剩下的就当是零件囤积起来,不管有多少。我都有足够的销路。”

      “大帅,您老这是准备卖给谁啊。能透漏一下么?”

      “辫子军的张勋已经和我联系了。他听说咱们有武器,想要弄一些,另外陕西的阎锡山,陕西的陈树藩,甘肃的张广建,还有四川等地。都是战乱不断,武器消耗极大,有多少都能卖出去!”

      老张说的这些人,的确都是潜在的大客户。张勋就不用说了,刚刚升任了蒙疆巡阅使,手中控制着三省地盘,不过这三省直面外蒙,动乱不断,军火消耗巨大,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购买的。

      而且张廷兰也十分愿意把军火卖给他,因为张廷兰很清楚,张勋这个老【创建和谐家园】会导演一出闹剧,如果他购买了奉军的军火,奉军手中就握住了张勋的命门,既可以让他多坚持一段时间,也可以让张勋迅速覆灭。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能扣下采购费用,不用交货,想想都感到畅快。

      当然张勋注定了是一个短期客户,他倒台了,就别想卖了。但是阎锡山绝对是一个长期的大客户,山西表里河山,偏偏又夹在北洋之间,阎老西天天战战兢兢,朝不保夕。

      而且此时的阎锡山还没有军工厂,财力也十分薄弱,正是举步维艰的时候,对于奉军的武器,绝对不会拒绝。另外西北和西南一直以来都是战乱不断,军阀割据,也是长期的大客户,如果能弄好了,还能够利用军火交易,在幕后操纵局势发展,为奉军扩张做好准备。

      在奉军的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个悖论,那就是要想对抗日本,必须先扩张势力,但是同样要想扩张势力,就必须能抗住日本的压力,这两者之间是一体两面,偏偏又十分矛盾。

      在历史上,张作霖深知东三省被日本侵蚀的太严重,所有老张一门心思的想要问鼎中原,用全国之力,对抗日本人。

      这个想法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偏偏日本人不会坐视奉军统一全国的,他们肯定会拖后腿,使绊子,结果事实就是老张几次入主中原,都没有坐稳宝座,很快就被人家赶了出来,落下一个劳民伤财的结果,东北的局势越发的恶化。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日本人想要的是殖民整个中国,当然不会愿意出现一个强大统一力量,一旦奉军超出了控制,日本人一定会使用各种阴谋诡计,阻碍奉军的发展。

      想明白这些,张廷兰就知道抢夺北京权力,绝对不是什么好选择,那里太敏感了,只要触动了那里,日本人就会动手,其他的军阀也不会坐视不理,奉军一下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张廷兰看来,奉军的唯一出路就在西北,虽然那里很贫瘠,但是地下的资源绝对不少,而且远离中原,远离日本人,就算奉军拿下了几个省份,日本人也不见得会发疯,而那些被眼睛盯在北京的军阀派系,也不会注意奉军的发展。

      只要这样,走一条迂回路线,把西北拿下来,暗中积蓄力量,拥有了对抗日本人的本钱,才能问鼎中原,这也是张廷兰给奉军设计的发展大战路。

      既然有了这个大目标,就要有具体的措施,向西北【创建和谐家园】火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用军火开路,将他们都控制在手中,这批垃圾军火现在却肩负起撬动大局的使命,张廷兰也是欣喜不已。

      “大帅,我看现在还有两件事情要办,第一就是要联络西北的市场,和那些土鳖商量一下,看看用什么价格合适,尽可能的多拉几个势力进来,让他们在一起竞争出价,价高者得,咱们最好再拉拢几个小军阀,让他们充当搅屎棍子,把价格推上去!”

      “嗯!”老张笑着点点头:“好主意啊,这些生意上的事情,你就多费心吧,总之要卖一个好价钱!”

      “大帅,第二件事情就比较麻烦了,就是我们要向吉林方向增兵,强化边境控制,威慑住俄国人。您老也知道,俄国现在闹饥荒,都是一帮恶狼,您说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和咱们进行贸易么,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这种生意根本做不了,相反还会让俄国人觊觎物资,说不定发疯的俄国人会偷袭咱们!”

      这种走私其实就是黑帮生意,这种生意最应该防备的就是黑吃黑,俄国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要是没有足够的力量,他们会老老实实的和奉军进行交易么,早就抄家伙打过来了。

      就算俄国政府估计两国关系,不会轻易动手,那些俄**队和老百姓也可以化妆成土匪,杀入东三省,进行抢劫,如果奉军没有足够的力量,威慑不住俄国人,囤积到边境线的巨额物资,就会成为俄国人眼中的肥肉。

      “妈了巴子的,俄国人的确不是好鸟,要想和狼做生意,就要防备被狼咬了,拙言你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老张在地上转了两圈,仔细想了想,然后说道:“拙言,我现在就任命你出任边防总指挥,警备师第一旅,秦威的独立炮兵团,白文山的卫戍旅,另外黑龙江方面,巴英额的卫戍旅全都划归你指挥,另外我再组织一批后备部队,务必要保证地方的安全,另外中东路也要盯死了,不能让俄国人闹事!”

      “多谢大帅提拔,中东路暂时还不会太麻烦,暂时可以和俄国的总督霍尔瓦特合作,把走私的利润分派给他一部分,这样霍尔瓦特多半能站在我们一边,毕竟他和俄国其他官员也有矛盾!”

      张廷兰想了想,然后说道:“大帅,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武堂第一批新学员已经学习了大半年,再有两三个月就要毕业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要想百炼成钢,就要送到战场上。您老是不是把他们放出来,派到中俄边境,历练一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3 15: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