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踌躇了半天,刘古还是下定了决心,有总比没有的好,哪怕带个只有一丝仙苗的回去也比空手而归的强!
况且要真是个天才苗子只怕到最后还是帮别人做嫁衣的份,还不如就找这样的,反正金身堂也是以练体修身为主,这仙苗只是附带的而已。
至于那极品仙胚的孩子,其实和金身堂早先的那种炼体修身的功夫极为契合,倒也不是不能考虑,但是按浮玉宗如今开宗收徒的要求,收为正式【创建和谐家园】只怕是连入宗评定一关都过不了,但以杂役的名目收了倒也不是不可。
……
项杨一手抱着脑袋一手缩在怀里蹲在了地上,任凭旁边的孩童们踢打也不还手,他是咬定了主意不会将手中的东西交给项先那小霸王的。
他乃是孤儿,是村里一个孤寡老人捡来的孩子,前几年老人去世时项杨才五岁,而后就靠着混百家饭过日子。
幸好这小渔村民风淳朴,旁边的具区泽又水产丰富,虽然发不了啥财,但是口粮不缺,那些渔民也不在乎家里偶尔多双碗筷,这一混就是四年。
在他身边,那个身穿棉布衣裳一脸跋扈模样的男孩便是项先。
项先家虽然原先也就是一渔民,但是他姑姑却嫁到了瞿父城里,当年婆家彩礼给的极厚。项先的父亲精明能干,以此起家,如今家里有了几条渔船雇了不少渔民,在村东头还开了个客栈,虽然和城里的那些富人没法相比,但在这小渔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富庶人家了,地位颇高。
项先性子随了他父亲,自小聪明伶俐,五六岁光景就会用一些米糕之类的收买人心,平日里身后常跟着几个孩童,还有个大他五岁的哥哥帮着,是村里孩子中的小霸王,而项杨这种无父无母的孤儿,自然一直是他欺凌的对象。
方才项杨在岸边玩耍的时候,捡到了一块鹅卵石,小半个巴掌大小,上面有着金色的花纹,看上去倒像是一条蜿蜒的飞龙,很是精致。他正坐在草地上把玩却被项先看见,直接就要夺走,项杨虽然是个孤儿,但生性脾气就犟,自然不肯,于是便被项先指挥着一群孩子围殴了起来。
感觉落在身上的拳脚忽然停了,项杨颇为好奇的从指缝里看着莫名其妙出现在孩童中间的一个青衣老头。
那老头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瓷瓶来,打开瓶塞凑在了项先面前,笑的慈眉善目:“乖儿,可愿拜我为师?这筑基丹就是为师的见面礼!”
“煮鸡蛋?”项先咂巴了一下嘴,一根手指含在嘴里,伸着脖子盯着葫芦口看着,里面有一缕淡淡幽幽的奇香飘出,闻一口便浑身舒坦了不少,显然是真的有好东西。
可【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孩子哪懂这个?怎么看那么小的口子也不像能塞进一个鸡蛋的样子,又看看那老头的模样,怎么都和说书先生口中的高人联系不起来,觉得自己受了骗,不由得怒了,指着老头便大骂:“骗子!骗子!”
刘古有些尴尬,这瓶子里确实是不是什么筑基丹,只是他把葫芦里的东西倒了一点进去而已,但这几岁的孩子怎知道自己是在哄骗他?难道这还真是个灵觉敏锐的天才不成?
几艘渔船从远处划来,停在了岸边,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略有些虚胖的中年人听到了孩子的叫嚷,急匆匆跳下船赶了过来,老远就在那呼喝道:“兀那老头,你想对我家孩子做什么?”
刘古皱了皱眉头,又将瓷瓶塞住,转身看去。
只是这一瞬间,他方才的落魄样忽然一扫而空,整个人高大了起来,就连脸上的褶子也都不翼而飞了,面容大变,肌肤泛着一层暗暗的铜光,再配上那颌下的一缕长须,如果不是那一身青袍实在太过破旧,那张马脸也实在难看了些,倒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本尊乃浮玉宗门下,此次下山乃为收徒而来,我观这小娃生有几分仙缘,正准备点化他入门。”
“仙缘?”那中年人乃是项先的父亲项由,此时已经奔到近处,看了看此人的模样,刚为那马脸而皱了皱眉头,眼睛却掠到了他青袍边角处一个小小的圆形徽章。
他妹妹出嫁那天他也去了瞿父城,在瞿家的祖祠外远远的见过这个标记,也知道这代表了什么,顿时大惊,连忙拜伏在地,口称仙师。
刘古这才松了口气,反手指了指背后的孩童:“这小娃是你何人?”
项由不敢抬头:“正是我家幼子!”
¡¡¡¡Áõ¹ÅߣÁËߣò¥ÏµĺúÐ룺¡°ÄÇÄã¿ÉÔ¸ÈÃËû¸úÎÒÉÏɽ£¿¡±
“什么?仙长的意思是要收我家小儿为徒嘛?”项由此时才听明白了,顿时喜出望外,在那磕头不迭:“愿意愿意!”
生活在这具区泽旁边的渔家哪个不知道,在具区泽的那头的青山之中生活着一群神仙,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是谁家子弟被他们看上了,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大好事,这种仙缘,哪能不愿?
刘古拂须笑道:“善!你有此佳儿也是前世福缘所化,如今你家娃儿跟我前去,我也不能亏了你等。嗯,不过本道此次来的匆忙,那份仙礼却不曾带在身上,你这离我宗门倒也不远,回头等你孩子修炼有成了,再让他给你们送来如何?”
浮玉宗收徒,一来讲究一个缘字,二来也讲究一个情字,往往收到了一个好苗子后就会给其父母些好处,基本都是些延年益寿的丹药,也算是帮徒儿了却尘缘的礼物,但是如今的刘古,又哪里掏得出这些东西来?
项由不知这位仙长乃是彻头彻脑的穷光蛋,全凭着一张嘴在那忽悠,听他如此一说哪里敢说个不字?自然也是应承不暇。
……
当夜,整个小渔村成了一片喧闹的乐土。
村中央的泥地上,摆上了一溜的酒席,正中燃着一堆堆的篝火,篝火上烤着一条条数尺长的大鱼,蜡黄色的鱼油滴落在下面的火堆上发出嗞啦嗞啦的爆响,一阵阵浓郁的香味随之飘散。全村人都坐在酒席上,就连还在吃奶的娃娃都被抱了出来,说是也要沾沾仙气,整个场面喜气洋洋,一片欢声笑语。
一个村子里能有一个孩童被仙门看上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项家村祖辈从远方大泽迁徙而来,栖息在这具区泽畔也有了上千年,却还从未遇到过这等好事。如果那项先娃娃日后真成了仙人,那整个村子皆能沾光。
数百里外的瞿父城,那不就是千年前瞿家村出了一个仙人之后从一个小村落发展起来的嘛?
刘古撸着胡须笑眯眯的坐在主桌上,身旁坐着项先和他的父母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那是项先的哥哥,就连村长都在其他桌上不敢同台。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今日起,项先一家在村子里的地位便扶摇直上,就连村长见着也得低着头走路。
项杨孤零零的蹲在一堆篝火旁,一脸热切的看着火堆上的烤鱼,鼻翼不停的抽动着,一股股鱼油和树脂混合的香味直沁心脾,旁边的喧嚣似乎和他丝毫无关。
想来也是,那项先一天到晚欺凌与他,最是讨厌不过,这种家伙竟然能成为仙人子弟?项杨郁闷还来不及,又哪里高兴的起来。
那条二尺来长的乌梭一面已经金黄,项杨伸手转动了一下烤鱼的叉子将它翻了个面,继续等着。
具区泽内最好的鱼便是这乌梭了,肉质厚实紧致,就连那鱼皮烤了之后也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平时都是卖给鱼贩的,项杨自小在这小渔村里长大也不过吃过一回而已,但那美味至今难忘。
他眼巴巴的看着鱼皮渐渐泛黄,口水都快随着那鱼油滴下来了,刚伸出手却被人扯着耳朵拎了起来,都不用回头,只凭着耳边那双素手上传来的淡淡皂角味,他便能知道是谁,哭丧着脸说道:“妦姨,你就不能等这乌梭熟了嘛……”
一个二十来岁、身着青布衣裳的女子扯着他耳朵笑吟吟的朝旁边的一桌酒席走去:“杨子啊,姨平时也没少疼你吧,怎么这么好的事情也不和姨说?”
“什么事?”项杨有些茫然的抬头看了看她,而后又朝着那酒席上坐着的一个高大汉子点了点头,汉子身前的桌角上,坐着一个正咿呀咿呀指着他拍掌的女娃娃。
项渠和成妦夫妇乃是这村子里对他最好的人,在孤寡老人去世后,项杨倒有一半时间是在他们家寻的食,成妦更是拿他当自己孩子看待,项杨身上的这件麻衣便是她亲手缝制的。
他们两人年岁在渔村来说也不小了,但一年前才生了一个女娃,坐在桌角的那个粉雕玉琢的孩子便是了。
“什么事?村长都说了,老仙长要收你去山里当杂役哩!下午你不是和项先在一起的嘛?你会不知?”
“啊?”项杨这下是真的吃了一惊,这种好事能轮得到自己?他抬头往主桌看去,正好看见那位老仙人正对自己含笑颔首,心中顿时大喜。
第二章 从杂役到徒弟
第二天,刘古便带着两个小娃,由项先的父亲项由亲自掌船送至了具区泽的对岸。
项由一开始有些疑惑,这仙长怎会肯坐自己那充满鱼腥味的小船,而不是像传说中一般大袖一挥、腾云驾雾而去?
但是当刘古拿出了一块玉佩,面前的青雾随之翻滚退开之后,这点疑惑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具区泽那一侧的山脉脚下皆是这种青雾,凡人入内之后根本无方向可循,兜兜转转便回了原处。
传说中,数千年前这片山脉还能随意进出,但自从来了仙人之后便有了这片青雾,大山不得进,具区泽旁的村落也就从猎户成了渔家。
当然,能和仙人毗邻而居这是多大的福分?自然也不会有人因此而不满,更何况仙人来了之后,具区泽已然数千年未生涝灾,也无精怪作祟,如今能安居乐业,那都是仙人保佑的缘故呢。
看着仙长执着玉佩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小娃走进了青雾之中,项由在远处遥遥一拜,转身而去。孩子进了仙门也并非就从此仙凡二隔了,据说等他修炼有成了,还会有相见之日,回去倒是要劝劝家里的婆娘,也不必太伤离别了。
……
一老两小三人,足足在那山脉中走了三天三夜,这山人迹罕至,根本也无路可循,穿深林渡小溪,山头也翻过了无数,可还未到地方。
第一天,项先脚底便走出了水泡哭哭啼啼了起来,再走几里直接就蹲在了地上叫嚷着要项杨背他,他年纪虽不大,但自小聪明,说起道理来如大人一般,按他所说,杂役便是佣人,伺候他那是天经地义,如果项杨不愿,他便让自己师傅赶他回去再换一个来。
刘古在一旁看了看两人也没吭声,项杨咬了咬牙,蹲下让他趴在了自己背上。
吃百家饭长大的项杨身体发育的极好,和项先同样的年岁,但却比他高上半个头来,力气也比他大的多。
但是毕竟他才是一个九岁的孩子,这山路原本就难走,此时身后又背了个人,项先虽瘦弱,但怎么也得几十斤的分量,咬着牙走了半天直到夜幕降临才得休憩,却是躺在地上一动都不想动了。
第二天一早出发,只走了几十里地,项先便又故伎重施,项杨又背上了他,一直走到下午,实在支撑不住,一脚拌在了树根上,直挺挺的就摔了下去。
项先一声惊呼,从他头顶翻了出去,一头栽在厚厚的落叶中,半晌才将脑袋从落叶下的淤泥里拔了出来,抹了抹脸上的黑泥,气急败坏的破口大骂。
项杨一声不吭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他额头正好磕在了一根枯枝上,划了一个小指长的口子,一会功夫便已血流满面。
刘古原本在前头开路,见两个小娃摔了便走了回来,皱着眉头用自己的袖口帮项杨擦拭了一下鲜血,而后又解下了腰间的葫芦,倒出了些鲜红的液体抹在了他的额头上,这才板着脸看着依旧在那叫嚣的项先,骂道:“聒噪什么!自己走!吃不了苦就回去!”
项先一愣,虽没搞清楚自己师傅为何因为一个小小的杂役而训斥自己,但他素来懂得察言观色,看刘古那脸色不像是在开玩笑,顿时收声。
项杨倒是硬撑着没吭声,二天接触下来,他发现这个仙长有些古怪。
他平时话虽不多,但脑子却也不笨,甚至可以称之为聪慧异常,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喜欢钻在村东头的酒楼台下听人说书,偏偏还都能听懂一二,如今九岁多了,这几年来来往往的说书人也有个几十个,他听的故事却也不少。
仙人不都是会飞的嘛?可这个仙长为啥要带着他们徒步而行?
仙人不都有法宝飞剑嘛?一剑飞去,就连山都能劈开,可这仙长为啥用的是一把砍柴刀式的东西,赶路时还要亲自在前方披荆斩棘?
仙人不都是风餐雨露吸天精地华为己用吗?可这位仙长每天还要钻林子打猎,又或者在小溪中捕鱼,一顿吃的比村子里最有名的大肚汉还要多上几倍。
他年纪毕竟还小,想不了太多,但总之就是觉得很古怪呢!
不过不管怎样,这仙长都是个好人呐!先是收了自己做杂役,自己摔伤了,他还给自己额头上不知道抹了什么,热乎乎的,伤口的疼痛也缓解了很多,而且还骂了那项先。
九岁的项杨心思很简单,你对我好那便是好人了!
……
第三天,项先硬撑着走了半天,还没到晌午时分便趴在了地上,直喘粗气。
他昨日被刘古训斥过,却也不敢再叫项杨背他,只是可怜巴巴的看着刘古,一副打死我也不走了的样子。
按他昨晚想了一夜的小心思,这位仙人能收自己为徒可见自己必然是那些说书人口中的天才,日后定然成仙的主角,自己师傅又怎么舍得真的赶自己回去?昨天那是吓唬自己而已!
如今他确实也是走不动了,又不是故意耍赖,倒要看看这位师傅会如何处置,也算个小小的试探。
刘古皱着眉头看了看他也没说话,项杨愣了愣,低着头走到了项先前头,蹲了下来。
他想法和项先差不多,这仙长昨日虽然骂了项先,但肯定是舍不得真赶他走的,自己还是识相些,别让为人甚好的仙长为难了。
项先瞟着刘古,慢悠悠的从地上爬了起来朝项杨的背上附去,还未趴结实,却感觉眼前一花,身体被人提了起来,晃晃悠悠的就朝前而去,却是刘古一把拎住了他腰间的束带,提在了手里。
项杨感激的看了看刘古的背影,脚前头后的项先在刘古腰间抬起脑袋做了个鬼脸,双手拇指向下,得意洋洋的比划了一下。
三人又这么走了两天,过了一道深谷后,面前出现了一座高高的山丘,山高千丈,山壁陡峭如镜,山脚下怪石林立,刘古带着两个小儿绕过了一堆堆的怪石,钻进了峭壁下的一个山洞,七拐八拐之后,面前忽然一亮,他将项先往地上一放,指着前方说道:“到啦!”
这就是仙家之地?
项杨使劲的揉了揉眼睛,自己不会来错地方了吧?
面前是一个狭长的山谷,远方是郁郁葱葱的密林,也不知深有几许。靠近山洞出口,有几十栋破破烂烂的茅屋,茅屋旁圈着简陋的篱笆,篱笆内,几只大公鸡骄傲的昂着脖子带着自己的后宫巡视着领地,时不时会扑扇着翅膀和几只鬼鬼祟祟的土狗打上一架。
在山谷的深处,有一个荷花盛开的池塘,池塘里,一群白鹅游来游去,时而脖子一曲,朝着水下一啄,便是一条银闪闪的小鱼落肚,吃的惬意了,偶尔也会引颈高歌几声。
在山谷的一侧,则有一个大猪圈,里面懒洋洋的躺着几十头白白胖胖的肥猪。
一个满脸油光的大汉正从猪圈里拖出了一头最肥大的,一刀下去,一个原本应该僻静幽美的山谷被肥猪临死时的惨叫声折腾成了屠宰场。
十来个面容枯槁的老头一人拿着一个脸盆大的海碗,眼巴巴的看着那大汉,排着队递过去,时不时的还有人叮嘱几句:“刚子!看好些,这八宝羹可别洒喽!回头不够分!”
这哪里是修炼之地,看上去比自家的小渔村还不如啊……至少渔村内还因有收鱼的走贩来去,特地在村东头盖了个客栈和小酒楼。
刘古此时也不搭理他们,推开了篱笆上那扇眼见就要脱落的竹门,大步走了过去,远远的就叫嚷了起来:“好啊!今天才初几?你们就敢私自宰牲!”
那些个老人回头看了看他,有人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堂主大人,再没有八宝羹喝,我们都快饿死了,修炼都没力气……咦,这次你竟然收到徒弟了?”
看见了刘古身后的二个孩童,说话的老人的语气竟然好像是遇到了怪事一样,但很快便又失去了兴趣,又转身回去眼巴巴的看着那壮汉宰猪了,似乎那头猪的吸引力要比项杨他们二个大的多。
“行行行!宰就宰了!也算庆祝咱们金身堂总算有新【创建和谐家园】了!等等啊!”刘古急匆匆的朝着一间茅屋奔去,一转眼,他端了三个海碗出来排在了队伍后头,还朝着项先和项杨招了招手:“你们也过来,也有你们的!”
那群老人顿时聒噪起来:“两个小屁孩也要分?你也不怕撑死他们?”
刘古得意洋洋的撸了撸胡须:“他们喝不下,不是有我这个师傅在吗?堂规上可写了‘本堂【创建和谐家园】不分厚薄,一视同仁’‘【创建和谐家园】所得,其师可匀’!”
他说着话,对着项杨瞧了瞧,嘀咕了句,算了,看在这碗八宝羹的份上,这小家伙也别当啥杂役了,一并收了吧!
项杨倒是没听见这话,他哪里知道,因为一碗猪血,他的身份莫名其妙便从杂役成了【创建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