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何宛然道:“小心些,我听余师兄说,宫中有好几个金丹修士坐镇。”
“宗门许皇家培养金丹修士?”长宁问,以九大上门对中土的重视程度,很难想象皇族能培养出金丹修士。
“他们都是终生无望元婴的人。”何宛然简单道。
长宁了然,“我会小心的。”说罢她脸上又蒙上了茶雾,还在头顶戴了一顶羃离掩饰。
何宛然也没再多提醒,鹤儿一惯比自己更谨慎。
长宁一出何宛然院落,就察觉到数道窥视的神识,她嘴角轻晒,稍一提气,一下就出了钦天监,待追踪之人追到门口,长宁早已不见了踪迹。那些人愣了片刻,只能垂头丧气的回去禀告。
而此时的长宁已经在晋王府中了,作为皇帝的嫡子,晋王府的奢华自不必形容,长宁无声的落在青砖上,青砖上隐有烟气流转,这样的符砖非筑基修士不能炼制,在世俗中也就皇家方能享受到了。
晋王府中最奢华的地方无疑是颜孺人的院落,也正如长宁所料,院落中一名看着只有二十出头的美妇人满脸慈爱抱着一个襁褓,身边还有数名粉妆玉琢的童子环绕,母子女间其乐融融。长宁选了一个合适的树杆盘膝坐着,安静的看着这一家人。美妇人一面有条不紊的处理的府中事务,一面同儿女说笑,闲暇时还给未进学的幼子女启蒙。
等孩子下学后,颜孺人的院落就更热闹了,孩子们皆围绕在她周围说笑,这些孩子相貌俊秀、举止有礼,看得出来被教导的很好。待晋王回来时,院落中反而安静了下来,孩子乖巧的站在父亲面前听训,这家人就如最普通的古代家庭般,父严母慈,父亲负责考校儿子功课,母亲负责指导女儿女红。
长宁观察了这家人三天,她也不知如何试探此人道心,但这三天颜氏从未修炼过一次,她身上灵气全无,白雪赠予她的【创建和谐家园】被她随意丢在储物袋中,一颗用来美容养颜的东海明珠倒是片刻不离身。长宁想自己不需要跟这位师侄碰面了,她应该无心修炼了,修行之道贵在保持本心,她的心已经不在修炼了,不过她这般在人间夫妻恩爱、儿女孝顺贴心,一世荣华,也是许多人一生追求。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长宁最后看了一眼,双脚一点,往晋王府的偏僻的西苑走去,那里有一股微弱、若隐若现的灵光。这三天她也曾听府中下人提起,西苑住的是晋王妃,她自十年前就一直住在西苑中清修,除了教导女儿外,王府中一切事务都交予颜孺人处理,三年前她唯一的女儿出嫁后,她更是闭门不出,连她女儿归宁都轻易不能见母亲一面。
长宁看着那股随时可能熄灭的灵光,猜晋王妃可能是在修炼,不过修炼了十年,把自己修炼的快走火入魔了,莫非她没有师傅指点?晋王是皇子,不可能不知道修行,为何坐视自己王妃如此?长宁双足轻点,几个起伏就来到了西苑,这段时间她心中已经闪过好几个念头了,就等见了晋王妃再确定了。
西苑中竹林扶疏,月华如洗,安静的只有低低的虫鸣声,长宁神色微缓,比起富丽堂皇的主院,她更喜此处。她暗想要是这位晋王妃品性不错的话,白师姐或许能再收一个记名【创建和谐家园】。静室中一名清瘦的女子盘膝坐着,嘴里低低的背诵太上养性录,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脸色蜡黄,但清秀的五官可以看出这名女子年轻时的风华。
女子背诵了许久,感觉下丹田处隐有腹疼,才无奈的再次停下,她轻叹了一声,“还是不对吗?”她缓缓的直起身体,看着窗外的竹林,“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仙缘就真那么难求吗?”女子低声喃喃道,眼底有着茫然,但半晌后她脸上还是闪过坚定,不管能不能求得仙缘,她还是不想放弃,哪怕一辈子一无所求,她实在厌倦了自己上半辈子的生活。她披了一件斗篷,提了一壶冷酒走入竹林,坐在林下浅斟低酌,夜风徐来,竹林拂动,清音瑟瑟。
“王妃清兴不浅,可分一杯与我么?”清柔的声音的响起。
此时正夜静无人时,若换了旁人耳边突闻陌生人声音,怎么也要吓一跳。晋王妃杨慈虽是闺中弱质,但性情一向孤傲清华,自认生平未做过亏心事,也不怕鬼神,只放下酒杯回顾,却见一名青衣少女含笑盈盈的望着她,时下月色清淡,又被竹林遮去了一部分,林中月华越发黯淡,可那少女却若明珠生晕,让杨慈能清晰的看到她的容貌,温乎如莹,其美无极。
第90章 王府(下)
杨慈嫁人皇家多年,也不知见过多少美人,从未见过这等人品,饶她是女子也忍不住对这少女心生爱怜,且晋王府侍卫众人,这少女却似凭空出现一般,也不知是何等来历?杨慈清修多年,也不止一次的幻想自己哪天能遇到某个来去自如的神仙指点自己修行,但现在真有天仙化人般的少女出现时,她反而不敢相认了。不过她性情沉稳,略一定神,便含笑起立让座道:“月下独酌,正觉孤影相对,难得姑娘有此雅兴,焉有不愿之理?请姑娘稍候,我去取酒具来。”
杨慈清修多年,深居简出,身边仆佣也散了大半,就领着乳母和一个贴身丫鬟度日,乳母年老体弱,丫鬟白日做活辛苦,两人都早早睡下了,杨慈也不忍打扰她们,晚上所需都是自己亲手打点的。
“无须如此麻烦,我这里有酒具。”长宁手一抬,竹案上就出现了两个形式古雅的玉杯,杯壁薄透如纸,散发着清莹如水的柔光,一看就知非凡品。
杨慈见此异宝,心中微动,她倒不是见宝起异心,而是看着这少女一抬头就是取出了一对异宝,却声色不动,仿佛如同两个最普通的酒杯般,也就是那种传闻中的修行者。她暗中打量着长宁,这少女容貌美到了极处,古人言满室生辉也不过如是,言谈举止更是清贵高华,让人望之自生敬意,不敢起半点亵渎之念。杨慈福灵心至,若说世间有修行者,也只有这样的天人般的少女才是了。
杨慈是见过修行者的,但是那些人不是品行让晋王妃看不上,就是说她跟修行无缘,不愿意指点她修行,思及此杨慈难掩黯然,因此她即便知道这少女非常人,也不敢轻易求她指点,她举壶将酒斟入玉杯中,然后举杯恭敬递过,“敢问姑娘怎么称呼?因何来此?”
“我姓沈,来此也是为了看望一位师侄,见此处有灵光,还以为是遇到某位道友,故特来此讨一杯薄酒。”长宁微微笑道,“我听刚刚早诵念太上养性录,这是谁给的【创建和谐家园】?”太上养性录是清静派的【创建和谐家园】,是蕴养性功的上等【创建和谐家园】。她听说当年阿翁上交宗门后,这【创建和谐家园】就成为太上宗【创建和谐家园】人手必备的基本功,但晋王妃并非太上宗【创建和谐家园】,这【创建和谐家园】又是从何得来的?
杨慈迟疑了一会道:“这【创建和谐家园】是一名怜我虔心的仙师教授与我的,她说每日诵念这【创建和谐家园】,即便不能蜕凡化仙,也能积下功德千万。”
长宁原以为这心法是颜氏教晋王妃的,或是晋王妃使了什么手段得到的,却不想听到这一说法,她眉尖微蹙,蜕凡化仙、功德千万?这种大话就是玄天老祖都不敢说,“教心法的人还说了什么?”
杨慈黯然道:“他说我资质平凡,并无仙缘,但若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清修,未必没有转机。”
长宁第一眼看到杨慈时就发现她没有灵根,资质也很平庸,一般修士都不会收这种资质的徒弟,这种资质平庸的修士,除非遇上天大的机缘,不然修行一辈子都不可能迈入筑基期,也就是武修士所谓的先天境。当然靠服食饵食也能让她进阶筑基,只是这消耗足以让三个有灵根的人冲击筑基。
当然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资质并非一切,气运、心性也是决定一人是否能走到底的决定因素,可这些都是针对不缺资源的大宗门来说,大宗门能不计较资质的广收门徒,那是因为宗门有洞天福地,有无数高阶修士扶植供养低阶修士,寻常宗门没有这等底气,也只能择优而选。
长宁对根骨资质不大看重,但她这次不是自己收徒,是代白师姐收徒,这事还需要细细考量,根骨不好,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她也不想流霞峰来个行为不端的人。听她这么一说,那位修士会这么说,也是为了鼓励晋王妃坚持修炼。“那位道友说的没错,如果我说根骨不好,即便认真修炼,也最多只能活个一百余岁,且还要天天刻苦修炼不断,可还愿意继续修炼?”
“我愿意!”杨慈一下子跪在了长宁面前,“【创建和谐家园】杨慈求仙师指点。”杨慈知道很多修士不会轻易收徒,也不敢轻易拜师,生怕冒犯了仙师。她资质低微,一般人都不会收她为徒。
长宁想着若她能通过白师姐考验,她就是自己师侄,也坦然受了她这一礼,先递给了她一个储物袋,“这两杯酒既然倒出来了,就不要浪费了,一会都喝完。这个是我给的见面礼,三日后我会过来指点修行。”
杨慈大喜过望,对着长宁磕头道:“徒儿拜见师傅!”
长宁笑道:“先不忙拜我,我也不是师傅?”
杨慈不解的望着长宁,“师傅,不是说要指点我修行吗?”
“我自己都刚开始修行,岂能现在收徒?我这次是受了师姐委托来看她的记名【创建和谐家园】,正好看到一心向道,才有心渡,若能认真修行,我能代师姐收为记名【创建和谐家园】,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就权看自己了。”长宁说。
杨慈恭敬道:“师侄一定不辜负师叔厚爱。”
长宁满意的一笑,“这几日无须修行,好好静心即可。我给的荷包叫储物袋,已经炼出真元了,只要往袋中输入真元,就能打开这袋子,里面的东西暂时不要擅动,三日后戌时点一株檀香,我到时会来传道法。”
“多谢师叔!”杨慈激动的泪水横流,十年的辛苦终于得来了回报,不过等她抬起头后长宁已经不见踪迹了,她愣了愣,心里对长宁更信服,师叔一定是位高人!杨慈想到了长宁吩咐,举起酒杯先饮了一口,入口便觉这酒似乎多了一点异香,还略带少许的药味,她干脆一口饮下,那位仙师想杀她,有很多种法子,完全没必要给自己下毒。
药酒入腹,就觉一团热气自肺腑散开,游走在她全身,杨慈这些年失于调养,身体极弱,精神也不大好,可这杯酒喝完后她就觉得自己精神旺盛,疲惫的身体似也轻松了许多。她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定是师叔赐下的灵丹妙药,杨慈欣喜之极,忙又倒了一点酒晃了晃酒杯,将余下的残酒喝完,剩下的一杯她谨慎的放在一旁收好,乳母和阿青这些年随她吃了不少苦,这杯酒就给她们调养身体了。
杨慈出生世家,其父是位名士,年少即才名远扬,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位名士父亲,她才能成为晋王妃。晋王年少俊美,称不上天资横溢,也是受过太傅严格教导的,文武双全,后院姬妾虽多,对正妻还算尊重。这门亲事对一般女子而言已是最好,天下除了皇后、太子妃,还有谁能尊贵的过晋王妃?
但杨慈却不甘心,她从小就被父母带着游历名山大川,赏玩各地景色,父亲也跟自己说过来去无踪的仙人事迹,杨慈也是在那时候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女子都必须要嫁人生子,都必需要听男人的吩咐,她们可以顺着自己心意生活,可以去她们想去的地方,没有人会跟她们说,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杨慈的父亲没有灵根,只跟着一名散修学过几年剑法。他将剑法传给了女儿,还跟女儿约定,等女儿满了十岁就送她去宗门修行。
可惜杨父在杨慈七岁那年就去世了,他只有杨慈一个独女,杨慈的母亲在守孝三年后就被娘家安排这改嫁了,杨慈从此由伯父抚养,寄人篱下,当然不可能再提去宗门修行的事。但童年的记忆深深的刻在了杨慈的心头,即便她成了晋王妃后依然没死心,只可惜她毫无灵根,平时又被身份束缚着,见不到什么修士。直到十年前她偶尔得了一份修真心法,又得了一名老修士指点后,她才开始修行,尤其是将女儿抚养成人出嫁后,她更是一门心思扑在了修行上。
晋王对她一惯是尊敬有余,情意不足,没有颜氏前,他也更喜欢在姬妾处。后来有了颜氏,杨慈松了一口气,毫不犹豫的将管家的大权送到了颜氏手中,自己一心修行。晋王恼她不识大体,在她修行后不再涉足她的院落,杨慈领着女儿和两个忠心仆人清静度日,如今女儿已出嫁生子,她也没什么牵挂了,她暗忖着等师傅传给自己【创建和谐家园】后,她就领着乳母她们去道观清修了,这晋王府她再也不想待了。
长宁见杨慈只喝了一杯酒,将另一杯分给乳母和丫鬟,心中满意,别的不提,至少她品性不错。长宁闪身离开晋王府,将王府的情况传讯给白师姐,把颜氏和杨慈两人的经历都说了一遍,白雪已经会喜欢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这也算弥补她丢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遗憾。
长宁并不知道,在她离开晋王府后的半个时辰,又有一名女修出现在杨慈面前,杨慈错愕的望着这名女修,半晌才打了一个激灵,跪拜道:“【创建和谐家园】拜见恩人!”这名女修正是之前送她太上养性录的人。
出现的这名女修一身素衣,容华绝世,“当年不过对稍加指点,当不得恩人。”她看着杨慈笑道,“我观身上灵气溢散,可是刚服用了筑基丹?快先去打坐将灵力炼化,不然就白白浪费了丹药。”
杨慈这才知道师叔居然给她吃了珍贵的筑基丹,心中对长宁感激更甚,但这名女修也是她的恩人,她千恩万谢的让女修去自己正堂休憩,并未听从她的吩咐去修炼,小师叔说过这三天不要修炼的。女修嫣然笑道:“不用这般拘谨,我此番前来只是想请帮个忙。”
“恩人尽管吩咐,【创建和谐家园】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杨慈忙道,她偷偷的瞄了一眼那女修,心中忍不住暗忖,恩人容貌已属绝世,可还是比不上小师叔,看来小师叔的容貌即便在修行界也是罕见的绝色。只是比起小师叔的清华,恩人似乎更多了几分女子的妩媚,是因为小师叔年纪小的关系吗?
ÔÆæýËØº¬Ð¦µÀ£º¡°Ò²²»ÊÇʲô´óÊ£¬ÎÒ¾ÍÏëÔÚÕâÀïסÉϼ¸Ìì¡£¡±
长宁不知她以为已经死掉的人,居然会是曾经教导过杨慈的人,她出了晋王府直往沈家走去,结果尚未到沈家,远远的就瞧见沈家门口挂了白灯笼。这是家中有人过世了?长宁惊讶的望着屋檐下那一串白灯笼,京城沈宅住着大堂兄一家,据说三年前大伯父、大伯母也被堂兄接到京城来了。那去世的是谁?怎么没人通知自己?
第91章 沈府家事(上)
北国的春天总比南方来的迟些,今年的春季比以往又更寒冷,到了三月,沈家宅院中的十来株梅花才含苞欲吐,其间种在内院后花园的两株绿萼是沈家大少夫人杜氏心头宝爱,自绿萼开花后,她闲暇时就爱来此赏梅。
沈府后院有一方小池,碧波映出湖边两树香雪,水波清浅、暗香浮动。杜氏在花园中走累了,斜靠在美人靠上,拈着鱼食喂湖中的锦鲤,湖中十来条锦鲤不停的争夺着鱼食,激起一片水声。
“大嫂好雅兴。”一名约有二十五六岁左右【创建和谐家园】由丫鬟扶着含笑走来,这【创建和谐家园】穿戴却极华丽,发髻还沉甸甸的压着一只足金的凤钗,身上香风阵阵,厚厚的脂粉将脸涂得滴粉搓酥,容貌也算清秀,微凸的双颊和削薄的嘴唇使她看起来有些刻薄。
“二娘来了,阿家睡下了?”杜氏将最后一把鱼食丢入池中,抬手由丫鬟伺候自己洗手。
裴氏见杜氏如此悠闲,脸上露出了恼意,“我当然是等阿家睡下后才出来散心的,哪能像阿嫂这么清闲,还有时间来喂鱼赏花。”
裴氏是沈家二郎的妻子,这些天两人的婆婆林氏身体不好,被应该由两人轮流伺候,但杜氏是掌家夫人,不得空闲,林氏就让裴氏一人伺候。裴氏这些天一直在林氏房中歇息,也只有等林氏睡下时才有空闲休息,几天下来人就消瘦了一大圈,见杜氏还有闲心赏花,如何不气愤?
杜氏微微笑道:“我能如此清闲也是托了福弟妹的福。”
裴氏见杜氏居然坦然自若接了自己的话,恨得咬牙切齿,“大嫂记得我的功劳就好!”
“我怎么会忘了二娘的功劳,相信阿家也不会忘记的。”杜氏笑得一派和气。气得裴氏脸色铁青,双手直绞帕子。杜氏冷眼瞧着,心中冷笑,阿家平时对她何等疼爱,不过只让她伺候了几天,就被她嫌弃成这样,这人到底有多凉薄愚蠢。
¡°´óÄï¡¢¶þÄÃÅ¿ÚÀ´ÁËÒ»ÈË£¬ËµÊÇÎå¹ÃÄǰÀ´°Ý¼û´ó·òÈË¡£¡±ÏÂÈ˵Ļر¨Éù´ò¶Ïæ¨æ²Á½È˵ÄÕù·æÏà¶Ô¡£
“哦?五姑娘来了?快请她进来吧。”杜氏听说是五姑娘来了,忙吩咐下人迎她进来,转身又对裴氏笑道:“二娘,五姑娘来了,也有个说话的人了,们可是表姐妹呢!”裴氏的父亲是沈家五娘的舅舅,裴氏跟沈五娘是表姐妹,只是这对表姐妹只在裴氏跟沈二郎的婚礼上见过一次。
裴氏听说是五姑娘,嘴里轻哼了一声,“我表妹多了,可不缺她一个。”谁跟那个出生就克死爹娘的丧门星是表姐妹!不过是父母双亡,嗣兄都靠不住的孤女,她可不要这种上门打秋风的表妹。
“大娘,五姑娘是孤身一人上门的。”下人迟疑道,她还真没见过哪家贵女是孤身登门的,身边连个侍从都没有,要不是这几天他们都受过吩咐,五姑娘一来就要通报,他们早把人赶出去了,门口那女郎怎么看都不像是五姑娘。
孤身一人上门?杜氏一愣,随即想起丈夫对她语焉不详的那些话,沈五娘似乎是修士,修士大多独来独往,一人上门也不奇怪,“阿姆,跟牡丹去门口迎五姑娘,明心堂可曾收拾好了?”杜氏发出一连串的吩咐,脚下不停的往二门走去,她不好去大门迎接。
裴氏脸色一沉,“谁家小娘子会独身登门的?阿嫂莫要被骗子骗了。”
杜氏笑道:“是真是假,见面就知道了。”她也只见过沈五娘一面,裴氏还见过沈五娘,她是一面都没见过,她成亲时候沈五娘还没出生,她的儿子小时候倒是见过五娘,不过听说五娘长得极出色,美人可不是谁都能假冒的。
裴氏冷着脸说:“阿家,现在都该醒了,我先去伺候阿家,没空陪大嫂待客了。”
杜氏道:“二娘自便。”裴氏转身离去,杜氏看着她离去的背景,嘴角一晒,等身体转过时,脸上又是得体的微笑了。
长宁远远看到沈家挂着白灯笼时,一心以为沈家有人出事了,直接登门表明了身份,等看到守门下人狐疑目光时,才想起这时代真没几个大家贵女会独身出门,她应该先出城召几个道兵驾车送她入沈府的,不过反正伯母他们都知道自己外出修行了,应该不会用世俗规矩约束自己吧?长宁住在沈家只为方便,可不想多几个管着自己的人。
“小的已去通报家中大娘,请姑娘随小的去客房稍候。”沈府的门房恭敬的对长宁说,他虽不确定长宁身份,但却不敢怠慢这名女郎。
长宁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鹅黄裙衫,身上披着珍珠披肩,面纱和额发上也缀着用金珠、珍珠夹杂而成的饰品,这些珍珠粒粒如黄豆大小,均圆光亮。所谓人靠衣装,这些珍珠随便一粒,就足够他们十来年的月钱了,且世家的门房眼光最利,一眼看出长宁举止不凡,实在不像是骗钱的女骗子。不管她是不是五娘子,恭敬些总没错的。
长宁微微颔首,关切的问:“我看家中挂了这么多白灯笼,是何人去世了?”
门房闻言一脸悲色道:“五姑娘还不知道吧?是嫁到雍州秦家的三姑娘去世了。”
三娘?长宁没想听到这答案,她不是已经通知过大伯父、大伯母,三娘安然无恙的事吗?为何他们还说三娘去世了?长宁心中暗奇,准备一会问问大伯母。
“咦?不是紫云观那位——红仙子吗?”长宁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她偏头望去,就见小三郎由仆役们簇拥着走来,满脸惊讶的望着长宁。
长宁低头看了卡自己身上的服饰,跟紫云观完全不同,他是怎么认出来的?
沈三从小记忆力超群,他三天前才见过长宁,虽然跟鬼怪打斗时候那名紫衣女郎出力更多,可他一见长宁就觉面善,特地多看了几眼,现在一眼就认出了长宁。
长宁偏头对他微微一笑,“是小三郎吧?许久不见了,我是五姑。”她没承认也没否认沈三的话。
“五姑?”沈三愣愣的重复了一遍,五姑不是去修行了吗?怎么会突然来家中?
“五姑娘!”杜氏的傅姆、侍女也匆匆赶来,看到头蒙面纱的女郎时,迟疑的不敢上前,她们都没见过五姑娘,大娘只说五姑娘生得极美,一眼就能认出,可戴着面纱,怎么能看到容貌?
长宁揭下面纱,对她们一笑,“们是谁?我大伯母可在?”她笑容如玉辉珠光,光彩焕发,直把众人看的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直以为瑶殿仙娃下临凡世。
“在,五姑娘里面请,大娘已经在二门等候了。”还是杜氏的傅姆最先回神,她按着扑扑直跳的心口,心中暗想这女郎定是五娘无疑,她不信天下还要比五娘更美的佳丽了。
沈三也看待了,他见过幼时的五姑,当时就觉得五姑极可爱,可惜自己幼时年纪太弱,五姑只爱跟三姑玩,不理会自己,曾让沈三幼小的心里伤心不已,现在五姑比以前更美了,阿耶说五姑入了宗门,是未来的仙师了,五姑就是仙女吧。
杜氏看到长宁时,也震惊于长宁的容色,难怪夫君说只要见了就知道是她了,她对长宁歉然笑道:“家里下人有眼无珠,不知五妹来此,多有怠慢,五妹切莫见怪。”
杜氏年过三旬,因保养极好,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笑容亲切,态度亲近却不亲昵,让人觉得很舒服,长宁笑道:“是我贸然登门,他们都没见过我,哪里算得上怠慢。”
杜氏见她笑容温和,神态丝毫不见傲气,心中松了一口气,她以前不止一次听说,好多人修炼后待家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就真如同仙人对凡人一般,因此这次长宁传讯前来时,她心里还直打鼓,生怕会来一个活祖宗,现在看来这五姑娘不像是那种人。
“鹤儿——是鹤儿来了吗?”林氏虚弱的声音响起,尚未等杜氏、长宁起身,一群人就进了客厅,为首一名容色憔悴的妇人正是长宁大伯母林氏。
长宁心中大惊,快步上前,“大伯母,怎么了?是生病了吗?”林氏已经年近六旬,应有灵丹滋养,林氏看起来不过四旬左右,可她面色枯黄,唇色苍白,像是生了重病了一般,长宁手搭在了林氏脉搏上给她诊脉。
林氏看到长宁,泪珠顿时如断线的珍珠,“鹤儿,三姐她——”林氏提起自己【创建和谐家园】就心如刀割,抱着长宁放声大哭,她可怜的三娘!她起初就不乐意让三娘嫁到秦家,果然秦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害的她的三娘有家不能归,她连自己女儿、外孙都不能认了!
林氏一听说秦家出事,就想把女儿接回来,可丈夫说秦家嫡系都牵连了,只三娘一人留了下来,太出挑了,恐平生事端,干脆说女儿一起去了。林氏如何肯答应?三娘是她亲女儿!他这么一说,女儿将来如何回家?她还想女儿再嫁人。可惜胳膊扭不过大腿,沈族长劝了几天妻子无果,直接对外宣称女儿死了,林氏气急之下才病倒了。
林氏一哭,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哭了起来,客厅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女子失声痛哭的声音,让长宁头都晕了,她传音问林氏,“大伯母,知道三娘和她两个孩子都没事吧?她现在在养胎,我不好带她过来。”
林氏突然在脑海里听到声音,浑身一震,不过她肯定镇定了下来,她默默的点头。长宁见林氏点头,心中暗想既然大伯母知道三娘无事,为何沈家要公布三娘去世的消息?这是不准备认三娘了吗?
“阿家,人死不能复生,三姑在天之灵,知道为她这么伤心,她也会担心的。”裴氏上前抹着眼泪对林氏道,她跟杜氏关系不好,却极会讨好林氏,是林氏最看重的儿媳妇。
林氏也只是伤心不能再光明正大的见到女儿了,被长宁一劝,说她还带了三娘的亲笔信,心中伤心减了不少,她用帕子拭泪,对长宁道:“鹤儿,可还记得表姐?说来们还见过一次。”
长宁看到裴氏才想起,她名义上的母亲裴氏只有一个大哥,那大哥早逝就留下了一个女儿裴氏。裴氏大了自己十来岁,两人成亲时她还小,被阿翁带着参加了白日的宴席,当夜就回家了,她微笑对裴氏行礼,“二嫂。”
“五妹。”裴氏皮笑肉不笑的回礼,她比长宁大了十来岁,从小看着姑姑帮着祖母欺负她母亲,怨她娘生不出儿子,还逼着她爹纳妾,她从小就恨祖母、姑姑,对长宁也没什么好脸色,不过一个丧门星生的小丧门星,有什么好接待的。
长宁灵觉何等惊人,一下就察觉裴氏笑容下的冷淡,她也不当回事,她跟裴氏又不是真姐妹。长宁、裴氏相互见礼后,由沈三领着小辈们给长宁行礼,家中男孩都在学堂上课,女孩儿都来了,沈家出美人,这些女孩儿一个个长得跟花骨朵一般,娇嫩嫩的喊长宁五姑,长宁大方的给了一人一块蓝田灵玉雕琢成的玉佩,吩咐她们贴身佩戴,不要给别人看见。
杜氏一看那玉佩就知不是凡物,忙对长宁道:“小孩子家家的哪用给那么珍贵的宝贝。”
裴氏笑着说:“阿嫂,我听人说这修士从来看不上凡间的宝物,这玉佩我们看着珍贵,指不定对五妹来说就是一块石头。”
林氏听了直皱眉,“胡说什么?敢【创建和谐家园】送礼还送错了?鹤儿,这玉佩还是收起来吧,太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