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四是地方帮派势力的控制,萧云贵听从钱江的计策,已经封赏沐关刀、谢应龙等上海反水的帮派首脑,几个人被封为将军、总制不等的官职,调到苏州为官,萧云贵也给左宗棠去了信函,要他盯紧这几个人,同时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让他们做。几个帮会的部众则被萧云贵以整军为名,彻底打散后,一部分充入陈玉成部,一部分交给林启荣部,还有一部分有些特长的帮众直接交给了白泽堂去训练,将来可以充作白泽堂的密探或是杀手。交给林启荣的这部帮众,萧云贵就要林启荣用好这些人,以这些人熟悉上海的特点并派出林启荣手下得力大将统帅,重新扶植起太平天国自己在上海滩的黑势力。很多太平军不方便出面解决的事情,交给这些帮会处理是最好的。
五是要林启荣协助王闿运在上海办起太平军自己的军火工业,法国阿鲁内洋行就是专门做军火生意的洋行,1848年5月,法国商人阿鲁内向英国领事馆租得英契第四十一号土地,开办阿鲁内洋行,又称公生号,从事军火贸易。其时,法租界尚未辟设,阿鲁内成为第一个在上海租地的法国人,阿鲁内洋行则成为沪上首家法国洋行,但这家洋行由于来上海三年经营不善已经频临破产。萧云贵之前找阿鲁内买过一批军火,算是挽救了阿鲁内一下。
因此阿鲁内对萧云贵十分感激,在交易过程之中,萧云贵已经和阿鲁内商议好,等太平军攻下上海就会找阿鲁内洋行进口一条火药生产线、一条纸质弹药包装线和球形开花弹生产线。由于英国佬的阻拦,这些交易都是秘密进行的,这些天萧云贵已经和阿鲁内谈妥,双方以走私的形式把各种机器运到上海,太平军这边雇请洋人技师组装。反正这个时候上海地界走私非常严重,就算到时候机器运到,海关已经开始运作,只要有太平军的人接应,阿鲁内的船甚至都不必开到上海交货,直接在吴淞甚至是崇明岛交货,再由太平军自行运至上海组装即可。萧云贵让林启荣注意派兵保护好这次交易,随后机器组装、雇请洋人技师、招聘工人的事会由王闿运来完成。同时萧云贵要求林启荣派兵保护好这座军火工厂,今后它将成为太平军重要的弹药供应地。
六是萧云贵要求林启荣在上海附近的县镇乡村组建太平军地方民团,这些民团负责维持地方上的治安,同时也算是太平军的预备役人员,还负责打击地方地主团练势力。太平军一路扫荡过来,地主团练已经被扫荡得差不多了,但萧云贵还是这样安排,他不希望地主团练势力又死灰复燃。地方团练按照每个地方的人口数量而定多寡,按照每五户出一丁的原则办理,地方团练的费用全都由上海地方圣库支出,配发的武器多是冷兵器,同时太平军淘汰下来的一些火器也交给地方团练使用。
总之林林总总的萧云贵细细交待了一遍,然后又给了林启荣一本详细的实施细则,让他先在上海试行,假如有什么突【创建和谐家园】况及时向萧云贵禀报。萧云贵也不知道这些事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计划是计划,实施的过程永远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萧云贵给予林启荣权利,一般的小事可由林启荣自己断处,遇上拿不定主意的大事禀报给他处理。
随后萧云贵又交待林启荣处理洋人事务上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洋人极为看重自己的权利,林启荣在上海统兵要极为注意西方的一些礼节和处事原则,处理事务要有理有节,但也不能懦弱,总之要做到不卑不亢,这样会少很多麻烦。
林启荣一一谨记之,萧云贵知道林启荣的性格沉稳,不像林凤祥、李开芳等人急进,也不像吉文元、朱锡能那样多谋少断,更不像陈玉成、谭绍光那样尚不成熟,本来萧云贵是属意李秀成来上海的,但他已经开始攻打宁波的战役,只能让林启荣镇守上海,不过相信林启荣并不会比李秀成做的差。
交待完林启荣后,萧云贵命人给各国公使、领事、各国在沪洋行的首脑送去请柬,邀请他们后天出席太平天国上海海关事务讨论会。洪韵儿这边已经出发去找李泰国,雇请他为上海海关编写关税细则。王闿运明日便会到上海,对于上海的治理,萧云贵也有很多事要向他交待。萧云贵打算等最头痛的海关关税一事有个眉目之后,便把上海交给王闿运和林启荣治理、镇守。天京那边已经有东王手谕到来,要西王稳定苏南之后便即返回天京述职。
第二百五十一章 招商总局
太平军和洋商们的关税细则讨论会在上海满清海关江海关衙门进行,此处临黄浦江,对面有上海著名的三山会馆天后宫等建筑。
今天这里很是热闹,洋人租界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出席了。英国公使文翰、领事阿礼国、秘书密迪乐,法国公使布隆布尔、法国领事爱棠,美国公使马沙利、美国领事吴利国、副领事金能亨。吴利国和金能亨的身份双重,他们还是美国旗昌洋行的代表。
英国的宝顺洋行出席代表是英国人比尔,宝顺洋行是其中文通称,其实它应该称为颠地比尔洋行,这家洋行的第一任老板就是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创建和谐家园】商人兰斯禄·颠地,他便是引发当年【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比尔是1840年加入宝顺洋行的,他加入之后颠地洋行就改名而颠地比尔洋行了。比尔只带了一个十五岁的年青中国人,这个小年青居然只是宝顺洋行在上海的学徒,互相介绍之时还让萧云贵和洪韵儿有些吃惊,不明白为何比尔会带一个学徒出席,但一听他的名字,两人随即释然,这小伙的名字叫徐润。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香山县北岭村人。14岁时由其叔父带往上海,在宝顺洋行当买办的伯父徐钰亭引荐下,入宝顺洋行当学徒,开始了他的从业生涯。徐润后来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人之一,他的生意涉及航运、茶叶、丝绸、生丝、布匹、钱庄等等,中国商业界很多个第一都是徐润一手建立的,比如第一家保险公司——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自办中国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同文书局,而且由徐润主持的招商总局奠定了中国航运事业的基础。由于天资聪慧,生性乖巧,勤劳刻苦,办事练达,深得洋行上下器重,所以这次比尔带他来到了这里。
英国其他与会的洋行还有著名的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大昌洋行等。法国洋行有专门从事军火生意的阿鲁内洋行、专门从事酒类、法国化妆品贸易的利名洋行。
还有中国的一些商家也参与其中,当中有镇海籍宁波帮商号方镇记,他们的老板是方润斋。方家早年是经营糖业起家,方润斋和四弟方梦香合伙在沪开设方萃和糖。除糖业外,方润斋在上海开埠后,开始经营钱庄、生丝、土布、杂货等业务,在上海算是首屈一指的商人。
此外还有经营沙船航运、钱庄的赵朴斋和他的合伙人李也亭。赵朴斋原名赵立诚,朴斋是他的字,慈溪洪塘赵家洋人,先学文,后从商,年轻时去上海,在钱庄做跑街。由于他聪明,能干,善于跟人沟通,又乐于助人,很快赢得客户的信任,建立了很广的人脉关系,为以后的独立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李也亭,名容,浙江镇海人,清朝末年航运业巨商,曾一度垄断江浙沪的沙船业,旧上海著名家族商业集团“小港李家”的创始人。此外还有经营船坞和造船实业,家资巨富的郁松年和经营茶丝生意的沈大本。郁松年此人不但是商人还是清末藏书名家,据说家中有古今藏书十万卷。
其余大小中国商号也都派了人来,江海关衙门大堂内满满当当的坐了数十余人,堂外也是站满了人。中国商号、商家也出席这次讨论会,萧云贵主要还是考虑让中国商家也听听,因为洋货来势汹汹,对本地的布匹、杂货冲击很大,关税其实也是保护本地工商业的一种手段,他希望中国商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发挥他们的作用,参与到商业事务中来。
数十名西殿参护在堂门口列队排开,衙门口数百名太平军兵卒兵甲鲜明的侯立在那,不准闲杂人员进出。时辰到了卯时,衙门口三声礼炮响过后,堂上一名太平军典官高声喝道:“肃静!”喧闹的衙门内渐渐安静了下来。
大堂主位上,太平天国西王萧云贵站起身来,抱拳向下面坐着的众人团团行了一礼,洋人们还好纷纷起身微微鞠躬还礼,但不少中国商人则吓了一跳,要说太平天国的王爷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在中国就算你再富贵,见个七品县令都要跪拜的,何时见过王爷给人先行礼的?顿时便有不少人跪拜下去,只有郁松年等人起身略略拱手为礼。
郁松年乃是官宦出身,着实瞧不起堂上这位谋逆的乱臣贼子,只是碍于身家性命,才勉强来到此处,自然是不会跪拜的。
萧云贵呵呵一笑让众人免礼,示意众人坐下后,开口说道:“我太平天国秉承天意,讨伐满清胡奴,回复我汉祚江山,如今收复上海,本王希望上海的百姓们从此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满清贪官污吏欺压。此次召集各位洋行、商号老板至此,有重要事情商讨。其一便是告知大家,我们太平天国欢迎各位继续在上海进行商贸交易,各位当一如既往供应上海市面上的百货!”
众洋行、商号老板闻言并不觉得惊奇,太平军早就贴出告示,晓谕百姓们,太平军保护各商家、商号,鼓励百业重开,西殿太平军从不破坏商业,这倒是早有耳闻之事,所以到今天为止,上海的大小商号早就重新开业了。
萧云贵接着说道:“其二便是告知各位商号老板,从前满清定下的商税不变,但所有商税之外的苛捐杂税、年利孝敬一并取消!从今以后,我太平天国中但凡有一个官吏兵丁向各位索要任何形式的好处,各位尽管到上海军政司举报,我天国一定从重处置!”
此言一出,下面的商家开始议论纷纷,行商缴税便和种田纳赋一样千古不变,只是上海满清官吏腐朽,层层盘剥,每月各种税收之外的苛捐杂税不胜枚举,令上海商人们苦不堪言。
郁松年站起身道:“西王肃清吏治乃是百姓之福,只是不要只是一句空话便好。”郁松年也极为头痛官府的盘剥,在太平军攻打上海之时,他才被官府逼捐了几万两银子的钱粮,平时上门打秋风的兵丁胥吏更是多如牛毛,要是今后太平军能够取消各种苛捐杂税倒是好事,但他不大相信这伙在他眼里是土匪出身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萧云贵笑了笑,看了看身旁坐着的王闿运,只见王闿运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几张黄绸布告,打开给众人展示,口中大声说道:“本官乃是太平天国上海军政司首任司长,之前是在无锡任职,此次上任上海,带来了本官在无锡公处勾绝的犯事天国官吏兵丁布告!大家可以看看,但凡触犯天国法令的大小官吏,这些布告上都列明其罪,该杀的杀了,该关的关了!”
众商人吓了一跳,几名西殿参护将布告给众商人传阅,只见上面写明了某某人,某某官职,何时何地,所犯何罪,处以何种刑罚,几张布告上有数十人之多。其上甚至有人买卖东西没有付钱,也被定罪重处。
王闿运大声说道:“本官在此向大家明说,但凡发现我天国官吏兵丁有任何不法行为,大可到本官这里举报,每个举报之人不但无罪,还可获得五两银子的赏钱!”
众商人又是一阵议论纷纷,总觉得太平军这个举动很是新鲜,但似乎也看到西王肃清吏治的决心,当下一起鼓掌叫好起来。
萧云贵接着说道:“其三,本王任命王闿运出任上海军政司司长,我们天国会大力扶植本国工商业,随后军政司会有很多投资项目出台,本王打算召集上海各位商家成立招商总局,和军政司一道繁荣上海的工商业,今后王司长会经常找大家来商议,大家可别小看这个招商总局,当中都是发财的机会,你不来可就错过了,可别到时候看着别人发财,自己眼热。”
众商人一阵轻笑起来,洋人们坐不住了,他们听了身边翻译的话后,开始躁动起来,金能亨第一个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西王阁下,你这样不公平,贵军要在上海成立招商引资局,也应该让我们洋行商人参与,市场商业贸易,机会应该是均等的。”
金能亨的话说完之后,一众洋商人纷纷鼓掌鼓噪起来,堂下不少小商家、商号的中国人也鼓噪起来,“洋鬼子想来中国赚钱,今后先得问问我们了。”“死洋鬼子,买洋货,害得我们的花布都卖不出去,尽早滚回去吧。”
萧云贵笑了起来,果然国人一致对外的天性还是在的,更何况不少小商号、商家被洋人洋行挤占了生存空间,更是憋了一肚子火。
萧云贵拍了拍手,压下众人声音道:“大家稍安勿躁,洋人们远来做生意也不容易,商人是做什么的?就是度远近,调余缺的嘛,洋人虽然在咱们地面上贩卖他们国家的货物,但回去的时候不也买走咱们的生丝、茶叶众多货物么?要是他们不来,咱们的很多货物也卖不出去了。”
堂下有人起哄道:“西王爷说得在理,洋人也有好的,就是长相奇怪了点。”众人一起哄笑起来,众洋人纷纷喝骂起来,嘘声、吵骂声四起,场面热闹起来。
堂外数十名西殿参护忽然一起厉声喝道:“肃静!”这数十人的大喝声整齐铿锵,一下子就把众人给镇住,场面又安静了下来。
萧云贵走下台来,站到大堂中间大声说道:“各位不用吵闹,大家都是打开门做生意的,赚也好、亏也好,咱们看各自的本事,不过我们天国能做的一定会做,今日请各位来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便是和各位商讨咱们太平天国上海海关的关税细则!我天国商人在本国行商要交商税、榷关税,洋人来做生意一样要收关税,这样才公平嘛,大伙说对不对?”
文翰勋爵阴沉着脸对身旁的密迪乐说道:“这个西王到底想干什么?”
密迪乐忧心忡忡的说道:“他想联合华商给我们压力,想让我们在关税的事务上让步,还没开始谈判,他就在造声势了,这个人很狡猾,也很可怕。”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创建和谐家园】税率
江海关衙门大堂之上,萧云贵的话音才落,已经博得华商们的一片掌声,满清历来重农抑商,早年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时,内地货物运至广州要经过重重关卡,商税、榷关税和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之重令人瞠目,就像江南运河上的浒墅关一样,各地盘剥商号的鬼门关多如牛毛,但往往这些苛捐杂税却入不了满清的钱袋子,大部分都被各地的贪官污吏们收入囊中。
太平军入主上海之后,很多躲在租界的商号老板们本来是战战兢兢的,后闻太平军不但不像以往那些土匪贼寇那样劫掠富户,反而鼓励商贸重开。各大商号老板们回到城中一看,果然太平军秋毫无犯,只是抄了那些满清官吏的家,很多人都暗暗拍手称快,又见太平军满城的挥舞着银子购买各种货品,各大商号便纷纷重开贸易。
虽然重开了商贸,但这些商号老板们心中都还是打着鼓的,只怕哪一天太平军翻脸,要知道天京那边可是把当地的商号掳了个精光,钱粮货品尽皆充入了圣库的,总之这些商号老板们心中多数都是打算干完这一票买卖就回乡了。
其后几日内,他们陆续收到太平天国西王的请柬,邀请他们共商大事,各位商号的老板们只道太平军还是不肯放过他们,所谓雁过拔毛,太平军还是要像满清一样勒索一笔捐款才会罢休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前来相会,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倒不如来看看这个大江南北传得神乎其神的西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到会后华商们没想到还有洋商参与,不少人心想,难道长毛胆子大到还要让洋商们纳捐?不管如何今日定有一场好戏看。
其后他们见到了太平天国的西王,看似一个大老粗的人物,居然见识非凡,而且他当众宣布了太平天国对待商人的几项政策,让华商们心中大为安定,不少人已经打消了回乡的念头。接着西王又说了招商总局的筹划,各人眼前都是一亮,看来西王是要在上海大兴商贸啊。各人都是多年营商之人,看待和把握时机能力都不是泛泛之辈,很多人一眼就看出这还真是个机会。满清腐朽不堪,兵勇连战连败,各地都闹起事,时人心中都明白满清已经是日薄西山,蹦达不了多久了,就连洋人也成了太平天国的座上宾,跟着太平天国混也是不错的,除了少数家中是官宦出身的人家还心中打鼓之外,更多人已经打消了心中最大的顾虑。
现下西王又说出商讨海关关税细则之事,让人更是宽慰,满清治下何时像太平天国这样重视商人们的意见了?在满清官吏眼中,商人就是一群满身铜臭的下等人物,除了钱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尊敬的地方。商人们地位地下,就算是广州十三行、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号的富豪之家伍家,在清廷眼中也是贱如蝼蚁之辈。
郁松年皱了皱眉头,等众人的欢呼声稍定,起身拱手道:“西王,厘定关税乃是官府之事,与我等小民何干?”
萧云贵呵呵一笑道:“郁老板此言差矣,咱们华商难道就只想在本地做做生意?将来也可以走出去,到四海之地做买卖嘛。这关税涉及我们国内进出口货品税率多寡,一定是和大家有关系的。本王知道这关税税率最终是要由我们府司来定,但再颁行之前,本王可以和大家商讨,毕竟大家伙都是长年跑买卖的人,也知道各中利弊何在。总之本王定这个关税细则只有两个目的,一是革除满清旧习,让我们天国的财赋能够充裕起来。二是这个关税细则能让上海市面上的商贸更加公平,继而发展上海的商贸,让各位多劳多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存在【创建和谐家园】结、朋比为奸的龌蹉事!本王今日在这里说了,如后还是这样说,我们太平天国不会干与民争利之事,出来做买卖自然是要双赢,双赢就是我们天国府司和各位商号都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富国实民!”
西王的话才说完,华商们又是一阵鼓掌喝彩,就连郁松年也忍不住轻拍了几下手。
文翰听了密迪乐的翻译,摸着高鼻子微微苦笑起来低声说道:“我们大英帝国被可恨的俄国佬羁绊了手脚,这一刻咱们的退让或许是在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这个西王是个富有远见的可怕人物,将来他一定会成为我们大英帝国的劲敌。”
密迪乐笑了笑说道:“或许我们也可以通过他进一步打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不是吗?”
文翰长出一口气道:“或许吧,起码到目前为止,他表现得比满清政府更加开明和务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双方的利益、合作还是一致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西王邀请李泰国参与制定的关税细则是怎么样的吧。”
密迪乐点了点头,他有些好奇这个西王的举动,他很大胆的聘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李泰国参与制定太平军的关税细则,这个李泰国密迪乐是认识的,虽然他很早就来到中国,但人很年轻,在英国领事馆也只是一个翻译秘书,他有这样的才能吗?
当西殿参护抬上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钉了几张很长的宣纸,最右面写了《太平天国上海海关关税细则暂定稿》几个大字,其后便是正体小楷所书的小字,符合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虽然来中国多年,但密迪乐还是很不习惯看中国的书写习惯,他们习惯从右至左的书写,密迪乐不得不站起身来细看。一片惊呼声中,越来越多的洋人通译们迅速的翻译起上面的话来。
木板一旁,穿着燕尾礼服的李泰国站在木板边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一句一句的细说这个关税细则。他的身旁站了墨海书馆的翻译王利宾,李泰国说一句英文,他翻译一句中文,务求使在场的中外商人都听得明白。
这个关税细则涉及中外贸易的二百五十多种货物的关税税率,这些货物按照不同种类而分,计有粮食类、工业类、日用类、药材类、奢侈品类等等。总体来说和满清所定的进口税率差不许多,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创建和谐家园】做为药材类居然也赫然在列,但其所定的税率非常高昂,每百斤纳税银六十两,这让很多洋人感到不满。
【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其实早在唐朝就传入中国,到了明末的时候,明朝就开始征收【创建和谐家园】的进口税,那时候也是按照进口药材缴税,每十斤征银二钱。明亡后,满清禁海很长时间,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又开海禁,【创建和谐家园】沿明朝旧制,征收药材进口税,每十斤征银三钱,比明朝税率稍重。到了雍正七年,清朝第一次禁烟,这次禁烟其实只是禁【创建和谐家园】烟馆和私贩,并未停征【创建和谐家园】税。到了嘉庆元年,清廷才停征【创建和谐家园】税,不承认【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
【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之后,五口通商开放,但清廷仍就不承认【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创建和谐家园】贸易的走私却越加泛滥,1842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创建和谐家园】达到三万三千多箱,香港成为【创建和谐家园】走私中心,澳门是香港之外的又一【创建和谐家园】仓库,上海与广州,则是两个【创建和谐家园】输入的最大口岸。一方面是满清遮遮掩掩的拒不承认【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另一方面却是屡禁不止的【创建和谐家园】走私贸易,也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满清通商口岸的海关本就腐朽无能,水师缉私也是流于表面,当中满清海关、水师官吏和走私【创建和谐家园】商沟壑一气,互相掩护得利,造成【创建和谐家园】屡禁不止,况且满清懦弱还有【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前因,就算查到走私【创建和谐家园】,他们也不敢去惹洋人。
走私【创建和谐家园】商们享受惯了免税的待遇,忽然间太平军说【创建和谐家园】可以当做药材进口,还是比较欢迎的,但每百斤六十两如此重的税收只怕会大大降低利润空间的。其实在萧云贵看来,中国要禁烟首先得从自己做起,就像璞鼎查说的那样,要是中国没人抽【创建和谐家园】,那自然不会有【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同一时代的日本为何没有【创建和谐家园】泛滥?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自己国人身上,萧云贵不介意把【创建和谐家园】当做药材进口,但进口之后就是中国的货物了,他要严格控制【创建和谐家园】在国内的流向,把【创建和谐家园】作为一种严格控制用途的药品来加以限制。太平军在属地内严格禁烟,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烟馆已经被扫平,国内进口【创建和谐家园】的不法商人,太平军是查到一个杀一个,查获的【创建和谐家园】尽数没收,萧云贵倒要看看这些商人有多少银子、多少条命赔进去的。
萧云贵相信只要国内的市场遏制了,【创建和谐家园】贸易是会得到控制的。当然他也要给列强一个交代,索性大方的仿照明清旧例,把【创建和谐家园】列为药材进口,但是课以重税,他要为今后严查【创建和谐家园】走私铺好路子。来啊,我们这里【创建和谐家园】贸易是合法的,但是来了就要缴高额的关税,走私?查到一个抓一个,谁让你有合法途径不走的?这是萧云贵和列强博弈关税的重要筹码之一。
宝顺洋行的英国人比尔马上起身【创建和谐家园】,他做为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利益的代表,自然不能接受这种关税定价,中国一直是东印度公司走私倾销【创建和谐家园】的地方,这种关税税率会严重影响【创建和谐家园】销售。
比尔一【创建和谐家园】,很多英国商人也跟着吵嚷起来,萧云贵自然知道提高【创建和谐家园】税率会带来这些人的【创建和谐家园】,当下站起身大声说道:“【创建和谐家园】是害人之物,但本王还是把它列明在税率之中,已经是网开一面了!别以为本王不知道上海地面上每天走私进来多少箱【创建和谐家园】!本王念在它做为镇痛的药品还是有可取之处,我们太平天国的军队之中,很多医官都在使用【创建和谐家园】做为药物。既然它是药物,自然分到药品类,当然它对我们国民的身心健康毫无好处,自然要课以重税,以免其泛滥!”
文翰不觉得意外,李泰国参与制定关税细则,当中的一些变动他早就通过李泰国了解到了,他知道商定关税细则本来就是需要通过谈判、打嘴皮官司来获得利益,萧云贵居然列明【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这让文翰感到意外,但萧云贵提高【创建和谐家园】的税率也是意料中的事。
当下文翰站起身说道:“西王阁下,如何分判货物种类是贵军的自由,但我代表大英帝国商人要像您说明,贵军答应过的保护各国既有利益的承诺,【创建和谐家园】在《五口通商口岸章程》中就没有列明税率,它就不能成为定额税率的商品之一。”
萧云贵哼了一声说道:“《江宁条约》中,从没约定过【创建和谐家园】是合法的贸易货物这不错,既然先前有约定不能改动,那几天前各国为何还要照会我们太平天国,让我们重新厘定关税细则?又或者说,我们可以不把【创建和谐家园】列为合法贸易的货品之一,本王马上下令严查上海的【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凡是查到走私的,抓人查货,本王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文翰有些语塞,其实萧云贵和太平军已经承诺过各国既得利益不便,其实大可按照满清旧规继续缴税便可,但各国公使想要谋求更加渴望的利益,那就是能更大限度的参与到上海海关关税的制定中来,加大对中国海关的影响力,为各国商人谋求更大的利益,因此以这个为藉口给太平军收取海关关税设置障碍,想要逼迫萧云贵就范。
但想不到萧云贵接了这个难题,再重新厘定的关税细则之时却把【创建和谐家园】贸易问题给带了出来,让各国公使和洋商们、特别是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们感到非常的难受。
第二百五十三章 权衡利弊
文翰忽然有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他也不可能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和萧云贵争执下去。很快中英双方的人纷纷加入了争吵之中,场面又热闹了起来。【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其实当属英国的利益最大,其余各国也只是有些散商在进行【创建和谐家园】贸易,而且这些散商在英国对【创建和谐家园】贸易的垄断中日子很不好过,因此美法等国公使选择了沉默。
在反复的争执之后,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堂上的西王娘洪韵儿站起身说道:“文翰勋爵,既然贵国坚持,那我们就取消【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化!”
文翰和比尔等人有些两难,【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化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创建和谐家园】税率过高又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他们还是坚持【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合法化,但必须降低【创建和谐家园】的税率。
洪韵儿淡淡一笑说道:“降低【创建和谐家园】税率可以,作为交换,我们要提高洋布的税率,毛织品、粗哔叽、印花布、哔叽缎、哆哕呢、羽毛布、棉布、棉纱等等这些商品我们要加收百分之五的关税,你们说怎么样?”
这一下各国公使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创建和谐家园】起来,洪韵儿笑了笑并不辩驳,坐下身品起茶来。说到欧美对中国输入的商品,清单里提到了【创建和谐家园】,立刻会有人想起【创建和谐家园】战争,想起教科书上写,【创建和谐家园】是英国人在对华贸易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用来赚取中国人白银的肮脏交易,但是,【创建和谐家园】在对华贸易中,到底占有怎样的地位?
洪韵儿非常详尽的研究过这段历史,在1830年以前,当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的时候,白银是不断地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流人中国。18世纪中期后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一般均在450,000两,最高达到150万两,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创建和谐家园】贸易。但是从18世纪末以后,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果,英国纺织工业生产力空前提高,棉布、棉纱生产突增,于是英国“却没有向中国直接输出金银”了,而棉布、棉纱输入中国骤然增加。至【创建和谐家园】战争前夕,西欧国家输入中国的商品棉花占首位,每年平均输入棉花达50万担,价值500万元;棉布占第二位,每年进口53万匹,价值138万元;呢绒占第三位,每年输入价值103万元;棉纱棉线占第四位,每年进口价值为62.5万元。关于【创建和谐家园】在中国外贸中地位,最高峰时代并非1840年前后的道光年间,而是乾隆和嘉庆两朝,进入19世纪后,随着棉花和棉布的大量涌入,【创建和谐家园】在中英贸易中地位逐年下降,直到最后渐渐淡出了中英贸易。当更多更廉价的机械大生产的产品出现在英国商人手中时,这种趋势就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
中国从古至今形成的小农社会原本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给自足基础,【创建和谐家园】贸易的确给中国带来了很重的伤害,但真正打破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却是以棉布为代表的大量工业时代产品。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使工业产能上涨了数十倍,相继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廉价产品,这些产品的倾销导致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崩溃。
洪韵儿知道提高洋布关税一定会遭到列强的全面反对,所以提出这一条来同英国人博弈,毕竟【创建和谐家园】不算是主要的倾销产品。而太平天国要想完成自己工商业的建设和发展,打破小农经济结构是必须的,不过商品倾销也会对自己工商业造成冲击,随时调控各种产品的税率成为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对自己有利,时机掌握不好反倒会伤了自己。但在目前看来,提高洋布的关税暂时不利于上海的发展,只能用来作为谈判的筹码。
果然,各国公使、商人的反应非常激烈,萧云贵知道这种状况下是谈不了什么的,而且今天的效果也达到了,当下站起身止住洋人们的鼓噪大声说道:“今日本王请你们来是商讨事情的,不是听你们聒噪的,这样吵闹下去根本谈不了什么,这样吧,让李泰国先讲完,有不同意见的各国商人选出代表来,明日继续磋商!”
西王发话,各国商人慢慢安静了下去,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商议对策,当下继续听了下去。太平天国的这个关税细则和后面的关税章程很全面,征税,申报、查验、估税、审核、征税、交款,直至验放等各个环节,都有制度保障。但让各国商人不能接受的是,太平天国的关税细则继承了很多满清的陋规,正税之外还有子口税、复进口税等等。
李泰国说完之后,文翰觉得上面的内容除了制度性的规定之外,各种货物的税率几乎都和李泰国带回来的消息不一样,看得出来最后太平天国的人自己重新定了税率,他们只是借鉴了李泰国引入的西洋海关管理手段和各种制度,先前各国想要的操控关税税率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
说了大半天,各人都饿了,在李泰国讲完冗长的章程和细则之后,萧云贵邀请再座的中外商人一同赴宴,并宣布明日只邀请洋商代表继续商议,而华商们明日到王闿运的招商总局商讨其他事务。萧云贵诱惑性的说了很多投资项目,大到在上海兴建水师造船厂,小到开办制药厂等,让洋商们眼热不已,但各国公使表示对这些项目非常感兴趣时,萧云贵淡淡的回了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等我们谈完关税,再说别的吧。”
萧云贵的回话让各国公使心痒难耐,离开海关衙门时,美国公使马沙利和英国公使文翰就爆发了非常严重的言词冲突。马沙利认为文翰把西王当成懦弱腐朽的满清官员来对待,并对太平军正常行驶占领者收取关税的权益设置障碍表达了不满,并且认为文翰想用这种手段影响太平军的税收政策是根本不可行的,或许经过艰苦的谈判,英国能在【创建和谐家园】贸易上得到一些利益,但【创建和谐家园】算什么?比起萧云贵所说的铁路、电报、矿产开采权来说,【创建和谐家园】的利益不值一提!马沙利指责英国人自私的绑架了美国的利益,为了蝇头小利放弃了更大的利益。
文翰则铁青着脸,他知道美国人是对萧云贵那些诱人的投资项目起了贪念,但英国人自己何尝又不心动呢?他本来就心情不好,听了马沙利的话后,马上讥讽马沙利,说美国人都是见钱眼开的流放之徒。美国很多人祖上都是英国流放到新大陆的囚犯,马沙利当然不能忍受侮辱,马上和文翰吵了起来,好在法国公使布隆布尔及时调解。
“先生们,我们需要的是团结,无谓的争执是不必要的。”布隆布尔说道:“总体来说太平天国的这个关税细则和章程比满清的关税协定更加完备,他们的关税政策开始展现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或鼓励作用,而且还有很强的保护本国工商业的特性,比如那一条,在遇到物价调整的时候,太平天国上海军政司有权根据物价水平重新定制关税税率。这一条看似很公平,但却为他们操控税率留下了空间。而出口税上,太平天国取消了很多不利于本国商人的关卡税、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之后,华商们的商品出口更具吸引力,这也给了华商们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不相信我们之前打算干涉太平天国关税的计划能够成功,毕竟仅靠外交努力很难得到我们想要的。先生们,权衡利弊我们还是应该务实一些,或许选择暂时的退让更能让我们目前的利益最大化,我相信再没有动武的保证下,我们是不可能让一个手握十多万士兵的强势人物就范的。”
布隆布尔的话让马沙利和文翰冷静了下来,马沙利点点头说道:“不错,在这一点上,我和布隆布尔阁下的意见一致,能够参与操控关税税率看似非常诱人,但没有任何诉诸武力的保证下,我们是不可能达到目的,在此之前,我赞同务实的交涉,放弃一些利益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想想吧,先生们,在中国修建铁路是件多么令人感兴趣的生意,还有一些地方的采矿权,我想大洋彼岸的议员们是不会为了我们争取到的那一点点税率而满意,他们只会为了铁路权、采矿权而疯狂。而且只要我们和太平军的合作加深,相信将来苏州、杭州、南京、芜湖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对我们开放。”
文翰心中大感不满,法国人和美国人站在了一起,他们没有打算为了英国垄断的【创建和谐家园】贸易利益和英国人站在一起,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该死的俄国佬,为什么要在自己任期内发起该死的战争呢?昨天他接到了国内的公文,英国外相要求文翰在中国的内战中继续保持中立,可以同时和满清、太平军展开贸易合作。随后英国远东舰队何伯上校也接到命令,要他组织远东英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在保护好通商口岸英国的利益之外,随时准备突袭俄国在远东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军港。因此在这种时候,文翰根本没有任何的底气和那个西王掰手腕,或许布隆布尔说得对,暂时的退让才能够保证目前利益最大化。
上了马车,文翰透过玻璃窗望了望江海关衙门,只见上面的匾额已经被换掉了,密迪乐说上面写了“太平天国上海海关司”几个大字,文翰暗暗捏着拳头心中说道:“等到将来和俄国战事结束,大英帝国必定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百五十四章 怡和洋行
文翰下了马车,快步进了英国领事馆会议厅,他脱下黑呢大氅,递给在旁边侍候的印度侍者,转身坐在一张维多利亚式的狮爪沙发上。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雪茄,递给阿礼国一支,递给密迪乐一支,递给何伯上校一支,自己叼起另一支,阿礼国替他点燃后,文翰狠狠的吸了一口,长长的吐了一串烟圈。
“今天的事你们怎么看?”文翰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有些苦闷的说道:“难道我们真的要向那些叛军屈从吗?”
何伯上校抖动着他浓重的海狮胡须,大声的说道:“公使阁下,是时候教训一下那群傲慢的黄皮猴子了,他们在肆意践踏我们大英帝国的尊严!在上海的七艘战舰足够把他们那些所谓的水军全都送到海底去,我们可以一路打到他们的都城天京去!”
密迪乐非常不喜欢何伯这种傲慢自大的传统英国军官做派,嗤之以鼻道:“何伯上校,你有兵力防守上海的租界吗?你的战舰全都去打太平军了,谁去征服俄国佬的彼得罗巴甫洛夫军港呢?”
文翰也对何伯这种没有建设性的话感到反感,淡淡的说道:“何伯上校,你现在的任务是和法国远征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做好打击俄国彼得罗巴甫洛夫军港的准备,而不是重新开辟一个战场。密迪乐,你觉得如何?”
密迪乐轻轻嗓子说道:“公使阁下,目前大英帝国的利益和十年前那场战争不一样了,那时候的危机主要是因为满清肆意破坏远东的贸易活动,驱逐所有的合法英国商人,【创建和谐家园】在那场战争中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我们需要那场战争来打开这个古老国度的商贸大门。现在情况不同了,太平军占领了上海,他们并没有破坏任何的贸易活动,相反他们在努力恢复贸易秩序。我看得出西王阁下非常想把上海建成远东最大的贸易港口,不论是修路权还是采矿权,都是我们需要的利益,而【创建和谐家园】会慢慢成为历史的。”
密迪乐素来同情太平天国,文翰对他的言论并不感到意外,单手杵着下巴问道:“东印度公司、怡和洋行和其他洋行那边怎么交代?”
密迪乐摇摇头说道:“没必要交代什么,公使阁下,怡和洋行早年的两个合伙人的确是靠【创建和谐家园】贸易起家的,但目前【创建和谐家园】已经不是怡和洋行的主要贸易商品,我相信他们对铁路和采矿更感兴趣,其他洋行相信也是这样。上海之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各大洋行不是都和太平军做过贸易了吗?而东印度公司?公使阁下,您觉得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日子还会长久吗?利用这次太平军的【创建和谐家园】政策进一步打击东印度公司不是首相阁下希望看到的吗?”
文翰有些明白过来,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后来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英国政府授予东印度公司各种权力,如垄断贸易权、训练军队权、宣战权、设立法庭审判本国或殖民地居民权等,东印度公司实际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机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创建和谐家园】、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创建和谐家园】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创建和谐家园】,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公司职员权力太大造成【创建和谐家园】成风,同时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限于重重危机之中。英国政府已经开始对东印度公司动手,到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历史上到了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文翰明白密迪乐的意思,犯不着为了那些【创建和谐家园】商人的利益放弃更大的利益,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可是我们可能会就此失去关税议定的权力,将来对我们会极为不利。”
密迪乐微微一笑说道:“公使阁下,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目前我们和太平军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就应该一道维护共同的利益。将来?”密迪乐说到这里耸耸肩道:“将来的事谁能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