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太平血》-第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洪韵儿继续宽慰道:“其实我们现在努力还来得及,我们比满清要好很多,他们被条条框框的祖制规条束缚,放不开手脚,而我们不同,我们是造反者,可以不用理会满清那些什么狗屁的祖制,唯独可能成为阻力的就是传统读书人的旧儒家思想,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用恢复前明儒学的经世致用之论来改造。只要阻力一去,我们就能发展现代教育,这样我们既能继承传统儒学优良的一面,又能很好的和当今科学世界接轨,创立自己的教育体系。”

        萧云贵叹了口气道:“韵儿,你说的我都知道,就像普鲁士,他们从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1763年腓特烈二世颁布《学校法规》,强制5-14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并任命老兵为校长,对学生进行准军事训练。这一切都为日后普鲁士组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则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学,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说后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就是靠着近百年来教育系统培育出来的几代人努力才做到的。而我们呢?四亿国民!我怕我们没有时间建立教育啊。”

        洪韵儿捏紧粉拳说道:“你拿一半泡妞的干劲出来办教育的话,将来一定能得到回报。再说了,现下你手下有四亿国民吗?我们才占了多少地盘?我们完全可以参照普鲁士的做法,一边兴办教育,一边训练士兵,眼下我们还实行着太平天国的分营制度,我们完全可以从军队里开始兴办学校,军事和教育双管齐下。等我们完全占领了苏南,人口可普鲁士差不多,现在苏南实行,难度应该不会太大。总之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件事推行起来,现在不推行的话,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萧云贵苦恼的抱着头说道:“现在光是打战的事就让我都烦的了,占了苏南之后,还有更多复杂的事,想想就觉得麻烦。”

        洪韵儿见这【创建和谐家园】开始为难起来,心里气不打一处来,粉拳擂了他一下愠道:“你看你这样子,就等着被满清和列强联手剿灭,然后绑到京城去千刀万剐吧!事情再难再多,不是还有很多人帮你的吗?我就不用说了,还有左先生、王闿运、李寿蓉他们,大家伙一起一定能办成这些事。你作为带头大哥,只需要发现人才和用好人才就好,咱俩都是后世来的人,怎么能轻易认输呢?”

        萧云贵见她娇颠的样子,忍不住拉住她的玉手道:“韵儿,我只是觉得看不到前路。”

        洪韵儿的手被他蒲扇般的大手握住,脸上微微一红,也没有挣脱,另一只玉手轻轻抚上萧云贵的脸颊,口中轻声说道:“这件事我们不是已经讨论过了吗?自从被雷电击中穿越之后,我们的后路已经被断了,我们只能往前走,再苦再难我们俩都在一起就好了。”

        萧云贵见她柔声细语的,心中一荡,另一只手忍不住环住洪韵儿的纤腰,一把将她抱在怀中,重重的吻在她的樱唇之上。洪韵儿生平第一次被男子亲吻,娇躯微微轻颤,只觉得萧云贵粗重的男子气息快要把她迷晕,很快就沉醉于萧云贵那经验老道的吻技之下。

        萧云贵一边吻着,一双魔爪开始不规矩起来,渐渐往上攀住那圣洁的玉峰,洪韵儿娇躯一颤,忍不住推开他,这一推她用上了真力,萧云贵猝不及防被推了开去。

        萧云贵愕然的望着洪韵儿,只见她娇喘着说道:“现在不是时候,等战事稍平再说吧。”跟着洪韵儿红着脸道:“我不想第一次会是在这种杀戮的战场。”

        萧云贵有些好笑的说道:“你的身躯连娃娃都生了,还有第一次么?”

        洪韵儿脸色一沉温言道:“我的身体虽然不是处子,但我的精神还是,你不尊重我,是不是想吃刀子?!”

        萧云贵算是服了,他虽然号称阅女无数,但他经历过的都是些爱慕虚荣的女生,像四眼妹这样的女子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他还是有些想不通,但也不敢再说笑于她,心中苦笑一声暗道:“女人啊到底是什么奇怪的动物啊。”口上却笑嘻嘻的说道:“别,别,我尊重你,我一定不会委屈你,等战事稍定,我一定会弄个非常浪漫的夜晚,只属于我们两人的夜晚。”

        萧云贵这可不是吹牛,以他的本事要搞浪漫那还不是轻而易举?只要不是在这种战场上的军帐内,他还是有能耐哄得这个四眼妹乖乖的堕入怀中。

        果然洪韵儿俏脸又是一红,娇颠道:“油嘴滑舌,不是好人。”跟着正色道:“不说这个了,以免你晚上又睡不着,和你说几件事。”

        萧云贵微微一笑说道:“你说吧,是不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洪韵儿眨眨眼笑道:“自从你率军先行南下之后,我在南京找到一个才女,你猜是谁?”

        萧云贵一听是才女便来了兴趣,直起身子笑道:“是不是傅善祥?”

        洪韵儿有些奇怪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萧云贵心中暗暗笑道:“本少爷自然知道太平天国后期的大才女傅善祥,书本上都说了她是个大美女,本少爷写过论文怎会把她忘了?”他心中这样想,口中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个时代的才女不算多,南京能称得上才女而又愿意加入太平天国的女子也只有傅善祥才能入你的法眼了吧。”

        这傅善祥本来萧云贵知道她的大名,萧云贵这厮垂涎这位才女美色,本想着私下里找到傅善祥,看看到底怎么个美法,但他又怕派人手出去大肆寻找惊动洪韵儿,加上进入南京之后,诸事繁杂,接着又得出兵,一来二去就忘了。

        说起这傅善祥,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在她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家道迅速衰落。十三岁那年,她的哥哥遵照父命把她嫁给了指腹为婚的李氏人家。丈夫比她小六岁,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在她十八岁那年,丈夫得麻疹去世了,年轻的善祥在没有圆房之前,就一夜之间变成了寡妇。狠心的婆婆嫌她克夫,在埋葬完儿子之后,便打算把她卖掉换取银两。此时,傅善祥在李家已是没法再住下去了,正好太平军西殿大军攻陷了南京,她便投奔了洪韵儿在南京开设的女馆。

        洪韵儿在南京开设的女馆专门收留一些孤苦无依的女子,让她们做些女工或是别的活计,发给米粮照养,同时也从女馆中选些有文武艺的女子充任锦绣女营的女兵。后世历史上傅善祥是参加了太平天国举办的科举,一举成为女状元才加入太平天国的,现在却不同,萧云贵没有在南京开科取士,傅善祥是为了逃避被卖掉的厄运,躲到女馆来的。

        那天洪韵儿巡视女馆,偶然听到傅善祥在绣坊内吟诗,问起女馆的女官,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大才女就在自己麾下。当下洪韵儿找傅善祥聊了半天,也佩服傅善祥熟悉经史典籍,便把她收入锦绣女营,和李璇玑、杨冬青等女一道做了自己的心腹。

        听洪韵儿说完如何找到傅善祥之后,萧云贵忍不住问道:“她现在在哪?”

        洪韵儿柳眉微微一竖道:“你是不是又想打什么坏主意?”

        萧云贵连忙说道:“没有,我只是好奇想见见这个天国女状元嘛,你想到哪去了。”萧云贵暗骂自己没用,怎么一被四眼妹威胁,自己就屁也不敢放了?难道是萧朝贵惧内,这幅身躯带着惧内的基因影响了自己?

        洪韵儿哼了一声道:“她和璇玑、冬青一样,你不准打主意,她和冬青都留在无锡筹算钱粮的事,稍后战事平息才会过来。”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也好,战场也乱,不适合女人。咦,但你怎么来了?”

        洪韵儿幽幽的叹道:“你现在才问我这个女人为何要上战场吗?还不是担心你。”

        萧云贵一听,心中一股莫名的感动充斥起来,洪韵儿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是怕你遇上什么意外,那这个世上我就再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又现人才

        洪韵儿的话让萧云贵震动很大,一刹那他内心里开始明白过来自己需要保护的是什么东西,或者说自己这么辛苦打仗是为了什么。在他眼中什么振兴中华,复兴【创建和谐家园】,那都是遥不可及的事,要知道后世经历了北洋军阀混战、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之后,才勉强能说实现了振兴中华,这个过程经历了近百年,牺牲了无数英烈才办到的,萧云贵心里不确定自己能办到无数英烈花了数十年时间才办到的事,他也不奢望自己能像后世网络上的小说那样,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统一全国,击败列强。

        从一开始穿越到现在,他做的所有事都是顺应萧朝贵这幅身躯带来的身份和任务而动,他的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已。他不在意利用了谁,蒙骗了谁,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内心里的真是打算,说白了他是为了自己。

        当洪韵儿那句“我是怕你遇上什么意外,那这个世上我就再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入耳之后,萧云贵才知道,自己不能失去眼前的这个女人,她是这个世上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她能把自己看作唯一信赖的亲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从这一刻起,萧云贵在内心的打算里加上了洪韵儿,他是为了自己和洪韵儿在战斗,别的宏图大志都太过遥远,他奢望不起。

        萧云贵忍不住握紧洪韵儿的手说道:“韵儿,我发誓,我会一辈子保护你,就像保护我自己一样。”

        洪韵儿眼圈微微一红,报以一笑道:“原来直到现在,你才觉得应该保护我了?”

        萧云贵不好意思的干笑两声,轻轻将她揽入怀中道:“你说得对,这个世上只有我和你才是最亲近的人,你不能失去我,我当然不能失去你。”

        洪韵儿有些害羞起来,轻轻挣脱他的怀抱,微微笑着说道:“好了,别肉麻了,继续说我的几件事吧。找到傅善祥是第一件,第二件就是我从麦都斯那里打听到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这几个人都在上海,只要我们找到他们,盛情邀请他们一定会加入我们的。”

        萧云贵哦了一声问道:“是什么人物?”他知道自己的历史知识远不如洪韵儿扎实,他实在想不起来上海还有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

        洪韵儿笑嘻嘻的说道:“李善兰、王利宾、华衡芳和徐寿三个。”

        萧云贵皱眉道:“这四个人似乎听说过,好像都是这个时候有名的学者吧。”

        洪韵儿点点头,便开始讲述四个人的身份来。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浙江海宁人,是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咸丰初年,旅居上海,1852年在上海墨海书馆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9卷,完成明末徐光启、利玛窦未竟之业。

        这墨海书馆是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斯、美魏茶、慕维廉、艾约瑟等在上海创建的书馆。书馆坐落在江海北关附近的麦家圈,紧靠【创建和谐家园】教伦敦会总部。李善兰一直在书馆内和洋人打交道,苦心钻研学问。

        和李善兰一起的还有一个叫王利宾的人,此人乃是清道光二十五年生人,字仲薇,号兰卿,十八岁县试第一,秀才出身。王利宾还有个外号叫“长毛状元”,清同治元年,据传他以黄畹之名上书太平天国,从战略上为太平军献策,后来东窗事发,他的陈条落入清军手中。被清廷发现后,王利宾只得亡命香港,易名韬,字仲弢,号天南遁叟。此人乃是近代著名的洋务政论家、中国新闻业之父。

        虽说后世有学者对王利宾到底是不是黄畹有过争议,但事实上王利宾是被清廷通缉之人,这一点无可辩驳,他早年跟随麦都斯翻译《圣经》,也同情太平天国起义,化名黄畹上书一点也不奇怪,也难怪清廷的人怀疑是他。

        华蘅芳乃是江苏无锡县荡口镇人,字若汀,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徐寿乃是无锡人,字雪邨,号生元,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这两人在后世历史上受曾国藩邀请,转办安庆军械所,负责建筑工厂,安置机器,后来又帮李鸿章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两人可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

        徐寿和华衡芳乃是学友,他们常在一起,共同研讨遇到的疑难问题,相互启发。1853年初,两人结伴同往上海探求新的知识,他们专门拜访了当时在西学和数学上已颇有名气的李善兰,李善兰也很欣赏两人学习的态度,加上太平军攻略苏南,外面战乱纷纷,两人就在墨海书馆留了下来。

        听完洪韵儿冗长的介绍,萧云贵摸着下巴说道:“看来洋鬼子还是做了些好事的,在上海办的书馆和教会学校就很不错,这些书馆和教会学校还是替我们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的。”

        洪韵儿轻叹一声说道:“可惜啊,现在能像李善兰、华衡芳这些人那样,放弃考八股文,放弃满清官位,潜心研究学习西洋科学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像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也要明年才从美国学成归来。现在大部分的读书人啊,还是想着读八股、考科举、做大官、捞大钱。”

        萧云贵嘿嘿笑道:“既然我们俩来了,就要改变一下,我想等攻下上海之后,选送一批十多岁的青少年出去留洋,不管我们将来造反能不能成功,也算洒下一批种子。还有既然王利宾擅长时论,我们可以办办报纸,一来赚点零花钱,二来可以引导我们占领区内的舆论风向,三来就是像旧儒学开炮,以你洪韵儿擅长的辩论,好好给那些腐儒上上课,告诉他们儒学不是像他们那样玩的。”

        洪韵儿笑了笑说道:“你就会安排事情给我做,诏书衙那边我都出了好几本书了,不过你还别说,像《扬州十日纪》这些书一发出去,倒是很快卖完了,南京那些死硬派的读书人看了之后,有不少人也不太和我作对了,只是还有少数人说我们是切辞狡辩,后来我说这些书稿乃是东瀛扶桑国传回来的,他们才闭上鸟嘴。这些读书人啊,中满清遗毒太深,一时半会儿很难改造,我也在琢磨着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做我们的喉舌,办报纸这个方法不错,可以一试。”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至于李善兰、徐寿、华衡芳这些人,可以招揽过来办学校,开工厂,上海和西方洋人接触得多,说不定还有像李善兰、徐寿这些一样的人,我们都要招揽过来,还有那个容闳,既然他明年就回国了,也不能放过,总之只要是人才,我们就用,还要大胆的用。”

        洪韵儿不知想到什么,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可惜啊,南京的天王和东王他们要是能和我们想的一样就好了。”

        萧云贵淡淡一笑说道:“反正我们已经来到苏南了,南京也让给他们,地方的军政大权老子说了算,大不了按时供应他们一些钱粮,必要的时候出兵帮他们打打仗,总之我们西殿的军政事务是不能再按他们的那一套去做了,否则不等满清来打我们,手下的百姓就跑光了。”

        洪韵儿转了个身,坐下喝了口茶说道:“对了,还有土地政策你想好没有?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打的口号是有田同耕,但这个土地政策目前太难实现了,也会把很多富农和中小地主逼上绝路,要是处理不好,弄得遍地是团练,村村有乡勇,我们就算占了大城市,没有乡村供应,那我们也是没办法生存下去的。”

        萧云贵最头痛的就是这个土地问题,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朝代更迭,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每个封建王朝到了末期,都是出现连年的灾害,加上土地兼并剧烈,就会爆发农民起义。在这些农民起义和官军镇压的战争中,人口不断损失,人口损失之后,农民和地主在战争中会大量消耗掉,农民要么大量死于战争和灾害,地主要么被起义军打掉,要么逃难而失去土地。一切土地矛盾在战争中释放过后,又会出现大量无主之地或者是人口少了、土地多了的局面,继而新的王朝开始统治,无一例外的都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农民安居乐业,又开始了一个朝代的繁荣。但每个朝代的兴起都是建立在大量人口损失的基础上,似乎释放土地矛盾的出口就只有战争一样。

        眼下的局面和前面几个王朝灭亡的局面差不多,土地被大量兼并,满清还占着肥沃的关外土地不放,不让【创建和谐家园】出关耕种,紧靠关内的耕地养活四亿人口,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是极为吃力的,加上列强的入侵,赔款和洋人的商品入侵,正在破坏中国原始的耕作模式。仅仅上海进口的洋布就让苏杭等地上百家的手工纺织作坊倒闭,百姓又没有地种,又失去了做工的机会,无以为生之下,自然会起来造反。

        面对内忧外患,选择妥善的土地政策似乎成了萧云贵头大的问题,难道真的要消灭地主阶层吗?这似乎是行不通的啊。但要是不这样做,如何消除土地矛盾呢?

      第一百八十五章 乡官民团

        看着萧云贵一脸苦恼的样子,洪韵儿微微一笑说道:“这些日子我在无锡整理了一些想法,和你商量一下,看看哪一种更合适一些。我的想法是占领了苏南之后,我们不能实行太平天国那种空想的平均主义。我想等平定苏南之后,对那些富商地主区别对待,贪官污吏就不用说了,还有那些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手上有百姓血债的富商地主,我们坚决镇压,没收他们的财产和土地,加上战前就有不少的富商地主逃亡,苏南一定会有很多无主之地,我们应当把所有的无主土地收归国有,向后世那样宣布可以租给无地的农民耕种,这是第一类人的处理方式。”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一类人都应该是恶贯满盈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都是民愤极大的,直接在百姓面前公审处决,百姓们一定会拥护的。”

        洪韵儿接着说道:“第二类人就是那些没有什么罪过,平常也没有欺压过百姓,反而被官府压迫的地主富户们,我们应该保留和保护他们的私产,通过笼络这些人,让他们不至于倒向满清,同时消除满清留下的苛捐杂税,让这些地主富户们主动减租减息。”

        萧云贵皱眉说道:“自古官商不是勾结在一起的么?有钱人难道官府还会为难他们?”

        洪韵儿笑了笑说道:“其实现在满清治下,很多地主富户也是官府欺压的对象,你忘了北王韦昌辉的事了么?他出身于地主兼典当商,是个典型的富厚之家。但由于韦族人少无功名,有钱无势,不断受到豪强地主的欺压和官府的勒索。韦昌辉的父亲韦源介痛感家无功名人材,有钱也常受人欺,想栽培韦昌辉读书,考取功名,为韦家出一口气。韦昌辉长大以后,曾在桂平县应试,结果名落孙山。韦昌辉的科场失败使他牢骚满腹,在痛骂官府之余,韦昌辉无可奈何,只得花钱给他父亲捐了个国子监生,并在家门前高悬成均进士的匾额,藉以炫耀乡里。后来,乡里告发,被地主蓝如鉴勾结县里差役,乘黑夜将‘成均’二字铲去。第二天就补大湟江巡检王基以冒充进士的罪名抓人,将韦源介押赴亲圩团局,结果被敲诈了几百两银子的罚款,才算了事。天国之中,还有胡以晃等人都是富户地主被官府欺压才加入我们的,这说明像北王、胡以晃这样有钱但被官府欺压的地主富户大有人在,这些人不应该是我们镇压的对象而是拉拢的对象。而且很多时候,官府层层盘剥之下,这些地主富户们没有办法,只能回头把官府强加的租税压到百姓头上,我想只要我们太平天国吏治清明,不出现层层盘剥这种情况,让地主富户们减租减息是能做到的。”

        萧云贵摸着下巴说道:“这减租减息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洪韵儿笑嘻嘻的说道:“这个法子我也是抄袭后世红色根据地的经验,当时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这样的做法好处就是比没收地主土地政策更柔和一些,通过减租减息,贫苦农民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对土地私有财产也没有根本消灭,农民高兴,地主、富户也可以接受。”

        萧云贵皱眉道:“但这样做会有很大阻力,要换了是我,我一定会追求最高的租额,我会用自耕、出卖、分家等手段,将土地化整为零,使农民无地可租种,或将租额提高,达到明减暗不减的目的,而对于减息,我就停止放贷对付。那些地主要是这样来对付,会很棘手的。”

        洪韵儿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是暴发户的儿子,你以前做过几天的资本家,果然一肚子坏水,这么快就发现漏洞了。历史上国共两党都采用过减租减息政策,但红色根据地内就获得了成功,而国占区就收效甚微,原因就是你说的那样,很多地主还是以私利为先,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对付。红色根据地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红色根据地历来注重乡村基础政权建设,工作组、武工队各乡各村都有。我想我们既然要发展苏南,就不能只发展城市,乡村也要发展,也要建立地方政权,在乡村我们也要有民兵性质的队伍组建起来,辅以我们太平天国后来推行的乡官制度,我想这些问题就能解决。”

        说起乡官制度,萧云贵还是多少知道一些,在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有军制组织人民的制度: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计一军自军帅至两司马共六百五十六员,将官员六百五十六家从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除开,其伍长、伍卒共一万二千五百家,才是一军管辖的家数。

        故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家,卒长管辖一百家,旅帅管辖五百家,师帅管辖二千五百家,军帅管辖一万二千五百家太平天国在各地区实行的乡官制度,便是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而来的。各级乡官由百姓公举本乡人担任,他们是人民爱戴的人,而他们是本乡人,又深知本乡的一切情况。《贼情汇纂》中对这一个制度是这样描述的:土著生计,丝粟难隐,裹挟逃民,并得稽察。贼之牢笼人士,联络方域,计无谲于此者。从敌人的咒诅里面,可以反映出乡官制度对巩固革命权所发挥的效果的巨大。

        但太平天国公举乡官,仍用乡举里选的旧方式,还不懂得用直接选举法和间接选举法,更远远不能与后世民主选举相提并论。但是,太天天国的公举乡官,方式虽还和古代乡举里选相同,而实质上已起了大变化。中国古代乡举里选的对象为地主富户阶级,而太平天国公举乡官的权柄,则掌握在农民阶级手中,举出革命的农民来钤制地主阶级。乡官制度也具有打击地主阶级的作用。

        由于从前被地主阶级踏在地下的农民,今天翻身作主,做了乡官,地主阶级分子不得不向他们低头,这就把地主阶级的威风打下来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自身权益,并相应的打击了地主,得到权力的农民对于太平天国的支持那是不可想象的,又比如在天京变乱之后,清军调集大军进攻太平军,而此时太平军内斗刚刚平息,兵力严重不足,在这个危急时刻就是皖地十万百姓参加太平军,这才打退了清军的进一步攻势,保证了后期陈玉成、李秀成的作战。

        萧云贵皱眉说道:“韵儿,我们现在就实行这个制度,是不是早了一些?”

        洪韵儿摇摇头说道:“新生的制度是不是适合,关键还是要看政府是一个怎么样的引导方式,孙中山先生说的军政、训政、【创建和谐家园】,这里面我认为训政最重要,让老百姓有自发的民主意识才能推动民主,而这一过程的确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有困难却不是不去做的理由。我并不想在中国实行全盘的西方民主化,那也不适合我们,我只是想打破旧有的格局,彻底瓦解官府和土豪劣绅的统治根基,让百姓体会到拥护我们能够得到更大的权益。同时在各村各乡组建我们自己的民团,凭什么满清能在各村各乡号召地主富户建立团练对付我们,我们就不能在各村各乡组建自己的民兵对付他们?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苏南推行乡官制度和各村的民团制度,我们就能把整个苏南变成全民皆兵的根据地,别说到时候满清打不进来,就算列强的兵马也休想进来。有了乡官和民团的制度保证,减租减息就不怕地主富户们耍滑头,一旦查实,我们天国的法度可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算你想得周全,还有第三类人的处理方式吗?”

        洪韵儿笑了笑道:“当然有,第三类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让地主自行转化资本,去投资建厂从商,让他们变成资本家,从而放弃大片的耕地,到城市里来投资建厂!”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政略调整

        萧云贵听了洪韵儿的话后,愣愣的看了洪韵儿半天才蹦出一句话来:“地主和资本家有区别吗?”

        洪韵儿为之气结,狠狠的瞪了萧云贵一眼道:“谁让你上政治课的时候逃课,中学、高中、大学那么多年了,你连这个问题都没搞懂吗?”

        萧云贵脸皮比城墙还厚,坦然说道:“后世已经没有地主了,我没想过学那么无聊的课,反正你学过就行了啊,我知道你什么都懂,比我学得好,听你的就成。”

        洪韵儿哼了一声说道:“地主是占有土地,靠收取地租来剥削农民获得剩余价值,而资本家是靠生产商品,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地主和资本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土地的占有,还有两者获得利润之后采取的对策也不同,地主只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土地,扩大他的土地面积,招更多的佃农,从而破坏土地分配的平衡。而资本家不同,他们只会扩大生产,增加机器设备,招更多的工人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资本家的扩大生产会为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带来好处,而地主不能,他们只能靠增加土地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地主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口变成佃农或者赤贫者,不能给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任何好处。”

        萧云贵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看来封建地主阶级还是尽早消灭的好。”

        洪韵儿摇摇头说道:“但是现在地主阶级在中国还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阶层,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消灭,我前面说的两类人处理方式都是在限制地主的发展,手段也不算激烈,当地方政权、乡官制度和地方民团建立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限制地主兼并土地,再加上我们鼓励工商业发展,我想很多地主看到没有可能再继续扩大他土地的时候,应该会把多余的资金拿出来投资建厂,当他们看到投资的利润回报之后,就会投入更大的资金滚动扩大生产,就能实现工业化进程的良性循环。”

        萧云贵摸着下巴说道:“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也很理想化,但现实之中,我们可能遇上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阻力,至于我们的想法能不能实现,还有我们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了。回头你还是把各种想法归整一下,再和左先生请教一下,看看实际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预先想好对策才行。对了,我们苏南真要是这样一干,等同于认同百姓有私产,就会打破圣库制度,若是我们行事太过偏离天王和东王的政略,会不会引来他们的责难?”

        洪韵儿淡淡一笑说道:“圣库我不会取消的,我们现在还在打仗,集中钱粮有利于战事。但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战士、匠人和随军眷属们没有私产,我倒觉得军需政务用度还是由圣库支纳,苏南平定之后,我们就不能靠劫掠官仓、富户来充实圣库,而应该转为靠收取税收来获得钱粮支持我们打仗。同时慢慢放开政策,允许士兵、匠人和随军家属拥有私产,但一切缴获必须上缴,然后按军功和对天国的攻陷来奖赏士兵、匠人和随军家属,这样才合理。”

        萧云贵拍手鼓掌道:“这个办法好,从前立了军功总是升官来奖赏,每一仗过后,立功的兵卒一大把,不停的升下去,很快我们就没有普通兵卒了,大家都是将官,这样很不好。通过奖赏财物也是一条办法,我还想引入后世的勋章、奖章什么,表彰有功将士,唔,这个事我好好想想,回头和左先生商讨一下。”

        洪韵儿见他终于积极起来,微微一笑说道:“是啊,既然我们和天王、东王分开了,有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就得改变,再比如男女分营这个事,很多男兵明明有妻子在女营,却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是非常不人道的,有悖人伦啊。”

        萧云贵一听,马上哀叹一声道:“本王如今也是明明有妻子,却不能过夫妻生活啊。”

        洪韵儿俏脸一红,柳眉一竖道:“我们的情况和别人不同,你别想混淆在一起说,我还没考虑好要不要嫁给你呢!”

        萧云贵忍不住就想笑,世上的事稀奇古怪的多了去,自己总算遇上了一件,两人这种身体上和名义上是夫妻,但思想和精神上不是夫妻的怪事也算是世上罕有了。但见洪韵儿发怒的模样,萧云贵也不敢造次,清咳一声说道:“唔,先不说这个,关于男女分营的事我想这样办,等苏南平定之后,之前已经是夫妻的人,我们可以核发结婚证,同意他们恢复夫妻身份住在一起,按照官职大小分配房屋,官职达不到分配房屋的,我们可以提供馆舍供他们夫妻会面,每个礼拜一次。至于那些没有结婚的,军中可以规定,战士必需当兵满三年,或者立有军功格外奖赏的可以找老婆结婚。反正住房也好、私产也好、结婚也好统统和军功、贡献挂钩,普通百姓婚嫁一定要到我们设立的馆舍办理结婚手续。接下来一定是战争不断,人口繁衍才能给我们提供兵源、工人、农人,要是没有人口繁衍,我们还打个屁。”

        洪韵儿忍住笑说道:“结婚证?太平天国后来颁发的结婚证是叫合挥,上面印有龙凤图案,故称龙凤合挥。合乃结合,挥系凭证。我印象中,合挥应该是在今年颁布的,当时因为陈宗扬、谢满妹夫妻私下结合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天王才不得不下令废除男女分营,同时规定废除买卖婚姻,天下婚配不论财势,一夫一妻,但要通过婚娶官登记核准,发给绘有龙凤图记的合挥,方为合法有效,受到天国法令保护。合挥上只登记署明男女新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女的名字上写有配妻二字,免除了惯用的生肖及出生时辰,这表明了天国婚姻,不受算命、卜测,以及合婚等的迷信束缚。我倒觉得这事可以和南京的天王、东王商议,还是应该尽早结束男女分营。”

        萧云贵呃了一声,自言自语道:“实行一夫一妻啊。”

        洪韵儿耳尖听到他在嘀咕什么,当下温言说道:“怎么,你难不成还想三妻四妾么?”

        萧云贵干笑两声道:“没有的事,我只是担心百姓们不愿意,你想啊,现在什么年月,传宗接代那是大家普遍的想法,要是娶个老婆不能生,想讨个小的接续香火,我们又不让,这不是为难别人么?再说了,天王、东王他们几个不都是十几个王娘的么?这样上面可以讨很多老婆,下面百姓却只能娶一个,那不是双重标准么?”

        洪韵儿愠道:“绕来绕去你就是想说你西王现在只有一个老婆,而且还是不能碰的,是吗?”

        萧云贵嘀咕道:“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话音才落,萧云贵的领口被洪韵儿揪住,只见洪韵儿板着俏脸恶狠狠的说道:“这事没商量,你要是想娶三妻四妾,我俩趁早离婚,我洪韵儿决不会允许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的!”

        萧云贵下了一跳,急忙赔笑道:“哪能呢?我也只是说说。”跟着心里嘀咕道:“我不娶三妻四妾那么多,只要一两个小妾还不行么?”

        洪韵儿气呼呼的松开手,萧云贵接着说道:“你别生气啊,我只是说出百姓们的想法,毕竟纳妾这种习俗沿袭了千年,你一下子想改变很难,再说了就算我们这样规定了,百姓也会有别的招数来对付,后世不也是规定了一夫一妻的么?不也还是有小三什么的?你是禁不住的。”

        洪韵儿嘟着嘴怒道:“不行,不论如何,官面上我们就是要提倡一夫一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4: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