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言一出,英美传教士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其时在欧洲大陆甚至是世界上,英语还不像后世那样成为世界第一语种,人们更多的是说法语、荷兰语或是西班牙语,欧洲的贵族们更是把优雅的法语奉为上层交流的主流语种,大家都以会说法语为荣,英语在贵族眼中甚至是粗鄙的语种。
晏玛太轻咳一声说道:“西王夫人似乎很了解欧洲文化,希望我们的交谈不受语种的影响,上帝对待说不同语种的人们都是公平的。”
萧云贵听了洪韵儿的翻译,哼了一声说道:“不错,我们太平天国也是信仰上帝的,相信他的无所不能和对待众生的公平,可惜你们今晚到来的目的似乎就很不公平。前几天我们听说上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杀戮事件,成千上万的人被各国雇佣军和清廷的军队赶到北门外集体屠杀,我想问问当时你们这些自诩救世主的传教士在哪里?当我们太平天国的仁义之师到来,要替那些死难者讨个公道,讨伐残暴的官府军队的时候,你们又出来说要为了和平而努力,是问这公平何在?”
闻言几个传教士都吃了一惊,雒魏林急忙说道:“尊敬的西王阁下,这个杀戮事件我们并不知情,官府告诉我们的是他们镇压了一场预谋已久的叛乱,至于各国都有志愿者参加这次镇压活动,是出于志愿者的自愿,我想他们只是想维持上海的治安,更好的保护上海的市民。”
萧云贵总算见识到什么叫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传教士的【创建和谐家园】和狡辩激怒了萧云贵,但还没等他说话,洪韵儿已经开口反驳道:“雒魏林先生,身为替上帝传播福音的使者,你的这种说法令人感到羞耻,目前上海的官府已经不是为百姓市民们谋福祉的政府,他们欺压市民,压榨他们,当上海的市民想要推翻这个吃人的官府之时,你们的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帮着那些官府刽子手们镇压上海的市民起义,当杀戮发生的时候,你们选择了不知情,是问你们的做法是一个传教士的所为吗?”
跟着洪韵儿看着雒魏林和麦都斯说道:“你们两位当年在青浦教案中就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上万的民众伸讨之下,你们竟然还敢出手伤人,激起了民愤,最后你们在那个【创建和谐家园】官府的庇护下,得到了所谓的赔偿,我想问上帝派你们来东方就是为了能在一个残暴政府的庇护下去欺压民众的吗?”
洪韵儿所说的青浦教案是【创建和谐家园】教新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件教案。1848年3月,上海伦敦会麦都斯、雒魏林等三名传教士违反地方规章,擅入江苏青浦县散发福音书。当时有万余名船上水手滞留该处,船民围观洋人,传教士挥舞手杖打伤了人,群众持篙问罪,遂起冲突。青浦县令急忙护送传教士回沪,上海道台也答应麦都思捉拿“肇事者”。然而,当时的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借端寻衅,抗付关税,封锁漕船,调遣军舰去南京向两江总督要挟。结果地方官被革职查办,10个乡民受刑并赔偿传教士300银两子才算了事。
此刻洪韵儿重提此事,雒魏林和麦都斯都是脸色变得通红,麦都斯站起身来说道:“那些民众都是疯子,当时他们围住我们,想要对我们不利,还用竹竿打我们。”
洪韵儿嗤之以鼻的说道:“是你们先用手杖【创建和谐家园】的吧。”
麦都斯怒道:“他们不尊重上帝,把福音书随地丢弃,还讥笑我们。”
洪韵儿淡淡一笑说道:“那是你们传教的方式不对,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你要知道在这个腐朽官府的统治下,我们国家民众的识字率很低,别说你的福音书很多人看不懂,就算是官府的文告他们也需要人念诵才能知道,你们不听劝告贸贸然的进入乡间传教,当地民俗民风你们都不了解,当然会被人围观耻笑了啊。”
也不给麦都斯、雒魏林开口的机会,洪韵儿接着说道:“我天国就不一样,从广西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传播上帝的福音,如今信仰上帝的人数总共有几十万,已经远远超过你们这些年积累的教众数量,原因很简单,你们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
萧云贵暗暗好笑,这四眼妹果然是强力辩手,自己和她都心知肚明,洪教主所说的那个上帝和传教士们所说的上帝根本就不沾边,虽然教义当中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但和【创建和谐家园】教、天主教三位一体有本质区别的是洪教主来了个反三位一体,虽然反三位一体的神学说在公元二世纪就有【创建和谐家园】教的先贤提出过,但洪教主最大的毛病就是反三位一体之外,把上帝反三位一体的肉身化身成凡人,他认为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这一点就会让所有教派的传教士抓狂。洪韵儿此刻的狡辩是建立在传教士对拜上帝教还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萧云贵知道再讨论这个问题下去,就会演变成一场神学讨论会,所以他急忙岔开了话题。
“关于传教的事我们等解决了眼前的争端再说,我想听听你们几位传教士所说的和平是不是想请我们退兵?”萧云贵手杵着下巴淡淡的说道。
晏玛太松了口气,总算说到正题了,他急忙说道:“为了避免上海的民众遭受战火,也避免上海这个贸易港的各国商人受到伤害,我们想请西王阁下退兵,和清廷官府谈判来解决争端,我们愿意做为双方中间的调停人。”
萧云贵冷笑起来,他站起身大声说道:“我想几位传教士太一厢情愿了,在清妖眼中我们是叛军、反贼,而在我们眼中,满清和它的走狗们是胡奴,是必须被消灭的对象!除非上海城的官府和军队无条件向我们投降,否则我们的大军是不会停止行动的!”
第一百八十章 契约精神
太平军西王军帐内,晏玛太听了萧云贵斩钉截铁的话后心中一突,看来眼前这个西王是个强硬派,临来时他多少也听说过这个西王的战绩,从太平天国广西起兵以来,这个西王一直担任前军主将,每一战都是冲锋在前,此刻看起来,这个西王和传言中的形象很一致,他更加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一旁翁毅阁听了翻译后插口说道:“西王阁下,请您稍安勿躁,请相信我们的诚意,我们法英美三国的传教士都是受了各自国家领事的委托前来做最后的外交努力,三国的领事都已经和官府上海道吴健章进行过商谈,吴道台希望贵军不要进攻上海,只要贵军能退兵,他愿意支付贵军一笔军费,以补偿贵军出兵的损失。而我们三国的领事希望贵军和官府军队都能保持现有占领区,实现停火,然后贵军开放贸易,准许各种物资和商品出入上海港。”
萧云贵冷笑不已,看来这些传教士果然是受了上海各国领事馆委托前来谈判的,所提的要求和语气活脱脱的就是外交官,根本没有一点传教士的影子。其实历史上小刀会上海起义之后,上海的这些传教士不遗余力的帮助各国领事对小刀会进行劝降,吴健章被小刀会抓到后,也是经过晏玛太的努力才偷跑的,结果吴健章脱离险境后,对小刀会进行了疯狂的杀戮和报复,以此来向他的满清主子表忠心。
萧云贵冷笑之后,冷着脸道:“翁毅阁神父,我想你们的条件太异想天开了,吴健章是什么人?他只是一个四品道台,他凭什么和我们谈判?满清官府是不会同意他和叛军谈判的,所以他的话根本不值得采信。我想他让你们来谈判,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官府能够调集援兵来上海城。至于法英美等国领事想要开放贸易,我军完全赞同,但要等我军完全占领上海之后。”
说完之后,晏玛太、翁毅阁、麦都斯、雒魏林等人都是一脸沮丧,晏玛太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他站起身来,左手放在胸前说道:“西王阁下,吴道台的诚意和信誉我们几个和各国领事都可以保证,请……”
这几句话萧云贵听懂了,他没等洪韵儿翻译,马上抬手打断晏玛太的话,接着说道:“吴健章的信誉我不敢相信,我更不敢相信满清官府的信誉,之前官府剿灭城内小刀会的时候,也是保证过不杀从犯,而且还答应过投降免死的,可你们去北门看看,那里已经有近万人被杀害,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无辜的百姓。请各位传教士带话回去,就说我西王萧朝贵一定会替那些死难者向他讨个公道,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几个传教士闻言都是面面相觑,关于对小刀会反贼的镇压行动,他们几天前听说过,但当中的细节他们并不清楚,只听吴健章说上海官府处死了很多土匪、强盗,那些人都是无恶不作的暴徒,死有余辜。但现在听西王反复提起此事,而且说明吴健章还采用了卑鄙的谎言诱劝这些人投降,然后加以杀害,他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吴健章真的是不能相信的。
晏玛太是美国人,吴健章一直和美国人合作营商,和许多美国人都是朋友,听了萧云贵的话后,忍不住说道:“西王阁下,吴不是那样的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商人,不会说谎的。”
萧云贵怒极反笑,抱着肚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过了片刻笑声渐止,望着晏玛太森然说道:“明天一早我军可以带你们到北门外官府埋尸的地方看看,你们也可以回去问问那些参加雇佣兵的士兵,让他们对着上帝的十字架起誓,然后说出实情!我相信他们当中不全都是为了金钱而作战的人,他们当中也一定还有人有良知,让他们告诉你们实际上官府的军队都干了些什么!吴健章也许作为商人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但他做为一个道台、一个政客,那就什么谎话都敢说,什么【创建和谐家园】的事都敢做!”
晏玛太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我们回去一定会问清楚的,要是真的像西王你说的那样,那我想我们也不会再替吴健章要求什么,我们是不会为说谎的人奔走的。”晏玛太说完后,几个传教士都是纷纷点头。
这个年代的外国人极为看重信誉,他们称之为契约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做人做事要守信用,历史上李鸿章和洋枪队的将领戈登在苏州诱降郜永宽、汪安钧等人之时,戈登这个英国人极力保证郜永宽这些人的生命安全,可郜永宽等人杀了谭绍光投降之后,李鸿章设宴伏杀了投降的郜永宽等人,惹得戈登极为愤怒,这个参加了火烧圆明园的英国将军提着佩刀到处找李鸿章算账,吓得李鸿章四处躲藏,最后李鸿章赔了一大笔银子厚葬几人、抚恤郜永宽等人家属,戈登才算作罢。但后来戈登一直把这件事引为他人生中的污点,直到他在苏丹被起义军打死,都一直耿耿于怀。可见不论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极为重视信誉,也即为尊重契约精神,假若吴健章真的做了不守信用的事,那各国领事是会很不高兴,而且这些传教士也都是虔诚的信徒,在他们看来,说谎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萧云贵闻言,知道几个人一定不知道真相,脸上稍稍一松说道:“那就请几位在这里吃点东西,休息一晚,明早随我军到北门去看看吧。”
几个传教士都没意见,他们也想留下来看看太平军,看看他们的信仰到底是怎么样的,翁毅阁说道:“多谢西王阁下款待,我们在军营里想看看这里的士兵信教的状况,想和这里的教友交流一下,可以吗?”
萧云贵眯着眼睛笑了起来,早在攻陷南京之后,萧云贵就和洪韵儿商议,想要淡化洪教主对于军中教义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一些正统的【创建和谐家园】教书籍,在南京他们收获了不少的【创建和谐家园】教书籍,洪韵儿做了一些修注之后,连同《扬州十日纪》这些书一道让诏书衙刊印,发给军中典官,在每日祷告的时候向全军兵将宣念,这总比洪教主写的那些歪诗来得正统一些。但洪韵儿有一点没改,那就是上帝是上古中华就有的神祗,这一点上洪韵儿觉得没必要改,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人更容易接受这种教义。
“这个当然可以,不过军营里有很多地方属于我军的机密,有些地方是不能让你们去的。”萧云贵说到这里看着洪韵儿笑道:“待会儿我让我的夫人带着你们四处看看吧,有她做你们的向导,就不会乱闯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翁毅阁谢了一声后又说道:“西王阁下,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请不要攻击我们在城外的天主堂,同时请答应保证我们在上海地区【创建和谐家园】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看在我们都是信奉上帝的情况下,请答应我的这个请求吧。”
萧云贵摸着鼻子微微笑道:“翁毅阁神父,据我所知,前面的天主堂里有百余名雇佣兵,我不知道他们对我们是否怀有敌意,做为一个将领,我是不会允许眼前有威胁出现,我可以答应你不攻击教堂,但里面的兵士必须放下武器或者退回城里去,否则我军一定会采取行动来保证我手下士兵的安全。至于保证【创建和谐家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只能说尽量,据我所知英国和法国似乎正准备和俄国打仗,你们能要求英国、法国军人保证俄国【创建和谐家园】的生命、财产安全吗?”
翁毅阁哑口无言,萧云贵接着说道:“我只能说对我军没有威胁的平民百姓,我太平天国都会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如果是对我们有威胁的人,就算他是个传教士,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消灭他。”
翁毅阁还是不死心,为了让教堂能有点起码的安全保护,他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我明白了,可是西王阁下,教堂里的士兵是担心教堂的安全才在里面守卫的,他们不是雇佣兵,他们完全是为了保护教堂,请让他们继续留在教堂吧。”
萧云贵摇头说道:“他们必须后撤,我不希望在我攻打上海的时候,背后还有一支军队威胁我的后方。请你放心,我西王是说话算话的,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答应不攻击教堂就一定会做到。否则的话,翁毅阁神父,你认为那百余人能抵挡住我这里数千士兵的攻击吗?”
面对萧云贵【创建和谐家园】裸的武力威胁,翁毅阁只得说道:“我只能回去尽量劝服那些小伙子,让他们尽快离开,请西王阁下看在上帝的份上,保存好教堂和那些建筑吧。”
萧云贵和洪韵儿对望了一眼,都笑了起来,徐家汇教堂那里不但有教堂,还有藏书阁和一些教会学校,这些都是占领上海之后可以利用的东西,两人都知道其价值,才不会舍得损坏呢。
萧云贵又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一遍后,几个传教士才放心下来,跟着洪韵儿领着几个传教士离去,到营地中四处转悠去了。萧云贵等几人离开后,马上传令让林启荣、周立春等将领进帐来,既然援兵已经到了,就要重新布置兵力,力求围歼城内的清军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医馆
过了片刻之后,林启荣和姚远带着手下两员大将赶到,这两员大将却是陈知命和李天熙,这两人先前和洪韵儿在破庙一战中活了下来,又经过历次大战,随后跟林启荣留守九江,积功已经升至师帅,此次西殿兵马东进,林启荣带领二将领一万兵马东进,九江留下五千兵马镇守,随后交割给了东殿。林启荣兵到无锡之后,留下五千兵马跟随陈玉成镇守无锡,自己便和洪韵儿、姚远一道赶来苏州增援,到了苏州之后,听闻西王领偏师攻打上海,左宗棠担心西王兵力单薄,便让洪韵儿和林启荣领兵赶到上海应援。
陈知命和李天熙两人都是在湖南加入太平军的,经历了数次大战,特别是同洪韵儿在破庙的一战中,两人和姚远死战不退,誓死守卫西王娘,忠心和意志得到了极大的考验,活下来后自然得到重用。
自从攻克长沙之后,西殿人马从数千人急剧膨胀到十万,原来的广西老兄弟和不少湖南加入的新兵已经成为西殿兵马的骨干,像李天熙这样升官极快的大有人在,李天熙在战火中锤炼之后,早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为了升斗米粮发愁的小民,而成为统领两千余人的师帅了。
而姚远升任西殿总拯危官,职同检点,按后世的理解就是军队后勤总医院的院长,每到一处姚远都拜访当地名医,邀请各地有名的大夫、郎中加入拯危馆。这几个月来,拯危馆向各军派出了数量极多的拯危急,担任战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职责,让西殿的医疗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让战场伤兵得到了救护,西殿伤兵因伤重而死的比例大大减少,这当中姚远的功劳极大。
拯危馆的发展也和资金充裕分不开,早在岳州萧云贵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他就分拨了十余万两银子给拯危馆,每到一处太平军都搜罗名医、郎中,高薪邀请他们加入太平军,同时每到一处都积极采购药材、医书、各类药方,极大的提高了西殿拯危馆的医学水平。
四人进帐后向西王行了大礼,萧云贵笑呵呵吩咐四人坐下,还没等萧云贵说话,姚远便抢着说道:“西王,属下适才瞧见西王娘领着十几个洋人在营地里转悠,敢问他们可是洋人传教士?”
萧云贵点点头,姚远大喜道:“西王,能否让属下和那些洋人聊聊?我在无锡便听闻西洋医术和我们中土医术有大异之处,而且这些洋人传教士还在上海开设了医院,属下想和他们聊聊西洋医术。”
萧云贵和林启荣等人都笑了起来,众人都知道姚远这人干拯危官上瘾了,醉心于医术,见有新奇的医术往往都迫不及待的上前求教。总体来说,洋人传教士除了传教之外,他们还建立近代学校和医院,像雒魏林还在舟山开过医院。传教士的做法和从前黄巾军起义的做法差不多,张角也是一边赠医施药,一边传播他的教义,只是西洋医术比起中土医术来说,太过激进,中医讲究治本,通过调理人体让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得到提高,从而治愈疾病。西医则讲究治标,直接对症下药,通过药物和手术来缓解病人的病痛,虽然见效快,但对人体的副加伤害也是有的。
姚远在无锡的时候听闻上海有洋人传教士也能治病,便打定主意要跟到上海来见识一下西洋医术。见众人笑了起来,姚远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西王,医术一道是很严肃的,医道的精深在于不断的和名师高人讨教,那些洋兄弟既然懂医术,属下自然想和他们讨教一二,有啥可笑的?”
萧云贵忍住笑道:“本王不是笑你这个,而是感到高兴,我们的姚远醉心于医术,那是我们大家的福分,日后有什么病痛都难不倒你,那我们在前面杀敌就更加安心了。”说到这里萧云贵想了想,姚远眼下也不怎么领兵打仗了,要他留下来商议兵事也没多大作用,他的心思一定是飞到帐外去了,当下轻咳一声道:“这样吧,本王就同意你出去和洋人讨教医术,你可以他们商量一下,等我们攻下上海之后,能否在上海多开几家医院,里面中医和西医都有,同时问问他们能否一道开一些制药厂,把我们的中草药制成成药,方便行军打仗之用,也方便民间百姓使用。”
其实历史上最早开设制药厂的是著名徽商胡雪岩,他开办的胡庆余堂药号在1872年于杭州开设了熟药局,也就是制药厂。胡雪岩重金广收民间药方后,精制成药,大受欢迎,像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小柴胡丹等药品一直是清军行军必备药品,很多药品像小柴胡丹甚至一直流传到后世还在使用。胡雪岩推动了中国医药事业,也被誉为江南药王。
但现在不同了,萧云贵手下有姚远,而且太平天国的医疗体系也很完备,他定然是要推动制药厂的建设,中草药在行军过程中携带实在不便,每到一地后现行采购有时候也会遇到缺货的局面,还不如自己开一家制药厂,把中草药制成成品,一来行军之中携带方便,二来也算是一种商品,将来可以赚钱,三来就是推动中国医药事业向近现代化发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萧云贵把这件事交给了姚远,反正这小子也喜欢干这个。
姚远闻言大喜,起身抱拳领命便要走,正好周立春父女和几名青浦义军将领进帐来,萧云贵又叫住姚远道:“青浦义军新加入我天国,军中缺少医药典官和拯危急,你带来多少人?先分一半人手到青浦义军中去,给有伤有病的义军兄弟医治。”
姚远马上领命,周立春等人闻言心中都是一阵感动,他们都是农人出身,平日里有什么病痛都是用乡下土方自己医治,或是忍忍就过了,想不到太平军中还有专门的军医,而且一上来西王就分拨一半的军医到义军中,对待青浦义军没有亲疏之分,他们自然感激不已。
周立春等人谢过西王后,姚远和周立春约定稍后派人过去,说完之后姚远就急匆匆的离帐追赶洪韵儿和那些传教士去了。
姚远走后,萧云贵将林启荣、陈知命、李天熙和周立春等人互相介绍了一番,太平军将领和青浦义军将领互相客气几句后,各自坐下商议军事。
周秀英不知道是因为被打了之后臀部伤痛还是因为周立春的家教缘故,并未落座,只是站在周立春的身后,见到萧云贵无意间瞟向自己臀部的眼光,周秀英忍不住低下头,秀脸微微一红。
“今夜有苏州援军赶到,我军兵马达到近万人,火炮、器械、粮草充足,既然眼下兵精粮足,本王想要改变部署,合围上海城,继而攻陷上海。”萧云贵目光从周秀英的臀部收了回来,轻咳一声缓缓说道:“目前我们占据了上海城南面和西面,本王想分兵东进和北上,一路攻打吴淞、宝山一线,一路攻打闵行、周浦、川沙、高桥等地,两军最后在黄浦江吴淞口隔江会师,建立炮阵,完成对黄浦江面的封锁,让清军的船只不能进入黄浦江!”
萧云贵先前因兵马不够,只能勉强分兵攻打上海城南和城西,青浦义军虽然有五、六千人,但白天看了他们的列阵,发现这些义军的战斗力和清军团练差不多,只能为太平军壮壮声势。后来洪韵儿和林启荣带了援兵到后,萧云贵手头马上阔绰起来,看了现在上海地区的地图后,萧云贵知道要攻下上海,必须断绝陆路和水路的交通,让上海陷入孤立。特别是黄浦江的水路,上面往来穿梭不少的沙船和商船,吴健章一定会向江北、福建等地清军求援,这些地方的清军援兵要是走水路来上海应援,那么兵员、火器、钱粮就会由黄浦江源源不断的达到上海。
而且广东水师已经到了厦门,说不定哪天就会开到上海,萧云贵可不想在攻城的时候,清军的援兵忽然杀到,导致攻城战功败垂成,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两岸的炮阵封锁吴淞口。
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但是中国官方一直叫这条河为吴淞江,所以吴淞江这个大名一直没有改变。明代以前,吴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
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此后吴淞江逐渐处于次要地位。
诸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周立春乃是上海地方人,对吴淞口也熟悉,起身说道:“西王,我们青浦义军对上海各地熟悉,愿为前导。”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连夜出队
后世历史上,除了小刀会在上海发动起义占领过上海之外,太平天国曾经三次攻打上海,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按照太平天国高层的决定,忠王李秀成乘胜挥师东征苏、常,并进图上海,但李秀成击破洋枪队后,在城下遭到英法和清军的联合阻击,数日未克,后来嘉兴告急而不得不撤退。1862年二攻上海,李秀成自杭州率军北上,再次进军上海。但在宝山和高桥接连受挫,只得后撤。同年三攻上海,李秀成在苏州接到嘉定、青浦等地相继失守的报告后,立即集结精锐三图上海,5月14日,率军由昆山至太仓,17日重创清知府李庆琛部5000余众,即派军进逼宝山、吴淞,亲率大军攻占嘉定、青浦等地,但最终还是没能攻占吴淞、宝山等地,在洋人猛烈的炮火下,太平军损失惨重,最后只得放弃。
研究过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萧云贵知道,太平天国当年在小刀会起义的时候,未能及时应援和小刀会合兵一处是一个重大失误。上海做为华中地区唯一的贸易港,其地理位置比其他四个开埠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历史上清军在国库匮乏的情况下,正是靠着上海繁华的商业和贸易,靠着进出口的关税,维持了江南大营的钱粮,后期更是淮军直接的钱粮来源,同时上海港还在漕运不通的情况下,做为海运的大港,承担起了江南钱粮往北海运的基地,在二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之后,上海港更是直接成了英法美等列强援助清军武器的直接贸易港,英法美等列强组成的洋枪队也是直接到上海后,开始参加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
所以上海在后期成了李秀成的眼中钉,不惜三次攻打,但无奈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李秀成始终无法攻克吴淞和高桥两地,完成对吴淞口的封锁,上海城得到自黄浦江而来的货船、商船支撑,有着源源不断的军火和兵员,始终攻不下来。
高桥,一名清溪,位于上海东北部,三面环水,与吴淞隔江对峙,扼吴淞口之咽喉,地势冲要。明成化、弘治间,已成市集,商贾颇盛。民国年间,又隶上海特别市,商业更胜。以其地理位置特殊,无论是太平天国战争,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高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帐内周立春说完之后,萧云贵点点头道:“周老英雄和青浦义军对上海地理熟悉,可为向导,但周老英雄可知吴淞、高桥等地清妖部署?”
周立春摇摇头说道:“吴淞炮台当年就曾经和英夷大战过,官军提督陈化成就是战死在吴淞炮台。当年英夷进兵之时,陈提督调集数千兵马、火炮两百余门镇守吴淞,沿黄浦江口西岸发动民夫修筑土城达十余里,上筑火炮土墩,加固东西炮台。当时老汉还年青,也算是一个民夫头头,所以知晓当时吴淞布置。但英夷船坚炮利,陈提督战死后,所修筑的炮台、土城大半被毁,土城至今也没有恢复原貌,但吴淞和高桥的炮台还是被官府修复。年前老汉走了一趟沙船到崇明买米粮,只见到吴淞、高桥炮台都有官军驻守,估摸着该各有数百官军把守炮台,有多少炮和兵马,细数上不知。”
萧云贵摸着下巴沉吟起来,心中把那搞鬼的清妖又骂了一遍,要不是有人搞鬼,他围攻苏州、杭州之时便可以联络小刀会在上海起义,兵不血刃的就可以占了上海,到时候什么吴淞、高桥这些炮台,还不是望风而降,哪用得着他现在还要先打吴淞、高桥这些地方?
“兵贵神速,林启荣、周立春二位为一路,领两千兵和一千青浦新军,下半夜进兵宝山、吴淞,李天熙、陈知命为一路,和青浦义军将领领兵两千和青浦新军一千,进兵周浦、川沙、高桥。明日一早,我会率领剩余兵马和李左车、唐二牛部猛攻上海城南、城西,以为疑兵,让清妖首尾不能相顾。你们两部要迅速攻下吴淞、高桥等地,之后便要即刻修筑营垒,加固炮台,等候我的将令。”萧云贵缓缓说道:“现下还有些功夫,大家下去让兵卒休息,子时出发。”
诸将轰然起身领命,便各自准备离开,却没想到周秀英忽然说道:“西王,你忘了给我将令了。”
萧云贵转头看了看那莽姑娘,他不是忘了安排她任务,而是故意的,这小娘皮太过莽撞,怕她冲动坏事,还是跟在自己身边好些,反正洪韵儿到来,她麾下一定会跟着锦绣女营,这丫头还是和女营的女兵在后面煮煮饭、补补衣、照顾伤兵好些。
当下萧云贵温言道:“你才受罚,不宜出队,现下本王的王娘洪宣娇也到了,你还是归到西王娘手下女营好些。”
周秀英还没明白女营是做什么的,但想女营既然单独成营,也该能有仗打,和姐妹们一起杀清妖也不错,况且自己被打了三十军棍,现在还骑不得马,行动也不方便,就放弃了跟着父亲出队的念头,一心欢喜的答应去女营。
周立春摸着胡须呵呵笑道:“还是西王想得周到,这野丫头再和义军的大小伙子们厮混在一起,只怕日后嫁不出去了。”
周秀英娇嗔道:“阿爹,你胡说什么?”众将闻言都是笑了起来,只是太平军现在还在实行男女分营,也不能成婚,林启荣等将心里知道此事,但也不点破,跟着一起发笑。
诸将离开之后,萧云贵闭目养了会儿神,又想起小关刀沐英红来,那小娘皮也不知道吃了什么,竟然如此丰满,想到这里又起了去审问沐英红的念头,但随即一想,洪韵儿这四眼妹来了,也不好下手。这四眼妹也太过霸道,自己是说过想和她谈恋爱的事,但谈来谈去就连嘴都不让亲一下,也不让自己亲近别的女子,这不是要把自己活活憋死吗?不行,得想个折,自己是个正常的男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能被四眼妹给逼进死胡同,结果就是吊死在一棵树上。
胡思乱想一番之后,萧云贵迷迷糊糊的靠在椅背上睡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传来洪韵儿的呼唤声。萧云贵勉强睁眼望去,只见洪韵儿在身前低声唤道:“喂,醒醒啊。”
萧云贵还没清醒过来,以为还是在梦中,一把拉住洪韵儿的手道:“韵儿,今晚留下来陪我。”
霎时间洪韵儿的脸上飞起一大片红霞,跟着低声怒道:“你清醒一点,还有旁人在呢。”跟着狠狠的在萧云贵手臂上拧了一下,挣脱萧云贵的魔爪,转到一旁站着。
一阵剧痛袭来,萧云贵略略清醒了一些,抬眼望去,只见帐内除了洪韵儿外还有雒魏林、麦都斯两个英国传教士,两人微笑着看着西王夫妇,似乎对西王夫妇这种亲昵的举动不以为意,想想也是,洋人可比这时候的国人开放多了。
萧云贵面不改色的直起身子来,活动了一下微微有些麻木的手脚,一本正经的说道:“两位神父还不去休息是有什么事么?”
雒魏林微微躬身说道:“西王阁下,这次我和麦都斯神父到来,除了和晏玛太神父有同样的目的外,我们英国公使文翰勋爵还托我们前来传达几句话。文翰勋爵说,目前上海的局势还是清廷官府控制,英国还是会保持中立不便,但前提就是英国的租界、商人和传教士的利益都不受到侵害,希望西王阁下能保证先前签订的条约。同时文翰勋爵还说,清廷花钱雇请的雇佣军里面虽然也有英国人参加,但他们和英国政府无关,那些人都是志愿者,都是为了金钱而做事的人,请西王阁下能够明白。假如西王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清军,占领上海,文翰勋爵很乐意和西王阁下讨论后续的合作事宜。但假若上海的局势一直持续混乱下去,导致大英帝国的商业利益受损的话,英国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萧云贵哦了一声明白过来,文翰勋爵这只老狐狸,他一边和法国、美国穿同一条裤子,派出武装人员干涉战事,一边又不想得罪太平天国,所以两人才会背着晏玛太等人,又转回来单独见西王。至于那些参加雇佣军的英国人是什么人,萧云贵用【创建和谐家园】都能想到,他们就是英国殖民地的雇佣军,以印度阿三最多,萧云贵才不相信这些人没有文翰勋爵的许可,会带着大英帝国的武器参加到雇佣军里去。
文翰这是在考验太平军的实力,要是太平军能在这支雇佣军手上夺走上海,说明太平军具备了击败清军,统一全国的实力,和太平天国合作下去那是自然的。但要是太平军久攻不下,说明太平军实力不济,是难以打败清军统一全国的,那么英国自然会拿太平军做为诱饵,迫使满清吐出更大的利益后,转而支持满清政府。
萧云贵沉吟片刻后道:“你们明天回去告诉文翰勋爵,让他警告那些参加雇佣军的英国人,只要他们敢向我们太平天国动武,我们太平天国会坚决回击,而且若是抓到这些俘虏的话,我们会按清妖俘虏的待遇来对待他们。忘了告诉你们,我们抓到清妖俘虏,一般都是杀头的。请文翰勋爵告诫那些人,尽快离开雇佣军,否则我们的利刃是不会顾及他们是哪国人的。最后,告诉文翰勋爵,一个月之内,我会完全控制上海的局势,等我进了上海城之后,会亲自拜访他商谈后续合作的事,不过我也会拜访法国、美国的公使。”
雒魏林和麦都斯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西王的回复会如此强硬,雒魏林急忙说道:“西王阁下,我们和贵军有条约,保障一切英国人的在华利益,按照《江宁条约》约定,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只能交给英国审判,如果有英国人被俘,还是请西王把人交给英国领事馆审判定罪为好。”
萧云贵一拍脑门道:“是啊,我怎么忘了这事儿。”两个传教士闻言,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萧云贵接着淡淡的说道:“那好吧,我就吩咐我的士兵,不要留下俘虏好了,在战场上一律当作敌人杀掉,这样就不存在什么移交罪犯的问题了。”
雒魏林大吃一惊,麦都斯忍不住大声道:“西王阁下,你不能这样。”
萧云贵猛的一拍桌案喝道:“你们回去告诉文翰勋爵,做我西王的朋友,我会像和煦的春风般待他,要是做我的敌人,我会让他感到严冬的残酷!我一定会下令不留雇佣军俘虏的,我不管他是哪一国的人,在战场上,我眼里只有敌人和死人之分!”
第一百八十三章 教育之想
两个英国传教士最后忧心忡忡的离开了,大帐内只剩下萧云贵和洪韵儿两人,洪韵儿玉容浅笑着鼓起掌来:“看不出来啊,越来越有西王的范了,姐姐我听着这话给劲。”
萧云贵一本正经的典着肚子道:“那是自然,太祖不是说过吗?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咱不怕他们。”
洪韵儿美目流转笑道:“你当真不怕列强干涉?”
萧云贵干笑两声,气闷的低头说道:“其实说心里话,我还是很怕的,韵儿,毕竟英法美等国都是近代工业国家,他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他们能自己造枪炮舰船,我们有什么?”
洪韵儿缓缓的点点头,微微一笑宽慰着说道:“其实你只说对了一点,英法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吧,他们的工业化是靠科学家和熟练工人建立起来,这些科学家和熟练工人是靠他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一个国家可以没有钱,没有工业,但不能没有教育,一个没有教育的国度,国民缺乏素质的话,就只能被动挨打。现在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内部矛盾深重的内战中农业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而且几乎所有读书人所受的都是传统八股教育,根本不知何谓科学精神,稍有研习西洋科学的都被冠以奇巧淫技,被视为异端,九成以上的国民都是文盲,这样的国力是无论如何也对抗不了列强的。”
萧云贵也知道洪韵儿说的对,但他一直不愿意讨论这个,但眼下已经打到上海了,将来和列强打交道的机会变得更多,这个问题再也不能回避,想到这里他的面色也变得忧虑起来。
洪韵儿继续宽慰道:“其实我们现在努力还来得及,我们比满清要好很多,他们被条条框框的祖制规条束缚,放不开手脚,而我们不同,我们是造反者,可以不用理会满清那些什么狗屁的祖制,唯独可能成为阻力的就是传统读书人的旧儒家思想,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用恢复前明儒学的经世致用之论来改造。只要阻力一去,我们就能发展现代教育,这样我们既能继承传统儒学优良的一面,又能很好的和当今科学世界接轨,创立自己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