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开芳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那两个道士的卦算得准不准呢?”
左宗棠轻叹一声,尚未开口,洪韵儿接着说道:“当然准了,明末清初才子金圣叹有本《评论【创建和谐家园】》之书,此书中对各卦所应对前朝发生之事,做了评述,【创建和谐家园】中对唐朝之后发生的大事均有对应,其后的安史之乱、五代之乱、宋元明清各朝建立都有卦象对应。比如三十三卦,谶曰,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颂曰,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衮,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金圣叹评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其实这诗中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这句,乃是说康熙削藩、吴三桂造反之事。只是金圣叹顺治年间便病故,并未能推测出此事。”
萧云贵看了看洪韵儿,这《【创建和谐家园】》两人都看过,萧云贵是当预言书来看的其实此书不但对太平天国的事预测得很准,就连后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入侵、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二次大战、新中国成立等等事都预测得一清二楚,想到前面的预言都成真了,萧云贵自然是脊背凉嗖嗖的。
林李二将听了但也是面色一变,左宗棠点头道:“西王娘博闻强记,果然厉害,金圣叹这本书,从前左某也当奇闻杂书看过,当时就惊叹这【创建和谐家园】的神奇,这三十四卦所说的,当时左某看来也是参透不了,但此刻一想,便明白了,这三十四卦便是说太平天国的。”
林李二将对望一眼,只见对方眼中都有惶惶之意,林凤祥急问道:“左先生,这卦如何解?”
左宗棠叹道:“此卦金圣叹是这般解的,证已往之事易,推未来之事难,然既证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谓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金圣叹乃是明末清初之人,自然不知道如今太平天国之事,他只能推测此乃一乱也。如今左某再读此诗,这头有发,衣怕白之句乃是说太平圣兵的服饰,天国之内最忌白衣不是么?这太平时,王杀王之句,更是直接提到了天国的名号。太平又见血花飞,太平即是指太平年景的终结,战乱的开始,也是暗示了太平天国的名号,五色章成里外衣,说的也是太平圣兵的服饰。洪水滔天苗不秀此句,更是暗示了天王的名讳。”
李开芳记性甚好,前面左宗棠似乎还有两句未解,便问道:“先生,那王杀王、中原曾见梦全非这两句何解?”
左宗棠面色微变,有些踌躇起来,却不接话。洪韵儿轻咬红唇道:“这王杀王便是清妖用来造谣的话,说是西王会杀了天王、东王,取而代之。而中原曾见梦全非这句,清妖说是太平天国一度占了中原的大好河山,但终是一场梦,西王最后也难逃败亡之举。后面这句倒也罢了,前面那句王杀王却实在讨厌。眼下我们西殿大军远征,攻下了南京城,天王、东王难保不会有所忌讳,如今清妖再用《【创建和谐家园】》搞出这么一个预言来,势必惹得天王、东王更加猜忌。”
左宗棠点点头叹道:“如今天国形势大好,清军已经无力还击,怕就怕祸起萧墙,诸王若是对西王猜忌,那将是败亡之兆。这谣言也不知是何人想出来的招数,一眼便看出天国之中的弊端,他只是轻轻几句话,便让我等缚手缚脚了,真是厉害。”
李开芳奇道:“西王对天国忠心耿耿,对天王、东王更是情若兄弟,清妖区区几句歪诗,如何能离间我等?”
王闿运起身道:“李将军有所不知,西殿大军克复南京,此城原是明代故都,清妖在谣言之上还恶言相向,说西王有定都不臣之心,要是天王、东王听闻此谣言,而我西殿又无任何动作,是问天王、东王如何不会起疑心?”
林凤祥大怒道:“这些清妖胡奴,阵仗上打不过咱们,却使出这等卑鄙伎俩!真他娘的【创建和谐家园】!”
萧云贵这时才长出一口气,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两军交战,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本王倒是挺佩服想到这个谣言的清妖,此人定是对咱们天国熟稔无比,知道我天国之内的微妙情形,能一招就让我们难受无比。如今西殿大军占据南京,算上沿途所占据的城池,可谓是地广人多,正是主弱臣强的局面,天王、东王气量再大,也难保没有疑心。看来我们后面扩大地盘,占据沿江两岸之地,东下苏浙的打算得缓一缓了。”
左宗棠轻叹道:“西王说得不错,为今之计要打消天王、东王的疑虑,只有西殿主动让出南京,尊请天王、东王移驾南京,将沿江城池交割出去,方能消除萧墙之祸,否则必将惹来疑忌。”
林李二将都是闷闷不乐,西殿沿途辛苦打下来的城池,转眼间便要让出去,还真是郁闷不已。
萧云贵沉吟道:“这南京城和沿江城池、重镇让出去,不都还在咱们太平天国手中,各位兄弟不必介怀。本王心意已决,即刻上书长沙的天王、东王,尊请他们移驾南京,以为国之根本,沿江城池也可一并交割出去,一旦交割出去,沿江城内的西殿兵马迅速东进,咱们另寻落脚之地!”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宿命之论
内堂上萧云贵吩咐完之后,林李二将对望一眼,林凤祥上前说道:“西王以国事为重,实乃天国之福,但说句不该说的话,要是天王、东王当真疑忌咱们,西王就算把全部城池让出去也是无用,咱们西殿只要还有兵马,说真的,天王和东王还是会有疑心的。”
萧云贵有些惊讶的看着林凤祥,这老实人的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自己让出南京等城池,其实并不是真想讨好天王和东王,他是做给天国广大军民看的,同时也是做给清军看的,说明他西王没有贰心,让天国臣民安心,让清军死心。他也知道自己手上只要兵马强盛,天王、东王的疑忌之心就不会消除,但眼下还不是摊牌的时候,西殿急需一块根据地站稳脚跟,有了稳固的后方,他才能考虑别的。
李开芳也道:“不错,西王,咱们老在前面冲杀,别人在身后捡便宜,咱们西殿何时才算真有自己的地盘?沿途杀来,城池、兵员、钱粮、火器都是咱们西殿自己打出来的,别人何曾出过力?如此还要疑心咱们,那还不如当真拥立西王扯旗单干,省得受这鸟气!”
萧云贵心中一阵安慰,林李二将的话代表了跟随自己多年的西殿老兄弟,他们是西殿的精髓所在,有他们的忠心,自己就有不败的资本。也怪不得他们会有此想法,西殿乃是前军,每战必定都是先锋,但拼杀一场之后,诸将士的官位始终比不上赖汉英这些皇亲国戚高,辛苦拼杀之后,还被人疑忌,任谁也受不了。更何况西王一直是他们的首脑,在西王麾下胜仗连连,让这些老兄弟更加忠心于自己,而其他的新兵多是湘湖鄂皖子弟,很多人连天王、东王都没见过,自然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忠心可言,现在的西殿就是以西王马首是瞻的。想到此处萧云贵颇有些心动,提前扯旗单干似乎未尝不可啊。
左宗棠清咳一声却道:“二位将军之言西殿上下将臣都明白,只是如今最大的敌人乃是清妖,咱们西殿这样干只会失掉天国军民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萧云贵听了左宗棠的话后,才升起的念头马上消散,点点头道:“不错,我是天国的西王,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西殿绝不做背叛之事!况且让出沿江城池和南京也未尝不是好事,咱们可以收缩兵力,继续东进,攻取更加富庶的苏浙闽赣之地以为根本,不必留恋一城一地的得失。”
王闿运微微颔首道:“不错,让天王和东王占据南京也好,有他们在前面顶着清妖,我们西殿用兵可以更加从容一些,祸兮福兮,凡事有失必有得,放弃南京和沿江城池也不一定是坏事。”
众人一起看向王闿运,都觉得这书生说得有道理,萧云贵摸着下巴点点头道:“不错啊,本王近日还在为分不出太多兵力下苏浙苦恼,原打算继续招募新兵,但眼下南京城内有近百万军民百姓要吃饭,粮食还是有些紧张的,壬秋这个说法不错,有失必有得,放弃南京和演讲城池,咱们西殿可以收缩兵马,另图苏浙闽赣四省,南京这个大包袱就丢给别人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萧云贵抚掌笑道:“好吧,大家计议已定的话,便由左先生执笔奏书,言辞一定要恳切,只说南京六朝古都,可供天国定都,西殿将士尊请天王、东王移驾,沿江城池也将一并交割出去,请天王、东王另遣悍将镇守,以为南京根本。同时给沿江诸将下令,命他们做好交割准备,马上抽调部分兵马东进南京,咱们不能等天王和东王到来再开始攻打苏浙,咱们要马上开始苏浙之役。一来等天王、东王到了,咱们西殿兵马有个去处;二来不能让清妖有喘息之机,清妖有这种谣言便是想让我们自乱阵脚,他们好有喘息之机,我们就偏偏不能让他们如愿!”
说到这里萧云贵对林李二将道:“南京城内留下五千守军之外,其余兵马你们二人统领,林凤祥领兵取瓜洲,李开芳领兵取镇江,等其他诸将兵马到后,咱们议取苏杭!”镇江、瓜州是南北水运的咽喉所在,太平军控制上述地区,就等于掐断了南北漕运往来,抓住了清廷的命脉。北方经过多年的过度垦殖,加上小冰期末期气候的恶劣,产粮和经济作物都不足以支撑这个庞大帝国的机构运转,京师自满清入主以来,都是靠南方解往的漕粮养活,清廷的财政基本上靠漕银支撑,太平军向江南的进军,定会给予满清前所未有的恐慌。
林李二将大声领命而去,左宗棠也吩咐王闿运下去草拟文书,三人走后,左宗棠抚掌说道:“西王还需忍耐些时日,此刻还不是自立的时机,需效仿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可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还是要让天王和东王做这个出头鸟,等咱们实力大增之后,便不王而王了,不需计较那些虚名。”
萧云贵点头道:“此事我明白,咱们马上收缩兵力,准备攻取苏杭,进兵上海,东取苏浙为家,下闽赣为藩篱,一般的有回旋余地。”说到这里他摸着下巴皱眉道:“只是本王在想清妖那边会是什么人造如此恶毒的谣言?此人才智如此之高,也如此熟悉我天国,端的是个劲敌。”
左宗棠沉吟道:“此人必是大敌,可差白泽堂人等明察暗访,查出之后,先除之而后快。”
萧云贵重重的嗯了一声,冷冷的说道:“不管是谁挡在本王面前,都要除掉,何况这人如此危险!”
计议已定后,左宗棠自去办理公务,内堂只剩下萧云贵和洪韵儿两人。萧云贵回头看时,只见这四眼妹兀自在那里沉思,口中不时还念念有词,萧云贵奇道:“你在念叨什么呢?”
洪韵儿皱眉道:“我在想《【创建和谐家园】》的事,我担心这个预言会是真的,你想啊,要是宿命真的躲不过去,我们就算再努力也是无用啊。”
看洪韵儿一脸凝重的样子,萧云贵知道她入了魔,急忙劝解道:“你别胡思乱想,【创建和谐家园】那些言语怎么解释都有道理,中华文字本就博大精深,一个字有很多意思,你强说三十四卦是天国败亡的预言,也是有些牵强啊。”
洪韵儿摇摇头道:“不是,一两支卦偶尔言中不稀奇,你也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像一战、二战、日本侵华、新中国成立,这些预言在咱们知道的历史中可都是发生了的啊。”
见她俏容不展,知道她钻了牛角尖,萧云贵呵呵一笑道:“要真是有宿命论,我这个西王早就该在长沙城下就报销掉了,还能站在这里和你说话?既然上天安排我们俩穿越了,就必然会带来变化,我倒觉得咱们身处的这个时空和咱们原本来的那个时空是两个平行世界,否则你如何解释南京城是太平天国西王攻下的这个历史事件?其实我就是最好的证明,左右历史进程的因素很多,有千丝万缕的点线关联着,既然我西王这个历史节点已经改变,后面必将出现变化,什么宿命论都可以破除了。”
洪韵儿哦了一声,这才有些回过神来,想了一会儿,才如释重负的道:“我明白了,原来这个时空最大的变数就是我们俩,嗯,想通了,也就不怕了。”
萧云贵贼笑着轻轻握住洪韵儿的手道:“别怕,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洪韵儿被他的大手握住,愣了一愣,看他笑得奸猾,脸孔一板,抽回玉手愠道:“和你很熟吗?少动手动脚的。”脸上还是不争气的红了,急忙想起身逃开。
萧云贵不死心的又拉住她道:“韵儿,咱们都是夫妻了,就连娃娃都生了,你还不肯认清现实吗?”
洪韵儿甩掉他的大手,红着脸回头啐道:“谁和你是夫妻?”跟着有些语结的低声道:“我、我连恋爱都没谈过呢……”
萧云贵有些哭笑不得,正色道:“那好吧,从现在开始,咱们背着娃娃重新谈恋爱,这总行了吧。”
洪韵儿也是噗嗤一声笑出声,背着手俏移莲步踱到门边回眸一笑道:“看你的表现咯。”说罢头也不回的跑了。
萧云贵心中大喜,捏紧拳头暗想,要努力了啊,有机会就能上,否则可真是要憋坏了。
数日之后,果然清军的谣言也传到了南京,但西殿早有准备,马上出示布告,表明西殿忠心不贰的立场,诏告军民百姓,西王已经上书天国,奏请天王、东王移驾坐镇南京掌管全局,号令西殿军民百姓遵此而行,西王自立,【创建和谐家园】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时沿江城池兵马开始陆续抽调东进,武昌、九江、安庆等地只留部分守军等候长沙大队派兵马前来接管。林凤祥、李开芳二将在水营罗大纲的配合下,发起了瓜洲、镇江战役,钦差大臣琦善统领的北面清军两万余人和江南清军救援不及,数日内瓜洲、镇江失陷,琦善只得在扬州外围扎营对峙。
而西王的奏书送到长沙之后,却着实让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难了一阵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有苦恼
由近及远,西王的号令到达武昌李以文手中的时候,已经是六天之后,李以文正为这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苦恼不已,接到西王号令之后,李以文匆匆览阅后,欣喜万分,当即召集部将议事。
在武昌巡抚衙门之内,李以文部将陆续到来,有水营大将陆顺德、近卫军大将陈玉成,以及李以文的各军军帅。众将齐集之后,李以文命人将西王手令传阅众将,跟着说道:“西王手令之内已然交待清楚,命我等迅速布告军民百姓,这清妖所谓的【创建和谐家园】谣言实乃装神弄鬼之言,当中左先生也将清妖所谓的三十四卦重新做了字义解释,命军中典官熟读背诵后,向军民百姓晓谕,以安民心。”跟着李以文诵念了左宗棠释疑的【创建和谐家园】三十四卦,文中解释的刚好和清军谣言相反,处处预示着太平天国将成就大业。
一个粗豪汉子站起身大声喜道:“李检点,清妖这谣言的确厉害,近日来三镇百姓都在议论纷纷,屡禁不止,如今西王有了破除谣言之【创建和谐家园】好,我等就可安定民心。说到这说文解字还得靠左先生这样的大才子,有了他的话,还怕百姓们不信服么?我蔡元隆就说了,咱们天国正是兴旺的时候,凭清妖动动嘴皮子,咱们就会败亡?简直就是可笑至极!”
这蔡元隆乃是湖南岳州人,在岳州之战时领乡里数百人加入李以文部,作战骁勇,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极得李以文赏识。
蔡元隆的话得到了诸将的共鸣,最近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谣言,弄了个什么《【创建和谐家园】》出来,几首诗歌传唱得有模有样,但太平军李以文部这些将领识字不多,苦于无从辩驳,也不知道该如何安定民心,李以文只能下令军中严禁传言,但百姓中就不好控制,是以这些流言越禁越多。如今西王号令到来,就连如何破除谣言的文稿也有明示,蔡元隆心直口快当即拍手称善。
蔡元隆身旁一名黑瘦汉子沉声道:“蔡军帅,要紧的不是百姓们穿流言,这种所谓的败亡之言只要我们西殿再打几个胜仗,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当下要命的是当中王杀王这句,就怕长沙的天王和东王听了这些挑拨离间的话,对我们西殿起什么疑心啊。”
说话的湖北蕲春人郜云官,此人乃是破武昌时投效李以文麾下,也是一方豪强,为人颇有心计,也为李以文看重。郜云官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民心如何惶惶都好,只要太平军军心稳定,再打几个胜仗,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为难的是当中还有王杀王的话语,说西王想剧南京自立,这样的谣言传到长沙,难保其余各部太平军不会有别的想法,天王和东王不会有别的想法。
李以文微微一笑道:“清妖心肠恶毒,想以此离间我们太平军,西王也料到了这点,所以布告中也有谕令晓谕全军及百姓,我西殿兵马仍是太平天国的一部,天王还是我等共主,我们西王仍然以天王、东王号令马首是瞻。为了打消其余友军的疑虑,西王下令主动放弃武昌、九江、田家镇、安庆等地,让我们留下部分守军等候长沙大队派兵马交割,其余兵马火速东进南京聚齐。”
闻言诸将都是惊讶万分,跟着嗡嗡的议论纷纷,一个长脸汉子站起身来瓮声瓮气的说道:“检点,这武昌咱们辛苦经营,上月才打退了清妖数次攻打,三镇外围布置得如同铁桶一般,说放弃就放弃么?况且我们军中有一大半兵卒都是湖北人,要他们东进远离故土,只怕甚难啊。”
说话这人乃是第三军军帅汪安钧,也是湖北人氏,和郜云官一样,也是在武昌入营,在湖北新兵中颇有人望,也是李以文手下大将。听了他的话后,诸将都是纷纷出言附和,可见诸将对于让出沿江城池还是颇有些不舍。
李以文站起身来负手踱了几步,缓缓说道:“西王信中说得很清楚,当下咱们西殿当以大局为重,宁可委曲求全,也不要发生手足相残之事,武昌算什么?西王就连南京也能让出来!西王已经派出使者奏请天王、东王,请天王和东王移驾南京,定都建号,以为天国根本,何况是我们这里?”
说到这里诸将都不再言语,李以文又道:“西王信中也说了,但有湖北新兵故土难离者,可留下为守军,一并编入长沙大队中去,一样的还是咱们的太平圣兵,一样的还是咱们的兄弟。西王谕令已下,大家就开始准备吧,但有想留下的将士,可编成一军,由郜云官和汪安钧统帅镇守,等候交割,其余兵马随本将先行东进。”
萧云贵除了给李以文谕令之外,还写了一封密信给他,原因无他,就是李以文手下的郜云官和汪安钧两人。这两个人便是日后在苏州杀了慕王谭绍光投降李鸿章的纳王郜永宽和康王汪安钧,当初李以文奏报请封二人为军帅时,萧云贵本不想任用二人,但想到此刻二人还年青,也没有做出什么背叛之事,又怕伤了李以文的和气,所以当作没事一般的准了。此刻要弃守武昌,这两人最好就留下给长沙大队,再跟着西殿作战,萧云贵就怕哪天这两人脑后反骨发作,把自己干掉献城就麻烦了,所以这种定时炸弹还是提早踢出去为好。
所以萧云贵密信给李以文,点名要这两人带同守军留下,李以文向来对西王的话是遵行不贰的,便说出口来,没想到郜云官和汪安钧两人并未反对,只是互望了一眼,一齐起身领命。见二将没有跟随自己东进的意思,李以文还颇有些失望,但见二将不愿东进,只得作罢。
过了三日,武昌太平军做好了准备,两万湖北新兵之中有一万余人不愿东进而留守武昌,其余两万人马和数千名水营兵卒拔营顺江东进。东进之时,李以文留给武昌守军半年的粮草和若干火器、红药,足够他们镇守之用,其余物资悉数带走。就连宝庆商号和贵云商号两家商号的总号也跟着一道搬迁,何元伦、朱昌琳和魏鹤林也得到了萧云贵的信函,让他们东进南京,萧云贵打算将两家商号的总号始终设在自己的地盘之上,其余地方留下分号便可。于是武昌太平军提前开始了大搬迁,浩浩荡荡的沿江而下。
旬月之前,清军张国梁部万余兵马从醴陵开赴武昌后,本拟太平军会像从前那样,打下一处舍弃一处,却没想到这次太平军没有舍弃沿江重镇。张国梁兵至武昌后,攻打了数次,均被李以文击败,折兵两千有余,却连武昌城的城墙都没摸到。
这天张国梁闻报,说武昌城内的长毛浩浩荡荡东进而去,又挥兵攻打了一次武昌,还是没能占到便宜。随后向荣的信使赶到,张国梁才明白,长【创建和谐家园】这是调集部分兵力东进,打算在东面开始新的攻势。向荣得知沿江太平军占据的城池都有调兵的迹象,他便率领兵马赶到南京外围屯驻,但太平军早就已经占据城外险要地形,向荣根本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在南京孝陵卫设立江南大营,只得退到牛首山驻防。
面对咸丰帝严旨要他收复南京的旨意,向荣苦不堪言,如今长毛能消停下来,不发动攻势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向荣可不打算去倒捋虎须,他知道眼前这支太平军正是在湘江打得自己差点没命的太平军西王部兵马。于是他号令张国梁、李孟群等部清军舍弃攻打沿江重镇的策略,向南京外围靠拢,向荣这老狐狸预感太平军这次向东面集结兵马定会有大动作。
果然,这天传来消息,镇江和瓜洲失陷,句容、溧水、扬州暴露在太平军兵锋之下。扬州也还罢了,那是老儿琦善的防区,但句容、溧水就大意不得,由于芜湖还在太平军手中,若是这两处有失,向荣部囤驻的牛首山便会陷入死地,他这两万清军有被全歼的危险。
所以向荣没等张国梁、李孟群等部清军到来,当即退守溧水、句容,算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堵在西殿进兵苏杭、上海的道路上。但令向荣没有想到的是,萧云贵早就对向荣这个跟屁虫看不顺眼了,他挡在进兵道路上更好,顺道予以歼灭,彻底解除这个烦人的苍蝇,于是乎太平军和清军紧锣密鼓的在江南调兵遣将,准备展开更大的厮杀。
比起向荣的烦恼来,远在长沙的天王和东王的烦恼则更多。当那《【创建和谐家园】》的谣言传来之时,杨秀清第一刻就明白这是清妖玩弄造谣生事的伎俩,但细细回味起来,杨秀清还是在心底里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感觉。西王萧朝贵从前是自己的铁杆兄弟,也是自己在太平军上层最大的盟友,自己所做的决定,西王都会无条件支持,同样西王做的决定,他也会无条件支持。甚至为了打消天王拉拢西王的念头,杨秀清甚至动过除掉西王娘、打破西王和珠堂王家乃至天王的裙带关系。
但此时东王觉得自己这个昔日的兄弟似乎变了,变得不再像从前那么好掌控,自从他领兵北上岳州搞出天降奇石这件事之后,杨秀清就开始头痛起来。不用清妖提醒,他杨秀清都开始发觉西王的势力已经开始膨胀起来,沿途攻下数十座城镇,当中还有南京、武昌这样的大城,无论人口、钱粮、火器,都是长沙太平军的十数倍,他还甘心只做一个西王吗?该如何回击这个谣言,稳住西王不做出背叛之事,将大好形势保持下去,成了杨秀清苦恼的一个问题。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定都之议
长沙东王府,东王书房内的灯火忽明忽暗,印着杨秀清那清瘦黝黑的面庞若隐若现,他看着手中的奏捷文书良久说不出话来。一旁官位已经是地官副丞相的陈承瑢放下手中的狼毫笔,起身奉了碗茶汤上前道:“东王九千岁,用点茶汤吧。”
杨秀清揉了揉太阳穴,嗯了一声放下文书,接过碗盏,但在唇边放了良久却不饮品,忽然抬起头问道:“陈承瑢,西殿那边有新的奏书到来么?”
陈承瑢躬身道:“回禀东王九千岁,前日攻下南京的奏捷文书到后,还没有新的文书到来。”
杨秀清阴沉着脸问道:“近日有流言传出,说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之箴言,你以为如何?”
陈承瑢垂手道:“此乃清妖黔驴技穷的无奈之举,恶意中伤天国罢了,只消天国胜仗连连,此谣言不攻自破。”说到这里陈承瑢眯着眼稍稍望了望杨秀清,迟疑的说道:“不过、不过……”
杨秀清不耐烦的道:“不过什么?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陈承瑢低头道:“不过清妖谣言之中说的王杀王之事却不可不防啊。”
杨秀清哼了一声道:“你接着说。”
陈承瑢见东王没有发怒,大着胆子接着说道:“西殿东征,连克武昌、九江、安庆等重镇,如今更是克复南京,带甲十余万之众,声势日隆,已有……已有尾大不掉之势……”
杨秀清冷哼一声,抬手打断他的话,冷冷的说道:“你说这话是何居心?”
陈承瑢吓了一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但还是咬牙抱拳说道:“东王,属下说的乃是肺腑之言,西王一旦羽翼丰满,未尝不会有异心呐,如今南京已经攻克,此乃明朝太祖龙兴之地,需防西王效仿明祖,背红巾军之事啊。”
杨秀清板着脸怒斥道:“一派胡言!红巾军当年乃是主弱臣疑,明太祖才取而代之,岂能与我天国相提并论?西王如今有何反迹没有?”
陈承瑢哑口无言,杨秀清哼了一声说道:“我们首义六王情同手足,岂会做出兄弟相残之事?”说道这里杨秀清顿了顿,轻叹一声道:“眼下最重要之事不是如何防备西王,而是如何稳住西王,先议叙西王所报有功人等的封赏,然后诏告各军,各处所传流言不可在传,但有发现胡言乱语者,一律治罪!”
陈承瑢躬身抱拳领命,嘴角却扬起一阵冷笑,心中暗道,你杨秀清也知道西王势大难制,只能安抚,不可轻动,只是嘴上不肯说出来罢了。
这时屋外东殿曾水源的声音传来:“启禀东王,西殿有奏书到来。”
杨秀清一下子从座椅上站起来道:“快送进来!”
曾水源将奏书送上,杨秀清急忙打开观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
陈承瑢和曾水源两人都不明所以,一起望向杨秀清,东王将文书递过去道:“西王奏请天王和本王移驾南京坐镇,希望以南京为都城定都,同时愿意交割沿江武昌、九江、安庆等城池,并说清妖亡我之心不死,坊间流传谣言皆是胡言,他西王还是天国的忠臣,绝对不会有贰心。”
陈承瑢和曾水源急忙接过阅看,只看了几句之后,陈承瑢喜道:“东王,如此看来,西王想必也是听闻了那些谣言,是以主动向天王和东王表示忠心啊。既然西殿愿意交割沿江所占城池,甚至谏言天王和东王移驾南京定都,那咱们便可转进南京去。”
杨秀清摇摇头负手踱了几步道:“如今我们兵马算上新兵,有十万人马,但长沙等地也需分兵把守,再接管沿江城池后,到南京时能有多少兵马?在南京的西殿兵又有多少?”
此言一出,陈承瑢和曾水源都愣了一愣,是啊,一旦分薄了兵力,到了南京城下之时,西殿兵力一定是极占优势的,西王若没有贰心还好,一旦发难起来,天王和东王将极为被动。
杨秀清烦闷的挥挥手道:“将这些奏书都送天王处御览,召北王、翼王回长沙商议,你们也想想该如何定止,定都南京关乎天国命运,还是从长计议为好,你们先下去吧。”说罢转过身去,自己看屋内挂着的地图去了。
陈承瑢和曾水源转出屋来,临出门前,陈承瑢回头看了看,只见杨秀清呆呆的望着地图,口中喃喃自语道:“你这是何意?你这是何意?”
陈承瑢也明白杨秀清所烦恼之事,西王如今主动示弱,反倒让杨秀清担忧起来,只怕其中有什么阴谋,要怪就只能怪西王势力扩张得太快,几乎可以与长沙大队分庭抗礼,也难怪东王会有此举动。
三日之后,北王和翼王陆续回到长沙聚齐,杨秀清在东王府召集诸将议事,天王洪秀全也破天荒的从他的天王府出来,到了东王府参与议政。自从进了长沙之后,天王就很少理政,在天王府内潜心研究教义,但这次是关系天国定都的大事,天王还是到来听政。为何不去天王府议事呢?只因天王府有数十位王娘,不大方便,所以洪秀全只好屈驾到东王府来。
东王府内,天国重臣名将齐集,杨秀清坐在天王洪秀全下首,也不愿多说废话,缓缓说道:“如今西王来了奏书,金陵城已下,西王破除清妖所取妖名,改金陵为南京,恢复明朝旧名,同时奏请天王和本王移驾南京,谏言定都南京,以为天国根本。定都乃是我天国当前首要大事,是以召集众兄弟回来商议,定都南京可否?”
众天国臣将闻言都议论了起来,原因无他,在长沙的人多少都听闻到了一些风声,而在外的将领回到长沙后,也收到了消息,众人其实都明白西王这是在向天王和东王宣示忠心,把辛苦打下来的城池悉数交出,并提议定都南京,是为了消除天王和东王的疑虑,也是为了安定天国军民之心。杨秀清所议之事闭口不谈西王的功绩,只是商议西王所提谏言定都南京是否可行,看来东王对定都南京还是有所顾虑的,但众人也猜不透东王的心思,要知道西王从前可是东王的铁杆兄弟啊,是以一时间窃窃私语议论的人多,真正出言的人少。
北王韦昌辉首先起身,西王远征,东王之下便数他官位最高,见众人不敢说话,他只能起身来起个头。当下韦昌辉清咳一声道:“初到长沙之时,我天国便有定国之策,那便是定南九省,而后三路大军北伐,会猎燕都,驱逐胡奴,恢复中华。如今西王妹婿打下了南京,此处乃是六朝古都,也是明朝龙兴之地,小弟以为遍观南九省诸城,也只有南京城可以为天国之都。”
翼王石达开点头道:“南京城虎踞龙盘,六朝古都之地,又有长江天险,我太平天国要定南九省,南京必为都城。如今西王已经攻克南京,沿江湘赣苏鄂四省城池大多已然归于天国版图,天王、东王坐镇南京正好居中指挥,我天国人马分路出击,袭取江西、湖南、福建,两广之地可传檄而定,而后西进云贵川,则江南半壁可定矣。”
秦日纲、胡以晃等人也都纷纷出言附和,赞同北王和翼王的话,其实眼下北王是想继续留在湘北经营,徐图北上荆襄之地,而翼王在醴陵方向取得突破,江忠源退守南昌后,翼殿兵马也开始准备兵进江西,两王其实也有各自的小九九,定都何处其实对两王来说都行,要紧的是天王和东王到南京去对于两王来说是最乐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