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荣禄似有所悟的沉思起来,口中不时喃喃念着:“要她跟我,我就要有权有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承恩暗暗好笑,这愣头青总算是消停下来,他也算松了口气,但看着被荣禄打坏的茶具,承恩又很是心疼,琢磨着如何把这损失向荣禄要回来,两人就这样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再言语。
当夜轮值之后,众人回到銮仪卫的差房内,肃顺带着几名粘杆拜唐早早的等在那里,看样子是有大事安排。
肃顺召集众侍卫在密室内坐定后,缓缓说道:“今日反贼乱党行事猖獗,宫中也有反贼奸细混入,上月储秀宫中一名小太监在内务府大牢自刎,死后在他身上衬衣内发现了天理教的八字箴言,看来是天理教余孽又再宫内兴风作浪,此事惹得皇上震怒,下旨彻查,并重建上虞备用处。此事先前本官没有向各位爷们说起,是因此事尚未查明,不便透露,如今事情已经有了端倪,今儿就向各位说个明白,稍后差事自会安排下去,务必要把宫内潜伏的反贼一网打尽!”
当下肃顺将天理教的过往说了,这天理教乃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是嘉庆中叶白莲教川楚起义失败后,由部分【创建和谐家园】四处流窜,到了河南组织起来的,曾在京城、河南发动起义,又称八卦教,主要首领为河南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和京畿大兴县人林清等。教内以八卦为分支名目,各有掌卦教首,而震卦为七卦之首,兼理九宫,统管八卦。主要经卷为《三佛应劫统观通书》等。传习“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天理教冲破了八卦教世袭传教家族敛钱自富的传统,提出了入教者缴纳根基钱或称种福钱,起事之后给与地亩官职的主张,数次发动义军起义,打算推翻清王朝统治。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曾组织发动京师、河南、山东等地【创建和谐家园】起义,京师的一支并曾在宫内太监的接应下攻入紫禁城,差点成功,后在清军镇压下先后失败。
但天理教多半是民间百姓,看清廷围剿甚严时,就都隐入民间,化整为零,是以天理教在北方一直并未真正消亡,肃顺所说的天理教余孽还有人在宫内行事,让众侍卫心头都是一凛。
肃顺揭开茶碗盖道:“京城之内这天理教贼人有一处分堂,日前本官已经带人查探清楚,今晚动手拿人。本官怕京城中这些贼匪耳目灵光,是以不打算惊动步军统领衙门和九门护军,今夜咱们上虞备用处自己动手,各位爷们准备一下,咱们抄家伙就上了。至于宫内的余孽,今夜若能从捕获的人中探知消息,咱们再行拿人,总之要留下活口,皇上的意思是但有真凭实据就秘密拿人,不要惊动宫中各人,以免搞得人心惶惶。”
众侍卫一起喳了一声,各自准备去了。承恩捅了捅荣禄道:“荣小爷,立功的时候到了,咱哥俩可要好好露露脸了。”
荣禄捏紧拳头道:“承恩大哥你说得对,无权无势就什么都没有,我只能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
承恩笑道:“这是自然,咱爷们的功绩可就全靠这些个反贼了,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偏要做什么反贼。”
荣禄深吸一口气,双眼变得煞红,冷冷的说道:“不错,既然老天都如此安排了,那我就按着这条路走下去,哪怕是用别人的血来铺路!”
¡¡¡¡³Ð¶÷¼ûËûÒõºÝµÄÁ³É«ÏÅÁËÒ»Ìø£¬Ò²²»ÖªµÀ×Ô¼ºÕâÑùߥ¶ÞÆðËûµÄÒ°ÐÄÀ´¶Ô²»¶Ô¡£
当夜,肃顺带领着上虞备用处突袭了天理教在京城的唯一据点,京城中的董家药铺,大小人等拿获十余人,连同这些人的亲朋好友也一并拿下,总共缉捕了上百男女老幼。此役中,荣禄表现甚为抢眼,他那不要命似的追击,身受三创,才拿获了董家药铺的老板。
肃顺见荣禄如此骁勇,自然更加看中,升任他为领班侍卫,自带一队人马,承恩也划到了荣禄手下,做了荣禄的副手。
董家药铺一干人等下了刑部大牢之后,刑部也无法审理此案,由肃顺亲办。一番审问之下,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东家是天理教人物,而为首的董家药铺几个首脑中只有老板一人知道宫中之事。但董老板是个硬汉子,刑部大牢的狱卒用尽办法也没法撬开他的嘴,最后此人熬刑不过死在狱中。
断了线索的肃顺勃然大怒,把刑部的狱卒好一顿整治,跟着把董家药铺拿获的上百人悉数秘密处决,方才泄了心头之愤。
虽然清廷捣破了宫外的天理教据点,但宫中潜伏的天理教余孽始终没有头绪,肃顺碍于咸丰旨意,又不能像在宫外那样大肆搜捕,生怕惊扰后宫中人,只得向咸丰请旨增派上虞备用处的侍卫入值宫内,希望能让侍卫们在日常入值时,从太监、宫女口中探听得一些消息。
荣禄本想趁此机会进宫后能再见到兰贵人,但这天晚间肃顺单独召见他和承恩,给两人安排了一份差事,打消了荣禄这假公济私的计划。
在銮仪卫肃顺的书房内,肃顺看了看有些拘束的承恩,又看了看淡然如常的荣禄,心中还是有些惊异荣禄此子的才能,年不过十六、七岁,但做事狠绝,为人荣宠不惊,想来要是【创建和谐家园】得好,此子将来一定会是自己的一大臂助。
轻咳一声后肃顺道:“有件差事需要有人出宫南下去办,如今南边长【创建和谐家园】势猖獗,沿江扑击而下,料想南京只能守上数月,苏松太道吴健章奏报,去岁青浦县有天地会反贼周立春等抗粮起事,累败官军于塘湾、黄渡等地,近日又与嘉定南翔镇的乱贼罗汉党联合,密谋更大的起事。军机处、兵部等处已经责成吴健章速派兵剿灭,但我看来这吴健章只怕又会大败而回。南京有两江总督陆建瀛镇守,城高兵多,守御不难,我就怕吴地的乱党贼匪与长【创建和谐家园】勾结,若是吴地乱贼趁势起兵,南京便是孤城一座。所以本官决定派你们两人领头,带人南下瓦解吴地天地会的乱贼。你们此去要打探清楚,料想吴地各乱贼帮会也不是铁板一块,能拉拢的尽量拉拢为我所用,总之要让他们陷入自乱,无暇应援长【创建和谐家园】便可。”
荣禄微微一愣,历史上太平军攻占南京可没借助什么天地会的势力,迟疑片刻后问道:“大人,要是南京守不了那么久该如何呢?”
肃顺呆了一呆,沉声道:“那也要按此策略行事,让吴地乱贼自乱,保住苏松太道和上海的安宁,那我大清漕运便还有海运这条出路!”荣禄闻言也不再说什么,肃顺又交待了些细节后,两人便连夜准备挑选人手离京。
荣禄走后,肃顺皱眉喃喃自语道:“这小子是怎么看出陆建瀛守不了那么久的?南京若失,大清江南半壁震动,唉,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出奇谋
西殿太平军在武昌逗留了数日进行休整扩军,面对即将开始的攻略南京之役,萧云贵相信就算不用扩军,以现下西殿太平军的实力也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攻克。但他和左宗棠商议之后,还是决定继续扩军,原因无他,武昌沿江东下有黄州、田家镇、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放弃这些重镇只单独占领南京是极为危险之事。
深谙江南地理的左宗棠与历史上不熟悉大江地理的洪杨不同,安庆地理位置险要,是扼守长江,屏障江宁的重要军事据点。如将日后太平天国沿长江的势力比着一条长蛇,安庆就是长蛇的七寸。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一眼看出安庆的重要性,拼着天下财赋占其半的江浙不要,也要夺取安庆,可惜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初下江南,不明地理,在攻下安庆疯狂扩军后,携带百万饷银和七十万部众弃城而走。
萧云贵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打一开始他就没有纠结什么分兵有害,太平军始终是要夺取全国政权的,分兵只是迟早之时,趁眼下清军无力组织起有效兵力反扑,太平军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分兵和攻略,把沿江的城市一座座的巩固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战略活动空间,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被压缩在南京一城,而后又被迫发动北伐和西征。
武汉三镇萧云贵留下李以文、陈玉成两人领一万西殿老兵为骨干,三镇新招募的两万新兵为辅,一共三万人镇守此处。这西殿一万老兵中,其实真正的广西老兵不过千人,其余都是湖南的新兵,只不过他们经历了湘潭、衡州、益阳、岳州、武昌数次大战之后,已经是合格的太平军老兵了,以他们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李以文部太平军实力绝对比追击的清军要强。
除此以外,萧云贵还留下水营罗大纲部将陆顺德领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为辅,火器、火炮也给李以文留下不少。而且太平军在武昌实行的仁政,让武昌百姓更加拥护太平军,同时武汉三镇又有宝庆商会和贵云商会的鼎力支持,萧云贵相信除非清军集中十万水陆大军来攻,否则休想攻下武昌。
而清军这边却是极为凄惨,向荣在衡州大败逃得性命后,做了一次直下直上升降,第一天朝廷旨意到来,革职流放新疆,老向收拾好行装准备到新疆种田。没想到第二天旨意又到,降职留用军前,老向又放下行装留下。没过几天旨意又到,升任钦差大臣,接过徐广缙的差使,继续剿灭太平军。
接手徐广缙留下的烂摊子,饶是老奸巨猾的向荣也是一筹莫展,醴陵方面,江忠源、张国梁还在石达开、赖汉英的攻势下苦苦支撑。西渡湘江的张亮基、胡林翼、彭玉麟部倒是包围了韦昌辉镇守的益阳,但指挥北殿太平军镇守益阳的是北殿国宗韦俊,此人乃是以善守出名的大将,张亮基手下虽然不乏名将老兵,但面对韦俊铁桶般的守险防御也是进展不大,双方还在益阳外围反复争夺险要之地,而太平军又有数百艘战船支援,清军根本无法彻底围死益阳,只能迟滞了北殿太平军向常德发起攻势的行动。
向荣也明白,要是长沙的洪杨向益阳或是醴陵增派援军的话,这两处都将面临着败退的局面。相比湖南的烂摊子,更让向荣头大的是攻下武昌的西殿太平军,这支庞大的人马随时会沿江东下,沿江各处城池有多少兵向荣是清楚的,根本就不是号称三十万之众的西殿太平军对手,而咸丰的旨意又是要向荣亲领兵马堵截兜剿武昌太平军。
向荣到任后,和徐广缙交割了军政之务,徐广缙像是老了一大截一般,老头这次到新疆种田,年老体迈的老徐,说不好就不能再回来了,向荣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徐广缙颤颤巍巍拉着向荣的手说道:“欣然,此去新疆,老朽恐不能归返,这把老骨头也算是为朝廷尽忠了。但欣然你不一样,初掌军政之大权,正是大展拳脚之时。不过老朽痴长你几岁,听老朽一言,长【创建和谐家园】与寻常贼寇不同,他们建号立制,统御森严,已成气候,各地乱党又是此起彼伏响应,要想剿灭绝不能急功近利,要像康熙圣祖爷剿灭吴三桂那样,徐图缓进,步步为营,以全国之力消耗贼寇,十年之内方能有剿平的希望。老朽留给你的家底不多,眼下只能自保避战,断不能一战而断送了整个江南战局啊。”
向荣自从接任之后,也是想了很多,徐广缙的话和他所想的差不多,太平军势力已成,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剿灭的,清军唯有靠所占有的广袤领土和人力与之周旋,等到军强贼弱之时,才是反扑的时机,仅靠眼前的军力一味堵截鏖战,清军可能撑不了多久。当下向荣朝着徐广缙深深一揖道:“徐公放心,在下明白此间厉害,定会上奏朝廷,陈书厉害,重新制定一个剿匪的长远之计。”
徐广缙有些欣慰,眼角湿润着道:“老朽别无所求,只是尚有一个表侄儿朱铭尚在军中为都司,只望欣然弗照一二。”
向荣点头道:“徐公放心,在下定会看顾。”
话别了徐广缙后,向荣东拼西凑,拉上广东、福建、江西等省调来的援军,好不容易凑足了一万五千余人,从江西陆路北上,和秦定三部会合后,总算清军组织起了一支两万余人的援兵,在武汉三镇外围与太平军对峙。
迫于咸丰严饬痛剿的旨意,向荣派遣道员李孟群等将对武昌太平军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都被太平军打退,清军损失千余人和一员游击。向荣见太平军防备完善,只能固守营盘对垒。
萧云贵可没功夫和向荣在武昌外围拼消耗,攻陷武昌后的第九天,西殿太平军留下李以文、陈玉成部三万人镇守武昌,其余五万太平水陆大军和三万随军民夫号称十万之众,水陆并进开始沿江而下。
西王萧云贵、左宗棠、洪韵儿等先行登舟,罗大纲、唐正财等统率水师护卫,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林启荣、朱锡能等将率陆军夹岸护卫,浮江万艘,帆樯旗帜如云,浩荡东下。清军与太平天国打了许久的仗,一直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如今太平军已扩充至十万,沿途防堵清军却不过数千人,于是望风而逃。
咸丰帝罢免徐广缙,改任老于行伍的向荣为钦差大臣后,又加派宿耆老臣琦善、两江总督陆建灜为两名钦差分别负责江北和江东的防务。
向荣发觉太平军顺江东下之后,摄于咸丰严旨,只能采取平行追击战术,沿陆路追赶太平军,意欲集重兵于九江,与西殿太平军决一死战。
但沿途清军围堵甚不得力,除老鼠峡爆发一场不大的战斗外,武昌至九江数百里,官兵逃散一空。让向荣根本没有时间集结兵力堵截,只能在太平军后面苦苦追赶。
两江总督陆建灜闻太平军兵出武昌,胆战心惊之下,不顾面子,开船抛弃下属连夜逃遁,撤至九江等待向荣援军。陆建灜愁苦万状,夜不能寐,起床巡视,竟被和他同样神经过敏的巡夜士兵当成贼人抓住一顿胖揍,折却牙齿两个,可谓是倒霉到家。
陆建灜撤退到九江,依然觉得离太平军太近,安全缺乏保证,又星夜下彭泽,到了彭泽,越逃越是胆战心惊,放火烧了自己的座船,乘小舟返回南京。
江西巡抚张芾原在九江驻防,见陆建灜逃窜,心想钦差都逃了,自己这个空头巡抚不逃更待何时,张芾又自称“菩萨心肠”,索性都是败仗,不如救人性命,于是将他能调动的沿江清军全部后撤,让士兵与己一同逃窜,于是向荣的计略就这样失败了。
西殿太平军得张芾相助,进展顺利,不数日即攻克九江、彭泽、小孤山,沿途守军未作任何抵抗。攻下九江后,萧云贵留下林启荣镇守九江,分出老兵五千,又命林启荣在九江招募万余新军为辅。这一点上萧云贵还是比较放心的,林启荣历史上就是守九江出名的,由林启荣出镇此处,和武昌互为支援,相信清军无法在短期内对九江形成威胁。
数日后西殿太平军前锋李开芳部抵达安庆外围,总兵王鹏飞一见太平军旗号,便肝胆俱裂,率先逃跑,逃跑前突然想起空城计故事,于是打开城门才逃跑。李开芳部太平军大声讥笑鼓噪进城,放手追杀清军。清军武官未读过忠孝节烈的圣贤书,【创建和谐家园】地带头先跑,留下城内数百名大小文官。文官们也各各出奇谋逃跑,但毕竟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名不正则言不顺”,凡事总要讨个说法,故文官趁太平军越城追杀清军,暂住尚未攻到的城南,焦急地寻思逃窜的借口。
最有急智的是安庆知府傅继勋,声称安庆告急,其他城池肯定更加危险,自己要以大无畏的精神押解饷银出城,支援别处的剿匪抗战。傅继勋押送饷银——随身银票二百两化妆出城,安徽布政使李本仁义愤填膺,直斥傅继勋为欺世之巨骗。李本仁说经自己检查,城中数十万饷银犹在,傅继勋根本没有押送饷银,于是自告奋勇,要出城捉拿巨骗傅继勋,顺便把饷银和温暖真正送到友军手中。
李本仁轻装简从,携带数十万饷银的帐目清单和百余两饷银“样品”,也化妆出城,与傅继勋怀着同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目的在舒城相会。其他官员也大为感动,声称自己也要为押送饷银出一份力,各自分批携带饷银百两出城,士兵们也纷纷逃窜,安庆城中就只余安徽巡抚蒋文庆光杆司令一个。
第一百四十八章 闹剧连连
安庆城文武官弁争相出逃之际,巡抚蒋文庆自知不能幸免,遣人致书城外帮办剿贼的漕督周天爵,以名自己以身殉城之志。老蒋这么做颇有卖命赚吆喝之嫌,他乃一省巡抚,无论如何是走不了的,就算逃得性命,咸丰和朝廷也不会放过他,老蒋索性把忠烈之名进行到底。书中声泪俱下的写了他老蒋的忠心,顺便把那些只顾逃命的那些无良队友给卖了,详细写了城内百官逃散的事迹,好让清廷事后追究这些无良同僚的罪责,这叫临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周天爵这八十高龄的老头也是咸丰倚重的一员干臣,咸丰元年剿灭广西太平军不利而被革职,随后又降职留用,最后升任漕督。周老头接到朝廷旨意助守安庆之时,刚刚结束了剿灭凤、颍土匪的差事,接到旨意后,老头带了百余名戈什哈马不停蹄的往安庆赶。但到了安庆之后,城北已破,周老头便不入城,只敢在城外声援,收到蒋庆文书信后,马上回信给蒋庆文,给了他一条退守庐州的方略。
周天爵这个退守庐州方略可以说是蒋文庆唯一的生路,他一省巡抚其实也犯不着死在安庆,但蒋文庆似乎是被忠义冲昏了头脑,非要以身殉城,拒绝了周天爵的好意。可没想到周天爵的书信被幕僚、师爷等人看了,传扬开来之后,城南为数不多的清军官吏、兵卒更是止不住的往外逃,都言巡抚大人有意退守庐州,大家伙都有了撤退的藉口,谁还会留下来?
结果安庆城南没等太平军兵到,清军已经逃散一空。蒋文庆见大势已去,遂准备【创建和谐家园】了事。手下幕僚、师爷逃散一空,巡抚大人只能自己提笔写遗书,不知是因为当官日久,幕僚代笔过多,八股文退化,还是巡抚大人心绪已乱,总之写了几个时辰才写了几行遗书。好不容易写好,老蒋命手下忠仆带着遗书出城给周天爵,希望他上奏朝廷,日后给老蒋他自己建庙立祠。仆人走后,老蒋吞金【创建和谐家园】,但似乎份量拿捏不好,肚子痛了一会儿,居然没死。
忠仆返回之后,周老头似乎感动于老蒋的忠义,命忠仆带回来了一壶毒酒,希望成全蒋文庆。本来吞金未死的蒋巡抚打消的死志又被激励了起来,当即服下用毒【创建和谐家园】周天爵的毒酒等死。不只是毒酒和金子产生了化学作用,还是老蒋天生有毒性抗体,这毒酒喝下去却是越喝越精神。
蒋巡抚家人见如此折腾都死不了,一起大呼天意,家小架着蒋文庆就要逃命,可没想到到了府门口,遇上了裹红头巾的太平军。
眼望手执明晃晃刀枪的太平军,蒋文庆自知不能幸免,大吼一声扑上前去,一名太平军收刀不及,刺中蒋巡抚胸口,这一次蒋巡抚总算如愿成就了他忠义之名。
太平军一众兵卒面面相觑,原本萧云贵给诸军的号令是不能轻易杀害清廷官吏,能活捉的一律活捉,今后太平军都要明正典刑,有大罪的清廷官吏才杀,没想到蒋巡抚主动往刀子上凑,倒把一众太平军兵卒弄懵了。
当萧云贵见到蒋文庆的尸身之后,也没多说什么,命蒋家哭哭啼啼的家小把尸身带回去,他的身后事自有清廷操心,蒋文庆也成为死在萧云贵手上的第三个巡抚大员。
安庆失守之后,周天爵退守庐州,咸丰旨意很快到来,命他署理安徽巡抚,收拾皖北残局。而萧云贵则在安庆休整了三日,又派遣大将朱锡能领三千老兵,七千安庆新兵守安庆。萧云贵打定主意,现在长江沿线钉下一颗颗的钉子,就算后面守不住要撤离,也不能像历史上洪杨那样,轻易的把这些城池让给清军。
到了此时,再笨的人也知道太平军最后的目标一定是六朝古都金陵城,咸丰加紧抽调文武大员救援南京,署天师周天爵为安徽巡抚,收拾皖北。
周天师到了庐州后,开始发挥他的所长,上奏咸丰说太平军擅长打仗,若只以兵刃相见,举世大帅均非其敌,取胜关键唯有下毒一途,称老臣但有三十万斤烂肠草,定要洪、杨肠穿肚烂。周天师颇有创意的开始了历史上人类第一次生化武器大作战。
咸丰也有意促成这场搞笑大戏,下旨让两广总督叶名琛在一月内搜齐烂肠草三十万斤。一时间,两广药农纷纷上山采药,周天爵也派出士兵三千余人加入声势浩大的采药大军,把盛产烂肠草的山岭统统搞得寸草不生,不少药商发了大财。在往金陵路上的萧云贵听闻消息,这小子财迷心窍,马上指使安庆守军朱锡能部采得数万斤烂肠草,通过宝庆商会和贵云商号卖给周天爵,换回大批银子购买了一批火药粮食补充安庆的朱锡能部。就这样,安庆守军不但得了大笔的好处,宝庆商会和贵云商号也得了不少利润,更难得的是两家商号荣膺周天师的嘉奖,说他们是真心会朝廷办事的行商之人。
周天师的毒草是如何使用的呢?他派人将毒草撒到江河之中,希望沿江太平军饮了这些毒水之后,一个个肠穿肚烂而死。但很可惜,大自然的中和能力超过了周天师的想象,这些毒草没有给太平军造成什么麻烦,况且萧云贵早就指使各军,今后饮用水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就这样周天师毒草的生化武器作战失败了。
不过周天师照样上表朝廷邀功,说沿【创建和谐家园】毙长【创建和谐家园】不下万人,咸丰大喜之下,奖赏颇丰。随后周天爵见好就收,以其年事已高,无力兼顾用兵和民事,力辞安徽巡抚一职,咸丰帝想想也是,一个八十一岁的老人了,也不好意思让人家操劳,便改由刑部侍郎李嘉端任巡抚,以周天爵老于戎阵,赏兵部侍郎衔帮办军务。
萧云贵可没空理会清廷那些欺上瞒下的破事,他在安庆休整三日后,马上提兵接着沿江往东而下,沿途池州、铜陵皆是一鼓而下,金陵西面最后一处重镇芜湖已经近在眼前了。
咸丰帝严饬向荣部加快步伐追赶太平军,又抽调大批苏浙兵勇入南京救援。清廷军机处经过几个昼夜的争吵,总算有了个方略,咸丰皇帝也没有什么主见,大笔一挥准了这个方略。
清军总体布置是,江宁将军祥厚主持南京防御,江苏巡抚杨文定守镇江,新任漕督杨殿邦据瓜州,向荣部两万人马自江南驰援南京,琦善万余江北兵自江北驰援瓜州,企图将太平军尽数歼灭于南京城下。小皇帝不通事务,一番部署与赵括、马谡二位君子不相上下,试想顺江而下的西殿太平军十万之众,有战斗力的军队至少有五万,江南那两、三万毫无斗志的清军,守城尚嫌不足,又如何打歼灭战?于是向荣和琦善两大主力统统借故拖延,拒绝遵旨参与南京会战,两员大将心下雪亮,眼前的局势正是:先到先败,后到后败,同到同败,不到不败。
太平军兵锋直指芜湖,南京城虽危在旦夕,但城内文武大员的内斗却正如火如荼。满清在巡抚之上又设总督,督抚同城办差,总督虽然名义上是巡抚的上级,但权力却并不比巡抚大,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是这个道理。总督并不能干涉巡抚理政,是故有清以来,督抚就经常争斗不休。
两江总督陆建瀛和江苏巡抚杨文定因为芜湖一代的防御部署吵得不可开交,杨文定、祥厚等人决定联合起来,参奏陆建瀛,希望赶走这个碍事之人。在杨文定的指使下,南京的不少官员先后给总督陆建瀛写信,表示不欢迎总督回省,朝廷旨意是让总督大人您在前堵剿长毛,您回来后方做什么呢?陆建瀛厚着脸皮从九江一路退到南京后,闭门三日,并无属官上门问安、问策,直接无视这位撤退总督。
巡抚杨文定早就想脚底抹油了,只是苦于无合适借口逃离这是非之地,于是称自己无法与只会逃跑的总督陆建瀛合作,只得出走,企图把自己出走的责任推给总督陆建瀛。
此举正中陆建瀛下怀,陆总督也被杨文定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激怒了,正想好好整治一下这个杨文定,同时他盘算着趁乱把南京城的银粮盘回家去,发一笔小财,赶走杨文定自己正好办事。陆建瀛打定赶走杨文定的主意,出言讥讽杨文定是要赖在南京等总督的缺。杨文定搜集到自己确系陆建瀛赶走的证据后,火速撤离。南京最大的两位官员,一为钱,一为命,把战前的南京糟蹋得不成样子。
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西殿太平军攻克芜湖之后,前锋李开芳部开抵南京,与清军遭遇。武昌自南京沿江路途一千八百里,西殿太平军竟然一个月攻至南京,平均每日进军六十余里,沿途清军抵抗的微弱,实在令人震惊。这也让西王善战的威名远播四方,同时造就了一个后世再也难以【创建和谐家园】的军事奇迹,一个月内奔袭一千八百里,沿途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古老的金陵城已经完全暴露在太平军的刀锋之下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南初战
太平军攻克芜湖后,继续向南京城挺进,沿途太平军军纪森严,对待百姓宽和仁义,但破城池,必将城内府库一半粮草广施百姓,就连流途所遇乞丐也给予一定钱粮。是以,太平军出发时五万兵卒、三万民夫,中途分兵不少,但沿途而来加入太平军的贫苦百姓愈多。到了南京城下,西殿太平军水陆大军有老兵两万五千余人,新招之兵有四万余人,随军民夫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七万余人。兵至南京后,附近的穷苦百姓听闻太平义军到来,赶来归附的更是层出不穷。
南京城经陆建瀛、杨文定两个家伙一顿胡整,固若金汤、龙盘虎踞的名城已经衰弱不堪,仅有正规清军五千余人守御,南京城人口号称有二百万,战争来临前逃散之后,还是有七、八十万百姓。南京文人汪士铎述太平天国攻南京时人数说:“登三山门望之,自城外至江东门一望无际,横广十余里,直望无际,皆红头人……故既众且整,吾人望之夺气。”
但李开芳部前锋兵到南京后,首战却吃了个不小的亏。太平军前锋军在南京城外并没有遇到清军的抵抗,但却遇上了儒生张炳垣招募的米行脚夫组成的练勇,并在城外的民居街道上发生了激战。
这群练勇的头目是张炳垣,此人也是个很有胆略和办法的人,他的背后是江宁布政使祁宿藻。这祁宿藻官职江宁布政使,手头上自然也有些生意,米行、布行数间,所养伙计上千人。太平军兵锋直指南京,祁宿藻自然担心城破之后,自己性命不保之外,经营的这些生意也必将落空,手下儒生张炳垣便谏言,挑选精壮伙计编为团练助守江宁城。祁宿藻自然大喜,一口气增发了一年的工钱,让手下伙计加入团练。
祁宿藻平日里对待这些伙计也算不错,此刻又重赏之下,于是数百名伙计被编成了练勇,张炳垣将练勇整顿得比清军还要勇猛,虽然没有兵器、号衣,但仅靠米行提供的扁担等工具仍然太平军在城南打起了巷战。
这天清早,李开芳部营垒之内飘出了早饭的香味,一队队的太平军列队在各军的伙夫前领取饭食。一名太平军老兵卒长低头看了看碗盏中所盛的肉汤和大白米饭,裂嘴笑道:“总算不用吃辣死人的湘菜了。”
身旁几名新兵中,湘湖人氏还是有不少,闻言都是轻笑起来,心中都暗暗奇怪,他们这个卒长打仗那可是没话说,勇猛非常,但广西老兵多是广东客家人,口味偏清淡就怕吃辣,在湘中、鄂北的时候,为了照顾湘湖子弟较多,西王一直授意各军伙夫做些湘菜,时不时给广西老兵开些小灶,弄些不辣的菜,但毕竟众口难调,西殿火头军还是只能迁就大部分人的口味,是以今日吃到清淡的肉汤,那卒长有些欢喜。
“卒将陈善人,你说咱们今日能打进南京城去么?”一名皖北安庆加入的新兵端着碗一口皖北口音问道。
那陈卒长唏哩哇啦的吃了几口,口中含混不清的笑道:“清妖已经吓破了胆,这南京城在我们看来就像是纸糊的。周怀颖,你们几个皖北兵可给我记住了,西王严令不可杀害百姓,待会儿入城了招子放亮点,可别犯了军纪,被人斩了头去。在武昌的时候,我手下有个兄弟就是错手杀了一个百姓,结果给尝了性命,多不值当。”
那周怀颖一愣道:“善人手下老兄弟都是广西一路杀出来的,战功也该不小,西王军法说杀就杀了?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那陈卒长舔着嘴唇道:“功是功,过是过,我那兄弟犯了军纪自然要受罚,这也无怨言,反正后来西王给他议叙功劳,以他从前的战功封了卒长厚恤家小,我倒觉得这很公平。西王说了,咱们滥杀一个百姓,将来就要面对这家百姓的仇恨,一家百姓会有多少亲朋好友?杀一个百姓那会恶了一片百姓,所以咱们要善待百姓。否则你们也不会老远的跑来投靠我们吧。”
周怀颖点头道:“这倒是,清妖周天爵在皖北剿杀我们捻子,大家伙活不下去了,才望这边来的。”
那陈卒长呵呵笑道:“到了天国咱们就都是兄弟,让你们跟我陈辉祖做兄弟,这是天父的安排。”
周怀颖奇道:“天父连我们这样小兵之事也管么?”
那陈辉祖道:“那是当然,天父无处不在啊。”
吃饭闲聊一会儿之后,整队的号角吹响,陈辉祖号令全卒兵马整队,一同列队的有五个卒的人马,都在营垒外侯立。在一名旅帅挥动旅帅旗,五卒人马分成接战队列,猫着腰开始往南京城外城南一带的街道民居开过去。
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几处商号的破旧木招牌随风摆动,街道上满是随地丢弃的杂物,锅碗瓢盆、旗帜号衣都有,看来清军退进城内之时,还是有百姓跟随入城去了。
见四处无人,太平军放松了警惕,陈辉祖挥军走在最前面,抬头已经可以看到城头上清军的旗号,城垛子上若隐若现的有不少清军来回穿梭,陈辉祖大喝道:“周怀颖,带几个人占住两边的民宅,准备修筑营垒,当心城头清妖发炮!”
周怀颖带了几个牌刀手抢上前去,推开一处民居的房门,冷不防迎面一根竹枪扎了出来,周怀颖也算闪得快,手中藤牌一挡没被扎中,定眼看时,几个穿着粗布褂子,头上裹块灰布的汉子气势汹汹的冲杀出来。
这几个汉子胸前写着吉良米行,周怀颖等人还道是躲在家中的米行脚夫,太平军有号令,不得杀害百姓,见不是清军,周怀颖急忙喊道:“老哥们,我们是太平圣兵,只杀清妖,不害百姓的。”
话音才落,几名汉子势若猛虎的冲杀过来,捅倒了两名太平军,周怀颖大怒,举着藤牌上前格开几名汉子的竹枪、扁担,挥刀逼退几名汉子,和其他几人拉起受伤的两人便往后退。
整个城南街巷上,从各处民居庐舍内、街角巷子里,钻出不少这样的汉子来,都操着扁担、竹枪向太平军厮杀起来。太平军猝不及防,又不知道这些人是百姓还是清军,但怕杀错了人,只能节节后退。
当李开芳听闻打头阵的旅帅回报后,勃然大怒道:“告诉前军旅帅,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的赶脚挑夫敢向我们太平军挥刀子,就别他娘的和他们客气,该杀的就杀,杀错了算我李开芳的!”
有了将令,太平军总算放开手脚再次向城南进兵,但那些汉子仗着熟悉城南地形,或从街角偷袭,或藏身民居内据战,把太平军搞得晕头转向。
到得午后,仍然没有进展,李开芳大怒,又喝命三个旅帅提兵上前环攻,于是南京城下出现了数百民兵对抗数千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太平军,而另一只正规的政府军躲在城墙上呐喊助威的战争奇观。最后李开芳从抓到的俘虏口中才问出来,这伙人是城内布政使大人组织的团练人马,李开芳当即喝命大军向前进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