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太平血》-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萧云贵哼了一声说道:“这家伙有什么了不起的?”

        洪韵儿笑道:“人家在道光十一年就出洋谋生,最远到过【创建和谐家园】半岛,学习过很多西洋科技,最早系统考察了西方火器的使用和构造并研究制造了中国火器。在中国首先进行了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模型制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著作,你说他牛不牛?”

        萧云贵张大了嘴巴,半晌才道:“这种人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让他在清军那边造炮!我要派人打探他的消息,找到后绑也要绑过来。”

        花了三天时间,太平军才把埋藏的大炮、火器启出,同时启出的炮弹、地雷、火药虽然已经受潮变质,但内里结构给太平军的典匠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萧云贵下令军中典匠开始按着样式研制自己的地雷、开花弹。

        现场清理完毕之后,萧云贵贪得无厌,让太平军兵卒们再仔细搜寻现场,就怕遗漏什么,正是萧云贵这种贪心的性格让他发了大财。几个细心的太平军兵卒又发现埋藏地点之下,似乎还有夹层,在挖下去之后,众人发现了一个地下石室,打开石室的石门,秽气散尽之后,萧云贵派了心腹唐二牛带着几个胆大的兵卒点起火把下去。

        到了石室之内,只见里面放了十余口铁箱子,唐二牛和几个兵卒上前斩开箱子上生锈的铁锁打开一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十口箱子里内竟然堆满了金银珠宝!

        当石室洞口外面的萧云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上看了看身边的人,还好只有洪韵儿和自己的亲卫参护在场,罗大纲、唐正财等人都忙着把大炮等火器搬走,已经离开了此处。

        萧云贵一时间只觉得唇干舌燥,一颗心几欲跳出腔子,他急忙喝命刚刚伤愈归来的李左车召集西殿所有亲卫牌刀手守住此处,任何人不许靠近,跟着和洪韵儿一起下到石室内察看。

        只见这石室内不过十丈见方,十口大箱子全都打开来,一大箱满满的都是玉石、珍珠,又开一箱,却是玛瑙、翡翠之属,没一件不是价值巨万的珍物。洪韵儿俏脸涨得通红,不由得脸上变色,又惊又喜之下,就连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起来。萧云贵强自镇定,伸手抄到箱子底下,却见下半箱叠满了金砖或银锭,十箱皆是如此。

        洪韵儿抓住萧云贵的手臂,有些语无伦次的颤声道:“这、这是所罗门王的宝藏吗?还是我们穿越到了金银岛?还是天父上帝给我们的恩赐?”

        萧云贵打了洪韵儿脑门一个爆栗,低声笑骂道:“镇定点,这是吴三桂当年来不及带走留下来的宝藏,现在归我们了,别像个乡巴佬一样,惹人笑话。”

        洪韵儿深吸一口气,狠狠的掐了萧云贵腰间一下,瘪瘪嘴道:“你要是镇定,手发什么抖啊?”

        其实任谁看到这么大一笔宝藏都很难镇定下来的,萧云贵也是深吸一口气,缓缓低声在洪韵儿耳边说道:“韵儿,有了这笔三桂宝藏,咱们就发达了,可以做很多事了。”

        洪韵儿也出神的说道:“是啊,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我们能做很多事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人意料

        经过一阵惊喜之后,萧云贵慢慢冷静了下来,他那暴发户兼腹黑少爷的禀性又作用起来,猛然想到一句话,叫财不可露白。他低声向洪韵儿迟疑的问道:“四眼妹,这些东西要不要充入圣库?”

        洪韵儿回过神来,看了萧云贵一眼,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眼下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亦称圣库制度。圣库制度肇始于起义之初,起义开始时,拜上帝会信徒多携老扶幼,举家参加。他们变卖了田产,各将所有奉献于公库,所有人的衣食,都由公库开支。以后,全军实行这种制度。作战中缴获的金银、绸帛、珍宝、粮食等,必须上交公库,个人不得私藏,违者处以重罚,直至斩首。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其供给种类和标准,粮、油、盐大致不论老少,一律等量供应;食肉、布帛、其他日用品供给,天王以下每天份额各有等差,下级将士不是每天供给。又有买菜钱、礼拜钱系作为买办供物祭告天父之用,兼作零用,数量各有等差,但各类供给定额并非固定,依物资来源多少而有不同。

        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它保障了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贫穷的人民参加。但事实上,圣库制度并没有严格实行。随着军事胜利,克复城市乡镇日多,财货来源丰富,将士们各有自己的私财,所谓法不责众,人无私财的原则日益不能坚持,所以又规定私藏不得超过五两银。高级将领生活日奢,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额渐失去实际意义。太平天国后期,名义上仍继续实行圣库制度,由圣库供给各王、各将领和士兵以各自份额的食物、钱、衣服,但由于他们大多都有私财,并不依赖于这些份额,圣库制度名存实亡,蜕变成为一般的后勤供给制度。

        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看,私有制度还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任何一种想改变这种客观趋势的平均主义的思想和制度,都只能是被剥削者的美好幼稚的空想。如要求在实践中长期推行,无疑将会退到阻碍和破坏。从人们的意识形态来看,几千年的私有观念,也绝不是《太平条规》中禁止私藏金银和天王诏令、东王诰谕中要求“公心和傩”的说教所能改变的。农民虽然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但正因为他们是农民,私有观念和发家致富的愿望是浓厚的。

        这些财宝粗略估计不下上千万两,如此巨富的资财已经远远超过长沙太平天国的总圣库,而西殿随军圣库账面上不过有一百余万两银钱的记账,还是攻克湘北益阳等地后所得。岳阳所得清廷府库银钱还未上账,但也有数百万两之巨,要是再加上这些吴三桂宝藏,势必惊动长沙的天王、东王,一纸诏令或是诰谕下来,这笔钱说不定就只能解送长沙总圣库去了。钱到了圣库就不是西王或是西殿所有,而变成全太平军所有,要么变成供养全太平天国的财产,要么变成高层几个王挥霍的资财,萧云贵和洪韵儿将会失去这笔钱的支配权。

        洪韵儿银牙一咬道:“要是有把握瞒住长沙那边,咱们最好重新找些信赖的人,再建一个司库把这些钱财管起来。”萧云贵重重的点点头笑着说道:“好,我俩奸夫【创建和谐家园】,就合伙把这些钱财吞了!”洪韵儿哭笑不得,俏脸一红低声啐道:“是志同道合,什么奸夫【创建和谐家园】,难听得紧,你快想办法怎么着吧。”

        萧云贵摸着下巴沉吟片刻,回头看了看石室另一头还在发呆的唐二牛和四个西殿牌刀手,他们五个人最先下来,李左车等人在外守卫,还不知道下面有什么东西。

        思忖片刻后,萧云贵唤过唐二牛五人过来,吩咐道:“唐二牛你带一名兄弟出去,到府衙把左先生请来,记住路上你们两人不许和任何人说起这里看到的事,只管请左先生来便可,到了这里也只能让左先生一人下来。”跟着萧云贵冷冷的说道:“你们两记着,此事干系我西殿全体将士兄弟性命,不能透露半个字,否则天父天兄将会降下大祸!”

        唐二牛等五人吓了一跳,不明白这些财宝怎么会降下祸端来,但看西王一脸严肃,如临大敌的模样,也不敢再问什么,唐二牛转身招呼一人跟着去了。萧云贵吩咐其余三人守住石室门口,只能放左宗棠进来。

        一盏茶时分之后,左宗棠喘着粗气跟着唐二牛两人下到石室来,看来是一路小跑下来的,当左宗棠看到石室内的财宝之时,也是呆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萧云贵清咳一声和左宗棠说了如何找到宝藏之后,他才长出一口气道:“世人都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后兵败,宝藏该在衡州地界,更有痴心妄想之人找寻多年而不获,原来吴三桂的宝藏藏在了岳州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想必当年吴三桂兵至湘湖之后,想要继续东进恢复金陵,所以把钱粮、火器囤积在岳州,可惜后来兵败,这些东西来不及运走,都只能就地掩埋。”

        萧云贵低声道:“先生,现下不是感慨的时候,这些宝藏要是充到西殿圣库去,早晚会被长沙总圣库解走,那我们西殿就损失大发了,快给出个主意啊。”

        左宗棠摸着胡须道:“此事易尔,西殿诸将内,西王以为谁人最可信任?”

        萧云贵沉吟片刻,看了看洪韵儿,四眼妹脱口而出道:“林凤祥!”

        左宗棠笑着点点头道:“林将军忠厚仁义,为人又沉默寡言,对西王更是忠心耿耿,可以托付看押宝藏之事。左某会让李寿蓉和王闿运二人负责新建一司库,林将军挑选心腹兵马看守外围,司库内由西王亲卫参护李左车、唐二牛二位将军带领西王老兄弟值守。司库日常所用须经西王手谕,李、唐二将军方可放行,同时西王娘派李璇玑、杨冬青二位做为监察,可保万无一失。”

        说到这里左宗棠看了看唐二牛身后四名兵卒,又道:“这四位老兄弟就跟着唐将军值守内库,在搬运财宝之时定要把箱子重重密封,不让人看出内里之物,知道此事之人必须两人之间相互监视,等咱们走得更远些后,方可解除此禁令。等到西王羽翼丰满,就算长沙知道此事,也就无可奈何了。”

        萧云贵点点头,当即吩咐唐二牛等人出去找寻一些粗布草席回来,将箱子都包裹了,又找些大车来,把箱子运回府衙后院,派了林凤祥领兵守在外围,唐二牛、李左车领西殿一百心腹牌刀手守在内围,王闿运、李寿蓉在左宗棠带领下开始点算这批财宝。

        经过三天点算,这批财宝金条银锭折算银两,共有八百余万两,其余珍珠、翡翠、玉石等约值六百余万两,总计约有一千四百万两之巨。须知清廷现下全国一年的赋税也不过两千万两,后面加收厘金关税,也才到四、五千万两,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石达开掌管圣库,节衣缩食运转良好之下,圣库资产最高也才到一千八百万两,可以说这笔钱一时间让西王富可敌国了。

        冷静下来之后,萧云贵拨出一部分珍珠、翡翠、玉石等物交给朱昌琳、魏鹤林等人,打算让他们到清廷地界做生意的时候变卖,这些东西不变成银两对于萧云贵和西殿来说就是无用之物。

        找到宝藏后的第四天上,何元伦、何滨、周兆耀等旅川的商船来到岳州,他们到了益阳后,听闻西王攻陷了岳州,便一路行来聚齐。

        在码头上,萧云贵见到了宝庆商会的何元伦,这老头还是一般的精神矍铄,看着萧云贵呵呵大笑道:“好个西王,果然已经领兵北上,小老儿这次宝没押错。”

        萧云贵呵呵笑道:“何老英雄这趟辛苦,接下来大军要下汉口、汉阳、武昌等地,还要多多仰仗老英雄啊。”

        何元伦笑呵呵的说道:“只要西王答应帮我扫清汉口、汉阳等地其他商会势力,我宝庆商会定然以西王马首是瞻。”

        萧云贵知道这老头野心不小,想要独霸武汉三镇的商道,但他进兵之时,也需要扫荡那些附庸清廷的商会,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

        当下何元伦交割了从四川买到的十余万斤硫磺、硝石等物,萧云贵便命军中火器工匠收下物资,开始重新调制配比火药比例。萧云贵虽然记不大清楚黑火药最佳配比,但依稀记得当中硝的比例是最大,硫磺和碳的比例差不多,便让军中火器工匠按这个大概方向去试制,希望能找出威力最大的火药来。

        何元伦在岳州逗留了几天,采办了一批货物后,便要离开岳州,先行回汉口。萧云贵命朱昌琳、魏鹤林等人随船队出发,何滨、周兆耀带了一批白泽堂的人手跟随朱昌琳、魏鹤林出发,算是两人的帮手,同时也有监视两人之意。

        宝庆商会的船队出发之后,湘阴清军也有了动作,岳州被攻陷,张亮基和彭玉麟生怕自己陷入太平军的包围之中,开始重新调兵部署,但让萧云贵和左宗棠没料到的是,张亮基、彭玉麟、胡林翼等人率领清军没有直接北上回师攻打岳州,而是出人意料忽然西渡湘江,直接奔益阳,攻打益阳的韦昌辉部去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降奇石

        得到张亮基、彭玉麟、胡林翼领兵西渡湘江的消息之后,萧云贵很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清军居然也不按常理出牌,放着身后的岳州不理,直扑太平军兵力薄弱的益阳,看来这彭玉麟和胡林翼果然有两把刷子。

        左宗棠则道:“此乃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如今想来,张亮基乃是湖南巡抚,守土有责,他巴不得祸水东引,让太平军都走出湖南境内,他若能收复湘北益阳,便可阻断太平军攻打湖南常德,如此他向清廷才交代得过去。但堵防太平军的事,他张亮基可就管不了了,那是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徐广缙的事。而且此刻岳州我等西殿人马声势浩大,他张亮基也不敢来到捋虎须,反倒是益阳的北王部兵马单薄些,找软柿子捏也能说得过去。”

      ¡¡¡¡ÏôÔÆ¹óÖåüµÀ£º¡°µ«Ðì¹ãçÆÄÜÈÝÈÌÕÅÁÁ»ùÈç´ËÐÐÊÂô£¿ÏÌ·á¹·»ÊµÛÊÇÏÂÁËÑÏÖ¼£¬ÒªÐì¹ãçÆ¶Â·À̫ƽ¾ü£¬¾ÍµØÍ´¼ÓÏ´½ËµÄ¡£¡±

        左宗棠呵呵笑道:“自古官字两个口,对下如此,对上亦是如此,他张亮基可只管自保,收复益阳亦是大功一件,也是堵防太平军北上荆州,奏折如何写都行。”

        萧云贵点点头笑道:“官场倾轧如斯,清军焉能不败?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回师西援益阳?”

        左宗棠缓缓摇了摇头,指着府衙堂上挂着的一幅全国大地图道:“如今太平天国虽然趁势兴起,但所占之地未及湖南一省,各地义军虽多,但却各自为战,互不统属。清廷立国两百余年,至今仍占据天下正统名义,要想扳倒满清,西王的目光要放得长远一些,决不可拘泥于一城一隅。”

        “不错,左先生言之有理,我们眼下好不容易走了出来,又岂能回头?”银铃般的声音传来,两人回头看时,却是洪韵儿笑颜如花般的走上堂来,只听她续道:“益阳如今有北王镇守,张亮基等人西渡攻打,未必能讨得好去,况且东王也不会坐视不管,反正我们北上围魏救赵的计策已经成功,清军放弃对长沙的围困,那我们不如顺江东下、专意金陵!”

        左宗棠鼓掌喝彩道:“正是如此,西王娘当真巾帼不让须眉。清廷在北,自立国以来,血脉所在乃漕运,要想定南九省而后发动北伐,会猎燕都,就必要先掐断清廷江南漕运。如今西王水军大成,又在大局之外,变成了一支奇兵。若是西殿兵马水陆并进,直扑漕运中枢金陵,再下苏浙两省,一可断绝清廷九成漕运,清廷没了漕运,便会难以为继,也就不会如此从容的调集各省援兵赴援。否则太平军以一省之力而抗全国,只能向吴三桂那样败亡而已。其二,可以打乱清军对湖南太平军的进兵部署,让清军首尾不能相顾。其三,西殿兵马东进之后,转圜余地更大,为了进剿湖南、广西太平军,清廷从各地抽调了不少兵马,湖南之外清廷可战之兵甚少,天赐良机让西王顺江东下、专意金陵,以立国本,西王不趁势而发,更待何时?”

        说到这里洪韵儿忽然插口道:“只是难保我们占了金陵之后,天王和东王不会转战到金陵来抢夺西殿的战果,可眼下不趁着清廷对沿江防御还不是太严,趁势夺取金陵,等将来清廷沿江布防严密之后,想要攻取就不太容易了,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萧云贵一直抽着旱烟听两人说话,听到这里,猛然磕掉烟丝,嚯的一声站起身来,握紧拳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不错,如今天王和东王在长沙等地和南面清军纠缠,我等正好可以长驱顺江东进,一双眼直瞪金陵城,水陆并进东下,取下金陵乃是盘活整个局面,并非为了我西殿一城一地之得。将来要是天王和东王真的来金陵,我们退往苏浙两省营建自己的地盘便可。但眼下金陵城一定要打下,我们如今最大的敌人还是清廷!不可患得患失的瞻前顾后失去了战机,绝不能让清廷舒舒服服的以金陵为本,从容布置兵力进剿!”

        左宗棠微笑着捻着胡须道:“西王能知舍得二字精义,眼界又更上了一层,既然心意已决,那我们就准备顺江东下吧!”

        说到这里萧云贵舒了口气,却又有些皱眉的道:“心意已决这是不错,但还有一事有所顾虑,不知该如何解决。”

        左宗棠沉吟道:“西王所虑者是否是军心?”

        萧云贵坦言道:“不错,西殿兵马中大半乃是湘中子弟,精锐乃是广西老兄弟,都是湘粤人氏,一则担心将士故土难离,二则担心老兄弟们与大队分离,军心不稳。”

        左宗棠微微一笑道:“西王多虑了,湘中子弟既然已经投了太平,自然知道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便像左某这样,已经是把脑袋挂在腰带上行事了,不成功便成仁,何惧离开故土?倒是很多将士想着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再衣锦还乡,何等风光?此前左某已经在军中探听过将士们的心意,大家伙正是士气高昂,只想多杀清妖,最好能由西王带领,早日杀入京城,把满清皇帝诛除。此刻尚不是将士们恋乡之时,就算恋乡也是出征数年后的事,西王不必担忧湘湖子弟。”

        说到这里左宗棠顿了顿续道:“至于西殿广西的旧部嘛,西王可先与心腹将领露个底,提前让他们知道专意金陵的好处,取得他们的支持。随后西王不妨弄些鬼神之事,以此托言上书与天王、东王交待此事,只说专意金陵,乃是为上天旨意要西王为天国开疆拓土,占住大义名分。左某观东王并非蠢人,他也该知道如今乃是攻取金陵的最好战机,而且其余诸部兵马都在和清军僵持,只有西殿这一支兵马尚可调动,东王不会坐视错失良机,定会答应的。而西殿心腹将领以外诸将中,若是有人反对,西王不妨请出天兄下凡来教训一下,料想就不会有人反对了。”

        萧云贵松了口气,这左宗棠不愧是老人精,这些天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把西殿太平军的底细摸了个准,看得比自己还要透彻三分,心中最后一丝顾虑去除之后,萧云贵便开始安排起来。

        当夜,萧云贵召集西殿心腹诸将在府衙中议事,一上来萧云贵便铿锵有力的表明了西殿全军要水陆并进、顺江东下、专意金陵的策略。起先诸将都是吃了一惊,但听了萧云贵、洪韵儿的分析之后,诸将都认为此刻的确是西殿攻取金陵的最好时机。

        只是李开芳等将领有些愤愤不平,为何总是西殿孤军出征在外打头阵?

        萧云贵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说道:“本王乃是前军主将,我们西殿即为前军,当然每战必定是先锋!将来本王仍要带着你们做天国的利矛,直戳清妖的妖都妖穴,成就复汉伟业!”

        诸将闻言都不在抱怨,反而热血沸腾,其实金陵乃是花花世界,谁不想去见识一番呢?

        随后几日里,岳州城中忽然又传言,说天降奇石,上书“西殿前军,专意金陵”八个大字。西王知道此事后,命人把那奇石深藏,并号令【创建和谐家园】息。但不知何故,这一次西王的军令似乎失效了,传言越传越神,说什么上天要西王领兵打金陵、打京城,总之传什么的都有,闹得将士们战意高昂,纷纷请求出战。

        其实这些都是左宗棠搞的鬼神之说,既然兵将们不是信这些么?索性就搞一个天降奇石,效果可比军令好得多。

        接着萧云贵召集所有将领议事,当堂九成以上将领都赞成出队远征金陵,只有罗大纲手下少数东殿将领不愿离开湖南大队。萧云贵便照着记忆中,萧朝贵降僮跳大神的把式,上演了一次天兄下凡。

        这是天兄的声音消失近八个月之后,这位【创建和谐家园】太子再一次临凡,咣当一声的确把在场所有人都吓得跪地听旨。天兄借萧云贵之口严肃的讲述了这次东进取金陵的要义,也证实了奇石上的箴言乃是上天旨意。如此一来,便在无人敢多说什么,在岳州的太平军已经上下一致,准备好出兵东进。

        自从张亮基等部清军西渡之后,长沙城北面压力骤失,东王杨秀清立即派秦日纲、胡以晃挥军北上,攻克湘阴,数日后又攻克汩罗,已经快要打通与岳州的陆路联系。

        但就在此时,西王派了信使回到长沙,上书奏请天王、东王,让西殿兵马出队金陵。奏疏上写了天降奇石之事,也说了天兄下凡之事。这信使乃是东殿的典官,还把那奇石也抬回了长沙。

        洪秀全听闻此事后,脸色有些发青,杨萧二人总是用这种鬼神之法来逼迫自己就范,所以脸色很不好看,只说让东王决断,便不再出声。

        杨秀清也是铁青着脸左右权衡,现下萧云贵水陆兵马据说不下两万五千余人,水军战船三千余艘,羽翼已成,势大难制。不过诚如萧云贵所言,现下的确是攻打金陵的最好时机,长沙诸部兵马又都在和清军纠缠,也分不出兵力东进。而且萧云贵漂亮的用天兄下凡、天降奇石来堵住大家的嘴,他杨秀清也没什么好说的,要是他来个天父下凡说没有此等旨意,势必动摇拜上帝教的天神威信。

        权衡再三,杨秀清只得顺水推舟认同此事,联合天王向西殿下达了东进金陵的告谕。

        此事给天王、东王和西王之间造成了不可修复的裂痕,但萧云贵已经不在乎了,既然选择了要脱离大队单干,决裂只是早晚之事,但他既未自立为王,也没有打出别的旗号,那大家就暂且不扯下这块遮羞布。

        不过此事传扬开来,西王刚勇第一,每战必前的名声还是让他在太平天国之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其他天国的军民不会认为西王是脱离天国,而是奉了天父皇上帝的旨意,出队远征去了。

        就这样西殿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了他们如史诗般的远征,一个不可【创建和谐家园】的军事奇迹就此诞生。

      第一百四十章 势如破竹

        清咸丰三年正月初十日、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元月十六日,岳州西殿太平军挥师三万及数万民夫、百姓家眷,号称十万之众,自岳州进攻武昌。顺江而下,风行六百里,茫茫大江之上,只见太平天国旌旗蔽日,浮江万艘,行则帆如叠雪,住则樯若丛芦。并有南北两岸万余步军相携跟随,水陆并进之下,每当乘风急驶,辄所向无前,夹江两岸清军如鸟兽散。

        清廷闻讯举国震惊,在咸丰严旨之下,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徐广缙急忙抽调醴陵方向的秦定三、常禄、王锦绣三部六千清军赴援湖北。太平天国水师船队近万艘,完全控制了制江权,秦定三、常禄、王锦绣等部追兵只能从江西抄陆路赶赴湖北,到了江边甚至找不到船只运兵,只能沿南岸追击。

        数日后,太平军前锋李开芳部三千人马抵达武昌门户金口,金口知县周和祥率团练四百抵抗。周和祥虽然愚忠悍勇,但无奈兵力差距太大,清军力不能敌,阵亡两百余人之后,清军溃散,金口知县周和祥与县丞、典史、千总一同阵亡,李开芳部损失数十人。萧云贵到了金口后,得知周和祥平素为官尚算清廉,便命人厚葬之。

        周和祥虽无力抵御西殿太平军,但却迟滞了太平军的攻势,给清军追兵争取到了一些宝贵的时间。清军大将秦定三追及西殿太平军吉文元后队,双方血战一场,各有损伤。秦定三见贼势浩大,不敢过分逼近,只得不疾不徐的跟在吉文元后面。

        常禄、王锦绣另抄陆路率军三千赶到,结果被右翼西殿太平军李以文部伏击,损失过半。二将败北只得引着千余残军赶赴武昌,所幸邻省数队援军,均在数日内赶到武昌布防,武昌清军实力稍厚,不像原来只有数百团练。

        萧云贵挥军迅猛推进,西殿太平军进至咸宁,咸宁有不少文化遗迹,按理均是太平天国要革除的“妖迹”,但萧云贵号令太平军不得纵火焚烧,使得邑署、武庙及第一山资福寺、安澜宫等名胜古迹得以保存。太平军军纪严明,沿途但有泼皮无赖趁势抢劫,太平军均是斩首示众。而对自己兵卒犯错,太平军也是严明军纪,但有相扰百姓的,一律斩首示众。所以西殿太平军所过之处,虽破城无数而民未甚受害。城破之后,太平军反而打开府库给贫穷百姓发放粮食,诛除地方贪官恶霸,一时间湘、鄂、赣三省百姓相投如雨,所过之处无不是箪壶相迎。

        三日后,李开芳所率西殿太平军前锋在汉阳著名的龟山登陆,击溃守军八百人,继而攻入府城,知府董振铎率官员数十名与西殿太平军巷战身亡,太平军攻克汉阳。

        湖北巡抚常大淳、湖北提督双福、总兵常禄、王锦绣等只有三千人马驻防武昌,其余各地,均无兵马,著名的商贸重镇汉口,竟无一兵一卒,西殿太平军在宝庆商会何元伦等人暗中接应下,顺利进据汉口,查抄和清军关联的商号,获得了大批财物。在汉口、汉阳一顿整治之后,萧云贵又发了一笔横财,同时把贵云商号和宝庆商号扶持成了当地最大的两家商号。同时沿途行来,参军的穷苦百姓越来越多,等到了汉口之后,总计又扩军两万余,西殿太平军人数达到了五万余人,随军百姓、家属、民夫不下十万。

        由于湖北巡抚常大淳糊涂透顶的指挥,太平军轻易拔除汉阳、汉口等武昌外围据点,使得湖北清军困守武昌孤城,内外粮草断绝。

        其时两湖清军并无水师,太平军轻易掌握了制江权。萧云贵和左宗棠得以从容不迫的命令唐正财主持在汉口江面搭建浮桥,以便沟通江南、江北步军行动,同时在江北布阵,截断清军援军道路,准备一旦清军从江北来援,就进行阻击战。两座浮桥中,一座由鹦鹉洲至白沙洲,一座由南岸嘴至大堤口,浮桥一旦修好,太平军准备进取武昌。

        起初唐正财急于求成,浮桥搭建得颇为迅捷,只用粗麻布匹将船只连接起来,仅一日就在江面上构建简易浮桥。但后来发现这种浮桥容易被风浪拆散,萧云贵亲至军前召见唐正财,严厉斥责了他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命他督造重建浮桥。

        唐正财羞恼不已,知耻而后勇之下,又设计出坚固的浮桥,用巨缆横缆大木为桥基,上用木板铺盖,系上重三、四千斤的大铁锚,虽大风浪不能动,人马来往,如行平地。浮桥建好之后,萧云贵又到军前,在三军之前公开褒奖了唐正财,官升一级以作奖励。唐正财心下感激,这才知道西王是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之人,自然是心悦诚服。

        浮桥将武汉三镇连接起来之后,便于西殿太平军在整个武昌战役的战场上迅速投放兵力。萧云贵、左宗棠坐镇万寿宫,指挥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攻武昌,吉文元、李以文据后路,阻挡江西方面清军的增援。西殿太平军出去南北阻援的人马外,剩余三万大军,水陆合围武昌,踞城东钵盂山、洪山、小龟山、紫荆山,清军所筑营垒皆为太平军占有,复围武昌的文昌、望山、保安、中和、宾阳、忠孝、武胜等门,彻底将武昌清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武昌守将清军湖北提督双福,在业已出场的将领中,与他的搭档湖北巡抚常大淳并列智商倒数第一。两人一开始干了堵塞港口的蠢事之后,双福又趁着太平军在岳州休整的时候,督清军在城外修筑大量炮台、工事、营垒,预备在城外顽抗。

        但等西殿太平军铺天盖地的大至后,双福似乎是摄于太平军威势,又统统放弃城外的营垒、险要,将城外清军尽数撤回城内,又以武昌主将身份,严厉禁止常禄、王锦绣等其他清军援军进驻城外炮台,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财力,而且还资敌以用。于是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等人不费吹灰之力,进占城外清军为他们修好的工事炮台,从容的架设大炮攻城,又获得栖身阻援的营垒,让萧云贵和左宗棠大喜过望。

        萧云贵怎么想也想不通,双福的这个举措颇有无间道的嫌疑,难道这小子是身在满营心在汉?琢磨不透之下,萧云贵还命李开芳给武昌城的双福射了几封箭书,信中颇有劝降之意。哪知道双福回信中,大骂萧云贵是无君无父的反贼,他是满清的大忠臣云云。看了回信之后,萧云贵才确信这家伙脑袋一定是被门夹了。

        武昌城外还有不少百姓居民依城下而居,一般情况下,由于满清还占着正朔大名,占有的宣传优势,如果不是清军太过刻毒,起义军太过仁义,百姓会比较惯性的站在官府一边。尚未开战之前,武昌城外的居民悬于城外,唯恐被太平军掳去或是攻城之时受池鱼之灾,纷纷请求入城,助官军守城。

        在这个时候,常大淳、双福两人又脑子进水,严令各处紧闭城门,不许百姓进城,说是怕有长毛奸细混入,同时命清军发炮攻击围在城门外的百姓。许多百姓心灰意冷,横下心投太平军去了。

        参加过桂林等战的常禄、王锦绣部援军带来经验,城外民房将是太平军开挖地道的掩护,必须烧毁。常大淳、双福又下令居民在三日内撤离,可惜未到三日,两人竟害怕居民赖着不走,抢先放火烧城,大火连烧六日夜,城外百姓多被烧死,幸存者全部自发的当了太平军的攻城向导。

        “凡有湖北百姓,见常大淳三字未有不切齿者……百姓故土难离,只求宽限三日。而该抚既允请,又恐贼匪突至,乘夤夜之间,人人睡熟,一炬成灰,亿万生灵全然不顾”这是战后两江总督陆建瀛写给清廷的奏折,可见常大淳和双福在湖北干的那些蠢事伤透了鄂省百姓的心,但他俩的愚蠢似乎还没到头,后面攻城战中更是昏招迭出。

        秦定三带援军数千人抵达武昌城外,当即挥军猛攻洪山吉文元部太平军据点。吉文元大意之下,洪山据点被秦定三清军攻克,只得稍稍后退,事后被萧云贵一顿臭骂。但秦定三也好不到哪去,洪山一战损失颇大,而后无奈势单力薄,数次依凭洪山猛扑武昌外围太平军营垒,均被吉文元、李以文部杀败,无法进抵武昌城下,也无法打通一条道路,只能远为声援。

        次日黎明前,吉文元齐集诸部兵马,趁着黎明前人困马乏之时,反击洪山。秦定三部清军阻拦不住,被吉文元赶出洪山,太平军夺回了洪山据点。秦定三见势头不好,只得退走。

        同时,由于双福、常大淳愚蠢地放弃汉阳、汉口和武昌城外据点,太平军已经全面包围武昌孤城,城内守军无所倚持,城外援军无险可踞,太平军又封锁江面,搭建浮桥,援军往来不断,武昌既无名将守于内,又无精兵援于外,粮草断绝,百姓怨恨,眼见已是一座死城。和前面所估计的一样,沿江清军兵力不足,将领毫无经验,太平军势如破竹的进抵武昌之下,进军出奇的顺利,西殿太平军上下人人都道是上天的旨意,就连原本还有些顾虑的少数东殿将领也打消了疑虑,面对即将攻陷第二座省城,人人欢欣鼓舞起来。

      第一百四十一章 武昌城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3: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