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左宗棠微微一笑说道:“咱们先布局吧,布局首先便要布下眼线,其次便是找适合的棋子,然后便是入棋局……”三人便在西殿的圣殿上商议起如何布局之事来。
……
第二天的新政大会继续召开,西殿官吏们在思想上有了一个统一之后,也就没再出现儒教之争了,至少在西殿这一干首脑官吏之中没有出现。
随后继续讨论《苏福省工商章程》、《苏福省兵备章程》、《苏福省农林茶丝章程》、《苏福省拯危扶弱章程》、《苏福省新学章程》、《苏福省盐铁酒业章程》、《苏福省教义细则》等新法令。
《苏福省工商章程》只是个大概纲要,当中明确西殿要在苏褔省大力扶植工商。萧云贵计划先在苏州官办苏州机械局,这个机械局用徐寿和华蘅芳的话来说是制器之局,也就是能生产机器的机械局。同时从民间、军中招募工人和识字之人作为工人,机器都是采购自美国,也聘请了洋人机械师作为教习。
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要想大踏步迈步搞起自己的工业来,这首要的便是建立自己的工厂和培养自己的熟练工人。苏州机械局是为了将来打基础,只有自己学会造机器设备,到后来想要什么生产线都行,这是长远之计。
然后又明确在上海建上海火器局和造船局,这两个工厂的机械设备还没谈定,但王闿运这次带回来的消息是,密迪乐那边帮着牵线搭桥,倒是在瑞典找到符合西王要求的后装线膛枪生产线,正在联系瑞典皇家兵工厂的人到上海来细谈。但造船局的招标进度还是没有大的突破,很多洋行都是来凑热闹的或是想捞一笔的。
此外还有上海钢铁局、上海制药局、苏州水运局、苏州火药局等工厂也开始筹备建设。
上海钢铁局在上海建设是不得已为之,眼下苏褔省没有好的铁矿原料,就算有也是还埋在地下,萧云贵和洪韵儿可都不知道哪里有,这需要组织勘探人员勘探后才能知道。但就算日后找到铁矿,就国中铁矿质量而言,似乎质量也不太好。是以萧云贵决定还是把钢铁厂办起来,所需的煤、铁矿石等原料都从国外进口,后世的小日本也是这样干的。至于国内的铁矿等矿产,等探明之后再做开采计划好了。
煤矿在苏褔省倒是有分布,长兴、广德都有分布,广德紧邻湖州郡,陈玉成部正在发起广德之战,估摸着再过几日,广德就会成为湖州郡治下的第八县,因此煤矿开采也收为西殿官办。
《苏福省工商章程》中除了明确西殿官办的工厂之外,西殿还鼓励民间商号参股进来,或自己办厂,官府对于自办工厂的给予免税三年的鼓励政策,要是厂子办得好,西殿还会给予官衔奖励。西殿的官衔奖励更多的是一种虚衔,有荣耀而无实职。
商业一块西殿则鼓励民间经商,萧云贵还制定了一套官办贷款政策,西殿圣库可以向民间发放贷款,鼓励民间自办商号,同样也有一系列的免税政策配套而行。
同时工商章程完善了工商实业兴办的制度、流程和官府如何收税、监管等机制。由于苏褔省废除了各地关卡的苛捐杂税,像浒墅关那样的鬼门关不再存在,相信接下来苏褔省的工商业会有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出现。比起清军治下,关卡林立、厘金重重的桎梏约束,苏褔省的工商业得到了太平军极大保护和鼓励其发展。
《苏福省兵备章程》则是关系到军队建设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各级将官的粮饷待遇,明确士兵征募方式,规定了士兵的伤残、战死抚恤等级,并且规定了西殿太平军勋章等级等等。
西殿在苏褔省实行的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结合的方式,现有的西殿十余万兵马将展开集中轮换整训,整训完成后西殿将保留一支十五万人以内规模的常备兵,也就是西殿的职业军人,这些职业军人将得到丰厚的薪饷和待遇保障。而裁汰的人马将变为义务兵,在服役两到三年后,逐步向地方转换,转为地方警察或乡兵将领。
同时萧云贵还在民间发了募兵告示,号召民间识字的人加入军队。报名的人可以一起进入上海讲武学堂学习,经过学习和考核后,可以和西殿的职业军人一样得到长俸,成为职业军人。这上海讲武学堂的第一任校长,萧云贵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等到苏州新政大会结束后,萧云贵就要赶往上海去,政事有了眉目后,他就要着手整编军队了。
原本萧云贵还想《苏福省兵备章程》把后世自己熟悉的均是旅团连排制度引换回来,但随后一想现在还是冷热兵器混用的年代,后世的编制也不一定适用,所以就暂时还是用着太平军的军帅、师帅、旅帅的编制。稍后他到了上海,和聘用的洋教习见面商议后再做定论。
萧云贵还是为讲武学堂请来了洋教习,都是英法美等国的退役或离职军官。虽然前面李斯特也说过洋人不会真心教人的话,但萧云贵目前的讲武学堂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他还是需要引入西洋战法来教导太平军如何进行新式的热兵器战争。同时萧云贵为讲武学堂聘请了以华蘅芳为首的一干学贯中西的读书人为授课教师,军事也是科学,讲武学堂除了讲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让太平军的军官和士兵们读书识字,认识到科学对战争的重要性。
第三百零七章 新政诸事
《苏福省兵备章程》中的义务兵制度就是乡兵制,每二十五户唯一两司马单位的人口,每个两司马必须出五名乡兵,服役期为三年,由苏州兵部乡兵司和地方的乡兵部统辖。乡兵除了是地方的民兵武装外,还是西殿的预备役,他们的粮饷器械一部分由总圣库拨款,一部分由地方自理。乡兵没有职业军人那么丰厚的粮饷和待遇,每个乡兵的吃穿住由乡兵部包圆外,每月只有少量的津贴,但当上乡兵的人家能得到政府减免一部分赋税的优待政策,因此百姓们还是乐意把自己的子侄送去当乡兵,甚至有些地方挤破头都挤不进乡兵部去。
这样一来苏福省就保持能有十五万的职业常备军和将近五十余万的预备役乡兵。保持如此庞大的兵力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还在打仗,西殿开春后还要三面出兵对阵清军,除了此刻还在进行的苏中战役外,西殿兵部参谋部已经在准备福建、江西战事的计划,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西殿很难完成三面出击。
《苏福省兵备章程》中和吏部一样官职、官衔分开,将西殿军中的军职和军衔做了区分,从两司马到军帅定为军职,从监军开始到丞相为军衔,例如陈玉成为湖州左一军军帅,职同检点,统带万余兵马。军职和军衔的分开让西殿军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消失了,例如一军中有军帅而其上又有监军等官职的人,会造成官多兵少的局面。军职和军衔分开之后,也是变相的裁汰了冗官。
萧云贵原本是想引入后世将、校、尉的军衔体系的,但才和左宗棠等人谈论,左宗棠就说历来尉都是高于校的军阶,如此一改,军中都是小校成行,恐让人难以接受。
萧云贵这才明白过来,相对于政事的改革而言,军队的改革却是更加困难的事。原因很简单,军中不论是战法还是编制体系,甚至小到兵器的使用,都是经过军队长期血与火的磨练后才得出的宝贵经验。军队中守旧的思想更加难以改变,因为一支军队成熟的编制、战法都是经过战争考验的,都是付出一条条的生命才换来的经验,你想改革军队是非常困难的事。萧云贵现在也开始理解英国军方为什么【创建和谐家园】将圆形弹头换为锥形弹头,因为圆形弹头是英军付出了很大实战代价才形成的东西,军方是不会轻易同意更改的。
所以萧云贵也就不纠缠军衔这种小事,他要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西殿太平军其他方面的军事改革上去。
《苏福省农林茶丝章程》则是户部农业司出台的关于苏福省农业的章程,章程中明确规划了苏福省各地的产粮区和茶叶、生丝等经济作物的耕种比例,苏福省的产粮要保证一省军民所需之外,还要供应天京一部分,因此不能放任民间无节制的耕种茶叶、生丝等经济作物,大部分的土地还是要保留为产粮地。同时章程中还明确了收购农人余粮的价格,这个价格基本和时价相符,也是保护产粮农人的一种举措。历来谷贱伤农,农人们除了缴纳粮赋之外,剩余的粮食留足自家口粮之外,余粮多是要换成银钱购买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因此西殿以官府最低保障粮价为底线,保护产粮农民的利益。此外这个章程对苏福省的渔业、林业、畜牧业以及其他农家副业都有规划和奖励政策。总之这个章程是鼓励民间尽快恢复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一个章程。
《苏福省拯危扶弱章程》则是一部社会福利性的法令,先前太平军已经有幼童馆、老弱馆等部门专门负责照养孤儿以及社会上的老弱病残等无依无靠的百姓。这个章程只是将前面的事务做为一个明细的法令整理出来,大概原则还是一样,孤儿、老弱病残等人由各地官府负责照养,同时各地官府组织这些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前面太平军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孤儿们可以学习文化,等到十六岁时便会加入军队训练,资质较好的还有机会出国留学,总之这些孤儿就算是长期【创建和谐家园】给西殿了。老弱病残等人则做一些管理城市清洁、卫生的工作,也做一些城管的工作,总之各尽其能,西殿也不会养好吃懒做的人。
《苏福省新学章程》则是教育方面的规定,各地要逐步开展蒙学教育普及,各郡每年投入地方教育的经费也是明确规定要占到地方支出预算的百分之五到十左右。同时计划在各郡首府新建一批新式中学,这些学校除了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外,还要开西洋学科。另外在上海由李善兰主持成立太平天国苏福省上海大百科学堂,这所学堂由李善兰主持,聘请中外各科学家加入,起初是李善兰等人搞学术专研的地方,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前身。
说到西学之时,虽然许乃钊等人没在提什么反对意见,但萧云贵看得出来他们心中还是有所保留,他们身后代表的是中华传统旧儒学。苏浙向来读书人很多,相信西殿开办起新式学堂之后,苏福省内部还是会有很多人反对,但太平天国面对的保守势力压力应该不会太大,毕竟他们是“反贼”,本来就不用守什么满清的祖制,也不会理会满清的旧儒学,加上战乱之时,很多保守反动的文人要么随着清军一道被镇压,要么躲避到外省清军地盘去了,保守势力不是太强。这就是造反者的好处,一切都可以砸烂重新开始。
但洪韵儿也提出不能小看民间守旧势力的能量,在她的主持下,诏书衙开始编撰几本书,打算广为刊行,以正视听。一本就是《新华字典》,这本字典就是为了消除《康熙字典》在民间的影响。第二本是左宗棠等人编撰的《新儒学集》,也就是宣传儒学尽复清以前儒学的旧观,改革当今儒学八股的旧俗,并且披露了满清钳制儒学发展的真实面目。还有洪韵儿编撰的《中学体用》一书,当中洪韵儿盗用张之洞的话,提出天国应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习态度去对待西学。这几本书发行之后,王利宾掌管的舆宣司也开始刊行太平天国自己的第一份报纸,配合西殿的宣传。
虽然有书报做为宣传,但后来新学堂办起之后,还是遇到了很多阻力,却是洪韵儿和萧云贵觉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西殿毕竟还是走出了办新式教育的这一步,这一步也是必须走的,因为改造一个国家,需要教育先行。
《苏福省盐铁酒业章程》则是对从前满清控制的一些特殊行业进行了重新规定,像盐铁等历来都是满清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盐业也成为【创建和谐家园】结剥削百姓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酒和烟草则是太平天国之前严禁的东西,洪秀全等人认为酒是粮食做的,酿酒多了就代表粮食少了,粮食少了就会让百姓挨饿,而酒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喝多了误事,还会腐蚀人的心灵,因此禁酒,烟草也是差不多因此被禁。
但在萧云贵看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商品,是人们需要才会出现的商品,苏福省鼓励工商,自然不能断了靠这些为生的百姓的活路。因此西殿出台这个章程,重新规定了管理苏福省的盐铁酒烟糖等杂业的办法。原则上西殿还是鼓励民办茶盐糖烟酒等百业,而矿产等则实行官民合资的形式开采经营。改动最大的当属盐业,西殿废除了满清旧制,施行新的票盐法,取消了引窝,无论官绅商民,只要纳税之后皆可承运,并且在苏福省之内,无论何县,都可随便销售。这样一来算是进一步打破了盐商、盐帮对盐业的垄断,盐货一多,盐价自然就会降下来,百姓们也就能吃得起盐了。
《苏福省教义细则》则是洪韵儿编撰的太平【创建和谐家园】教文本,当中借用了拜上帝教的教义和【创建和谐家园】教的原本教义,同时揉入中华儒家的一些习惯而形成的太平【创建和谐家园】教教义。当中剔除了拜上帝教一些迷信愚昧的东西,剔除了【创建和谐家园】教不允许崇拜祖先的一些教条,形成的这个太平【创建和谐家园】教的包容性更强。同时规定了各地兴建教堂的一些原则,同时明确了礼拜的一些规制,也明确了百姓信教登记制度,乍一看是在兴扬太平【创建和谐家园】教,实则用法令的形式给教义设置了一些障碍,是在减弱拜上帝教对西殿的影响。
新政各种法令商讨到最后定论,一共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其中各项法令都有增加或修改,修改最多的还是刑统,但最后都经过集体讨论定了下来。在旧历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苏州西王府一口气颁布了十余部法令,二十余部章程,三十余部细则,对苏福省的军民农工商百事都重新制定了政策。
随后萧云贵当朝宣布苏福省新政开始,各级各地官吏当按新政施行,监察司等部门开始监察新政的施行情况。考虑到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萧云贵允许各级各地官吏一旦发现新政规条中有不合适之处,可以直接奏报苏州西王府。同时各部各地也开始引入新的官府预算制度,按照新政投入的要求,开始制定苏福省第一个三年计划。
自此,西殿开始了改革变法,史称“苏福新政”,为后来西殿太平军执掌国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苏南、江浙地方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第三百零八章 大捷之后
历时半个多月之久的苏福省新政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广德战役和扬州战役的捷报几乎同一时间传到苏州。正在举办宴会送别各地官吏的萧云贵当场宣读了两份捷报,整个西王府登时欢声雷动起来,跟着整个苏州城热闹了起来,军民百姓们都一道欢庆这次太平军的胜利。
广德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交界处。广德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西面宣城芜湖,打下此处西殿太平军便可和芜湖的太平军连成一片,北面的潥水、高淳等县也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天京太平军的地盘。
早在萧云贵赴天京之时,西殿陈玉成部就在湖州集结一万五千兵马准备发起广德战役,进一步巩固苏福省西面的战局,打通与芜湖太平军的联系。随着萧云贵在天京取得东王的支持后,东王也明确表示开春后东殿杨辅清部要攻略江西,因此萧云贵便让陈玉成部发起广德战役,抢先拿下此处。
如此一来,从镇江开始到丹阳、金坛、溧阳、广德一线皆在西殿太平军的掌握之中,为背靠太湖的苏州、无锡、湖州等地又上了一道与天京方面的隔离线。宣城则可以让东殿兵马去占,开春后东殿南下江西便可从此处开始,西殿驻兵广德即可,整个长江三角洲富庶之地皆在西殿掌握之中。况且广德之地煤炭丰富,还可开采几十年,广德煤矿到后世九十年代才开采完,储量也非常大,占了之后也有利于西殿工商的发展。
镇守广德的是楚勇悍将刘长佑,去岁江忠源兵败苏杭后,刘长佑便奉命领一千楚勇及数千绿营、团练兵马镇守广德。广德、宣称等地面临太平军三面包夹之下,城内官吏士绅惶惶不可终日,一日数警,欲举家南逃者极多。
刘长佑兵到后,用泥石木桩封了广德四门,仅留小南门一处,供军需出入,整个广德不许百姓士绅外逃。刘长佑誓要与广德城同殉,消息传开来整个广德的士绅富户们都是夜夜啼哭不止。
陈玉成兵马到了广德之后与清军在广德外围的小坟山、双庙、前村庙等地鏖战,太平军的西洋大炮配属的开花弹大发神威,而陈玉成此战尝试了新的战法,即将全军火炮统一起来使用。
后来清廷的史官记述是这样描述的:“贼以百余利炮轰击小坟山营垒,弹如雨下,声若惊雷,石破天惊,人马垒壕皆糜烂。后贼以步队扑击,小坟山营垒几无可战之兵,参将马成、守备金桓引残兵抗之,贼众围而交斩之,二将并数十将士同时殉难,营垒遂陷。”
其实在太平军第一轮齐射炮击中,清将马成、守备金桓就都被开花弹打得一死一伤,清军没了主将指挥四散溃逃。几轮齐射后,陈玉成派步队赶上,几乎没有费什么事就攻下了小坟山营垒。在这次炮击中,陈玉成部得到萧云贵调配的新式西洋大炮共六十门,六磅大炮十五门,八磅大炮二十门,榴弹炮二十五门,总共有大炮六十门,其余尚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式火炮五十余门,共计一百一十余门大炮。
按照拿破仑文选中拿破仑认为的炮兵配置比例,一个军团四万人,配属六十门各式大炮来看,陈玉成部这个火炮配置比例是相当可怕的。当年【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中,英国海军的战列舰百余门火炮一次齐射也是带来如此恐怖的火力,固若金汤的虎门炮台尚且沦陷,何况小坟山这种临时构筑的营垒壕沟?
萧云贵这次把西殿拥有的所有新式西洋火炮一分为二,一部分调给陈玉成部使用,一部分调给罗大纲部使用,就是想让太平军感受这种恐怖火力的存在,从而让太平军上下对西洋火器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让兵将们从心底里改变一些守旧的思想。毕竟近代战争中,火炮是战争之神。
扫清广德外围之后,陈玉成便把广德围了个水泄不通,尝到甜头的陈玉成也不再玩什么穴地攻城,面对广德矮小的城墙,陈玉成直接命炮队依样画葫芦,集中火炮轰城。三日后广德矮小破旧的土城墙被轰塌大段,太平军炮队却继续轰击缺口,使清军不能组织兵力堵缺口。夜间陈玉成率部突进城内,战至天明时分才清剿完城内清军。
是役广德清军守将江西南赣镇总兵刘长佑、同治艾延辉、县丞兴福、副将松安,参将戴文渊以下四千余清军被歼灭,两千余人投降。而太平军仅伤亡一千余人,多数是入城后清军拼死抵抗,在巷战中伤亡的。但此役太平军的伤亡还是远远小于清军,却是得益于火炮的运用。经过这次集中使用火炮的尝试,太平军开始考虑炮步协同的问题了。
相比广德之役,扬州之战就打得艰苦得多。扬州的江北大营虽破,但胜保等部清军退而固守扬州,扬州盐商又捐饷又组织团练,另有漕运漕丁万余人助阵,清军在扬州一共汇集了近四万余人镇守。
¡¡¡¡ÓÉÓÚ̫ƽ¾ü¶ÏÁËäîÔË£¬¿¿äîÔ˳Է¹µÄÊýÍòäî¶¡¾ÛÔÚÑïÖÝ£¬ÌýÎų¤Ã«ÒªÀ´£¬ÕâЩäȺÇéÐÚÓ¿£¬¶¼ÒªÖú¹Ù¾ü½ËÔô£¬×îºóʤ±£Ñ¡ÁËÍòÓྫº·ÕßËæ¾ü¡£ÕâЩäî¶¡Ëä˵ȺÇéÐÚÓ¿£¬µ«Ëæ¾üÖ®ºó£¬Ò²ÊÇÒªÁ¸Òªâõģ¬Ã»Á¸âÃʤ±£Ò²²î²»¶¯ÕâЩ´ÓäîÔËÖгÔÄùßÁ˵ĴóÒ¯ÃÇ¡£×îºó»¹ÊÇÑïÖݵÄÑÎÉÌÃǾèÁËÒ»´ó±ÊÒø×Ó£¬²ÅËãÊǰÑäîÓµÄÁ¸â̫ͮëÁË¡£
罗大纲部三万余人从瓜州北上后,林凤祥引一万余兵马并三千枝洋枪、百余门大炮到达镇江,水师连夜抢运兵马火炮过长江,花了五天时间才全部将兵马渡完。随后林凤祥坐守镇江调度,罗大纲引兵攻打扬州。
罗大纲却犯了个错误,他没有像陈玉成那样集中使用火炮,而是兵分四路出击,分进合击扬州。
起初太平军渡江,借着旧例岁首日清军防备松懈,一举突破江北大营北部老营,随后清军各部积极来援,清军退守扬州外围营垒。胜保经历上次自己上任之初的大败后,很是整饬了一番军规军纪,也知道对面的长毛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动突袭,因此也到没有一溃千里,清军固守扬州外围各处营垒接战。
突袭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太平军陷入和清军争夺扬州外围营垒的战斗中。由于扬州之地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上河道塘湾又多,加之出兵之时又遇上扬州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造成道路泥泞不堪,太平军的兵马、火炮、辎重转运极为困难,是以战打得很苦。
由于辎重、火炮转运困难,太平军将士经常是只能吃到些冷硬的干粮,渴了取冰含在口中,然后冒着清军的鸟枪、砲子往上冲,是以伤亡也极大。
好在随后几日天气转好,雪水融化,部分被冻住的运河解冻,太平军水师得以转进运河,太平军的辎重等转运才得到一定的改善。数日苦战,太平军总算扫清扬州城外围,清军退守城内。
各部抵达扬州城下后,罗大纲召集诸将议事,商议攻打扬州的办法。
扬州城乃是重镇,城高池深,大城、夹城、堡城甚多,前番有琦善加固过城防,后来胜保也再次修缮城防,防御倒是极为严密。
经过外围争夺,清军损失万余兵马,但胜保老奸巨猾,都是把漕丁、盐商团练等部顶在前面消耗,自己的兵马损失甚少,城内尚有清军正规军三万余人,另有胜保征集的数万民夫助守。
太平军这边死伤竟也有八千余人,其中有近一半人马是因为大雪冻伤、生病而造成的伤病,甚至不少南方兵卒不知雪地道理,阳光出来后呆望雪地而患了雪盲症。由于太平军减员也不少,因此太平军的兵力对阵城内清军并无必胜把握。
诸将商议后,纷纷抱怨大炮沉重,在雪地中转运困难,等炮到了仗都打完了,而且发炮需时良久,炮多有不准。这时候林凤祥给罗大纲来了信函,言西王建议罗大纲将火炮集中起来齐射使用。
最后罗大纲似乎也明白过来,火炮分散使用体现不出威力来,便号令各部将火炮集中轰击扬州城南段城墙。
火炮在集中后果然威力大增,一次齐射虽然也是耗时良久,但一次发射上百开花弹丸对于扬州城古老城墙来说也是非常恐怖的。南门的角楼、城楼在数轮炮击之后便消失了,城头的清军火炮、兵员等更是损失惨重,“贼发百余弹,城头几无立锥之地。砖石崩飞,虽在城下躲避,亦多有伤者。阖城军民百姓,无不惊骇。”
随后扬州城的破城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由于太平军兵力不足,胜保引兵逃遁而去,扬州之战还是打成了一场击溃战,估摸有两万余清军跟随胜保逃出了扬州城去。
战争始终是推动军事、科技变革的最好动力,经过广德、扬州两次战役,太平军开始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炮攻城,不禁让太平军很多将领们开始考虑一件事,要是和列强军队对阵,面对如此强大的炮火,太平圣兵的表现能比清军好么?
第三百零九章 艺术【创建和谐家园】
各地官吏在送别宴会后,各自启程回自己的地盘去了。萧云贵的好心情没有保持多久,翌日童强胜那边传来消息,潜入衡阳刺杀荣禄的死士们成功了一半,他们成功的刺伤了荣禄,但却没能要了他的命。白泽堂损失了五名好手,其余的暂时隐在民间,再次等待机会。
“为什么不在兵刃上喂毒?”萧云贵咆哮着在书房内走来走去,一旁的左宗棠和钱江对望一眼后,钱江上前说道:“荣妖头小心谨慎,身上必定是穿了软甲相护,白泽堂的死士们已经尽力了。来日方长,荣妖头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只要耐心等待,定会除掉此獠,西王不必动怒。”
萧云贵自然知道刺杀是需要耐心的,但他心底里对荣禄身体里那个也是穿越而来的灵魂怀着深深的忌惮,因此焦躁不已,只想着尽早除掉荣禄为好。因为从白泽堂传回的消息来看,荣禄似乎有意在扶植曾国藩的湘军,萧云贵自然知道湘军乃是太平军的宿敌,史上曾国藩就是在衡阳练出了名震天下的湘军。
之前在长沙时,萧云贵以为自己把长沙、衡阳等地攻下,湘军没了兴起的土壤,也就不会成什么大气了,但眼下来看,荣禄又在靠着他的力量,想把历史带回正规上去,此人必须得除掉啊。
萧云贵冷冷的从牙缝中迸出几个字来,让左宗棠和钱江都吓了一跳,“令童强胜不惜一切代价尽早除掉荣禄,哪怕白泽堂这批死士全都殉职也在所不惜!”
左宗棠和钱江二人从没见过西王如此失态和冷酷,那种咬牙切齿的痛恨,似乎要把荣禄生吞活剥了一般,不禁都暗自寻思,这荣禄到底如何得罪西王殿下了?但二人还是躬身领命。
洪韵儿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她一大早就带着李璇玑去找克利福德去了。萧云贵和洪韵儿为了拉拢克利福德,赠送了一座带着苏州园林的大宅院给克利福德居住。
一早洪韵儿和李璇玑就来到克利福德的大宅院,洪韵儿很是吃惊的看到,此处的庭院里放满了各种石雕和碑文,几名教书先生打扮的人正在观摩石雕和碑文。在往里走,正堂内放满了各种文艺作品。小到民间的核雕、山水字画,大到石刻、石像,甚至一只镇山门用的石狮子也赫然在正堂上。
克利福德一身明代的汉服打扮从里间走了出来,离着还很远就欢喜的大声说道:“我的夫人,你总算来了,欢迎来到我开办的中华艺术博览馆参观。我敢说这里的收藏的工艺品和文物几乎能代表一个世纪的文化精萃了,真不敢相信,我真的拥有了一座自己的艺术博览馆。真的很感谢您,夫人,您派了一位天使在我身边,才能让我完成了这项壮举。”
说着克利福德热情的上来就要像洪韵儿行吻手礼,但洪韵儿笑了笑抱拳一揖,让了过去,她虽然来自后世,但也没有习惯让洋鬼子行这吻手礼的。倒是李璇玑脸上一红,洪韵儿鄙见后暗想,这小妮子定然是被这热情的洋人骚扰过。
果然克利福德见洪韵儿让了开去,也很绅士的缩回手来,微微鞠了一躬,洋人的吻手礼是有规矩的,如果女士不愿意,做为绅士是不能强求行吻手礼的。跟着克利福德转而向李璇玑伸出手去,李璇玑红着脸伸出俏手,让他行了吻手礼。
洪韵儿忍不住笑了起来,低声在李璇玑耳边说道:“傻丫头,你不愿意行这吻手礼是可以礼貌的拒绝的,不用迁就。”
李璇玑闻言俏脸都红到耳根子去了,因为她奉命拢络克利福德,起初见面时是同莫佳娜·巴斯德一起见克利福德的,她见克利福德就像莫佳娜行了吻手礼,莫佳娜告诉她这吻手礼是西方礼节,代表男士对女士的尊重。李璇玑不知道吻手礼还可以拒绝,但想着礼数要做到,就红着脸让克利福德吻了手背。这时候听西王娘一说,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去钻。她扭捏的道:“”
跟着洪韵儿笑笑安慰道:“也没什么,今后不让他吻手就行了。”
克利福德听不懂两女用汉语说什么,自顾自的介绍着李璇玑帮他收集来的这些中华艺术瑰宝。克利福德倒也厚道,没想过把这些东西打包运回英国去,听他说话的口气是想在苏州开办一家中华艺术珍品博物馆,他有意自任馆长,同时向民间开放,欢迎市民和观光客们都来参观。适才在院内见到的几个教书先生就是慕名前来考究一块明代碑文的。同时克利福德还找了不少民间的手工艺匠人,都在府上居住,教他制作手工艺品,他甚至想开办一家中华手工艺品商行,专门制作精美的中华手工艺品卖到西方去。
洪韵儿赞扬了克利福德几句,表示西王会支持他完成这个梦想,同时也表示会入股克利福德的中华手工艺品商行,帮助他找更多的民间匠师制作工艺品。
克利福德非常欣喜,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西王会赞助人力、物力帮助克利福德开办中华艺术珍品博物馆和中华手工艺品商行,克利福德负责打理,赚钱之后五五分成。而那些收藏品名义上是属于中国的,克利福德不会将它们带回国去。
洪韵儿为发现一条新的生财之路而高兴,中国民间的手工艺品比如制作精美的玉石器具、瓷器景泰蓝、雕刻等等工艺品在西方是有很广的市场,像景泰蓝这种工艺品后世在光绪年间才开始向西方出口,得到了很多的订单,洪韵儿非常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
好不容易把克利福德的兴趣爱好满足了之后,洪韵儿问起英国那边的消息,克利福德这才说起正事来,不过在他看来艺术品、文物可能才是正事。
克利福德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写了一份长长的报告回英国,同时克利福德难得的分析了一次在中国的投资前景。他在报告中写道:“文明的光辉即将降临这个东方的古国,一支开明的起义军占据了大半国土(有夸大的成分),他们控制了这个古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并占据了上海、宁波这样的开放通商口岸。他们并非一些传闻和满清政府传说的那样只会杀戮和破坏,恰恰相反,他们带领人民抵抗了一次大规模的瘟疫,并在积极的恢复秩序和生产,相比而言满清的军队才是破坏的根源……(此处省略对比文字若干)他们的领袖之一,一位名义上统治古国西方的贤王,是一位开明人氏,他熟知通商和贸易,他的王妃通晓英文和法文……(此处省略赞扬的文字若干)他们希望在占领区扩大通商和贸易,并且希望在古国修建铁路。到这个面积广袤的古国要修建铁路,对于英国的钢铁、矿产工业将带来多么丰厚的回报……(此处省略经济分析文字若干)我毫不怀疑这位西王殿下的作战能力,他手下有十多万精锐的兵士,随时准备为他们的理想和信仰而献身,因此满清政府在这个古国倒台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家族要在远东扩大影响力,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我建议影响议会和首相的决议,给予这个新兴势力更多的支持,不论是在军事、商贸还是政治上的……”
英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接到这个报告后,家族成员开了几次会议,会议上他们又拿出家族在远东的代表——怡和洋行亚历山大的分析报告,亚历山大的报告相比克利福德的虽然保守一些,但还是和克利福德的建议一样,可以扶持这个新兴势力,或者可以有底限的给予支持。
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看到了怡和洋行投资修建苏州到上海铁路的计划书,经过讨论,他们同意发挥影响力,让英国议会和首相的中立政策向太平军一方倾斜一些,但中立的态度还是不会变的。并且指示怡和洋行继续保持同太平军的友好关系,进一步扩大茶丝洋布的交易量,同时保持对满清占领区【创建和谐家园】走私贸易,以保证本方利益的最大化。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洪韵儿很是高兴,随后克利福德又说道:“家族委任我为远东地区的商贸全权代表,铁路、电报线路、各类型的生产机器订单都可以找我商谈,包括双方共同投资建厂也是可以的。只是武器生产线方面还有待我们家族继续同英国政府磋商,不过可能不会有太大希望,毕竟英国和俄国开战在即,国内的武器生产线都要首先满足英国军队需求。而早在去年十月,英国就开始进行战争准备,限制武器和武器生产线的出口,对所有国家都是这样,并非单独针对太平天国。其他民用设备和机器,我还是有把握弄到的。”
洪韵儿压住内心的喜悦道:“那下午我就让我们西王府工部和户部的人员来和先生你细谈,他们那里已经有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和采购清单了。”
克利福德点点头,却看了看一旁的李璇玑说道:“我希望李小姐能够参与。”
洪韵儿微微一鄂,暗想难道这洋鬼子看上了李璇玑?但国家大事面前,洪韵儿自动过滤了儿女私情一层,点头道:“李璇玑会参与整个过程的,只要你在中国,李璇玑都会做为联络参赞跟随你的。”
第三百一十章 近卫军事
春回大地,万物莹然透出了勃勃生机,修长的枝条上挂满了点点嫩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令人一阵心旷神怡。萧云贵站在田地之间,赤着脚感受着大地的温暖,看着田地里忙碌着的慈幼局的孩子们,脸上绽放出淡淡的笑意,也加快了手上的农活。
到田地里帮助做农活,已经是慈幼局的必修劳动课之一。在苏福省新政大会之后,西殿成立了慈幼局,从老弱病残馆中分离出来,专门收养照顾孤儿。整整一个冬天,来到苏州慈幼局的孤儿、乞儿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三千多人。西殿在城内新建了一些房屋供这些孤儿居住,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有饭吃、有书念、有活干。这些孩子们每天有功课,还要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晚上还有晚课,萧云贵和洪韵儿带着西殿典官们给他们授课,晚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们【创建和谐家园】,让孩子们知道该忠于谁,该为什么而活着。
看着一个个娇小的身影跟着农夫们在地里做着农活,很多孩子手下娴熟的程度不亚于老农,萧云贵知道很多孩子在到慈幼局之前,肯定也是没少做农活,倒也明白了一句话,穷人孩子早当家。想到那些娇小的身躯曾经跟着他们父母那佝偻的身影忙碌在田地里,他心中就一阵酸楚,他更加坚定当时把这些孩子带到慈幼局的做法是对的,这些孩子的人生将因为他萧云贵而彻底改变。
萧云贵停下手中的活,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到洪韵儿也站在田埂边看着自己发笑,也报以一笑,却见洪韵儿向自己招了招收示意自己过去。萧云贵赤着脚踏着田埂的路走到洪韵儿身边问道:“什么事?”
洪韵儿微微笑道:“你当心些小心伤到脚,做做样子也就是了,你的位置可不是在田地里,你在田地里反而会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