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睿王跟在莫良缘的身后走,仍是声音极低地道:“还没有复生的消息,四小姐再耐心等一等,有了消息,我马上去长乐宫告诉你。”

      有脚步声从身后传来,莫良缘看见齐王到了近前,咽下了到了嘴边的道谢,冲睿王微微点了点头。

      齐王在长寿殿这里主持大局,一直就没有离开过帝宫,所以宫里如今的流言齐王是知道的,走到了睿王的身前,齐王看一眼走在他们的身前的莫良缘,跟睿王低声道:“我说话难听老三你别介意,她是个寡妇,还有个太后的名头,你离她远着些吧。”

      睿王面色一沉,道:“我问心无愧。”

      齐王还要说,被康王拉到后面去了。

      风从殿门外吹来,将莫良缘穿着的丧服吹得飞扬起来,睿王低头看一眼两条几乎要纤缠绕在一起的丧服衣带,伸手想解时,风突然又停了,衣带从睿王的手中滑走,睿王手一握,手中空空也。

      莫良缘抬头看殿外的天空,阳光剌得莫良缘眯起了眼睛。

      “走吧,”睿王走到了莫良缘的身前,抬手挡在了莫良缘的双眼前,“一会儿面对皇室宗亲还有诸臣,有我在,你不用怕。”

      第74节

      “好,”莫良缘冲睿王笑了笑,其实就算没有睿王在,她也不怕,事到如今她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

      “你瞧瞧这俩儿,”齐王在后面跟康王嘟囔,“他跟曲氏有这么多话说吗?我就没见他跟曲氏并肩站一起过。”

      康王冲齐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跟齐王道:“二哥,你不是莫氏的对手。”

      齐王顿时就又想发怒,可是康王已经快步往前走去,等齐王追上了康王,再想说话时,殿外已经响起众人喊太后娘娘的声音。齐王闭了嘴,站在正殿内看莫良缘,这女子身材高挑,迎风站立着,腰身挺拔,只鬓角那里几缕垂落的碎发显得柔弱些,齐王就想,他还真不是这女子的对手,至少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杀死哪个兄弟。

      莫良缘看一眼自己面对着的皇室宗亲,朝廷诸臣们,目光跟护国公对了一下之后,莫良缘从袖中拿出了遗诏,道:“先帝爷遗诏在此。”

      不知内情的人听傻了眼,这其中大部分人回了神后,就又都不相信先皇有遗诏留下,面前说是太后没错,可先皇犹在人世时,见过这位太后娘娘吗?

      “臣等接旨。”

      人群里传出接旨的声音,眨眼的工夫,就跪倒了一片朝臣。

      莫良缘看着这些跪地的朝臣。

      睿王在一旁小声道:“四小姐看清楚一些,这就是莫氏一党。”

      跪地的臣子占了朝臣里的大半,莫良缘将这些朝臣一一看过,谁能想到,在她的前生里,十年之后,占了大半朝堂的莫氏一党就会灰飞烟灭呢?

      睿王这时轻拎一下丧服的衣摆,跪在了地上,大声道:“臣接旨。”

      康王、齐王相继跪了下来。

      皇室宗亲们看见这三位跪下了,哪怕心里再惊疑不定,再觉得这事里有阴谋,皇室宗亲们也只得跪下了。

      等皇室宗亲和诸臣都跪地了,有管事太监上前,从莫良缘的手里接过遗诏,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声宣读了起来。

      传位于六皇子李祉。

      李祉年幼,命太后莫氏携幼子临朝,垂帘听政。

      命三皇子睿王李祯辅政。

      命护国公莫潇辅政。

      遗诏读起来很长,但意思只有这么四个意思。

      管事太监读完了遗诏之后,回音在空旷的殿前广场上回荡,跪着的人群却是鸦雀无声。

      护国公猛地抬头看向了莫良缘,睿王辅政?他知道这丫头跟睿王会有联手,可他没想到,这丫头就这么不给他一点能回旋的余地,将这事直接就在遗诏里写下了,这丫头当真以为,他对付不了她?

      莫良缘对上护国公的目光,扬了一下嘴角,一丝冷笑就挂在了嘴角上,看向了林妃在朝中为官的兄长,莫良缘说:“林大人找个时间去林妃娘娘那里看一看,五殿下听闻先帝爷驾崩,也是病得厉害了,他很想你这个舅父的。”

      工部侍郎林耀宗听呆住了,他昨日还接到妹妹的秘信,说五皇子有机会成皇,今日五皇子就病重了?!

      莫良缘又看向了护国公,道:“诸位这是怎么了?不愿接先帝爷的这道遗诏吗?”

      给读者的话:

      谢谢宝宝们的打赏,订阅,月票票,推荐,收藏还有留言,谢谢宝宝们~

      第82章 女子与外臣

      “臣接旨,”睿王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臣接旨,”康王,齐王紧随其后。

      皇室宗亲们这几天过得日子用一个形容就是浑浑噩噩,他们唯一能知道的事,就是兴元帝驾崩了,其他的事他们一概不知。现在莫良缘突然就拿出了兴元帝的遗诏,只有五岁的六皇子李祉要成皇,莫良缘为太后垂帘听政,只这两件事就将皇室宗亲震得脑中一片空白,睿王三人接了旨,皇室宗亲们还是没有反应。

      “敬王叔,”睿王喊了一声兴元帝的五皇弟,敬亲王李逸一声。

      敬亲王抬头看睿王。

      “王叔,接旨啊,”睿王说道。

      敬亲王嘴唇颤了颤,没发出声儿来。

      “我们都点头了,王叔你们还要说什么?”齐王不耐烦地小声道:“你们是想看着我们兄弟为了皇位打起来?还是说你们也能争上一争?”

      齐王这话说得难听之极,要争皇位的,有资格争皇位的是我们兄弟,现在我们都同意由李祉成皇了,你们这些人还要想什么?不看着我们兄弟来一场兄弟阋墙,你们就不甘心?还是说你们想越过我们兄弟,也来争一争金銮大殿里的那把龙椅?

      “臣,臣接旨,”敬亲王接旨了,齐王兄弟都死了,那金銮大殿里的那张龙椅,他们这些皇室宗亲倒是可以争上一争,现在齐王兄弟都活着,三个在场都是成年皇子,还都同意由李祉继位,那他还操什么心?他就是为国操心,有人会感激他吗?

      敬亲王这一接旨,皇室宗亲们也就陆陆续续地都低了头。

      莫良缘不催护国公,只是目光很漠然地看着自己的祖父。

      护国公之所以给莫良缘空白,只盖了玉玺的圣旨,其实是带着万一遗诏之事有变,他也脱罪的心思的。遗诏上的字不是他所写,也不是他命人所定的,只要他不认玉玺之事,那遗诏之事就完全与他无关了。这是护国公的习惯,走一步往后看三步,可是现在,护国公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不认这道遗诏,质疑这遗诏是假的,李祉成不了皇是小,五皇子一定是被睿王的人看住了,护国公相信,他今日只要不认这道遗诏,那五皇子和林妃一定随即就身首异处。

      又或者再想其他的办法让李祉成皇?算着日子莫望北,又或者莫桑青就要入京了,今日不称了莫良缘的心愿,等这二位入了京,别说成皇了,李祉能不能活都是一个问题。

      “臣接旨,”护国公弯腰,额头抵地的接旨道。

      护国公这一接旨,莫氏一党的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都接了旨。

      护国公微微侧了身,冲跪在自己身左侧的一名大臣微微摇一下头,手指往莫良缘那里指了指。

      “太后垂帘听政?”这名大臣马上就明白了护国公的意思,开口大声道:“后宫嫔妃干政者死,太后娘娘怎可垂帘听政?!”

      第75节

      这位开口这么一质疑,莫氏一党们明明方才已经接了旨,这会儿马上就又闹了起来,矛头直指莫良缘。

      “叉出去,”莫良缘抬手就一指最先开口的那位大臣,这人她知道,这是护国公门下的【创建和谐家园】,御史台有名的能言善变之人。

      睿王看了一眼站不远处的几个太监。

      这几位被睿王看得先是一愣,什么时候叉人的活要由他们来做了?可是看一看两边笔直站立的禁卫们,这几个太监明白了,睿王爷和太后娘娘都支使不动禁卫军,现在也就只能指望他们出力了。

      “太后娘娘!”被莫良缘指着的御史抬头直视着莫良缘,开口就要说话。

      五个太监这时一拥而上,不等这御史反应,和这御史附近的人反应过来,就将人拖了出来。

      “抗旨不遵者死,”睿王冷声道:“将他扔进金水河,先醒醒脑子再死。”

      太监们将年已四旬的御史抬了起来,往广场的五座御桥走去。

      御史回过神来要说话,却被太监用布团塞了嘴,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拼命挣扎了,一个文人又怎么是五个年轻太监的对手?

      五个太监快步上了最右侧的御桥,桥下的水面上还飘浮着冰块,太监们的动作没有半点停顿,抬手将御史扔进了金水河。

      噗通……

      重物落水的声音响起,将惊愕中的众人震得回过神来。

      一队士兵冲进了寿皇殿的正殿广场,径直跑上台阶,从众人的身边跑过,站在了莫良缘的身后。

      御史掉进金水河的瞬间,人就被冰冷的河水冻僵,就算这御史是会水的人,身子一僵,再好的水性也是惘然,御史甚至都没有将布团从嘴中拿出,人就沉进了水里。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莫良缘问。

      广场上的空气似乎被冻上了,很多人怒视着莫良缘,却无人说话。

      “护国公,”莫良缘问:“你还有何话要说?”

      护国公过了半晌才道:“太后娘娘垂帘听政,这事臣以为不妥。”

      “先帝爷是不放心圣上,”莫良缘说:“所以才让哀家好照顾圣上,若是圣上不用哀家照顾,那圣上也就不用护国公你辅政了,有皇兄们在,何须护国公你一个外臣辅政?”

      护国公腮帮向内塌陷,显然是牙关紧咬了。

      “这是李家天下,”莫良缘又道:“哀家是女人,护国公是外臣,真论起来,还就是睿王爷辅政适合,护国公意下如何?”

      我不垂帘听政,那你就别想辅政,让睿王一人独揽大权好了。

      莫良缘的话意,在场的别说是宗亲大臣,就是一旁的禁卫,兵卒们都能听得明白。

      莫氏一党的众人陷在茫然之中,太后娘娘明明是莫家女,是护国公的亲孙女儿,现在他们应该跟睿王恶斗才是,怎么却偏偏是这对祖孙怼上了?难不成这对祖宗是在演戏?可这戏码他们怎么一点都看不明白呢?

      “护国公你意下如何?”莫良缘又问。

      护国公道:“女眷与外臣不能相提并论。”

      “是不能,”莫良缘说:“女人未必都是头发长见识短之辈,外臣也未必都是能忠君卫国之人,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

      第83章 郑贵妃说,让莫氏来见本宫!

      “圣上天姿聪颖,只是的确太过年幼,”睿王这时开口道:“偌大的江山,本王愚钝,由本王一人辅政,本王难免力不从心,太后娘娘非一般女子,太后娘娘垂帘听政,本王求之不得。”

      ¡°ÍõÒ¯¹ý½²ÁË£¬¡±ÄªÁ¼Ôµ³åî£Íõ΢΢ò¥Êס£

      在场的诸人这会儿看明白了,太后娘娘这是与睿王爷联手了,护国公若是再争,怕是这二位一人垂帘听政,一人做辅政之臣,护国公就鸡飞蛋打,什么也捞不着了。

      “护国公?”齐王这时开口喊护国公了。

      “臣无异议,”护国公选择了退让。

      “还有谁有异议?”莫良缘又问了一遍。

      这一回真正是无人说话了。

      宣读遗诏的太监将遗诏放回到莫良缘的手里,这纸遗诏算是宣读完成,从现在开始李祉就是天晋王朝新的皇帝,而莫良缘成了垂帘听政的太后娘娘,睿王和护国公成了辅政之臣,天晋兴元帝一朝至此终结。

      “平身吧,”莫良缘冲众人抬一下手。

      众人这才得已起身,可是站起身之后,众人又陷入了尴尬之中,按规矩,他们现在向新皇行三拜九叩之礼,可是现在新皇在哪儿呢?

      “圣上身体不适,”睿王这时道:“改日我们再去长乐宫行礼。”

      “去长乐宫行礼?”敬亲王开口道:“圣上住在长乐宫?”

      “圣上自然应是住在龙息宫的,”睿王说:“只是圣上尚且年幼,住在长乐宫方便太后娘娘照顾,还是皇叔想说,让太后娘娘去龙息宫暂住?”

      “有劳太后娘娘了,”敬亲王冲莫良缘行了一礼,比起太后住进龙息宫来,圣上暂住长乐宫就不是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了。

      “王爷客气了,”莫良缘说:“照顾圣上是哀家份内的事。”

      敬亲王抬眼看莫良缘,这一看敬亲王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太过年轻的女子,或者说一个姑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2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