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是因此历代帝王往往把昭字作为谥号,历史上谥做昭帝的一般都有好名声,像汉昭帝刘弗陵、汉昭烈帝刘备、北齐孝昭帝,明昭帝朱高炽等等。
可是这封号太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是太皇太后的姐姐就被封为宸妃,当时引起前朝后宫的轰动,之后更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哪个不把她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而昭字不像是宸字那么露骨是帝王的意思,可昭字能够作为帝王的谥号甚至是美谥,就足以说明这个字的分量了。图海可以想象这道圣旨传出去,恐怕连太皇太后都不见得会满意了。
康熙听到图海所求倒是有些呐呐不敢言,实在是康熙在下旨是为了云瑶的封号有些挠头,后来好不容易想了一个昭字,觉得此字甚妙,就给云瑶起了这么一个封号。
康熙为着妃子的封号有些挠头这并非妄言,满清入关后对于后宫的规矩有些说不清,大多是承自明朝的。而此时康熙宫中高位只有一后一妃,钮祜禄妃也没有称号。所以康熙再封云瑶为嫔时,想要再给她一个封号以示重视,可是清朝建立太短,前头找不到例子,因此康熙就想了想比较好的含义的字,就选中了昭字。
康熙当时并没有想那么深远,因为昭字除了用作帝王的谥号,也用作皇后的谥号或者是臣子的封号的等。换句话说,这个字比较常用。
可这个封号作为活人的封号就有些不地道了。云瑶不是精通历史的学者,因此也不知道这个昭字的忌讳。使用昭字作为谥号的帝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位时间很短,最能说明的还有明昭帝朱高炽,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有文昭甄皇后,连臣子里的封为文昭公的人都是寿命很短。
而这件事并非巧合,因为谥号都是后人用来评价先人的,所以后人在上谥号时往往都是用谥号表达一定的含义,而昭字就代表了这个人名声不错,就是英年早逝了!不得不说汉语真是博大精深,昭字明面上一个这么好的封号,暗地里却代表了这么不吉利的含义实在是太奇怪了。
而且历史上康熙把钮祜禄妃封为孝昭仁皇后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康熙在把圣旨发出去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只是觉得一个妃子的称号应该没什么,可现在图海兴师问罪让康熙有些挂不住脸。
不过图海虽然这样说了,可是也没有一定要康熙换封号的意思,毕竟刚下旨哪有立马改前头的圣旨的呢!只是这次在康熙面前提一个醒,也是表示亲近的意思。
图海就道:“老臣替我那外甥女谢过皇上,只能不负圣上的厚爱了。”
康熙见图海这样说也松了口气,毕竟刚才康熙才接受图海的好意,现在哪能翻脸呢,只是图海说的事康熙也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地道,因此就想着等到昭嫔进宫后好好补偿一番。
第八十五章 收服嬷嬷
此时云瑶尚且不知道康熙给她的这个封号有这么多的猫腻,实在是云瑶并不是对这些事情极为精通之人。云瑶若不是因为以后钮祜禄妃被封为皇后,而她的谥号用的是昭字,云瑶还真不会注意到封号的问题。也就是说云瑶并不知道把昭字用做谥号的人都是英年早逝的,不得不说云瑶还是不知道某些事实会更加幸福。
云瑶此时又要在经历一次教养嬷嬷的摧残,不过这次还好,因为她已经明文下旨封为昭嫔了,因此前来教导她的嬷嬷倒是十分和气。而且这个教导嬷嬷还是个熟人,不是别人就是云瑶在宫里遇见的那个苏嬷嬷,当这个苏嬷嬷过来教导云瑶后,云瑶倒是松了一口气,毕竟她是康熙的人,总比是皇后派来的人好。
不过这次苏嬷嬷主要教导的并不是之前那个嬷嬷说过的,而是宫里面对各级行礼的规矩,不过云瑶已经是昭嫔的缘故,所以她只需要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还有皇帝皇后钮祜禄妃等人行礼即可。
云瑶有些庆幸自己不是上辈子那样进宫,上辈子云瑶进宫基本上碰见个主子都要跪拜行礼,云瑶又不是喜欢受虐的人,能够少跪一些人自然是好的,更何况云瑶处心积虑的爬那么高比就是为了不给别人下跪吗!
不过这一日云瑶在和苏嬷嬷学完之后,苏嬷嬷正要告退,云瑶拦住了她。云瑶坐在上首拿着茶杯轻轻浮着也不入口,看着苏嬷嬷就把茶杯放下道:“苏嬷嬷来了这么长日子,云瑶还没有和苏嬷嬷好好说过话呢!”
苏嬷嬷听着云瑶不紧不慢的话语心下有些发紧,这些日子苏嬷嬷也算是了解这位未来的昭嫔了,这位圣上新封的昭嫔别看是年龄小,可也不代表她是人人可以糊弄的。因此苏嬷嬷面对昭嫔也收起了一开始的轻视之心。
因此苏嬷嬷恭敬的道:“昭嫔娘娘客气了,奴婢是那个排面上的人,那里值得娘娘惦记。”
云瑶轻笑道:“苏嬷嬷太谦虚了,云瑶正需要嬷嬷这样的老人指导呢!说来之前云瑶在宫中一个月还要多谢苏嬷嬷照顾,不过云瑶有一事想向苏嬷嬷打听一下,不知苏嬷嬷是否方便?”
苏嬷嬷听了心中一震,连道:“昭嫔娘娘客气了,奴婢哪里值得娘娘请教,不过娘娘但请直言,奴婢知道的一定会告诉娘娘。”
其实苏嬷嬷身为康熙的人是不必对昭嫔这么客气的,可是苏嬷嬷在出宫前被康熙安排让她成为将来昭嫔的管事嬷嬷,如此一来苏嬷嬷哪能不重视昭嫔,昭嫔毕竟是苏嬷嬷未来的顶头上司,若苏嬷嬷仍然是在乾清宫当差的话,苏嬷嬷自然可以无视云瑶,可是如今的情况苏嬷嬷若是惹怒了云瑶,到时候就连康熙也不会因此惩罚昭嫔,反而是她这个管事嬷嬷绝对会遭殃。而且苏嬷嬷若是和云瑶一起,将来苏嬷嬷也不可能在回到乾清宫了。因此苏嬷嬷这些日子来对昭嫔可谓是尽心尽力,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忌讳都告诉云瑶。
苏嬷嬷这些日子的作为云瑶也是看得清清楚楚,云瑶自然发现苏嬷嬷教导她可谓是尽心尽力,一点儿也不符合宫中之人明哲保身的理念。云瑶也想到了苏嬷嬷将来会跟随她的可能,与苏嬷嬷忐忑不安的心情不同,云瑶心中是极为高兴的。
上辈子云瑶遇到苏嬷嬷时,云瑶是康熙后宫里的一个小小的庶妃,而苏嬷嬷当时却已经是佟贵妃身边首屈一指的管事嬷嬷,基本上苏嬷嬷不是云瑶这种小小的庶妃能比的。
而且苏嬷嬷擅长养生之道,上辈子佟贵妃能够在高龄生下五公主也是托了苏嬷嬷的福。至于这种事为什么云瑶会知道,因为上辈子这事在宫里是众人皆知的,不过此时苏嬷嬷还在小心翼翼的隐藏她通晓医术的事情,上辈子若不是佟贵妃突然在生下五公主时大出血由苏嬷嬷救了下来,宫中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苏嬷嬷还有这一手。
云瑶不知到为何苏嬷嬷要隐藏医术,可是如今康熙既然要把苏嬷嬷赐给她,云瑶自然是笑纳了,当然只是废话,要云瑶看着苏嬷嬷这块肥肉溜走,还不得心疼死她。
而云瑶与苏嬷嬷的交集却是因为白梅而起的,前头说过白梅是当时云瑶入宫后她家人找来保护她的,云瑶将白梅视为心腹。而白梅却是苏嬷嬷的侄女,这件事还是在一次云瑶领着白梅去佟贵妃那里请安时被苏嬷嬷瞧出端倪的。据苏嬷嬷说,白梅与她那苦命的姐姐长得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苏嬷嬷打听之后才知道白梅是她姐姐的女儿,也就是苏嬷嬷是白梅的姨妈。
而当年苏嬷嬷因为早早进宫与家里人断了联系,而只有白梅的额娘一直挂念她就托人一直照顾她,后来白梅的额娘早早去世,苏嬷嬷才不再收到姐姐的消息。
而有了这一层关系,苏嬷嬷也对云瑶颇为照顾,云瑶上辈子感念苏嬷嬷的照顾,这辈子云瑶是想让苏嬷嬷能够为她所用的。
“苏嬷嬷既然这么说,云瑶也就不客气了,云瑶想着与苏嬷嬷相熟,云瑶进宫后不知能否让苏嬷嬷陪着云瑶,当然这件事还要看皇上恩典,云瑶提前问嬷嬷一句还望嬷嬷恕云瑶冒昧。”云瑶道。
“娘娘说笑了,奴婢自然是愿意跟着娘娘的,只是这事还要看主子恩典,奴婢那里做得了主。”苏嬷嬷如此答道。其实苏嬷嬷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跟着云瑶,可是苏嬷嬷没有拒绝就表示这件事情是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了。
云瑶听了苏嬷嬷的回答大喜,云瑶知道苏嬷嬷背地里是皇上的人,上辈子她在佟贵妃身边,这辈子又被派到她身边,云瑶知道苏嬷嬷肯定不会完全听从她的命令,可这对于云瑶来说已经是足够了,云瑶不在乎苏嬷嬷背后有康熙,只要苏嬷嬷不是其他人的人手就好。
而康熙既然迟早要在她身边安插人手,她还不如早早选一个知根知底的,省得以后无法防备,而且至少苏嬷嬷不会害她。
而且苏嬷嬷和白梅是至亲,云瑶上辈子一直觉得亏欠白梅,这辈子能让她们早早团聚也好。
第八十六章 嬷嬷打算
云瑶觉得苏嬷嬷既然表露了善意自然就道:“不知苏嬷嬷进宫多年,可是有什么家人在宫外?”
苏嬷嬷听到云瑶问话有些黯然道:“奴婢自小入宫,这些年来奴婢的侄子兄弟都未曾起意要奉养奴婢,因此奴婢只能在宫里一直蹉跎到现在。只有奴才的姐姐一家让奴婢挂心,奴婢的姐姐本来一直挂念奴婢,可是十多年前突然不再与奴婢联系,后来奴婢托人出宫查访才知道奴婢的姐姐竟然难产而死。奴婢的姐姐只遗一女,这些年来奴婢连她是死是活都不清楚。”说到伤心处苏嬷嬷拿起手帕擦拭眼角的泪珠。
苏嬷嬷心里其实一直挂念着自己的侄女,要不然在发现白梅后,苏嬷嬷连云瑶都顺手照顾,虽说这是白梅的请求,可苏嬷嬷对于白梅的疼爱可见一斑。
而且苏嬷嬷这时候在云瑶面前说出自己的情况,何尝不是为了希望云瑶能看在她的面子上把她那个可怜的侄女找到。至于苏嬷嬷为何知道白梅情况不好,也是因为丧母的嫡女哪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而且苏嬷嬷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苏嬷嬷虽然身为康熙的属下,可她并不是向康熙身边的人那样亲近,就如康熙的乳母孙氏能够让康熙封为一品奉圣夫人,可是苏嬷嬷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嬷嬷,根本在康熙面前没有什么脸面让苏嬷嬷借机帮自己的侄女。因此在苏嬷嬷得知要被分到云瑶这里,心里是存着一丝希望的。
因为云瑶入宫代表着图海和一部分钮祜禄家族,在苏嬷嬷看来昭嫔只要不自己作死将来就至少是一个妃子。其实在选秀时苏嬷嬷看中的并不是云瑶,而是佟家的佟格格。
因为苏嬷嬷认为佟家是皇上的母族,在得知佟格格也要入宫的情况下,苏嬷嬷就心动了,实在是佟格格的身份太合适了,圣上不会阻挠她去佟格格跟前当差,而且说不定在佟格格进宫后还要派人到她那。而且佟格格虽然是圣上的表妹,可是这不意味着佟格格能在宫里横行霸道。到时候苏嬷嬷觉得自己上场的机会就到了。
可是苏嬷嬷没想到的是,上辈子佟格格确实在宫里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可是转眼间佟家竟然找到了当年孝康章太后身边服侍过的嬷嬷给佟贵妃送去了。因此苏嬷嬷在佟贵妃面前一直被防备着不曾重用。
直到佟贵妃因为子嗣问题苦恼时,苏嬷嬷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而当时苏嬷嬷在佟贵妃面前进言说是能够让佟贵妃有子嗣。当下佟贵妃大喜,可是佟贵妃并不是蠢人,在她看来苏嬷嬷在她这里待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从未告诉过她,自然不会信任苏嬷嬷。因此苏嬷嬷给佟贵妃开的药方自然大打折扣,等到五公主出生一直病歪歪的,而且佟贵妃还因为大出血差点连命都没了,因为苏嬷嬷担心康熙迁怒,就极力想办法保住了佟贵妃。
可惜就算如此苏嬷嬷之前的一番打算自然成了空,而佟贵妃自然也没把苏嬷嬷看在眼里,特别是在五公主夭亡之后。要不是佟贵妃知道苏嬷嬷是皇上的人早就把她给处置了。可惜从此之后苏嬷嬷在佟贵妃宫里就成了摆设。
不提上辈子苏嬷嬷费尽心思之后,竟然在宫里碰见了白梅。只说今世苏嬷嬷一开始还是有那样的打算,可是云瑶异军突起让苏嬷嬷有些犹豫,直到康熙让她跟随云瑶之后,苏嬷嬷才下定了决心。而如今云瑶一开口招揽苏嬷嬷就答应了此事。
而苏嬷嬷如今想借着云瑶找到侄女,因此就借着这次云瑶的话提到了此事,想要让云瑶帮忙。
云瑶也一拍即合,就答应了此事。就让苏嬷嬷说了白梅的情况,然后云瑶找人调查。然后云瑶就借此机会让白梅顺理成章的出现在她身边。
云瑶说完这件事就想到了自己临出宫遇到的那个香炉的问题。因为现在苏嬷嬷可以说是自己人了,所以云瑶直接问道:“不知苏嬷嬷在云瑶出宫之后,那个香炉是怎么处置的?”
苏嬷嬷如今在云瑶答应了她的条件之后很快的进入了状态,就道:“主子有所不知,这些天来宫中有些乱意。自从前些天来圣上下旨把那个蛊惑人心的钦天监的两人抓起来后,圣上就开始以为太皇太后以及太后祈福的名义放出了大批宫人,而且还有不少人进了慎刑司,因此后宫人心惶惶,圣上想来一直也没有处理这件事情。”
云瑶本来也做好了这件事情虎头蛇尾的打算,可是没想到事情真的是这样后还是有些泄气。不过想到苏嬷嬷口中近日来皇上的动作,云瑶就只能认命了。
云瑶并非无知之人,现在前朝后宫简直是风声鹤唳,因为牵涉到了太后以及皇上唯一的嫡子承钴,康熙就以皇后请的那两个钦天监官员蛊惑人心大逆不道挑拨皇室之间的关系,把两人关了起来,还下令凌迟处死。
这件事传出来之后,连图海都受到了牵连。图海在康熙下令抓人时,就上前请罪说是他御下不严,而且让这等大逆不道徒有虚名之人混进了钦天监是他的失误等等。
不过众所周知图海接手礼部才不到半年的时间,那里清楚此事。而且那两个人是在图海接管礼部之前就已经在钦天监任职了。再加上钦天监别看是挂在礼部下边的,可实际上钦天监是游离在六部之外的。图海这个礼部尚书并不能完全约束钦天监的人。
而且之前因为钦天监的主管人手是汤若望,别看他死了几年,可是钦天监的权利根本就没回到礼部尚书手里。汤若望这个人在康熙顺治朝可谓是鼎鼎大名,而且康熙的皇位有一部分就是汤若望促成的。因为汤若望在顺治面前说最好要找一个出过天花的人登上帝位才好,而且之前顺治起过要封安亲王为太子的念头也被汤若望以帝系转移会引起朝廷动荡的话给打消了。因此康熙能够登上帝位汤若望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康熙对于汤若望也是投桃报李,对于他也是十分信任,而钦天监在汤若望的主导下自然无人敢插手。
也是因此康熙就只是罚了图海半年俸禄,可谓是不痛不痒。
第八十七章 蒙古风俗
云瑶见到此事竟然差点儿牵涉到舅舅也是心惊不已,到了这时云瑶才想起来上辈子这个时间,图海确实因为一些事情被训斥了一顿,而且还被罚闭门思过,之后图海就差不多远离权力中心了,若非三藩时图海屡立战功,恐怕图海就要从此没落了。不过上辈子以云瑶的年龄吴禄和马佳氏都不曾告诉云瑶,云瑶也就不知道此事的真相,可是这辈子又是在这个时间图海仍然受到了惩罚,让云瑶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此时云瑶不得不庆幸自己当初把消息告诉了舅舅,要不然今天就不是这样轻的惩罚了。当然这时候云瑶尚且不知道这场风暴要很大一部分是由自家舅舅造成的,云瑶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担心这种事情了。
而云瑶在苏嬷嬷提到这件事情后,也趁机问起宫中主子的情况。对于云瑶来说宫中的人更值得她注意。
而苏嬷嬷见到云瑶关注起宫里的事情,也乐见如此,。苏嬷嬷自从打定主意要跟随云瑶之后,依然愿意自己的主子能够有上进心,见云瑶要了解未来的对手,连忙把知道的都告诉云瑶。
“主子有所不知,近日来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之前太皇太后因为前头地龙翻身被砸伤的缘故,近日来一直在宫内养伤,圣上也是日日到太皇太后跟前请安,圣上更是连连责问太医院,撤了好些人的职,不过圣上着急也没错,这些天都过去了,太皇太后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连苏麻喇姑都已经都差不多好了...”苏嬷嬷先把宫里太皇太后的事情告诉云瑶。
“等等,你说连苏麻喇姑都好了,我怎么记得当日好像是苏麻喇姑将太皇太后推开而自己受了重伤吧!太皇太后不是伤的不重吗?”云瑶插嘴道。
苏嬷嬷回道:“主子说的半分没错呢!若非这样圣上怎会这样着急,圣上纯孝,那里见得太皇太后饱受病痛之苦,而且苏麻喇姑伤得更重反而比太皇太后好得快,圣上哪能不怒呢!若非是太医院的太医说苏麻喇姑并未全好,还留下了后遗症,因此太皇太后的伤势还得好好护理,不留后患才好的那么慢。因此圣上才免了他们死罪,不过也把之前给太皇太后治伤的太医院院使给降成一个普通的太医了,还说若是太皇太后仍旧不好就将他降罪。”
“你说苏麻喇姑已经好了?不过我听说苏麻喇姑信奉蒙古哪里的宗教,说是终身不服药什么的,嬷嬷是我记错了吗?”云瑶疑惑道。
苏嬷嬷心中一震看向云瑶,苏嬷嬷也想到了此事。之前苏嬷嬷一直没想到了苏麻喇姑的生活习惯,因此对于苏麻喇姑能够好这么快并没有什么疑惑,只是如今云瑶一提苏嬷嬷立马想到了之前忽略的事实。苏嬷嬷在宫中多年,哪里不知道蒙古后妃以及侍女等人的生活习惯,只是大多数蒙古人在进入皇宫之后,入风随俗渐渐改了习惯。可是少数人仍然没有改变,比如顺治后宫里的淑惠妃,也就是皇太后的亲妹妹,还有就是苏麻喇姑了。
前头也说了苏麻喇姑信奉蒙古那边的习俗,这种习俗在【创建和谐家园】看来简直不可想象,其中有两种特别的习俗有些让人不能接受。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
不说那个终年不洗澡的习俗就让很多爱洁的人接受不了,就比如顺治因为淑惠妃这种习惯基本没有亲近过她。而那个终生不吃药的习俗也让入关的人暗暗排斥。在皇宫里因为太医院都是为主子们服务的,而宫中的宫女太监在生病后往往只能找一个太医身边的医童使些银子偷偷弄出点儿药来。而蒙古人进宫后大肆排斥太医院开的中药,视之为异端。
而苏嬷嬷因为早年只是一个粗使宫女,在生病时托人在太医院弄了一些药回来,可是碰巧被一个蒙古来的宫女给看见了,不仅把她的药给掀翻了,还警告她不准再服药。苏嬷嬷再次托人买药也被拒绝,之后也是硬生生的把病扛过去了。因此苏嬷嬷对于这种习俗可谓是印象深刻,云瑶只是一提就被苏嬷嬷想起来了。
苏嬷嬷就道:“主子说的没错,虽然之前蒙古的后妃入乡随俗,把这个习俗给改了,可是也有少数人仍然坚持这个习俗。苏麻喇姑就没有改过。按理说苏麻喇姑最多用些外伤药,没有好这么快才对?”苏嬷嬷也是甚为奇怪,太皇太后并未遵守过这个习俗,只有苏麻喇姑才一直没喝过药。而这次两人的病情反而是反了过来,这两人一对比着实让人奇怪。
云瑶心中暗暗思索着这个异常的情况,好像脑子里飘过一点儿东西只是云瑶没有抓住。云瑶觉得这件事是很重要的或者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
云瑶就继续道:“这事情一出,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太医院无能了,只是不知太医院是否无辜?”
其实这件事情一传出来,就有些在京里的蒙古官员大肆抨击说是应该遵守蒙古的风俗云云。只不过很快这种言论就被压了下来,其实满朝贵族们根本没有几个相信不用服药就能自己好的,只是他们有些怀疑现在太医院的太医水平而已。要知道太医院并非是只给宫里的人治病,而是在朝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官员都可以在太医院请太医看病。
苏嬷嬷道:“主子说笑了,太皇太后这么久还没好,这其中没有太医院的无能才奇怪呢!”苏嬷嬷这话并不算错,就连宫外的大夫在看这种病时顶多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是这不意味着过了一百天才能走路,只是表示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康复。而宫中的药材众多,那里比不上外边的大夫。
而太皇太后这么多天都没有好转的迹象简直就像是没吃过药一样。等等,云瑶猛地坐直身子,突然想起以前在宫里见过苏麻喇姑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因为苏麻喇姑从来不肯服药,那次生了大病之后苏麻喇姑足足在宫里躺了半年,后来若非是康熙想办法让太医院为苏麻喇姑做一些药膳哄她吃了之后才渐渐好转,那次苏麻喇姑就差点魂归西天了。
而云瑶能记得这么清楚也是因为有人在暗中嘲笑这种习俗,不过苏麻喇姑到底不是普通的人,他们自然不敢大肆宣扬。
第八十八章 太后事了
不说云瑶从这件事情里得到太皇太后不知为何并未服药的可能外,让云瑶大吃一惊。而云瑶也不敢讲这个猜测说出来,毕竟现在苏嬷嬷尚未与她完全交心,云瑶自然不敢随意出口。
再加上别人不知道云瑶还能不知道苏嬷嬷是康熙的人嘛!云瑶自然不敢在康熙的人面前随意猜测这种事,毕竟康熙作为皇帝,即便是他看不顺眼太皇太后,可有哪能容许其他人在其中插手呢!
云瑶自是不敢与苏嬷嬷再提。就继续问宫中其他人的事情。而苏嬷嬷也知道其中忌讳,就给云瑶说到了太后。
“前一阵子主子您的舅舅图海大人上书说是要为太后娘娘大办寿宴。皇上也允了此事。”苏嬷嬷提到太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云瑶。
云瑶听了反而觉得有些奇怪,在她看来,图海身为礼部尚书上书此时倒没什么可奇怪的,可关键是时间不对啊!或许是现代那些清朝剧里经常出现什么皇帝五十大寿皇太后八十大寿等等,可实际上在清朝皇室和官员家庭在过寿时是遵循着男过十女过九的规律办寿的。
而太后今年年龄是三十,按照规律来说是不需要今年办寿的。不过上一年太后也并没有过寿。毕竟太后年纪尴尬,现在很少有人在二十九过寿的。而在云瑶记忆里太后是到了康熙十九年年才过了一次大寿,那时候太后已经是年近四十了。而今年为太后过生日名不正言不顺啊!不过太后每年都是过寿的,只不过是逢九办一次大的而已。
苏嬷嬷见云瑶有些疑惑,就提示道:“主子,您忘了钦天监那回事了?”
云瑶恍然大悟,云瑶发现太后现在并非是后来受康熙尊敬的太后娘娘,在云瑶记忆里,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就移情到太后身上,而且和太后是一副母慈子孝的景象。而康熙为表对太后的孝心,基本上是每次办寿都是场面宏大,而在逢九的大寿上更是极尽奢华。
可是如今太后仍然是宫中的小透明,就算是太皇太后也没想过为自己的儿媳兼侄孙女办过寿宴,只是在她过寿时赏些东西罢了。而康熙也有样学样,并未曾为太后的生日劳动过。
而这次竟然是第一次为太后举办寿宴。太后作为皇后时也曾办过千秋宴,可是当时因为顺治不喜欢太后,千秋宴一再减缩,太后当时根本就没有应有的排场。弄到如今这可能是太后过的最隆重的一次寿宴。
不过如今图海这次上书倒也勉强是合情合理。毕竟康熙这次因为皇后的事情狠狠地得罪了太后,这次哪怕是为了赔罪,康熙也要为太后办一个好的寿宴。而图海此时上书倒也适宜。
“太后娘娘也是再三推却,之后圣上又一直坚持,最后推却不过太后娘娘也就允了此事,不过太后娘娘道如今太皇太后一直身体未愈,就把寿宴放到了年底,到时太皇太后想必也好了。而且主子到时应该也进宫了,主子肯定也要参加寿宴,到时候太后娘娘一定会对主子另眼相看的。”苏嬷嬷说到最后也甚是兴奋,虽然太后在宫里是个小透明,可这不意味着太后没有一点威严,而云瑶因为图海上书的事情说不定太后会对云瑶青睐有加的。到时候云瑶入宫也有了一个盟友。
云瑶到是笑而不言,不过她在心里也是感叹不愧是能在太皇太后去世后仍然能够被康熙心甘情愿得奉养,而且还能养育康熙的五阿哥的太后啊!
太后若是推却了康熙为她举办的寿宴,倒是康熙恐怕会以为太后是不肯为此原谅康熙等人了,到时康熙恐怕会对太后恶感满满了。可是若是不退却,现在太皇太后仍在病中,她一个做儿媳兼侄孙女的太后哪能不顾太皇太后仍在病床上就办寿宴啊!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就要因此诟病太后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太后此举恐怕也会惹怒了太皇太后,到时得不偿失。
而如今太后虽然答应举办寿宴,可是却推到太皇太后康复之后了,到时不仅康熙满意。连太皇太后都不会因此对太后产生什么恶感。
云瑶在心中感慨太后的聪明以及这份小心,云瑶只觉得这位太后恐怕就是她学习的榜样啊!毕竟连地位高如太后都要如此小心翼翼的行事,而她不过是一个小小昭嫔,哪里敢大张旗鼓呢!
云瑶只觉得近日来被人追捧的飘飘然心态渐渐平复下来,而苏嬷嬷见此倒也高兴,毕竟谁不想跟个理智点儿的主子呢!
苏嬷嬷见云瑶看出了太后行事间的小心翼翼,心中也就放心了少许。这次苏嬷嬷把太后单拿出来向云瑶说道,也是想让云瑶能够以太后为榜样,时刻警醒。要知道在后宫里不学会这招的人迟早会摔倒这。
而说到太后,就要说到这一事件的另外一位主人公皇后了,苏嬷嬷提到皇后语气中竟然还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味道。云瑶不知道皇后究竟在哪里惹这位苏嬷嬷不高兴了,不过见到苏嬷嬷如此云瑶也不会说什么。
苏嬷嬷道:“之前因为钦天监的事情,圣上就因此让皇后闭门思过,还把承钴皇子报到乾清宫亲自抚养,而皇后的宫权也被圣上剥夺。又因为太皇太后正在病中,圣上就命太后主管宫中事务,还让差不多已经痊愈的苏麻喇姑协助太后管理后宫。”
云瑶听着苏嬷嬷这一惊人的事实,感觉有些消化不良。说实话云瑶从来没想过这位太后竟然也会主持公务。要知道太后进宫这么多年,在她担任皇后期间,宫权是由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管理的,而太后手里仅有的权力又在顺治一次次的剥夺中一点儿不剩,连作为表示皇后身份的中宫笺表都被顺治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