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门》-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aa2705221:

      第九十五章 报道

      求推荐票求收藏

      离开石门大学,把家里的事安顿好,李晓很快就去了781中心报道,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第一天来到781中心,接待自己的齐副主任在表示欢迎李晓到来的同时又告诉他,由于工作急需,李晓要立即跟随中心的几位同志一起前往西北,在那边会有项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按理说应该让你先在中心熟悉一段时间的,可不巧明天上午恰好有批人员出发去西北,因为那边项目的重要性,急缺人手,作为力学方面的专家,你又是林老亲自点的将,所以只能委屈你了。”齐晓峰带着歉意解释了几句。

      李晓倒不觉得什么,无论在781中心工作还是去西北,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要在自己合适和喜爱的研究岗位上就行了。何况,齐晓峰也和他说的明白,这也是林东的意思,既然组织已经做了安排,那么他也没有推辞的想法。

      见李晓一口答应下来,表示服从组织分配,齐晓峰很是高兴。随后关切地问了问生活和个人方面的需求,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向他提出,中心一定会尽量满足。

      休息一夜,第二天清晨,齐晓峰亲自送李晓还包括781中心的另几位专家去了机场,在机场那边有一位从西北赶来的同志陪同他们前往,在机场分手后,李晓一行登上了飞机,很快飞机就起飞了。

      “你好,潘斌。”

      “你好,李晓。”

      飞机飞向高空,当机长的声音在广播中响起时,李晓松开了腰间的保险带。顺手拿起从包里取出的一本英文期刊翻阅着,这时候坐在他身边一位30来岁的男子主动和他打着招呼。

      潘斌和李晓一样,都是这次赶赴863基地的成员之一,他比李晓来到781中心的时间早不了多久,仅仅只是提前了两天而已。和研究力学的李晓不同,潘斌是搞光学物理的,之前一直在光学仪器研究所工作,不久前接到调令才来到781中心。

      虽然两人的研究方向稍有差别,但从整体物理学角度来看算是半个同行。再加上双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却是同事,很快就聊了起来。

      “小李,你说中心把我们这些人派去大西北干嘛”聊了会儿,潘斌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问道。

      “呵呵,你这话可问错人了,我昨天才到中心报的道。”李晓笑笑回答。

      潘斌没想到李晓到中心报道的日子比自己还晚,这个答案倒是令他有些意外。愣了愣,潘斌也忍不住乐了起来,本来他是想打听一下去西北的具体情况,可谁想李晓和他一样一无所知。

      “你是搞力学的,我的专业是光学,还有几位我看也都是同行,你说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会不会是酒泉”

      其实,潘斌的这个问题李晓从昨天开始也在思考,西北最重要的科研基地酒泉中心毫无疑义是名气最大的。何况,李晓的那篇论文着重点就是在航天技术上的应用,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猜测,林东把他们派去西北去酒泉中心的可能性的确很大。

      对于酒泉中心,这在李晓心里是毫无疑义的圣地,如果真能在那边展开研究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不过从今天所乘坐的这趟航班来看,潘斌的猜测又有些不靠谱,因为假如是去酒泉的话他们完全应该乘坐直达航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反而是飞往离酒泉以南的另一个城市。

      也许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离他们不远的陪同人员顿时向他们投来警告的目光,李晓连忙悄悄提醒了下潘斌,两人不再猜测目的地究竟是哪里了,转而聊起了各自研究的方向和专业方面的讨论。

      几个小时的飞行很快过去,等抵达机场后,陪同人员带着他们下了飞机。李晓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停机坪一边有辆挂着军牌的斯考特停靠着,他们这些人没有和普通乘客那样由候机楼出站,在检查过身份证件后,上了这辆斯考特。

      等他们上了车,陪同人员再一次严厉重申了保密制度,同时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投向李晓和潘斌,李晓他们知道这话是对在飞机上讨论的警告,不由得和潘斌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暗暗苦笑。

      车辆开出机场,谁也不知目的地究竟在何处,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外面的道路越走越是偏僻。随后,车子又驶入了茫茫山区,又经过一道道警卫严密的岗哨,从这些特殊情况来看,无论是李晓还是此行的其他人至少都清楚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所去的这个地方绝不简单。

      “好了,我们到了。”当车辆最终驶进一个山谷,前面的建筑近在眼前的时候,一路上没再说话的陪同人员此时站起身道:“这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863基地,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

      863基地这是什么地方

      这个念头不仅在大家的脑海中浮现,就连李晓也搞不明白把他们带到这个所谓的863基地究竟是干什么的。

      从外面看来,这个863基地地方占地面积不小,但无论是主建筑还是附属建筑,却丝毫没有任何研究机构的那种模样,而且自从他们进到基地后,望眼瞧去四周除了少数穿着便装的人外,这里大部分都是身穿制服的军人。看起来,这个所谓的863基地更像是一个大军营。

      带着疑惑下了车,李晓他们在陪同人员的带领下走了进大楼,说是等会会有基地董主任和陈总工负责安排他们。当跟着指引来到一处会议室的时候,李晓在潘斌后面走了进去,进到会议室里,他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发现这个会议室并不大,也就100来平方左右,在他们进去之前里面已经有几个人等着了,看样子似乎和他们一样也是刚到不久,而在会议室的左边一角有两个人静【创建和谐家园】着,其中一个人侧身面朝着大门,目光在进来的每个人身上一一掠过,虽然看起来很平常,可不知怎么的李晓却感觉到对方的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警惕和防备。而另一个人坐的更靠里面些,和他的同伴有些不同,他正伏在桌上不知道聚精会神地在写些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注意到他们的到来。

      走了几步,当李晓看清楚那位伏案书写的人的侧脸时,猛然停下了脚步,脸上瞬间就露出了极度的惊喜,紧接着他快步就向那边急急走去。

      aa2705221:

      第九十六章 意外的李晓

      求推荐票求收藏

      “苏先生”

      李晓急走几步,情不自禁喊了一声。 当他就将走到苏逸辰跟前时,坐在苏逸辰右手边的那位男子突然间就站起了身,带着警惕的目光拦住了他的去路。

      “苏先生我是李晓石门大学的李晓啊”李晓下意识地去推挡在自己面前的人,可一推之下对方纹丝不动,同时一股力量袭来,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就往后跌退了几步。不过,李晓幸亏喊得及时,高建收手也收的快,要不然就不是仅仅后跌两步这么简单了。

      听到喊声的苏逸辰停下了纸笔,下意识扭头向李晓这边望来,当他看见李晓顿时露出了笑容,同时轻声说道:“没事,这是李博士。”

      高建这才微微让开,露出了身后苏逸辰的身影。李晓连忙上前,欣喜地一把就握住苏逸辰的手:“苏先生,可算找到你了,你这些日子究竟去哪了那天你不辞而别后找得我好辛苦啊”

      “呵呵,那天不告而别是冒昧了些,后来一直忙着也没顾得上联系你,我向你道歉。”苏逸辰握手起身笑笑说道。

      “道歉不不不,应该是我道歉才是,那天说好一起吃晚饭的,可谁想我在实验室一忙居然就忘记了时间。对了苏先生,你留给我的东西可帮了我大忙了,看见你留的公式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之前那篇论文。”

      面对分别多日的苏逸辰,李晓的心情很是激动,尤其是苏逸辰当日对自己的帮助更令他一直心存感激。这些日子,李晓都想再一次见到苏逸辰,亲自向他道一声谢谢,同时请教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和疑惑,可自从那天起苏逸辰就和他的出现那样一下子消失无踪,这不能不让李晓感到深深的遗憾。

      可没想到,今天居然会在这个863基地中再一次见到苏逸辰,在看见苏逸辰后李晓不仅非常高兴,同时也证实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看来他之前一直猜的没错,苏逸辰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科研工作者,甚至还可能是某位研究所的研究员。

      苏逸辰带着微笑聆听李晓讲述着之前留下来那些公式的看法,包括完成第一篇论文后现在又进行的推导思路。对于李晓在这方面的才华,苏逸辰还很是满意的,虽然李晓之前那篇论文有着苏逸辰的帮助,可他的帮助只不过是给李晓点出了一个大致方向,具体的工作和数据验证这些都需要李晓自己去进行,如果他在这方面没有天赋,任凭把答案放在面前,李晓也写不出那篇论文。

      而李晓目前的研究方向更是证实了苏逸辰当初对他的看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理想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和热忱。正因为这一点,苏逸辰才会通过林东把李晓从石门大学给要来,在他看来,像李晓这样才华横溢的年轻科学家正是863计划,包括781中心急缺的人才。

      “苏先生。”

      “还是喊我苏大哥吧,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没这么必要客气。”

      李晓笑笑点头,当即就改了口:“对了苏大哥,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单位呢,这一次也是来863基地工作的这个基地究竟是干嘛的我们进来的时候就光瞧着来来往往的军人了,难道这是一个军事基地”

      遇见了熟人,而且见苏逸辰应该比他们来得早些,李晓忍不住就询问起863基地的事来。同时又好奇地打听着苏逸辰之前工作的单位。

      “我和你一样在781中心工作。”出乎意料的是苏逸辰居然告诉李晓自己和他都是781中心的同事,但这时候李晓并没有想到自己之前没告诉苏逸辰他已经调入781中心,苏逸辰怎么又会知道的问题。

      “863基地主要执行的是863计划,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和保密计划,我们781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和协助机构负责和863基地一起完成这个计划工作。至于这个基地的具体情况,呵呵,其实你刚才说的也没错,863地面设置大部分地区的确是一个军事基地。”

      “地面你意思难道是说”李晓敏锐地察觉苏逸辰话语中的用词,眼睛顿时一亮。

      苏逸辰微笑着点点头,对于再细节的方面他只说接下来会由基地领导给他们讲解。但得到了苏逸辰的确定,李晓自进到863基地稍有的那些失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期盼和喜悦。

      聊了没多久,很快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坐在会议室的人们情不自禁抬头向门口看去,没一会儿就见到二个身穿便装的男子和一位大校军官前后走了进来。

      进到会议室,三人先是向陪同李晓他们一起来的人员耳语了几句,确认人员到齐后也不客套,直接站在台前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身份。

      两位身穿便装的男子一位是基地主任董明浩,而另一位是863的总工程师陈远,至于那位大校军官是基地警卫团团长张黎明。三人各自作了简短介绍,张黎明先为在场新到来的同志们讲解863基地的警卫措施,包括注意事项、保密制度要求等等,以免大家在日后工作、生活中触犯条理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他说话的时候还有基地工作人员给李晓等人分别发放了一本小册子,不过李晓奇怪的是,当工作人员发放小册子的时候只给了自己,却没有给身边的苏逸辰甚至包括苏逸辰那位不苟言笑的同伴。

      等董明浩为大家介绍完基地情况后,接下来应该有总工程师陈远给大家讲解863计划的具体情况,包括对于刚来的众人进行工作安排。不过这时候,陈远却先把目光投向了李晓所坐的那边位置,带着笑容微微点头示意。

      正当李晓被陈远的这番动作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暗暗奇怪自己是不是之前认识这位陈总工的时候,陈远开口道:“863计划是一个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同时也是一个高度保密的计划,关于各位的工作安排,包括863计划的具体细节方面,在场其实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为大家解说,现在我们邀请781中心副主任,863计划的总顾问,苏逸辰先生”

      说完后,陈远,包括基地的另外两位领导热烈鼓掌,在场的所有人也下意识地拍起了手,而这时候李晓却目瞪口呆地看着身边的苏逸辰站起了身,带着淡淡地笑意向四周微微歉身,随后径直就走到了台前。

      aa2705221:

      第九十七章 争分夺秒

      求推荐票求收藏

      一转眼,李晓来到863基地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内,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繁忙,却都在极度的充实中渡过。

      在这里遇见苏逸辰给了李晓一个极大的惊喜,更让他意外的是苏逸辰的真实身份和在863基地参与的工作。当得知自己是参与可控热核聚变项目的时候,李晓心里更是震惊无比,因为在之前还未离开石门大学的时候,外界对于美国的冥王星事件,包括凯文亚当斯教授绑架事件经媒体、网络被炒得沸沸扬扬,石门大学理学院,整个物理系内部对于这些事件关注的人可不少,李晓作为搞力学方面的研究生,自然也留意过此事。

      甚至,他和系里的同学、教授们还对此讨论过,不久前,美国方面主动表态,决定提供不同于之前托克马克装置的可控热核聚变技术,由联合国牵头成立新的iter项目后,大家还为之欢呼雀跃,觉得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已经为之不远。

      可谁想,仅过了这么短时间,他就作为参与者加入了可控热核聚变项目中。而当真正接触到863计划后,863计划的真实情况更让李晓,包括其余刚刚参与其中的所有科研人员所惊愕。

      来到位于地底深处的真正863基地,李晓他们看到了已经完成二次实际测试的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当拿到之前测试数据,并且听完总工程师陈远的详细介绍后,李晓等人的内心无比震惊。

      谁都没有想到,美国,包括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才刚刚展开新的iter计划的时候,自己国家的863计划已经早就走在了他们前头。如果这些数据和说明完全都是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足以证明中国人其实已经提前掌握了新的可控热核聚变技术,而且现在他们离最终成功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个事实,让大家震惊的同时带来的又是无比的自豪和兴奋,作为目睹新时代开创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庆幸自己能够被选中,从而来到这里,以见证历史的诞生。

      当在工作之后不久,李晓无意中又得到了一个令他更加不可思议的信息,那就是整个可控热核聚变新技术从理论到装置设计居然完全是出自于苏逸辰之手,而且那位被外界已经称为21世纪物理天才的凯文亚当斯教授所发明的理论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苏亚当斯理论”,而这个理论开头的“苏”字,代表的居然就是他所认识的苏逸辰。

      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言和猜测,按照863基地,包括781中心严格保密制度,真正是否这样谁都无法确定。可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李晓觉得这个猜测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因为苏逸辰在整个计划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其中甚至包括总工程师陈远,可以说,苏逸辰才是863计划真正的灵魂人物,是绝不可缺的一环。

      在李晓他们到来之后,陆续又有几批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分别抵达863基地,随着整个计划的团队规模不断扩大,苏逸辰对于可控热核聚变装置的最终测试准备也越来越完善。

      按照各研究人员的专业性重新调整分组,863计划展开了一系列的局部测试,以提前搜集部分数据和对装置进行验证。这样做,在科研成本上增加了不少,而且工作也繁琐了许多,可由于时间紧张,苏逸辰不得不选择这种方法以保证最终测试的成功率。

      今天进行的是真空室独立测试,在整个装置结构中,真空室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件,而且新的真空室设计比之前托克马克真空室更为复杂,新的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如果要达到实用阶段,真空室的承载能力和良好运行必须过关。这个测试前后已经进行了六次,今天是第七次。

      “压力”

      “压力范围正常”

      “温度”

      “温度控制正常”

      “电磁输入”

      “电磁输入正常”

      “注意密度和控制系统数据变化”

      “明白,注意密度和控制系统数据变化”

      “增加一个单位压力输入”

      “压力输入一个单位增加”

      随着测试开始,担任真空室测试的研究人员紧张投入工作之中,这些人员中包括李晓在内,按照陈远一步步下达的指令,操纵测试仪器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

      当压力输入最终达到一个峰值的时候,李晓更是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反馈的数据。之前的第六次测试所出现的问题他依旧记忆犹新,而现在经过调整的真空室是否能够承载这个数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当压力最终输入完成,数据反馈表示一切正常的时候,暗捏把汗的李晓终于松了口气,看来之前的设计调整还是起到了效果,接下来就看承载运行了,如果运行一切良好的话,那么今天的测试就算有了圆满结果。

      几小时后,一切依旧如故,李晓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兴奋地冲着不远处的陈远打了个ok的手势,表示结果一切完美。

      此时此刻,陈远也露出了笑容,现在的结果证明真空室测试已经完全成功,这对于整个863计划而言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他让李晓等人继续注意观测数据,随后就急冲冲地离开了测试现场。

      “好消息”推开地下基地的办公室门,陈远兴奋地对正在伏案工作的苏逸辰道:“真空室测试成功了”

      “成功了数据呢”苏逸辰从纸堆里抬起头来急道。

      陈远把刚刚出来的数据连忙递了过去:“这是数据报告,测试运行还在继续,不过我估计不会再有问题了。”

      接过数据报告,苏逸辰一目十行地在上面扫过,当他看完后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由于是分段测试,以目前技术暂时做不到完全模拟可控热核聚变的真实运行状态,所以苏逸辰在测试过程【创建和谐家园】意采取了极限测试的办法以保证结果。而现在,这份数据报告证实他的极限测试结果良好,那么就证明经过调整后的真空室已经完全具备了实用价值,如果在最终整体测试前,把整个真空室的材料再换成新纳米材料的话,那么其承载和运行能力将更提高不少。

      “好太好了”苏逸辰欣喜道,真空室问题的解决让他放下了一大半的心,现在已经离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他们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aa2705221:

      第九十八章 倒下

      求推荐票求收藏

      781中心的新纳米材料工厂投入生产后,牟文俊作为材料研究室负责人亲自坐镇,调配人手为863计划赶制部件。 终于,在最后期限还有57天的时候,这批赶制的部件终于运抵863基地,而一直等待的苏逸辰和陈远等人也终于松了口气。

      “怎么样,实际运行有没有把握”

      和这批部件一起抵达863基地的还有林东,见到苏逸辰后他压低声音问道,神色中带着浓浓的担忧。

      “搞科研工作哪有百分百的把握,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成功概率还是非常大的。”林东不是外人,苏逸辰也没必要向他打埋伏,直言不讳地说道。

      “哦,这就好。”林东稍稍放了心,挤出笑容点了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