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说苏大主任,我这个老头子进门连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你小子就像闻着腥的猫儿摸来了。”刚进办公室,连【创建和谐家园】都没坐热,就瞧见闻讯赶来的苏逸辰,林东忍不住就埋怨道,不过他的脸上却没任何生气的表情,相反还是乐呵呵地样。
苏逸辰也不二话,当即就走到饮水机边接了杯水,然后把水杯往他面前直接一放:“水来了,快喝吧,喝完把报告给我。”
“你小子。”林东哭笑不得的看着面前这杯白开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摇摇脑袋直接从抽屉里把那张刚放进去的批复报告递给了苏逸辰:“你就把我当牛使吧,为这事我跑前忙后好几天,居然换来这个态度现在的人哎,人心不古啊。”
苏逸辰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这份批复报告上,哪里顾得上林东这些牢骚,况且他和林东之间谁不知道谁这个老家伙不就是故意在自己面前想炫耀功劳么这种小花招,想当年他就是这习惯,现在年龄大了依旧没有改变。
一目十行看完批复报告,确定了自己所提出的小型纳米合成工厂已经得到批准,上级部门的巨额专项资金即将到位,还同意781中心从全国各大国有企业、研究机构再抽调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骨干力量以充实这家小型纳米工厂。如果一切顺利,大约两个月后这家工厂的人员设备就能全部到位,新型纳米材料小批量生产就在眼前。
“好,简直太好了”这个结果正是苏逸辰所要的,他没想到林东不仅按照自己的报告要求全部完成,甚至还在抽调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方面比自己考虑的更加全面,他在报告后面特意例了一份详细名单以供参考,这简直帮了自己大忙了。
“谢了林哥,改天请你吃红烧肉。”
眉开眼笑的苏逸辰把批复报告直接塞进口袋,对林东道谢同时还顺口许下了承诺。不过他这时候却忘了,林东因为身体原因早就不能吃红烧肉这种肥腻的食物,这个承诺几乎等于空头支票。
林东忍不住笑骂了一句,瞧着苏逸辰风风火火地就要走,连忙喊住了他。
“有事”
“有事”
示意苏逸辰坐下,端起那杯白开水林东喝了口,说道:“有几个事和你讲一下。”
“什么事”苏逸辰抬手看看表,材料研究室那边的工作还未全部完成,再说批复的好消息也得立即通知牟文俊等人,让材料研究室那边尽快做好准备工作。所以,苏逸辰觉得如果事不要紧的话可以稍后再谈,没必要放在现在这时候。
“重要事”似乎是看出了苏逸辰所想,林东重重说了这三个字,见林东一脸认真的样子,苏逸辰稍稍迟疑还是坐了下来。
“这次为了报告的事我去见了首长。”林东讲道:“美国政府对于冥王星事件和亚当斯教授的事件作出了回复。”
“什么时候的事”听到是这事,苏逸辰顿时坐直了身。
“就在三十多小时之前,也就是昨天的凌晨。”林东回答道,接着他把得来的消息一一告诉苏逸辰,根据美国方面的回复,他们承认了火星气候探测者号火星探测器在当年并未坠毁,现在已经抵达冥王星轨道的情况,但对于所谓冥王星外星文明基地一事作出了否认,同时还拿出了火星气候探测者号火星探测器传回地球的所有信息,包括图片资料作为解释。另外,关于可控热核聚变技术,美国方面表示赞同由联合国主导、成立新的iter计划方案。
“凯文呢”
“亚当斯教授个人否认了被绑架事件,还拒绝加入新的iter计划的邀请,但对于技术方面他个人表示可以提供。”
苏逸辰皱皱眉,之前的探测器,包括冥王星基地问题苏逸辰不好评论,毕竟直到现在他也拿不出确凿证据以证实美国人发现了冥王星基地。何况,这种分析也不是自己的强项,接下来怎么判断,或者说怎么应对,这都应该由国家来决定。但是,凯文亚当斯的态度却让苏逸辰实在有些意外,当初绑架事件他和林东都是目击者,苏逸辰甚至还因为阻拦导致中枪,差一点儿就丢了性命,如果说这样都不算是绑架那什么叫绑架可偏偏凯文亚当斯不仅作出了公开说明否定绑架事件声明,而且在林东的讲述中,凯文亚当斯在随后的电视直播讲话中又一次重申了这点,同时表示拒绝加入新iter计划的坚决态度。
aa2705221:
第九十二章 半年
求推荐票求收藏
凯文亚当斯的态度让苏逸辰疑惑,但他随即又想到了当初凯文亚当斯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还有他曾经在大学礼堂愤怒地大喊“iter就是一个吸血鬼托克马克装置是用钱堆起来的垃圾”
回想这些,苏逸辰似乎有些理解凯文亚当斯内心抗拒iter计划的想法了,同时也为他的处境感到悲哀。
“亚当斯教授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根据有关部门专家分析,也许是他在被绑架后心理方面发生了变化,或者受到蒙骗和利诱后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林东如此说道,苏逸辰不置可否地笑笑,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凯文亚当斯的态度才是关键,强扭的瓜不甜,以苏逸辰对他的了解,只要他不愿意别人又怎么能强迫他呢何况更重要的一点别忘了,凯文亚当斯他本来就是一个美国人。
“至少证实凯文是安全的,这点也足够了。”作为朋友,虽然结果有些意外,可凯文亚当斯的安全让苏逸辰放了心。再说,美国方面虽说否定了冥王星外星基地的存在,但至少已经同意由联合国主持新的iter计划,而且无论是美国还是凯文亚当斯本人,都同意拿出有关可控热核聚变的理论技术加入这个新计划,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当然是件好事,可也是件麻烦事。”当苏逸辰这样说的时候,林东苦笑着回答道。
苏逸辰有些不解地抬头向林东看去,等待他的解释。林东这才解释道,正因为美国方面作出了让步,针对冥王星外星基地质疑的声音小了许多,而各国在获得美国同意提供可控热核聚变理论,包括提议联合制订冥王星登陆计划之后,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这点讲,美国人在这次事件中所承受的压力基本已经消除。
可是,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同时也发生了,那就是在中国内部经美国态度改变和提议之后,一些在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发出了不合适的说法和言论,按照他们的话来讲,既然美国方面已经退让,新的iter计划也由联合国来主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完全没有必要自己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再去执行独立的863计划,完全可以利用这事件的变化直接参与到联合国iter计划中去,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经费,还能借这机会花最小的代价坐享其成。
“什么这种混帐谁说的”苏逸辰脸色一变,拍着桌子生气地站起了起来。
“谁说的你就别管了,反正持有这态度的领导可不少。”林东脸色平静地回答道。
苏逸辰心里愤怒之极,这叫什么话难道说这些话的人就不知道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技术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道理把希望和结果去寄托在别人身上,妄图靠着索取和施舍来达到目的,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前辈们为什么要花大代价研究两弹一星,为什么要省吃俭用独立研发巨型计算机不就是要把这些高尖端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受制于人么这些年来,中国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可在科研工作中却不断在退步,不就是因为之前所谓拿来主义盛行所导致的弊端而现在,国家已经面临着腾飞的极好时机,无论是781中心的研究成果和863计划的顺利实施,不就已经证实了这点,假如这时候放弃这一切,仅仅只为了省却些费用,将是民族和国家的罪人
更何况,苏逸辰就不相信了,美国就算交出新的可控热核聚变理论,他们就会中断自己的研究,而其余各国同样如此,从这点来看所谓联合国iter计划仅仅只是一个幌子,只不过是美国为了解决事件所带来的困扰给各国的一个交代,而各国也是为了获得这项新技术和美国方面借这计划所达成的一个协议。
“你小子激动什么”瞧着苏逸辰愤怒的表情和慷慨激昂的批驳,林东瞪了他一眼:“你都明白的道理难道首长会不明白如果政策发生了变化,你觉得中心的报告会这么顺利批复下来”
林东的话让苏逸辰一愣,紧接着就反应了过来。的确,林东说的没错,首长既然已经表态支持了他们的工作,而且还对自己的报告作出了批复,那么足以证明首长的态度。想到这,苏逸辰的神色缓和了下来,同时又埋怨林东这个老小子,这话说一半藏一半,差一点儿急死自己。
“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别的原因。”林东解释道:“首长虽然做出了支持的决定,但是他的压力也不小,关键还在于863计划方面,虽说之前的实验性测试获得了极大进展,可毕竟还未达到实用性阶段。所以,这点才是至关重要的,首长让我问问你,863计划方面多久可以拿出实用性的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如果我们能尽早完成863计划,那么一切反对者的言论就将被这实实在在的成绩给堵上。”
“首长给我们多少时间”苏逸辰很清楚,对于整个863计划的进度和安排林东是清楚的,既然首长询问了这个问题,那么林东也肯定先一步作了解释。
“半年”林东看看苏逸辰,两个字从他口中沉重地说出。
半年这个时间让苏逸辰有些犹豫,863计划那边按照他的想法还得继续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反复测试、调整,才能最终定型,如果按照测试的周期时间来计算,这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还不包括针对测试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设计方面的调整时间。按照最短来估计,恐怕也需要一年左右。
关键还在于材料,正因为新型材料的原因,863计划的装置要想达到实用性阶段,在材料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利用设计和其它方面来解决问题。而现在,材料研究室虽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在各设备、装置中可利用的新纳米材料已经可以实验制造,但别忘记苏逸辰所要求的小型新纳米材料工厂还只存在于纸上,无论速度多快起码也要三个月后才能获得可利用的材料。这样一来,半年时间就去掉了一半,而剩下来的一半时间就等于说苏逸辰必须获得一次性的成功。
这个难度非常大,作为科研人员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一次性成功。要知道一项新技术从理论到实验然后再到实用阶段,都要经过无数次重复和纠正,这将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时间。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只需要十几或者几十次,如果运气差些,成百上千回都是有可能的。科学不是赌博,科学是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是按部就班的研究,如果说有科学家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证他能够在某某时间内百分百地拿出成绩,那么这个人绝对是个骗子。
但现在,首长,包括林东居然让苏逸辰必须在半年内解决可控热核聚变装置从实验到实用阶段的工作,这已经完全违背了科学的严谨态度,尤其是作为中科院院士的林东而言,当他说出半年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的愧疚和无奈同样让他有些无法面对苏逸辰。
谁想,苏逸辰皱着眉沉思了片刻,点头一口就答应了这半年的承诺。
“小苏,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另想办法。”林东忍不住劝了一句。
苏逸辰笑笑,摇头道:“没事林哥,半年就半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半年里就得多多麻烦你了,尤其是中心的新纳米材料实验工厂,这个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另外我会调整一下工作安排,尽快赶回西北去。”
“好中心的工作你放心吧,863那边就拜托你了。”林东明白苏逸辰这样安排的原因,重重点了点头。
说完这事,苏逸辰起身告辞,半年的时间太过紧张了,他必须抓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而当苏逸辰快步迈出办公室的时候,林东张了张嘴似乎又因为什么事想喊住他,可最终他还是没有开口,轻叹地摇了摇头。
aa2705221:
第九十三章 合力
求推荐票求收藏
苏逸辰再一次回到西北已是几天后,由于情况的变化,在把781中心的工作安排好后,苏逸辰就在牟文俊等人的依依不舍中告别了大家,重新飞抵863基地。
已提前得到通知的基地主任董明浩、总工程师陈远和苏逸辰抵达基地后也不多寒喧,直接进了会议室,商量起关于863计划的后续工作。
“苏主任,半年的时间说实在的,我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哇。”董明浩忧心忡忡地叹道,作为基地主任他虽然主要是负责行政和协调工作,但对于科研工作并不外行,何况863计划的情况和进展他很是清楚,明明计划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的项目一下子就压缩到半年的时间之内,董明浩很是想不通。
可无论如何,想得通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董明浩可不是那种不闻世事的书呆子,他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化,要不然上级也不会做出这样大的改变。但无论如何,对于目前计划的变动,董明浩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陈远同样紧锁着眉头,在苏逸辰回来之前他就和董明浩商议过了,这半年的期限实在是太紧张,科学研究做不了半点虚假,何况像可控热核聚变这样的项目,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一旦在工作中只追求进度不顾实际,盲目硬来,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不可控制的危险。
可控热核聚变装置,这个名词就算是稍懂物理的普通人都明白,无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都是核反应一种,利用技术通过装置在核反应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仅仅以核裂变来解释,最让人容易联想到的当然就是原子弹、这些威力强大的核武器了。
虽说,相比核裂变,核聚变相对安全,放射和污染也少许多。可这只不过相比而已,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危险性从某种意义来讲不亚于制造原子弹,甚至在技术和难度上更难以把握,一旦发生问题,项目失败不算,整个863基地包括所有研究人员的生命财产都有可能在一瞬之间化为尘埃。
陈远毫不掩饰心中的顾虑,在他看来明明可以在按部就班达到目的的情况下盲目加快进度,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莽撞决策。何况,这样的决策不仅可能带来项目失败的结果,甚至还会导致这些危险的发生,作为项目总工程师,陈远是极力反对这么做的。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其实我个人也赞同两位的看法。”认真听完董明浩和陈远的话,点头回答道,可还不等他们两人露出喜色,苏逸辰又道:“但是,由于情况特殊,半年的期限是变更不了的,所以我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在这半年内完成863计划吧。”
“这是草率的行为这简直是瞎胡来”陈远脸色一沉,顿时就拍着桌子站起了身。
“老陈”
董明浩也没想到苏逸辰在赞同他们意见的情况下居然依旧坚持半年完成任务的决定,这让他心里很是不安,这个不安主要来自于苏逸辰的坚决,以他对苏逸辰的了解,如果不是情况特殊,苏逸辰绝对不会这么干的。而他现在的态度,这么说来,的确是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情况发生了,当即他果断制止了陈远不合适的态度,同时又用询问的目光朝苏逸辰投去。
由于保密制度,苏逸辰不方便把内幕告诉董明浩,仅仅只是微微冲他点了点头,接着看了看依旧一脸愤怒的陈远,苏逸辰神色平静地让他先坐下。
“老陈,不要意气用事,上级的决策我们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要执行的时候也必须执行。还是先听听苏主任的建议吧。”董明浩心里暗叹,随后拽拽陈远的胳膊,陈远张嘴似乎要说什么,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讲,重新坐回了位置。
“这是我调整过的计划,董主任、陈总工,你们先看看。”苏逸辰打开随身携带的包,从里面取出一份厚厚的计划草案,把它们放在桌上。
董明浩抬手取过,顺手把一部分递给身边的陈远,谁想陈远依旧为改变进度一事而生着闷气,看着这位老搭挡,董明浩悄悄在桌下踢了他一脚,直到陈远回过神才把草案交给了他。
带着情绪的陈远接过草案,开始有些不以为然地翻看着,可看了几眼后他情不自禁就入了神,随着一页页的翻阅,陈远能够从这草案中看到苏逸辰为863计划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在这份调整过的计划草案中,苏逸辰针对目前863计划的进度、实验数据、人员结构、实际测试等各个方面、细节都进行了调整,而且还在其中列出了这样调整的理由和建议。
一个小时后,等看完了整份计划草案,陈远心中羞愧地向苏逸辰道歉,因为苏逸辰以他极专业的素质和这份计划草案的内容令他改变了刚才的看法。
“没什么,都是为了工作嘛。”苏逸辰不在意地摆摆手道:“这份计划只是草案,董主任、陈总工,具体的完善还继续两位的协助。”
“这没问题”董明浩此时笑着点头一口答应,尤其是他看到了草案中已经注明了781中心材料研究室的新纳米技术已获得突破,用不了多久在装置的关键部位就能使用上这些新型材料,这可以极大增加成功概率,仅次一点让他放心了不少。
“苏主任,我老陈这人一向说话直来直去,你这计划看起来的确不错,而且你们781中心的材料研究室项目也为863计划解决了一个材料方面的重要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要在半年内完成项目我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这点你应该承认吧。”
陈远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的看法,面对陈远这样直截了当的询问,苏逸辰点头说道:“这个我承认,计划再好终究也只是计划,科学工作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预测不到的问题。可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只要我们尽力去做了,不管结果终究怎么样,至少能够无愧于心,你说呢,陈总工”
陈远愣了愣,接着哈哈大笑点头:“好好一个无愧于心,既然你有这样的信心,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说完,他向苏逸辰伸出了手,苏逸辰带着笑容起身和他握手,而当他们双手紧握的时候,董明浩的右手也重重搭在了他们的手上,三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aa2705221:
第九十四章 身份的转换
求推荐票求收藏
李晓完成的论文得到了系里的高度重视,理学院的几位教授,包括他的导师在内都对于这篇电流体动力学在电气体发电装置和航天技术上的应用中所阐述的论点和数据给出了极高评价。
论文递交后仅仅二个多月,就被推荐上了国际性的专业力学期刊,同时还得到了国内外不少物理学家的赞誉,有了这一份沉甸甸的成绩,无论是石门大学还是李晓本人都为之高兴。
当然,李晓自己很清楚,这篇论文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关键还在于苏逸辰的帮助。假如没有苏逸辰当初留给他的那些东西,李晓根本就不可能独立完成这篇论文。何况,苏逸辰对李晓的帮助不仅仅只是几个公式和验算,他在研究和反推这些公式中更是受益匪浅,在完成了之前论文后,李晓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开始着手另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无论在研究深度和应用技术方面都比之前更进了一步。
作为一名还没毕业的研究生,李晓突出的成绩不仅得到了系里的肯定,而且无论是他的导师还是别的学者都能够看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晓未来成长的高度是非常惊人的。甚至,和当年的林东一样,成为又一名从石门大学走出来的骄傲也不是不可能的。
为此,系里代表理学院特意派人找了李晓谈话,一方面是表态支持李晓对手上的工作和新论文的研究。另一方面,学校也想问问李晓个人看法,以学校方面而言,当然是希望李晓能够留校任教,甚至还直接给他开出了毕业后就担任物理系讲师的优厚条件。
按照研究生的情况,在没毕业时候一般不是跟着导师在实验室做助手,或者就是当助教。如果打算留校的话,等毕业后依旧是从助教或者辅导员做起,而像现在学校直接就开出给李晓一毕业就担任讲师的条件无疑是极其优厚的,这当然是因为李晓的个人能力和他的论文影响,学校方面更以这种方式表现了极力要挽留这个人才的迫切。
对于李晓个人,学校所提出的这个条件也难免令他动心,喜欢搞学术研究的他之所以在大学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关键也在于此。如果能够留校担任讲师,继续在学校里进行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虽然比不上一直想进国家级研究所工作来得强,可至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何况,石门大学理学院在全国名牌大学中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学校还承诺,只要李晓答应,甚至可以考虑给他建立一个单独的实验项目。这点,更打动了李晓,经过几天考虑,李晓决定答应学校的邀请,可谁想到还没等他去找院长说这个事的时候,院长就派人先找到了他。
“什么有变动不能留校了”当院长告诉李晓关于他留校的安排发生了变动时,前一刻还乐呵呵的李晓瞬间就犹如一泼冷水浇下,整个人目瞪口呆。
“别胡思乱想,是好事不是坏事。”瞧着李晓这副模样,院长哈哈大笑着拍拍他肩膀道:“学校当然是想留下你这样的人才,可是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呀,实话告诉你吧,林老刚才打电话点名调你,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可林老的面子我们不敢不给,所以只能忍痛割爱啦。”
“林老那位林老”没搞清楚究竟的李晓惘然地问。
“我们石门大学哪里还有第二位林老,当然是林东林老啊”院长乐呵呵地回答道,说实在的当林东得知石门大学出了一位优秀的研究生时向亲自来电向他们索要李晓,作为理学院院长他是既惋惜又高兴。
惋惜的是,这样一位人才最终无法留在石门大学,而又是林东亲自找他要的人,如果换了别人他或许可以推脱一二,可是对于林东,院长根本就硬不起这个气,要知道作为石门大学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林东在石门大学的威望和影响力别说他这位院长了,就是校长都无法相比。
至于高兴的是,还未毕业的李晓居然能够被林东看重,而且亲自来电点名要人,这足以证明李晓的才华出众。也许正如之前他们所想过的那样,继林东之后,也许再过十数年,又一位从石门大学走出去的知名学者将站在国内甚至国际科学界的顶端,成为学校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人物。
对于李晓个人情况,院长,包括李晓的导师都不陌生,他们也知道李晓在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原因。从这点看,去林东那边对李晓个人而言的确比留校的安排要好得多,作为师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他接到林东要人的电话后不久就把李晓找来亲自谈话。
“林东林老”当听到林东的名字,李晓情不自禁一愣,转而心中又忍不住激动起来。林东在石门大学几乎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作为石门大学的学子他怎么会不知道林东的大名呢李晓怎么都没想到,林东居然会点名邀请自己,这不是在做梦吧暗暗掐了自己一下,手臂传来的疼痛感告诉李晓,自己的确清醒着。
李晓的这番举动都落在院长的眼里,他心里暗笑,不过程序还是要走的。当即就先征求了李晓的个人意见,同时告诉他,如果李晓同意这个调动安排,那么学校将提前为他办理研究生毕业手续,至于接下来的工作将由林东安排,但可以放心的是,走石门大学走出去后,李晓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
兴奋的李晓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答院长的,直到他走出院长办公室后脑子还是有些发晕。而当他低头看见手上的一份调令时,满心又被喜悦和憧憬给塞得满满的,要知道能够进国家级的实验室工作这可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结果,没想到幸福会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轻而易举。
原本李晓离正式毕业就没多少日子,何况他之前的那篇论文早就超出了普通毕业论文的价值,对于李晓提前毕业的问题,无论是系里还是理学院方面都无异议,很快他的毕业手续就办好,随后人事关系也被直接调出,由林东以781中心的名义接收。
做完这一切,李晓见到了前来协助办理手续的人,对方带着李晓签了一堆各种文件,其中还有些保密守则之类的东西。李晓也不以为然,既然是国家级的研究机构,这些文件签署也应该是正常的吧。等他把文件全部签完,再由来人带着去拍了个照片,过了没多久一张精致的身份卡片就代表李晓从今天开始身份的转换。
aa2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