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要想完成这个计划,首要问题就是建造一艘能够抵达冥王星的宇宙飞船,但从目前技术来看,飞船的推进动力和能源持续性是限制人类在太空进行长时间航行的一大难题,如果无法解决这个困难,雷蒙安东尼的宙斯计划就是一个空中楼阁,登上冥王星也绝无这个可能。
就在这时候,凯文亚当斯教授那篇关于可控热核聚变的文章引起了雷蒙安东尼的注意。
aa2705221:
第六十九章 真正的基地
求推荐票求收藏
马丁康伯巴奇教授曾经告诫过凯文亚当斯,iter项目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一【创建和谐家园】学界论证凯文亚当斯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就等于动了这些人的奶酪。这也是凯文亚当斯被最终联手封杀的原因,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或许连马丁康伯巴奇教授也不清楚,那就是假如可控热核聚变研制成功,那么必然会对地球能源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这牵涉到了以石油为基础的国家级能源战略部署,包括控制石油等能源的势力、财团等等。
仅仅是美国政府,无论是当年插手中东战争还是后来的海湾战争,甚至最近发生的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巨变,其归根到底还是两个字石油。控制了石油,就等于控制了世界能源结构的命脉,一旦新的能源科技得到突破,那么必然会打破这个垄断,失去石油的价值和作用,不仅会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石油经济,在目前世界已经成了一个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的基础,无论是被誉为车轮上国家的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无不把石油和相关产业视为经济的基础。这更不用说靠着石油一夜暴富的中东富豪们了,假如被誉为黑色黄金和工业血液的石油失去了其价值,那么其后果可想而知。
从这点出发,凯文亚当斯的结局几乎已经是注定了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许他的理论永远没有实践的可能,只有被封存起来,也许再过100年凯文亚当斯的名字才会被后人所知。
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苏逸辰当然是第一个变数,作为石油进口国和消耗大国的中国对于新能源的迫切性远远超过美国,何况,中国的国体结构也和资本主义的美国有很大不同,资本并不代表着一切,这也是在中国的这片土壤上有着对新能源研制的基础。
而第二个变数就是火星气候探测者号所传回的信息,冥王星上的巨大发现促使雷蒙安东尼制订了宙斯计划,其目的是登陆冥王星以获得发达的外星科技,从而使自己永生。
安东尼家族所控制的企业有一大部分都和能源相关,石油产业更是其核心基础,从这点来看,实用性的可控热核聚变直接损害到了安东尼家族的利益,甚至动摇家族在各方面势力影响的基础。但问题在于,雷蒙安东尼在凯文亚当斯教授的理论中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锋利的双刃既能伤到自己,同样也能砍杀敌手,关键看这把剑的使用者。如果要想制造出能够太空长时间航行的宇宙飞船,首先一步必然先要拥有高能和持久有效的可靠引擎。假如只以目前的火箭驱动方式飞向太空,别说遥远的冥王星了,就连载人飞船登陆火星都做不到,而解决这问题的唯一,也是最为合理的方案就是利用新能源进行驱动,凯文亚当斯教授的可控热核聚变理论虽然在新能源利用威胁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在宇宙飞船引擎制造技术上却是最实际也最有可能实现的。
当找来专家,对于凯文亚当斯的新理论进行论证,得出其结果后,雷蒙安东尼大喜过望,决定让凯文亚当斯教授主持可控核聚变由理论向实际的转化,从而研制出新型的宇宙飞船核动力引擎。
可在这时候,凯文亚当斯教授已经参加学者访问团,前往中国作学术访问,而且因为他在大学中的演讲论调直指iter项目和托克马克装置,并声称这是一个骗局,整个计划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因为这些言论,凯文亚当斯教授在几小时后就被欧美物理学会除名,同时还失去了加州理工的教授职务,得到这消息后,雷蒙安东尼暗骂了一声“蠢货”,也不知道他这蠢货一词指的究竟是欧美物理学会还是加州理工,或者说凯文亚当斯教授本人。
但无论如何,雷蒙安东尼很清楚,如果他想达到目的,凯文亚当斯教授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只有把这样的物理天才揽入其中,为己所用,宙斯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得知凯文亚当斯教授在中国停留,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美国的时候,有些迫不及待的雷蒙安东尼决定以非常手段把这位教授请回美国替自己工作,正是这样,才发生了在中学宿舍的那次绑架事件,在实施绑架的nro外勤特工看来,苏逸辰当时的枪击重伤,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凯文亚当斯教授是一位杰出,或者说天才的科学家,但他在人情世故方面却有些幼稚,性格单纯直爽,甚至可以讲有些理想化。这从当初不顾老朋友马丁康伯巴奇教授的好意劝告,一意孤行,在大学演讲中闹出严重后果这一点可以看出。
当得知自己居然是被美国政府绑架,凯文亚当斯教授当即就表达了极其愤怒的反应,甚至声称要去控告nro机构这样违法对待自己的行为。可之后,就像是盖伦斯密斯向雷蒙安东尼所汇报的那样,对付这样的书呆子,盖伦没有花多大力气,只是以恢复凯文亚当斯教授的教授身份和名誉,再加上邀请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51区对可控热核聚变的研究,甚至包括研制宇宙飞船核动力引擎以诱惑,同时还拿出一套诸如美国国家安全、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的跨时代壮举甚至造福全人类的那套华丽说辞,情真意切的劝说和堪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表演,很快就打动了凯文亚当斯教授的心。
趁热打铁,盖伦当场就拿出由美国政府授权的正式聘书和极其优厚的待遇,使得凯文亚当斯教授终于对他放松了警惕,从而接受了对方的建议。
就这样,凯文亚当斯教授开始成为宙斯计划的核心人物,整个宙斯计划是个极其庞大的计划,不仅有着美国政府的支持,还有着雷蒙安东尼的推波助澜,再加上美国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其发达的科技,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正在带领团队对可控热核聚变进行最后理论测试,以保证实际转化的成功率时,他接到了实验室已经准备完成的消息。
“请跟我来,教授。”盖伦作为宙斯计划的参与者,更因为劝说凯文亚当斯教授成功被雷蒙安东尼认可,现在已是nro机构在宙斯计划的负责人和联络人了,这天,他带着凯文亚当斯教授前往51区的另一处,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警卫后,他们换了衣服,穿着一身很有科幻味道的银白色连裤衣,就连脑袋上也是被全视野的头罩所覆盖着,然后踏进了一座电梯。
“我们去哪里”凯文走进电梯,左右看着空荡荡的电梯问。
“当然是去看看您的实验室,难道这不是您一直希望的么”盖伦笑着回答道,不过他的笑声通过头罩的对话机传出来后,变得嘎嘎很是难听。
按下按钮,电梯猛然向下一沉,凯文感觉到整个人就像超重般微微一震,从这点可以看出这电梯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电梯内,按钮的上方有排红色的数字在不断跳动着,仅仅一秒钟就下降9米左右,当运行十几妙后,凯文才稍稍适应了这种感觉,而这时候电梯已经降落到了地底近200米的深处,数字依旧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直到再过了好一会儿,当数字最终在832米上停止时,他们终于到了。电梯门打开,盖伦抬手示意凯文可以出去了,凯文迈步踏出电梯,当他看清楚眼前的情景时,忍不住惊呼了一声“上帝”
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凯文根本就没想象到在地底832米深处居然有一个如此庞大宽阔的场所。他们所处的位置仅仅是这整个空间的很小的一个角落,而在这个空间中,高达数十层的钢铁建筑比比皆是,还有笔直而宽阔的道路通往四面八方,当他正带着惊愕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地方的时候,一辆无人驾驶的轨道电车静静停在了他们面前,盖伦坐上车,冲着凯文挥手就道:“教授,请上来吧,欢迎您来到真正的51区。”
感谢大家的支持,关于出版简体书的事已经全权交给运作了,希望能够一切顺利,谢谢关心的读者朋友们另外,这周还是想冲冲看分类榜单,所以继续求推荐票求收藏
aa2705221:
第七十章 苏逸辰的坚持
求推荐票求收藏
同样的基地,863当然比不上财大气粗的美国,而且整个基地内部结构比较粗犷,带有明显的前苏联的建筑痕迹,这当然是因为当年781基地的历史产物。可对于苏逸辰来讲,这已经足够了,他不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更看重的是科研研究成果,而且在他看来,目前基地的设施和准备工作比起当年银河机项目时期的简陋条件已经好得太多,至于什么无人驾驶轨道电车、装修的和五星级酒店一样完善的住宿条件、甚至无微不至的个人服务等等,这些外物根本就和工作没有任何意义。
来到863基地后,苏逸辰几乎没怎么停歇,直接就投入了工作中。这些天,他带着团队,包括863计划的工程人员一直在对实验性的可控热核聚变装置进行最后调试,以保证万无一失。可谁想,今天下午,一直在外人眼里温文尔雅,脾气很好的苏逸辰突然间发了火,愤怒的他甚至在实验室当场把记录本都给摔了,然后也不顾陈远的劝止,铁青着脸直接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中离开了实验室。
“苏主任。”
追赶着苏逸辰,好不容易才在电梯口截住他,陈远一把就拽住了他的胳膊。
“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嘛,您这样直接走是不是有些不妥当”陈远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婉言相劝道。
“不妥当”苏逸辰转身就看着陈远,锐利的目光扫得他心里发毛。
“这个蒋工的工作是没做到位,说话也但我们搞科研的哪里有一次成功的道理做错了,以后改就是了,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硬着头皮,陈远勉强笑着劝道,可听了这话苏逸辰的脸色沉得能拧出水来,他紧皱着眉头看看陈远,直截了当就问:“陈总工,这就是您的意见”
“我。”
陈远心里暗暗叫苦,他很清楚今天苏逸辰为什么会发这样大的火,关键还在于基地的工程师蒋卫身上。在进行最后调试的这些天,苏逸辰一直要求把整体装置的所有参数调试到最好,以提高最终实验开机的成功率。可就在昨天,苏逸辰突然发现激光点火装置中,对于激光的能量控制和点火角度和要求不符,其两项参数值足足相差了1个单位,当即苏逸辰就找来负责激光点火装置的工程师蒋卫,要求他立即进行整改以达到实验数据要求。
可是今天,当苏逸辰再一次复合激光点火装置参数时依旧发现了问题,倒不是蒋卫没作调整,而是他的调整工作没有做到符合实验数据的地步,按照实验数据要求,参数值的正负必须控制在015的范围内,但调整后的参数值依旧超过了这个比例,达到了正负07-065。
当即,苏逸辰就提出异议,要求蒋卫继续对激光点火装置进行整改,必须要控制在实验数据范围之内。本来,这都是正常工作,何况蒋卫的工作的确没有做到位,按照苏逸辰所制定的实验数据已经超出,再一次调整也是应该的。可谁想,蒋卫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当场就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嘴里还轻声嘀咕着苏逸辰年纪轻轻连毛估计都没长齐,拿着鸡毛当令箭,参数值的正负必须控制在015的范围内嘴上说得容易,这分明就是刁难人嘛,调试工作哪有这么容易的,何况搞这么精细有个屁用,有本事自己干去,别老是摆着架子指手画脚,纯粹就是猪鼻子插葱装像。
正和陈远在交换意见的苏逸辰听后脸色顿时一变,他停下手里的工作转身就朝蒋卫望去,可蒋卫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接着,苏逸辰什么话都没说,撂起袖子直接亲自上场调整,在设备内外钻进爬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调整完毕,然后直接就让工作人员进行测试,等测试下来的结果证实,经苏逸辰调整后,激光点火装置的参数值正负从07下降到了012,达到并且超过了实验数据的要求。
等接过测试人员递来的结果报告,苏逸辰看了眼后直接掏出笔在上面签了字,然后铁青着脸就把记录本当着蒋卫摔在他面前,接着瞧都不瞧一眼面红耳赤的蒋卫,直接转身就走。
作为科研人员的陈远当然知道苏逸辰生气的原因,可问题在于蒋卫不仅是他的人,而且蒋卫的社会关系也不简单,说句流行的话,那就是上面有人,要不然以蒋卫普通的技术水平也进不到863计划这样重要的项目中来。
“这个治病救人嘛,蒋工有错这是肯定的,我让他给您赔礼道歉,保证以后不再犯怎么样”无奈的陈远只能期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里虽然痛骂着蒋卫,可还是出于私心想保住他。
苏逸辰摇摇头,假如蒋卫只不过是因为别的事对自己发发牢骚,或者说几句怪话,这都没关系,搞科研工作的人压力大是正常的,他当年和陈东还为了设计问题吵得天翻地覆,甚至要拍桌子动手呢。但这都是为了工作,为工作争论很是正常,苏逸辰甚至私下鼓励和支持这种行为,因为他很清楚,有些问题只有越辩越明,唯唯诺诺的科研人员是出不了成绩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合用的助手而已。
但蒋卫的问题不在于此,而是他对科研工作的态度问题。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如果心里没了对科学的敬畏心,那么他根本就不适合干这一行。对于设备的调整,从表面看是一件小事,可同样能够看到一个人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和品质。苏逸辰看来,蒋卫这种人根本就不适合继续在863计划承担工作。
当苏逸辰明确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陈远,同时要求调离蒋卫出863计划的时候,陈远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想到苏逸辰居然如此强硬,如果这样做的话,蒋卫一旦调离基地,那么等于就毁了他的前途,甚至还会被某位领导所怨恨。
“苏主任,这有些太过了吧,要不我严厉批评他,给他个处分以观后效”陈远心里叫着苦,继续劝苏逸辰别这么干。
可谁想,苏逸辰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表情严肃地摇摇头:“对不起陈总工,这不是和你商量,这是我的决定,你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但是这个决定必须要执行,如果你觉得有难处的话,那么由我给上级打报告”
说完,苏逸辰身后的电梯来了,他转身进了电梯,按下按钮,电梯门缓缓关上,而站在电梯外的陈远只能长叹一声,最终无奈地苦笑。
aa2705221: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求推荐票求收藏
地面已经是下午六点,在这个季节如果是内地,太阳已经即将西落,可在西北,挂在西方的那轮红日依旧照耀着大地,而在东方,月亮的影子却也隐隐约约出现在天空。
这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景象,抬头望着那轮已经渐渐模糊的红日,苏逸辰从实验室回到地面后并没有去宿舍,而是独自漫步在基地的空旷之处。在他身后三四米处,高建默默跟随着,继续履行警卫和保护的工作,虽然对这份工作在高建内心中是有些抗拒的,可对于前方的苏逸辰,说句实话,高建已从最初的不以为然渐渐转变为钦佩和尊重。
这种态度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这些日子,一直都跟随苏逸辰的高建比任何人都了解苏逸辰的艰辛,更深知在他肩上担子究竟有多重。现在,整个781中心的各项研究,包括他们所处的863基地的可控热核聚变实验项目,都离不开苏逸辰的主导作用。
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苏逸辰经常只是随便抓个馒头啃几口凑合,而一旦数据出来,或者说下面的专家有工作找他,苏逸辰常常二话不说,直接丢下馒头就继续投入到紧张而繁琐的工作中去。
在苏逸辰的身上,高建仿佛看到了那些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对党和国家,对民族无私奉献的那种精神,这种精神这不能不令他所钦佩和感动。同时,苏逸辰所展现的专业性和极强的科研能力,不仅折服了781中心的专家学者们,就连高建也感受得到他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直到这时候,高建才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为什么当初组织会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正如许克当初对他讲的那样,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现在,他似乎有些理解了许克的话。
“有烟么给我支。”
苏逸辰不紧不慢地走着,似乎在散步,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过好了一会儿,他突然转身对高建说道。
高建一愣,没反应过来,因为他从来没有看见苏逸辰抽过烟,直到苏逸辰再重复了一句,高建才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包烟。
接过烟,用笨拙的姿势打火点上,苏逸辰狠狠抽了一口,谁想这口抽得太急了点,呛得他连连咳嗽。
“瞧人家抽烟快活的和神仙似的,我还以为烟是多好的玩意呢,没想到这么呛人。”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苏逸辰拿着手里的烟自嘲摇头笑笑。正当高建准备从他手上接过那支烟的时候,苏逸辰却摆了摆手,继续把烟放在唇边,这一次轻轻抽了一口。
“既然都点上了就不要浪费,浪费可不是什么好习惯。”面对有些不解的高建,苏逸辰笑着回答道。
“其实烟不是什么好玩意,能不抽的还是尽量别抽的好。”高建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脱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是呀,吸烟有害健康,烟盒外面不就印着这行字嘛。”苏逸辰点点头,随后看看高建,似乎有些好奇地问:“对了,你好像也不抽烟吧怎么身上带着烟”
“我不抽烟,其实干我们这行的很少有这种嗜好,因为烟味很容易暴露自己,至于带着烟,那是考虑到现在工作性质的原因。”这些不是什么秘密,高建也就实话实说,毕竟他现在的身份是苏逸辰的秘书,搞科研工作的人有烟瘾的往往不少,他身上带包烟接待起来也方便些。
听了高建的解释,苏逸辰有些恍然大悟,想想的确有道理,他笑着道:“看来,干那行工作都有一行的规矩,搞科研是这样,做你们工作同样也是这样,只有守规矩的人才能做出成绩。”
不明白苏逸辰这话所指,高建只是下意识地点点头,不过回头想想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像他们这种纪律部队,纪律是高于一切的,你个人再有能力如果脱离了纪律的约束,那么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好侦察员。
高建在八处的时候就被誉为拼命三郎,这指的是他面临危险的勇敢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但同样他也遵守着纪律的底线,从不会越过那条红线,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但高建不清楚,苏逸辰说这句话的背后还有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因为今天蒋卫的事件直接触及了他的底线。
其实,自从来到863基地,基地领导方面对于863计划的配合和重视苏逸辰都看在眼里,但问题在于基地的基础技术人员,甚至包括如同蒋卫这些所谓的“专家”实在是让苏逸辰太过失望了。
有一部分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别说和苏逸辰那辈人相比,就连781中心的研究员们也比不上,也许是当今社会的物质发展或者其他方面所带来的弊端,在这些人心里,工作中的成绩仅仅是取得地位、财富甚至向上爬升的台阶和手段,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份神圣的事业来进行,这样的工作态度是令苏逸辰非常不满的,而这些日子所碰到各种不断的小问题,更让他忧心忡忡。
863计划究竟有多重要,苏逸辰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绝对不允许这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导致计划的延迟甚至失败的可能。而今天,他所爆发出来的怒火不仅仅是对于蒋卫,更是对整个863基地工作人员发出的警告,假如不能把这种问题解决掉,那么等到正式实验开始,苏逸辰根本不敢想象还可能发生什么更严重的情况。
他对陈远说的那番话不是什么冲动,更不是发泄,苏逸辰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这有多难,他必须把蒋卫赶出863计划,如果在基地内还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他甚至不惜代价对这些人员进行全面大调整,因为在他的项目中绝不允许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存在。
也许是尼古丁的作用,也许是苏逸辰自己终于想通了,他蹲下身把快燃尽的烟头掐灭,然后把灭掉的烟头放进口袋,起身招呼着高建回宿舍。在回去的路上,苏逸辰的脚步明显变得轻快了许多,而他平静的面容中也多了一丝坚毅果断。
蒋卫很快就接到了调他出863计划的正式通知,面对这个通知蒋卫是目瞪口呆,同时心里瞬间就冒起一团怒火。在他看来,这明显就是苏逸辰对自己的“打击报复”,要知道他能挤进863计划可是花了好大的劲,因为无论从能力还是资历,包括专业水平,蒋卫都不属于首选人选,可偏偏是他拿到了这个名额,这不能不感谢他那位在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舅舅。
首长对于863计划的重视,上级科技部门核心领导班子非常清楚,而且863计划的成功性非常之高,这在小范围的圈子内也有些人知道。无论是谁,只要能进到863计划,甚至在这个计划中担任部分工作,那么等计划成功后就是不折不扣的“功臣”。
功臣的帽子份量究竟有多重,谁的心里都清楚,而且有了这份资历,将来无论是在学术界发展或者转而进入仕途,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功绩。正因为如此,条件并不占优的蒋卫才会被塞进863计划,甚至还负责了激光点火装置这个重要环节,可谁想,蒋卫本就不是真正搞科研的人,他的心思也不在工作和研究上,如果换成其它项目也就罢了,看着他的背景睁一眼闭一眼,可偏偏就碰上了较真的苏逸辰,这就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了。
不服气的蒋卫顿时大吵大闹,追着基地领导们要给他一个说法,还口口声声称要告苏逸辰,要向外界宣布这种打击报复的行为,如果是在一般研究单位,依靠着他背景深厚的舅舅也许就得逞了,可这回却碰上了铁板,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基地方面果断采取了措施把他扣留起来,同时把情况正式向上汇报,很快上面的批示就传达下来,对于蒋卫的调动必须立即执行,同时鉴于他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不合适的态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如果继续因为他的举动从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甚至包括泄密发生,那么等待着的将是更为严厉的处置。
最终,蒋卫灰溜溜地离开了863计划。有这个结果还是看在他舅舅的面子上,要不仅仅以他扬言违反纪律的这件事换成普通人,早就连层皮都给扒了下来。
把蒋卫一脚踢出863计划,苏逸辰雷霆的手段的确震慑了许多人,一时间,那些阳奉阴违,平常出工不出力,或者打着混功劳心思的人全都收敛了许多,倒使得基地工作面貌一新,整个效率猛增,这倒是连陈远等人都没想到的结果。
时间一晃,很快又过去了近一周,随着进度的加快,这天在核对了一切数据和参数后,苏逸辰宣布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明天就将开始进行到下一步,也就是装置正式点火测试阶段,当这个消息传达到现场人员的耳中,瞬间人群中就爆发出了一片喜悦的欢呼声,这证明了苏逸辰对大家工作的肯定和认可,而所有人全期待着第二天的点火开始。
aa2705221:
第七十二章 奇迹的诞生
求推荐票求收藏
原定第二天点火本是上午,由于接到消息的林东和某位领导要亲自赶赴现场,所以时间向后推移了四小时,直至下午13点55分,现场才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苏逸辰和林东轻声交谈了几句,随后向不远处的陈远微微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虽然苏逸辰是863计划从设计到实验的核心人物,但不管怎么说,陈远才是863项目的总工程师,所以,今天的正式点火测试命令由他来下达更为合适。
对于把这个荣耀让给自己,陈远心里非常感激,而且他很清楚这次正式点火测试是一个能在毕生科研生涯留下最辉煌的一刻,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前辈们两弹一星的伟大功绩。面对所有人的注目,陈远深吸一口气,向前踏出半步,然后带着因为激动而带了略有发颤的声音大声宣布道:“863计划,可控热核聚变装置,第一次正式点火测试准备”
现场鸦雀无声,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陈远身上。陈远定了定神,开口继续道:“一号真空室”
“一号真空室准备完成”
“二号真空室”
“二号真空室准备完成”
“三号。”
“三号真空室准备完成”
“磁场束搏系统”
“束搏磁场正常”
“压力。”
“压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