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门》-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许是因为对恩师的怀念,也许是无法忘却当年的记忆,也许更是为了把恩师的心血继承下去,以完成恩师撰写这本书的遗愿。苏逸辰默默想了许久,正当孟林有些奇怪这个比自己稍大的男子怎么突然【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苏逸辰却主动提出要向他讲解这本书内容的建议。

      一开始,孟林还以为苏逸辰是在开玩笑,可随后就发现对方是认真的。孟林的性格不善于拒绝别人,虽然心里对苏逸辰这个提议有些不以为然,但出于礼貌还是迟疑地同意了。

      接着,他们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苏逸辰开始向孟林讲述书中的理论和设计思路,作为当年项目组的主要成员,罗邵华教授的得意【创建和谐家园】,苏逸辰可以说是除了作者罗邵华教授外最为熟悉这本书理论的人之一了。

      从起初的礼貌到后来的随意,随着苏逸辰的讲述开始,孟林的表情开始变的越来越惊讶,当等到苏逸辰由浅入深,各种数据娓娓道来,由理论结合实际,以简单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给他细细讲完书中第一章内容的时候,苏逸辰的表现已完全把孟林给折服了,

      他根本无法相信,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居然讲的比他们教授更加详细和全面,而且苏逸辰的讲述也不全都是按照书籍内容来讲,他甚至可以随手就举出许多实例以作为相互应证,以加深他对其内容的理解。仿佛苏逸辰就像是这书的作者一般,或者说是直接参与编著此书的当事人。

      aa2705221:

      第四十八章 无心插柳

      求推荐票求收藏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林经常会向苏逸辰请教一些问题,而苏逸辰也乐于指点他。 孟林的理学天赋很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以优异成绩考进这所重点大学,他所欠缺的只不过是开拓的思路和一些实践经验而已,毕竟现在大学生和苏逸辰当年有些不同,尤其是动手方面最为薄弱。

      作为一个即将大四的学生,孟林也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所烦恼,【创建和谐家园】可不像以前,更注重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赚钱发财才是绝大多数人唯一的目标,苏逸辰读书时代的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说法早就落伍了,年轻人更注重的是找一份收入丰厚、体面的好工作,至于工作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无关系,这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大学文凭在他们眼里仅仅只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孟林还是有些搞科研理想,可事实同样也摆在眼前。就和汤伟当初那样,理想和现实中必须作出一个选择,除非他在大学里得到某位导师的青睐,甚至进入一个专业课题组成为其中的一员,以这种方式去慢慢积累自己的资本。那么,在毕业之后才有更广泛的选择,也能够尽量做到理想和现实兼顾的结果。

      汤伟的故事令苏逸辰心中有所触动,在和孟林熟悉了之后,苏逸辰也知道孟林一直都想进他们系里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才会选择这些硬件方面的论【创建和谐家园】准备。考虑之后,苏逸辰决定给予他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针对性的给孟林补上短板,同时也给他在论文撰写方面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在苏逸辰的帮助和引导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孟林的进步显而易见,而且还写出了一篇很是具有新颖性的专业论文。正是这篇论文从而引起了系里的注意,当叶添龙教授亲自看过孟林的论文后感觉很是不错,随后就找来孟林现场考核了他一下,考核结果也让他满意,孟林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通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很有些想法,基础也扎实,当即询问孟林是否愿意进他的课题组,对于这个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孟林当然大喜过望。就这样,几天前叶添龙教授正式通知了孟林,吸收他为自己课题组的新成员,不过以孟林现在的学生身份,进这样的课题组只是最底层的一员,平时干的活大多是帮着叶添龙这样的“大老板”或者组里的“小老板”打打杂而已。

      可就算这样,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了,能有这个机会,等于在孟林的求学生涯中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对于他毕业后的选择就广阔多了,甚至将来还有可能获得研究生和留校的机会。当接到这个好消息,孟林第一时间就想把它告诉苏逸辰,一起分享自己这个喜悦,可是一连几日都未能在图书馆遇到他,孟林没苏逸辰的联系方式,他们的见面一直都在图书馆,甚至连苏逸辰住在哪里也不知道,所以这些天孟林每天都会这时候到图书馆来看看,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碰上了苏逸辰。

      “不错不错,进了课题组以后好好干”苏逸辰笑着拍拍孟林的肩膀以作鼓励,可孟林心里却非常清楚,假如没有苏逸辰的指导他是绝对不会被叶教授看上的。而这些天,他一直都想好好谢谢苏逸辰,当即就提出要请苏逸辰吃饭以表示感谢。

      苏逸辰笑笑摇头拒绝,伸手在他借阅的期刊点点,示意自己还没把这些期刊看完。孟林的感谢他心领了,吃饭就不必了,何况苏逸辰之所以帮助孟林一是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二也是因为罗邵华教授那本书的原因。

      “苏大哥,你就给我这个机会吧,要不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没有你的帮助叶教授也不会让我进他的课题组,要是你连一顿饭都不肯吃的话,我我。”孟林一时间想不出合适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神情焦虑中期盼地搓着双手。

      瞧着孟林这副神情,苏逸辰忍不住乐了,想了想无奈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还是和孟林约法三章,去吃饭可以,但大饭店绝对不去,就在大学城附近找家小饭店就可以了,要不然苏逸辰情愿不吃这个饭。

      “没问题没问题”见苏逸辰终于松口,孟林高兴地连连点头。当然他也知道苏逸辰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他是一个穷学生,不想让自己破费,心里对于这位大哥更是感激。

      把借阅的期刊先还了,苏逸辰和孟林一起离开了图书馆,走出一条街,前面就是大学城的美食街,这个里因为经济实惠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美食众多,是附近几家大学的学生,包括居民最爱来的地方。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小店,两人走了进去,点了几个小菜,本来孟林还想多点一些却给苏逸辰制止,这天本来就热,何况又是两个人吃饭,点多了吃不下反而浪费,这些饭菜已经足够了。

      “要不,喝点酒”孟林问道。

      苏逸辰这倒没意见,让老板拿了两瓶啤酒,倒满后主动先敬孟林,祝贺他顺利进叶教授的课题组,同时也勉励了他一番。

      碰杯干完,孟林帮苏逸辰添满酒,随后两人边喝边聊。话语中,孟林对于苏逸辰在通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和水平极为佩服。

      对于苏逸辰的个人情况,孟林同样有着好奇心,他一直以为苏逸辰很可能是那个研究院的研究员,或者别的大学老师什么的身份。借着酒劲,孟林忍不住就问了这个问题,谁想到苏逸辰笑着摇头否认,告诉他自己只不过是一位民办中学的初中物理老师。

      “什么”当得知苏逸辰居然只不过是一位初中物理老师的时候,孟林心中先是极度惊讶,接着就为苏逸辰很是不平,在他看来,以苏逸辰在这方面的水平别说当初中物理老师了,就算是在大学当个讲师也绰绰有余。

      “苏大哥,你要不来我们学校吧,我介绍你认识下叶教授,以你的水平进我们课题组绝对没问题,说不定叶教授还能帮你解决职称评定呢,再怎么说在大学当个助教也比当初中物理老师来得强吧”

      孟林好心地帮苏逸辰出这主意,在他看来苏逸辰现在的这份工作实在是太屈才了。可谁想到,苏逸辰只是笑笑摇头,拒绝了孟林的好意,甚至还提出一个让他匪夷所思的要求,那就是无论对于谁都不能提起自己的事,甚至在叶添龙教授面前更不能提自己曾经指导过孟林的事。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当是帮你苏大哥一个小忙。”苏逸辰淡淡地说道。

      “可是。”孟林实在想不通苏逸辰为什么会这样要求,正要再劝,可这时候苏逸辰摆了摆手,制止了他往下讲。

      “如果你还把我当大哥的话就按照我说的去做,要不以后我们就不用再见面了。”

      苏逸辰的坚持让孟林心里实在纠结一番,最终还是点头答应,可他却为苏逸辰的才能埋没而觉得深深惋惜。

      “对了,你们项目组现在搞的是不是关于计算机芯片方面的课题”吃了口菜,苏逸辰似乎想起什么。

      孟林点点头,其实国内对于计算机芯片的研究从70年代末就开始了,80年代曾经达到了高峰,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苏逸辰当年所参加的银河机项目就是其一,银河巨型机的成功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就连美国方面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在90年代中期,随着老一批计算机人的相继去世,再加上苏联巨变,国家分裂之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导致国内产生了一种搞自发研究不如拿来主义更加方便的思想,从而暂停了中国自主计算机研发,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中央处理器。

      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逐渐改变,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这才发现没有自主研发就要受制于人的尴尬问题,为改变目前这种情况,有关部门重新建立自主研发的计算机项目,可由于十几年的技术断层,再加上目前计算机的发展之快,要重新迎头赶上谈何容易可再困难,这个事还是必须得做,所以在各大理工院校,类似的项目相继成立,孟林所在的学校同样也是如此,而叶添龙教授所主导的课题组也是针对这方面展开研究。

      “苏大哥,你不会是想”听苏逸辰提到课题组的事,孟林脸上一喜,正以为苏逸辰是不是改变初衷的时候,苏逸辰却笑笑道:“别多想,我对于你们的课题没什么兴趣,只是想打听一下你们学校有没有大型计算机这样的设备。”

      孟林一愣,他没想到苏逸辰问的居然是这个,不过出于对苏逸辰的信任,他点点头道:“有的,叶教授的课题组在许多工作方面都会使用到它。”

      “再帮我个忙吧。”苏逸辰直接提了个要求,他想让孟林在可能的情况下帮他使用学校的大型计算进行几个数据运算。至于运算公式,苏逸辰会提供给他,孟林只需要把公式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再把最终运算结果交给他就行了。

      之所以提这个要求,这是苏逸辰刚刚才想起来的,虽然他对于电脑系统进行了优化,可凭着普通的个人电脑局限性进行数据运算效率实在太低,而且以他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搞到专业等级的大型计算,甚至巨型计算机的使用。既然孟林现在进了这个课题组,以他们学校的情况很可能拥有这种设备,如果能够使用大型计算机进行协助运算,那么苏逸辰的工作进展会增快许多。

      虽然不知道苏逸辰这么做的用意,更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数据运算居然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这样的工具。不过,孟林还是没有任何迟疑就答应了下,但他也坦率告诉苏逸辰,大型计算机的使用在学校有着严格规定,就算他进了课题组后也很难马上接触到,所以这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只要有机会孟林一定会帮这个忙。

      孟林答应下这事,让苏逸辰很是高兴,有了大型计算机,接下来的工作就能快多了。几天后,苏逸辰挑选了一些最为复杂的公式数据交给了孟林,孟林看了看也不懂这些公式是派什么用处的,但还是很郑重地把它们贴身放好。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孟林顺利进入课题组开始工作和学习,在业余时间也会经常来中学找苏逸辰交流。随着他在课题组的学习工作开始,孟林深感到自己许多方面的不足,当他有时候向苏逸辰请教平时所遇到的难题,苏逸辰都会耐心和仔细地向他讲解和分析,在苏逸辰的帮助和教导下,孟林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等到秋天的时候,孟林用他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叶添龙教授的赞许,从而由最基础的成员向上提升了一级。

      提升级别后的孟林终于也有了直接接触大型计算机的机会,一直都没忘记对苏逸辰承诺的他也开始帮助苏逸辰对那些公式数据进行运算,起初他以为这样的运算应该很快就会完成,但当第一公式数据运算足足用了一周时间才出结果时,这让孟林大吃一惊。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个人电脑,而是专业性极强的大型计算机,虽然学校的大型计算机比起国外最尖端的机器差了许多,可它的计算速度也是极其惊人的。他怎么都没想到,苏逸辰交给自己的公式数据运算需要耗费如此长的时间,这些数据究竟是派什么用处的为什么会如此庞大和复杂这些疑问在孟林心中挥之不去,这时候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苏逸辰会托自己做这件事,因为按照市场上速度最快的个人电脑来进行运算的话,几乎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当数据结果出来时,孟林曾经想把这事告诉叶添龙教授,更想搞清楚这些公式数据是作什么用的,可最终对于苏逸辰承诺还是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当他把数据结果交给苏逸辰,苏逸辰异常高兴,第一时间就打开他那台电脑,把数据输了进去。

      “谢谢了小孟,你可帮大忙了”苏逸辰敲完最后一个数字,按捺着心里的兴奋向孟林道谢,而这时候孟林看了一眼苏逸辰这台电脑上的奇怪程序,这台电脑他不是第一次接触,可一直不明白苏逸辰所使用的程序怎么如此古怪,看来似乎有些像ux系统,但又和他所熟悉的ux有着极大区别。

      “这是应该的,不过还有几个公式估计得晚些了。”孟林笑笑说道,特意解释了一下情况,因为明天起,学校会有几位外国学者来做学术访问,由于这个原因大型计算机等重要设备要暂停使用,甚至包括他们的课题组也会放假几天。

      “这没关系,等他们走后再安排就是了。”苏逸辰点头表示理解,接着随意问了下做学术访问学者的情况,孟林告诉他这几个学者是欧美几家著名大学的教授,其中还有几个是当今物理学方面的有名人物,当他提了几个人名时,苏逸辰也没在意,可当孟林说到最后一个人名的时候苏逸辰顿时一愣,猛然就抬起了头。

      aa2705221:

      第四十九章 利益至上

      s:看天门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求推荐票求收藏

      “等等,你刚才说的是谁”

      “什么是谁”孟林有些不明白。

      “就你刚才讲的最后一个人,把他名字再说下。”

      孟林略一思索就重新念出了刚才最后一个人名,当确认自己没有听错,苏逸辰从桌上扯了一张纸,拿笔在上面快速写了一串英文。

      “是不是他”

      孟林接过看了一眼点点头,这个英文名字的确是刚才他说的那人,绝对不会有错。

      苏逸辰没想到凯文亚当斯教授居然也会来到上海,这位凯文亚当斯教授是美国加州理工的物理系教授,虽然他的名气远比不如孟林所提名单前几人,可对于这位凯文亚当斯教授苏逸辰反而有着深刻印象。

      印象的来源还在于几个月前他在图书馆所翻阅的那几本期刊,其中有一篇对于iter项目的专业评论文章让苏逸辰记忆犹新,在这篇评论文章中,凯文亚当斯教授针对目前iter项目迟迟未能打开局面的问题进行了大胆假设,他提出,目前iter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项目起初的理论基础就有着很大缺陷,尤其是托克马克装置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根本是错的,这才会导致这个历经10年,耗资高达60亿美元,几乎【创建和谐家园】了世界各国主要科技力量参与的浩大项目一直未能达到目标。

      在文中,凯文亚当斯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思路以取代目前的托克马克装置,他所提出的这个思路虽然只是一个初步设想,但却让苏逸辰异常重视,因为从他这个思路基础理论来看已经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所欠缺的仅仅是后继理论完整推导和数据验证再加上最终的实际测试工作。

      回想着凯文亚当斯教授的那篇文章内容,苏逸辰一时间有些入神了,因为凯文亚当斯教授所提出的思路和兰特文明对于可控核聚变的手段有些异曲同工,甚至在结合地球现有科技方面甚至更实用些。

      这些日子,随着苏逸辰对于凯文亚当斯教授的这个思路进行验证,更进一步证实了这点。同时也让他对凯文亚当斯教授这个人产生了浓厚兴趣,既然凯文亚当斯教授这次来到上海,那么是不是找个时间见见对方呢也许他们之间会有一场愉快的交流。

      此时此刻,凯文亚当斯教授恰好刚刚抵达上海,和他同行的还有这次进行学术访问的同行。可和那些神采飞扬的同行们相比,凯文亚当斯教授的精神却不怎么样,就连眉目中也一直紧锁着,似乎有什么难题困扰着他一般。

      “凯文,放轻松些,那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看见凯文亚当斯教授这个样子,作为他的好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马丁康伯巴奇教授轻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

      “谢谢你,马丁。”凯文亚当斯教授向老朋友微微点头,但还是皱眉问道:“我的老朋友,以你的专业判断,我的那些想法都是精神失常后的胡言乱语么”

      马丁康伯巴奇教授看着面前这位老朋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凯文的样貌比之前差了许多,原来意气风发的他现在看起来就和个普通老头一样,而且他的精神状态也实在让人担忧。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为老朋友的马丁当然清楚,如果不是那篇针对iter的评论文章,凯文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凯文的文章在专业期刊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但这些关注并非是赞誉,却是一片谩骂之声。er项目负责人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凯文文章中的假设和评论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对于托克马克装置的分析更是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无数评击犹如雪片一般飞来,还有几位在科学界的大人物甚至亲自撰文,以嘲笑和不屑一顾的姿态把凯文视为企图哗众取宠,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来捞取学术资本的小丑。

      这些反应,就像是一桶冰水迎头浇在凯文的脑袋上,一开始他努力争辩过,甚至写了一篇论文来针对性的阐述自己观点,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否认和谩骂,甚至有人还直接说凯文亚当斯教授已经神经错乱了,像他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应该在大学任教,而是应该投进精神病院才是。

      “不,我的老朋友,我从来没有认为你精神上有什么问题,你的那些想法更不是什么胡言乱语。”马丁轻叹了口气,低声在他耳边说道。

      凯文的身躯微微一震,他猛然抬起头看着面前自己这位老友,神情激动而又有些复杂,张张嘴试图说些什么。

      “我知道你想问我什么,你是觉得我是不是应该站出来替你分辨”马丁苦笑着反问道,当凯文点头承认后,马丁却摇摇头道:“作为科学家,你应该知道布鲁诺和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布鲁诺上了火刑架,成为一位殉道者。而同样明白真理的伽利略却在教会势力的强压下选择了退缩,从而活了下去。”

      “你是说”凯文脑海中猛然像被闪电击过,他猛然起身,双手支着椅背,抬头瞪着不可思议的眼睛紧盯着马丁。

      马丁无奈摊开双手,耸耸肩道:“现在你的情况就和殉道的布鲁诺一样,就算你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又怎么样iter项目的重要性和其组织机构的庞大我们都很清楚,而且它还牵涉到几乎世界上最重要的所有国家和地区。er的存在意义,那么你是否考虑过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见凯文一时间发蒙,马丁知道他是一个书呆子,好心地问他解释道:“整个iter项目前后用了10年的时间,耗资60亿美元,但这只不过是表面数据,如果再加上各国,比如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独立研究投入,每年的资金消耗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何况,你知道有多少科学家、研究员在这个项目中工作就连我所在的大学都会在这项目中获得大笔资金支持,可你的理论一旦被证实,这一切就全完了。”

      凯文的脸色变得发白,慢慢又变得发红,他紧握双手,眼中冒着怒火,犹如一头愤怒的雄狮:“难道就因为这个可笑的原因难道科学的真理就不应该坚持”

      “我的朋友,布鲁诺曾经坚持了,可他的结果却是上了火刑架,布鲁诺的确伟大,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可不希望你也成为布鲁诺,所以。”马丁最后摇头叹息了一声,实际上还有个原因他没告诉凯文,假如iter项目全面推翻还会导致各国政府之间不可预料的事件发生,因为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项目,其牵涉面实在太大的。作为专业学者,大家都不是傻瓜,可以说许多人在凯文的文章中看到了其价值,可问题在于所有人就算知道凯文是正确的又怎么样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真理再重要也敌不过利益的强大,所以凯文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个悲剧。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aa2705221:

      第五十章 大事件

      s:看天门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求推荐票求收藏

      马丁走后,凯文呆坐在自己房间许久,直到有人敲门通知他第二天的行程时才回过神。接过一份行程安排表,凯文根本就没兴趣看,随手就丢到了一边。这次来上海作学术访问主要是因为好友马丁的邀请,另一方面也是经历了那些事后精神压力极大的凯文想出来走走,这才答应了这次学术访问安排。

      可是,在听了马丁的安慰后,凯文的心情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加糟糕。作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凯文一向认为科学是严谨的,更是纯粹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研究和提出的理论居然会遭遇到如此强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的来源仅仅只是因为各种利益趋势,利益和金钱的结合甚至战胜了科学纯粹的本质,这使凯文感到悲哀。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凯文的精神依旧糟糕,连胡子都没刮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个颓废邋遢的老头。瞧见他这副模样,马丁好心地询问他是否要留在宾馆休息,因为按照行程凯文就算不去大学也没什么关系。不过,凯文还是拒绝了马丁的好意,摇摇头表示坚持,既然如此马丁也就不再劝了,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作为组织者的马丁招呼着大家上车,一同前往大学。

      马丁一行的学术访问受到了大学上下极度重视,要知道前来的学者们都是世界理学方面知名学者,早在几天前,校长就亲自负责了接待工作安排,整个校区也被精心布置了一番,以最饱满的姿态来迎接这些尊贵客人的到来。

      从宾馆到学校路程不远,当车子缓缓来到校门口的时候,以校长为首的学校主要领导们都已经在校门翘首以待了,当车辆一停,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就急忙大步上前,和从车上下来的马丁教授等人热情握手,接着双方简短寒喧了几句,由学校领导的陪同下进了校园。

      深秋的校园是最为美丽的,尤其是校园的枫叶,绿色、黄色还有红色,阳光如同金子一般从树叶的缝隙中碎碎撒下,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陪同来访学者们先参观了校园的布局,然后再看了看学校的各个学院、图书馆、实验室等机构,然后大家就去了会议室小坐,宾客双方气氛融洽地进行一些交谈。

      不过这时候,在人群最后的凯文却像是一个隐型人,他既不和任何人交流,甚至连话都懒得讲,大家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里,孤零零地吊在后面,如果接待人员不知道这个老头也是来访学者的一员,也许还当他只是一位路人呢。

      在会议室交谈的时候,校长特意提出希望学者们能够下午在学术演讲之后再抽点时间给学校学生们做一场讲课。对于这个额外要求,马丁和身边的几个教授交换了下意见,最后答复道讲课就不必了,因为讲课的话一方面时间过长,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前准备,不过对于主人的热情和建议,他们倒可以抽些时间顺便同学校的老师、学生们进行一下简单的学术交流,希望学校能够理解。

      对于这回答校长当然不会拒绝,相反还很高兴,当即就招来理学院的院长进行安排,毕竟今天来的访问学者们大多都是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那么这个演讲和学术交流当然放在理学院更为合适些。

      而当这时候,一直如同神游天外的凯文却抬了抬眼,看着不远处正和校长侃侃而谈的马丁,目光中露出有些沉思的表情。

      下午二点半,理学院的大礼堂人山人海,不仅来了许多学生,甚至连各系的老师们也来了不少,看到如此隆重场面,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来访学者这边都很高兴,等人到齐后,先是由校长作了一番欢迎词,然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马丁代表学者们进行了简单学术演讲。

      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丁康伯巴奇教授的大名广为人知,能够在国内听到他的学术演讲会,这是许多学子们,甚至包括一些老师们都是梦寐以求的。在马丁的演讲后,学者中另一位著名的教授也上台进行了短暂的演讲,等到他们讲完,礼堂内传来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都为两位教授的专业演讲所感到兴奋。

      接下来,主持者表示,各位教授会和在场的同学们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这一下子又引起了现场所有人的兴奋和期待,而当主持人回头向马丁教授点头示意,按照程序接下来应该是由牛津大学的杰克逊教授先进行这个环节,谁都没有想到,一直坐在最边上的凯文亚当斯教授突然起身,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突然就走到了讲台中央。

      “大家好,我是凯文亚当斯,美国加州理工物理系教授。”凯文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对所有人说道,除了台上的人外,谁都以为凯文上来是提前安排好的,就连学校方面也以为这只不过是访问学者们的内部调整,可这时候马丁和杰克逊却被凯文这擅自行动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杰克逊教授更是一头雾水,用带着疑惑和惊讶的表情向马丁望去。

      马丁也没想到凯文会突然站出来跑到台前,一时间楞住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耳边就听到凯文用着急促的英语大声说道:“作为一名物理学家,我一生所追求的就是科学的真谛,可是,当我年近60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所谓的真理却是那么的脆弱。当你经过无数的努力,最终发现真相就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却因为一些卑鄙的理由,包括肮脏的金钱和利益联合的力量逼迫你去屈从,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可悲的事啊有人向我说过,凯文,我的朋友,我不希望你成为被架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可是,没有布鲁诺的牺牲怎么会有后人对科学真相的坚持”

      “不拉他下来快拉他下来马上立刻现在”马丁脸色顿时大变,他反应过来凯文要说什么了,这个【创建和谐家园】,他难道就不知道这种话是不能讲出来的么何况还是这样的公众场合。一瞬间,马丁跳起身来,惊慌失措地呼喊着,而几位学者们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作为在物理界的同行,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凯文那篇文章所引起的风波和指责,在短暂的目瞪口呆之后,几个人连忙冲上前去,有的用手去堵凯文的嘴,有的去拔话筒的插头,还有的抱着凯文就往台下拼命拖。

      “欺骗是无法成功的iter就是一个吸血鬼托克马克是用钱堆起来的垃圾。”

      凯文手舞足蹈挣扎,神情狰狞可怕,用最后的力气大声呼喊,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死死捂上了嘴,然后在所有人惊愕、不解和茫然中被硬拖下台去,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5: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