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道殊途作者:夜雨连天》-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从疼痛中恢复的陈云生,顾不上手上的泥土,又从一株低矮的灌木上折断一根枝条。继续在那个长宽不足半尺的小洞旁刨着土。

        树上一个青衣人已经注视他很久了,此人的神念在陈云生身上扫过了不知道多少遍。青衣人面上显示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你这样挖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青衣人突然说道。

        陈云生被吓了一跳,仰望树枝,看见一个陌生人蹲踞在那里,如同大鸟一般。今日经历了太多事情,他已经对恐惧具有了免疫,就算遇到歹人,也无所谓了。

        “我要埋了他。”声音虽然稚嫩,却格外坚定。

        “他是你什么人?”青衣人问道。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陈云生反问道,他虽然年幼,可跟着父亲耳读目染之下,对待陌生人保持着一分警惕之心。

        “你若告诉我,我可以帮你埋了他。”青衣人轻松地说道。

        陈云生仰头望着树上那个怪蜀黍,心中说不出什么感觉。六年的人生经验显然没有告诉他如何处理眼前这种事情。昨夜刚刚放生的惊变令他对于任何陌生人都格外防备。他早就忘记了青衣人的问题,转而开始考虑自己是否要信任这个人?

        看到男孩犹豫不决,青衣人却越发高兴,干涩地笑道:“小子,看来你身世离奇,似乎还被追杀。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帮你报仇。”

        报仇?这个字眼从不曾出现在陈云生的脑海中,可自从青衣人说出这两字之后,他便一辈子也无法忘怀。仇恨如同一颗种子,在他白玉一般的识海中生根发芽。为什么父亲和自己平静的生活总是被人打破,没有来由的追杀和逃亡,令这个孩子心中一直缺乏安全感。

      ¡¡¡¡¡°ÎÒÏàÐÅÄã¡£¡±³ÂÔÆÉúÉùÒôËäС£¬È´¸ñÍâ¼á¶¨£¬ÔÚɪɪµÄÀä·çÖУ¬ËûÓ×СµÄÉíÌåÏԵøñÍâµ¥±¡£¬ÏñÒ»Ö»ÊÝСµÄðÆðÈ¡£

        青衣人从树上忽的跳落下来,犹如一只大鸟一般。陈云生抬起头直视青衣人双眸,此人身长八尺,脸色苍白,身上瘦骨嶙峋,一对眸子精光闪闪,嘴角微微上翘,鼻挺口方,年龄在四旬左右,和他的父亲年纪相仿。

        青衣人没有说话,左手结了一个怪异的法诀,向地面伸去,掌缘刚刚接触地面,大地就突然凹下去一大块,足有七八尺深,他右手凭空一抓,韩镖师的尸体就缓缓的飘入大坑之中。青衣人一脚跺去,坑边的泥土簌簌落下,将整个坑填了个严严实实。

        转身面对陈云生,青衣人认真地说道:“我叫飞云子,你呢?”

        “陈云生。”男孩稍微有些木讷地答道。

        飞云子纵声长啸,啸声悠远而高亢,四周的落叶随着他的啸声如雪花般飘飞。

        “遇云得生,好一个陈云生!”青衣人嘶哑着吼道。

        陈云生并不知道他为何发狂,圆睁双眼,出神地看着他。

        飞云子揉了揉孩童的头发,说道:“我师父曾经告诉我,此生遇云得生,没想到一语成谶。你可愿意拜在我的门下?”

        面对如此直接的邀约,陈云生犹豫了一会儿,没有任何概念地问道:“跟你学本事,可报的了仇?”

        飞云子骄傲地望着远方的群山,笔直的身体如同一颗青松,他沉声道:“报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过,你若跟着我,日后一定会将那些欺负你的人踩在脚下。”

        “我愿意。”

        ……

        当陈云生睁开眼之时,他已经立于众山之巅了。远山被白云笼罩,忽隐忽现,阳光不时地穿过云层,折射出七彩光晕。自己站立之地常年云雾氤氲,百花丛生,山泉流淌,哪里又似人间的景色。

        原来陈云生被飞云子夹着,腾云驾雾一般竟然飞到了一座绝高山峰之巅。就在山顶之上赫然有一座山洞。洞门旁边苍松翠柏环绕,灵气盎然。陈云生大口呼吸着精纯的灵气,只觉得精神也不似刚才那样萎靡。

        随飞云子步入石洞,陈云生发现洞内有三个石室,墙上有利刃切割的痕迹。飞云子大喇喇指着一间小一些的石洞说道:“那个房间给你,日后在其中修行。”

        陈云生发现洞内设施极其简单,只有一张石床和一个发白的蒲团,摸着湿漉漉的墙壁,他有种想哭的冲动。

        ……

        飞云子将陈云生安置下来后,就又出去了,不足半日,他就带着一些粮食谷物回来,还有盐巴,被褥,和锅碗瓢盆之类。他将被褥铺到陈云生石室的床上,然后又施展神通将山门之后的几亩林地开辟成田地,洒下谷物种子,这一日才算过去。

        第二天,飞云子又出去了半日,回来时,从其一个简单的小布袋内倒出了三头山猪。一边观看的陈云生眼睛发直,心中疑问重重,“这么小的布袋为什么可以装下三头山猪?”

        飞云子看到他疑惑的表情暗自发笑,不待他发问便答道:“没见过此物是吧。这个袋子叫做乾坤袋,是一件空间类法器,名字中虽然有乾坤二字,可实际上只能够存放一个水缸大小的空间。所以很多人直呼其为储物袋,此物是修行者必备之物,就赠与你吧。”说罢便大大方方的将那个有些古旧的小布袋递给陈云生。

        陈云生将小布袋接过来仔细端详。这个布袋只有巴掌大小,布色发黄,显然已经用了很久了,袋口自然闭合,翻来覆去,找不到丝毫缝隙,如同一块布做成的。

        他对这位准师父的慷慨格外感动,直到多年之后,陈云生发现这种极其神奇的袋子在修者的市坊中只需要十块下品灵石就可购得时,才对师父当日的寒酸摇头不已。

        飞云子不再和他交谈,而是将山猪扒皮去骨,用盐巴腌上,放在门外的树林中熏烤。他苦笑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你仗剑天涯,纵横了一辈子,到最后反而做起杀猪屠狗的勾当,情何以堪!”

      第七章 拜师

        月轮高挂,寒意渐起。

        飞云子将陈云生叫到面前,正色说道:“陈云生听好,今天你就正式地拜入我门下,也有必要让你知道一下本师门的渊源。”说到这里,他脸上浮现出无比的骄傲。

        “为师师从天旭老人,而他老人家是天玄门的第三代【创建和谐家园】。这样算来,你是第五代【创建和谐家园】。门下有七个【创建和谐家园】,我排行老七,道号飞云子。”

        不知为何,飞云子说起自己的门派之时,初时无比骄傲,后来表情转化为沉痛。空气透着一股哀婉的调调。

        “拜见师父。”陈云生做出有人曾经教过他的拜见学堂先生的礼仪。

        看了看这个后背微弓起,双手作揖的行礼,飞云子打皱其眉,呵斥道:“谁教你这种凡夫俗礼。在我这里,见到师父要磕头。”

        陈云生一愣,想了一会儿,双膝重重跪倒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复又站立起来。飞云子这时脸上才泛出一些笑意。

        对飞云子所言之事,陈云生多半都不清楚。师门和渊源都不重要,关键是他又有了依靠。没有什么比强有力的手臂更能让一个小童安心。

        “从明日开始,太阳初升之时,传你轻身健体的法门。正当午时,教你一些基本功。月轮初上之时,修习我门的吐纳【创建和谐家园】。有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道一事并不能强求,需要自行感悟这天地的法门。”

        飞云子拿出一本厚厚的红皮书,翻开古旧的书皮,受持一支枯枝,开始教陈云生读书识字。他所教授的并非普通的凡间文字,而是在修真界内使用的古篆文。当然普通凡间文字也捎带的教上一些,否则日后入红尘积累外功之时,就要做睁眼瞎了。

        转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陈云生一夜水米不进,感到实在饥饿难当,不禁摸了摸肚子。飞云子见状,放下厚书,从洞内拿出一块腊肉。用刀子割开,找来一口锅釜,注入清水,放入腊肉,架在火堆上加热。不一会一阵阵扑鼻的肉香传来,令陈云生食指大动。

        他巴巴的看着锅内翻滚的腊肉,口水已经无法抑制,从嘴角沁出。腊肉快熟之际,飞云子从洞外摘来几捧鲜蘑,放入锅中,顿时肉香伴着蘑菇的清香充盈在石洞之中。

        又过不多时,一锅鲜蘑腊肉汤做好了,飞云子拿过一个粗瓷碗,满满了乘了一碗,递给一旁饿得双眼发绿的陈云生。

        晚上飞云子并没有传授陈云生心法道诀,他感到这个孩子太累了,这两天定然受了不少苦,修道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不在乎多耽搁一天。陈云生回屋睡下之后,他开始做自己的功课,打坐、吐纳是他每日必做之功,几百年下来,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

        可是法诀还没有运行一个小周天,一个弱小的身影就呆呆的站在石室门口,飞云子看着陈云生憔悴的小脸,说道:“你不去休息,站着作甚?”

        “我……我做恶梦了。”陈云生嚅嗫道。

        ……

        看着床上沉沉入睡的陈云生,飞云子心中一阵唏嘘,他已经太久没有接触总角之童。

        ……

        “何为道,道便是天地运行的规则,所谓道法自然便是这个道理。修行的目的便是要明晰天地之道,感悟天地之道,为我所用。大道就在眼前,只是我们的双眼被凡尘俗世所蒙蔽,看不清楚罢了。”

        “云生,你看洞外那颗老松生得如同一把大伞,殊不知这种结构更利于承受冬天的冰雪,而不至于将松枝压断,更利于在大风中不被折断,所以松枝的结构就是顺应天地之道的表现。”

        “天地之间有生生不息的元气,是一些细微的颗粒。我们看不到,却能感知到。这就是修道之人所谓的灵气。修道者以身体为炉鼎,将天地之气纳于体内,可以凭借自己感知天地的规律,进而化腐朽为神奇,驱动天地之道。你不妨闭上眼睛感知一下,看看能不能感知到天地之间的气息?”飞云子食指按住陈云生的后背,渡过一丝灵元。

        陈云生感到四肢百骸被一股气流带动着,向一个方向运转。他眯起眼睛,努力冥想着天地之间的飞花落叶,日沉月升。

        过了半晌,他睁开眼睛,怯生生地说道:“我感觉到了。天地之间的气息并不均匀,和昨晚吃的那碗腊肉蘑菇烫一样。腊肉咸,蘑菇淡,汤却不咸不淡。”

        “这个比喻很妙。”飞云子冷峻的脸上闪出一丝笑容,接着说道:“为师这有一本敛气诀,是一门可深可浅的练气法门。说它深是因为这本法诀一直可以助你凝结元婴,说它浅是因为初入仙门的修行者即可修炼,只要具有金灵根即可。”

        陈云生从飞云子手中接过一本黄色书皮的旧书,区区几十页,加起来也就几万字,他年纪还小,认不得字,飞云子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教他。

        几日过去,陈云生的敛气诀练已经有模有样了。对不需要飞云子渡灵元,他便可以感到天地之间的灵气。自此之后,他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眼中的世界开始变得陌生起来。闭上眼,脑海中会根据灵气的浓淡程度,呈现出一副明暗乡间的光影世界。飞云子把这个世界叫做识海。

        一个月之后。

        陈云生随着一缕朝霞,吐纳完毕,起身面见飞云子。发现师父身旁放着一柄歪歪扭扭的竹刀,个头很短,很像在家里时的玩具。

        飞云子抄起竹刀,带着陈云生来到洞外。迎着凌冽的暮秋之风,两人来到山崖之前。指着一块突起的岩石,飞云子说道:“今日教你刀法。”

        他手握竹刀,眼光凝炼,骤然发力。竹刀劈风而去,如同切豆腐一样,深深没入岩石。轻轻将竹刀取出,丢给一旁目瞪口呆的陈云生,飞云子大喇喇地说道:“每日过午来此地练刀。什么时候和我一样了,什么时候来找我。我要闭关一段时日。”

        陈云生拾起竹刀,看到刀尖虽然不锋利,可丝毫没有变钝。他有摸了摸岩石上的刀痕,蹙眉说道:“竹刀怎么能刺入山石?请师父指教。”

        飞云子指着陈云生的丹田说道:“敛气诀的妙用要靠自己去顿悟,我若道破便少了一层磨练,反而不妙。”说罢也不理陈云生是否明白,大袖一挥,隐入山洞之内。

        陈云生只感到天空无比辽阔,可山巅上的自己却格外孤独。原以为拜师之后会多一种温暖,可飞云子老竹一般弥辣坚韧的性格,却令这个孩童颇为感伤。

        他握住手中的竹刀,用力向山壁刺去。那道坚硬的屏障将他刺出的力道尽数返回,一阵轻微的骨骼摩擦声,陈云生感到手腕有些酸痛。

        坚韧如同一种病毒,流淌在这个孩子的血液之中,这是一柄双刃剑,带来无上好处的同时,也常常陷他于危险的境地。

        月光清淡,陈云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山洞。用左手抚摸着潮湿的洞壁回到自己的洞穴,安静地躺在石床之上。右手从指节到手腕,就连膀臂一片【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疼痛。坚韧令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今日他一共刺出一千刀,每刀都用尽全力。

      第八章 进境

        敛气诀的进展比竹刀上进展更令陈云生欣喜。他没想到,每日的孤独冷寂对于修为来说是绝佳的辅助手段,他可以心无旁骛,苦心孤诣。

        原本细弱游丝的灵元,变得格外活泼。随着他的意念可以流走于各处经脉之中,除了奇经八脉。他隐隐感到自己奇经八脉中蕴含着一股火热,令那丝灵元望而却步。

        每次完成一个小周天的吐纳,右手的疼痛感就减轻一份,抚摸了一下肿胀的右臂,想了想下午将要进行的痛苦修炼,陈云生不禁皱了皱眉。

        师父已经闭关三个月有余,可自己却丝毫没有进境,想到这里,陈云生心中变得火急火燎。虽然是六岁孩童,可他的内心却格外的成熟。相信任谁也无法在经历如此巨变之后,还能保持孩童的天真烂漫。

        石壁前,陈云生已经准备好下一轮的冲刺,三个月里,他几乎尝试了所有劈斩的方法。侧斩,横劈,直刺,反身刺。常年目睹镖局的叔伯们粗犷而直接的武技,陈云生自然而言掌握了一些。历练三个月,虽然没有刺入石壁,可这些基本的劈刺手段却演练的无比纯熟。

        手轻轻抬起,不觉间有一丝颤抖,体内那丝灵元轻盈的流淌到右手。陈云生精神高度集中,浑然没注意这看似正常的变化。他身体如风飞奔,借助前冲的力道,狠狠刺出竹刀。

        体内那丝灵元仿佛看到猎物的灵蛇,骤然昂头发力,竹刀入墙一分。石屑溅在陈云生脸上,生疼的感觉和巨大的喜悦同时袭来,令他一阵眩晕。

        “成功了!?”虽然只刺入短短一分,但这是新的开始。回想当日飞云子欲说还休的态度,以及他指向自己丹田的手势,陈云生有些后悔,为何不能早早悟到师父的意思。

        “看来敛气诀才是关键。”

        陈云生头也不回地来到山洞之内,开始自己的苦修。每日除了吃饭和偶尔小憩之外,全部时间都用来修炼敛气诀。体内的灵元每日都在增长,从一丝到一线,从一线到一条小指宽的细流。

        每当他有所感悟,总会持刀站在山壁之前。山壁上留下的刀痕一次比一次更深,可两次之间的时间却越来越长。此时最深的刀痕已经能没石一半,再想入石一分都变得极为困难,陈云生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站在石壁前了。

        转眼间秋去冬来,他已经在山上渡过一年光景。飞云子的洞穴内没有一点声音,有时候陈云生甚至怀疑师父是否已经死了。每每想到这里,他总是使劲摇头,打消这种极不靠谱的想法。

        一日,他突感体内的灵元有些异动,越发的不受控制,有种呼之欲出的冲动。压制这种念头,陈云生收敛心神,运转敛气诀,可身子当即进入物我两我的境地。可没过多久,那丝灵元又变得躁动起来,在体内四处流走,不再像平时那样听从念力的支配。

        陈云生感到体内除了奇经八脉之外,所有经脉都在被灵元冲击的高速震动起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他有些惶恐。有心去找师父,但想起当日飞云子留下的话,陈云生又倔强地止步于洞前。

        那股灵元速度越来越快,所有经脉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原本十分不明显的细小脉络此时也崭露头角。很多看似不通的经脉被喷薄的灵元重开,陈云生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不再可以压制这种变化,顺着灵元的势头,默默感受这一刻所引发的变化。

        一个时辰之后,陈云生缓缓睁开双目,眼中充满平和,浑然没有刚才的焦急。体内的灵元恢复了平静,安静的如同无波的小河。那些经脉经过重新组合,变得简洁而粗大,识海变得空明,世间万物都充满了不可明说的道理。

        只是这种美妙稍纵即逝,陈云生又回到了现实,他默默提起竹刀,走到山壁前。提刀,劈刺,动作一气呵成,流畅如行云流水。竹刀没入石壁,只剩下露在外面的短短一截刀柄。

        陈云生脸上洋溢出少年人特有的笑容。提刀来到石洞,步入旁边那间满是尘土的石室。飞云子安静地坐在一个发白的蒲团之上。眼角眉梢尽是安详之意,尘土覆盖在他的身上,却丝毫没有脏的感觉。

        陈云生安静地跪在地上,将竹刀放在师父脚下。

        过了许久,飞云子仍然保持这个姿势,浑然没有转醒的迹象。陈云生有些捺不住,心中那个念头再次蠢蠢欲动。他顾不上礼节,站起身来,凑到飞云子的面前。他从没有如此接近过师父。

        伸出二指,探在飞云子的鼻息之下,十息之后,陈云生脸色苍白,飞云子已然没有呼吸。

        还没等他内心的悲伤发酵,一双寒星般的目光骤然张开,飞云子蹙眉骂道:“臭小子,以为我死了是吧。”

        陈云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搞的颇为狼狈,急忙跳下云床,重新跪在地上。

        飞云子不乐地说道:“这叫龟息,等你修为够了,自然就会明白。”

        他又看了看地上放着的竹刀,更加不悦地说道:“刺入山壁竟然需要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看到我高估你了。起来吧。”

        陈云生站起身来,安静地站在飞云子身旁。

        只听道人说道:“从今天起,你到了练气中期。拿这把刀去那座山顶有雪的峰巅,取一株水晶灵芝。我肚子有点饿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7: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