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外寄生》-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右手不去教导陈央它所理解的知识,陈央心里是有点明悟和准备的,这很好理解。

        犹如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你和古代人解释地球是圆的,地球有引力之类的东西,古代人肯定目瞪口呆无法理解。

        更不要说向古代人传授高等物理、高等数学一类的知识了,假如真的要传授的话,现代人会头疼,古代人会发疯。

        好在针对这种情况,右手靠谱地制定出了一些……适合人类所能理解的知识教材,用以提高寄宿体的自身素质水平,努力使寄宿体从愚蠢蜕变为较为愚蠢,最后成为令它满意的低级生物合作者。

        不过就算这些人类所能理解的知识,学习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陈央一百多个小时花费在上面,所企及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些知识是颠覆了陈央对宇宙的一般理解和认识,也知道了如何与一个陌生的文明打交道,外加如何改造星球的大气环境。

        知识是很高大上,也很出乎意料的厉害,但陈央觉得,对这些知识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因为过于艰涩难懂,还不如学习人类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来得有效。

        超出人类十年是天才,超出人类五十年是疯子,陈央很明白这一点。

        于是,陈央干脆自己制订了一套学习计划,晚上十点以后,抽出两个小时进入基石核心学习右手所列出的教材,白天则自己自由安排。

        吸收了第二个构件之后,右手沉寂的时间越来越长,一般一天24小时中,苏醒过来的时间加起来才不到一个小时,比起以前天差地别,陈央也因此自由了许多。

        “唔,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陈央把书籍放回墙壁上的书架,开始收拾起实验设备起来。

        现在地下室的变化颇大,不仅在墙壁上搭建出一个书架以外,还组装出了两个实验台。一个实验台上摆满了电子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恒温培养箱、灭菌锅等等实验器材设备,用来作为陈央生物学习的练习用途。

        而另一个实验台,则放满了动态信号分析仪、电源、万用表、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手机综合测试仪等等。

        这些是设备上的变化,陈央的学习热情高涨之后,对于人工智能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右手的指点之下,陈央自己亲自开发出了一个智能核心。

        虽然受限于陈央目前的技术水平,开发出来的智能核心模块被右手称为垃圾,但陈央仍然感觉很不错。

        毕竟是自己亲手鼓弄出来的玩意,有了感情之后自然不一样。

        这个智能核心模块被陈央称为XEON,与《无尽星辰》开发者署名一模一样,代表了陈央暗地里的野心。

        XEON现在看来是有点名不符实,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在对冰箱联网之后,24小时监控冰箱温度变化以及食物储量,如果食物缺乏的话,就会给身在外面的陈央发送一条短信,提醒购买食物。

        同时调控地下室内的电力应用和设备之间的综合运转,做到一切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忠心耿耿的管家一般。

        其实认真考究下去,这个智能核心模块也许在右手看来是垃圾,但其功用在右手的指点下,已是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某些国际厂商获得了这个智能模块,对于智能家居的实际体验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陈央绝不会满意至此,在他的下一步计划之中,人工智能应该继续开发下去,功用更加全面,智能更加提升。

        他还准备尝试开发下人型机器人,然后把智能模块搭建在上面,也许会出乎人的意料。

        假设外界有人知道陈央此刻的打算,那么他肯定会不屑地摇摇头。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一直是国际顶尖科技,也是各国头疼的难题之一,聚集数百万人的智慧和上万亿的资金,外加十几年的时间,都没真正弄出什么有用的成果出来,陈央竟然妄图一个人开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用狂妄都不能形容这样的行为了。

        但在陈央看来却一切皆有可能。

        二档超频虽说不能长时间维持,但一档超频却能维持数小时,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知识,陈央的进步速度一天就相当于别人十多天。认真刻苦一下,他只要一周时间就能学习完常人一年所学的知识量,速度快得可怕!

        超快的学习进步速度,陈央只会不断地成长,再加上还有右手的存在……

        数百万的猴子比得上一个爱因斯坦有用吗?

      第一百零七章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陈央收拾好所有的实验设备,反身坐在椅子上,双脚一用力,椅子轻轻朝着主机前滑去。

        秉着愉悦的心情在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陈央很干脆地把椅子给换了,换成具有滚轮的柔软真皮椅子,不仅坐下去舒服不已,还只需要脚步一动,就能自由在地下室内滑行,十分有效地提升了研究者的工作心情和舒适度。

        研究者的心情好了,自然对工作也有一定的程度提升。

        陈央继续开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依照右手所说,在高级文明中的计算机智能研究之中,从无到有,最为重要的便是研究模拟意识,只有把模拟意识研究通透了,计算机智能才能初步得到酝酿。

        这一点陈央倒是深有体会,基石核心作为高级文明中的科技产物,其模拟出来的虚拟意识已经和真人差不多,让陈央这个人类都很难分辨出其中的真假。虽然基石核心并不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但光是稍微涉及到的一部分,已根本不是陈央所能研究的了。

        别说是他,连右手对其也是支支吾吾,真正理论方面也谈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就犹如核弹发射与使用只需要输入密码和按下一个按钮,但核弹怎么造出来和具体的设计原理,按下核弹发射按钮的那个人肯定只有目瞪口呆。

        尽管如此,太过高深的人工智能右手无法提出建议,但超出人类目前研究水平的人工智能,它仍旧能够指点一二。

        当然,右手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如果不是它觉得人工智能对未来的计划有所帮助,指望它免费帮助陈央,还不如去探讨今天该吃些什么来得痛快。

        有鉴于如此,右手给出建议,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是从模拟意识开始,不必真正要做到完全的人类意识程度,先从接受外界的“信息【创建和谐家园】”作为第一步,然后再慢慢进步。

        虽然有了这个大方针,但真要研究模拟意识,其中涉及到的可不仅仅是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还广泛的涉及到了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弄得陈央非常头大。于是头疼之下,他干脆先放缓这一步,而是转为先从机器人部分着手。

        这个机器人——就是目前主机桌子上,那个简陋与线路外露的车型机器人,约莫只有一个五寸屏幕的手机大小。

        人类最早的机器人,是一种非电子程控机器人,它的驱动结构是由核心的棘轮转过一个齿,就变化很多的触点,每一个不同的触点连接在不相同的机械运转部分,由此驱动这些机械部分运动起来。

        而伴随棘轮的转动和触点的变化,活动的机械部位也就不一相同,于是就由这些机械部位组成了它的活动。

        在这种古老的设计之中,不使用任何电子元件,所以叫做非电子机器人。

        但因为棘轮上能容纳的触点很少,造就这种机器人的活动不仅僵硬,而且活动步骤少,速度也慢,这都是很大的缺点。

        现在进入21世纪,电子技术磅礴飞速发展,计算机程序控制驱动成为了机器人的主流设计。

        相比起非电子机器人,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电子机器人,其活动变化的幅度和范畴,以及速度和灵活性都远远超出古老的机器人,优点相当明显。

        只是机器人的每一个活动步骤,都要写出几百句甚至上千句的程序,而且电子机器人在每一个活动中还要不断地变化活动部位,这使得编写程序不仅是任务艰巨,在编写的活动程序出现错误之时,检查、修改、调试的亢长编写程序过程,会使得很多人拍桌子怒发羊癫疯不干了!

        为了避免这种叫苦不迭的复杂工作,陈央毅然决定采用“自编程算法”。

        目前的电子机器人,一旦发生错误,就需要设计者来一一排查错误,不止繁琐,而且浪费时间。

        而自编程算法,则是设计自编程程序,让机器人完成自己发现活动错误,自己提出修改方案的工作。

        也即是说,机器人只要发生错误,就不需要人类去干涉,它自己就会检测排查错误,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

        这是最为理想的初级智能机器人……

        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单独一个国家能够完完全全搞定这一块,连掌握了电子机器人超高技术的日本,也不行。

        在这一点上,陈央很【创建和谐家园】地取巧了,他把右手设计的TC-100无人机上的核心控制程序给【创建和谐家园】了出来,然后吸取其中的优点,在这手机般大小的机器人身上弄出了自编程算法的控制驱动程序。

        比起右手亲自动手做出来的无人机肯定是不如,但这已是不小的成就了,特别还是陈央自己亲自做出来的玩意,那感觉十分不一样。

        这架试验性质的机器人被初步命名为“01”,还用激光在上面烙印了01的数字出来,令这架小巧的机器人好歹有了一点点帅气的外表。

        “嗯,这次看看怎么样……”

        埋头调试了半个小时,陈央点击鼠标按下了行动按钮。

        01上面的指示灯红光亮起,下面的马达开始促使四个轮子运转,整个手机大小的机器人慢慢地在桌面上运动起来,先是沿着桌子边缘绕了一圈,又缩小十厘米围着桌子绕了一圈,最后再次缩小距离,绕了一圈后返回原位。

        尤其是最后一点非常重要,返回原位之后,01还微微调整了一下身姿,使得最终停止的时候,犹如未动之前一模一样,令人啧啧称奇。

        桌面上没有什么东西,01遇到的困难并不大,等到陈央把它放到地面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与之前可就不是一个程度了。

        地面摆放了许多杂物不说,还有许多“复杂的地形”与障碍物,每一样都是阻碍01前进的拦路虎。

        “哧哧……”

        01的马达发出一阵声响,义无反顾地向着未知的前方驶去,它所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两条,一是探索完地下室封闭的地面,二是完整返回原位。

        指令是很简单,但这不仅需要传感器正常工作,还要把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有效综合并利用起来,在01的核心芯片中,看不见的无数电流正在不断地交汇并流,难以想象的巨量信息源源不断的“吸收”并计算出来……

        “厉害……”

        坐在椅子上看着01的运行,陈央不得不对右手的无人机控制程序佩服不已。

        别看似乎机器人做得只是探索工作,好像很简单一样。然而只要想一想,美国NASA航天局发射到火星上面的探索车,不正是做得探索工作吗?

        探索车最为重要与核心的部分,便是NASA工程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设计出来的自动控制程序,用于在火星探索车接受不到来自地球指令时,能够自行排查一些错误并应付火星复杂的环境,这是十分复杂的一件事。

        而01目前所做的事情,与火星探索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指不定NASA的探索车在这一点上还比不上01。

        二十分钟后,01顺利探索完地下室,并完整返回原位。

      第一百零八章 买书(上)

        搞完一切工作,陈央看了看时间,早上八点半钟,差不多到了预定出门的时间。

        俗话说,越学越困惑,知道的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前几天他到书店去买了一些学习书籍,几天下来看得也差不多了,今天准备再次前去买点学习书籍回来。

        穿好衣服,陈央打了个响指,主机中的智能模块自动全权接手所有工作,同时室内的灯光也开始黯淡下来,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走出地下室,陈央来到巷子外面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区内最大的一家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从1937年成立,迄今为止已有77年历史,作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东海这座城市内,新华书店就有五座庞大的分店。

        陈央这次前去的便是最大的那一家分店。

        上一次他来的时候买了十来本书,这一次陈央直接带了一张银行卡过来,准备有看好的书籍,就一口气买下来,尽显一下土豪的风范。

        走进新华书店,里面看书的人还真是不少,有小孩也有大人老人,不过尽管人数很多,但室内基本保持了一个安静的气氛,许多人都是在默默看书而已。

        陈央眼神一扫,把庞大的室内环境尽收眼底,随后慢慢来到工具书一类的区域,抬头向书架上的书籍看去。

        在这种工具书分类区域,看书的人并不多,只有五个人,还多是三十岁以上年纪的男子,包括了一个六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头。

        陈央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一来到这里,很显然在年纪上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只是别人都全神贯注盯着手中的书本,连一个抬眼观看陈央的人都没有。

        一档超频!

        微微闭上眼睛,默然开启一档超频的状态,等到再一次把眼睛睁开时,陈央视线随意一扫,第一个书架上面的所有书籍名目全部囊入眼眶内。

        伸出手去,抽出一本《集体智慧编程》,陈央直接翻阅起来。

        一档超频可以让陈央脑部运算能力在平时的三到四倍左右,拿起书页一翻,一目十行都不能形容此刻陈央阅读的速度,基本上一页的内容只用停留数秒钟,就翻阅到下一页。

        人的注意力和阅读方式,基本上都是一个字一个字阅读过去,然后再理解。

        然而陈央的方法不同,他的眼睛就像照相机一般,阅读的方法是影像记录,犹如拍照一样对一页的内容瞬间记忆,随后再于脑中迅速归纳。

        自然这种方法比起常人的学习记忆,要快上太多太多。

        很快,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罢了,整本书就被陈央翻阅了三十多页。

        最后,陈央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确定这本书是自己所需要的,便把书籍插入了原先书架的位置上面。

        随后,陈央的目光投入到另外一本《神经网络解析》之上,抽出书籍又如同之前那般,迅速翻阅起来,不大一会儿看完后,重新放回书架上。

        如此反复四五遍,别人还好没有察觉,陈央身旁的另一位看书的男子,却眼角瞄到一切,不禁眉头皱了起来。

        “这人在干什么?有这么读书的吗?”

        别人怎么读书男子管不着,但是当陈央往这边走来,翻阅到他这边书架上的书时,男子就有点不满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1 11: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