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唐》-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自觉为杨家人付出太多,但所得回报却虚无缥缈,真正有个事儿找上门,杨国忠竟然如此不给面子,不由心里羞恼,也大为失望。此时此刻,她突然觉得,她一向保护扶植和引以为倚靠的娘家人,似乎也不怎么可靠啊。

        杨玉环心里幽幽叹息着,抬头扫了张瑄一眼,心道:你这小冤家,本宫为了你可是脸皮都耗尽了,该说的话本宫也都说了,接下来就看你这小厮的本事了,如果你能说服杨国忠算是你的本事!如果徒劳无功,那也就这样了。

        杨三姐在一旁默默听着,其实心里也有几分好奇。她不清楚,杨玉环怎么好端端地又为李亨说起话来——李亨在这个时候拜杨玉环为母,这摆明了是临阵磨枪,既然有此心,早去干什么了?

        杨三姐对荣王李琬没有好感,对太子李亨也无所谓,两人谁当太子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杨家的权势富贵要保住。因此,杨三姐在潜意识里,是赞同杨国忠的态度的。

        她甚至有些抱怨,张瑄为什么偏偏抱住李亨这棵早已摇摇欲坠的树就是不撒手,难道以他的眼光,还能看不出李亨被废已成定局吗?

        这个时候,张瑄上前一步,拱手笑了笑道,“杨相,下官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国忠冷漠地瞥了他一眼,端坐在那里抬抬手道,“汝说。”

        “其实,对于杨相或者说是杨家来说,李琬和李亨二人究竟谁当太子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杨家目前的权势地位要保全……但请恕张某直言,如果荣王夺嫡成功,杨家的权势富贵实难保全。最不济,杨相本人的地位很难保全。”

        张瑄淡然道。

        杨国忠眉头紧蹙,断然冷笑道,“胡说八道。张瑄,本相与娘娘谈事,汝且退下去。”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若杨相不听忠言,不要说身家富贵,将来身败名裂也未可知。”

        杨国忠愤怒地猛然一拍桌案,斥责道,“放肆!在本相面前,岂容你胡言乱语,来人,这这厮给本相赶出去!”

        但杨国忠尽管咆哮了半天,却迟迟没见虢国夫人府上的下人进来听命。毕竟这是杨三姐的地盘,没有杨三姐和杨玉环吭声,谁敢动张瑄?

        张瑄一无所惧,也冷笑起来,大声反问道,“但问杨相,请教杨家今日之权势富贵,究竟从何而来?是天生富贵还是累世营运厚积薄发而至?”

      第095章 游说杨国忠(完)

      ¡¡¡¡ë½¹ú·òÈ˸®µÄ¿ÍÌüÀïÆø·Õ³ÁÃÆ£¬ÖÚÈ˽Ա£³Ö³ÁĬ£¬Ö»ÄÜÌý¼ûÕŬuÇåÀʵÄÉùÒôÔÚÌüÖлص´×Å¡£

        张瑄面对杨国忠一无所惧,在气势上竟然不差分毫,不弱了杨国忠这个当朝权相。杨玉环毕竟不像杨三姐那样与张瑄相处时间长,了解张瑄的性情为人,当面见张瑄昂然不惧侃侃而谈,不由暗暗叫好——这才是真性情真男儿,豪情勃发气势如虹,据理力争,不为权贵而折腰。

      ¡¡¡¡Ëýµ¹Ò²Ã»ÓоõµÃÕŬuµÃ×ïÑî¹úÖÒ»áÔõôÔõôÑù¡£ËýÕâ¸ö¹óåúÄïÄ¾ÍËãÊÇûÓб¾Ê±£×¡Àîºà£¬µ«±£×¡ÕŬuÈ´Ò»µãÎÊÌâûÓС£ÓÐËýÔÚ£¬Ñî¹úÖÒ¸ÒÄÃÕŬuÔõôÑù£¿

        “但问杨相,请教杨家今日之权势富贵,究竟从何而来?是天生富贵还是累世营运厚积薄发而至?”

      ¡¡¡¡ÕŬuÓÖ·´ÎʵÀ£¬ÉùÒôÖèÈ»Ìá¸ßÁ˰˶ȡ£

        见杨国忠脸色难看,怒视着他,张瑄又冷笑了起来,“请恕张某直言——说起来,杨家宗族今日之权势地位,不过是源于娘娘一人。”

        “没有娘娘的庇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杨家将荡然无存。说句大不敬的话,娘娘固然如今受宠,但一旦陛下归天,新皇登基,娘娘还能有今日之荣宠乎?”

        “而杨相权势倾朝,可谓是一手遮天。请问除了当今陛下之外,新皇会允许、会容忍杨相架空皇权乎?”

        “因此,杨家权势富贵之保全与否,关键在于娘娘一人之身。娘娘尊崇不断,则杨家富贵连绵不绝,若娘娘尊崇不在,则杨家必将败落。甚至……下场更惨!”

      ¡¡¡¡ÕŬu˵µ½ÕâÀÉÔÉÔÍ£¶ÙÁËһϡ£

        他这番颇有气势环环相扣的话,直接触动了在场三位杨家权贵的内心深处。其实张瑄说得杨国忠和杨三姐也未必没有想过,只是有意回避了过去。

        而杨玉环却早就在为自己的下半生而担忧焦虑,张瑄的话她深有同感,闻言忍不住幽幽一叹,“瑄哥儿,汝之所言,正是本宫连日来思虑焦灼寝食不安的心病所在。”

      ¡¡¡¡Ñî¹úÖÒÄ¿¹âÉÁ˸£¬ÀäÀä¶¢×ÅÕŬu£¬¼ê¿Ú²»ÑÔ¡£

        “若荣王登位,杨家必败,首当其冲者必是杨相本人。”张瑄此刻也豁出去了,索性放开心胸好好“敲打”这个自以为很有权谋手段的流氓宰相杨国忠,“杨相肯定不以为然,以为荣王对杨相礼遇深重,将来必会倚重。”

        “天下人莫不知,杨相才能不及家父及裴宽乃至陈希烈,论权谋手段不及李林甫,杨相之所以能执掌大唐权柄,无非是陛下看在娘娘的面上厚恩扶植。”

      ¡¡¡¡¡°¼ÈÈ»Èç´Ë£¬ÑîÏà¸Ã²»»áÕæÒÔΪÈÙÍõÀîçþ½«×Ô¼ºÊÓΪ¼Üº£×ϽðÁºÁ˰ɣ¿ÕŬu¸Ò±£Ö¤£¬Ò»µ©ÀîçþµÃÊÆ£¬µÚÒ»¸ö³öÊÖÒªÕûÖεıãÊÇÑîÏà¡£´Ë¿ÌµÄ³Ðŵ£¬ÈýËêС¶ù¶¼²»»áµ±Õ棬ÑîÏàÆñµ±Õæºõ£¿¡±

        张瑄口锋如刀,咄咄逼人地望着杨国忠,这一番冷嘲热讽虽然说的也是实话,但却让杨国忠勃然大怒,当场就拍案而起,“放肆,放肆!张瑄小儿,汝竟敢污蔑本相,且看本相如何治你之罪!”

        就连杨玉环都觉得张瑄有些“过”了,所谓【创建和谐家园】不打脸,别说是杨国忠贵为宰相,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没有这么直接把别人的“痛处”一刀捅破的。

        但她却不知,张瑄如果不以这么一种激烈的方式,要想真正揭开杨国忠隐藏起来的疮疤,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好言相劝,杨国忠肯定会不屑一顾;坦诚相待,纵然张瑄舌灿莲花,杨国忠还是会听不进去;唯有此,杨国忠才能记忆深刻,从而接受张瑄的游说。

        杨三姐儿吃了一惊,心道你咋又刺挠起杨国忠来?你连番刺挠他,难道就不怕这人恼羞成怒对你下手吗?

        杨玉环轻轻笑了笑,“三哥呀,汝贵为大唐宰辅,要有几分容人的雅量嘛——张瑄,汝出言也该谨慎,须知杨相位极人臣,何人敢不敬重?”

        杨玉环说着暗暗向张瑄使了一个眼色,心说你这小冤家赶紧退下、见好就收吧,要不然,纵然是有本宫保住了你,但你得罪惨了杨国忠,岂不是自绝了仕途前程?

        张瑄淡然一笑,“张瑄绝无蔑视杨相尊严之意,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既然杨相听不得忠言,那张某就告辞了。不过,张某有一句话提醒杨相:荣王生母刘华妃健在,一旦荣王登位,刘华妃必为皇太后、成后宫之主。那么,贵妃娘娘又将安在?而杨家又将安在?”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关键在于,杨国忠并没有往深处想到这一层。听张瑄陡然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他才悚然一惊:然也,李琬生母尚在,刘华妃也不是一个善茬,将来……

      ¡¡¡¡ÕŬu˵ÍêŤͷ±ã×ß¡£

      ¡¡¡¡Ñî¹úÖÒ¶¸È»ºÈµÀ£¬¡°ÇÒÂý£¬ÕŬu¡£¡±

      ¡¡¡¡ÕŬuÂýÂý»ØÉíÍû×ÅÑî¹úÖÒ£¬¹°¹°ÊÖµÀ£¬¡°ÑîÏàÓкÎÖ¸½Ì£¿¡±

        “汝继续说下去。”杨国忠阴沉着脸,摆摆手。

        张瑄笑了起来,接起了方才的话茬继续道,“而太子李亨则不同。太子生母辞世多年,今太子写【创建和谐家园】拜贵妃娘娘为母,昭告天下,他日太子登位,娘娘则贵为皇太后。”

        “如若杨家此番在危难时拯救太子一把,太子乃是仁厚之人,必不能忘本。太子登位,杨家再维系数十年荣华富贵,又有何难哉?”

        ……

        ……

        杨国忠与杨玉环姐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故作淡然地挥挥手,“张瑄,汝之所言,本相听进去了。也罢,本相明日便上书陛下,支持李亨固守东宫。”

        张瑄轻轻笑了,朗声道,“杨相又何必多此一举?上书陛下没有必要……张瑄倒是有个主意。”

        “汝说。”

        “陛下纵然要废太子,也不是短短几日间能做出决定……这几日,不若杨相寻个时机出面将太子写【创建和谐家园】拜娘娘为母的事儿,禀奏陛下,然后昭告天下。并设宴庆贺。如此一来,不仅陛下明白杨相的态度,这天下人也不是傻子。”

      ¡¡¡¡ÕŬu×ì½Ç¸¡ÆðһĨ´ÓÈݵÄЦÈÝÀ´¡£

        “妙极。就这么办。如此,即不会触怒陛下,又表明了本相的态度,曲径通幽,妙极妙极!”杨国忠忍不住拍案叫绝,旋即又哈哈大笑起来,“张瑄,汝之智谋与汝之才学一样让人惊叹,这些日子以来,倒是本相小觑了汝。”

        杨国忠这么哈哈一笑,就意味着杨家与李亨真正达成了联手的协议。而也意味着,杨国忠“大人有大量”,不再计较方才张瑄的言语冒犯。

        说起来,这便是杨国忠的流氓光棍之处。能屈能伸,能龙能虫,七窍玲珑。

        他既然要跟李亨“合作”,那么,很显然张瑄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桥梁,既然张瑄目前还有利用价值,就暂且不必与他一般见识。况且,杨贵妃有意包庇张瑄,他也不是看不出来。至于杨三姐,就更是莫提了,如果他真要向张瑄下手,这娘们儿怕就是第一个会冲上来。

      ¡¡¡¡ÎªÁËÒ»¸öССµÄÕŬu£¬µÃ×ï¹óåúºÍÑîÈý½ã²»Öµ¡£

        不过,今日这个“小小的张瑄”,却在杨国忠心里刻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今往后,他再也不会小觑这个不足弱冠的少年。

        才学高深,权谋如海,深不可测。这样的人才不能收为己用,着实是一件遗憾之事。

        但杨国忠固然摆出了高姿态,张瑄却也还是得略作回应,以园承杨国忠的相爷面子。

        张瑄向杨国忠拱手为礼,“下官情急之间言语冲动冒犯杨相,还望相爷见谅一二。”

        “少年人有热血是常有的事儿,罢了,汝也算是本相的晚辈,本相岂能与汝计较?”杨国忠笑了笑,“过些日子本相便着手安置此事,汝可转告太子李亨,娘娘有他的【创建和谐家园】在,而本相——也需要他的一个承诺。”

        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市井夯货。张瑄心里暗暗一晒,嘴上却慨然道,“那是自然。下官当回报太子,一定给杨相一个满意的交代。”

      ¡¡¡¡ËµÍ꣬ÕŬuò¥Ê×¶øÐ¦¡£¶øÑî¹úÖÒÔòÊÇ·ÅËÁµØ¿ª»³´óЦ¡£

        ……

        ……

        长安城这个隆冬平静的夜晚是这么的平淡无奇,可任凭很多长安权贵脑破脑袋也想不清,就在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晚上,大唐朝廷的权力格局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就是一种蝴蝶效应,将会逐步持久地改变和影响后世的进程。

        对于张瑄来说,这是他穿越之后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实质性努力。李林甫提前几个月病亡,固然与他有关,但李林甫的死本就是历史结局的必然;但在本原的历史上,杨国忠本来与李亨“针锋相对”势成水火,如今经张瑄“调和”,结为政治利益同盟,无疑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杨国忠又在杨三姐这里密谈到了深夜,与张瑄和杨玉环两人敲定了一些合作细节上的事情。毕竟,李亨与杨家的结盟,杨贵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纽带,离开了杨玉环的支撑,这个计划也进行不下去。

        杨国忠离开之后,张瑄没有回府,径自安歇在了杨三姐府上。为了麻痹荣王一党,他暂时还不能公开抛头露面。因此,只能暂时先将自己安然无恙的消息瞒着家人几天了。

      第096章 阴差阳错(上)

      ¡¡¡¡ÕŬuÃØÃÜÁôÔÚë½¹ú·òÈ˸®ÉÏ£¬Ò»Á¬Á½ÈÕ£¬±ÕÃŲ»³ö¡£ÔÚÑîÈý½ãĸ×ÓµÄÑÏÁîÏ£¬ãظ®¼ÒÆÍÊÌÅ®¸Å²»ÔÊÐíÍâйÕŬuÔڴ˵ÄÏûÏ¢¡£

        而张瑄虽然在此,但与东宫李亨的消息往来却未曾断绝。充当信使的,便是萧十三郎。

        在李亨的安排下,萧十三郎乔装改扮顶替了东宫一侍卫,目前贴身保护李亨,几乎是寸步不离。

        这几日,大唐朝廷再次归于平静。李琬一党倒也没有再上书或者进言逼迫李隆基早做决定,因为这废黜之事不是小事,废立之间关系大唐社稷稳固,纵然皇帝有意要废,也不会匆忙做出决定,起码会斟酌、廷议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皇帝有心废黜,必自我“斟酌”一段时间,然后再提出来交由朝臣讨论商议。当然,最后决定的还是皇帝,而让臣下讨论不过是皇帝的故作姿态而已。

      ¡¡¡¡·Ï÷íÌ«×ÓµÄÊÂÇ飬»ÊµÛûÓбí̬£¬Ö»ÊǶÔÓÚÕŬuÓö´ÌÏÂÂä²»Ã÷Ö®ÊÂ×¥µÃÉõ½ô¡£

        京兆府和羽林卫没有办法,只得拼命派出众多衙役和军士,长安城门设置关卡,城里城外四处查寻缉拿,搞得城里百姓商贾鸡飞狗跳,而张瑄仍旧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于刺客的来历和下落,更是无从下手了。

        当然,这与京兆府尹董智合系荣王一党有关。董智合猜出这刺客必是出自荣王府,而八成就是高仙芝秘密带来的西北军汉。当日在现场勘查时,董智合早已暗中命人将提前找寻到的两具刺客尸体付之一炬,一把火烧成了飞灰,而对外则宣称,刺客逃之夭夭。

        御书房。

        李隆基缓缓抬起头来,扔下手中的笔,淡然道,“力士,张瑄一案可有线索?”

        高力士恭谨回道,“大家,尚无。老奴催问京兆府衙门数次,但结果……”

        李隆基勃然大怒,斥道,“董智合这个废物!天子脚下,煌煌帝都,长安城里竟然有刺客公开行刺朝廷命官,京兆府职守何在?”

      ¡¡¡¡¡°ÕŬuÊÇËÀÊǻ¾¹È»¶àÈղ鲻³öÒ»¸öüĿÀ´¡£ë޾Ͳ»ÐÅ£¬ÈôÊÇÕŬuÒÑËÀ£¬ÏÖ³¡±ØÓкۼ£»òʬÌ壬¶øÕŬuÈôÊÇÉÐÔÚ£¬Ò²±ØÔÚ³¤°²³ÇÖУ¬ÓÖΪºÎÉú²»¼ûÈËËÀ²»¼ûʬ£¿¡±

        高力士心里哆嗦了一下,皇帝这几日太容易暴怒了,动不动就雷霆大怒,这御书房里动辄就传出皇帝的怒吼声。

        其实高力士心里很明白,李隆基狠抓张瑄遇刺案,倒也并非完全是为张瑄伸冤做主,而是借机发泄胸中的各种负面情绪罢了。由此,高力士便明白,这京兆府尹董智合几乎是走到了绝路上。

        因为附和李琬上奏改立太子的人员当中,就有董智合的身影。皇帝被众多藩镇、臣下和皇族“威逼”,心中不爽,便隐隐要把火气撒在董智合的身上。

        董智合悲哀地成为出气筒,皇帝揪住张瑄案子不放,无非是找一个收拾董智合的借口而已。

        张瑄遇刺已经数日不见踪迹。在包括高力士在内的多数人其实都认为,张瑄生还的几率几乎为零。尸体,应该是早被刺客带走或者焚毁处理了。

        李隆基当然也心知肚明。只是他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其意若何,不言而喻了。

        果然,就在高力士暗暗叹息了一声后不久,李隆基就愤怒地一拍桌案,大声斥道,“老东西,传朕的旨意——京兆府尹董智合【创建和谐家园】、办案不力,着革职交大理寺查办。京兆府尹由御史大夫石清署理。”

        高力士嘴角抽搐了一下,赶紧躬身道,“诺。老奴这派人就去宣旨。”

        “另外,传朕的口谕给石清,让他给朕认真查办,切莫【创建和谐家园】,如若还是查不出线索来,朕绝不轻饶。”李隆基又沉声道。

        高力士刚刚转过身去,又听了李隆基这番吩咐,嘴角暗暗浮起一抹苦笑来:大家啊大家,你难道猜不出这刺客八成是来自荣王府吗?既然如此,还要让下面怎么查,又如何查出一个结果来。

        转念又一想:或许皇帝本就是故意为之,无非是想要给荣王一点“颜色”看看,敲打敲打他,让他不要太过得意忘形。

        事实上李隆基正是这样的心态:目前的大唐天下,还是他这个皇帝当家作主,荣王想当太子不是不可以,但要听从朕的摆布。

        ……

        ……

        董智合突然被皇帝亲自下诏撤职查办,这当然在荣王一党内部激起了片片涟漪。董智合是荣王的心腹,皇帝拿董智合下手,无疑有威慑荣王府的意思。这让很多意志并不坚定的人,心里犹疑起来:莫不是皇帝无意改立李琬为储君?

        如果是这般的话,这些人其实便开始准备改弦更张了。

        当然,情势真正如何,还需观望一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8: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