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唐锦绣》-第7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昨晚回到农庄已是半夜,长安城门早已关闭,不可能再弄一出当初让程处弼打开城门的戏码,只得在庄子里住下。

        重生大唐的第一个春节,自己是在浴桶里度过的……

        只睡了两个时辰,便不得不爬起来,入城参加大朝会,眼里的血丝尚未散尽。

        房全走进来,说道:“二郎,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房俊点点头,揉了揉酸胀发涩的眼睛,叹口气站起身,说道:“宜早不宜迟,这就出发吧。”

        房全应了一声:“诺!”退出门去,通知诸人准备出发。

        “真是特么劳碌命啊……”

        房俊哀叹一声,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伸展一下酸痛的四肢,不情不愿的走出温暖的正堂。

        才一出房门,一股彻骨的寒风刮过来,激灵灵打个冷颤。

        房俊快跑两步,一个箭步窜上早已停在门口的马车,大呼到:“赶紧启程!”

        几名仆役赶紧骑上马,木匠柳老实则上了后边的一辆马车,车上装着已经组装完成的曲辕犁,这玩意必须他亲自看着,否则若是有个闪失,那可就悲催了……

        两辆马车,几匹骏马,离了庄子,沿着平整的山道一路下山。

        路过新丰城外的难民区,房俊掀开车帘看了看,杂乱不堪的棚户在寒风中摇曳,没有一点人声,冰冷寂静仿佛被世界遗弃的角落。

        轻叹一声,房俊心里五味杂陈。

        依着他的想法,是要大肆胡闹败坏名声,以达到让李二陛下收回指婚的目的。

        收编这些灾民,事实上已经跟房俊的计划相悖。

        可是眼前这些难民,他又如何能像个冷血人一样冷漠视之、不闻不问?或许唐朝的官员能做得到,但是房俊不行。

        既然已经偏离了自己的计划,那就干脆干大一点,用一种无与伦比的功绩,去跟李二陛下讨价还价吧。

        马车沿着新丰城外的官道一路向东,晃晃悠悠的房俊困意袭来,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心里还想着这破马车实在太草蛋,也不知道自己的四轮马车几时能够研制完成正式下线生产……

        恍恍惚惚间,一阵吵杂的人声将房俊惊醒。

        “到了?”

        房俊迷瞪着眼睛,掀开车帘的一角,向外瞅了瞅。

        高大恢弘的城墙像是蛰伏在大地之上的巨龙一般,雄壮的城楼矗立在城墙之上,气势雄阔。

        春明门已是大开,城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车架马匹,以及仆役奴婢,看上去俱是等待进城参加大朝会的官员。

        贞观时期,每年的大朝会规模极大,除了朝廷外派全国各地的御史言官需要回朝述职之外,各个番邦异域、藩属国都会上表庆贺,进献贡品,各地州府的主要官员也会到长安参加大朝会,所以人数极为众多,皇帝一波一波的接见,也要一直到初五才会接见完。

        如此众多的人数,自然为长安的客流量接待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长安的格局是坊市隔开,城内旅店极为有限,不可能容纳如此众多的官员。

        如此一来,长安周边的县城便成为外地官员入京参加大朝会的首选下榻之地。

        等待入京朝圣的官员、进贡的番邦蛮子、早起入城的商贩,都聚集在春明门外等候入城,一时间熙熙攘攘颇为混乱。

        房俊皱了皱眉,这么多人尚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搞不好误了大朝会的时辰可就麻烦了。

        如他一样担忧的人不在少数,人群中便有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站在马车上喊道:“入城之人太多,还请守城门的兄弟行个方便,看看是否能让吾等官员先行入城?眼看着卯时将至,若是误了大朝会的时辰,吾等实在吃罪不起!”

        便有人一起声援,愈发鼓噪。

        守城门的兵卒抹了抹脑门儿的热汗,这大冷的天儿,硬是忙出了一身透汗。他也知道应该让官员先行入城,可现在等候入城的人数实在太多,若是将商贩百姓挡在门外,万一有人生事鼓噪,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但是耽搁了官员们参加大朝会,同样他也担待不起。

        怎么办?很简单,矛盾转移啊……

        几个兵卒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半晌,这才由一个眉眼灵动的兵卒径直登上城楼,请示职守的都尉。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反正不管如何,责任都算是转嫁出去了,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板子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蝼蚁一般的小兵身上。

        都尉也是无奈,谁叫他是上官呢?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愁眉苦脸半天,抬头看看天色已经渐亮,两权相害取其轻,还是耽搁了官员参加大朝会的责任更大一些。

        “将商贩和百姓都驱逐到一侧,让官员先行入城,但是要注意态度,同时详细向百姓和商贩解释,一定不能引起鼓噪【创建和谐家园】,否则老子唯你等是问!”

        都尉大人一脸严肃。

        兵卒心里大骂,这锅岂不是又给甩回来了?你特么还能不能有点担待?

        果然能当官的都不是白给的,想要坑他一回也不容易啊……

      ¡¡¡¡¿É±Ï¾¹¹Ù´óÒ»¼¶Ñ¹ËÀÈË£¬É¶Ò²²»¸Ò¶à˵£¬ëýüÞÇÑÛµÄÓ¦ÁËÒ»Éù£¬×ªÉí×ßϳÇÂ¥¡£

        此时的大唐吏治清明、国泰民安,相对应的国民素质也很高。无论百姓还是商贩,都很能体谅各地官员着急入城的心态,所以当守城兵卒一边将他们拦到城门的一侧,让官员先行,一边详细解释原因,大家都默默的认可。

        当然其中也有不服之人。

        几个穿着绛红箭服的汉子被守城兵卒拦着,顿时不忿起来,一脸傲气的跟兵卒推推搡搡,口里大声呼喝:“某乃是魏王殿下府上管事,出城采买物资,尔等竟敢阻拦?还要不要脑袋了!”

        起先这些兵卒还颇为硬气,但当闻听魏王之名,顿时就矮了三分,没办法,谁不知魏王殿下深受陛下宠爱,甚至坊间有传言这位能代替太子殿下立为储君,谁敢招惹?

        可就算是魏王府的管事,也不过是个高级仆役,根本不是官员啊,都尉大人的命令是只许官员进城,谁敢抗命?

        几个兵卒干巴巴的互视一眼,都是愁眉苦脸,拦也不是,放也不是,很是为难。

        几个魏王府的管事见此,愈发嚣张起来,吵吵嚷嚷非要进城。

        眼见刚刚通畅的城门再次拥堵,兵卒无法,只得任由其进城,不敢得罪。

        好在旁边的百姓闻听乃是魏王府中人,也都存着敬而远之的心思,即便心里有所不满,可也不敢言语。

        几个魏王府管事趾高气扬,挺胸凸肚就往城门里边走,身后跟着一串拉满各种物资的马车,浩浩荡荡。

        “唉,停停停!说你呢,你这老东西,眼色倒是溜得很,想要浑水摸鱼跟着进城?你当我这双眼见是瞎的吗?”

        求票~~~~

      第133章卖炭翁(中)

        兵卒将车队最后的一辆牛车拦下,瞪着赶车的老者一顿训斥。这辆车明显不是魏王府的马车,魏王府都在车辕上有独特的印记,很好辨认。

      ¡¡¡¡¸Ï³µµÄÀÏÕßÄêË겻С£¬Ò»Í·»¨°×µÄÍ··¢£¬µ¥±¡µÄÒÂÉÀ±»º®·ç´µµÃ½ôÌùÔÚÊݹÇá×á¾µÄÉíÉÏ£¬²»ÖªÊǶ³µÃ»¹ÊÇÏŵã¬Õýɪɪ·¢¶¶¡£

        老者闻言,赶紧勒住缰绳,陪笑道:“好叫几位将军知晓,小老儿并不是想要混入城,实是这车炭已被魏王府的管事买下,要求小老儿必须送去魏王府,您看这……”

        “不行!”

        几个兵卒正要放行,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喝吒,扭头去看,却是都尉大人自城楼上走下来。

        魏王府的管事顿时不满道:“此乃王府购买的竹炭,将军为何阻拦?”

        那都尉倒是颇为正气:“让你等先行,已是不公,不过碍着魏王殿下的情面,大家且能忍让。可这牛车并非王府所有,某若是让其入城,如何对那些百姓商贾交代?”

        此言一出,人群里顿时传来叫好声。

        任何时候,正直的官员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魏王府的管事大怒,仗着魏王的名声,在这关中地界向来都是横行无忌,何曾遇过如此刁难?正想要驳斥几句,忽然被身后的人拉住。管事愕然回头,身后那人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眼下许多外地官员在此,若是夹杂不清,怕是有损殿下威名。”

        管事一想有道理,只不过心气难平,恶狠狠的瞪了那都尉一眼,转身从一辆车上拽出一红一黄两卷绡绸,往老者牛车的车辕上一扔,说道:“此乃炭资,汝待午后自行去王府交付竹炭,若是敢收了炭资却不去交付,哼哼,老子扒你的皮!”

        说完,挥手呵斥车队继续入城。

        那老者愣住,看了看车辕上单薄的两卷绡绸,急忙拉住管事的衣袖:“贵人慢走……这个……小老儿这一车炭足有三百斤,您这些绡绸怕是不够……”

        管事先是被守城兵卒几次三番的阻拦,依然觉得丢了面子,心里窝火,现在这老者又是喋喋不休,顿时恼怒,回身就是一个大嘴巴,正抽在老者脸上。

        “啪”

      ¡¡¡¡ÀÏÕßâ§²»¼°·À£¬±»Ò»¸ö°ÍÕÆ³éµÃÒ»¸öôóôò£¬Îæ×ÅÁ³²»¿ÉÖÃÐŵĿ´×ŹÜÊ£¬²»Ã÷°××Ô¼ºÎªºÎ°¤´ò¡£

        那管事怒道:“老不死的,给脸不要脸是不?王府买你的炭,那是你祖上积德,老子给你两匹绸缎,还嫌不够?”

        老者捂着出血的嘴角,委委屈屈的瞅了一眼车辕上两匹绡绸,心道这是绸缎么?再说,也就是个几尺罢了,何来两匹?民不与官斗,这个道理老者明白,活到这么大岁数,啥没见过?即便这位管事并不是官,但是作为魏王府的管事,那可是比一般的官都威风。

        可是想想家里已然瘫痪的老妪,想想空空的米缸,不得不苦苦哀求道:“还请贵人多赏赐一点……”

        管事却是满脸不耐:“你这老东西,莫要得寸进尺!老子把话撂这儿,炭资某已经付了,若是敢卖给别人,老子打折你的腿!”

      ¡¡¡¡ÀÏÕß´ô´ôµÄ¿´×ÅÄÇÁ½¾í篳ñ£¬Óû¿ÞÎÞÀá¡£

        绡绸可不是丝绸,它要薄得多,也粗糙得多,价值更是天地之别。

        辛辛苦苦一个多月才烧出这一车炭,结果就换回这么点儿东西?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那可是魏王府啊,是陛下最最宠爱的亲王殿下!自己敢跑么?恐怕跑到哪里都会被捉回来吧,到那时候,结局更是不堪设想……

        老者苍白的脸容满是愁苦,一言不发,默默的蹲在地上。

        拉炭的牛车挡住的进城的道路,后面的官员不耐,渐渐围拢过来。起先还有人想要出言呵斥,但是听闻那霸道的管事居然是魏王府的人,都识趣的闭嘴不言。

        但心里自然想法各异。

        房俊的马车距离不远,全程将魏王府管事的霸道做法看在眼里。

        他不是愤青,或者说实际上早已经过了愤青的年纪,见惯了社会的阴暗,也就不会有那种冲冠一怒的冲动。

        阶级、压迫、剥削……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消除的丑陋元素,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人类社会的原罪,是埋藏在人类心底最肮脏的种子。

        但他还是不爽。

        不愤青,不代表就会同流合污,不代表就会任由【创建和谐家园】的压迫发生在自己的眼前。

        对于整个社会,他无能为力,但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如果有能力,他会站出来。

        更何况对面的还是魏王李泰?

        能给李泰添点堵,他很乐意。

        怎么办呢?

        出去摆摆威风,将魏王府的这几个管事狠狠的揍一顿?效果很差,李泰那个胖子不会有半点心疼。

        那么,就狠一点吧,让李泰那个家伙从此之后只要想起咱房俊,就恨得咬牙,反正那家伙也当不了皇帝,怕啥……

        房俊掀开车帘,跳了下来,背负着双手,慢步踱到魏王府管事和卖炭老翁的中间。

        等候进城的官员们纷纷一愣,绝大多数都是不认得房俊的,心说还真有人敢管魏王府的闲事?可魏王府的管事怎么会不认识这个名动京师的棒槌?自知自己做得确实很过分,在面对房俊的时候,难免心虚,这位可是敢跟自家王爷刚正面,要说揍自己一顿,那是毫无压力……

        几个管事面面相觑,心惊胆跳的齐齐后退一步,为首一人色厉内荏道:“房……二郎,此时与你无关,那个……”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吞了口吐沫,狠话还是不敢说出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4: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