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唐锦绣》-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今天子乃是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二陛下,房俊还没活腻歪,可不敢在这位牛人眼皮子底下造反……

        政治上不敢有所述求,经济上不用操心费力,那么如何将生活水平提升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档次,如何将自己在唐朝的日子过得惬意自在,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第19章追求生活高品质(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茶。对于大唐的生活,房俊大致尚算满意,唯独对茶之一道很是腹诽。特么的羊油葱姜这些个玩意混在一起煮沸了,那也叫茶?好吧,这当然是茶,而且风靡了这片大陆几百年,但是房俊享受不了,他还是喜欢炒茶那种清新自然回味隽永的味道。

        龙井茶的产地房俊记得很清楚,而且地方好找,刚刚已经交代了房四海。

        只是这大红袍成名于明朝,唐朝的时候有没有自己也不知道,但想来那几株悬崖峭壁上的茶树不会是凭空出现的吧?几百年时间对于人世间来说时移世易,但是对于悬崖上的茶树,不过是枯荣转瞬间而已,料想此时应该已有大红袍的母树。

        反正也不用自己出马,万一碰到了,那可就大发了。

        “切记,这两处地方一旦发现我所说的茶树,周围十里的土地就都给我买下来,先用我爹的印信只会地方官府,签订契约,然后火速遣人回来,我自会准备好购地的财物。”

        只要一想到龙江和大红袍即将成为自己的此产,房俊一颗心就跳的飞起……

        天啦噜,那日子太美,简直不敢想……

        交代完房四海,房俊将那地图交给他就把他打发走,把另一个下人叫过来。

        同身材修长的房四海不同,五短身材,面容憨厚,更像个农夫。

        呃,貌似高阳公主就是这么形容房俊的……

        这位跟随母亲卢氏陪嫁过来的下人,行事极是稳重,很得父母亲的敬重信赖。

        房俊变戏法似的又从书桌下面拽出几张宣纸。

        “卢成,速速去寻找几位手艺好的铁匠,再找一个僻静的所在,将此物尽快弄出来。记住,将这份图纸展示给他们之前,要跟他们签订一个合约,五年之内,不得泄露此物的玄机给旁人知晓……”

        卢成一脸怪异的看着房俊,说道:“那个……二郎,何须寻找?我房府自有铁匠,还有一个铁匠铺子,合约也大可不必,所有铁匠都是房家下人,签了【创建和谐家园】契的,根本不会出卖主家的利益……”

        房俊:“……”

        房家还有铁匠铺?不是特么封建王朝都是盐铁专卖的吗?

        他不知的是,隋至唐前期,已经取消盐的专税,和其他商品一样收市税。安史之乱后,朝廷财政困难,盐专卖又开始实行。此后的历朝历代,都加强了盐专卖,对铁则实行征税制,不再与盐同例看待。

        也就是说,在贞观初年,朝廷并不对盐铁专卖,而是收取市税。

        更何况房府的铁匠铺只是打造一些农具,又不是炼铁厂,哪里有人懒得管你……

        既然是自家的铺子,那么保密问题就毋须担忧,只剩下水平问题。

        卢成接过那张图纸,眼睛瞪得像是两盏马灯,看了半天却是不明所以:“二郎,这个……是马车?”

        房俊道:“是马车,但却是一辆超越时代的马车,天上地下,独一无二……”

        他这一说,卢成脸色都变了,仔仔细细的将图纸收到怀里贴身藏好,又轻轻拍了拍,这才吁了口气。

        不怪卢成如此紧张,自古以来,对于匠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手艺!

        一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可以让子子孙孙世代衣食无忧,尤其是在这个刚刚天下平顶结束战乱的年代里,一门独特的手艺甚至可以让一个家族在兵荒马乱中存续下去。

        为了自家的手艺不外泄,多少人宁可死,也绝不吐露半分。

        房俊哪里知道这个?

        他之所以设计这个马车,实在那天坐杜荷的马车去醉仙楼的时候差点把他浑身骨头颠晃散架,要知道这可是在长安城里啊,要是坐着马车去了城外兜兜风,还不得把蛋黄晃悠出来?

        不过想到自己有个铁匠铺子,房俊脑中灵光一闪,又想到一件对于现代人来说必不可少的物件儿。

        想到就做,房俊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勾画起草图,画了几下,觉得不是太像,就把宣纸揉成一团丢在墙角,再换一张重新画。

        卢成看着墙角那一堆小山也似的废弃宣纸,心疼得眼角直抽抽。这些宣纸可是陛下赏赐给老爷的贡品,就连老爷都舍不得用几张,平素书写都是用普通的黄纸,这个二郎,真是败家啊……

        片刻之后,房俊把草图画完。

        卢成一看,似炉似锅,还是不懂……

        房俊不管他懂不懂:“你只要吩咐工匠照做就是,还有,这个东西要用铜来做。”

        卢成乍舌:“全铜?”

        房俊点头:“必须的!”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尼玛,火锅不用铜来做,用铁啊?

        唐朝极度缺铜,除了铸钱之外,民间很少用铜打造器具。房俊画的这个似锅非炉的玩意儿,怕是得溶掉一吊铜钱才行。

        卢成看着一脸理所当然的二少爷,心说二郎这家败得,也是没谁了……

        一吊钱,可以买一头膘肥体壮的耕牛了……

        房俊打发走了卢成,坐在书房发呆。

        茶叶有了,四轮马车有了,火锅也有了,还缺些啥呢?牙膏怕是做不出来了,那玩意完全是化工产品,太复杂,房俊这个学农业的完全不会。不过以前好像在哪本书上看过,说是南美洲那边儿没牙膏卖,人们就用桂皮拌蜂蜜刷牙,不仅牙齿洁白而且口气清新,不知道是真是假,改天试试。

        对了,还有香皂。

        这个必须有啊,穿越以来每次洗澡都是用那个圆圆的澡豆,香味儿挺不错的,但是去污能力明显不行,每次搓半个时辰身上还是油腻腻的。

        而且那玩意死贵,据小丫鬟俏儿说,房府主人用的澡豆是最好的配方,“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奈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

        而且关于澡豆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笑话,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尼玛,这玩意拿来吃都行……

        可是香皂是怎么做出来的?若是换个理科生,分分钟搞定,却把房俊愁白了头发。

        真真的应了那句话:学好物理化,穿越到哪儿都不怕……

        难不成哥们还要在大唐来一场全世界最早的化学实验?可是好像香皂那玩意做出来之后,有一样附属产品叫做【创建和谐家园】油,很容易会爆。

        会不会一不小心把自己交代了?房俊纠结了,细思极恐啊……

      第20章朝会(上)

        纷纷扬扬下了多日的大雪终于在满朝文武的怨念中停了,然而灾情并未缓解。

        李二陛下连续第三天在太极宫召集群臣上朝,商讨救灾事宜。

        关中灾情已是极为严重,每一天都有百姓冻死饿毙。

        然则由于运输困难,江南运来的救灾钱粮不能及时抵达长安,一众朝臣各个焦头烂额。

        “渭水冰封,黄河塞川,现如今运输钱粮之余陆路一途,纵然大雪封道,也请陛下下旨,敦促各路府道不畏艰险,早日将钱粮运抵关中……咳咳咳……同时派出御史监督,若有畏难不前、贻误灾情者,重惩不贷!”

        房玄龄出班奏道。

        老宰相连日操劳,体力早已不支,加之天气严寒、内心担忧灾情很是焦灼,已是病了多日,却始终不肯回府静养,坚持处理救灾事务。

        李二陛下连忙说道:“玄龄之言有理,朕这就下旨,爱卿这身子可有大碍?回头让御医给你瞧瞧,可耽搁不得。”然后冲大殿内的侍卫喊道:“给房相加把凳子。”

        房玄龄心里感激,躬身道:“多谢陛下……”

        李二看着颤颤巍巍的房玄龄,心底颇多感慨,是真心实意的担忧房玄龄的身体。

        一干为他劈荆斩棘、角逐天下的秦王府班底之中,现如今还在朝堂上的,属房玄龄身体最弱,就连长孙无忌也比他的情况好多了。

        杜如晦早亡,称得上“股肱之臣”的,也就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了。

        李二是个大气的人,也是个念旧的人,老兄弟们撇家舍业舍生忘死的跟着他夺了天下,难道学汉高祖那样,一朝登基立马就翻脸,怕老兄弟们造他的反?

        李二既不相信这一干老兄弟会造他的反,也不怕他们真的造反。

        既要共患难,还要同富贵。

        所以当日后侯君集造反,按律当诛九族,李二却只是杀了侯君集,他的儿子发配岭南了事。

        对亲兄弟如冬日般冷酷无情斩尽杀绝,对手下如春天般温和爱护优容有加……

        大殿上的众臣都能感受到房玄龄的感激和陛下的爱护,都是心潮起伏。

        得如此仁主,怎不呕心沥血、全心付出?此时一位大臣出班启奏:“房相所言甚是,然情况如此,即便再是敦促,救灾钱粮一时半刻也无法到达关中。眼下最急之事,乃是尽快安抚关中日渐不平的民意,否则一旦民心不忿,社稷危矣……”

        李二抬眼一看,却是治书侍御史刘泪。

      ¡¡¡¡ÕâÁõä©ÔçÄêÔøÐ§Á¦ÓÚÏôϳ£¬µ£ÈλÆÃÅÊÌÀÉ£¬ºóÂʾüÄϹ¥Áë±í£¬¶áÈ¡ÎåÊ®Óà×ù³Ç³Ø¡£ÎäµÂËÄÄê(621Äê)£¬Ïôϳ°ÜÍö¡£Áõä©´ËʱÉÐÔÚÁëÄÏ£¬±ãÏ×±í¹éÌÆ£¬±»ÊÚΪÄÏ¿µÖݶ¼¶½¸®³¤Ê·¡£Õê¹ÛÆßÄê(633Äê)£¬Áõ䩱»°ÝΪ¸øÊÂÖУ¬·âQYÏØÄС£

      ¡¡¡¡Õê¹ÛʮһÄê(637Äê)£¬Ò²¾ÍÊÇÈ¥Ä꣬Áõ䩸ÄÈÎÖÎÊéÊÌÓùÊ·¡£

        并针对当时尚书省政务堆积的现象,以贞观初年魏征、戴胄担任尚书左右丞时百官不敢懈怠为例,建议唐太宗精心选任尚书左右丞及两司郎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被唐太宗任命为尚书右丞。

        算是李二比较看重的朝臣之一。

        李二说道:“刘卿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那刘泪高举手中勿板,说道:“臣闻天子重德,而万民敬服。陛下乃九五至尊,不可立危墙之下,何不遣使一位皇子,代表陛下巡抚关中诸县,视察民情、整治贪鄙,则可体现天子之德,安万民之心。”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大家的目光唰的一下都集中到李二脸上。

        刘泪此人,乃人所共知的魏王铁杆嫡系,每每为替魏王争夺权力而上书,此时提出这个皇子巡抚关中诸县,内中算计不言而喻。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民心!

        太子在陛下心中逐渐失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然则若是有朝一日太子被废,哪个皇子会被立为储君?

        毫无疑问,陛下同文德皇后的嫡子、太子同父同母的兄弟、才思敏捷固宠于陛下的魏王李泰,是最大的可能!

        同太子相比,魏王李泰不缺陛下的信重、宠爱,不缺朝臣的支持,不缺经济江山的能力,唯独缺少在百姓中的威望。

        百姓不管你是什么王,他们只知道谁是太子,谁就是未来的皇帝!这是要将魏王宣示在天下人眼前,争夺威望!大家心里都明白,陛下一直都有易储之心,接下来就看陛下定夺了。

        若是不允,则境况不明,此时还将含糊下去。

        若是答允,则可视为陛下心意已决,易储之日不远矣!如此关键时刻,有可能决定未来皇位归属,谁敢多言?

        这刘泪胆子真够大的,平常你私底下支持谁,大家心知肚明,那也没什么,谁还没点政治述求?

        可拿到台面上来说,拿到太极殿来说,这就是拿自己的身家前程当赌注了。若是魏王顺利登基自然是从龙之功,荣宠无上,可若是魏王没能成功上岸,太子殿下怎么可能不将其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除之而后快?大家一面静听陛下决断,一面心里暗暗乍舌,这个刘泪,为了匡扶魏王上位,也是蛮拼的……

        李二一脸阴沉,谁也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大殿里落针可闻。

        半晌,李二才说道:“依爱卿所言,应该由哪位皇子代朕巡抚关中?”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此言一出,众臣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难道……陛下这是真决心易储?

        房玄龄大急,顾不得双腿酸软,噗通跪在大殿上,大声说道:“陛下三思,此举太过草率,恐怕惹得朝中动荡,天下不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7: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