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下节度》-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引弓当先走出营门,只见人群不注涌来,汹涌的人浪压得亲兵组成的人墙不断后退,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近在咫尺的乱兵们的面孔都胀的通红,满脸都是愤懑和绝望。前面的几排人看到赵引弓出来了,挤得更用力了,口中还大声呼喊着什么,不过人太多了,自相嘈杂,赵引弓根本听不清楚到底在说些什么。

        赵引弓左右看了看,便转身爬上营门的护壁上,好让后面的人看清楚自己。远处的乱卒看到赵引弓出来了,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些什么,只是被同伴的声音给压住了,听不清楚,便纷纷静下来了,停止向前拥挤,过了好一会工夫,那千与人方才停住了。

        赵引弓在高处看到乱卒们隐隐间分为三块,还是依照各自部属,也没有看到熟悉的处月军士卒,心底顿时安定了三分。看到士卒们逐渐安静了下来,赵引弓大声喊道:“尔等为何不在各自营中休息,却来此聚众鼓噪,莫非本将恩赏不均,有人立功未赏不成?”

        赵引弓生硬颇为洪亮,又站在高处,此时众人都静下来了,出了后面的少数人,都听清楚了他的喊话。

        乱卒们纷纷大声呼喊,说并非恩赏太薄,只是出征已久,思念家中田园,不愿去和杨行密的淮南军厮杀,要回明州去。

        赵引弓心中暗喜,脸上却是错愕之情,大声答道:“可黄使君有敕令在先,说要本将领兵随同顾帅一同西去,抵抗淮南军,我等家小皆留在明州,这不是作乱吗?”

        下面那千余人顿时爆发出一阵骂声,赵引弓这番话便好像在一个火药桶里扔下了一把火星,乱卒们喊着:“反了,反了,杀回明州去的。”最前面一名体格魁梧的汉子冲开了亲兵营的护卫圈,跑到赵引弓站着的那段护壁下面,昂首大声喊道:“西去和淮南军厮杀,不知这三千弟兄还有几人能够回到家乡,去亦是死,回明州也是死,还不如回明州还能埋在家乡,死后还能得点祭奠,不用当孤魂野鬼。赵将军你带我们反了吧,我等推你做那明州刺史。”乱兵们听到那这汉子的吼声,顿时爆发出一阵赵刺史的吼声。

        赵引弓心头狂喜,他心中期待这个声音不知道已经多久了,此刻心愿得遂,眼前一阵发花,差点没从护壁上跌下来,连原先计划好的谦逊推辞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还好站在营门的监军出来帮了大忙,指着那汉子骂道:“你这贼配军,竟然敢煽动作乱,来人呀,快将他拿下,乱棍打死了再说。”

      第099章 大乱

        那监军大声叱骂,四周的护卫亲兵都被那副将李伯如事先嘱咐过了的,只当作没听见,监军喊了四五遍,可连半个人影也没有看见。那汉子听赵引弓说是黄刺史得敕令让他们西去,早就恨的牙也碎了,又听到那监军说要将他斩首,立刻便把他当作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那监军面前,一把抓住对方的胸口衣衫,掼倒在地,一脚在胸前踏住了,从怀中拔出一柄匕首来,骂道:“你这奸贼,今日倒要看看谁砍谁的脑袋。”

        那监军先前不过是个儒生,诗文写的和刺史黄晟的意,便被派来做赵引弓的监军,是因为伐董昌之战已是必胜的一战,不过是给他一个索贿发财的机会罢了。如今一下子被人踏在脚下,眼前白刃晃动,方才胸中那股勇气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身体抖得跟筛糠一般,口中结结巴巴,连求饶的话也说不出来。

        那乱卒见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监军这般模样,心底下更是万分鄙视,也不再多言,一刀刺入胸口一剜便结果了那监军的性命,又三下五除二割下了首级,提在手上举过头顶给四周的乱卒们看清楚,围观的乱卒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那乱卒待众人看清楚了,转身跪在赵引弓面前抬头喊道:“那黄晟无道,倒行逆施,不恤士卒,将军你五代在明州为将,恩泽深厚,何必居于此等庸人之下,反了吧!”

        赵引弓心头狂喜,脸上却满是不情愿的颜色,答道:“尔等不过是为了回乡,才拥我做这冤大头,将来只要那黄晟开口允许你们各自回乡,只怕你们便立刻丢下我一人去顶罪。我还有父母亲族,可不能连累了他们。”

        那汉子听出赵引弓口气松动,心头大喜,赶紧起身对外面的千余乱卒大声喊道:“只要赵将军愿意领我等回乡,我等便拥立赵将军为明州刺史,不离不弃,若有违背此誓言者,定当死后不入祖坟,当那孤魂野鬼。”此刻场中人皆是军中汉子,死于非命倒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但是死后不入祖坟,成那孤魂野鬼却是军中男儿最害怕的事情,这等誓言倒是毒的很。

        乱卒们立刻轰然而应,他们都心知若要违反刺史敕令,返回明州,必定要一个头领,否则不要说一路上的艰险,就算回到明州,也逃不脱官吏的处罚。若是主将赵引弓愿意,那自然是最好了,他本来就五代在明州为将,这军中许多将吏都是他先辈的袍泽故旧,自己又多力善射,在军中极有勇名,此次出兵攻打董昌他也多有战功,所得恩赏大半都分给士卒们,记得军心。有几个胆子大的已经没口子“赵刺史、赵使君”的乱喊起来了。

        赵引弓还想要推托一番,旁边的副将李伯如走道他身前,跪下大声喊道:“赵将军,弟兄们并非想要作乱,只是出征已久,家中田庐妻小皆不知安否。如果你要独善其身,那这数千跟随你从明州的弟兄们难道让他们回去被那黄刺史之罪不成?这于心何忍呀。”

        赵引弓听到李伯如这番话,心底早就乐开了花,表面还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模样,掩面骂道:“罢了罢了,五世清白为尔等小子所误,只得如此了,不过如果要我做尔等头领,须要允我两桩事情,否则便是要了我的性命,也休想让我从了你们。”

        下面的乱兵们听到赵引弓说答应他们做首领回明州,顿时欢呼了起来,方才那杀死监军的汉子大声喊道:“赵将军你本就是军中主将,若肯带领我等回明州去,莫说是两桩事情,便是十桩百桩我等也答应。”四周将士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赵引弓点头道:“那好,第一桩,这回师明州,顾全武顾帅定然不允,我等须要准备整齐,迅速行动,不能露出什么痕迹出来,否则我等不但不能回明州去,只怕连性命也保不住了。所以你们每个人等会回营后,都必须收拾准备,多余物件一律不许带,劫掠来的财货更要丢下,不知你们愿意否?”

        四周乱卒们顿时默然,他们出兵以来,连战连胜,余姚、越州更是富庶之地,士卒们所得的确不少,要他们一律丢弃,实在是不情愿的很。赵引弓也不着急,静静地站在营壁上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那汉子却不耐烦起来,对外面士卒大声喊道:“你们当真可笑,钱财重要还是性命重要,如果带着那些劳什子,只怕还没走远就被镇海军发现,那时候我们都要完蛋。”说到这里,他转过身对赵引弓喊道:“在下回去就将细软全部丢掉,将军你放心,这个我们允了。”

        四周的乱卒也纷纷呼喊着允了,毕竟他们也知道赵引弓说的有理,再说有的心思敏捷的也想到了,回到明州,赵引弓便是一州刺史,自己这些拥立功臣,也有不好好处,想到这里,他们喊得更是响亮了。

        赵引弓点了点头道:“还有一桩事情便是,军中有不少人深受刺史厚恩,我也不想逼迫他们做那不义之事,但这军中也只能有一条心,这样吧,你们站出来,我留给你们盘缠,待我军出发以后,再放你们自己离去,如何。”

        赵引弓话一出口,四周顿时默然,周围那千余双眼睛齐刷刷的定在营口的军中将佐脸上,毕竟那黄晟乃是一州刺史,一般士卒如何能够受他的恩情,赵引弓所说的人只可能是军中将佐中人。可过了半晌并无一人出来说话,此时就算一个傻瓜也知道出来时凶多吉少,说不定那赵引弓一抹脸,把你往人群里一推,那些乱兵就围上来,肯定连根骨头渣子也留不下来。

        赵引弓看到无人出来,叹道:“我本来还想给你们留条活路,可惜你们还是居心叵测,若是平日,赵某还能容得了你们,可今日数千将士性命危在旦夕,又如何饶得了你们。”说到这里,赵引弓指着将佐中一名黄脸汉子喊道:“刘玄佐,你不站出来,莫非想要等会出卖大伙不成?”

        那刘玄佐听到赵引弓喊到自己的名字,顿时脸色惨白,扑倒在地上,喊道:“赵将军饶命呀,末将绝无半点其他心思,一心只想跟着你打回明州去呀,饶了小的一条狗命吧!”喊到这里,那刘玄佐不住的在地上连连磕头起来,咚咚作响。

        赵引弓冷笑起来,笑声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杀意:“你说你绝无半点其他心思,那你先前为何老是往明州写书信给黄刺史,我记得好像你是左厢都虞侯,并非一军主帅或者监军吧?”话到这里,赵引弓一声怒喝:“给我拿下。”此时脸上阴沉如水。

        一旁的亲兵立刻如狼似虎般的扑了上来,剥掉盔甲兵器,绑的跟粽子一般。赵引弓此时念出一个个名字出来,每念到一个名字,一旁虎视眈眈的亲兵们便扑上来,捆绑起来。被念到名字的人或哀求或怒骂,也有人拔刀反抗的,立刻便被一旁同僚和亲兵乱刀齐下,砍成肉酱。

        不过半盏茶功夫,赵引弓已经念出了二十多个名字,将明州刺史黄晟安插在军中的亲信一网打尽,四周围观的乱卒们早已不再吭声,看着平日里威风凌凌的军官们被剥去盔甲,绑成一团,按倒在地上,脸被紧紧的压在地面上。

        还剩下的将佐们一个个战战兢兢,除了少数几个赵引弓的心腹以外,每个人生怕从赵引弓的嘴里吐出的下一个名字是自己的,看到赵引弓总算停止了再说名字,他们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到自己的背上一片冰凉,全是冷汗。

        赵引弓跳下营壁,在那二十余人面前走过,口中大声喊道:“并非我赵引弓好杀,只是这关系到全军三千将士的生死,我方才也留给你们机会了,可你们依然要留在军中,想要干什么也就不问而知了,来人,全部给我斩了。”

        听到赵引弓口中吐出一个“斩了。”那二十多人纷纷拼死挣扎起来,可那些亲兵们早有准备,一个个都是孔武有力之徒,三个人对付一个,按在地上死死的,后面的那人拔出刀来,从上面对准颈椎关节处,往下一推,顿时便了了帐。不过几息功夫,那二十多名军官便全部都横尸营口,围观的乱兵此刻都已经被呆住了,他们没有想到不用他们动手,这赵引弓竟这么痛快,一下子就杀了这么多人,端的是心狠手辣。

        此刻赵引弓也不再停顿,一口气任命了二十余名军官代替方才那些人的位置,不用说,全部都是他的亲信,唯一例外的便是方才那个杀了监军的汉子,名叫王信之。最后赵引弓对众人下令道:“尔等立刻回营,收拾停当,等待命令,从此刻时,任何人无我号令不许离营,如有违令者,以通敌论处,斩。”最后的一个斩自赵引弓说的斩钉截铁,仿佛一刀砍在众人的脖子上,所有的人齐声应诺。

      第100章 妥协

        次日清晨,顾全武刚刚从榻上起来,准备先去巡查一下岗哨,再去进朝食,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却听见外面一阵慌乱的脚步,却是昨夜执勤的顾君恩从帐外冲进来了,跑到父亲身边,压低声音禀告道:“不好了,明州军突然不见踪影了。”

        “什么,不见踪影了?”饶是顾全武久经战阵,此刻猛然听到这句话也吓了一跳,他赶紧起身随手拿了件外袍穿上,边走边束上腰带向帐外冲去,顾君恩跟上两步,又满脸苦笑的退回来,捡起他父亲的鞋子跟了出去。

        不一会儿,顾全武便和一队亲兵赶到了明州军的营外,只见营内帐篷等器具都依旧留在营中,可士兵早已不在。顾全武走入营内,只见帐篷中四处散落着布帛和钱币,甚至还有金银器皿等贵重物品,显然这些都是明州军士卒将领的恩赏或者劫掠来的战利品,这些用是生命换来的东西此刻如同垃圾一般四处逶迤着。

        “好一个赵引弓,够狠得,只怕那黄晟有难了。”顾全武此刻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原委,口中喃喃的骂道。

        “黄晟,那不是明州刺史,莫不是这赵引弓回明州去了,可钱使君不是已经修书让明州刺史借这三千兵和我等一起西还了吗?”顾君恩此刻还是一头雾水,不由得疑惑的询问起顾全武来。

        “哼,只怕那赵引弓回明州就是找黄晟的麻烦去了。”顾全武恨恨的解释给儿子听,此时,两人已经走到赵引弓的帅帐,只见一堆堆的财物放在帐中,帐篷当中的几案上放着一封帛书,封面上写着“镇海军顾帅亲启。”

        顾全武把信拿在手里,随手拆开,粗粗看了一遍,便递给一旁的儿子顾君恩道:“你也看看吧。”

        顾君恩接过,一行粗豪的字迹映入眼帘,正式赵引弓的笔迹:“某本欲统士卒与仆射(顾全武当时有同仆射的加衔)一同西还破贼,然州中奸贼倒行逆施,将士人心散乱。今领士卒还明州,待清除使君(指明州黄晟)身边奸佞,再引兵至仆射麾下,惶恐之极,顿首再拜。”

        顾君恩看到这里,已经气得满脸通红,将手中那封帛书掷在地上骂道:“这狗贼竟敢临阵脱逃。”便转身向帐外冲去。

        “你去作甚?”顾全武问道。

        “带本部兵马去,父帅请稍候,孩儿定要将那赵引弓的首级带回来。”

        “回来吧,就算你追上了那赵引弓,明州军军心思归,也不能为我所用,还不如让他们回去,日后也好相见。”

        “父帅,那狗贼无视军中号令,裹挟部下独自遁走,如果不受惩罚,今后若是他人犯了军法,何人还会心服呀?”顾君恩愤怒地喊道。

        “赵引弓无视军中号令是有,若说裹挟部下那就未必了,你看着营中满是布帛钱财,全都是士猝死战后得来的战利品,若是士卒不情愿回军,又如何能将这些丢弃殆尽呢?明州军连这些贵重物品都丢弃干净,其军心思归,就算我们追上了也未必阻遏的他们。反正董昌龟缩在内城中,剩下的兵力也足够了,就不要再生变数了。”顾全武指着营中满地丢弃的财物对儿子说道,他这个儿子勇武彪悍,得士卒爱戴,但如论体察人心就差得远了,所以顾全武不厌其烦的细心解释给他听。

        顾君恩在理智上已经接受了父亲的观点,可感情上还是无法忍受赵引弓背信弃义的行为,气呼呼的对父亲说:“这赵引弓如此反复无常,就算他回去夺取了明州,钱使君也不应该替其上奏朝廷,求取刺史之位。”

        “还是太年轻了呀。”顾全武心里一阵哀叹,顾君恩是个很出色的儿子,勇武、忠实。但如果作为一个执掌一军的将领,他还是太善良了,在这样一个乱世,做为自己的儿子这是远远不够的。

        想到这里,顾全武挥手让身边的亲兵离开帐篷,只留下自己和顾君恩父子二人,盯着儿子的眼睛低声说:“恰恰相反,如果赵引弓夺取了明州,那钱使君就应该第一个为其上奏朝廷,为其索要刺史之位。镇海军有了淮南杨行密这样可怕的敌人已经足够了,我们不能把赵引弓赶到敌人的阵营里去,杨行密有使相的头衔,他会很开心的为赵引弓上奏朝廷,求取官位的。”

        说到这里,顾全武看到儿子满脸愤懑,明显还有些不服气,厉声继续教训道:“如果只是冲锋陷阵,你现在是足够了,可你是我顾全武的儿子,只是这样就不够了。你要记住,如果你不能消灭敌人,那最好还是和敌人和好的好。”说完后,顾全武便独自离开帐篷,留下顾君恩在帐篷中苦苦思索。

        转眼已是乾宁三年七月,两浙位处南方,夏粮已经早已成熟了,若是在昔日的太平年间,田地里应是一番繁忙景象,农夫们应该正在抓紧时间收割夏粮,种下秋粮。可从去年开始的钱缪讨伐董昌之战已经进入了紧要关头,被围入内城的董昌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可能是死去的从子董真的原因,他又重新的振作了起来,激励士卒,日夜亲自巡城。虽然由于兵力有限,不能再翻盘。但由于内城位处会稽山脉的山麓上,十分险固,而且地基都是岩石,无法挖掘地道,城内的守军都是董昌的死党,军资储备丰厚,顾全武虽然发起了多次猛攻,但一时也取之不下。

        两个月前从越州城下遁归的明州牙将赵引弓,回师后攻陷了明州,原刺史黄晟死于乱军之中。赵引弓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控制了明州全境。随后出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局面,正在杀得你死我活的淮南和镇海军双方都同时向朝廷上书,举荐赵引弓为明州主官,区别的不过是淮南一方的价码高一些,是刺史,而镇海军的是明州留后。赵引弓也十分明智的选择了离自己更近的镇海军一方,接受了钱缪的上奏,成为了明州留后、知都兵马使。

        与此同时,一直摇摆在河东李克用和宣武朱温之间的魏博镇终于彻底的倒向了宣武朱温。乾宁三年六月,李克用引兵进攻魏博镇,宣武朱温调回正在进攻朱氏兄弟的葛从周救援魏博罗弘信,两军发生激战。葛从周智勇双全,乃汴军中的翘楚,他看到河东在骑兵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便预先在阵前挖掘了很多小洞,仅可容马蹄踏入。

        待到河东骑兵进攻时,许多骑兵因为马腿踏入洞中,折断了马腿,跌倒在地,连李克用的亲子铁林都指挥使落落也【创建和谐家园】被擒。情急之下,李克用亲自引兵救援,结果连自己也马失前蹄,若不是李克用本人弓箭之技十分娴熟,射杀了抓捕他的汴将,李克用本人都差点为宣武军所获。

        爱子情深的李克用遣使与朱温修好,请求赎回爱子落落,结果沉勇多谋的朱温将落落交给了魏博罗弘信,一怒之下的罗弘信竟李克用的爱子落落斩杀,这下和河东镇结下了难解的冤仇,也把有唐一代,河北三镇之首的魏博镇牢牢的绑在了宣武朱温的战车上。

        魏博西面便是太行山脉,太行山脉的另外一侧便是李克用的地盘。魏州城南不远处便是黄河,闻名天下的白马津、黎阳都位处其境内。三国时关羽便是于此地斩杀颜良文丑的。后来曹操的根据地邺城也位处魏博境内。所以古人描述此地乃是河北根本,襟带河南。尤其是残唐五代时的北中国,其地势更为重要,由于五代中原王朝大部分都建都在开封,而且其主要对手都已经在长城之内,魏博镇便是他的最重要的北部屏障,无论是建都河东的沙陀铁骑,还是获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后的契丹人,一旦突破了魏博镇,渡过了黄河,便不再有险可守,铁骑一日一夜便可冲到开封城下。后唐灭后梁之役,契丹灭后晋皆是如此。

        但是由于魏博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土地富庶,人民胡汉交织,剽悍善战,既可能成为首都的屏障,也有可能发生叛变,成为位处开封的中央政权的心腹之患,后来后唐庄宗之亡究其起因便是魏博兵变。当时的魏博虽然经过多年的内耗,实力已经无法和河东李克用和宣武朱温相抗衡,但其不但可以成为朱温地盘的屏障,使其不受李克用的入侵,而且其正好横恒在河东李克用和天平、泰宁二镇的朱氏兄弟之间。

        经过和朱温近十年的鏖战,朱氏兄弟早已民穷财尽,如果不是李克用的接济和援兵,早已被朱温所灭。如今李克用已经被魏博堵在了河东,朱氏兄弟的灭亡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便是先前派到天平镇朱瑾手下的近万河东铁骑,只怕此生也无法再返回河东故地了。原先被用来对付朱氏兄弟的徐州、宿州等诸州镇兵也转向淮南方向了,加上先前统领万人渡淮的许州刺史朱友恭,淮南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第101章 僵持

        在皇天荡一战击破镇海军后,杨行密领兵直逼苏州,一连攻陷四周多处镇戍。终于乾宁三年六月底,镇海军苏州常熟镇将陆逞反叛,举苏州州城投降杨行密,钱缪手下大将,苏州刺史成及也被杨行密生擒。现在浙西的大片土地都为淮南军所占有,在杨行密本部和先前派来的偏师宣润军之间,只有一个要点还掌握在镇海军手中——嘉兴,那也是江南运河通往杭州的最后一个据点。

        “疯了,这杨行密是疯了。”吕方在莫邪都的大帐内愤怒的骂着,自从他从安仁义老营中军议回来便是这般愤懑模样,下面的龙十二刚开口问了两句,他便大骂起来。帐下的将领们噤若寒蝉,毕竟上首主将竟然这般辱骂一方节度,朝廷使相,最重要的是,杨行密还是他们的上司,若是让杨行密知道,只怕吕方的项上首级肯定不保。

        高奉天看了看众人的尴尬表情,暗想这般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上前两步问道:“将军,为何如此恼怒,可否说与我等听听?”

        吕方懊恼地摇了摇头,对身旁的王佛儿说:“佛儿,你也去参加军议了,你就把那些话说与下面诸将听听,对了,只留下各厢指挥使以上的,其余的先退下吧。”

        下首立刻便明白即将要说的十分紧要,于是身份较低的将佐们立刻从帐中离去,只留下龙十二、陈五、吕雄等几人,王佛儿检查过了帐外护卫情况后,低声复述起上午老营中军议是提到的杨行密的军事部署。

        原来杨行密攻下苏州,力擒成及后,立刻传下军令到安仁义营中,召集各军将佐下发军令。吕方在西陵那边提心吊胆的提防顾全武的回援,已经快两个月了,可奇怪的是连半个顾全武的援兵也没有看到。

        虽然后来他得知是董昌回光返照,在牙城中垂死挣扎,拖住了顾全武的脚步,可谁又知道顾全武会不会留下个几千人去继续围攻牙城,自己统领大军回援,给莫邪都一个冷不防呢。毕竟就靠牙城内那千余人,董昌如果缩在城中死守也就罢了,出城就是找死了,绝对拖不住城外的数万镇海军的。加上在一起的王茂章和吕方二人相处的极不相得,相互之间都看的不顺眼,吕方很怀疑一旦顾全武大军到来,王茂章会不会干脆来个“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拿自己当垫背的,跑到浙江对岸去精神支持自己了。所以这两个月以来,吕方的精神都要崩溃了,连白头发都多了好几根,听到安仁义那边军使说杨王有令,以为情况有改善,便兴冲冲的跑过去了。

        吕方到了安仁义营中,刚听到杨行密攻下苏州,形势一片大好,还以为下一步就是淮南本部和宣润州兵围攻嘉兴,接着包围杭州,一举消灭镇海军,吞并江南西道的大片土地。自己凭借着军功也能如同安仁义所说的混个一州刺史之类的官当当。谁知道后面杨行密竟说由于宣武朱温在西面和北面对淮南的压力增大,而且武昌节度使杜洪附和朱温,截取通往朝廷的南方各镇贡奉,并且引兵进逼黄州新近归附淮南的土豪吴讨,朱温的养子朱友恭也统领大军与之联合,前段时间淮南扩张过度的后遗症暴露出来了,杨行密不得不统领本部主力回到广陵坐镇。

        可是让吕方恼火之极的是,杨行密回到广陵,并没有在宣润二州兵和剩余的淮南本部军队中任命一人统一指挥,甚至在主力撤退,明显钱缪已经消灭了董昌主力,即将有镇海大军反扑的时候,不是先夺取嘉兴,把两部分淮南军连成一气,而是让安仁义带领润州兵去进攻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带),吕方当时便在帐中表示反对,并且对安仁义苦苦劝谏说让其回信杨行密应首先攻取嘉兴,然后再进图杭州,在夺取杭越二州前,不要分散兵力去攻打浙东其他州府。可安仁义贪图婺州富庶,也不愿意出言违背杨行密的军令,没有接受吕方的意见。

        众将从没有看过吕方这般失态,都不敢出言劝谏,互相对视一番,纷纷使眼色让跟随吕方最久的吕雄出来说话。吕雄无奈,只得上前说道:“将军,杨王统兵西向,也许有他的意思呢?我等为人部下,只要听命行事也就是了,何必如此生气。”

        “杨行密还不就是看到杜洪,钟传等人地势重要,力量薄弱,可以吞并,而且吞并了那边就离中原更近一步罢了。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杜洪、钟传实力虽弱,但一旦淮南军进逼,便会迫使其抱团自卫,甚至倒向朱温,何况武昌乃江汉交流,天下枢纽,纵然夺取,如果兵力不足,也无法固守,如果我等不进逼,他们便会依靠我等去抵抗朱温的进攻,这样淮南的西面便得到了保护。而吴越之地就不同了,位处淮南下游,江河相连,本就是一个经济区域,如今钱缪和董昌自相残杀,正是夺取的好时机,更重要的是,并无其他外援与之接壤,如淮南全力进攻,必能取之,夺下后便是杨王的本土。那时以两浙的钱粮养淮泗之士,方能和天下群雄争霸。”说道这里,吕方意味深长的对帐中众人说道:“天下逐鹿,若是你力量不够,就算是鹿到了手,也会被别人夺去,实力不够,离中枢越近反而有害。”

        “那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呢?”陈五倒是对吕方方才说得没什么兴趣,毕竟这些离他还远得很,眼前的战局对他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是好?”吕方眉头皱了皱,敌军专而为一,我军分据各地,这局势可真的不妙呀,想到这里吕方叹了口气对高奉天道:“高先生修书与丹阳去,让他们把船队中适于水战的战船编练好派下来,我等将军资辎重都先存到枫林渡口老营那边去,这边深沟高垒,小心防备,一旦局势不妙,立刻退往老营那边,上船再作打算,这边水流纵横,退兵还是船队好用。”

        众将听到吕方这番话,心底下都凉了三分,毕竟自从起兵以来,吕方可以说每言必中,不知不觉中,众将对其都有了一种迷信的态度,待到众人离开,只留下吕方一人在帐中时,吕方独自叹道:“为何顾全武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牙城,却不自己统领主力回师呢?难道他不害怕钱缪怀疑他养寇自重,有独立之心吗?”

        越州城,已经是七月时节,城外的田野里已经满是成熟的庄稼,虽然围城战时顾全武逼迫民夫填壕,但破城后,顾全武便立刻开仓放粮,赈济饥民,许多原先逃走的流民纷纷闻风从山间下来就食,顾全武便一面让其收割无主田亩的庄稼,十取其三以为工酬,无家可归者便让其开辟荒地以自给。昔日人烟稠密的越州也恢复了几分昔日的繁荣景象。

        越州城内,围城战激战正酣,顾全武拆除了大量民房,用得来的木材砖石,制造了大批的攻城器械,石弹更是绝无匮乏。两个多月的时间,早就把牙城上的城碟、女墙打得残缺不全,但是这牙城本就又高又坚固,守军又极为得法,当城下镇海军投掷石弹,则张开布幔,石弹打在柔软的布幔上,便无力的坠了下去,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加上牙城城头还有许多战棚,守军可以在其中躲避石弹,所以效果并不好。

        进攻的镇海军又在耧车上用长柄镰刀去割布幔,结果守军就用长秆推倒耧车,并且向楼车中投掷火种,更可怕地是,牙城内居然还有十几张先前保存的八牛床弩,发射的是数十斤重的铁头弩矢,射程可达三百多步,就算是蒙上十余层牛皮的蒙车,也挡不住一击。对付沿着云梯攀附城墙的镇海军,守军则投掷礌石、泼下滚水,铅水,攻城一方死伤惨重,却是屡攻不下,顾全武虽然是良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不断轮换士卒,想要通过消耗战来拖垮守军的意志和体力,可董昌将姬妾分致军中,自己日夜提着短矛巡视,守军也知道淮南军已经渡过浙江,直逼西陵,是以士气始终不堕。他的儿子顾君恩好几次都急得要亲自领兵先登,都被他拒绝了,自从石城山一战险些让顾君恩丧命后,顾全武便对其有了心结,不再敢让他参加这么危险的任务了。

        “为山九仞,怎的就差最后那一锹土呢?”许再思已经眼中满是血丝,嘴角起泡,比起刚攻进越州城志满得意的模样,看起来已经老了十岁一般。数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始终没有进展,虽然军食足够,但自从淮南军攻下苏州后,杭州要求顾全武回援的信使一个跟着一个,信中的措辞也越发严厉,几乎在杭越二州的官道上连成了线,可顾全武好似着了魔一般,一定要先消灭了董昌放肯退兵,军中已有流言,说顾全武故意养贼自重,故意不回兵救援,让杨行密灭掉钱缪,自己好割据一方。

      第102章 围猎

        许再思也有耳闻,他并不相信顾全武养贼自重,故意不打下牙城,斩杀董昌。但他也很奇怪为何顾全武不留下一部分兵力围攻牙城,自己统领大军回援。莫非他真的像流言所说的想要借刀杀人?这些天来,这个念头就好像蚁虫啃咬一般,弄得许再思心中难受极了。这时一声巨响,又一座耧车被守军发射的床弩击中,随着木材咯吱的断裂声,楼车逐渐的倾斜,越来越快,最后哐当一声摔倒在地面上,四分五裂。楼车上的和地面上躲避不及被压倒的士卒们连惨叫就来不及发出一声,便变成了一团肉酱,城头的敌军没有楼车上弓箭手的压制,立刻抓住机会探出头来投掷檑木,泼下滚水,正在攀附城墙的镇海军们立刻便垮了下来。

        看着向自己这边溃逃过来的士卒们,许再思再也忍不住了,低声对顾全武问道:“顾帅,牙城如此坚固,急切难下,何苦多伤士卒,何不你先领兵回援杭州,末将愿领三千兵包围牙城,明年前定当取下董昌那逆贼的首级。”

        顾全武仿佛没有听见许再思的话,铁青着脸下令:“武勇都乙队队正临阵脱逃,斩首示众,丙队继续进攻。”身边牙兵立刻传下令去,不一会儿,乙队队正的血淋淋的首级便被送了上来。

        过了好一会儿,顾全武低声回答道:“再思,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做很奇怪?”

        许再思对顾全武方才的行为非常生气,索性一声不吭,仿佛没有听见对方的话一般。

        “你记得那个领兵杀回明州,自立为明州刺史的赵引弓吗?”顾全武并没有在乎许再思无礼的表现,自顾说了下去:“你可记得那厮的眸子,满是野心勃勃的火焰,现在他已经平定明州,如果我全师西还,他说不定便会潜师突袭越州,那时你内有董昌,外有强敌,如何抵御的住,那时浙东战局定然糜烂;兵法云:兵分则弱,淮南兵本就剽悍善战,胜过浙兵,只有彻底拿下牙城,斩董昌之首,牢牢的把浙东控制在手中,全师西还,镇海军方有胜机。”

        许再思回想了会儿赵引弓的行为,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那厮的确是条中山狼,畏威而不怀徳,可你那时为何还放虎归山,留下今日大患?”

        “那时我以为董昌困居牙城中,最多三五日便可拿下,那时留下一军把守越州城,纵然那赵引弓作乱,有越州城扼其喉,又能出什么乱子,等淮南军退后,反掌便可灭了他。”顾全武摇头苦笑着,为自己的失算喟叹道。

        “是呀,谁知道这董昌突然变得这般难缠。”许再思点了点头,同意了顾全武的观点。

        “如今之计,只有早日攻下这牙城,只要这一子易手,全局皆活了。”顾全武猛的向下一挥手,仿佛这样便可以攻下牙城一般。

        西陵那一段的萧绍运河不但可以用来运输,而且通过复杂的闸门,也和四周的很多水塘相连,灌溉了大片的田野,这里河塘地势高过田亩,田亩又高过运河。这里是江南最肥沃的良田,天旱时,可以引河塘里的水灌溉田亩,而雨水过多时,则可以打开闸门,将田中水放置运河中去。是以无论旱涝年份,都可以获得丰收。

        若是在太平年间,七月的这里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农民们在抢着收割夏粮,种下秋粮。可乾宁三年的七月,低垂着的谷物大片的倒在田中烂掉,大量的野物出没在田间,却无人敢来收割,淮南宣润军和镇海军已经在运河两岸对峙了快两个月了。

        一队士卒正在排成稀疏的横列,沿着田野大声呐喊着,用手中的矛杆拍打着两旁的植物从落,将野物驱赶出来,以供猎手射杀,不远处一处小丘上,坐在的胡床上的正是吕方一行人。原来自从那次从军议回来后,吕方的心情就一直很差,经常一天脸上都少有笑意,虽然没有随意鞭打士卒出气,但身边将佐也一个个小心了许多。沈丽娘看他这般表现,心里也颇为心疼,便闹着说要出去打猎解闷,其实七月并非是上好的打猎季节,不但天气太热,而且猎物也还不够肥,不过吕方也清楚丽娘的意思,不愿意浪费了她的一番好意,便笑着应允了,身边的其余亲信也都连声叫好,于是吕方便和王佛儿、陈允、沈丽娘带了百余亲兵,出去围猎去了。

        吕方一身武艺,最高的便是弓箭之技,虽然无法和安仁义这样的神射手相比,但放在普通将佐里面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现在手里使用的那张田覠所赠的“大屈”也是上品的好弓,开弓柔顺,回弹迅速。虽然这一带树林太少,没有碰到野猪等较大的猎物,但由于食物丰盛的原因,野兔、狐狸、野鸡之类的小猎物的确不少。

        身边的那几个善射的将士有意让他开心,所以往往只是虚张弓,并没有抢他的猎物,是以不过打了一上午的围,吕方便射杀了十余只野兔,还有两只野鸡。看到自己射艺没有退步,呼吸者原野的新鲜空气,耳边是爱人和部属们的称赞声,虽然明知他们是有意哄自己开心,原先那有些烦闷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指着身边那几个射生营出身的亲兵笑道:“你们这几个小子也别光哄我开心,自己都不开弓,都是当兵的出身,咱们也别玩虚的,等会再有猎物出来,你们尽管显露手段出来,射的好的,老子有赏。”

        那几个亲兵都是一等一的好射手,此刻早就技痒了,只不过事先得了上司的明示,此次要让吕方玩的开心。这下听到吕方这般说,立刻轰然而应,摩拳擦掌的调弓选箭,要在吕方面前显露手段,他们知道吕方这人最爱的便是精兵勇士,对于这些的赏赐绝不吝啬,有个平日里最得吕方喜爱的试探着笑问道:“将军说有赏,小的斗胆问一句,却不知是什么宝物。”

        吕方听了,随手在腰间一摸,却是空空如也,他平日里生活朴素,衣着盔甲也没有什么金银镶嵌,除了质量好些,坚固些,和普通将士并无什么差别,身上也没带什么值钱饰物,手上这把“大屈”弓已经用的顺手了,为将者弓箭便是保命的家伙,不愿送人,正想开口许些钱帛便罢了,手中却被塞进一件硬物来,一开却是一件金钗,打制成一条龙一般,口中衔着一粒明珠,工艺十分精美,正是平日里沈丽娘平日头上所戴之物。

        吕方惊讶的抬头看着沈丽娘,只见她嘴角含笑,手指着那名军士,显然意思是要用自己的金钗来作为赏赐之物。吕方知道这个是丽娘的心爱之物,正想退回去。丽娘却摇摇头,一手按在吕方拿着金钗的手上,强行把吕方的手按回怀中。吕方心想此刻也不好推推拉拉的,不如等到回去后,给那个得胜将士多些钱帛,换回来便是了,便举起手中那枚金钗,让下面的那些将士看清楚,笑道:“看清楚了没有,这便是彩头。等会打上三围,若是射中猎物最多者,这枚金钗便赏给他媳妇了。”

        阳光照在那金钗上,熠熠生辉,那龙口的珍珠更是圆润生晕,显然价值不菲。下面的亲兵们更是轰然叫好,那方才讨赏的亲兵更是夸口说着金钗定是他的了。

        于是那几名亲兵纷纷尽显手段,要夺这个彩头,两个多时辰一晃便过去了,吕方坐在胡床上,心情也开朗了起来,每当看到手下健儿射中猎物,便不住的击掌叫好。他在前世就喜欢弓猎运动,来到后世后,知道这便是求生的法门,水平更是突飞猛进,也有生性喜欢的原因。此刻看到手下健儿击兔伐狐,身手矫健的很,只觉得手下有这等勇士,天下间又有何等困难不能克服,前些日子堵在胸口的那股郁结之情也化开了,叫好声更是大了三分,唯一不爽的就是口中渴得很,不自觉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突然吕方肩膀上被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沈丽娘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手里拿着一个装水的革囊。吕方感激地笑了笑,接过革囊喝了口水问道:“丽娘,多谢你了,那枚金钗想来是你的珍重之物,还是不要赏给那帮小子了,省得糟蹋了,我多赏些钱帛也就是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2: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