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天下珍玩》-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摊点不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些瓶瓶罐罐盘盘碗碗,一部分是一些碎瓷片。林娉婷一走到摊前,就被一只青花笔筒给吸引住了。

        这件笔筒保存完整,青花人物,画的是“松下问童子”,画工倒也不错。唐易集中精神看了一下,发现上面出现了一片若有若无的寡淡的红色光影,而后拿起笔筒,翻看了下底足,是四字楷书款:同治年制。

        无论从釉面,画工,底款,唐易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而且宝光虽然寡淡,也毕竟出现了。除去漆杯隐含的未知物件,这算是他们逛了半天碰上的唯一一件老东西。虽然是清末的东西,但是总算是件真品。

        “不对啊,当时在阁宝多,店里也有清末的东西,怎么看不出光影?”此时,唐易突然想到,“难道,是因为不断吸收宝光,对光更敏感了?只要稍具价值,就能看到宝光?”

        唐易还在想着,毛逐却已经把笔筒拿过来了,反复看了一下说道:“民窑的东西。”

      ¡¡¡¡¡°ÑÕÉ«ÇåÀö£¬Í¦Æ¯ÁÁµÄ¡£¡±ÁÖæ³æÃÒ²ÉÏÊÖ¿´ÁËһϡ£

        看林娉婷表态了,毛逐又拿过笔筒问摊主道:“这笔筒多少钱啊?”

        “老板,看您你也是懂行的人,我给你说,这可是个好东西。虽然是民窑,但同治年间比较特殊,官窑器除了慈禧太后专用的‘体和殿制’,都很一般,民窑中的精品反而要更好。再说了,这个市场里根本也见不到官窑,像这样的民窑精品也不多见了。”摊主是个精明的小伙子,“刚才有人出8000,我没卖,货卖与识家,你想要,7800给你了!”

        “谁说没有官窑,你这堆碎瓷片里肯定有!”唐易冷不伶仃插了一句。

        “您真会开玩笑,残片和完整器能一样吗?不要说残片了,您看,这小盘我看也是清三代的东西,结果圈足残了,就没人要了,您要是买了笔筒,我搭你这个小盘!”摊主说着,从摊上拿起了一只直径只有十几厘米的小盘子。

        毛逐仍旧在看那只笔筒,并没有着急还价。而唐易则接过小盘看了起来。

        小盘为白色,盘内纹饰为两条釉里红的游鱼,十分活灵活现。翻看圈足,果然是残了,圈足上至少有五六处缺口,虽然最大的也只有米粒大小,但毕竟很明显,算是个残器了。

        盘底圈足中,有两个隶书字体,颜色和盘中游鱼一样,为红色:蜗寄。这倒像是对两条游鱼的注解。

        唐易本来也没把这小盘当回事儿,不料,集中精神之时,一层淡红色的宝光赫然出现,而且厚度远远超过了东汉越窑瓷壶上的宝光!

        唐易心里大吃一惊,“这个小盘就算是个完整器,从下面的款也能看出,应该是民窑的东西,而且就像摊主所说,这应该是清三代的东西,一件清朝的民窑小盘,即便是精品,难道市场价值还能超过东汉越窑的瓷壶?”

      第31章 相当靠谱

        “难道,这‘蜗寄’二字,不是闲趣章?而是某个窑口的别号?这可真没听说……”

        唐易完全沉浸在对这个小盘的研究中。丝毫没有注意毛逐和摊主正在热火朝天地对着笔筒谈价儿。

        林娉婷其实对价格本就无所谓,只要是真品就行,况且她也挺喜欢这个笔筒。笔筒送老师,正好也合适,在市场里逛了这么长时间,她也有些累了,见毛逐正在谈价的兴头儿上,林娉婷只能伸手先拉了一下唐易。

      ¡¡¡¡ÌÆÒ×Õâ²Å»Ø¹ýÉñ¶ùÀ´£¬¿´ÁËÒ»ÑÛÁÖÆ¸æÃ£¬ÁÖæ³æÃµãµãÍ·¡£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是真的,价钱差不多就行。

        “2800,多一分我也不加了!”此时,谈价已到白热化,毛逐放下笔筒站起身来。而摊主,还咬住3800的价儿不松口。

        “六六大顺,这样吧,3600我们要了,你不是说了吗?还搭我这个盘子!”唐易拿着盘子说道。

        “那不行,我说的是7800搭你这个盘子,3600可以给你,那盘子你得再加一千块钱!”摊主眼珠子骨碌一转,接口说道。

        “行!”还没等唐易和毛逐说话,林娉婷点头道,“3600,这笔筒我买了!”说完笑嘻嘻地看着唐易。

        唐易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得,我一千块钱买这个小盘!不过说好了啊,你得找个漂亮点儿的包装盒给我们装起来,这笔筒是要送人的!”

        “没问题!我这里大大小小的锦盒你随便挑,你这个盘子我也给你找一个锦盒!”摊主脸上喜笑颜开,嘴上却说道,“我给你说,这小盘绝对是民窑中的极品,不比那个笔筒差,而且年份更老,要不是残了,那是上万的价儿!”

        别看这个摊主年轻,有一点他还真说对了,就瓷器来说,残器的价格往往只有完整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除非是一些罕见的名瓷珍品。

        “你俩呀!”毛逐站起身来看着唐易和林娉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儿,看那意思是自己还能砍下不少价儿来。

        大热的天儿,三个人逛了半天,也确实是累了。交了钱,收好了东西,三人便到了附近一处冷饮店。唐易和毛遂点了冰镇可乐,林娉婷点了冰奶茶。冷饮店的空调吹着,冰镇的饮料入肚,三人一阵清爽。

        “不对啊,说是帮我买东西,我就买了一件笔筒,你倒是入手了两件!”林娉婷好似突然反应过来,瞪了唐易一眼说道。

        唐易哈哈一笑,“赶巧了么这不是。”

        “别说,你这笔筒倒是很开门。他那两件,一件漆器不知道是啥东西,还有个盘子是个残器,让我说什么好呢,唉!”毛逐叹了口气,摇头晃脑地说道:“唐老板,我说你能不能靠点儿谱啊!”

        唐易知道毛逐这张嘴没有把门的,也喜欢开玩笑,他有宝光打底,信心满满,看了看毛逐说道,“我觉得相当靠谱!”

        “靠不靠谱的我也没办法,谁让你是老板呢?”毛逐喝着可乐,又对林娉婷说道:“林大设计师,以后再买古玩,就到我们阁宝多,给你升级个VIP会员!”

      ¡¡¡¡ÁÖæ³æÃÃò×ìЦÁËЦ£¬¡°ÐУ¬¿Ï¶¨È¥ÕÕ¹ËÄãÃÇÉúÒ⣡¡±

        三人休息了一阵儿,唐易打算趁机买些古玩类的书籍。林娉婷确实有些累了,表示自己先回去了,唐易也没有挽留。

        林娉婷走后,在冷饮店里,毛逐就指着唐易就说了起来,“你呀,这么好的机会,非要现在买书,你应该和美女一起回去啊,一点儿都不会泡妞!”

        “细水长流嘛。再说了,人家为什么来找我?要没点儿真本事,再粘糊也没用。”唐易笑着回了一句。

        “不说你了。你现在是我的老板,总得有点儿尊卑不是?”毛逐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儿,实在看不出尊卑来。

        “哎,我说,我看你经常来啊,一些行话说得挺溜,真的没有捡过漏?”唐易接着问道。

        毛逐又摆出了一副经验十足的样子,“捡漏,主要还是靠运气,不在于来的次数多少,也不在于买多少,我除了买过一个假扳指,其实很少买东西,主要是来看,来学习!”

        “路子挺正啊,但是不买,永远也捡不着漏!”

        “买也不能乱买,比如你花一千块钱买了这个圈足残了的盘子,纯粹是打水漂,你还相当靠谱呢你!”

        “你没发现,这盘子的釉色和画工都十分到位么?对了,我得查查,‘蜗寄’这两个字,到底有没有来头!”

        “拉倒吧,清三代康雍乾,瓷器进入无比繁荣的时期。别看这盘子精美,说不定只是一个老窑工做得东西,蜗寄,听着就气短,官窑不会用,有名的民窑也不会用,怎么也得有点儿气势吧!比如中和堂、百一山房这样的!”毛逐喋喋不休起来。

        “【创建和谐家园】!”唐易突然看着手机屏幕叫了一声!

        “嗯?”毛逐拿过唐易的手机,发现了唐易在网上搜出了一段话:唐英,能文善画,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他的字号很多,如:隽公、叔子、蜗寄、陶成居士、沐斋居士……

        蜗寄?唐英?!

        毛逐连忙又拿起那个小盘查看起来,温润的釉面,仿佛要一跃而出的双鱼,古朴苍劲的隶书底款……

        唐英的名头他们自然知道,唐英手底下的东西,可不仅仅是官窑这么简单。唐易暗暗心想,自己还是孤陋寡闻了,没想到唐英的字号这么多,他所知道的,只有唐英字俊公,再就是和陶瓷有关的陶成居士。看来,处处留心皆学问,稍不留意就可能漏掉重大发现。

        这个小盘很可能是唐英自制自用的物品,器型虽小,却一点儿都不含糊。

        不过,唐易转而又想到,即便是知道“蜗寄”二字是唐英的字号,一般人也可能会觉得,这是个仿品。毕竟,唐英的名头太大,随便一个小碗小盘可能就是几百万的价儿。即便是这么个残器小盘,也能值上个几十万。

        自己若非能看到宝光,又岂会有这样的漏儿可捡?想到这里,唐易越发觉得,自己真应该好好学习了,总不能光靠宝光不是?

        “釉里红双鱼小盘……唐老板,你可能真的捡漏了!”毛逐倒抽一口冷气,啧啧叹道。

      第32章 洞天福地

        “你不是说我花一千块钱买了个残器,是打水漂么?清三代一个老窑工也能做这么精美的盘子么?即便是民窑,也不会用这么气短的字号么?”唐易笑着一连串揶揄道。

        “要不怎么说,捡漏主要靠运气呢。你的水平虽然比我差了一点点,但是运气也太好了!”毛逐撇撇嘴,并不脸红,“这小盘很精美,随便一个棒槌,就算不知道‘蜗寄’,觉得漂亮一千块钱也能买啊。再说了,如果那个摊主稍微勤快点儿细心点儿,查查这两个字,也未必会当搭头给了你……”

        “觉得精美就买?查到这两个字就信?”唐易反问之后,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我们也别下结论太早,或许是高仿品也未可知。”

        其实,既然有宝光出现,唐易已经断定这个小盘是真品无疑,只是在毛逐面前,话还是不能说太满。

        “看不出你还挺谦虚。”毛逐接口道,“找谁鉴定?”

        “走吧,买了书,我带你去见见林娉婷的外公!”唐易笑道。

        “你是说秦老?”毛逐搓了搓手,“快走快走。”

        “别着急,我们先去买了书,再给秦老打电话,如果他有时间让我们去,我们再买点儿礼品,空着手去像什么样子?”唐易看了一眼毛逐,“再说了,说不定秦老不见生人呢?”

        “我靠!”毛逐叫了起来,“没你这么欺负人的啊!”

        “我只是把事情都提前考虑下而已。”

        两人挑了一些书,唐易给秦老拨打了电话,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

        “噢?又淘到好东西了?来吧,我在家。”秦老在电话中告诉了唐易地址。如果说唐易捡漏越窑瓷壶、看穿画中玄机,只是让秦老刮目相看,那么,识破造假西周青铜壶、拍出名剑巨阙,却已经让唐易在秦老心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对于毛逐,唐易的描述是一个热衷古玩的同学,想一同拜访、学习。对此,秦老也没有排斥,毕竟,现在好学的年轻人也不多了,而且既然是唐易的同学,也算得上是方老的门生,最起码来路没有问题。

        唐易又买了两盒高档礼品,按照秦老提供的地址,两人打了辆车,直奔而去。

        秦老的家,是位于南郊的一片高档别墅区。这片别墅区,对于生长在山州的唐易来说,自然是听说过的,能在这里住的人,不仅要富,还要贵,说白了,光有钱不行,社会地位还得跟得上。

        什么叫档次,这就叫档次!开发商算是把这种道道给看透了。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处院落门前。透过大铁门,唐易看到,院内树木苍翠,花团锦簇,可谓鸟语花香。面对如此环境,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唐易上前,按响了门铃。

        不一会儿,院子里走出了一个精明干练、目光炯炯的中年人,唐易认出,这就是初遇秦老时那个开车的司机。

        “唐易来了?”中年人打开了门,显然也认出了唐易,而秦老肯定也交代过了,唐易要来。

        “没打扰秦老休息吧?”唐易进门之后问道。

        “没有,等着你呢!”中年人说罢,走在了前面带路。

        进入院落,唐易这才发现,院子里不仅是树木苍翠,花团锦簇,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一处园林式庭院!一条纯白色的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最终延伸到一栋二层小楼前,而路中间,还被一条人造的小溪隔断,上面架着竹制的小桥。

        小溪的尽头,是一处荷塘。而荷塘旁边,顺势建造了一段古香古色的回廊,回廊尽头的空间面积偏大,更像是一处亭子,正对着一处假山,假山错落有致,太湖石上培育花土,花草生机盎然,有蝴蝶翩迁起舞。

        整个庭院周围,种植着高大的杉木,仿佛是庭院的保护伞一般。

        “真是洞天福地啊!”唐易心中禁不住感叹道。这是他第一次到秦老家里,心想,此地空气清新,景象别致,要是长期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想不长寿都难啊!

        回廊尽头,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茶桌上烹茶。缕缕茶香随风而来,沁人心脾。

        “秦老!”唐易立即上前,恭敬说道。

        “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啊,坐!”秦老摆摆手,让中年人接下唐易手中的两盒礼品。中年人也就此离去。

        “秦老,我叫毛逐,冒昧打扰,还望您见谅!”毛逐站在唐易身边,也恭敬说道。别说,这小子平时大大咧咧,真到关键时刻,还有模有样的。

        “你也不用客气。”秦老点点头,又对唐易说道,“你的运气看来是挡都挡不住了,又捡漏了?”

        “说起来,还得感谢娉婷,我们一起逛古玩市场,她买了一件青花笔筒,我买了一个釉里红小盘。”唐易点头。

        “这孩子!”秦老笑道,“看着你捡漏,她也手痒了。”

        “那是件同治民窑的精品青花人物笔筒,也不错呢。”毛逐接口道。

        “嗯?小伙子张口就来,也很不简单啊!”秦老看了看毛逐,“在哪里高就啊?”

        “跟着唐老板混呗,现在学历史不好找工作。还请秦老多多指教。”毛逐笑道。

        “哈哈哈哈。”秦老也笑了起来,“年轻人只要好学,我们这些老头子又岂有不教的道理?古玩文化,博大精深,不要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关键是先要能吃得苦。”

        唐易和毛逐不由得一起点头。

        接着,秦老又对唐易说道:“拿出来看看吧。”

        唐易打开锦盒,取出了釉里红双鱼小盘。

        “好东西!”秦老还未上手,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说道。真正的大家,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过手的东西不计其数,对于东西的好坏,往往有一种惊人的直觉,这种直觉绝不是纯主观的东西,反而应该是一种高深的眼力的瞬间体现。

        但是,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却切记不要相信直觉,那不仅不是眼力,而且是一种武断和鲁莽。

        “釉里红,乾隆官窑的精品……”秦老拿起小盘,然后又看了一眼唐易。对于秦老这种【创建和谐家园】级人物来说,根本就不需要看底款,断代上手而知。

        他之所以看了唐易一眼,是因为他感觉到,如果只是一件精美的乾隆官窑小盘,恐怕唐易不会这么着急来让他掌眼。

      第33章 百万残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0: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