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8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过裴秀是河东士族出身,即便立场站错了,却仍有拉拢价值,到时候向司马懿认个错、应该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机会。毕竟河内司马家结交了很多河东、并州的士族。

      陈安送到府门外方止,秦亮与他相互揖拜告辞,又转头道:“季乐止步,望早日再会,到时便又能朝夕相处。”

      秦亮从尾门走上马车,看了一眼旁边的吴心,便“呼”地长吁一口气,简直是瘫坐到了木板,浑身又軟又疲倦。

      直到此时,他仍不禁暗自佩服郭太后。王家两个绝色美人一起上,都能让秦亮给服侍得讨饶,郭太后一个人、竟然还能保持着端庄从容的语气说话。那份忍耐与定力,确非常人所能。

      ===卷二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地重游===

      已是八月上旬,距离中秋节不到十天。

      但秦仲明等不到中秋,诸事已办妥,明早就要启程。

      这次离开洛阳,一行有几十人,包括追随他的十余人、以及家眷。人多眼杂,所以仲明已与玄姬商量好,等到了六安之后、再回来接她。

      在洛阳的最后一天夜里,玄姬又悄悄来了里侧的庭院。

      夜里不是总有王玄姬,但她几乎都出现在夜色中,哪怕是在道别的时候。

      起初并没有机会说离别的话,许久之后,玄姬在被窝里懒了一会、才终于挣扎着起来。秦亮转头看她时,她已把雪白的胳膊伸进衣袖、然后便将交领里衬裹在了身上。她瞪了一眼秦亮,心道:刚才还没看够阿?

      玄姬依旧跪坐到了梳妆台前,侧头对着铜镜,在观察自己凌乱的头发、以及弄花的妆容。秦亮也起来穿衣了。

      听得“嘎吱”一声,王令君翻了个身,面朝外侧、用手轻轻撑住头。

      每当这个时候,一切声音都消停下来了,三人才会开始谈论一阵。

      玄姬疲惫地呼出一口气,打起精神,便侧目先说道:“最容易猜到、我去了仲明那里的人,便是阿母。不过她不敢说,她怕我把秘密告诉王家人。”

      白氏处心积虑、蒙骗王家那么多年,事情一旦败露,恐怕不轻巧。何况白氏只是个出身不好的妾,到时候能不能保住性命也不一定。孰轻孰重,她应该能权衡。

      刚提到白氏,仲明的神情便隐约露出了恼怒之色。

      果然仲明开口道:“我看,白夫人只是想依靠姑来获取好处。不如我们把密事告诉外舅,如此一来,姑忽然不见了,王家人可能还容易接受一些。”

      玄姬的眼睛里露出了复杂的神情,随即摇头道:“阿母有养育之恩,若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说出去罢。”

      不管怎样,阿母无数次地哭诉养育之恩,似乎真的有用,玄姬没法不顾多年的恩情。

      这时王令君冷冷道:“以前姑经常有淤伤、都是她干的罢?何况吃穿度用都是王家供的,她算什么养育之恩!”

      玄姬轻声道:“算了,我也不怪她,这样挺好,少欠她的情。”她稍作停顿,又道:“阿父又不会管我的。”

      提到王凌,令君的语气有些不同:“祖父还是认为,姑是他的亲生女。”

      玄姬撇了一下嘴,马上说道:“以前我与阿母住在青州,最长有两年时间、阿父都没来看我们,亦未派人来送东西。后来才知道,他全然把我们忘了,整整两年、竟未想起。”

      王令君听罢也无言以对,过了一会才道:“此事除了白夫人,最在意的人应该是我阿父。”

      玄姬点头道:“是阿,长兄怕我影响王家的名声。但我‘父母’都在,他管不了。若真是他来管我们的事,当初就不会认我是王家人,毕竟阿母的事本身便不太光彩。”

      “唉。”王令君叹息了一声。

      玄姬看向她道:“没关系,我确实不是王家人阿

      。我与阿母欺瞒了那么多年,王家已待我们不薄。”

      秦亮应该确实对白氏相当不满,这时又开口道:“这事得怪白夫人,姑还是孩童、能有什么办法?”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能先这样办。姑临走时,留一封信。便称与佛有缘,决定出家修行几年,望家里人不要挂念。姑不是干系朝政的重要人物,此事可能会引起王家人的猜测、或是不悦,但不会很严重。”

      佛家自汉朝传入之后,已经有不少女性出家为尼、并不稀奇,女子出家的寺庙叫尼寺。

      王令君的声音道:“姑在书信中便说,令君知道姑在何处、让大家不要担心。阿父问我、我不说,他没办法的。”

      秦仲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再等等,总有一天,我能让姑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人前。”

      玄姬听到这里,转过头来,眼睛对着油灯,在铜镜里看起来亮闪闪的。

      这时她留意看了一眼门外,顿时回过神来,忙说道:“没时间多说,我得走了。明早我来前厅,再见你们一面。”

      秦仲明依旧送她出门楼。

      玄姬回想起来,她与仲明一起走过最多的路,就是这条回廊、而且大多是凌晨黑漆漆的时候。秋意渐深,黎明十分很凉,不过仲明握着她的手倒挺暖和。

      去年秋快到中秋时,玄姬相当煎熬、简直是数着时辰在等待,但今年的中秋节、她是没什么期盼了。不过再忍耐一下,这次等来的事情会更好。

      离别有时候也不一定很伤感,如果能很快再见面的话。玄姬去过的地方很少,只有青州与洛阳两个地方,她当然没有去过淮南,却不是那边是怎样的风景。

      ……一大早,前厅庭院里笼罩着些许雾气,不过天气尚好,应该不会下雨。

      穿着白青色袍服的莫邪,打扮得就像一个俊俏白净的儿郎,她走到厅堂门口便说:“女郎,他们都在府门口等着了。”

      王令君转头应了一声。

      薛夫人还在依依不舍地拉着令君说话,“到了六安,多注意饮食,谨防水土不服,记得捎信回来。”

      王令君好言道:“阿母不用担心,两三年前我还去过淮南。祖父也在那里,离得不远。”

      薛夫人叹了口气道:“六安离吴国很近,每次水贼来袭,便是奔寿春与六安,卿要当心阿。”

      王令君好言道:“夫君可不怕吴军,想想之前芍陂之役,吴军来了正好立功。”

      令君一直只能与她阿母说话,秦亮便出面向大伙揖拜告辞。他对白氏执礼时,仍是唤了一声“姨婆”。

      但他想起之前白氏要把玄姬嫁人,还让何骏从中奔走,心里的怒气便不打一处来,好不容易才忍住没表现出来。此妇还不到四十岁,而且相貌客观地看很不错、不然也不会攀附上王凌,但在秦亮眼里,已是面目可憎。

      王玄姬是王凌妾生女,在洛阳坊间的名气、反而比王令君大。秦亮记得在吕巽的宴席上,何骏等一帮人议论过王玄姬,说什么看到一眼、几天睡不

      着觉之类的话。想到这些事,秦亮的情绪十分上头。

      他如今的心境,确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心中多了不少狂躁与慾念。但以前只想与王令君玄姬在一起、平淡过一生的那种愿望,或许本来就不现实罢?

      秦亮又不动声色地继续向王广揖拜。王广叮嘱道:“有什么事,仲明多与汝外祖商议。”

      “好,仆正当如此。”他点头应道。

      他接着向王玄姬执礼时,趁机多看了她一眼。她的头发隐约还有汗腻,估计凌晨时分不方便烧水洗头发,不过脸上居然重新上了淡淡的脂粉。秦亮隐约感觉到了她的心思,又想打扮漂亮一点、又怕被别人看出来。

      王玄姬轻声道:“仲明,照顾好令君阿。”

      秦亮道:“令君去了淮南之后,还能与姑书信联络。”

      王玄姬面无表情地点了一下头,此时她已无法再多说什么。

      秦亮继续向四叔、叔母等人辞别,便带着令君离开了前厅。

      王广等人继续送到城门外,玄姬没有跟来。

      郡守并不带中外军,一行人好几十个人,全都是秦亮的人、以及他们的家眷。杨威等人从校事府辞官后,现在无官无职,都带着家眷。

      秦亮还没有儿子、而且也不是都督刺史,把王令君带上也没人管。妇人没有资格做人质,在朝堂诸公看来,妻子可以随时重新娶一个。

      马钧去六安做都尉的事也很顺利,但他要等一阵才能赴任。只要马钧自己愿意、找领军将军一说,几乎就是走个过场。而且没人注意到这件事,毕竟秦亮与马钧以前没多少来往,说不定还有人猜测、马钧是曹爽府主动调到庐江郡的人。

      大伙从南城东侧的开阳门出城,立刻便横渡洛水。

      秦亮骑在马背上,不禁再次回望了一眼洛阳城。只见城楼正笼罩在清晨的雾气沉沉中,模样已有些模糊。

      回想起来,他曾几次离开洛阳、又几次回到这里。

      但这一次,秦亮觉得除了中途短暂停留、他不会再想轻易回来了。

      从洛阳到淮南,有一千余里。但道路很好走,出洛阳先到阳城、在县寺客舍歇一晚,然后便可以沿着颍水一路向东南行进。沿途几乎全是平原,人口也比较稠密,郡城、县城、亭等随处可见,休息补给都很方便。一行人骑马乘车慢慢走,半个月内也能到。

      秦亮打算先去寿春城,拜见一下王凌等人,然后才到六安城赴任。

      淮南那地方,他是相当熟悉,之前在那边呆了一两年,为了战争准备、考察地形气候的时间也很多。这次前往,简直就是故地重游。

      人们大概都喜欢熟悉的地方,秦亮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了,嵩山西麓的薄雾很快就被驱散,一切都亮堂起来。而洛阳城、亦被山势阻隔,被人们抛诸身后。

      ……

      (微信公众号:西风紧

      大群号:937747140

      群:须先进大群)

      ===卷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单双全压===

      众人到了肥口,这里是淮水和肥水的交汇处,像个“人”字型。要去寿春城,得渡河两次,或者沿着河流行船一段水路。寿春主人城接送宾客,若是足够重视、多半会到这里。

      秦亮在此地遇到了令君的二叔父王飞枭。二叔已带着船,在此等候多时。

      隔得老远,王飞枭便在河边“哈哈”大笑,挥手招呼,大喊道:“儒虎!”

      淮南果然才是秦亮该来的地方!刚到肥口、还没进城,他简直就像回家了一样,这里的人说话又好听。不仅有关系好的亲戚迎接,而且王飞枭身边的几个武将、秦亮都面熟。

      连秦亮身边的杨威、熊寿等人,也认识王飞枭身边的两个武将,大伙刚见面就闹哄哄一片叙旧,一点拘谨的气氛也没有。

      大家见礼罢,王飞枭便道:“仲明早就该来淮南啦,在这边大伙相互照应,可比在洛阳痛快!”

      二叔长得虎背熊腰,身材极其魁梧,脸上胡须很少、跟王凌长得挺像。

      王飞枭估摸着有四十来岁了,人到中年有点发福,本来挺小的下巴、已经变成双下巴,但他看起来一点不胖。秦亮这几年与王家人逐渐熟悉,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的长相特点,便是腿显得很长。他们的个子、估计比不上司马家的人高,主要是身材比例问题。

      王令君竟然没有下车拜见二叔父,只叫莫邪上前拜见、说回府之后再向叔父见礼。可能是这么人太多的缘故,她不会出面。难怪秦亮觉得令君的美貌、不输玄姬,却没什么名气,令君都不露面,别人也不知道她。

      一众人渡河之后,从西门入寿春城。到了都督府,秦亮去拜见王凌、又见到好多熟人。

      在午宴之前,经人引荐,秦亮见了扬州刺史诸葛诞。这是他第一次与诸葛诞见面,相互都打量了一番。

      从名义上看,其实诸葛诞才是秦亮的直属上司、王凌不是。然而王凌相当于一方诸侯,多方面都能节制诸葛诞、特别是兵事。所以对秦亮这种关系的人,诸葛诞拿他没啥办法。

      诸葛诞皮肤生得白、差不多能与何晏比了

      ,虽然长得相貌堂堂、身宽体胖,但看起来全是脂肪、没什么肌肉感。整个人一点勇武之气也没有。

      边地刺史、几乎必加将军号,要带兵的,诸葛诞就是昭武将军。秦亮看他的相貌,简直无法想像此人该怎么带兵打仗。不过此时很多统帅都是士族出身、不用亲自上阵冲杀,所以人不可貌相。

      想到诸葛诞属于喜欢搞玄学的“思聪八达”之一,他的这副形象、好像倒不该让人意外。

      不过秦亮对此人有戒备心。因为他的长女刚不久前、嫁给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而他又与夏侯玄互为知己良友,这是在司马懿和曹爽两边讨好。此子明显是在多面下注,立场非常模糊,不是很靠得住。

      实际上他们诸葛家都是这个干法,在三个国家都有人做到高位。

      但秦亮也不好多说什么,这些公开的情况、王凌肯定是知道的。都督与刺史还是要搞好关系,不能因为诸葛诞是墙头草、便冷眼相对。

      倒是诸葛诞的次女诸葛淑,长得很不错。

      秦亮到邸阁二楼的侧厅,去拜见叔母的时候,意外见到了诸葛淑。因为叔母引荐,他才知道名字。

      诸葛淑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估计也就十三四岁,脸上的稚气很明显,但是发育得挺好。秦亮自然没有丝毫杂念,他对这种小学初中年纪的女孩一向都没啥兴趣,主要是观念作祟,若他对小女孩乱想时、下意识会产生自我否定。

      “见过儒虎……不对,君侯。”诸葛淑揖拜道。

      顿时侧厅里哄堂大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9 09: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