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7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蜀兵攻势一停,秦亮立刻派出事先指定的百人队、先行前往阻击位置。

      百人队由军中最高品级的马述亲自率领,毕竟马述与将士们熟悉,晚上用他更容易约束将士。

      只要利用好蜀军将士晚上看不到地形、以及不清楚魏军部署的局限,加上事先准备的石头和工事,以有备击无备,拖延一下时间是能做到的。等到魏军主力到达第二道防线,阻击殿后的百人队看准时机撤退,回来有人接应、便不会有什么大事。

      不过情况确实比秦亮预料中、还要严重,几乎没有什么容错率。

      主要还是兵太少,如果此时有一部还没使用的预备队,情况会大不一样。

      晚上的视线很近,本就不容易控制军队,所以大多情况下、带兵的人都不愿意夜战。但今晚不一样,费祎已经摸清状况,兵力也到达了南边那条山沟里,极可能冒险夜袭。

      趁敌军暂时没进攻,秦亮不敢拖延,随后便召集了剩下的人、赶紧离开此地。

      众军列队快速东行。秦亮回头看时,发现南边的山沟里、无数火把像一条大火龙一样在移动,蜀军果然开始了追击。

      忽然之间,秦亮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负责阻击的百人队,似乎没有留在阻击点,已经散了?

      秦亮看这形势,脑子里顿时“嗡”地一声,心道:我再也不相信姓马的武将了!

      将士们也发现了情况不对劲,队伍里骚乱起来。马述都已逃了,秦亮不久前才拿到兵权、根本不是这帮魏兵的将领。

      这下完了,队伍里立刻有许多人丢了火把,在夜色中撒腿开跑。后面负责牵马的几个士卒,趁人不注意,把马也给骑跑了。

      杨威拔刀上去,大声怒喝道:“违令者,杀无赦!”一刀砍|死了个逃兵。但一两个人根本止不住溃散,何况他们也不认杨威等人。

      秦亮身边的兵受到了影响,跟着乱跑的人正在增加,最后几乎是一哄而散!

      “事不济也,府君快走。”杨威的声音道。

      秦亮回顾左右,几乎所有人都在自顾逃窜,只有杨威和熊寿一直紧随身边。关键时刻,还是自己收的人靠得住。

      场面简直混乱,周围都是“叮叮哐哐”甲片碰撞的声音,很多人把头盔也丢了。熊寿很快也把手里的长戟扔掉。

      秦亮一边奔跑,一边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整片山谷里仿佛都是火把,就像满天的繁星似的,但此刻看起来非常恐怖。

      ===卷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间正气===

      半轮夕阳挂在西边的大山上,仅存最后的余晖。

      大帐内,曹爽问了一句:“秦仲明呢?”

      “死了。”在末席禀事的文官道。

      文官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郭将军今早率军赶到太白门附近,与贼军争险大战,趁贼疲惫立足未稳、郭将军首战获胜。我军已逼退贼军至太白门以西,并抓住了一些蜀兵俘虏。

      据俘虏称,蜀军被堵在山谷两天两夜、错失良机,昨夜攻破秦亮军后、蜀将怒不可遏,在追击时杀光了所有人。

      五百人几近全军覆没!唯有昨夜负责殿后的人马,率先临阵逃脱,跑得快的一些人活了下来。余者无一幸免。”

      曹爽听到这里,“唉”地感慨了一声。

      邓飏的声音道:“这些人回去的路上,竟变得如此奋勇?”

      杨伟冷冷道:“没有前军奋勇,此时我军十万大军堵在傥谷,前后不通、补给殆尽,后果不堪设想!”

      他稍作停顿,又道,“只可惜了秦仲明,为了大魏军主力安危、从一开始便决心舍掉了自己的性命。有勇有谋,一腔赤子忠心,为国家不惜头颅。若士者皆如此,国事何至于此?”

      邓飏还想开口说话,曹爽看了他一眼,说道:“人都死了,少说两句。五百人迎战数万敌军,别说大战两天两夜,没马上跑便是勇士。”

      众人听到这里,无不伤感。

      杨伟道:“大将军说了句公道话。仆虽不识秦仲明,但此等忠烈,若再诽言,只忧寒了天下人之心。”

      这时有人嘀咕道:“能猜测蜀军要来断后路,倒也正常,可秦仲明怎么能摸得那么准、恰恰在费祎的来路上阻击?”

      帐中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才有人接话道:“是不是校事府在费祎身边有奸细?”

      曹爽也再次感慨了一声:“秦仲明阿。”

      ……秦仲明并没有死,但也感觉快了。

      昨晚他们三人先是跟着乱军跑路,很快秦亮就意识到跑不掉。因为第二道防线的坡道很大,还修了土坎工事,这么多人争先恐后,会被堵在坡道的小路上。

      于是秦亮等人提前摸进了南边的一个山沟,不料一些乱兵也尾随而来。蜀军追兵至,在后面追杀。几个人慌不择路,沿着山沟到处乱窜,跑到下半夜仍是惊魂未定。

      盔甲早就相互割掉绳索扔掉了,三人浑身都是荆棘树枝挂出来的皮伤。

      他们找地方歇到了天亮,又在周围的山谷里

      转悠,迷了路。不过就算能找到路,秦亮等一时也不敢出山,蜀军现在已经占据太白山南面那条山谷了。

      眼下最急迫的问题是先找水,饿肚子都是次要的。这盛夏时节,没水是真的扛不住太久。

      三个人只有熊寿带了水袋、只剩下半袋水,一整天早已分食完。

      此时秦亮正背对着两个人,一边往水袋里尿,一边暗骂:我糙你玛阿、马述,我糙你玛阿、郭淮!

      他忽然意识到郭淮五十多了、老嬢估计早入了土,又想起王氏风韵犹存,便心道:我糙你老婆阿。

      过了一会,秦亮拿着有点温热的水袋,递给了熊寿,叹了口气,皱着眉一脸严肃道:“如果只是喝自己的尿就算了,若要喝这混合尿,确实有点难以下咽。”

      熊寿嫌弃地接过水袋,说道:“俺反正不喝,渴死算了。”

      秦亮仰头看着西山仅剩一角的太阳,叹了一口气,低头继续观察着地上的土,好像是有人走过的痕迹、不太像野兽。于是三人循着山沟继续赶路。

      “府君!”杨威忽然沉声唤道。

      秦亮抬起头,也发现了半山坡上有几间木茅屋。

      这荒郊野岭居然也有人住,大概不是道士、就是猎户。他想起了马述说过的话:此地近太白山、靠天最近的地方,道士喜欢来这里,能采到仙气。

      杨威道:“府君留在此地,仆等上去打探军情。”

      秦亮道:“人都快渴死了。如果折损了你们,我也活不成,一起上去看看。”

      于是三人抽出了刀剑,循着山坡上的小路,向那隐约能看到的茅屋爬上去。

      秦亮心道:若是猎户或道士,便讨点水喝,再拿值钱的东西交换食物。自己里面的两件里衬倒是丝绸的料子,不过有点破了。

      三人刚爬上去,还没靠近茅屋,忽然从屋后冲出来了五六个人!其中一人还拿着弓箭。

      弓箭对准了熊寿,因为熊寿的个头最大、至少看起来最有战斗力的样子。

      秦亮等人立刻提着兵器站在原地,片刻后,他才看清楚对方六个人、其中还有个穿土黄色长袍的妇人,看他们的打扮确实像是道士。

      这么多兵器,看起来不像是正经道士。但对方没有马上动手,秦亮便立刻开口道:“大伙都冷静点,打起来、汝等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无冤无仇,平白死伤,何苦来哉?”

      黄袍妇人哼了一声,打量了一番秦亮等人狼狈的样子,问道:“魏兵?”

      秦亮听她说话好像有点青州口音,应该不是蜀国

      人,便道:“是的,我们没有恶意,只是想找点水喝。”

      就在这时,一个汉子靠近妇人,唤了一声“师母”,便在她耳边悄悄说起了什么话。

      妇人听了一会,忽然“嗤”笑了出来,随即收住笑容,问道:“汝真的往死人头上那个……尿?”

      秦亮恍然,说道:“真是缘分阿,挺偏僻的地方,你们有人看见了?”

      妇人打量了一番秦亮,径直收了剑,转头接过一个葫芦,往这边扔了过来。

      秦亮用左手接住,顿时发现里面叮咚水响,他马上拧开塞子。

      杨威道:“仆请先饮。”

      秦亮没多想,递给了杨威。杨威仰起头就猛灌了一口气,等了片刻才把葫芦递给秦亮。

      “哈……”秦亮大喝了几口,惬意地叹出一口气,把葫芦递给了熊寿。

      很快三人便喝光了葫芦里的水,还给妇人后,又要了一葫。秦亮径直把剑放回了剑鞘,以示回应善意。但他喝了水之后、体力渐渐恢复,拔剑速度很快。

      秦亮问道:“阁下等是道士?”

      妇人点了点头。

      秦亮若有所思地观察着他们。

      妇人又道:“不是黄巾军,黄巾军早已结束。我们只用符水救人,不谋畈。”

      秦亮道:“就算是黄巾军,也无所谓,我又不是大魏皇帝,关我何事?”

      他心道:若是黄巾军余党更好。刘汉统治者恨|死了黄巾军,这些人是黄巾军、同时做蜀汉奸细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

      冒险害人者、总有动机。现在最危险的,便是为蜀汉效力的人,把秦亮等逮去立功领赏就是动机。

      就在这时,发生了点尴尬的小事。这妇人其实长得不怎么漂亮,主要是脸上的皮肤不太好,但不胖不瘦、身材线条有女人味,而且她那个黄袍不够厚、胸襟略微有点轮廓走光,秦亮几个月没碰女人、喝了水体力一恢复,袍服竟然有了异动,他只能假装不太舒服弯下腰。还好机智,应该没人发现。

      生命危险其实并未解除,情况仍然糟糕,但有些事是纯粹的化学问题、与理智对错等因素全无关系。秦亮就是如此,即便死亡摆在面前、也能挺起,堪称浩然正气。

      “府君,咋了?”熊寿最先问道。

      秦亮摆手,正色道:“没事,喝急了,一会就好。”

      妇人观察着秦亮,冷笑道:“水里有毒,会把眼睛毒瞎。”

      ===卷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亮莫若岑===

      全天下的人,都在打听秦川中发生的事。大魏洛阳城的人们更是时刻关注,十万大军存亡、足够伤及国家根本。

      只需两天两夜,前线的事便已奏报到洛阳。

      夏日骄阳、一大早刚升起就分外刺眼,雄伟古朴的殿宇肆意建在平地上,太极殿庭院宽阔而平坦。这里的人们,即便听到秦川的描述,似乎也很难想像那里是什么光景。

      数十穿着赤袍的公卿官员、正在明净敞亮的东堂里。一个官员念着奏报道:“校事令秦亮,率军五百,于太白门西,挡贼军费祎部数万众,激战两日两夜,秦亮及以下全军尽没,为国捐躯……”

      垂帘内的郭太后神情有点呆滞,她事先已经听人说起了这件事,此时再听,仍不敢说话、怕人听出声音异样。好在奏报还在继续念,她暂且不用吭声。

      她的眼睛是干的,但是喉咙感觉又咸又热,有什么液体沿着鼻腔、喉咙往肚子里流,愣是没有露到脸上。

      此时郭太后已非常后悔,心说年前就应该给他的,毕竟他想了自己那么多次,至少能让他临死前如愿以偿。她原以为自己还可以忍一忍,哪想到事情会变成了这样。

      她心里还很生气,魏军那么多人,却只给了秦仲明五百兵?她也气秦仲明,简直是愚忠!满朝公卿都在为自己打算,他去逞什么英雄阿。

      郭太后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了秦亮的模样,那诚恳而忠正的文人气质,俊朗挺拔的仪表,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官员念完了奏报,郭太后尽力定住了心神,开口道:“国家得士如此,社稷方安。朝廷应追赠爵位。”

      她想到自己,活着就为了等死后的那个名。事到如今,也只能为秦亮争取身后名了,这是她唯一还能做的事。

      朝堂上一时间无人反对,司马懿也没吭声。毕竟给一个为国而死的死人殊荣,既不过分,也影响不了什么。

      ……王家宅邸前厅,刚刚听到消息的王令君、已直接瘫坐到了地上,薛夫人等人急忙扶住她。王广也起身过来了,一群人围住了她。

      前厅里的人,只有玄姬没围上去。玄姬一脸茫然,面无表情,心里放空了一般,不愿去想这个消息是什么意思。

      王令君脸色煞白,说道:“不可能!他绝不是那样的人。”

      “唉!”王广叹了一口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14: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