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魏军前锋就堵在这里,一连观望了两天,一箭也没放。两军相安无事。
傍晚时分,秦亮跟着诸将一起到中军帐中吃饭。条件有限,每个人面前只有一张草席,饭菜都摆在地上。
见礼罢,郭淮回顾左右说道:“过了前面的大谷,南下还有很长一段山谷,两侧山势没那么陡峭,可以布兵。我军兵少,若冒进入谷,恐遭伏击大败。”
众将纷纷附和,“幸得将军沉稳,不然仆等的性命便要葬送在此。”
郭淮在雍凉地区当了很多年的官,手下估计都是自己人。秦亮也跟着点头称是。
“蜀军早有准备,如今受阻,该当何如?”郭淮询问道。
马上有人说道:“等大将军率大军前来,再做打算。”又有人道:“俺们兵不足万,进谷白白送命,还是等一等好。”
郭淮看向秦亮:“仲明以为如何?”
秦亮沉思片刻,依旧点头道:“幸好将军早有准备,我们方不至于大败。”
郭淮的眼睛里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部将抱怨道:“本就是大将军的谋士邓玄茂有问题,叫我们走傥骆道一路过来,被堵实属意料之中。”
秦亮的话很少,只等郭淮开始干饭,他也跟着拿起了筷子和饼。
这时秦亮不小心把一点麦渣滓掉到了席子上,他便埋头那手指轻轻蘸了起来,小心放进了嘴里。军粮从傥骆道运过来,这条道有多艰辛、秦亮是亲自走过来的,何况他还没负重搬东西,只是空手行走而已。
忽然他发现、郭淮在观察着自己的小动作,两人对视了一眼,什么也没说。
各营又驻扎了两天,郭淮终于有了点动静,他一早便派了一员参战,出动了好几百人、在中间的大谷里步阵。然后派出轻兵上去挑衅。
蜀军那边已经在山口构筑了营寨工事,还把写着“刘”字的红色军旗插得满山都是,听郭淮说这里的蜀将可能是刘|敏。但不管魏军怎么挑衅叫嚣,蜀军就是不应战。
敌军明显就是想打防御战,当然不听魏军将士的叫骂。于是双方操着口音不一样的话,又开始大声对骂,语言的发音不同,可是内容仍然充斥着对别人母亲的喜爱、这一点区别不大。
不料魏军前排的人骂得起劲,走得太近,忽然挨了一通弩箭,受伤多人,只得收兵退回了山口。
次日一早,郭淮再次调兵出阵,这次超过千人,形成了整齐的几个方阵,并推进到近战范围。双方在山口一通拼杀,蜀军营寨藩篱被破坏,很快魏军又鸣角收兵,无甚进展。
此地四面都是大山,一时间也搞不清楚蜀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好像是越来越多。郭淮军驻扎在山谷里动弹不得,不过防御倒是颇有章法,收住了关键的地方,并未遭到反攻。
直到三月下旬,有消息传来,曹爽主力已通过了骆谷段,兵过华阳集。不两日,曹爽便调来了第一批数千中外军精锐,并催促郭淮继续进攻。
===卷二 第一百三十七章 以德服人===
没过多久,曹爽率军、已至兴势山的东北方向二十多里的大谷内,便不再前进。因为再往兴势走的这段路很狭窄、地形起伏很大,七八万之众不可能摆到崎岖的山路上。
秦亮收到了传令,召他去曹爽大营议事。
事情到了这一步,各方都各自使出了三板斧,秦亮渐渐预感到、或许差不多该自己干点事了。
一大早秦亮就起来了。郭淮把他叫到帐篷里,一起吃了早饭,郭淮竟然要亲自送秦亮等人、并且走了很长一段路。
走了挺远之后,山谷里仍然成长蛇阵一样排布着帐篷,到处都是人。曹爽最近又调来了几千人,加上郭淮的人马,这段山谷里根本摆不开。蜀军已经控制了前方山口,现在此地堆再多人都是枉然。
前边兴势山倒是有个大谷、单是开阔地都有足球场那么大,但旁边的山口就有敌军,魏军也不敢把军营设在别人眼皮底下。
“大将军可能会问起仲明,前方的军情。”郭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终于说出了一句话。
平素一向很有官威、叫人敬畏的郭淮,仿佛不能被忤逆半点,此刻他倒忽然显得有点紧张,语气也亲切和蔼了不少。
秦亮看了他一眼,好言道:“将军请放心,仆只需如实禀告。”
郭淮连续点头,眼睛看着地面道:“当然,应该这样的,都是为国家尽忠。”
有些话,确实不太好明说。那些号称自己是直肠子的人,或许只是因为面对的事、都太简单了。
郭淮道:“仲明路上慢些……对了,汝外姑婆对汝是真的满意,私下夸过两回了,说王公渊找了个好婿。”
秦亮谦虚道:“多谢外姑婆慈爱之心。”
郭淮又道:“仲明若是吃得惯太原口味,回长安了,叫汝外姑婆多做几顿吃。”
秦亮笑道:“外姑公不嫌我吃得多,那仆便恭敬不如从命阿。”
郭淮也皮笑肉不笑道:“我还舍不得几餐饭食吗?”
秦亮揖拜道:“外姑公留步,仆告辞了,只待议事之后,便尽快返回前锋军营、回禀外姑公。”
“对,早去早回,这山里天黑后蛇虫什么都有。”郭淮道。
秦亮等三人牵着马,往前走了一段路,他回头看了一眼,再次向郭淮揖拜。
身后的熊寿说道:“郭将军虽威严,对府君倒是挺好。”杨威发出了“哼哼”一声。
秦亮听到这里,回头看了一眼,目光从两人的脸上扫过,口上只是随口道:“是阿。”
看熊寿的表情,他应该根本没看明白是咋回事,边都没摸到。而杨威似乎要更懂官场一些,难怪都是寒门出身,杨威以前在中外军的官却做得更大。
秦亮抬头看了一眼大山之间的天空,又道:“山里的昼夜温差确实大,已是初夏季节,早晨还挺冷。”
三人骑马走过一段将近十里地的山谷,谷中很远也零星有魏军军营。然后便进入了崎岖的山路,上下的坡都很长。因为
走过一遍,所以秦亮知道,只要过了这段山路,路就好走了。
人少就走得快,因为不会走走停停堵在路上,有些路段还可以骑马。秦亮等人走了二十多里地,到了曹爽军营,路边草叶子上的露水都还没干透。
宽阔得可以轻松摆下一座村庄的山谷里,大片的帐篷、营寨出现在眼前,场面十分大。实际上谷口本来就有座村庄,西北方向纵深更远的平坦土地上、甚至还有很多庄稼地。不过这里的人口应该是蜀国的人,大军来之前就跑光了。
至少几万人马聚集在这里,营地简直一望无际。可是看上去似乎依旧没多大的气势,实在是因为两边的山非常大、在气势上太有压迫感。
不过魏军并不渺小,因为人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把秦川掀翻;大伙真正想要毁灭的,同样是人,而不是山脉大地。
秦亮来到村庄里,被带到了一座瓦房院子,只见那些房屋的斗拱十来个人正在里面。
曹爽这么胖,秦亮有点难以想象、他怎么走过了那些栈道和起伏很大的山路。
“大将军召见,亮特来拜见。”秦亮揖拜道。
曹爽一脸凝重,皱着眉头点了点头,没吭声。
在场者、全是级别很高的人,都督雍凉的夏侯玄、征蜀将军司马昭,连参军谋士邓飏等人,都是尚书级别的官员。不过其中有个文官模样的人,秦亮不认识,看绶带应该品级不高。
秦亮进来之前,堂屋里就在争论,这会又说了起来。秦亮便暂且坐在靠后的胡床上旁听。
“请大将军下令,把邓飏、李胜二人拖出去斩首!然后撤军。”那陌生文官开口就语出惊人。
只消一句话,让刚刚还注意秦亮的人们,立刻侧目看向那文官。
邓飏气得脸都白了,指着文官的鼻子,直呼其名:“杨伟,汝找死!”
秦亮看了一眼邓飏,顿觉此人的水平确实不行,白瞎了那么大的官。
这个杨伟、秦亮从来没听说过,要么是地方官、要么在洛阳也是小官。邓飏居然和他争论。
其实要想“说服”对方,还得像郭淮一样,真正对权势全身心投入、自带威仪和威慑力的气质,如果手里还有影响对方前程的权力,那便更有说服力了。但如果对方已经完全不怕自己,或者自己毫无威慑力,仅靠辩论、很难辨出什么结果。
眼下杨伟显然不怕邓飏报復。
秦亮一向看不惯邓飏,但对这个杨伟的第一印象也不太好。并不是说,与坏人作对的人、就一定是好人,有可能都不是啥好人。
曹爽发起伐蜀之时,顺利得简直丝滑,几乎没人反对,当时这帮“忠直敢言”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邓飏怒道:“刚遇到敌军,马上就想后退,仗是这么好打的吗?”
李胜的声音道:“请大将军继续调集重兵,再增兵褒斜道,并从子午谷出兵、以破兴势之局。”
“【创建和谐家园】万人还不够,粮草呢?”杨伟道。杨
伟还想继续辩驳,曹爽紧皱眉头、忽然开口道:“行了!”
曹爽把目光投向秦亮,“前锋战事境况何如?”
秦亮拱手道:“前锋郭将军刚到兴势,山谷口就有蜀汉军和旗帜,蜀汉军已先行占据了谷口。郭将军派人挑衅,敌军坚守不出。后来我军几番攻打,因敌军占据地形只顾龟缩防御,不易有进展。不过郭将军亦有准备,并未有败绩。”
他没有说半句慌,但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说辞、可能是相反的意思。比如刚到兴势时,蜀军来了多久,准备如何、有多少人;郭淮“几番攻打”是怎么攻打的,打一下就开始退,还是拼死冲杀?
秦亮还没说郭淮在大路上磨磨唧唧,毕竟曹爽也没问、只问“战事”。
曹爽却忽然来了一句:“仲明不劝我退兵?”
秦亮稍微沉默了片刻,才揖拜道:“请大将军明断。”
这时夏侯玄道:“太傅听说运粮的骡马缺水,粮草转运也很艰难,他在信中也谈了很多利弊。”
“现在来劝我?”曹爽道,他脸上的肥肉已经变红了。胖的人脂肪多,曹爽的脸变红、便是真的情绪很上头。
不过劝说的话由夏侯玄来说,确实更让曹爽重视,毕竟夏侯玄是自己人。
夏侯玄道:“太傅并未劝大将军,那些话只是私下的信件。”
司马师的结发妻夏侯徽,便是夏侯玄的亲妹妹。虽然夏侯徽已经死掉了,但两家毕竟做过姻亲,还保持着私人书信往来、实属正常。
夏侯玄神情很沉重忧虑,说道:“太傅其实说得有道理,大将军切勿意气用事。当年太祖与刘玄德争夺汉中,便是在争险地时损失惨重,愍侯(夏侯渊)因此战死。大将军不可忽视危险。”
“嬢的!”曹爽忽然大骂了一声。连夏侯玄也被冷不丁地吓了一跳。
众人都愣住了,堂屋里顿时鸦雀无声。
似乎唯独秦亮早有心理准备,因为秦亮以前就观察了出来、曹爽的脸一红就是真的动气了。上次杀尹模的时候,曹爽也气得红了脸,杀完才似乎有点不高兴。
“全都是!”一把竹简忽然被曹爽扔出来,“哗啦”一声满地都是。
话音一落,堂屋里继续死寂。不怕死的杨伟过了一阵才缓缓俯身,从地上捡起了一份竹简,左右看了一眼,却把目光留在了秦亮脸上。可能他觉得秦亮年轻、思想比较单纯,而且曹爽还专门问了秦亮的话,估计秦亮说得上几句话。
杨伟把竹简递了过来,小声道:“钟稚叔写的。”
他说的就是钟毓,大名鼎鼎的颍川士族出身、钟繇之子。钟会就是他弟弟。
秦亮与钟会比较熟,便忍不住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
简牍上大概写着:仆以为运筹帷幄,不需亲自带兵作战。王道的做法,是以德服人。看到有机可乘才进,形势不利就退,伸缩自如才是大丈夫。请大将军多想想阿!
不错,以德服人确实境界更高。
===卷二 第一百三十八章 誘惑极大===
曹爽问了一些前锋的军情,然后叫秦亮回去催促郭淮、加紧攻击,兵力若不够中军可随时增援。
秦亮在村子里的中军行辕吃过午饭,到下午才带着两个随从启程返回。大山里太阳落得快,不过秦亮等人回到郭淮军中时,太阳仍在山顶。
郭淮立刻屏退左右,问议事情况。
秦亮道:“很多人劝大将军退兵,但大将军尚未拿定主意。将离开时,仆得大将军要求、回来后催促外姑公继续进攻。”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议事时争吵得厉害。不过仆经常在大将军府遇到这种情况,倒也习惯了。”
郭淮听罢沉吟不已,似乎欲言又止。
秦亮见状,便不动声色道:“仆只是如实禀报前锋军情,敌军已经占据地利、外姑公也没什么好办法。”
郭淮听到这里,顿时强笑了一下,神情也似乎稍微放松了一点,淡然道:“确是如此,仲明是明白人。”他说罢便叹了一口气,作势好像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