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卷一 第九十六章 青山见我应如是===

      秋冬之雨下得很大,没有停歇的迹象,即便四面窗都紧闭,仍无法隔绝雨声。

      王令君会武功,且剑术精妙。她主动来到了一座风景俊朗的青山上,忘情地舞着剑,剑刃如虹,婀娜的身姿随着剑招上下起伏跳跃,腰也跟着武功身法在摆动,绵绵剑式柔韧有力,青丝也在风中飘散。

      青山上强劲的风吹来,仿佛有极大的有形压力,让她几乎无法呼吸,但她仍旧与强风正锋相对。风起得很大,她的衣服袍袖甚至整个身心都在风中满満地鼓了起来,衣带在风中飞扬。她就像之前最后喝的那口葡萄酒一样,大口痛快地饮酒,还自己探到杯子里去贪吮酒水。

      王令君舞剑有些乏力了,便在筵席上跪坐下来,又变成了像起先给别人倒酒时的姿态。不过她没有倒酒,而是展开了双臂。强风从身后袭来,她在山巅上眺望着远方,终于仰起头来,把多年以来积压的各种感受,大声地喊了出来。

      以前不敢喊,总是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怕被人听见,担心这样、局促那样,许多情绪都憋在心里,但有时候人真的需要一个契机,不再隐忍。“阿!”她闭上眼睛再次吼叫大喊,心情非常畅快,仿佛一生的不快与委屈都发澥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哗哗哗”的雨声再次进入了人的耳中,其实雨声一直都在,不过此时突显了出来、乃因周围只剩下了雨的噪声。

      跪坐在几案旁边的玄姬已经呆了,一脸震惊地看着王令君的脸、怔怔出神。玄姬身上还披着敞着的深衣,过了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埋头默默地拉拢衣襟,伸手去找衣带。秦亮的声音道:“卿的声音太大了,不过亏得是在这个庭院,也幸好雨声不小。若是平素在我们家里,恐怕整个院子的人都能听见。”

      王令君这才知道自己的大喊、真的出声了,她以为自己在梦里。

      秦亮拿着丝绸手绢,靠近过来,轻拭王令君的额。王令君顿时好像如梦初醒,明白了刚才玄姬那怔怔的眼神,她急忙简单整理了一下,便小声说道:“我先回房了。”

      王令君提着拽地长裙,从木梯上跑下来,就像是在逃亡。她出阁楼后,来到隔壁卧房门前,闪身进去立刻把门闩了。独自留在房间里,这才感觉冷静了点。

      她定了一会神,来到里屋,马上走到梳妆台前,俯身往铜镜里看了一眼,马上伸手就“砰”地一声将铜镜按在了木案上。她立刻绕过一道锦缎屏风,在木桶旁边伸出玉白的纤手一探,之前烧开的热水还有一点点温度,至少不会冰冷刺骨。

      王令君拿起瓢,自己舀了一盆清水,先清洗头脸。她忽然发现自己的青丝长发很不好洗,泡到水里不仅无法溶垢,打湿后还浆成了一团,只得拿手指慢慢梳一点点清理,挺花时间。那时候,她确实有点做不到,轻尝了一下后只是犹豫片刻就这样了。沐浴更衣之后,王令君重新跪坐到梳妆台前,伸手把铜镜扶起来,看着浅黄光滑镜面上秀美白净的脸。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跪坐在那里出神。

      坐了良久,忽然有人推外面的门。王令君听到了响声,但她的感觉又乏又懒,脑子里一片空白,便没有马上起身。外面的人很快就离开了,从脚步声听来,多半是秦亮,不是个女郎。

      王令君独自呆了很久,没有擦干的秀发已经自己干了,她才慢慢地开始梳头。

      此时鬓发和衣裙都整洁如初,王令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过去把卧房门打开。及至傍晚,雨也小了,一切又回到了平常时那样,静谧而安宁,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秦亮在门口唤了一声,王令君便去隔壁阁楼厅堂里用膳。她的姿态依旧庄重平稳,行礼时一丝不苟,并不急躁,“君先入席罢。”

      “好。”秦亮点了点头,不时观察着她的脸与眼神。

      两人对坐在几案旁,不知道多少次这样面对面吃饭了。秦亮有时候会很随意,甚至盘腿坐着,全不讲究仪态,王令君自然也不在乎,人在熟悉了之后本就容易放松随便。不过今天秦亮是跪坐着的,姿势很端正。

      王令君看了他一眼:“妾刚想开门,君便走了,去了何处?”

      秦亮指了指外面,“不远处不是有间书房,我在那里看书,其实也没看太久,便到了晚饭时间。”

      彼此间仿佛忽然回到了刚成婚的时候,秦亮的举止自然,说话也很正常,不过仔细感觉、能发现他隐约有点拘谨。别听他说的话不算少,但其实尽说些无关痛痒、反正不会错的内容。

      王令君再次主动开口道:“君最近几日为何都回来得晚,有时身上还挺脏。”

      秦亮道:“我在为太后准备一样东西,想起来好像简单,做起来失败了几次。”

      王令君问道:“郭太后?”

      “还能有哪个太后?”秦亮看了她一眼,“郭太后传旨叫我去参加大朝,专门叫人带话,应该是挺看得起我。我得抓住机会,试试能不能让郭太后说句话,给我弄个太守当。”

      王令君道:“君才弱冠年纪,不用着急。”

      秦亮摇头道:“我不急,只怕别人急。”

      王令君诧异道:“此话怎讲?”

      秦亮转头看了一眼阁楼的大门,稍微靠近一点,小声道:“二元共治很不稳定,因为只要搞|掉对方就能立刻大权独揽。目标明确,诱|惑极大。”

      王令君沉声道:“大将军与太傅?”

      秦亮轻轻点头:“大将军望之不似人主,多半不是司马氏的对手,声势浩大都只是表象,所以我现在也在向司马师靠拢。但卿想过没有,王家封疆淮南、与势头日盛的并州士族多有联姻,威胁不小,司马氏会放过王家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阿。”

      王令君惊讶地看着他,随口问道:“且不说君所言是否有理,君有这种想法,为何还要与王家联姻?”

      秦亮毫不犹豫道:“卿长得太漂亮,又加上……就算死了也不后悔,反正卿还要陪着我好些年。当然我们还是要挣扎一下,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王令君一愣,与秦亮对视了好一会儿,见他的眼神十分坦然、且严肃,不像是开玩笑说好听的逗她。王令君的贝齿轻轻咬着下唇,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

      ……

      (感恩书友“河东泽泽”的盟主,以及溢美之词。)

      ===卷一 第九十七章 角抵百戏===

      王玄姬住的地方,在东面的一个庭院里。进庭院后往里走、沿着一条廊道走到尽头,里面有个几乎四面被房屋包围的小院落,王玄姬的住处就在这里。小院有点像一个单独的院落,但因为没有围墙隔断、也无门楼阻挡,实际上与前面的地方同属一个庭院。

      但王玄姬这边有道小后门,从里面能闩上,后门出去仍在王家府邸内,离令君那地方的门楼倒不远。王玄姬以前总是去令君那里,也是因为过去很方便,不必从前面的门楼绕行。

      入夜后就安静了,今天下了一整天雨,晚上连丝竹管弦声都没有。

      两个小侍女抬着热水进屋,绕过刺绣水芙蓉的屏风,把水倒进了大木桶里,一连跑了几次,才把水装够。侍女们年纪不大,累得够呛,坐到了屏风外面的胡床上歇息。

      王玄姬心里知道自己要沐浴,但等她到了水里,才发现衣裳还穿着,只好把打湿了的衣物去除,放在木桶边上。她到现在还有点迷糊的样子。

      屏风前面的油灯灯光一动不动,房间里好似一点声音也没有,王玄姬刚刚才回过神,很快又好像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她呆在白汽腾腾的水里,只是用双臂抱着自己,无意识地慢慢搓洗着,沾了水的肌肤很猾,在她的手下逃来逃去。没一会儿,她的手就感觉到了硌,终于从失神中微微醒来,停止了搓洗同一块皮肤,不然得洗脱皮了。

      “都不知道究竟看到了些什么。”王玄姬自言自语地小声说了出来,身子往水里缩了下去,把整个头都藏进温水里。水下无法呼吸的窒息感,才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实在憋不住了气,她才一下子从水里出来,大口呼吸了一口空气,并从口中轻轻吐出了浴水。

      这时屏风前面的侍女道:“女郎说什么,妾没听清楚,要拿什么东西吗?”

      王玄姬恍然转头,说道:“不用拿。”

      侍女的声音道:“喏。”

      有人与王玄姬说话,她才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但眼前依旧是令君的脸、她的那个样子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王玄姬慢慢回忆了一遍,似乎猜到了令君的意思,多半还是那天摆弄茶壶茶杯,让令君生了误会、便不甘落于人后?不然令君没有必要那么做。下午的时候,王玄姬先亲近秦亮,但自己没有担危险,最后时刻让令君给担了、反正她又不怕。第二次便是他们两人亲近,令君再那么做已是多此一举、她有什么好担心。

      玄姬从小就认识令君,令君总是很守礼,做什么都规规矩矩,有时候王玄姬还会说粗俗话,她却从来都很文雅端庄。难道是自己一直都看错了人?但王玄姬细想了一会儿,令君好像也很勉强,迟疑犹豫才出现了意外。

      王玄姬不知道在水里泡了多久,待到皮肤有点不适,才回过神来,于是唤屏风外面的小侍女拿布巾过来。

      一连数日王玄姬都没再去后面的庭院,她都不知道面对令君时该说什么。而秦亮与令君在王府住了好几天,一直没走。

      不过一家人,总会有必须见面的时候。这天正值五日沐休,王公渊兴起,就在前厅摆家宴,王玄姬和白氏都要去参加。还在府上的令君夫妇,自然也不会缺席。

      家里的男子与女眷分列两边入席,厅堂中间是表演节目的家伎隔开。厅堂上的气氛很是轻松欢乐,今天家伎们没有唱歌跳舞,而是表演角抵百戏,她们的动作和对话都很滑稽,时不时就惹得有人“哈哈”发出笑声。

      王玄姬却没怎么注意节目,她忍不住去看旁边的令君。她原以为自己在掩饰情绪上、很有一手,比如那个自创的“心灵放空术”,但今天王玄姬才发现,令君也不逞多让。

      令君的坐姿很端庄,仪表无甚纰漏,还能津津有味、若无其事地看表演,并且不时抬起宽袖轻轻遮掩下半张脸、看着伶人的表演发笑。王玄姬留意观察令君,觉得令君的神情气质好像有点微妙的变化……举止依旧没疏漏,但似乎没有以前那么一丝不苟、用力平稳的感觉,倒多了几分慵懒。

      王玄姬一看到令君,脑海中仍会控制不住、想到令君的脸庞,简直是挥之不去。

      于是王玄姬还可能被人看出、有点心神不宁的异样,好在她主要是留意令君,并不是对面的秦亮,因此没多大问题。大家都知道,她们俩以前很亲密,彼此之间有点各种情绪很正常。

      薛夫人也时不时在看令君,夫人脸上明显有笑意,或许也看见女儿的变化、很高兴。薛夫人可不像王玄姬的母亲。

      令君的目光大多时候都在表演的人身上,但她是个很细心的人,必定发现了王玄姬时不时就在看她。

      果然令君微笑着转过头来、毫不掩饰地看着玄姬,她一手轻缓地端酒杯,一手准确地轻轻拖住袍袖,然后向玄姬敬酒,动作十分雅致端正。玄姬也忙拿起杯子,两人对饮。令君喝了一大口酒水,然后瞟眼特意看了玄姬一眼,酒在嘴里停了了片刻,才做出了清楚细微的吞咽动作。

      王玄姬立刻回避目光,假装欣赏厅堂中间的表演。她听到伶人们在抑扬顿挫地对话,却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过了一会,玄姬又转头看了一眼令君,见她的脸清纯秀丽、匀称端庄,肌肤十分白净,仿佛还有不染尘世的气息,玄姬一时间总觉得自己之前好像只是做个梦。

      午宴过后,王玄姬刚刚回到院子里,阿母白氏就来了。白氏进屋就说:“汝阿父常年在淮南,对汝不管不顾。我该给汝阿父带信去……”

      王玄姬忽然道:“要不我们把事情原委,告诉阿父和长兄罢。”

      “说什么胡话!”白氏一脸恼怒,手都举起来了,却看到王玄姬一副严肃的样子、没有丝毫退却的迹象。白氏竟缓缓把手放了下来,“汝反倒要挟我?谁给汝的胆子?”

      王玄姬认真地说道:“不想威胁阿母,我们真的应该这么做。”

      白氏气得冷笑几声,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卷一 第九十八章 指桑骂槐===

      秦亮夫妇一直住在王家府邸,到十月初一时,秦亮要去参加朝会、正好与王广的车驾同行。王广不久前已封为客曹尚书,三品大臣,大朝必定要去。

      一行人先去宫城西门。乃因正南的阊阖门一般不用于通行,宫城中轴线上的司马门更不能走;而上朝的地方太极殿,位置靠近宫城西墙。所以官员们上朝、觐见,基本都是走西门,方便又快捷,进去直接到太极殿外的广场。

      西门两侧有两座阙楼,十分雄壮华丽,这种很具时代风格的建筑、看起来古风盎然。丈婿二人先去了一处署房,在那里等着搜身。署房内有十几个人,看起来与王广认识,大家就是走个过场。

      “大长秋的中宫谒者令张欢。”王广娴熟地引荐一个宦官。

      秦亮立刻揖拜寒暄。张欢也急忙还礼,说道:“君真是谦逊守礼。”

      说了两句话,张欢一挥手,几个谒者宦官便上来随便拍了拍袍服,看起来就是想做个样子。本来也没打算怎么搜,但秦亮身上放着一个装在布袋里的木盒,实在是一摸就能发现。

      秦亮只好把东西掏了出来。宦官打开布袋,把木盒和一卷竹简拿出,宦官先把竹简递给张欢、然后犹自打开了木盒子。

      木盒里装着雪白的结晶物,宦官抬头问道:“这是盐?”

      秦亮点头道:“臣进献给皇太后殿下之物,还有那份炼制配方。”

      之前十余天,秦亮就在捣鼓这玩意。他想给太后准备点礼物、很容易就想到了精盐,起初他以为很简单,结果费了老大的劲,差点还没搞出来就想放弃了。

      其实市面上的盐不是不能吃,就是带点苦味而已。但那次吕巽请客,专门提到、菜肴加的是高昌白盐,秦亮才意识到,盐也可以是奢侈品。但这东西一般人不能销售、否则后果很严重,大魏是盐铁国营,用来上贡倒算是好东西。

      秦亮一开始的方向错了,才折腾这么久。他先是认为苦味主要是镁离子,用了草木灰、石灰水等尝试,但依旧不能去除苦味;后来他意识到可能还有硫酸根盐等杂质,化学原料不好找、利用化学反应的手段比较困难。

      于是他才尝试物理办法,利用不同可溶物质的“饱和溶解度”特性差异,不断捣腾卤水(饱和溶液),总算是找对了路子。多次试验下来,他已发现氯化钠的“饱和溶解度”、应该与温度关系不是很大;但别的离子物质的“饱和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最终秦亮总结出了两道提纯工序。先是把卤水在中低温下先过几遍结晶盐板。然后把卤水的水分蒸干、制成晶体盐,摊在一层层席子上,用烧成六十度左右(不断试出来)的卤水渗透淋洗几遍晶体盐。得到的晶体盐晾干研磨一下,便是成品。

      张欢看了一会儿简牍,还给了秦亮。但是那盒盐,他要收走,“仆先拿回去试试,然后再由仆替君进献、呈到皇太后跟前罢。”

      一旁的王广瞅了一眼那盒卖相挺好的盐,说道:“交给张公公就行。”

      秦亮听到这里,便把简牍也递了过去。

      丈胥二人这才离开署房,通过壮丽的西门,来到了太极殿外。秦亮一眼看到那高高台阶上的宏伟大殿,顿感视觉震撼。

      虽然颜色比较简洁,主要是青褐色的殿体、灰白色的玉石台阶栏杆,点缀红黄两色装饰;线条也不复杂,直线为主的双层重檐顶、檐牙上翘。但大殿非常宽阔,很高。在周围别的房屋承托下,太极殿更显得古朴庄重霸气。

      太极殿还很新,好像是明皇帝时期才修建完成,彰显着皇权一般宏伟独尊的气势。可惜才短短数年,皇室似乎就只剩下建筑比较尊贵了。

      不过大伙儿上朝、并不去高高玉阶上的正殿,而是去旁边的太极殿东堂。这东堂也很宽敞,只不过台基很矮,没有正殿那样高高在上的霸气;好在大伙不用爬那么高的石阶,倒也省力。

      东堂正面一整排几乎都是门,估摸着门就有十来道,全部打开后,里面十分明净亮堂。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

      陆续有好几十个官员来了,大伙儿都在堂上寒暄见礼闲聊。有的秦亮认识,有的不认识。

      比较奇葩的是,有些头戴远游冠和进贤冠的人、脑袋上插着一根毛笔、随时准备写字,所有人手里也拿着一块材料形状不一样的牌子。秦亮的脑袋上没插毛笔,他今天换了黑色官服、头戴武冠,没地方插。不过他也拿了竹板子,以他的身份、木板子的四角很圆润。

      几乎所有人都穿着黑袍,东堂上看上去黑压压一片,可能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场面罢。

      这时曹爽在几个大臣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许多人都上前揖拜。秦亮等曹爽从身边走过时,执礼说道:“大将军,仆偶获精盐秘方,欲进献于殿下,已交给中宫谒者。”

      曹爽点头道:“嗯,可以。”

      接着司马懿、司马师、蒋济等几个人也走进了东堂,同样有不少人主动拜见。

      秦亮的品级在这里算是低的,若非郭太后传旨,他都不会来上朝。这里不是没有五品官,只因校事令是新设的、且皇帝现在也不管校事府,所以才没人叫他来上朝;但来了也并不奇怪。

      司马师转头看了一眼秦亮,专门向他拱手,虽然司马师的脚步没停、礼仪比较随意,但这样也挺重视秦亮了。秦亮立刻还礼,两人都没有说话。

      没一会儿,在一众宦官宫女的前呼后拥下,太后、皇帝从后面的门进来了。众人纷纷弯腰,拿手里象牙板子竹板子遮住面门,不能往上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