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看了她一眼,主动开口道:“其实事情并不算复杂。温诙之子虽袭爵关内侯,但此人不是主家。只消派出两个像隐慈那样办事可靠、身手不错的人。”
王令君道:“阿父把事情想得不一样。何况事已过多年,难得君当作一件正事去专门处置。”
秦亮指着几案上的简牍,“都在吗?好像没多少,得清点仔细,免得又落下心病。”
王令君抿了一下微微上翘的朱唇,点头道:“我查了好几遍,都在。君要看看书信?”
秦亮摇头道:“不看了,没什么意思。卿之前不是已经说过了?”
他没想到令君的反应异常安静,平静得出乎意料。他原以为这至少是一份小小的惊喜,能让令君高兴一下。敢情她是在玄姬那里受了点气,影响了心情?
王令君忽然问道:“那君有心病吗?”
秦亮随口道:“当然有。”他暗忖、原本就是个生活压力大的现代人,谁多少没点心理问题。
===卷一 第九十四章 懒意===
淅沥的秋雨、在空中形成了雾汽一样的水幕,远近的亭台楼阁都笼罩在烟雨朦胧中。
庭院中的小亭子里,此时正燃着一团火,桐油、木板、竹简等物一起烧了起来,黑烟飘到了雨幕中,慢慢化为了虚无。王令君久久盯着火光,直到眼睛被亮光刺得不太舒服。
她忽然想起了在寿春城的征东将军府内,阿父也烧过箱子,还是在雨天。但那次烧得不干净,今天总算是烧了个干净。
回忆中的片段映入脑海,王令君也学着当时阿父的模样,长长呼出一口气来。
王令君与秦亮肩并肩站在一起,看了许久,秦亮的声音道:“回房罢。”
她好像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时之间竟又无言。能说的话、大概已经说过,再说有点多余。有些话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也说不清楚。
她思绪也很乱,此时心中诸事、如同这雨天的景色一样,朦胧而理不清。譬如秦亮的心病,是不是在她与王玄姬之间为难?又如王玄姬今天在阁楼上倾倒茶汤、究竟是在比喻什么?她猜测,秦亮是没有把某物留在玄姬身里,所以玄姬才说应该没事。但玄姬究竟是怎么做的,令君也把手指放在玄姬的嘴边做了暗示,结果玄姬立刻把茶汤一口就喝了下去,也许玄姬做得更过分、真的吃了?王令君此时想起来仍然觉得震惊脸上发烫。
王令君回到了房门口时,又转头看了一眼亭子里还在冒烟的余烬。虽然情绪复杂,但她却隐约感受到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懒意。
刚才她到潮|湿的庭院里走了一趟,长裙下摆沾上了泥水,若是以前她立刻就想更衣,不然心里就发慌,焦躁不安一直想着身上的泥渍。但此刻她却懒得动弹,拖延着不想费事。
……
校事府的人清闲了很多,秦亮这几天反倒忙起来。
以前的校事们主要是为皇帝干脏活。后来又为曹爽干,像劫走先帝宫妇、到处
搜寻美人,自导自演检举罪状,然后敲|诈骚扰各家等等,不一而足。
秦亮上任后开始禁止以前的许多“业务”,所以大伙的事就渐渐开始减少。秦亮当然不会再干以前的业务,都是些蝇头小利、又得罪人的事。
大魏国的庶民都被榨|干了、弄得世面上没什么活力,但士族豪强相当有钱,生活极其奢靡,养着许多家伎。毕竟汉朝留下的财货、如贵金属等不会凭空消失,曹魏还组|织过人盗|墓,这些东西几乎都进了诸公的府邸。能敲出点油水的地方,必与各家士族豪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敲|诈一人、得罪一群。
不过校事府还有一些正经业务在维系运转。譬如在中外军、司马懿府等大臣府邸,安排有卧|底,只是应该没有什么鸟用。估计司马懿等人早就知道、谁是校事府的卧|底了。
最奇怪的是,唯独大将军曹爽府没有校事卧|底。显然司马懿就算要部署卧底,也不会用校事府的人,而是用自家养的家丁门客之类私人。
其实曹爽也应该那样干,要自己找私人,完全没必要依靠校事府的人……因为曹爽虽权势很盛、却完全没有达到只手遮天控制朝廷的地步,所以校事府被各家渗透得像筛子,已经整成这样、做什么都做不成。
当时秦亮在游说曹爽杀尹模的时候,便已经进言建议过,却不知曹爽听进去没有。
曹爽确实是望之不似人主。贪图先帝留下的几个美女、收罗民间美妇十分积极;秦亮建议他积点声望、注意下影响、找个人帮他把黑|锅背了,不也是为他好?愣是费老大劲都不一定有用。
校事们的事情暂时少了,秦亮却很忙碌。有些事手下确实不管用,得他亲自去。
譬如找三品大员廷尉高柔谈生意,派个小校事去、估计人都见不着。秦亮是去谈生意分成的问题。
大魏国的律法、对于士族豪强来说很水,大部分犯|罪,可以向廷尉府交钱,然后就放出
来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各种罪的价格一目了然。当然也有一些太重要的罪,钱也不好使。
最近秦亮约束手下敲|诈,但校事们还是会收到一些检举。一般的检举,秦亮准备知会廷尉府,让廷尉出面正大光明地治罪;因为校事府实际并没有官|僚系统内的司法权,以前那些胡作非为如抄家搜人、说到底都是非法,只不过有皇帝撑腰,可以声称奉旨去惩治。
但高柔不能白漂,秦亮去找他、便是谈分成。校事府提供的检举信息,廷尉收了赎罪的钱、当然应该分出来一份。高柔很愿意看到,把校事府的行为也纳入到魏国官府体系内,已经答应分钱,分歧只是怎么分。
谈生意的时候,高柔提到了一件事,说是太后传话、让秦亮十月初一大朝的时候去参加朝会。
郭太后?秦亮不知道郭太后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估计是因为除掉尹模的事?
但是这个郭太后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秦亮在魏国几年,所知道的大事,几乎都是曹爽、司马懿那帮人安排的。若非高柔提起,秦亮都没想到郭太后的门路。
皇帝曹芳不是郭太后的亲儿子,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四方都督、朝中权臣太强,只有曹丕曹叡在位的时候才能压得住;另外郭太后好像不爱管事,否则还是能有不小权势,毕竟郭太后代表的是皇室,天下仍有不少忠于曹家的人,那些人应该愿意听郭太后的号召。
秦亮不管那么多,既然郭太后看得起自己,有没有用先试试再说。
郭太后即便不怎么管朝政,但她若开口,要诸公论功行赏给某人一个小小的太守、杂号将军,那有多大问题?秦亮立刻重视起来,忙着为郭太后准备一份大礼。
十月初一、只剩半个多月,秦亮每天忙着,就是在给太后准备东西。到时候秦亮再找机会委婉说出自己的需求,慈祥的太后极可能会为秦亮说句话。
===卷一 第九十五章 兼而有之===
今天又下起了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秦亮的心情。他已经感觉到,离太守的目标正在渐渐接近。这是他迟早必须要迈出的一步,县令县尉太小、刺史暂时不可能。
秦亮离开官府后,还是回王家,令君说多住几天,他也没反对。不过这几天秦亮因为有事情忙活,早出晚归,回来天都黑了,便没机会见到王玄姬。因为府上肯定有人知道秦亮还在王家过夜,所以王玄姬白天去找令君还好、天黑再去就不太妥当。
不过今天秦亮回来得早。昨晚令君说、得到了一坛上好的葡萄酒,秦亮答应了她今天早点回来,一起喝酒。
他打着雨伞,听着“哗哗”的雨声,沿着右侧夹道,径直走到了庭院门楼。守门楼的人却是侍女莫邪,她以前好像不做这个差事。秦亮也没管她,沿着走廊往里走。
把雨伞放在檐台上,秦亮看了一眼卧房那栋房子,便径直去旁边的阁楼。令君白天一般喜欢呆在阁楼里。
走上楼梯后,秦亮顿时愣了一下,因为玄姬也在这里、正与令君坐在一起,俩人已经喝起来了。
令君从筵席上起身,向秦亮缓缓揖拜:“君回来啦。”
秦亮回拜,又与随后站起来的玄姬相互见礼。
令君道:“等了君许久,君还不回来,我们就先尝了两杯。”
秦亮笑道:“没事,你们继续。我酒量本就不太好。”
“我先下楼一趟。”令君道,“君入座罢。”
秦亮点了点头,在玄姬的侧边跪坐下来,因为令君的位置在玄姬对面。一共四个方位,其中一边还放着个木炭红彤彤的泥炉子。
一时间只剩下他们两,王玄姬的凤眼往下看,脸也微微回避,这样的神态动作,让气氛似乎有点尴尬。不知是玄姬还记着上次过分的事,还是因为令君也在场。也许兼而有之。
“怎么四扇窗都关上了?”秦亮回顾左右,故意若无其事地没话找话。
幸好王玄姬回应了:“秋冬之交,令君说下雨天的风挺冷。”
“也对。”秦亮顿时露出了笑意。看来王玄姬应该不是在气他,多半只是不好意思,不然她懒得搭理这样的废话。
秦亮顿时又得寸进尺,不动声色地撩|拨了她一句,“里衬交领上的刺绣不一样了,桃花吗?还是很漂亮。”
王玄姬没看他,却小声道:“君喜欢领子刺绣,妾以后把每件里衬都绣上。”
秦亮注意到她的称呼,顿时竟然觉得自己的官服动了一下。就是这么神奇,一个“妾”便听得人心情绮丽。王玄姬的声音确实太好听了,那婉转的高低变幻的声线,说每个字的声调都不一样,有的字是稍沉的那种女声端庄感,又有的字是稍高如软妹子一样的温柔细腻。不过她经常嘴里没有好话,只要态度稍微温柔下来,那声音就能叫人身上酥。
只因刚刚才与令君说过话,所以秦亮忍不住暗自比较,当然他永远不会在嘴上比较她们。令君的声音也好听,很清澈动听,但声调不像
玄姬那样婉转变化,比较平稳,所以只说听觉、自是稍有不如。
但令君的动作更好看,感觉姿态端庄、动作雅致稳定,有时候秦亮没事时,就看她做琐事、能看一个时辰不腻。
秦亮听到王玄姬那么说,这才专门留意,她今天又涂抹了一点点胭脂粉黛,眉毛就看得出来、画得细长,这样修饰过之后那对凤眼更加媚。记得以前王玄姬不仅不画妆,还经常穿那种粗麻布的宽大袍服,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她会画妆就肯定没有生气。
就在这时,楼梯上响起了脚步声,令君回来了。
此时他发现令君也画了淡妆,这可更少见,她连成婚那天都是素脸。两个女子都跪坐在旁边,秦亮也不好说什么,多说多错。若只有令君在场的话,秦亮得忍不住夸她的嘴唇。
令君的嘴型非常漂亮,又有点微微上翘的可爱感,嘴唇很光滑、在炉火微光下泛着光泽,涂了点朱红胭脂更好看了,原来令君不仅可以清丽、也能有艳色。她秀气的下巴,也生得恰好能衬托那漂亮的嘴型,秦亮没有见过比她的嘴更耐看的。
王令君笑吟吟的样子也不多见,看得人心情美好惬意。秦亮不方便盯着她看,因为玄姬还在旁边、可不能随便撒粮,却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刚用过午膳不久,妾就没准备菜。”王令君轻笑着说。
她从楼下回来后,也自称妾了,秦亮一度怀疑她听见了玄姬那句话。但应该没有,玄姬说得很小声。
秦亮道:“有酒就够了。”
王令君又看着玄姬道:“姑的声音很好听,唱个曲子助兴罢。”
果然大家都不是聋子,不仅是秦亮觉得玄姬的声音好。
玄姬道:“我几乎不唱歌。”
王令君道:“那姑多说话,当歌听。”
玄姬的脸颊上细白如缎的皮肤顿时出现了一点红红的浮色,她回敬道,“那卿在这里走几步,我们当赏舞。”
秦亮一声不吭,但听到这里差点笑出来。
王令君撇了一下漂亮的嘴,说道:“姑唱,妾跳。”
“真的?”玄姬有点动心了,估计她也没见过王令君跳舞。毕竟王令君在家的地位挺高,估计没人叫她跳过舞。
王令君点头道:“真的。妾不会跳,不过看会了一些动作,随便走两步?”
玄姬道:“那我随便念几句罢。”
秦亮乐得其成、喝酒还有节目看,便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着,一条腿在地上平伸,一条腿支起来、踩在筵席上。跪坐着王令君,俯身够了过来,提起酒壶给秦亮倒酒。秦亮最不能看令君这个姿态,因为她的腿很长直紧致、腰身又很柔韧,探身时把长裙的绢布一绷|紧,殿的圆|润饱满线条就非常清晰了,髋部的绢布皱褶下、那柔美曲线也非常叫人上头。
秦亮急忙拽了一下袍服,把伸直的腿默默地收了回来。但目光又看到了她俯身时的交领,看到了漂亮的锁骨、以及脖颈上雪白紧致
的肌肤,甚至肩膀的皮肤也能透过宽松的秋白色领子看到、娇嫩如削的肩膀。
王令君看了他一眼,放下酒壶,走到了旁边。
玄姬也清了清嗓子,等了小会,终于开口清唱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她一开始还没太放得开,声音挺小,表情也看得出来,有点羞涩。但是非常好听,比那些整天练习的歌女唱得好,嗓子是天生的,确实没办法。
王令君没跳过舞,也是刚开始不太适应,她的眼睛低垂着、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浅笑,拽地长裙里的脚步轻轻踱步,身子温柔地微摇着。接着她终于抬起了宽袖,做出了像舞姿的动作。
虽然不是什么排练过的正式舞蹈,王令君的动作幅度也不大,但她会跟着歌词做应景的好看动作。玄姬唱到“青丝为笼系”,王令君便双手轻轻扶着秀发发鬓,动作十分娇羞,煞是惹人怜爱。唱到“桂枝为笼钩”时,王令君把纤手抬到上面,明亮的眼神也跟着手指轻柔地仰视。
秦亮一边喝着甜酒,一边惬意地欣赏着。美妙动听的声音,柔美婀娜的舞姿,他仿佛不是在“哗哗”的秋冬冷雨里,而是在春光明媚的地方。
他把背靠在了墙壁上,浑身都放松下来,仿佛在泡温泉一样。秦亮心道:若是生在无忧无虑的太平盛世,也有这两位妙人儿陪着,整天哪都不去,该多好阿。
此刻秦亮忽然有点理解唐玄宗从此不早朝、把江山玩丢的原因了。
这时王令君越舞越靠近,后来便跪坐在秦亮的面前,在他面前上身缓慢地轻舞。离得很近,秦亮借着赏舞的理由,仔细盯着她看。
她的瓜子脸很清纯漂亮,圆润的颧部生的位置也很完美、不像有些女子的颧骨向两边生影响脸型,还能让她的脸型有点立体感,小鼻子挺挺的,嘴唇和下巴最是秀气端庄。雪白极致的皮肤很娇|嫩,单眼皮下如潭水明亮有情的眼睛、乌黑的青丝、朱红的嘴唇、洁白的贝齿,整张脸的颜色十分明艳动人。秦亮已经闻到了她身上的清香,好想亲她一口。
王玄姬可能见令君离得太近、也察觉异样,停止了歌声。顿时外面“哗哗”的雨声就占了上风,幸好有噪音笼罩,似乎能稍微缓解此时的冷场尴尬。
令君默默地伸手端起了案上的酒杯,缓缓喝了一口,一双美目却看着秦亮的眼睛没挪开。秦亮也一直看着她的动作,靠坐在筵席上没动弹。她把酒喝在口中、却没吞,雪白的腮部也鼓着,缓缓靠近秦亮,竟然把酒喂到了他的口中。
秦亮身上的肌肉绷着,他不可能拒绝,只是觉得玄姬在旁边看着,好像有点对不起玄姬。
这时令君一把将玄姬拽了过来,玄姬声音婉转地轻呼一声,吓了一跳。别看令君清纯秀丽、腰身苗条婀娜,她可是剑术精湛有武功的,体力也非常好,玄姬还真不容易反抗。秦亮也很知趣,酒只咽了一半,见令君把玄姬的头按了过来,他便配合着吻住了玄姬的嘴唇,把酒灌进了她的口中,嘴唇的触觉又哗又阮。玄姬的全身都绷住了,眼睛紧闭着,重而芬芳的呼吸全呼到了秦亮的鼻子上。
===卷一 第九十六章 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