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时费氏感觉手腕上一痛,下意识伸手就“啪”地一声、准确地打死了一只蚊子。

      她这才回过神来,然后起身进了塌上的纱橱。

      忽然之间,费氏想起太子还在魏军军营,先前那么长时间、竟然忘记了问一下太子的处境,着实不太应该!

      只不过以前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太子是个好人,理由也很充分,各方面都能接受、挺适合,费家深受汉室恩惠……但一切竟然在一瞬间被破坏了,好像变得、让她没有了多少见面的期待。

      秦亮的声音竟又好像在耳边响起。人做出一个艰难决策时、能有一万种理由,但若没有一颗种子,也许还是下不了决心。

      他有时候说的话,就是那般稀奇!时不时总让

      人觉得、挺有点歪理,不限于当时的话题。

      费氏在纱橱里翻来覆去,一点睡意也没有,还有莫名心慌的感觉。

      屋子里的灯已经吹灭了,她借着下弦月依稀的白光、又转头看向墙边的旧木柜。木柜

      但瞬间她又醒悟过来,蹙眉小声道:“只见过一面罢了,谁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别那么粗浅!”

      ===第六百五十四章 无话可说===

      次日一早便有点闷热,大概因为没有风。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节,这天气感觉是要下大雨!

      秦亮带着随从护卫出了县寺,直接前往姜维府中。

      马茂、简培等人已经调兵控制了这座宅邸。秦亮来到前厅庭院的一间堂屋里,便与钟会王浑等跪坐在席子上,等了一会。

      很快姜维就走到了门口,目光向屋子里扫视了一下。秦亮也立刻打量他。

      只见姜维身材魁梧,可能五十来岁的人了,相貌气质仍旧不俗。秦亮不知多少次提到过姜维,也曾反复琢磨过彼此,但今日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在此之前,秦亮其实对姜维没什么好感。因为互为敌人、战场上相互算计,十分难搞;而且秦亮在王家宅邸遇到的刺客李勇、不仅刺伤了吴心,还想挑拨王秦两家的关系!见面之前,两人就有矛盾了。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并非自己是否喜欢的唯一标准。好人有敌人,坏人也有朋友。

      但到了这一刻,秦亮也不想再计较了。姜维终归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而且一切恩怨、主要也是因为各为其主。

      大家还没说话,姜维便注视着秦亮,已经判断出谁是魏国大将军,他竟然冷静地揖道:“我乃姜维,久仰秦将军。”

      秦亮便也起身拱手道:“彼此彼此。”

      洛阳之役后,秦亮也去见过司马懿一面,记得当时、彼此间毫无礼节,确实没什么必要。

      但姜维不同,直到此时、也是出奇地冷静沉着。

      两人相互注视,好一会没说话。秦亮观察着姜维的眼睛,发现他隐约有黑眼圈、却并未表现出恐惧与绝望!大概只有愁绪苦闷。

      曾经交手多次,若是想要聊点什么、当然有很多话题可以谈,只是好像没什么必要!

      谈大义、谈魏蜀的合法性,也没多大意思。以秦亮的观念,即便真的有人能说服他,他也不怎么在乎,不可能发生艺术形象里、王朗气死的事。

      而姜维也没有当面骂秦亮,即便在战场上被彻底击败了,他也未情绪崩溃、至少此刻没有。

      其实秦亮不太喜欢、这种冷静的感觉!大概因为过于理智的状态,哪怕有理想和目标,往往也会缺乏一些生活之中、最简单的热情与活力;等到弥留之际,回顾自己的人生,也许会觉得体验有点单薄罢,全都为某种执念活着了。

      秦亮沉默了一会,问了一句:“司马师哪去了?”

      姜维开口,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派他去了东吴请援。”

      秦亮点了一下头,道:“既已见过面,我便不再久留了。”

      于是几个人一起出堂屋,重新向门楼走去。

      钟会在身后说道:“姜维仪表不俗,颇有将才,大将军可愿设法劝降他?”秦亮转头道:“他是个隐患。我不杀他,难道杀刘禅吗?”钟会叹了一口气,略作思索便点头道:“大将军所言非虚。”

      一行人走到

      门楼旁,见到了从事中郎马茂。秦亮站在原地,问道:“东西寻到了吗?”

      马茂从怀里拿出一只瓷瓶,抱拳道:“仆已寻得。”

      秦亮回头看了一眼堂屋方向,说道:“即刻送他上路罢。”

      马茂道:“喏!”

      秦亮抬了一下右手,又道:“刚才忘了告诉姜伯约一句,我会宽恕他的家眷。”

      马茂揖拜道:“仆定把大将军之言,转告于姜维。”

      秦亮安排好姜维的路,觉得仿佛又轻松了一头。姜维虽是败将,但关键问题、是他手里的实力不够!这种人是对手和敌人,有一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随时可能搞事,只能杀!

      不像何骏那样的贪生怕死之辈,即便早有龃龉,秦亮也觉得没必要杀他。

      大伙出门,又循着来路回县寺;今早出门一趟,秦亮正是专程来见姜维一面。本来昨日刚进城,他就想立刻送姜维上路,只因打算见上一面,才等到今早。刚才已经见过、姜维无话可说,那便就此告别了。

      钟会很快拿着一幅画来到阁楼,让秦亮观摩。

      正是昨日刘禅君臣以亡国之礼、到营前投降的画面!绘画的笔法较粗,不是工笔画,细腻写实不足,但钟会在丹青上还是有些造诣、乍看还挺传神。

      “大将军若是满意,今日信使出发回朝廷奏事,顺带便可将此画送往洛阳。”钟会的声音道。

      秦亮随口道:“不错。”

      钟会又沉声道:“昨日仆见过

      蜀国主身边的近臣,还见了宦官黄皓一面;夏侯霸并未劝降蜀国主,一句话也没说!仆又问了王玄冲,他派到成都的几个人、见过夏侯霸了。”

      秦亮侧目看了一眼钟会:“我已听玄冲禀报过情况。”

      钟会的进言到此为止、分寸拿捏得很好,不过他的意思已经说清楚。这时秦亮卷起图画,他便双手接过去、立刻转移话题道:“仆这便拿去,把东西交代予信使。”

      秦亮犹自坐在原地,又想了一会。夏侯霸当初跑路,乃为了自保。但是秦亮此番携灭国之功、回到洛阳,夏侯霸的立场又不一样了,他的问题与夏侯玄相同。

      只因夏侯霸是羊祜的丈人,从某种角度看,秦亮杀夏侯霸、比杀夏侯玄还不方便。

      但此人与秦亮没有私怨,对于蜀汉显然也没啥归属感,堂妹嫁给了张飞而已。要说他还心向魏室,魏国这样的人却不少,单是宗室就还有许多人。秦亮稍作考虑,夏侯霸的年纪也很大了,便暂时不想动夏侯霸,先带回洛阳再说!

      秦亮还得在成都呆一段时间,至少等益州各地归降,大致安排一下各级官府的人事,才能班师回朝。

      眼下要尽快做的事,便是把蜀军降兵筛选一番,除了武将与精锐部曲、普通士卒全部放回屯田所在地!

      因为大概一个多月之后,稻谷便能收了。益州一下子多出大量人马、分驻各处,粮食不够,得继续从汉中等

      地调运;如果今年种下去的稻谷、收获不及时,搞不好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饥荒。

      。......。......。.......。.......。

      「感谢书友“忆昔情”昨日捧场的盟主!

      并谢今日书友“书友61171402”的盟主!」

      ===第六百五十五章 来时莫徘徊===

      魏军入城翌日,常年统率汉军的姜伯约、竟被直接杀了!

      费氏这才回想起那天秦亮的模样,虽然面有疲惫之色,但刚从战场上过来的人、身上确实有杀气!

      况且听长兄费伯续所言,在剑阁之役时、秦亮亲率三万余魏军漂流西汉水,根本没有退路!一旦战败、或是汉军援兵一到,秦亮就会全军覆没;如今秦亮率军攻灭汉国,怀有报復之心、确实并不奇怪。

      不过没两天,长兄伯续又回来说起了一件事,魏军开始释放汉军俘虏!

      费氏忙问道:“这么说来,魏军不会再兴屠戮?”

      伯续点头道:“成都能征调的青壮全在军中,还能反抗的人、且人数足够,也只有那些降兵俘兵。秦将军如若还想大开杀戒,便不会放走那么多益州青壮。”

      费氏脱口问道:“我们……长兄进言劝诫,起到了作用?”

      伯续沉吟道:“不好说,然秦将军是能成大事之人!他急着释放俘兵,乃因稻谷临近成熟,大概还有一个多月。清点放人、赶路也要时间,所以不能再拖延。”

      费氏细致地问道:“长兄怎么知道秦将军的用意?”

      伯续转头道:“魏军中军召见了一些益州官员豪族,命令大伙出粮食、先赈济逃难的庶民。显然秦将军担心,益州经此两年袭扰大战、粮食歉收,可能会饿死人!”

      费氏听到这里,心里十分复杂。

      伯续感慨道:“秦将军身居高位,不仅长于治军用兵,且懂农时、明民间疾苦,故知休养生息之道。难怪当年阿父深喜之,向使阿父得到了如此英雄,国家岂不大治?”

      费氏小声道:“长兄只是劝他不杀,他却还要治理赈济。”

      伯续也悄悄说道:“秦仲明也不只是拉拢,他同样有防备心,汉军诸将、亲兵部曲没有放,仍旧羁押在营,这便是能干成事的人。陛下既降,汉国在秦仲明手里、必会成为魏国的一个州,翻不起风浪了。”

      兄妹俩谈论了一会,宅邸里又来了客。

      原来是皇宫里的宦官,奉皇后张氏之命送东西过来,托费伯续送到魏军营中、交给皇帝刘禅。只是一些换洗衣裳等物。

      那天刘禅以亡国礼、前去魏军军营,自然没有带多余的东西,身边也没有妇人。然后刘禅就被直接扣在军营了,一直没被放回来!

      而伯续既参与了投降,还被魏大将军给送回了家里。所以皇后才会托伯续去办这事,容易办成。

      费氏看着长兄忙活着要出门,她心里竟然也很着急!自从那天见了秦亮一面、当时的场景她已经反复回想过太多次。不过再也没有秦亮的消息,他可能正忙着做大事罢?费氏有点好奇,只想看一眼他究竟在忙什么。

      “我想与长兄同行。”费氏心里乱糟糟的,把心里的想法脱口说了出来。

      伯续转头道:“卿一个妇人,去做什么?”

      情急之下,费氏忙道:“天气这么热,我也给太子送两身换洗衣服去。”

      伯续手上的动作忽然停下,转头看了费氏一眼,点头道:“太子与我的身材相差不大,卿去拿两身我穿的衣裳罢,这种小事、不必去太子府说了。”

      准备妥当,兄妹便乘坐家里的马车出发。成都县寺离费家宅邸,其实非常近。

      来到县寺时,只见周围到处都是魏军将士。长兄先下马车,到大门口去说明来意。

      等了一会,一个阔脸大汉便迎接出来了,与伯续相互见礼。费氏戴着帷帽,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阔脸大汉转头看了一眼费氏,说道:“我乃大将军府从事中郎、马茂,二位请随我来。”

      伯续循着马茂的目光道:“这是吾妹,她来为文衡(太子)送一些用度。秦将军那天亲临蔽府,也曾见过面。”

      费氏听到这里,也把帷帽取了下来。

      马茂恍然,又客气道:“无妨无妨,不过等一会、会有人要稍微看一下包袱,中军定的规矩,勿怪也。”

      一行人刚走到前厅庭院,便听到了阁楼上传来一阵琴声。属于旋律简单的小调,却非常感染人,一种孤寂、沧桑的气息,仿佛顿时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

      马将军也稍微驻足,倾听了一会,随着音律吟咏了几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费氏已经猜到了谁能在中军奏琴,却仍轻声问道:“谁在弹奏?”

      果然马将军道:“大将军。这首曲是为大魏太尉孙德达而奏。”

      伯续道:“仆听过魏国孙德达之名,芍陂之役。”

      费氏轻咬贝齿、忍住那莫名的感伤,“孙太尉呢?”

      马将军的声音道:“薨了,两天前,大将军刚收到洛阳来的消息。”

      两天前,正是秦亮拜谒她父亲灵位的那天,当时秦亮在灵位前跪坐了良久。也许他感伤于知交半零落,也包括费文伟罢。

      一曲罢、琴声停息,几个人才继续迈步往北走。不过马将军没有带兄妹二人去阁楼,径直去了另一道门楼前。

      马将军与门楼旁穿甲胄的武将见礼,言谈了两句,然后转身说道:“蜀国主就住在此间庭院,庭院中只有将士、没有女眷,伯续请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3 0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