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隆隆隆……”不断有马队向南冲去,山梁上开阔的山体仿佛都在顫动!
魏军骑兵前锋、经历了对付步军方阵的陷阵之战,又与蜀军援兵杀了一阵;当他们冲到南边时,其实战马的体力已经不太行了,马匹的嘶吼、喷气四处可闻,冲击速度也明显缓慢。
但蜀军崩溃的乱兵,直接涌向了后侧的预备队方阵,极其影响士气、容易破坏队列。待到魏军马兵掩杀而来时,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高头大马上、铁甲骑士迎面冲来;一些阵列中的蜀军步卒、径直跟着乱兵开始后退,阵列的混乱,叫人猝不及防!
强弩之末的魏军马队,陆续又冲垮了一个敌军后方的方阵!
就在这时,魏军的步兵阵列也及时跟上了,很快就占据了蜀汉军中秧方阵的位置。
一片魏军的军旗在风中招展,大量步兵以纵队迅速推进。中军来到敌军中间的阵地上时,才陆续组成面向左右两侧的横队。
这下蜀汉军的前军,东西两边剩下的战阵、忽然面临了两面夹击!
“砰砰砰……”起伏的地形上,一片火光闪烁。魏军步兵从侧翼发起冲击之前,前排的综合铍兵、仍然先放了装填好的铜铳,然后人们扔掉火铳,拿起长铍从敌军侧翼冲杀上去!
人群里嘈杂声响彻云霄,在魏军步军的冲锋下、蜀军队列十分混乱。蜀汉军摆在白虎山上的阵列,都是面朝北面,一时间根本来不及调整阵型!其方阵侧翼、什么兵都有,长矛重步兵、长矛重步兵、刀盾兵都一起面对了魏兵的冲击!魏军铍兵直接陷阵,冲入蜀军阵列混战。很快后面的魏军长矛重步兵也杀上来了。
潘忠部的步骑,业已全部冲到了蜀军的阵地上。后面的张猛部万余将士,亦尾随其后!
整个战线仿佛变成了个“几”字,魏军的弧形攻势,变成了从白虎山中秧的突进。
北边的魏军各部,依次循着白虎山向南运动。秦亮的中军人马,带着各种旗号器械,渐渐也到了之前潘忠部的阵地。
秦亮骑着马、一边与大量人马一起缓缓前进,一边观望着前方的战线,当即下令道:“传令文钦,率凉州军马队,沿白虎山脊往前攻击!”
军谋掾王浑抱拳领命,来到中军鼓号那里,用鼓声号声、以及旗帜就地向文钦部传讯。同时取令旗,派出中军轻兵去传令文钦。
秦亮还在山梁上,又朝东南方的山谷里观望。白虎山与青龙山之间的谷地里,还有许多蜀兵方阵,大量依仗偏厢车的车兵也在阵中!仓促之下,那些蜀军根本无法顺利撤退,也挡不住魏军。
待到整个战场的弧形攻势、继续在两翼展开,而中间突入蜀军战线的魏军人马,再从白虎山高地上冲杀下去;山谷里的敌军必将在劣势地形上、遭受两面夹击!
远处的喊杀、呐喊以及喧嚣仍然不绝于耳,战斗持续着。但是秦亮完全可以确定了,此役魏军已然大获全胜!
这样天崩地裂般的变数,连秦亮自己都有些诧异。不过他转念一想,蜀军在剑阁关失利之后、应该极大地影响了士气。
緊綳的情绪、悬着的心,仿佛也随着战场的形势变化,一下子就松开了!
一时间秦亮甚至想开怀大笑。不过一想到战胜的喜悦、其实非常残酷,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他在打赢之后也很少能笑得出来。
正如一句明言所说,战胜是除了战败之外、最大的悲剧,此言应非惺惺作态!看着尸横遍野的场面,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夹杂着失禁的臭味,还有伤兵的隐约叫唤,战场上获得的狂喜、确实很难表达出来。M..
不过大概有一种慰藉罢,只要想想战败的下场,此情此景总是令人庆幸!
于是秦亮的表现,只是仰头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钟会的声音感慨道:“大将军真用兵如神也!”
果然属官、部将们也都确定状况了,又有人憿动道:“此灭国之战也!大将军威名、必使天下人肃然起敬。”
秦亮转头回应了一句:“幸得将士用命,方能战胜。”
他忽然发现地面上有些红色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踩在泥里的花瓣。他不禁向西边转头一看,便发现几株木棉花树、满树的红花挂在枝头。
花树深处,天空依旧有阴云,不过时辰离中午很近了、天空也变得明亮了许多。山脉大地上的景象、也变得豁然明朗!
一枚花瓣飘了过来,秦亮看见了它、侧身迅速伸手抓住,放在手心里观摩了一下。片刻后,他才抬起头继续眺望喧哗的方向,随手把花瓣扔在了地上。
===第六百四十九章 观天===
青龙山与白虎山之间,宽阔的山谷里、到处都亮着火光,黑烟滚滚。宛若整个谷地都烧起来了似的!
白虎山上的魏军正沿着东面坡地而下,率先冲到山麓的人马、是许多游骑散兵。四下燃起熊熊大火的偏厢车,就是魏军骑兵给点燃的!那些骑兵里有人携带了桐油火罐,扔到偏厢车上撞碎、后面的火箭便抛射过来了,“轰”地一声,火光与黑烟一下子便冒了起来。
魏军马队一边袭扰,一边还在大喊:“举双手、扔兵器,不杀不杀!”
空中有东南风,浓烟从山谷里腾起,随着风势已经飘到白虎山脊上了。
秦亮率众穿过乌烟瘴气的山坡,竟然直接冲到了白虎山的南端、且未遇到有效的抵抗!
他在高地上勒马停了下来,只见白虎山的南边、果然有一大片开阔地。观望之下,便见文钦部骑兵、已直接杀到蜀汉军的大本营去了!
那开阔地上有许多房屋、帐篷、藩篱,甚至边缘还修建了好几座望楼。从高处望去,大营里火光闪烁,腾起了一股股烟雾;巨大的嘈杂噪音在山间回响,到处都是人。远看一切事物都变小了,仿佛一锅正在沸腾的大乱炖!
此时的场面,倒让人想起一只果子、不是从外围慢慢剥开的,而是有人从中间生生掰开了!然后才从裂缝处、向两边扩大伤口。
秦亮不再往南行进,他找了一处陡坡位置,便带着中军护卫、以及各种器械驻扎于此。
白虎山两侧都有山谷、更远处还有山脉,各处的蜀汉军仍在作战!尤其是东南面的青龙山上,占据高地的蜀汉军、一时间似乎还有战斗优势。但局部的情况,于事无补。
靠近芙蓉溪的青龙山、山势比白虎山还要高大雄壮,然蜀汉军不可能守得住整片高地!待魏军占据了整个山谷,从多处围攻,青龙山上的蜀汉军虽然居高临下、却没有那么多兵力四面抵抗。
在整个战场的分割、破碎之后,局势不可能再有逆转了!只不过追击、包抄、清缴还需要许久。
秦亮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站在山脊上,不禁环视着涪县城北面的山川形势。翘首迎风,登高远眺,此刻他好像不只是在看涪县,而是在看整个益州!仿若叫一个东临涪县、以观天下!
如果在平原上、地势当然更加开阔,但目力所及其实看不了太远。倒是在这种山脉起伏的地方,一旦爬上了高处,视野中的风物、反而十分壮阔!
此前蜀汉国、已经长时间地得到了军民认同,大致还没有到达全面败坏、摇摇欲坠的地步;因此秦亮此番灭国的时机,应该不太成熟!只靠军事一条路,遭遇的抵抗自然激烈,尤其是突破剑阁关防线的时候,他提着脑袋干的事、至今都不能确定是否明智。
但无论如何,如今他总算是得偿所愿了!眼下他已能够去具体想象,此役结束之后、所能打开的局面。实际上他最关注的地方,并非大战发生的蜀汉国、益州,仍然是在洛阳,在大魏。
……姜维此时退到了白虎山西南,正在一座山的山脊上。山坡
“唉!”姜维忽然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长叹了一声。
仅仅在一天之前,他还抱有希望!即便是此时、此刻,汉军还有大量的兵力在战场上。
然而,一切都完了!姜维没法让所有人、全都舍弃性命,拼死到底,没有人能做到。不管是那些溃逃的乱兵,还是正在设法后撤的队伍,他都不能再强迫他们、回头夺回白虎山!人太多了,执法队也控制不住。
姜维的手緊紧握着剑柄,他毕竟是行大将军事,并未亲自上阵拼杀,因此佩剑在整个战役中、几乎未曾出鞘。.
身边的部将亲兵,却紧张地盯着姜维的手,或许怕他的剑一出鞘、便是要自裁!
姜维的脸色纸白,但仍旧保持着镇定,他当然不会自裁、甚至没有要冲上去故意战死的意思。他知道,那么做毫无用处。
直到此时,姜维仍然在埋头冥思苦想,还有没有什么奇谋、能够逆转天命?至于是什么手段、要付出什么代价,他是不管的,关键是要有用!
远处的嘈杂声笼罩在整个大地上,但姜维身边竟是死一般的沉寂。
这时终于有部将劝道:“将军,现在涪关还在我军之手。先走罢,再不走、要被围在这座山上了!”
“走!”姜维当机立断,转身扶住马背,便翻身上马。
众将士遂簇拥着姜维,骑马而行,从大本营驻地的西侧山上退走。
不知过了多久,众军来到了涪县城对面、芙蓉溪西岸。大伙到达此地,已经能看到涪县的城楼。
眼下汉军主力已经大败,将士死伤、被俘起码会过半,军械辎重更是损失殆尽;涪县即便还能死守,也成为了死地!于是姜维并未打算去县城,而是带着人、继续朝涪水方向撤退。
此役大概算是背水一战,大军后方,有涪水、芙蓉溪两条河流阻拦。但并不是没有退路,涪县城西南方向、涪水较窄的地方,已经事先搭建了浮桥,原先主要是为了与成都方向、保持畅通的联络。
姜维暂时也没有去浮桥,而是在芙蓉溪西岸暂时驻留,准备先收拢一些后退回来的人马。
身边的司马师许久没有吭声了,他的神色看起来、似乎比姜维还要难受!司马师在姜维身边、一直是做谋士的事情,但他在魏国当过领军将军,其实是个能排兵布阵的将才,当然很明白汉军此时的处境。
姜维把司马师单独叫到了营寨外面,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帛书,径直说道:“上面有大将军印信,子元去东吴罢!尽快赶到巴东郡,在关隘见到汉军守将,便告诉他们、汝要前往吴国请援。”
“将军……”司马师的神情顿时十分复杂,但还是伸手接过了帛书。姜维点了点头。
两人沉默片刻,司马师又问:“将军何去何从?”
姜维道:“朝廷派了诸葛瞻到绵竹关督军,随后我便把前线的兵权、交给诸葛瞻。我与子元的身份不同,须得回成都、以听候朝廷发落。”
话音一落,彼此又是相顾无言。其实他们有很多话可以说、很多情绪想發泄,但司马师与姜维的性情有点相似之处,都是那种很冷静的人。
....。....。....。..
「感谢本书至尊书友“书友简”的又一个盟主!」
===第六百五十章 时过境迁===
次日一早,涪县的消息便以快马送到了蜀郡。曹魏大将军秦亮与汉军主力、在涪县北大战,一个多时辰便击破了汉军大阵中军,姜维军大败!
一众大臣惊惧万分,很快聚集到了皇宫偏殿里商议对策,但现在还有个锤子的对策?明眼人都很清楚,如今唯剩两条路可选,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赶紧跑!
费承看向珠帘,只见陛下的身影隐约在里面、已经是坐不住的样子,不断地转头与宦官黄皓小声说着什么。
虽然看不清陛下的神态,但陛下此时必定很慌,连动作仪态也顾不上了。而正座旁的黄皓缩着脖子、弯着腰,亦不复往昔的样子。
大伙聚在一起,与其说是商议,不如说在争吵!
有人破口大骂姜维误国。也有人说、乃因众人都低估了曹魏大将军秦亮的凶悍。
中散大夫谯周一边骂姜维,一边说出了心里话:“涪县之战前,本来可以议和。姜维等坚持要与曹魏军大战,现在激怒了杀神一样的秦仲明,敌军一旦攻入成都、城中会变成什么样?陛下与诸公又会是怎样的境遇?”
五皇子的声音道:“谯中散是想投降罢?”
谯周怒道:“现在投降也没多好的下场了!”
五皇子道:“请父皇当机立断,即刻率军走犍为郡去南中,联络江州等地汉军,仍可与贼军周旋。”
谯周立刻驳斥道:“十万汉军都抵挡不住秦亮,再去那蛮荒之地,何来人马、国力与曹军作战?”
皇帝终于开口了,用异样的声音道:“待我深思熟虑,容后再议。”
诸臣纷纷揖拜告退。这时费承才留意到,刚才诸公争吵得厉害,但更多的人其实并未说话!有些话,确实不太适合当众言谈。
因此今日皇帝召见大臣,没在正殿、而是在偏殿;可能起初皇帝就没打算聚众议事,而是想单独与一些大臣见面。但是诸臣得知前线消息之后、都来到了皇宫,这才有刚才的一阵吵闹争执。
好几个大臣都在骂姜维,费承也对姜维没有好感,主要还是因为那个刺客郭循、正是姜维打西平郡时带回来的人,而且宫里还传出了难以证实的流言、姜维纵容了刺客!但先前费承还是没有跟着骂姜维,事情确实不能混淆,涪县之战的责任、应该不能全怪姜维,关键还是力所不能及,打不赢秦亮!
费承也不去府寺了,离开偏殿之后,他便径直回家。
他乘坐马车、带着随从走到大街上时,只见已经有人赶着装满包袱的车、慌慌张张地往城门方向去了!前线的消息传得真快阿,不过能有马车的人、多半并非寻常庶民,估计与朝中官员有来往,所以耳目很灵通。
古朴的砖石街道上,偶见匆忙赶路的人、此时人还不多。但要不了多久,事情便会在市井间传开,到时候城内的景象估计会更乱。
然而形势变化,比预料中还要快!
刚刚过去五日,便听说曹军前锋马队快到凤凰山了!凤凰山位于成都城北,离成都城已经很近,一旦渡过凤凰水(沙河)、则可兵临城下!
从涪县到成都,走大路都有两百六七十里,曹军自涪县之战后、几乎没有任何停留,还得加紧行军、才能用五天时间靠近成都!
何况中途还有绵竹关、广汉、新都等城池。据报曹军没有去攻打绵竹关,而是留下了邓艾军在那里控扼路口,曹军主力则从北面绕行而过。
绵竹关的诸葛瞻先是固守关隘,发现曹军主力绕道,便聚集剩下的兵马、想去攻打曹军的后军辎重。诸葛瞻凌晨时分带兵出发,不料还是被邓艾军察觉,两军遂在分栋岭(龙泉关)北麓的山地发生大战。汉军大败,诸葛瞻等诸汉室勋贵大将不愿投降、战死于阵中。
成都附近的广汉、新都城官民则坚守不出,也没有投降、只待成都朝廷的政令。
费承眼看时间不早了,便没有赶着进宫,先等到明日一早。事到今日之田地,谁都没办法了!
但尚公主的二弟不在家里,费承遂叫上妹妹,还是想趁敌军没有进城、抓紧时机一家人见个面。
兄妹二人刚叫奴仆准备好车马,太子竟忽然来了!本来妹妹费氏还没迎亲过门、不便与太子相见,这时既然在门楼内碰见,那只能上前见礼。
太子先转头看了一眼费氏,接着才一把抓住费承的手掌,顫声道:“吾五弟死了!”
五皇子就是刘谌。费承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费承道:“父皇刚刚下诏命、准备亡国礼,五弟听说之后,便回家杀了妻子,全家都杀了!然后自尽于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