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呼出一口气,“走罢!”
其实秦亮不想再去回顾了,那时的煎熬与忧虑。在剑阁关以南的几天、着实压力最大;而焦虑的心境、大概在洛阳时就有了。或许人都会本能地抗拒不确定因素。
所以这次突破了剑阁关,定要一鼓作气拿下蜀汉国!如果一不留神吃了亏、面临只能退兵的境地,下次再想突破剑阁关,估计比今年更艰难!
数日前亮一直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心态不能浮躁,如今看来也是对的。
形势依旧不甚明朗,有时候为了实现目标,确实不能怕麻烦!
没一会,秦亮等人便走下了山坡。各部人马仍然沿着金牛道,向西南挺进。秦亮派人去前方,命令陈泰时刻注意涪县的动静,有任何军情、应立刻报于中军。
蜀汉军在历次战役中,基本没有受到重大损失,估计蜀军还有约十万之众,其中的主力应该还在姜维手里。那股大军仍是一头野兽,却仿佛变成了一头易惊之兽!
如果它忽然受了惊扰,离开涪县、沿着涪水往江州方向去了,那事情或将变得更加复杂。
……司马师等人在成都没呆几天,他们很快就返回涪县了,不过张翼留在了成都、返程没有随行。军情已到了燃眉之急的程度,朝廷自然不能商量太久,终于作出了决策。
姜维的方略,并未获得支持!朝廷作出了折中的决定,不迁都、也不议和,要姜伯约凭借汉军主力拒敌!
诏令姜维率军抵御曹兵,不得弃守涪关,置涪县百姓、将士家眷于不顾。同时调诸葛丞相之子诸葛瞻、前往绵竹关驻守。
这倒是最不让人意外的结果,成都各种主张的人都有、时间又紧迫,大概也只有折中,才最不容易立刻引发内乱罢!
姜维卷起帛书,递给了董厥。一旁的司马师道:“谯周等人有说辞,使陛下生出了顾虑。”姜维看向司马师道:“如此也好!”
二人拱手,跟着姜维走出了房间。他们走到夯土台基上,径直进县寺阁楼厅堂。
一群将领已然等候在此,纷纷向姜维执礼。姜维道:“陛下有诏令。”
众人这才分站两边,站好了队伍。董厥走到北面,展开了帛书,大伙纷纷跪伏在地、行稽首之礼。
尚书仆射读完诏令,姜维随后起身,走到前面、开口断然道:“汉军与曹军历经大小战役无算,杀敌不知其数。诸位亦曾追随于我、几番北伐,两国打了那么多年。投降者之身家性命,将全在贼人一念之间!必定没有好下场!”
诸将沉默不语,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仿佛掉根针都能听见。
姜维遂接着说道:“涪关近左,山水纵横,贼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又有轻敌之心。而涪县本是北伐时的大本营,军械、战车一应俱全,我军主力重兵已聚集于此,有地形之利、以逸待劳,只要将士用命,胜算极大!”
大伙这才陆续开口,“军中士卒沮丧,诸位须得尽快鼓舞士气。”“国家存亡,就看此役了!”
又有人站出来抱拳道:“曹军粮道险远,只要无法获胜,或将自行退兵。我军何不坚守涪县城池关隘,使其知难而退?”
司马师毫不犹豫道:“秦亮不可能知难而退。”
姜维也道:“曹军突破剑阁关,是靠出其不意的偷袭,若是时间差错旬日、一旦我军援兵至,秦亮便无法成功!如今好不容易得逞,秦亮岂会轻易退兵?”
他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道:“涪关不是剑阁关,只是防守无甚作用。曹军只要在城池附近、选择地形构筑工事,我军反而会被限制。那时秦亮再分兵绕道去成都,如何应对?”
人们听罢,纷纷赞同姜维的判断。
涪县这边、虽然也是山地,但周围的地形已不险峻,如果守军只是坚守不出、敌军要绕行总有办法。
还有后面的绵竹关、凭借分栋岭北麓的山势,看似扼守住了金牛大道,却也不是什么险关;敌军放弃大路、便很容易绕过去。
不过涪县的汉军还能四处活动,曹军想用马队绕过去、则太过冒险!敌骑既无攻城器械,粮道亦无,成都那边没有种牧草,战马要吃粮、消耗数倍于步兵,对粮道的依赖远胜步军。汉军主力尚在,若能先击退敌军骑兵,反而能增加战胜的信心!
姜维道:“只要在此击败曹军,我军尾随追击,便可夺回剑阁关,乘胜收复汉中三郡、进逼陇右关中,也不是不可能!”
他说罢挥拳慷慨道:“背水一战,此役必胜!”诸将无不振奋,呼道:“必胜!”
===第六百四十五章 定音===
这次姜维没有跑,还在涪县!
前锋陈泰部、隔日便抵达了涪县城东北,距离县城约三四十里处。两军的斥候游兵已经交手,但未见有大规模的军队离开涪县。
既然如此,此次伐蜀战争的最后一战、正应是在涪县附近爆发!
剑阁关之战,实际是双方前军的角逐,都来没得及调集大部主力;而涪县之役,聚集主力会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场战役的规模更大!不过规模越大的战役,未见得持续时间就越长。因为越复杂的组织,越容易出意外,极有可能兵力没有消耗完,整个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当然也是一锤定音的决战!
蜀军若战败,很难再重新组织大规模的抵抗;魏军亦如此,一旦这样的会战失败、赶紧想办法退兵才是正事!秦亮同样难以接受失败,眼看目标就在近前,如果再灰溜溜地回去,什么都踏马的没捞着、反而影响在魏国的威望,后续面临的麻烦更多。
秦亮率军继续走金牛道,向涪县方向挺进。这几天是晴空骄阳,小暑已经过了,天气很炎热,幸好金牛道两侧种了不少松柏遮阴。
饶是如此,秦亮也没让各部走得太快,从临近中午到下午、阳光最毒辣的时辰,他便让将士们找阴凉处就地休息。
战场上有一些不可控因素,譬如军中爆发疫疾、大量减员!益州是开发很早的地盘、尤其是成都平原附近,环境早已适合人类居住,但夏季的气候总是湿热一些,对于北方将士来说、并不是很适应。
秦亮也在军中颁发了一些律令,诸如下令各部辎重营、须准备放凉的开水,并配制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水,夜晚阴燃艾草等物制烟驱蚊。有人风热生病,则进行隔离居住。
魏军的战力、人数都有优势,秦亮对此役是有信心的,就担心出现什么意外。各国军队有强弱多寡之别,但战阵上的不可控因素很多,胜负并非简单的庙算决定。
当然他没有说出心思。不管怎样,再熬过几日,一切都会明朗起来!
两天之后,秦亮的中军人马便抵达了陈泰军驻地。
此地离城池尚有数十里之遥,南边有一处大湖泊,西边就是芙蓉溪。周围一大片丘陵地带,散落的村庄、房屋随处可见。地形低处都是稻田,丘陵山坡上也开垦过,除了种粟的旱地,还有菜地、柑橘树。
当然百姓都跑光了,兴许去了涪县城,也许去山里躲了起来。由于蜀汉官府的言论,估计魏军在益州的名声、仍然不太好。
“懆阿,呸!”骑马在后面的熊寿忽然骂了一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剥开的柑橘,酸得脸皮都皱了起来。
秦亮转头看了一眼,便听见了杨威的声音:“还没熟、当然酸涩,这种柑橘要等果皮变黄。”
身边的官员先后笑了几声。秦亮在洛阳吃过益州的柑橘,但在益州随处可见的柑橘、要运输到洛阳售卖,就变成了奢侈品,价格高得离谱。
没一会,陈泰等人便迎接过来了,人们相互见礼寒暄。秦亮发现了西边芙蓉溪上的浮桥,便不打算去中军驻地,而要往芙蓉溪边去。
“那片山里有我们的人?”秦亮遥指对岸远处起伏的山势。
陈泰道:“回大将军,蜀军主要在南边活动、尚未大举北上,我军游骑已控制附近地方。”他转头又道,“因蜀军主力在芙蓉溪西岸,仆便事先架好了浮桥,南侧锁河的铁链、是原来在西汉水拦木筏的东西。”
秦亮点头道:“玄伯不愧大将之才,做事很周全。”
他说罢、便要带着护卫渡河。立刻有人劝阻,提醒大将军注意安全,裴秀也当即献上了新制的地图。但秦亮说了一句:“还是要亲眼看看。”
于是一群人骑马渡过了芙蓉溪、来到了西岸,循着一大片河滩平地继续往西行。大伙在山脉西麓寻到了一处缓坡,径直骑马冲上了山脊!
山上除了旱地、果树林,偶尔能看到灌木竹林,夏季的杂草则到处都是,长得十分茂密。益州地区的植被,确非北方可比。
秦亮翻身下马,步行寻到了一处高地南侧。俯视下方,便能看到蜿蜒的芙蓉溪、正循着山谷流淌;山下隔着一道开阔的谷地,对面起伏的山势、也映入了眼帘。
秦亮站在棕马旁边,有时眺望周围的景象,有时埋头细看裴秀制作的地图、先找到了县城在图上的位置。
此时涪县的城市规模应该很小,即便是益州重镇、它也只是个县城。涪水与芙蓉溪汇流之处,形成了个像是“丫”字的形状,芙蓉溪在右侧、自东北方向汇入涪水;而涪县城靠近汇水口,便位于芙蓉溪的东岸,在一座叫富乐山的山里。
传言当初刘备到了益州,益州还是刘璋的地盘。两人在涪县宴饮,刘备感慨了一句“富哉,今日之乐乎”,后来蜀汉立国,那座山便被人称作富乐山。
城池虽在芙蓉溪东岸,但位居山间、有山脉拱卫;所以进出的主要地方,反而是西城外芙蓉溪上的一道石拱桥。金牛大道、涪关等也都在城西!涪水关则位于城南富乐山下的古渡口。
秦亮等人站的地方,便在县城以北、三四十里之外!
陈泰指着南边的山势,说道:“大将军且看,那一片山、其势一直延伸到涪水东岸。我军斥候多方打探、审问俘虏得知,姜维军主力,应在离此地约二十里外。一大片平坦的盆地里,蜀军设立了许多营垒。”
秦亮点了点头回应,继续琢磨地形。
陈泰又道:“南边的山、名曰白虎,从白虎山东麓过去、沿河畔道路南行,有一条开阔的谷地,可以通向蜀汉军大营。”
秦亮忽然问道:“对面的白虎山上、没看见营垒工事,山后面是什么情况?”
陈泰立刻答道:“山后边还是山,近两日来、唯有蜀军游兵在那边活动,并未设置营垒防御。”
秦亮道:“这里离姜维的大本营比较远,或因姜维忌惮我军骑兵机动,故先行收缩了兵力。”
不过收缩聚拢兵力,本来也是大规模会战的前期迹象。正如秦亮以前便有的看法,主力会战、没有双方的配合是打不起来的!十万人级别的军队,要在战场上展开就要很长时间,只要一方不愿意会战、早就提前跑路了。
身边的人陆续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
秦亮说道:“姜维不在城中,却选了一处四面高地的围城立营。我军从各个方向进攻、都是仰攻,地势上有些吃亏;沿山谷进军,则会遭受两面高地上的箭矢覆盖!最好的突破方向,正是沿着此山后面的山脊。”
这时他转头环视周围的属官部将,目光停留在了潘忠脸上。潘忠麾下的中坚营左校,在剑阁关之役时没赶上,基本没经历任何战斗,兵员还是满编!
此潘忠确实与传说中的上将潘凤、毫无关系,他的模样长得不如杨威和熊寿凶悍、个人武力亦不甚出众,但他跟着秦亮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对于中军的战术很娴熟,带兵经验也很丰富,并不会坏事。
潘忠也留意到了秦亮的目光,微微拱手弯腰。
秦亮当即说道:“明日一早,志为率部先渡河,然后沿着下边的山麓过来,要迅速占领对面的白虎山高地。”
潘忠片刻后才回过神,忙抱拳道:“仆谨遵将令!”
大伙这才明白,秦亮在安排最重要的部署了!
刚才没吭声的文钦,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个子矮一头的潘忠,立刻向秦亮抱拳道:“大将军,仆在凉州军中、选有一股勇悍之卒,请为先锋陷阵之师!”
难怪文钦的人缘不好,有时候他的傲慢、简直是不加掩饰!潘忠是庐江军心腹部将出身、如今又是洛阳中军大将,他文钦何必当面一副看不起人的神态?不过文钦这样的性情,或许倒是优点。
潘忠没有吭声,并未与文钦争吵。
秦亮不动声色道:“凉州军多骑兵,但无论在山脊上、还是山谷里,常规战术不好迂回侧击。文将军之精骑,我自有用处。”
文钦这才拱手道:“喏。”
秦亮转头,又看了一眼南面起伏的地形,能亲眼观望的地方、都清楚了;再往南走有点危险,他便不想再多逗留。秦亮转身翻上马背,遂带着随行的人、沿着来路下山,依旧驰马通过河滩地、走浮桥返回军营。
陈泰选的营地不错,地方够大,离敌军大本营还有相当的距离、且有一条芙蓉溪阻隔。魏军在这里、可以先把陆续到达的人马聚集起来。
周围到处都是房屋,秦亮便选了一个村庄作为中军行辕。时辰尚早,他又陆续召见了一些斥候轻兵将领、当面询问情况,进一步把涪县周围的情况搞清楚。
只等到了傍晚、他便打算开始部署明日的战斗序列,先发起进攻再说!
秦亮知道,大军对峙、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双方都不敢轻易决战;干得最多的事,却是小股人马的多次试探、袭扰、挑战。有时候若时机不好,僵持几个月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此役,他不愿丝毫耽搁,魏军现在的状态就很好、至少还没有出什么问题!要是拖延时间、反而出现了非战斗因素影响,岂不是叫一个夜长梦多?
===第六百四十六章 白虎===
芙蓉溪西岸,魏军中坚营左校军潘忠部、率先占领的山脊,便属于白虎山山脉。其东南方向,靠着芙蓉溪的连绵山脉,则为青龙!
两道山脉之间的山谷,才是人口居住的地方,也是大路通行之处。循着那条山谷南下,正是蜀汉军的大本营、以及通往涪县县城的大道。
而山坡上、平日并非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但是军队的进攻,并未沿着大路进行,白虎山上南北延伸的山梁、才是魏军的主攻方位!
天亮有一阵子了,不过东边的地平线上仍不见太阳,天空灰蒙蒙的。青山绿水之间,却并不宁静,一直都有人声喧哗嘈杂笼罩,仿佛无孔不入。
决定蜀汉国家存亡、乃至天下格局的大战,已然迅速爆发!
因为地形的缘故,先前各处山沟里的轻兵游骑、早已在进行拼杀。估计魏蜀两军的主帅,也不知道战斗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
漫山遍野都是人,人们的叫喊、马嘶从山间四面传来,鼓声号角声也是此起彼伏。偶尔响起的火器齐射最容易分辨,“噼噼啪啪”就像过节的鞭炮一样。
山脉、竹林草木阻隔了视线,许多将士大概都不太清楚,究竟哪些地方有友军、哪里有敌军。人们大致只能确定,魏军在北,蜀汉军在南。
不过秦亮等大将当然知道,战场情况是怎么回事。
魏军聚集兵力的主要战阵,实际是一个弧形攻势!潘忠部来得最早、先占领了白虎山山脊北端,循着高地朝南推进,正是整个战场的中秧突出部。两翼无数阵列、则沿着宽阔的山坡,逐次展开。
白虎山西麓有一片湖泊,周围还有许多小山沟。双方的斥候轻兵、要时刻监视敌军的动向,并预警可能的侧翼包抄袭扰,所以各处山沟、村子、林子里,轻兵散兵的小规模战斗、从没消停过!
而白虎山与青龙山之间的山谷大路上,蜀汉军把大量车兵部署在了那里、防备魏军的突击;但魏军并未走谷地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