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转过头,看向大路东侧的高地山林,亲自挥了挥手,喊道:“殿后撤了!”林子传来一声回应道:“领命!”姜维这才调转马头,带着随从沿着皇柏大道往南行。

      有人说、大丈夫就靠一口气支撑,姜维虽然痛失大战、但那口气显然还没有散!

      否则他大概没有心思、还到大军后方来巡视。他的神情沉重、一脸疲惫,但眼睛依旧有神,转头看了一眼骑马并行的司马师,忽然问道:“以子元之见,我的决定错了吗?”司马师神情复杂地说道:“错当然没有。”

      “是阿!”姜维叹了口气,

      “全身而退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若是今日继续大战,几乎不可能支撑到天黑,那时忽然临阵撤退,即便没有全军覆没、至少也会损失惨重!”他说到这里,脸上又露出痛恨的神色,好不容易才把到嘴的谩骂、强行咽了下去,故作冷静道,

      “那秦亮究竟是敢于涉险,还是谨慎求稳之人?”若是说秦亮是个谨慎持重之人,那他带着三万多孤军、深入汉军防线,并亲自带兵,不就是冒险来赌?

      算什么持重!但若说他敢于冒险,偏偏这连续两天的大战、表现又简直是谨慎到呆板!

      姜维在东三营位置、给了他机会,他也不去,非要在战场上咬住不放、死拼到底!

      与这种人交手,简直有说不出的难受。当时第一天大战打下来,汉军维持战线还不困难;但姜维已然洞察到,汉军的兵力消耗明显更快,他便立刻有了判断、会战多半是打不赢了。

      然而汉军又没法退出战场,因为战场已经位于剑阁关防线之内!一旦汉军脱离战场,甚至只是想收缩战线,剑阁关便保不住;唯有盯住秦亮那股主力才行。

      因此姜维第一天晚上就在想方设法,欲让曹军自己离开战场,比如到东北边去争夺小路。

      只有形势改变,双方继续角逐、来回拖下去,才有以拖待援的机会。至于东三营那边、小路可能被打穿,诸如此类的风险都是值得的!

      但是秦亮显然是要一条道走到黑,根本不为所动,就是在战场上硬拼!

      而且姜维抽调的数千生力军,也没法扭转战局,大概只能延缓一些大败的时间。

      战役进行到第二天傍晚之时、即昨晚,情况大概便已注定了!姜维当然想倾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打赢此次大战;可是如果大军在阵前崩溃,胜负同样无法改变,反而白白葬送三四万精兵,又有什么好处?

      很多大事都是这样,等到了最后时刻、其实早就已经迟了。便好像扁鹊给蔡桓公治病,非要拖到病入膏肓、弥留之际,那时才决策、愿意治,还治个锤子!

      唯一的机会,便是提前做出判断,并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当然这并不容易,很多庸将、都无法提前做出正确判断,或者明明预料到了结果,却非要不见棺材不掉泪!

      姜维犹自回想了一会,这时司马师的声音道:“就是只疯犬!”姜维回过神来,紧皱眉头道:“确实是。”这时司马师转头看了姜维两眼,又沉吟道:“将军是没有错,但做对了、反而更难。”姜维听到这里,怔了一下。

      记得司马懿与诸葛丞相是死敌,但没想到,司马师竟对姜维如此理解。

      司马师说得对,如果姜维干脆全部葬送了剑阁关的几万人,那大事便完全没办法了。

      可姜维保留了实力,那就还剩一点机会!但是因为剑阁关一失,形势迅速恶化,要实现那点机会、做起来必然更加复杂艰难!

      可司马师不也如此,司马家倾覆之后、他不也翻山越岭来到了汉国?人有时候就是咽不下那口气、瞑目不了!

      没过多久,姜维等一行人便骑马来到了汉德县。县城内外,到处都是人,大多队伍都抵达县城了,前锋大概已经上了县城南面的道路。

      姜维等人进入城内,先到了县寺。他走进厅堂时,只见几个将军、官员都在此间。

      人们相互见礼,都没什么多话,气氛相当沉闷!尚书仆射董厥主动道:“仆已派出信使,把前线的军情、上奏朝廷!”姜维只是点了一下头,然后看了董厥一眼,心道: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打了败仗、还想蒙蔽陛下的人吗?

      将军阎宇的嘴角动了一下,终于开口问道:“接下来,我军该怎么办?”姜维转过身,接过随从手里的图纸,然后在矮案上展开,埋头看了一会。

      众人都默默地跪坐在周围。姜维便抬起头道:“先去两百里外的梓潼城。”人们毫无反应,因为金牛道就是沿着汉德县、梓潼郡城、涪县、绵竹这条路直通成都的。

      阎宇果然问道:“我们要朝成都退兵?”姜维愕然!他听说宦官黄皓很看重阎宇、是想把阎宇当大将军培植,但听阎宇的言论,能做大将军?

      姜维皱眉道:“成都平原上,利于曹军铁骑纵横,去成都平原必死无疑!我们先到梓潼,是为了把附近分散的兵力、先聚集起来。”他马上接着说道,

      “先前从江油关、左儋道回调的两万人,此时差不多到梓潼了;再把两路剩下的八千人全部撤回!我军总兵力便能达到六七万。”稍作停顿,他又指着地图道:“聚集兵力之后,先假意往涪县方向行进;待曹军追击过来、我军便利用山地阻击拖延时间,然后忽然向东南、江州方向改道!那时从成都、绵竹过来的兵力,亦已抵达涪县,我军又会合成都来的兵力,可以再次得到增强。”阎宇沉吟道:“将军意欲聚拢兵力?”姜维侧目道:“不然等着被各个击破?我们向东南进军的路上,再把阆中的驻军调集起来;假以时日,江州的援兵亦至!那时我军将重新聚集近十万大军,选择山地战场,再与曹军作最后决一死战!只要打赢决战,我军不仅能收复益州,还能重创曹军主力,进而收复汉中、陇右,甚至关中!”姜维慷慨而言,但众人竟反响平平!

      大伙一时间是面面相觑。左车骑将军张翼终于皱眉道:“秦亮会去成都罢?”姜维道:“曹军进入益州之后,成都便注定守不住了。可上请陛下,成都众人走分栋岭,沿江河去犍为郡、江阳郡,暂迁都于江阳或江州;南面还有广阔的南中诸郡,可以暂避兵峰!我军则在梓潼附近山区,负责为迁都争取时间。”张翼叹了一口气,用十分复杂的目光、打量着姜维:“仓促迁都没那么简单,陛下与诸公、恐怕都不愿意离开成都。”姜维凝视着地图,沉声道:“须得离开成都!我军主力未损,尚可一战;在益州腹地山区作战,总比当初千里迢迢去陇右大战有利罢?”将军阎宇道:“涪县以东,到处都是山地,利于步军作战。姜将军为何一定要陛下迁都?”姜维道:“江州的援军需要时间、方能北上会合;最重要的是,如此可以不断削弱曹军!胜算才更大。”他深呼吸了口气,

      “我军主力忽然改变撤退方向,曹军若想跟上来,只能被迫在山间开路、重新寻找进军路线,不能再沿着金牛道运粮了。路越远、越崎岖,曹军从米仓山过来的粮道越困难;并且新开辟的道路,还得分兵保护。而我军在国境腹地行军,不仅熟悉地形风土,也可以从沿途郡县获得粮草。一面可以寻找战机、不断对敌军突出部反击,一面等时机成熟,即可聚兵大战,一举击破贼军!”众将听到这里,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了起来。

      司马师的声音道:“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既然还有机会,为何要将性命荣辱交于他人之手?朝中诸公、益州士族不情愿,朝廷便不用管他们了!只要军中将士尚可一战,陛下同意采用此略、也不是不可能。”张翼道:“道理是这样,但要说服陛下,并不容易。”董厥说道:“事关重大,姜将军要先行上书、用快马送回成都,等待朝廷诏令再说。”姜维回顾左右道:“只是上书不够,董公、张将军、子元一起兼程赶回成都,当面叙述大略利害,方能说服陛下!”大伙听罢,纷纷揖拜。

      姜维遂叫三人去准备马匹,即刻出发返回成都!没过多久,司马师等人便返回县寺来道别。

      姜维赶着写好了一封书信、给陈祗的信,交给了司马师。姜维带着殷切的心情、又送了他们一程,直到一行人的背影远去。

      ===第六百四十二章 燃烧的邸阁===

      秦亮等人骑马沿着大谷北行,很快就看到了村寨中大火冲天、浓烟滚滚!

      一行人循着火光的方向,拍马进入夯土寨子中,只见中间的邸阁已经烧起来了,空气中还弥漫着麦子烧焦的糊味,时不时还传来“噼啪”木头断裂的声音。M..

      魏军将士已经占领了寨子,但没人去救火。这种火势一烧起来,单靠水井里打水的速度,估计是杯水车薪,只能等邸阁烧尽、火势才能熄灭。

      距离挺远的地方,人都能感受到大火的温度。加上五月间的太阳一出来、在头顶上暖烘烘的,秦亮只觉更加犯困。

      这几天他都没睡好,不仅困、而且感觉非常疲惫。秦亮并没有上阵冲杀,除了驰马鼓舞将士的时候、拔了一次剑,后来兵器都未曾出鞘。然而他一直在想事情,估计双方的兵力损耗、战场形势等等,心里也是一直悬着的;脑力活动带来的疲惫,竟仿佛比干了重体力活还要累!

      现在秦亮只想找个地方躺平。但是他估计,此时躺下来仍然睡不着!

      之前不容易入眠、乃因心理压力巨大,而眼下却是精神处于憿动的状态。

      大伙拍马绕过燃烧的邸阁,往北穿过这处村寨,开阔的山谷、很快变得狭窄了许多。不多时,秦亮的视线越过山谷,眺望远处,剑阁关以及所在的连绵山脉、已然映入了眼帘。

      剑阁关那边,两翼的山脉组成了一个“丫”字,仿若两把剑交叉于此,剑阁的名字,大抵就是如此来历!

      关楼便建在峡谷中的高地上。秦亮在其南北两侧、都曾亲眼看过关楼,关隘确实并不大,估计城楼上下驻守一百人都嫌拥挤。其险峻的形势,主要还是靠地形。

      南坡完全比不上北面陡峭,关键是南坡这边、西侧的山脉并非悬崖峭壁,而是一处开阔的坡地。

      此时坡地上还能看见许多营垒、藩篱等设施,应该是蜀军留下的工事,但此时都已被魏军将士占领。剑阁关这地方,若想用劣势兵力防御南边来的进攻、几乎防不住。

      因此一旦打通了剑阁关、魏军来到剑阁关以南,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便失去了作用!

      这场伐蜀战争,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亦已荡然无存。秦亮面对的局面,也随之打开了!

      秦亮勒马驻足了一会,察觉此间谷地、好似变成了一个风口,风进入大谷之后,变成了南风。南风灌入前方的一段窄谷,风也变得更急了,裹挟着火灾产生的烟雾,肉眼可见地飘散在了空气中。

      依稀的白烟、顺风飘到了剑阁关南坡,随着地形的上升,它也随着山坡盘旋上升着。风因此好像变成了可见之物,正在循着巍峨的山势攀升!

      远处隐约的人马嘈杂、与风声混合在一起,如同是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

      秦亮仰头感受着此间的风势,这时忽见、远处一队人马过来了。北面来的人,多半是陈泰等,他们应是看到了秦亮身边的羽毛旗。

      等了稍许,秦亮又转头看了一眼南边的火光,不禁对身边的属官道:“姜维还未放弃!当初姜维从汉中郡撤军时,米仓山中的关城邸阁、都没有来得及烧,这次却烧了剑阁的邸阁。”

      大伙纷纷附和,“大将军言之有理。”

      疲惫与憿动的心情,反而让人浮躁。秦亮深吸了一口气,尽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

      形势非常好,但蜀汉军的兵力、并未受到太严重的打击。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心中鼓起的那股气,眼下还不能完全松懈。仍然需要稳打稳扎、走对每一步,直到最后的胜利!否则这么好的形势,万一出意外玩脱了、岂不可惜?

      没一会,北边的那队人马,便渐渐走近了。果然是陈泰等人,还有城门校尉王濬、大将军军谋掾王浑,以及中军大将王金虎、潘忠。

      人们神态各异,都翻身下马,弯腰向秦亮揖见,一脸敬意地见礼道:“大将军!”“拜见大将军……”

      王濬的声音有点异样,“仆这几日在葭萌关,仿佛度过了数载!今日终于重逢,仆喜不胜收。”

      秦亮注视着王濬,镇定道:“剑阁关既下,士治应该道贺才对。”

      几个人听到这里,都跟着先后拜道:“恭贺大将军,力克剑阁险关!”

      钟会的声音道:“大将军此番奇袭,真乃前无古人,叫人大开眼界!”

      王金虎也叹了口气:“我到兴安亭的时候,仲明已经走西汉水出发了。此役着实令人佩服,可等我们回到洛阳,汝外舅不得责怪我、没有劝阻仲明?”

      秦亮心道,最危险的时间、反正都熬过去了,何必再回头看?如今又提起来,想想还有点后怕!

      他回顾左右,露出勉强的笑意:“大伙都劝过,劝不住阿。”

      众人只得陪笑。秦亮转过头,指着南边的火光又道:“前军的中军行辕,就在寨子南侧,但吾等暂时不能顾着聚集庆贺。姜维是主动撤走的,其军队并未溃败,假以时日,那股人马还能恢复战力;蜀汉后方必定也有援军,只因时间短、没能及时赶到剑阁关。”

      潘忠的声音道:“剑阁关一破,蜀汉军定不能挡住大将军了!”

      秦亮道:“蜀军主力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仍不能太轻敌。前军中垒营、汉中军、凉州军等部将士疲惫,需要就地休整,安顿伤兵。陈都督先聚集人马,随我追击姜维。”

      陈泰抱拳道:“仆奉大将军令!”

      秦亮看向王金虎:“三叔麾下的骁骑营将士,也要尽快过剑阁关。”

      王金虎抱拳正色道:“喏!”

      秦亮看向潘忠:“张猛呢?”

      潘忠揖道:“回大将军,还在后面,没过剑阁关。”

      秦亮道:“卿与张猛也一起把人马调过来。”

      潘忠揖道:“得令!”

      秦亮又看向陈泰道:“玄伯的兵马最先过剑阁关,南下后无须停留,立刻进军皇柏大道、汉德县。”

      陈泰道:“谨遵将令。”

      秦亮的目光从诸将身上缓缓扫过,停留在了王濬脸上,“待我率军南下之后,将留下中垒营右校一部精兵,加上雍凉来的一些屯兵,由士治统领。士治便负责驻守剑阁关山谷,以保障我军粮草辎重的畅通。”

      王濬当即领命。

      城门校尉王濬、还没有领军作战的经验,给他的兵力也不多,其中只有中垒营右校军一部人马、战力不错。

      但是蜀汉军的主力,此时都在金牛道附近,秦亮今日便要率军走金牛道尾随,看住蜀军主力;除此之外,能威胁剑阁关的军队、大概只有阆中方向的敌军。所以无须太多人留守此地。

      何况刚才秦亮观望过了,剑阁关之所以险要、那是对于北面来的人马;如果来犯之敌在南,剑阁关便谈不上多么险要。蜀军想重新夺回剑阁关、以此掐住魏军的要地,如今已不现实!

      就在这时,大将军军谋掾王浑的声音道:“蜀汉失剑阁,国内定已人心惶惶。仆愿为使节,前往成都,劝降蜀国君臣。”

      大伙听到这里,纷纷侧目。

      秦亮也立刻回头看向王浑,只见王浑的目光刚从王濬身上扫过。

      王濬此人的出身不够好,近年是屡次立功,刚才秦亮又让王濬镇守要地,或许王浑看得有点眼热?

      秦亮随口道:“这种事很危险,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别太当真。”

      王浑拱手道:“既为大将军效命,仆当舍得头颅!况且大将军率大军压境,蜀汉君臣,不敢激怒大将军也。”

      秦亮在棕马一侧缓缓踱了一步,说道:“蜀汉国主应该不愿意杀使节,但若玄冲等被姜维逮住,那就不好说了,被杀的可能非常大!玄冲或许不知一些琐事,我就曾斩过姜维的使者!”

      王浑沉吟片刻道:“仆选几个益州口音的汉中人为随从,装作逃难的百姓,先混到成都附近,然后去见蜀汉国主,何如?”

      他的亲戚钟会也劝道:“几个精壮汉子一路,即便乔装打扮、也容易败露。此时梓潼、涪县、绵竹都在蜀汉军之手,去成都的路上,无论怎么绕道,定会撞见蜀国官吏军民;而姜维在前线,玄冲仍可能落入姜维之手。”

      属官们都好言劝了王浑几句。

      秦亮听罢果断道:“派遣使节的时机尚不成熟,玄冲且先等等。”

      王浑应该听进去劝言了,遂不再坚持,揖道:“仆遵从大将军安排。”

      秦亮呼出一口气,点头道:“现在也不是叙旧的时候,诸位各回军中,依照方才议定之事、各司其职!”

      诸将纷纷揖拜告辞。

      秦亮与大伙告别,也接过缰绳,重新翻身上马。他调转马头,带着随从们返回了中军驻地。

      不过王浑先前的主意、倒有点意思。秦亮立刻又叫来王浑,把计策稍微改了一下,让王浑去执行。

      挑两三个机灵的汉中屯兵,让他们装作逃难百姓、分散去成都。如果他们成功混入成都城,则去见夏侯霸……告诉夏侯霸,连夏侯玄都没事;他的女婿羊祜、与大将军秦亮关系也很好。他要是愿意帮忙劝降刘禅,便可将功赎罪!如果细作没见到夏侯霸,还能以逃难百姓的身份、暂且躲在成都城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23: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