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时姜维竟然看向庲降都督阎宇:“黄公公向陛下举荐阎将军,召回成都,这是寄予厚望阿。不如阎将军接这枚大将军印?”

      阎宇瞬间露出了震恐之色!别人大概只是想升官,哪愿在这种时候、承担如此大的责任?

      在这种危急关头,也只有姜维会毫不犹豫地担责,因为姜维压根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和名声,心中的执念异常坚定。

      阎宇立刻摆手道:“陛下有诏命在此,仆岂敢越权?”

      左车骑将军张翼皱眉道:“姜将军别说气话了。”

      张翼这次在朝中的言论,并没有反对姜维,所以刚才出言相劝、应该不会激怒姜维。司马师见状,也好言道:“陛下、陈侍中信任将军,当此之时,将军应先主持大局,以解国家之困。”

      姜维沉默片刻,开口道:“那廖将军立刻赶去左儋道、并派人前往江油关的半道,把人都叫回来,每路只留四千兵。余者全部向梓潼会合,然后率军向汉德县过来。”

      董厥随即皱眉道:“将军不怕曹军走江油关等地,而攻入益州腹地?”

      姜维冷冷道:“那又怎样?我都说过很多次了,秦亮的目标在剑阁关!只有拿下剑阁关,曹军的兵马、粮草、辎重,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汉国。再说阴平那边的道路狭窄单一、山石夹峙,几千人就足以僵持很久,并非燃眉之急。”

      张翼道:“姜将军行大将军事,便依姜将军的部署罢。”

      廖化拜道:“奉命!”

      廖化又问了一句:“现在调兵,还来得及吗?”

      姜维侧目道:“来不及了!但若剑阁关被攻破,一半涪县驻军还去守江油关等地、有什么用?”

      众人纷纷点头。

      姜维握紧拳头,又道:“在成都时,我便说不能这么分兵,非不听!若是涪县驻军五万多人,此刻全到了剑阁,我军何至于如此窘迫?”

      刚才张翼劝姜维不要说气话,倒是没有说错。姜维心里是有气的,此刻终于说出来了。

      见众人默然,司马师不惜说道:“主要是那谯周,在殿上胡说!”

      姜维的气应不止于此,还有他想北伐、先收复葭萌关的主张被拖延,估计心里也极为不满!

      但是司马师真想说句心里话,汉国朝廷对待大臣、确实算是仁义非常了。丢失汉中三郡那么大的责任,姜维还有不少政敌;司马师当初都以为姜维死罪难逃、会被一群人推上去承担罪责,司马师自己也在想跑东吴的事!然汉国朝廷竟未杀他,如今还能继续掌兵?这在魏国,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除非那人是权臣、把皇帝的脖子都掐住了的那种人,那么凊算只能是先政変。

      姜维终于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言,转身走到上位,在放印绶的几案后面跪坐,展开了一卷地图。

      廖化上前一步,大概正要拜别、去准备行程。

      就在这时,门口进来个武将,上前抱拳道:“报!沙水南面八里的山谷,又发现了大量贼军,不下万人之众!”

      诸将顿时一阵小声议论。

      姜维道:“知道了。”

      报信的武将刚走,门外又传来了一声喊叫:“报!”来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声音更急。

      “大事不好了!”来的将领进来先说了一句,然后才揖拜弯腰。

      姜维皱眉道:“何事惊慌?”

      来人道:“贼军大股人马沿着沙水而来,直奔东三营!擂鼓声此起彼伏,山坡上到处都是旌旗,不见其尾,我军斥候一时竟不知贼军来了多少人。”

      这时众将一片哗然,纷纷说道,“来得真快!”“寻常人马,要在山间整顿聚集,不得两三天时间?”

      按照最新的军情,曹军有南北两处大本营,沙水所在的山沟、便是曹军的北路。

      而汉军东三营,是指驻扎在剑阁关东北方向的三处营垒,总兵力有好几千人,占据险要之地;为的是防备北面的敌军、走小路绕过剑阁防线,来到剑阁关的东侧!

      先前骂骂咧咧的姜维,此时反倒冷静异样,跪坐在上位一言不发。

      将军阎宇立刻说道:“贼前军是想从腹背攻击我东三营,与剑阁关北侧的陈泰军一起,前后夹击!如此一来,贼军便能得到陈泰军的增援,并获得了北去退路!”

      还没走的廖化也急道:“我们来时,涪县援军已到南坡谷地南端,但已就地扎营。姜将军可将主力北调,前往东三营增援。”

      姜维忽然开口道:“诸位是否想过,贼军是在佯攻?”

      尚书仆射董厥有点不放心地观察着姜维,说道:“若非佯攻、我军亦未及时增援,会将何如?”

      姜维道:“董公别急,若是贼军真的打来了,一时半会也无大碍。”

      姜维必定对剑阁关周围的地形很了解,不过他还是指着地图道,“东三营驻守的地方,山高林密,且修有工事。北面陈泰军走小路绕行过来,单是行军便属不易,而想攻破营垒、更非一时之功。”

      他稍作停顿道,“贼前军沙水部从南面夹击,同样处境、越往北走,道路越崎岖。此时,我军主力若再从剑阁关南坡、向东出击,那么曹魏前军沙水部、只能先与我主力遭遇大战。”

      张翼问道:“如若贼前军是佯攻,那主攻方向可能在何处?”

      姜维用手指在地图上一指,“皇柏大道、南坡大谷南端的东侧这一带!”

      司马师看着图面,想了想赞同道:“姜将军言之有理。因贼军在西汉水岸,分南北两路,南路便也有可能是主力。”

      阎宇仍旧沉吟道:“这不合常理阿!”

      司马师脱口道:“不合常理的事,才最有可能是秦亮所为。若是曹军攻南路,那秦亮必已亲往前军。”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六百三十六章 剑阁===

      曹魏前军走西汉水奇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汉军的剑阁防线,来到了汉军的腹地。

      不过这股曹军,几乎算是一支孤军,主要是没有可靠的退路!

      大家起初也不敢相信,曹军能从西汉水漂下来;可毕竟水往低处流、恒古不变的道理,顺流而下还不算奇怪、只是让人意外。但若曹军能依靠简陋的载具、再逆流回去,那就是怪力神了,根本不是人为可以理解!

      所以汉军诸将,此时大多人的看法,仍是曹军会从北路出击、攻东三营!

      将军阎宇说得、便很有道理,“孤军深入,主将定会先找退路,此乃人之本性也!曹魏前军只要攻北路,突破东三营的防线,便能与陈泰军打通联系,相互策应。退可撤军于剑阁关之北,进亦可绕道攻打剑阁关南坡。”

      大伙纷纷点头,董厥也道:“阎将军所言极是!”

      只有司马师不吭声,他仍然认可姜维的判断。

      左车骑将军张翼道:“我也认为,阎将军之言不无道理。不过姜将军既然奉诏、行大将军事,终究还是姜将军决定!”

      姜维道:“东三营所在,地势复杂狭窄、山高林密,又有工事,适合被动固守,不适应大军展开;何况那条沙水在谷中,对于曹军进军方向是逆流,反而影响曹军行军。我看可以等等,以确定曹军进攻方向。”33

      他接着说道:“此时战场的方向,只能让曹军主动选择。但具体战场在哪里,我们仍可以伺机而动。”

      司马师开口道:“如果姜将军预料错了,曹军一两天之内、恐怕也无法攻克东三营,我援军还能重新出发,走南坡谷地、东出增援。但反过来,我军若先去东三营陈兵,却发现曹军攻南路,那时再回来,大军退路便没了!”

      司马师的这番话,无疑挺有说服力。诸将的态度立刻松动,不再反对。

      但司马师在汉国这边没有根基,又非汉国皇室的亲戚,威望有限。这时阎宇仍强辩道:“若是丢了剑阁关,汉国便无险可守,还想什么退路?”

      姜维道:“剑阁关防线的四万多人一旦被围歼,汉国才真的完了!”

      ……魏军沿着北营沟的佯攻、持续了一天半,完全没有起到作用!根本不见蜀军主力增援。

      今天下午还下了一场小雨,不过到了黄昏时分、早已雨停。秦亮在葭萌县这边的近半个月,还没遇到过一场大雨。

      前两年、驻扎汉中三郡的诸将总结,夏至左右,益州很少有大雨,果然没错。暴雨大雨要到临近夏秋之交的季节,不过秦亮现在管不了那么久的事了,数日之内,就要在剑阁关附近分出胜负!

      此时秦亮已经来到了南营沟。南营沟这边,比北营沟的地形更加宽敞开阔;除了谷底的一条小溪,南营沟北山的山坡又宽又缓,甚至能找到大片台地,确实更适合大军驻扎。

      南营沟北山、其实非常高大,但正是因为山体庞大,才使得这边的坡度比较平缓。

      秦亮已经派人召集诸将,准备下达军令。他先来到了中军帐篷,翻开地图时,他的目光立刻又被一个地方吸引,那地方、就像具有磁力似的。

      剑阁!秦亮心心念念了多久的地方,还在洛阳时就惦记上了。

      没一会,诸将、属官、参军等陆续进帐了,每个人见礼罢,秦亮便请他们在胡绳床上坐。这地方湿气大,帐篷直接搭建在地上,席地而坐实在不太舒服,还是构造简单的胡绳床实用。

      大将有邓艾、文钦、马隆,还有杨威、熊寿、王彧等人。洛阳中军来了两万多人,还有邓艾的汉中军、文钦的凉州军、马隆武都军等,地方中外军的部分人马。兵力共有三万多人。

      此次伐蜀,秦亮麾下各种中外军、屯兵加起来,总兵力近十五万之众!总体上魏军不缺兵力,但是前军缺;因为缺的是木筏与油船!

      即便是运载这三万多人、连战马都不敢多运,王濬亦已建造了数百只大木筏;确实没法继续再运太多兵马了。最近才砍伐的那些木材,其实不太适合建造木筏;因为少了阴干的步骤,筏体自重太大,运载能力差了,只能应急使用。

      好在蜀军在剑阁防线的总兵力、也多不了多少,这仗完全有得打!

      魏军各部最近陆续抓到了蜀军的斥候,也多次散出细作、去打探军情,基本可以估计,姜维手里的人马在四万人左右!

      果然又是踏马的姜维领兵!此人在汉中丢了重要的要害之地,蜀国朝廷竟还让他领兵。

      秦亮暗自认可、姜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但是他不喜欢与此人交手。因为姜维算计太多,非常不痛快,与他交手、有说不出的不爽利!

      比如这次佯攻,便没起到半点作用。战场上与名将交手,往往非常耗人,因为很多计谋都没用,最后还是老老实实摆开会战;前提还得对方愿意打。

      这时大伙差不多都到齐了,一群人挤在狭小的帐篷里,一起向秦亮揖道:“仆等拜见大将军!”

      秦亮拱手还礼:“幸会各位。”

      骑督祁大将一副地图纸竖了起来,忙活着将两根木棍揷入地面。

      秦亮也深吸了一口气。

      人有时候必须克服畏惧心!尤其是孤立无援时,不能太执着于退路的誘惑、那只是错觉!那种感性的直觉判断,某时很准确,某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罢了。

      秦亮拾起一根枯树枝,指着前侧的地图,冷静地说道:“北营沟,南营沟,这里。”

      接着他便把树枝、往左移动了一大段距离,秦亮用的图,规则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他接着道:“皇柏大道、剑阁关南坡谷地。我前军主力,明日便可尽出,从东面向这一片进军!姜维若敢不战,我军即可占据剑阁关南坡谷地,沿着开阔地、直接攻占剑阁关!”

      顿时有几个人面面相觑,神情緊张。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六百三十七章 错觉===

      帐篷不甚宽敞,一下子挤进来十余人、显得十分拥挤,大家隔得都很近。秦亮倒因此、更能看清大伙的神情。看起来,不少人都多少有些疑虑。

      不过秦亮打赢了诸次大战,在军中的威信很高,如今又是大都督、大将军、拥立新君的辅政大臣,大魏全国军政都可以由他决策。所以军中文武,很少有人会质疑他的决策。

      这时秦亮的嫡系武将熊寿开口道:“大将军,为何不干脆沿着北营沟北上,佯攻变强攻!打通了剑阁关东北的小道,与陈玄伯的人马会面,兵力粮草什么都不缺,还有了退路。”

      众人纷纷侧目看向熊寿。一身肌肉的熊寿,在言论上、还未曾如此受人关注!此时他大概是说出了一些人心中的问题。

      秦亮回顾左右,遂开口道:“狭窄崎岖的山地,利于死守;少数人马便能坚守很久,层设工事、节节抵抗,守得更久。这还不是关键,主要是姜维会派兵去增援。两边都不断增兵,直到一方预备兵力耗尽,那不还是打成了会战?”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军前军与姜维军的这场会战,注定要打;除非姜维愿意主动弃守剑阁关!现在的问题只是,会战在哪里打?”

      熊寿一脸郑重其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秦亮拿起枯枝,指着地图上、剑阁关标注处的东北方位置,“此地的退路,乃为错觉、是个陷阱!”

      他看向熊寿问道:“在这地方大战,赢了会怎样,输了会怎样?”

      熊寿答道:“赢了便能打通与陈玄伯军的联络。输了……”

      “输了还是没有退路!”秦亮环视周围,“情况与从南营沟出击,无甚区别。而自南路打这里、皇柏大道之东北,输了自然也无退路;可赢了就能直接拿下剑阁关,甚至可以尝试切断蜀军退路,将姜维部尽数围剿在这一带,一战定鼎乾坤!会战只要赢了,还用考虑退路吗?”M..

      熊寿一脸恍然,众人也附和起来。

      秦亮又道:“在北路的地形会战,利守不利攻,搞不好、会耗在那里很长时间。岂不说蜀国后方可能会来更多增援,便是耗得太久,我们前军的粮道、箭矢、弹药补给也很困难。因此我说,这地方就是个陷阱。

      而南路地形开阔、几无险可守,可以迅速分出胜负。姜维敢不决战,我军直接进军,占据剑阁关南坡大谷!此谷宽阔平坦,纵深近二十里,前往剑阁关南坡毫无阻力,直接可夺取关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