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凌那种级别和家势的人,确实不可能投靠谁,只不过是没拒绝曹爽的示好而已。王凌也没拒绝过司马家的示好。
曹爽是辅政大臣、实际是主政者之一,不存在谁沾上关系就是曹爽的人,那么算的话朝廷内外绝大部分都是曹爽的人了。毕竟像卫氏那样、明着不给曹爽面子的人是少数。
司马师点头认同。两人慢慢喝下了第三轮酒,司马师忽然沉声道:“仲明可知,秦将军为何会失去官位,被下令归家?”
秦亮皱眉道:“仆与族兄相隔千里,已有好几年没来往了。”
司马师低声悄悄说道:“明皇帝起初定下的辅政大臣,包括有秦将军,这不是什么秘密。后来明皇帝在别人的‘进言’下才改了诏命,原辅政大臣中掌有兵权的宗室不满,若要进宫询问、只有皇宫内外那些文官是挡不住的,但最终没人能进宫。而大将军彼时在洛阳,为中外军中的武|卫将军。”
秦亮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司马师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仲明感大将军之恩,大可不必。”
秦亮不吭声,他觉得这种事没必要表态了。
司马师也不再多说,径直把酒杯放下,说道:“对了,先前上茶的女郎,仲明若喜欢,可以带走。”
啥?秦亮又是一愣。看来这司马氏、还是把秦亮当成小角色来拉拢的,否则应该找个稀缺点的资源。这么随便拉一个女人就了事?
秦亮即便觉得自己可能摊上大事、也不后悔娶王家女郎,但他并不情愿把刚才那女郎弄回去,让温暖舒适的家里变得气氛紧张。一分钱一分货,代价不值。
至少在目前,他其实很想与司马氏搞好关系,所以他开始想办法委婉地提醒司马师:换个好点的来。
秦亮小声笑道:“仆家有个煮饭的年轻妇人,已经成婚,拙荆却也问了她好多次话。仆若这么把一个美人带回去,可不得鸡飞狗跳?拙荆(王家)问起,仆该怎么说女郎的来历?”
司马师听到“拙荆问起”便不再勉强,只得陪着苦笑。
秦亮道:“君之好意,仆暂且心领,以后有机会,再拜受君惠。”
司马师点头道:“也罢。有机会来太傅府作客,府中只要是仲明看上的人,只管说,我绝不吝惜。”
===第七十一章 除非===
以前无人问津的秦亮,最近好像一下子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才见过司马师,高柔又想见。
次日一早,秦亮第一次到校事府,刚刚赴任,他便收到了高柔的书信、邀请他去廷尉府用午膳。
高柔就是廷尉,九卿之一。廷尉是负责刑狱方面最大的官,后来应该会演变为大理寺卿。现在的廷尉,实际比后来的大理寺卿权力还要大,因为尚书省只有五曹、还没有刑部。
曹魏的中|央机构正在向三省六部制演进,当年曹操似乎有进行中|央集|权的意图。但目前的三省六部制远未成熟,所以尚书省没有刑部很正常。
司马氏、高柔、曹爽、校事,各方关系好像有点复杂,整得秦亮一下子在心里没怎么理顺。而且他今天起来得很早,感觉稍微没睡醒,以至于已经身在校事府了、他还有昏昏沉沉的感觉。
校事府离皇宫比较近,果然设置之初就是为了就近为皇帝服务。秦亮今天第一次来,正在校事官们的带引下,参观熟悉府中各处。
前来拜见的校事官有十多个,人太多,秦亮也没记住大多数人的名字。但他特别记住了其中一个人,名叫尹模,其他人都叫他“尹典校”。
秦亮发现校事们对这个尹模姿态最恭敬、与之说话时的音量都会小几分,秦亮顿时猜测这家伙可能是校事府的地头蛇。尹模是个长着络腮胡的大汉,脑袋像个冬瓜形状、反正有点奇特,眼中有凶光,一看就不是善类。
但目前,尹模在表面上对秦亮还算给面子,秦亮也没急着找他的茬。
秦亮虽然个子高大,但其实给武夫们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没有多少威慑力,譬如之前秦亮在寿春刚认识那些武将,便没人给面子,还有人想直接给他来个下马威。主要还是因为秦亮年龄太年轻,皮肤长得白净、会给人不谙世事的错觉,而且他的履历上有太学经历、掾属官职,直接就是文官经历。
尹模这么个凶狠的地头蛇,能给秦亮面子,估计是看在校事令这个主官的官职上。
目前的官府不像后世那样,各种牵制掣肘、预防官员形成山头,现在的主官权力极大,几乎对佐僚、属官拥有绝对权力。生杀予夺的权力不是所有主官都有,但任命、开除属官的人事权是比较稳的。
秦亮在大魏观察了这么久,他认为此时的官府权力配属方式、可能是和纸张有关。制衡复杂又要行之有效的制度,需要大量公文进行书面办公,以目前仍以竹简为流行书写方式的现状,那样的情况简直是不能承受之“重”;办公交流以大量口头方式进行,就需要简单明晰的组|织方式,否则容易扯皮陷入混乱。
所以即便秦亮是个文官形象,这些佐官和下属、若想跟主官过不去,绝对是自讨苦吃。主官就算斗不赢他,一怒之下、直接开除了事,除非他有关|系、有直属更高的大官强行保他。
秦亮刚想到那个“除非”,尹模便说:“仆在大将军府,怎么没见到过府君呢?”
“额……”秦亮顿时站在原地,转头道,“景初三年年底之前,我有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大将军府,不过后来去淮南了,不在洛阳。”
尹模恍然道:“原来如此,难怪,那阵子仆好像有差事出洛阳了。”
秦亮和尹模一站定,前呼后拥的人们都停下了脚步。
这时秦亮指着不远处正在“叮叮当当”敲打铁链的棚屋,随口问了一句,“校事府有牢房吗?”
尹模答道:“有的,稍候便带府君去巡查。”
秦亮点点头,站着又看了一会儿打铁链的场面。他看着那个拉风箱的汉子,只见那汉子把木柄拉得很出来、几乎要离开那个名叫“橐”的风箱了,然后才用劲摇摆将其推到底,于是空气从一个叫“龠”的管道通入、灶里的炭火烧得非常旺。应该需要点力气才能干那活。秦亮本来就有昏昏沉沉,看到这么娴熟的劳作,不禁有些走神,好像自己变成了那个拉风箱的汉子。幅度大距离长,风箱鼓风便发出了十分沉闷的声音、灶中烧铁的火焰“呼呼”作响。
本来是个简单无聊的打铁链场景,秦亮偏要站着看,众人也没法子、只能陪着。
没一会儿秦亮终于回过神来,顿时对自己的走神和迷糊有点懊恼。他心道,不能再整天沉|迷家里蹲的快乐时光了,就算不太喜欢这种地方、也得硬着头皮在外面闯荡,毕竟他已是秦家的顶梁柱。
想起来,前世的他就喜欢家里|蹲,不怎么喜欢社交,喜恶似乎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只不过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生存总是第一要考虑的先决条件。
秦亮遂定住神,面对着已经停下来的人们,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朝廷里很多人本来想要裁撤校事府,只是暂时没动。我来做校事令,便是希望校事府能有些作为、能保留下来,如果失败了,那大家都各寻出路罢。”
简简单单几句话,众人顿时就议论纷纷,时不时用复杂的眼神看秦亮。
正如秦亮之前的想法,大魏的官府机构、并未真正发展成熟完善,譬如对于失业的官吏、无论武将还是文吏,几乎没有善后制度。最终大家只能自寻出路,就像入仕也是自己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
如果是有食邑的侯爵还好,爵位一般不会取消、有的爵位还能世袭,回家继续食邑。又或者像秦亮的族兄那样,做官的时候收钱不办事、搞了很多钱财,回家了不失为富家翁。还有世家大族,侵吞了大量土地人口,回家照样做大地|主,而且子弟通过中正官品评、极可能家里还会有人入仕。
但这些校事官多半出身不怎么好,很多人来路都不正,失业了恐怕要打回原形。原来是什么,分分钟回到从前。
秦亮也实不只是说来吓人的,校事这玩意本身就是皇帝的工具,现在皇帝说话都没啥作用,裁撤校事府变得越来越可能了。何况也确有很多士族、一直对校事府相当不满。
真实的情况才吓人,光咋呼的话、谁也不是吓大的。秦亮见大伙儿被吓住了、有了生存压力,顿时暗自感到满意。
秦亮也没多的话,几句话说完就迈步开走,大伙儿也跟了上来。他自己也很厌倦以前的公司老板“我简单地说两点”,就那么几句话,不用分一点、两点。
他把整个府邸转了一圈,便叫大伙儿平时干嘛、就去干嘛,什么具体指示都不给,也不管什么事。毕竟校事令是新设置的官职,在秦亮到来之前,他们也能正常运转。
秦亮则来到了邸阁,叫人把近期有文字记录的卷宗都搬过来,先看卷宗。
很快临近中午,他便拿着高柔的书信,离开邸阁、下令备车去廷尉府。今天负责车马的人是王康,但有个校事官带了一队人马、主动要随行保护。
秦亮一直都没人保护、好像也不太需要,一下子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想想,壮一下五品声威也还行。
他问了一下这个热心的校事官:“卿叫什么名字?起先人太多,我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人。”
校事官年纪不大、估摸接近三十岁,相貌还不错,一身精壮的瘦肉、脸也耐看。他拱手道:“仆隐慈。”
秦亮随口问道:“隐蕃与你是亲戚吗?”
隐慈摇头道:“应该不是,仆与隐蕃从未有过关系。”
秦亮便不再多问。主要是隐这个姓特别少见,他才这么问了一下,若是对方姓张、王这些,秦亮问都不会问。而且当年的隐蕃也是魏国的奸细,做得很成功。
“叫厨房给你们留点饭,我午膳后才会回来。”秦亮说罢走上马车。
去廷尉府还有点远,几乎要走完皇宫南边的一整条东西大街,穿过驼铃街十字路口,来到洛阳城东部才能到。不过看日头,估计赶得上午饭。
一队人马进了廷尉府,随从留在前面的院子里,秦亮自己走上石阶,去了廷尉府前厅。此时的大房子、阁楼,好像几乎全都建在台基上面。
有点意外的是,机构挺大的廷尉府前厅,此时只有寥寥三人。坐在上位的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应该就是这里的主官高柔。
司马懿、王凌、高柔、孙礼都是曹操时代熬过来的人,孙礼最年轻,这帮人还活着的应该不多了,多半彼此都很熟悉。所以秦亮姑且先揣测,相比曹爽、高柔可能与司马懿的关系更好。
高柔虽然是九卿之一,但初次见面他也站了起来,并离开上方的位置、走到了西侧。秦亮上前与他相互揖拜,并作自我介绍。
高柔长了一张国字脸,年纪大了脸上皱纹不少,但眉间的竖纹最深。这么一副严肃的相貌,确实很符合搞刑狱的身份。秦亮来之前稍微打听了一下高柔的事,此人从曹操时代就干刑狱,估计曹操就是看他的相貌给的官职?
“仲明请入席。”高柔道,“上菜罢。”
秦亮沉住气,不管那么多先白吃一顿再说。他还是那样,没必要的时候,话不想说得太多,先听听高柔怎么说、邀请自己来是什么意思。
但实际上秦亮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多半与校事令这个官位有关。
===第七十二章 大饼===
大块烤小黑猪肉端上来了,香味顿时弥漫在空气中,这猪肉有点味,但肉质很溶和、口感不错。此时的饮食烹饪、较之后世确实简单,分工更细的工商业也很凋敝,食物来来【创建和谐家园】都是那些做法。但是对于富贵者来说、其实吃得还行,只要是整块的肉食本身就能满足口腹之欲,就像战斧牛排。
当然如果是庶民吃那种粗糙带皮的麦饭、粟米饭,麦麸磨在一起做的饼,喝着米粥、没有调味品的菜糊糊,生活确实有点苦。只能说、活着就不错了,说不定有时候连那些东西都吃不上。
“现在是有肉吃。”高柔开口道,“若不计长远,下顿就不一定咯。”
秦亮刚拿起来的肉在手里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高柔这老头一眼,心说:你说话还真有意思,说得我吃你一块肉、就欠了天大的人情,老哥能不能大气点?
高柔生怕秦亮听不懂,接着说道:“功名得到太早,易轻狂,不一定是好事,老夫说句倚老卖老的话,人还是要多经些苦、多历练,不要急功近利。”
秦亮听到这里,几乎想打个饱嗝,这“大饼”吃得好饱,可惜是画的。
他心道:十几岁就可以随便拉个小美人到厢房里撩起裙子的钟会,给高老点赞。满腹天才韬略、混到中年还是掾属的邓艾,也给高老点赞,这还得感谢司马氏识货,不然邓艾一辈子只能守稻草。
但高柔可能真心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连他自己都信,什么吃苦是福云云,说得是一本正经。可惜类似那种话,秦亮早就听得耳朵起茧了,他不仅不信、甚至觉得有点想笑。譬如十几岁少年就能揭开漂亮女生衣服,那种好奇新鲜亢|奋急切美好的心情,那是以后年龄大了能弥补得来的吗?
何况人们挂在嘴上说等有钱了如何如何,大多时候不过是驴子面前的胡萝卜罢了,说不定越到后面、只会过得越窘迫,最后得到的只有无奈。
不过秦亮觉得、与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一般见识,反而显得自己不稳重。他腹诽了一阵,面子上却道:“明公所言极是,亮尚需时日,向各位前辈学习。”廷尉虽是全国刑狱方面最高级的官员,却并不是校事府的上司,高柔管不了校事府、不然何必请秦亮来吃饭?但高柔这种四朝元老,在大魏朝廷的关系多、声望高,莫名其妙就得罪这种人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所以秦亮表现得还算谦逊。
不料秦亮稍微给点面子,高柔竟然说上了头,他可能觉得秦亮这“儒虎可教矣”,便继续说道:“目光要放长远,有些事该谢绝就谢绝,何必非得为谁卖命?”
秦亮一本正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心道:可我已经接受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们是光说白话,也没见谁给我一个五品官,最后还是曹爽给的。这官差是差了点,可它是五品。
高柔又道:“现在写辞呈也还来得及,明日老夫就上书,把那什么校事府裁撤了。”
秦亮终于忍不住说道:“若仆接受官职的第一天,马上就要辞职,恐怕会显得仆为人出尔反尔,没个定心锤,不太好罢?”
高柔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地用苦口婆心的口吻道:“太原王氏也算是名门望族,仲明既然与之结为姻亲,不为自己的羽毛和将来着想,也该为王氏的名望想想。老夫不是看仲明在淮南对国家有功、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能吏,老夫便懒得说卿。老夫这是为卿好,望仲明多想想。”
秦亮揖道:“明公好意,亮心领了。亮上任后定谨记明公诫言,不敢肆意妄为。不过仆在事先、已告知了外舅,明公请安心,不会出什么事。”
高柔听到这里,已是无可奈何,只得叹了口气道:“可惜了大好儿郎,卿好自为之罢。”
但秦亮细心发现,高柔似乎在窃喜。确实高柔今天摆“鸿门宴”,逼秦亮辞职、也许并不是目的,施压的效果达到就行了。
两人不再多言,午膳后也只是说了几句客套话,秦亮便告辞走出前厅。本来他主要是想来尝尝廷尉府的庖厨手艺,结果一顿饭吃得并不轻松,还被人按着给灌了一肚子大饼,踏马的。
秦亮在门楼旁边见到了王康,忽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便问道:“那个隐慈呢?”
王康道:“跑去找人了,说是想求人,放他探狱。”
秦亮皱眉道:“校事府的人被关到廷尉府牢狱了?”他意识到王康也是第一天来校事府,便又回顾左右,瞧着那些士卒。
士卒们都默然,有人欲言又止、但终于没人吭声,这是一级管一级。毕竟秦亮今天刚来,这些小卒主要还是听隐慈的,不敢多说话。
王康答道:“应该是,仆也不太清楚是什么事,没机会多问。”
秦亮也不勉强,只是心道:皇帝不强,校事府也就不行了的样子,按理来说、是校事府要弄这些当官的,现在倒好,校事府的人被廷尉给抓起来了。
所以曹爽权势再大,他也不是皇帝。想当年曹魏皇帝强势的时候,校事府干了多少得罪人的事、简直是过街老鼠,但皇帝要保,官员们嘴皮子说破了都没用。
“随他去办自己的事罢,我们先走,回去你们还得吃午饭。”秦亮招呼众人道,便弯腰从后面进了马车。
这个隐慈,尼|玛,说好的是来保护我、还让我生出了点好感,结果是为了蹭|进廷尉府,想探监。
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秦亮回到了校事府。他在邸阁附近没见到尹模,也不知这个大头目去哪了……这些人上值时间好像很自由,干什么去了招呼都不打。
不过秦亮心里也有数,他此时在校事府上下没什么威信,大家给面子、完全是看他腰间挂着的那枚印绶。秦亮也不急,继续在厅堂上看简牍,见到那些校事头目,便随便聊几句,先记住姓名。至于人数更多的小卒、都是些什么来历,他暂时是没时间了解。
大头目尹模应该是曹爽的人,早上说过话已经很明显。除了秦亮,尹模在校事府的权势应该是最大的。但曹爽对此人应该并不太满意,主要是办事结果的问题。
当时在大将军府,曹爽的评价、秦亮记得很清楚。没干成过一件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是一群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