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及至下午,秦亮才去了内宅东侧的庭院。

      他走进门楼,很快就看见、潘淑从对面房间里迎了出来。这座庭院挺小,隔着天井,潘淑随后便走到面前,彼此揖拜见礼。

      秦亮拿出了书信,交给潘淑。潘淑展开看到字迹,眼睛里立刻露出了惊喜之色!果然潘淑的心并不在洛阳,念想着的、还是东吴的亲朋好友,哪怕有些人关系不一定好。

      不过秦亮并不是很在意。他对潘淑有兴趣,除了因为潘淑的身份、以及十分美貌的长相,主要还是因为马茂说的那句话,说潘后有神性!

      秦亮发现自己对一些玄虚之物,越来越有兴趣了。其实刚到魏朝不久,他最大困惑、便是自己为什么能来到古代!因为后来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只能先顾眼前,才渐渐把此事抛诸脑外。

      潘淑站在檐台上,迫不及待地看了一遍书信,又屈膝道:“多谢秦将军送来书信。”

      秦亮笑道:“王后安心,我是把王后当客人,并不会幽禁、限制王后与外界来往。”

      潘淑看了秦亮一眼,说道:“请将军到厅中入座。”

      秦亮拱手道:“请。”

      这时潘淑转

      身迈步,秦亮忽然发现她的脸颊一侧、有一颗微肿的红点。两人并排往前走,他忍不住又转头仔细看了一眼。

      因为潘淑的肌肤雪白细腻,五官十分精致漂亮,无暇的外貌、正有一种出尘的气质,很符合所谓神性的说法。但是秦亮忽然发现了明显的小痘,一下子就觉得好像退去了一些仙气!在室外明亮的光线下,他看得细致、甚至看清了那乌黑秀发边缘的浅色绒毛。

      潘淑察觉到秦亮的目光,伸手摸了一下脸颊。

      秦亮遂大方地问道:“庭院里有蚊虫了?”

      潘淑却摇头道:“稍有水土不服。”不管怎样,东吴女子的口音和音色,确实酥软好听。

      两人在厅堂上跪坐下来,没一会潘淑带来的小侍女、便端上了茶水。

      潘淑之前带了一瓶疑似毒酒的东西进来,后来吴心过来、给收走了。但秦亮不是来喝茶的,便没有动面前的茶水。

      这时潘淑主动问道:“朱公主来信、谁送的信呢?”

      秦亮道:“信使是吴将潘翥的侄子。我在羡溪亲自见过潘翥,他被魏军俘虏,后来给放了。”

      潘淑的眼神微微一变:“我知道此事。”

      看来潘翥带去秦亮的劝降信,潘淑估计也听说了的。

      秦亮随口问道:“潘翥与王后是亲戚吗?”

      潘淑摇头道:“只是同姓而已。”她沉吟片刻,又道,“我要不要给朱公主回信?”

      秦亮正要说此事,“这便是朱公主冒险写信的

      目的,证明王后身在洛阳。”

      潘淑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但仍旧抿了一下朱唇:“若非朱公主及时相救,我早已被歹人所害了!”

      秦亮淡定地说道:“王后感激朱公主救命之恩,自是应当。但也应该明白,当时如果王后被杀、对朱公主并无好处;而今利用王后的回信,却有极大的作用。”

      潘淑的秀眉紧蹙,垂目想着什么。

      秦亮见状,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王后在建业王宫时,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亮有了嫡子的名分。但若朱公主此时能证明、王后已逃到洛阳大将军府,吴国主孙仲谋便会认定王后受辱,恼羞之下、极可能下诏废黜王后。”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进而孙亮的嫡子名分受到影响,因此太子位不保,这时孙和就有翻身的机会了。支持孙和的士族之首,不正是朱公主的夫君朱据?”

      潘淑的目光在秦亮脸上徘徊,“初见秦将军时,妾只觉将军英雄气概,宽仁大气。不料将军对于阴谋诡计也很擅长,完全不输宫廷妇人,竟又对吴国内的勾心斗角、知道得那么清楚!”

      秦亮道:“这些事与妇人丈夫没什么关系,无非都是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我要是只相信场面上的东西,能坐上高位吗?又怎会对王后说,曾经想过大事不济、逃亡东吴?”

      潘淑仔细看着秦亮的眼睛,轻轻点头,接着小声道:“但我并没有受辱

      。”

      秦亮淡然道:“谁会相信?”

      “是阿!”潘淑长叹了口气,忽然问道,“秦将军也很希望,孙亮能保住太子位?”

      秦亮怔了片刻,坦然说道:“正是。一旦孙仲谋薨,孙亮接任吴国王位,无论如何也才七岁。如果魏国到时候发起灭吴之战,进展应该会容易一些,可以尽量减少将士百姓的伤亡。”

      “这……”潘淑的神情变得十分复杂。

      秦亮又道:“在这件事上,我与王后的立场一致。”

      潘淑直视着他:“为何一致?”

      秦亮道:“亡国之君的待遇,总比孙家其他宗室要好,按理应该封个侯养着,仍旧可以锦衣玉食。大势如此,王后也不用怪我。”

      潘淑沉默了好一会,不时观察秦亮一眼,终于开口道:“以将军之见,如果孙亮做不成太子了,眼下可有危险?”

      秦亮想了想道:“孙亮对各方并没有什么威胁,且是宗室王子,性命应该无忧。不过王后若是回去,却仍有危险。”

      潘淑疑惑道:“孙亮都不是太子了,我对他们有何威胁?”

      秦亮摇了一下头,冷静地说道:“王后的实力太弱,又让孙鲁班不满,弱者拿弱者出气、有何稀奇?”

      潘淑颓然跪坐在筵席上,久久说不出话来。

      秦亮看了她一眼,语气缓了下来:“话说得有点直接,不过我对王后并无恶意。但请王后权衡利弊,暂且不要给朱公主回信。我倒是可以写一封亲笔信

      ,带去东吴交给朱公主。”

      怔怔出神的潘淑忽然回过神来,“秦将军为何要与朱公主通信?”

      因为内部争斗的失败者、都有被外部拉拢的可能,秦亮只是想试探一下,反正吴国信使也要回去。秦亮遂说道:“没什么坏处。”

      但是潘淑的反应,让秦亮觉得有点意外,他立刻好奇地问了一句:“朱公主、是怎样的人?”

      潘淑看了他一眼,说道:“她以前不怎么干预朝政。”

      秦亮沉吟片刻,又道:“长什么样子?”

      潘淑不答,语气有点酸:“敢情吴国的传言是真的,魏国人喜欢已为人妇的女子?”

      秦亮发出“额”地一声,不知如何回应。

      说自己喜欢人妇,当然不对,若是娶为妻子、朝夕相处感情亲密,而且有得选,他当然喜欢未经人事的女郎!但若不用负责,那人妇与女郎有什么区别?只要不是风尘女子、或者太过随便,管她心里想着谁,重点是姿色如何。后者有时候还更好一点,相互慰藉而已,不会觉得太亏欠了对方;当然如果令君在乎,他也愿意克制。

      于是秦亮不答,径直拱手道:“我便不多打搅了。王后若缺什么用度,只管告诉令君、或者吴心,切勿拘谨。要是因为人生地不熟,觉得不习惯,也可以出府邸、前去潘夫人夫妇住处走动,我叫吴心给王后安排一辆马车。”

      潘淑轻叹道:“在魏国遇到的人、幸好是秦将军,

      我对将军感激之情发乎肺腑。”

      她说罢朝秦亮俯身顿首,一只手竟然提前按到了衣领上,礼仪显得有点奇怪。

      秦亮想提醒她,府上不缺丝织品,可以自己动手缝制两件合身的里衬。不过他随即感觉、说出来不太好,便未多言。

      「欠了两位书友的加更。最近周边修缮线路,老是通知停电,只好稍微推迟加更,我会在本月之内补上哈。」

      ()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夫当关===

      .,大魏芳华 !

      一早天刚蒙蒙亮,秦亮就与大将军府的属官们见了面。大伙聚集在阁楼上的西厅中,一起吃早饭、称为旦食。

      魏国的士族豪族,已经渐渐形成了少食多餐的习惯,一天通常要吃四顿。但一些出身寒微的人,依然一日两餐,这反倒符合先贤的教导。

      譬如王康便经常只吃两顿。因为大将军府管“昼食”午饭、常常也提供旦食,所以王康有时是吃三餐,正好与秦亮的习惯一致。

      也有一些人不在大将军府吃旦食,比如军谋掾王浑、经常吃了早饭才来上值。大概是大将军府的日常旦食、确实不怎么样,多半还比不上王浑家里的膳食。

      此时王浑便只是饮茶,秦亮等人则大快朵颐。清晨的空气中响着“稀里哗啦”喝菜稀饭的声音,莫名有一种奋发的气息。

      秦亮吃饭总是很香,把分餐在面前的菜稀饭、芝麻饼、鸡子、泡菜吃得干干净净,除了蛋壳什么都没剩下。

      待侍女们入内收拾了小木案,秦亮便跪坐在上位说道:“东吴国主孙仲谋病重,蜀国失汉中之后动惮不得,依诸卿之见,此时大魏可有进取机会?”

      众人一阵议论,军谋掾王浑拱手道:“仆以为,待到秋冬之际,我军可再攻江陵!即使攻不破江陵城,至少可以劫掠吴国荆州各地,退兵时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从事中郎马茂的声音道:“西陵都督乃步协,因孙和做太子之时,其父步

      骘出任丞相、支持鲁王孙霸,故与好几家大族结怨。孙霸被杀,步家或又有不满。待大魏军出击荆州,可遣使拉拢步协,使其按兵不动。”

      满脸络腮胡的钟会却微笑道:“大将军志在攻灭吴蜀、结束纷乱,中兴大魏,岂会在意袭扰之类小打小闹?何况江陵那个地方,如魏军不能在江上克制水贼、并同时拿下江南之地,只是攻下江陵城也守不住的。”

      听说王浑好像要娶颍川钟家的女郎,所以钟会反对他的主张,王浑的反应也不大。

      王浑沉吟道:“若要趁孙仲谋去世、大举进攻东吴,那只有一个办法。先调集船只到淮水、然后进中渎水,时机恰当,便自徐州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建业!但是这样的方略太冒险,一旦攻不下建业,大江上的水军又落了下风,大军便回不来了。”

      马茂也道:“当此吴国主病重之时,必定会重兵防着中渎水。”

      王浑点头道:“尤其秋冬到春季这段时间,吴国定有防备。”

      秦亮当然不会选择这样的军事冒险!以他现在的处境,根本没有必要那么干。

      虽然吴军在羡溪之战中损失了数万人,但吴国从各地再凑齐二十来万兵力、仍然问题不大。魏军若从一路跨江进攻、不顾后路,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攻打吴国的战略,其实秦亮早先便与羊祜、杜预等人谈论过。在这件事上,秦亮比较赞同羊祜杜预的看

      法,便是要凭借国力优势,全面进攻、泰山压顶,从各路战线上压垮吴军。

      不过秦亮一时没有表态,任由属官们谈论。

      长史陈骞终于开口道:“我军应该攻打蜀国!”

      王浑侧目,想了想道:“米仓山虽不如秦川那般险峻,但剑阁关易守难攻。攻不下剑阁,则道路险恶、粮道艰难,难有进展。蜀国群山之险,不亚于大江天堑阿!”

      钟会向秦亮拱手,接着面朝王浑道:“不过大将军调文钦去西线,又不断从关中、河东等地向汉中调运粮草,不正是看中了西线?大将军知兵善战,从无败绩,对兵事的见解,绝非仆等可以企及!大将军既然看向西面,便一定有其道理,并有克敌之法。”

      秦亮不禁转头看了钟会一眼。然他转念一想,自己向西面下达的各种军令、并不是什么秘密,属官们都能查到,长史陈骞还经了手;能被钟会等人猜到目的,确实不是难事。

      这时钟会又笑道:“陈长史是这么想的罢?”

      陈骞道:“士季一说,确实也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蜀国国力最弱、失去汉中之后人心动摇,而我军也无须训练水军、便可发起进攻,应该更有机会。”

      陈骞与钟会的性情不太一样,两人应该都猜到了秦亮的倾向,但只有钟会说出来、且对此颇为得意。

      众人都转头看向秦亮。跪坐在上位的秦亮,立刻便察觉到好几双眼睛的瞩目。

      秦亮

      便开口道:“卿等说得都有道理。我看大事不能太急躁,可以先让西线诸将袭扰进攻蜀军,持续削弱蜀国力量。”

      大伙听罢一起拜道:“大将军英明!”

      秦亮还礼,转头看向王浑:“裴季彦擅长观察山川形势,尤善地形地图,卿见到季彦时,请他到府上来见一面。我想举荐他为陈都督参军,先去西线考察。”

      王浑拱手道:“仆遵命。”

      秦亮拍了一下手边的一叠文书,看了陈骞一眼,“今日就谈论到此,我稍迟还得出门一趟。”

      属官们听罢陆续顿首道别。大伙起身出门,秦亮送人们出房门,正好在台基上透透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17: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