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仰头将斛中酒水一饮而尽,便说道:“开席罢,诸位定勿拘谨,今日一醉方休。”

      “啪啪!”一侧的妇人击掌两下,席位侧后的乐工立刻奏响了丝竹金石之声。没一会,一队穿着青绿色曲裾的舞姬便到了堂上,她们先向上位一起屈膝,随即伴着音乐、开始翩翩起舞。

      这时秦亮才留意到,最先端上来的这盘烤羊肉,摆盘、卖相竟然十分漂亮!

      看得出来羊肉是先切片,再涂上胡麻油用火烤成,因为表面呈金黄色,但肉片只是微微弯曲、肉质看起来很嫰。东西摆成了一朵牡丹花一样的形状,盛放在精细的青瓷盘内,加上鲜绿色的芫荽、红艳晶莹的莺桃蜜渍果,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

      秦亮立刻夹起一块尝了一下,果然口感极好。而且佐料的味道很简单,

      芫荽与羊肉的香味搭配、相得益彰,却又没有遮盖住食材原本的味道,仍有一种新鲜羊肉的本味。

      那柏夫人做的菜、秦亮也曾吃过,却不像今天这么极致精细。

      他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长得如何、厨艺好不好,只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她用没用心!这道烤羊肉不仅是烹饪得细心,在选材、刀工上也很认真。口感就来自于选的羊肉部位,若是弄些斤斤吊吊的泡沫肉在上面、又没有炖得软烂,入口的感觉自然也不可能好。.

      ===第六百零一章 春宴佳宾===

      上了这道羊肉之后,过了一会才端来炖鹿肉。

      鹿肉经过了腌制、且不是很新鲜,但用了月桂香叶等各种香料,还加了少许茱萸花椒,完全覆盖了多余的腥膻杂味。只有香料激发出的浓郁肉香,当然味道显得有点重。

      秦亮知道为何会先上羊肉了。若是口舌先被炖肉的浓香【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去品尝那盘新鲜烤羊肉,估计不好再感受到完全的滋味。

      接着又上来一碗山鸡汤,汤汁鲜美之余,还因赤箭、红枣带着些许甜味。吃两块重香的鹿肉之后,喝口山鸡汤、若再吃一颗莺桃做成的蜜渍果,便是别有一番风味。

      宴席上的宾客们一边品味佳肴,一边相互祝酒。厅堂上音乐飘扬、美人舞姬助兴,叫人好不高兴。

      青绿色的窈窕身影交错,清雅的颜色、在如梦如幻的一缕阳光之间摇曳,女郎们一边舞蹈,一边随着乐曲、唱起了悦耳动人的歌声。

      唱到“钟鼓乐之”的时候,最后那个“之”字拖着悠扬的尾音。美人身倾,轻薄的衣袖也随之伸展,与歌声的高低起伏相互呼应。人们仿佛感受到了渴求的情绪渐渐升高,然后又渐行渐远,宛若看到梦中的佳人站在小舟上、随江水向白雾之中飘去。

      连长史荀勖也陶醉其中,不时昂首闭上眼睛,仔细倾听着音乐。其中的金石雅乐,乐器尺规、韵律都经过荀勖的调整,他显然对于自己的成果十分满意。

      秦亮亦

      听出来了,歌词的发音都给荀勖改过。荀勖应该无法再考证上古的发音,但是巧妙地改过音节声调之后,听起来确实更加协调好听。

      此时的语言发音更复杂丰富一些,尤其是声调。许多诗歌都是可以唱的,人们写诗的时候、便注意到了韵律。只消随便找一首魏朝人写的清商诗、如文帝曹丕的作品,都不用刻意去谱曲来唱,只是照着念一遍,其实就跟唱的一样,抑扬顿挫、已能与演歌唱的调子相似。

      当然如果用今调去唱诗经、甚至汉乐府,那必定有点问题。于是经过荀勖一改,即能叫人听出其中的讲究。

      孙礼虽与秦亮差不多,可能对于这种深究的东西、并不太内行;但他即便搞不清楚雅乐的规制讲究,至少能听出来、诗句的发音改过了。因此大概会不明觉厉,认为今日宴会上的食、色、音都十分风雅?

      一曲罢,孙礼便端起酒斛道:“大将军盛情,吾受宠若惊。”

      果然如秦亮所料,菜肴音乐的讲究,自然能让客人感受到主人的诚心与热情。

      秦亮道:“当年我与公台一见如故,又受公台恩惠,早欲把酒言欢。如今有了机会,岂敢怠慢?”

      孙礼客气了一句,又回顾周围道:“今日幸与诸位相识。”说罢大伙一起同饮。

      侍女随即上前,将孙礼的酒斛斟满。长史荀勖便举杯敬酒,孙礼问了一句音律的改动、两人相互恭维,然后对饮

      。

      接着马茂也搭腔、说起了各地的口音不同,自然地向孙礼敬酒。

      孙礼估计明白了,这么多人陪自己喝酒,若是饮得太痛快、非得大醉;他便开始与马茂谈论吴国的见闻,借此拖延节奏。

      马茂在席间似乎又多了一个作用,能增添一些话题。因为对吴国高层了解的人、比较少,这个话题确实比较新奇有趣。

      人多的宴席上就是这样,基本上只能泛泛而谈,不适合深入交流。很多话题当众说起来不恰当、一直说套话又很无趣,而像马茂的风物见闻,正可以拿出来谈论。

      不过热闹的宴会之间,仍有单独交流的机会。

      等到舞姬们继续表演节目,人们便就近与旁边的人、单独交谈对饮。孙礼起身到外面走动,秦亮也随之走了出去,这时两人遂在栏杆旁边说起了话。

      孙礼喝得有点多了,迈步稍有不稳,秦亮见状随手扶住他。孙礼则握住秦亮的手,感慨道:“当年我只是寻常对待仲明。不想仲明重义,待我一如往昔,毫无改变。”

      秦亮看着孙礼,语气陈恳道:“公与我不薄了,此中恩义,我从未忘记。”

      孙礼也看了秦亮一眼:“吾已年迈,近年常感力不从心,本要退隐,竟得仲明厚报、确是受之有愧,并非虚言。”

      秦亮轻轻摇头道:“公台不要那么想。公受策三公,完全是朝廷恩惠,以谢公台多年为国效力。我只是直言两句,关系不是

      很大,安能将公事作为私交回报,自恃功劳?”

      孙礼虽有老态、脸上的皮肤也有斑了,也喝了不少酒,但眼睛倒是毫不浑浊,顿时注视着秦亮道:“唉,卿真是……”

      秦亮的脸也因饮酒而绯红,不过他一向都是清醒的,随即又道:“公台五朝元老,年长有威望,当在朝中维护皇太后殿下的诏令威信,别让人心不稳、朝廷动荡,官民百姓亦牵连受祸也。”

      孙礼道:“此乃分内之事,自当如此。”

      就在这时,厅堂里的几个舞姬走了出来,见到秦亮与孙礼,纷纷屈膝行礼,然后继续走下台阶。她们并不是去休息,却沿着路径直往东北边去了,还得去换女宾宴厅那边的舞姬,以便交错演出。

      ……女宾宴厅这边已经吃过了,乃因妇人们不会喝那么多酒。不过几个女子喝酒都有点上脸,艳丽的容颜、加上红扑扑的脸颊,竟有种让人浮想的气氛,大概容易叫人想起脸色謿红的神态。

      王令君对柏夫人很满意,显然发现了、柏氏今天做的菜非常用心。因为令君在王家宅邸、常见柏氏下厨,却从来没有今日这般细致。

      另外还有客人“张夫人”也从精心的菜肴中,感受到了重视,她看起来心情不错,不吝赞美:“羊肉竟能口味清雅,毫无多余的味道。鹿肉香气十足,叫人唇齿留香。”

      柏氏随口道:“还是要靠上好的佐料,大将军府的精盐、无

      半点苦涩,另有昂贵稀罕的香料,才能让河内猎来的鹿肉入味。”

      张夫人道:“让诸位夫人费心了。”

      女子们坐在敞厅里闲谈着,柏氏却没再多言、显得沉默少语。令君其实对柏氏挺好,担心冷落了她,有时还会专门与她说两句话。

      柏氏其实能感觉到令君的善意。王家人嫌弃柏氏,但令君一直都没有,之前还曾有几次与她一道做家务事。柏氏兴致不高,确实不是因为令君,她是因为心里很乱!

      尤其刚才亲口吃了堂弟送来的野味,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以前她以为,柏家受了司马家的许多恩惠,她却因为苟且偷生、屈服于仇家,定会被世人耻笑唾骂。尤其是娘家人,肯定看不起她。

      没想到,柏家人其实根本不在乎什么恩仇道义!当柏氏要对秦亮使美人计的流言,传到了父亲叔父耳中,他们反而是勃然大怒。叔父之前见了柏氏一面,责骂她、为了自己竟不顾柏家全族安危。还说司马家已经败亡了,她想要殉葬便自己去,不要连累太多人!

      但原先父亲、叔父叔母都不是这样的,当年他们从司马家得到了许多好处,对柏氏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柏氏当然明白,那是因为自己为家族带去了好处,不过本来就是自家人、必定不只是因为好处!

      然而她好像想错了,当自己没有作用、甚至还会拖累家族之时,实际上连自家人也会嫌!

      堂弟

      的想法又不同,最近听到传言、他似乎觉得有什么机会,竟然到洛阳来试探打听,堂姐柏氏是不是真的能引誘到大将军!

      他之前对柏氏并未理会,最近才忽然开始讨好,且在话里话外、暗示柏氏可以改投门户,设法去讨好大将军,重新为家里争取好处!柏夫人提到司马伦,堂弟却说那是司马家的人、又不是柏家人,不要太计较。

      堂弟还一直诉苦,说起河内郡守县令、各大世家把柏家的土地房屋财货都抢走了,现在家里一无所有!他有接济堂姐之心、却拿不出财货,只能去山里打猎,勉强送来一些肉食与皮毛。

      诸如此类的事,让活了二十多年的柏氏、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她现在甚至有点困惑了,什么样的事是耻辱、如何做才是对的?

      上午秦亮来灶房了,用河豚暗示她的危险。

      柏氏忽然想起,自己应该怨恨王家秦家才对,如今却正用心准备膳食、回报令君夫妇的好意,因此当时心中非常惭愧自责!但想起柏家人给自己带的话,尤其是养育过她的老父、也是同样的态度,她又十分困惑纠结。

      内心的苦楚无奈,让她觉得活着就是受罪;但是她莫名很怕死,况且死了也没人感激她、为她伤心,于是不知该何去何从。

      此刻柏夫人只能压抑心中的感受,一副倾听人们闲谈的样子、有时还会尽力露出笑意,免得扫兴。不过她的话确实

      很少。

      ===第六百零二章 正巧遇见===

      王夫人这边的宴会最先结束,羊徽瑜与柏夫人要告辞了。王夫人亲自相送、到了前厅庭院西侧的长廊,羊徽瑜又说留步,主客才再次揖别。

      之前羊徽瑜准备到别人家里帮忙,还有点舍不的夫家,引荐时说的是前大将军长史的姐姐、王夫人的好友。她很喜欢这种在人前大方的感受。

      另外羊徽瑜知道那个“张夫人”是吴国封的皇后。从王后、世家大族的夫人,以及校事府官员的家眷,甚至道士,妇人们不管身份高低、都对羊徽瑜十分热情客气。

      她忽然觉得,偶尔参加这样的聚会,倒可以稍解心中的烦闷。不像在家里那样,作为居住在娘家的已嫁之妇,羊徽瑜很不想被人问起私事,因此她不愿意参加人多的场合,好像见不得人似的、总想躲起来!

      倒是今天同行的柏夫人,好像有什么心事。两人都住在永和里、同车南行,宴席上话比较少的柏夫人,此时却忽然主动说起,她在宜寿里王家宅邸时、便与王令君熟识了。

      柏夫人在强调、她与王令君之间的关系,反而引起了羊徽瑜的注意。或许是想掩饰、曾故意引誘大将军的传言?柏夫人以为羊徽瑜还未听闻?

      但不管怎样,柏夫人是一种防御心情,应该丝毫没有怀疑、羊徽瑜与秦亮有什么来往。以武将起家的秦亮,却颇有君

      子之风,言行十分慎密、口风很可靠!

      其实羊徽瑜不止一次验证过此事了。包括吴质的女儿吴氏,若非吴夫人自己说出来、还被羊徽瑜躲在一副架子后面看到了场面,羊徽瑜也不知道、秦亮与吴夫人的关系。反正秦亮半句都没说过。

      从热闹谈笑的大将军府回到家里,羊徽瑜的心境似乎也浮躁了几分。兄弟弟媳等都在服丧,十分冷清,也让人觉得闷闷的。

      没两天,羊徽瑜便又去了城西那边,与吴夫人走动。

      吴夫人迎接羊徽瑜之后,把她引到了前厅阁楼里。羊徽瑜看向里侧的房门,眼前立刻浮现出了以前看到的画面,但她只能装作想不起那回事。

      来到厅堂中的几案旁入座,只见木案上正摆着一碗米汤、两个煮鸭蛋。吴夫人便说道:“我叫人再去煮一些。”

      羊徽瑜忙摆手道:“我不饿,妹这是吃早饭吗?”

      吴夫人不好意思道:“起得太早,没到中午就饿了,我才叫人随便煮点东西。”

      羊徽瑜道:“卿先吃罢,不用管我。”

      吴夫人轻轻点头,端起米汤喝了一口,恍然道:“新皇登基不久,大将军便在朝会上与诸臣商议,已将先父的谥号改成了威侯。”

      羊徽瑜道:“我听说了。”

      吴夫人又道:“几天前,尚书右仆射辛泰雍又任命吾弟进台阁、做了尚书郎。泰雍还是羊家的亲戚,不过他刚卸任大将军长史,应该是大将军的意思。”

      羊徽瑜作揖道:“恭喜阿。”

      吴夫人还礼道谢,拿起鸭子开始剥壳。

      羊徽瑜忍不住转头,又朝里侧那间房门看去。那次的印象太深了,坐在这里难免留意。

      吴夫人察觉羊徽瑜的目光,好像忽然才想起什么,脸颊一红,贝齿轻轻一咬、看向羊徽瑜小声道:“秦仲明还是五品校事令的时候,他就对我有恩惠,我们很早就有来往。”

      羊徽瑜立刻听出了言外之意,吴家得到的好处、并不是吴夫人用身体换来的!吴家的名声不太好,但也做过【创建和谐家园】,吴夫人专门暗示解释,倒也在情理之中。

      “两者本就没什么关系。”羊徽瑜知趣地附和道。

      这时羊徽瑜看到了吴夫人吃蛋的方式,顿感诧异。因为此时的人们食用鸭子的习惯,是先敲开一点,然后用筷子挑着吃。吴夫人却不同寻常,先把蛋壳全剥了,饮一口米汤,然后居然一口放进小嘴里咀嚼。

      看着生得大眼睛小嘴的吴夫人,羊徽瑜不禁说了一句:“卿竟能吞下去?”吴夫人目光闪烁道:“与鸭子差不多,先慢一点没什么问题。”羊徽瑜回过神来、刚才的话题还是另一件事,她遂白了吴夫人一眼。吴夫人也是一怔,顿时说不出话来。

      ……吴夫人派人到大将军府、送了邀请信,约定时间请秦亮品茶,略表谢意。只要不是请一群士人作陪、饮酒大半天的宴会,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

      秦亮遂接受了邀请。

      秦亮这段时间的事情不少,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紧凑,确实没有多少闲心。

      除了日常接见中书省、尚书省、校事府等处官员,当面听取禀报;他还得亲自巡视少府考工室的作坊、铁官的冶铁作坊之类的地方,想从中发现一些对冶金有天赋的人才。而真正影响了日常的事情,仍然是连续不断的宴会。

      文钦已经回来了,随后又要去凉州赴任,到了洛阳、当然要来大将军府拜见。还有凉州的王经,也是最近抵达洛阳。

      这些从外地回来的大臣,按照成例、只需拜会一下辅政大臣,听一下中枢的政略要求。但文钦、王经等属于投靠了秦亮的人,再为他们安排一场接风宴会更好。

      文钦来大将军府时,看样子对于这次人事调整、似乎没有多少情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16: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