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便说道:“如果没有扬州勤王之役,或勤王失败,羊徽瑜大概能做皇后罢。”

      同行的令君立刻转头看过来,过了一会她才回应道:“兴许确如夫君所言。”

      秦亮又道:“司马师没有儿子,但他是嫡长子,在司马家兵変夺权的过程中、也是居功至伟,司马懿的继承人必定是他。所以羊徽瑜至少能被追封为皇后。”

      令君轻声道:“羊夫人的身份本就不低。”

      秦亮顺着话题,故作淡然道:“不过她也很尊重令君阿。”

      果然令君漂亮的单眼皮眼睛里,随即露出了嫣然笑意,心情很好的样子。令君深居简出

      ,还有点清高不近人情,但她应该很喜欢得到人们的尊重认可,从来没有那种避世的心态。这一点与玄姬截然不同。

      其实令君的礼数做得那么一丝不苟,便已能反应她的观念。重礼的儒家,正是入世的主张。

      看到令君高兴,秦亮也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令君却忽然道:“羊夫人要带柏夫人一起来。”

      秦亮顿感诧异,不禁一怔。

      令君明亮的目光从秦亮脸上拂过,轻声道:“羊夫人应该也知道,柏夫人的厨艺很好。府上到处都是我们家的人,我便没有回绝羊夫人。”

      秦亮回过神来,点头道:“柏夫人原先在王家宅邸、住了挺长一段时间,那时她便经常下厨,我们都吃过她做的菜。”

      令君道:“她心里应该还有怨恨?”

      秦亮脱口道:“难免。”

      不过他的眼前随即浮现出了柏夫人的模样,尤其是她情绪憿动、羞愤交加时的表现,不禁心道:柏夫人大概是个软弱的人,而且比较怕死。

      当然求生欲是本能,大多人都贪生、实属正常,尤其是妇人。那些自我了断的妇人,多半是真被逼得生存不下去了,不被世人、尤其是家人所接受。

      于是秦亮又想起了外祖王凌。王凌有时候是个甩手掌柜,比如那次勤王军都打到洛阳了、王凌还没出发。但王凌有个本事,他比较识人!王凌发现过不少人才,比如王基就是王凌先看重的,后来证明王基真

      的很有本事、引得朝廷也要抢他的人。

      王凌敢把柏夫人留在身边,每天给他做吃的,显然也看出了柏夫人的性情。后来王凌服用五石散不当,确实也不是柏夫人的责任。

      不过无论柏夫人有无胆量,好像都不重要。这个时代,根本找不到无色无味、且经得住高温烹饪的毒药。关键是,大将军府没有作案的条件。

      正如令君所言,府上到处都是自己的人,她们进内宅后、通常会经过吴心的人搜身,之后还有人试吃食物。

      这时令君沉吟道:“柏夫人的仇怨,事关朝廷大權之争,非一个妇人所能左右。不过祖父去世之后,阿父叔父等便立刻把柏夫人赶走,嫌弃之意已是毫无掩饰。”

      秦亮听罢,立刻想起了今天午后、柏夫人说过的那些话,便问道:“妇人很在意此类无关大碍的态度?”

      令君轻轻点头道:“在意,若是心眼小的人、其感受不亚于大仇。”

      秦亮心情复杂,脱口道:“妇人确实……不易捉摸。”

      令君轻声道:“本来司马家全部人、都应该被廷尉治死罪,祖父抢走柏夫人,却救了她一命。就算她要怨恨王家人、也没什么用。”

      秦亮若有所思地看了令君一眼。

      令君清纯的眼睛与他对视了一眼,说出的话却很细心:“不过这次让她来帮忙,倒不是坏事。她会觉得,至少我没有翻脸不认人,否则为何还让她到府上来帮手呢?太让

      人恨、总不是好事,一起在灶房中做些琐事、相互闲谈,还是有些用的。”

      令君所言确有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情都是走动来往、相处出来的。不过以前王凌在世时,她便时常与柏夫人在灶房一起干活,或许从那时起,令君便与柏夫人多少有了些交情。不然令君何必在意、柏夫人的想法?

      秦亮遂不再过问此事。

      次日上午,秦亮抽空离开前厅庭院,故意去灶房闲逛看看,果然见到了柏夫人!

      这回柏夫人没再捣鼓滤豆浆的麻袋,在那里晃得人想入非非,而是在切羊肉。旁边还有两个大将军府的侍女,令君、羊徽瑜此时都不在此间。

      柏夫人转头看来,顿时目光闪烁,微微屈膝道:“不便向大将军行礼,请恕罪。”

      秦亮摆手道:“有劳柏夫人。”

      柏夫人轻声道:“不是妾要来,徽瑜叫上我,王夫人今早也派人来请,不好推辞。”

      秦亮本要客气一句,忽然想到、两次去柏夫人的住处,她都说些话来让自己恼火。他便临时改口,说道:“夫人知道河豚吗?古人称作西施乳,只是为了口腹之欲。”

      河豚有毒!但秦亮观察柏夫人一瞬间的反应,她并没有惧意,而是表现出一种十分纠结、惭愧的神色。

      秦亮不太理解柏夫人的心情,但至少能看得出来,柏夫人此时没有害人之心……否则忽然被人怀疑猜中,她应该会多少有些担心畏惧。

      此番

      秦亮也是、用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他刚才所言,当然不是什么好话。但揶揄柏夫人有危险、只是表明不太信任,并没有嫌弃、看不起的意思,反而有暗赞她厨艺好之意。

      她可能会有点生气,却也不至于愤恨。如同秦亮在柏夫人那里的心情、以及受到的待遇。

      ===第六百章 十年之志===

      今日的宴会、并未大宴宾客,但仍分男女两处宴厅。秦亮想到令君那边招待的女子,玄姬、羊徽瑜、潘淑、柏夫人等,顿觉连说话的分寸、恐怕都不好把握,幸好自己不用与她们一起用膳!

      秦亮等人已将孙礼迎入阁楼前厅,请孙礼于西侧首位入座。这时侍女们成队入内,在几案上先摆上了酒水酒斛,后面的人端着干果上来了。

      阳光从窗户透进来,侍女的身影在光中晃动,如同穿梭在光雾之中,叫人有点恍惚之感。

      看着须发已花白、动作略显迟缓的孙礼,秦亮又想起了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孙礼那勇悍的模样。如今他却只有浓眉大眼的五官,还隐约残存当年的些许气质。

      忽然回首十年时间、仿佛过去了没多久似的,正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短短十年,就足以让光阴长河之浪、淘尽一批英雄人物了!

      待属官宾客都陆续入席,秦亮面带微笑、便先引荐在座的人。

      在场的大多是士族出身的人,孙礼可能听说过名字、但不一定见过面;还有马茂、王康等,在士林中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孙礼更不认识。

      秦亮引荐,官员们便与孙礼相互揖拜,寒暄两句。

      说到吕巽时,秦亮想到其中关联,便多说了一句:“长悌之父也曾做过冀州牧,兼领镇北将军。冀州有吕将军、孙将军两任州牧,真乃百姓之福也。”

      孙礼拱手道:“大将军过誉,惭愧惭愧。”

      当着好几家士族、三公的面盛赞吕昭,吕巽的神情顿时有些激动,先向秦亮揖拜,又拜孙礼道:“久仰公台盛名!乃因各在一方,晚辈以前未有机会拜见公台,今日一见,荣幸之至。”

      孙礼还礼道:“吾在安平刺史府时,府上还有些佐吏将士、乃吕公留下的人。耳闻吕公事迹,便知令尊治理冀州、军民称道。不错不错,果然是虎父有虎子。”

      此时的人们讲究谦恭孝悌,只要没有撕破脸、或者有冲突,一般待人说话都比较客气,相互吹捧实属正常。

      但不同的人确实会被区别对待,人们倒不全因为势利,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对于更有价值的人、当然才会多给关注。

      而秦亮带头吹了吕家两句,孙礼也跟着客气了一番,加上余者宾客、自然都关注着席间正在说话的人,吕巽一时间便有了面子。他看起来十分受用,脸色也因高兴而有点泛红了!

      倒不一定是吕巽性情的原因,吕家的家道确实也遇到了问题。

      当初吕昭能做到州牧级别,其实是吃了从袁绍那边投降过来的红利。但是吕家未能在高位上通过联姻、结交等手段,有效扩大人脉,后代吕巽等人的才能功劳、也很稀疏平常,所以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吕巽结交的钟会等人,主要还是吕巽去巴结钟会,关系也没能达到知遇之恩、联姻结盟

      这样的共同利益程度。而他那个弟弟吕安更不接地气,与嵇康整成了知交好友!竹林七贤确实有影响力,深受士人的追捧,当在魏国如今局面下、那些人很难让当權者喜欢,说不定还会遭忌恨!

      吕家前途渺茫,已是显而易见。所以这几年、吕巽对于某些事似乎十分敏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久前秦亮征辟吕巽为主簿,真的算是大力拉了吕家一把!

      虽然当年秦胜与仲长家那件事,吕巽也是想利用秦亮的吹捧文章;但那时秦朗回老家做富家翁去了,秦家势力过于弱小,吕家确实帮过秦亮。秦亮还是记得旧事的。

      大伙见礼问候了一番,秦亮继续与一侧的孙礼言谈,毕竟孙礼才是今天宴席的主宾。

      刚才吕巽完全不提当年在冀州的事,大概是因为顾及大将军的面子。但秦亮其实不在乎,过去是否寒微都没用,关键还是现在!就像那些发了财的人、见人就喜欢长篇大论吃苦奋斗史,但何曾见过失败者忆苦?

      秦亮便与孙礼主动提起了当初的事,“记得第一次见公时,正是在此厅。”

      孙礼感慨道:“光阴荏苒,不觉而逝。不过初次相见,卿是来拜见曹昭伯,我们没能说上话。相见言谈,应在西边那间官署内?”

      秦亮坦然道:“对,原来公还记得阿。当时公台是大将军长史,我是军谋掾,自当专程拜见、请教诸事。我先是公台的下属,后

      又受辟为掾,那两年在公台麾下,着实是受益良多。”

      秦亮也不想避讳,孙礼做上太尉、就是因为当年的旧情。

      但不管怎样,孙礼做的是魏朝的三公,名分上受的是大魏皇帝之恩。他若还想辞官,这次秦亮也不会过多挽留,那时孙礼仍是以三公之位致仕!

      孙礼这个人,刚直有余、曲折不足,他可受不得诸如服从性测试之类的屈辱,把他惹怒了,先帝亲自给安排的曹爽、他都不认!但若对他以礼相待,他也会同样报以尊敬。

      果然孙礼客气地揖道:“实不敢当,大将军那时便极有用兵之才。芍陂之役,大将军居功至伟,只未身居主将之位罢了。”

      钟会的声音道:“此役大将军洞察秋毫,料事如神。仆获知战况之后,不禁也是品味良久。”

      秦亮转头道:“士季确实很感兴趣,我还记得、曾与士季画图详谈。”

      钟会道:“是阿,真是叫人几番拍案叫绝!未料大将军刚出山为官,便竟有如此惊艳见识。”

      秦亮笑了一下,说道:“决策仍靠孙公,若非公台掌控全局、明辨真伪,光有谋士献策,如何成事?”

      孙礼仔细打量着秦亮,神情略显复杂,点头道:“但大将军确有大才,尤善兵事。”

      稍等一会,秦亮又道:“方才公台提到、初次在西边署房内的会面,可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话题?”

      孙礼沉吟未已。秦亮随口道:“那时我还只是

      大将军府的掾属,公台业已然身居高位,来往的人太多,记不住也很正常。”

      孙礼立刻回应道:“不过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大将军说过志向,志在军伍?”

      秦亮点头笑道:“正是!我所言者,华夏困顿,百姓疾苦,若要天下大治,必先结束战乱,方能降低兵祸破坏,减少内耗。今之大势,只有兵才是解决之道,别的事暂时都只能修补皮毛。”

      孙礼稍作思索,神情复杂地叹道:“大将军立志既已十年,至今还记得当初志向,必非说说而已。实未料想、大将军如此认真,当时我竟以为、卿只是年少气盛。”

      秦亮道:“起初我对天下大势、便是如此看法,至今仍未改变。魏吴蜀三国连年争战、有害无益,灭掉吴蜀,中兴大魏,方是吾等使命!”

      钟会等人纷纷抱拳道:“愿大将军早日攻取吴蜀,统一河山。”“大将军文治武功,世所不能敌,灭国之功,当仁不让……”

      孙礼的目光在秦亮脸上徘徊,说道:“大将军若能实现抱负,功劳之大,朝中无出其右矣。”

      或许孙礼是有些疑虑的,但他又确实无话可说,秦亮只是为国征战立功、难道有错吗?何况他刚刚接受了三公之位,即便孙礼只想做魏臣,这也是一个天大的恩惠或回报!

      秦亮道:“功劳大小,我已不在意。只愿在有生之年、为天下做一件大事,方不负皇太后殿下

      、陛下信任之恩。”

      孙礼拱手道:“大将军在其位,国家军力强盛,百姓日渐富足,朝廷幸甚、有如大将军这样的肱骨之臣辅政。”

      大将军府的属官们听到这里,立刻便是一阵附和。

      秦亮又道:“不过要实现大事,仍是道阻且长,还请公台在朝,共同制定方略。”

      就在这时,午宴的时辰差不多到了,侍女们鱼贯而入,把热菜端了进来。秦亮便举杯道:“祝贺公台受策三公之位。”

      荀勖带着众人也举杯祝道:“恭贺太尉。”

      孙礼直率地回应道:“诚谢大将军举荐!”

      秦亮仰头将斛中酒水一饮而尽,便说道:“开席罢,诸位定勿拘谨,今日一醉方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16: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