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今日秦亮却是很痛快,诸葛恪停下来布阵,秦亮也立刻部署战斗、继续向东边的吴军大阵推进。不过他下令之前,其实是有过一会的权衡,不过因为秦亮做决定一向比较快,所以好像是不假思索似的、便即刻发起了大战!
“砰砰砰!”前线传来了一阵火铳密集的声响,起码一里地外的中军都听到了。尘土弥漫的大地上,雾沉沉之间还能隐约看到一片火光闪烁。
忽然之间、哗然噪音也随之传来,前面已经打起来了!
成群结队的将士们在交战时,都会大喊大叫,人一多,嘈杂的喊声便传得很远。即便是在人们看不太清楚的地方,通过声音、也能大致判断,哪个方向在发生战斗。
就在这时,风尘仆仆的数骑从西边直奔中军。没一会,他们便被带到了秦亮跟前,中间的武将拿出了漆封的纸信,揖拜道:“禀大将军,东吴丞相朱据、从徐塘水陆并进,朝濡须水西岸来了!”
秦亮镇定地应了一声,翻过书信看了一眼,果然是傅嘏的笔迹。傅嘏以前做过大将军长史,他的字、秦亮还是很熟悉的。
看了一遍军报内容,秦亮便递给了身边的属官、参军,接着转头对王康道:“给傅嘏下令,叫他固守西岸,有必要时、则先向扬州都督王飞枭求援。”
王康一边麻利地在小木案上摆开????????????????纸张,风吹纸动、他便捡起一块石头压在德衡纸上,一边回应道:“喏。”
秦亮接着说道:“送信告诉王都督,豫州刺史若求援,应尽力调兵增援。再催促徐州刺史胡遵,尽快拿下东关!”
王康道:“一共三份军令,仆即刻准备。”
没过多久,大军的后方、西面方向忽然传来了巨大的鼓声,还有“哐哐哐”的铜锣敲击,一时间那边也是人声嘈杂。接着又有呐喊声远远传出,隐约间有许多人齐声呐喊:“魏军大败了,快跑,快跑……”
无数人齐声喊叫,声音挺大,中军这边的人们都已经听见了!诸文武官员纷纷转身,朝后方緊张地引项观望。
因为刚刚众人才亲耳听见,吴国丞相在东兴堤那边、魏军的大后方发起了进攻;此时秦亮部大军的纵深、又传来了敌军的偌大动静,众人皆神色骤变!
昨日一早、心急着想赶紧追上吴军的人,此时大概已明白了,吴军的反扑仍然很强!因为东关战场的优势、若把诸葛恪部当成逃命的溃兵对待,显然是轻敌冒进的想法。
这时贾充的声音道:“仆请到西边,去看看情况。”
秦亮还在埋头看王康写的军令,他拿起大印、往上面一盖,这才抬头看了一眼喧哗传来的方向,说道:“那边应该是潘忠的手下,中坚营的人、不可能如此快被击溃。”
贾充呼出一口气道:“大将军稳如泰山也!”
倵卫营左校王彧的部将道:“仆的人马正在西边,只要大将军下令,仆即刻带兵过去增援。”
秦亮皱着眉头,有点不高兴地说道:“我们在正面的兵力、已不如诸葛恪多,人马再往后调,我怎么保持对贼军正面的持续施压?”
部将只得拜道:“喏。”
贾充正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秦亮,见秦亮转头看他、便与秦亮对视了一眼。
秦亮道:“公闾想去看的话,汝与祁大一起去罢。”他又转头看向身边的祁大,“汝带着侍卫过去,朝各营传话,水贼虚张声势,诸将士不必理会。”
祁大抱拳道:“得令!”
没一会,又有人骑着马赶到了中军,来人是杨威的部将,秦亮认识的。
武将下马步行上前,拿出了一块写着字的木牌、递给秦亮身边的人,便上前揖拜道:“大将军,杨将军遣仆来报,中垒营步骑已穿过辎重营营地,抵达湖泊西南,随时可以出击!请大将军示下。”
秦亮道:“步军不得太过深入,只在湖泊土圩南侧策应,以防被围。以骑兵迂回至贼阵侧背,即可发起攻击!”
武将抱拳道:“得令!”
王康马上取出一枝令旗,交给了武将。武将再次揖拜,向随从那边退走。
刚才秦亮说正面兵力不足,正是这个原因。杨威部调走了一万多精锐步骑、迂回去了南线!
不过羡溪南岸的这片战场,????????????????因为那片湖泊北边、有许多水田,限制了正面战场的宽度;所以魏军维持正面战线、暂时没什么问题。
在这样的地形上,兵力多寡的影响,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等到预备队消耗、大部分人都在疲惫状态的时候!
秦亮依旧坐在胡绳床上,正面是一大片稻田。稻谷已经收割过了,还有些稻桩没清理,在白晃晃的水面上、形成了矩阵一样的黑点。
远处的人声喧哗此起彼伏,近处的随从们也在说着话。王康正在安排信使,说话的语速很快、给人緊张的感觉。不远处的几面旗帜,被风吹得、不时发出幌动的声响。而秦亮倒是好一会没吭声,默默地【创建和谐家园】了许久。
战场上条件有限,秦亮坐的绳床、其实就是一条小凳,腰间的剑鞘抵在了地面上。他干脆解下佩剑,杵在了面前当作扶手。
这会秦亮倒是有了冷静的时间,但战斗已开始在各处蔓延,反正打了起来!他也不用再去权衡估计胜算了,唯能等待形势的发展。
王康走到身边,弯腰道:“大将军,军令已全数遣快马送出去,仆安排了马队护送。”
秦亮点头应了一声,从胡绳床上站起,他转头看了一眼旌旗之中的中军大旗,便道:“无疾留守在此,若收到军报,便派人循着将旗来见。”
王康拱手道:“仆遵大将军之令!”
秦亮遂朝着身后的马队走去,饶大山牵着缰绳递上来,身边的侍卫也没有上前帮忙,因为之前他们被拒绝过。秦亮果然踩在马镫上,径直便翻身跃上了马鞍。
众军纷纷上马,跟着秦亮,朝北边行进。
秦亮正要去战场附近,观察战斗的情况。众骑离河岸也越来越近,零星的炮声之中,水上忽然传来了“哐”的撞击声!远处的河面上,一枚石弹终于击中了船只,似乎把起甲板木棚上的木板都撞裂了,但圆石头随后便沿着甲板、“噗通”滚落进了水里。
===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防===
中垒将军杨威是个魁梧壮实的中年大汉,他长了一张端正平整的阔脸,一对大眼、嘴唇厚实。身材也是虎背熊腰,但体脂稍多,肌肉感没有熊寿那么夸张。
杨威率领万人步骑,刚到达圩湖南边,忽报前军熊寿、已突破了贼军侧翼防线!
熊寿走前面,率领的马队只有四个骑督,总共一千二百余骑,这么快就冲破了敌军?
吴将诸葛恪麾下的骑兵数量、远不如魏军,但他在开阔的平野上,仍然找到了有利地形!
杨威部虽然从南方绕行、绕过了那片宽达四五里的圩湖,向吴军左翼靠近;但是往东数里,又有一处稍小的湖泊沼泽地,如此地形、给吴军左翼造就了天然的屏障。
两片水域之间,只有数里宽的地方,又有稻田、影响骑兵快速运动。吴军在侧翼当然也有防备,只要部署一些车兵与步兵,便能挡住魏军骑兵的快速突防!
杨威本来是让熊寿过去试探进攻,如????????????????果打不下来,大伙便继续往东走,以更大的迂回距离、去打吴军的侧后翼。
一问才知,原来熊寿在两片水域之间,找到了一片低山树林。熊寿带兵从树林之间穿梭、击溃了吴军的伏兵,冒险揷入了敌军的侧翼防线之内!
杨威立刻把步军兵权交给了部将代领,亲自率中垒营的几乎全部骑兵、共计数千骑,朝前线赶去。
各督骑兵以纵队向北面迂回,诸队越过了一个小村子,大量骑兵从村子中的土路、两侧的菜地慢跑过去。没一会,杨威便冲上了一片平缓的山丘荒地。
“隆隆隆……”的马蹄声仿佛又增大了几分。远处的几块水田后方,隐约可见一片马群。正是熊寿的人马,已绕到了敌军的后方!
西北方向烟雾弥漫,吴军也派马队来增援了!杨威眺望着阵仗,估计来的敌军马队有数百骑。吴军能集中数百骑的人都很少,非大将不行!
杨威又观察着正面的吴军步兵、车兵防线,如果不能击溃这一片敌军。一旦敌军调兵把东边那片树林守住了,熊寿的一千多骑必无处可去。
“第一督重骑,第二督轻骑,出击!”杨威没拖延一刻时间,果断下令!他抬起马槊,指着前方的敌兵线。
两个部将应声“得令”。少倾,众军便是一阵喊叫,两股骑兵纵队冲下了缓坡,稍作整队、便朝前方慢跑过去。
“杀!冲阿……”重骑前队忽然大喊起来,无数的马蹄铁踏在荒草、泥地上,沉闷的轰鸣声响成一片!骑兵们也全都大吼起来,哗然的人声、与铁蹄轰鸣混作一片。
这时“砰砰砰”几声弦响传来,吴军车兵发射了重弩。一枝黑漆漆的弩矢从骑兵身边呼啸而过,然后斜飞到了半空,虽然没击中人,但重矢一闪而过,阵仗十分可怖!
不远处另一个魏军骑兵运气便不好了,此枚重矢的高度正好,一下子便击中了骑兵的腹部。
“啊!”一声惨叫响起,那骑兵径直从飞奔的马背上、如空中飞人般向后倒飞了出去!但是他的一只脚被铁马镫挂住了,身体在半空一个拉扯,“哐当”一声,脑袋先着地,重重地撞到了地面上。
最前面的一队重骑兵抬起配重长矛,冲至敌阵跟前!敌阵中的车兵把重矛从挡板之间伸了出来,还有几排矛兵、拿起加长的长矛顶在前面。
“阿,呀……”站在原地的吴兵也瞪圆了眼睛,竭力乱叫了起来!这时魏军众骑极限迂回,忽然开始向两翼转向。
吴兵凭借超过两丈的长矛,面对沉重高大骑兵的迎面冲锋、似乎更能稳住恐惧的心态。毕竟更长的矛,也增加了魏军骑兵最后转向的相隔距离。魏军马队连冲数次,也没能把吴兵矛手恐吓后退!
魏军第一督重骑兵陆续来到了两侧,开始重新整顿队列。这时轻骑兵赶到了,他们在百步左右便停了下来,然后纷纷下马,拈弓搭箭,“????????????????噼里啪啦”朝敌军阵中射箭。
敌军的车兵在偏厢车上以床弩、蹶张弩还击,后方的轻兵也拉弓抛射。一时间弦声如炸豆一般,空中箭如雨下,不断传来痛呼之声,不时有人倒出了队列。
吴军防线的后方,刚增援上来的马队是花队,来不及休整,立刻懆着各式长短兵器、朝熊寿部冲杀过来!
熊寿部前军直接端起了配重矛,大吼大叫着、从慢跑开始加速,怒吼喊叫一片喧嚣。此时人们几乎喊不出成句的话了,都在胡乱大叫,其中“杀”“冲”之类的简短狠话最多。
“叮叮哐哐砰砰……”巨大的撞击声随之响起!马匹是活物,但凡有一丁点间隙、它们便不会去撞对方的马,大多都是对冲交错之间、兵器撞在对方士卒身上的声响。
数百骑的剧烈交错,简直爆发出了千军万马的声势,各种声音震耳欲聋、大地仿佛都在顫抖。其间夹杂着尖利的惨叫,失声的叫喊怪异非常!
魏军骑兵单臂夹矛,而且配重骑矛非常笨重,若是与这股吴军马队混战,只要不扔掉那些笨重的长矛、肯定打不赢。但以如此密集的队形集团冲锋,反而顷刻间取得了巨大优势!因为魏军骑矛根本不靠招式,全靠战马的冲锋惯性,无数的长矛冲过,敌军躲得了一次、躲不了二次。
一轮冲杀之后,吴军马队已经出现了大量空马,仿佛遭遇了一阵飓风、把马背上的人给刮跑了!马儿跟着残存的骑兵、仍然在拼命往前跑。
“嘶……”马儿的鸣叫之中,连马的眼睛都似乎充斥着惊恐,马首使劲向前聳动、马鬃随着奔跑乱飘。战马似乎并不明白,为什么人不为狩猎、仍会拼命杀戮。
许多魏军骑兵扔掉了折断的长矛,取下背囊里的长铍,杀红了眼一般直扑吴军步阵的后背!
“哒哒哒……”沉重的铁马掌践踏在荒草上,尘土飞溅而起,声音极大。奔腾的高头大马上,雾沉沉之间的黑影甲士大张着嘴吼叫着,寒光闪闪的长铍直指前方。阵后的一些吴兵吓得双手发顫,不断有人调头就跑!随即一阵惨叫声、喧哗声骤起。
熊寿部前军径直往南冲,直到前面成排队列的加长矛、出现在眼前,这股骑兵奔涌的势头才被遏止住!吴军已经把前面的长矛队列,纷纷调动到了腹背。
但在南侧战场,杨威部大群马队,趁着敌军调动的机会,又让重骑兵杀将过来!
人群里“啊啊啊……”的大叫声笼罩在大地上。杨威麾下的重骑以纵队出击,正面杀了上去,对着那些拿着普通长矛、长戟的吴军步阵冲锋。
击破这片防线的战机,稍纵即逝!在此电光石火之间,魏军马队已顾不上代价,重骑直接冲阵。
吴军从前方调走了一些加长矛大队,有些地方的战线、只靠矛兵长戟抵挡。魏军根本不勒马,不断踢马加速!马儿发现障碍物没法躲过去的时候,????????????????想停下来避让都来不及了,沉重的人马随着惯性、直接撞进了吴军步阵!
巨大的噪音之间,金属的清脆碰撞声、沉闷的撞击声四起。如云层涌动一样的一团团灰尘之间,甚至有火星闪耀!
“啊呀”地一声惨叫传来,一个吴军步卒胸口上被配重长矛刺中,一百多斤的人带着铠甲、几乎是向后面跃起落下,“咔嚓”一声,长矛的木杆也折断了,同时也被魏军骑兵放弃。那骑兵左手只剩个小圆盾,身体立刻自己撞到了一杆长戟上,痛呼随之响起。不过周围的嘈杂震天动地,人们的各种呼喊、早已被掩盖在了其中。
这片地方上的吴军阵地,遭受到了魏军骑兵的前后夹击。此刻一旦没能守住防线,崩溃得比步战败了、还要快得多!
一时间溃兵朝四面乱跑,远远看去,仿若是受惊的蚁群一般,越到边缘越稀疏、越乱。魏军轻骑成群结队地在人群里追逐、掩杀,战场上惨不忍睹,血腥味迅速弥漫。
杨威也骑马前进,越过了先前的吴军阵地。
只见周围一片狼藉,各种兵器、铠甲到处都是,尸体、伤卒横七竖八。因为比较精锐的战兵通常都披甲,很多人还没死,战场上的声音瘆人异常。朗朗乾坤之下,也仿佛有一股阴气回荡。
从此地往北眺望,羡溪方向、吴军主阵的情形已隐隐在望,连绵的大阵纵深侧翼、蓦然暴露在了杨威面前。黑压压一片,仿佛占据了整个地平线!
杨威一言不发地权衡了片刻,便道:“派人回去,下令圩湖南侧的步军继续前进,赶到此地策应我部!”
部将立刻抱拳道:“喏!”
虽然大将军的军令,是叫南线的步军、止于圩湖南侧,以防被围;但是杨威作为此处战场的主将,可以临机决断、不用严格遵守中军的部署。
何况先前那道军令是书面形式,其中有一句话:前线大将可相机行事。
===第五百六十章 凉意===
羡溪南岸,此乃正面战场。
各处的战斗非常激烈,魏军的步骑进攻,频率很快!同时吴军从水上行船、揷入了魏军的左翼纵深,羡溪上水陆都在交战。
战船与岸上的魏军,主要以远程投射武器相互攻击。吴军丁奉部,也找到了多处登岸的地方,在魏军纵深登陆、以步兵冲击尝试破阵。
此役双方的兵力、人马体力消耗速度,显然要比东关战场更快。成片的人声喧哗、与各种噪音毫不消停,笼罩在东西两边、河岸上下。战线不再只是一条线,而是迂回交错,逐渐复杂。
正面的一处地方,两军的步兵大队,再次靠近了数十步之内!
双方的轻兵撤走之后,吴兵前面的戟兵、刀盾兵忽然一阵大喊,“杀!杀阿……”率先朝着魏军步阵涌来,发起了正面冲锋!
吴军将领显然有了经验,明白魏军的喷火筒射程、最多只有十余步,他们不想给魏军齐射的机会,忽然便蜂拥而上。
魏军前排还没举铳,前排的屯长见势心急了,大声喊道:“点药!点药!”
“砰砰砰……”火光到处闪烁,此起彼伏的声音连绵许久,硝烟弥漫之中,传来了几声痛呼声,不时有吴军士卒扑倒。还有的火铳点火时,距离太远,打在吴军的木盾上、铠甲上未能击穿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