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30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君臣简单对话之后,宦官便呼“退朝”,人们再次行大礼。皇帝从正位上起身,郭太后也随后离开了东堂。

      郭太后叫来宦官张欢,去留下大将军秦亮,她要在东边的署房召见秦亮。刚吩咐完,皇后甄瑶也过来了,要与母后同行,于是郭太后带着皇后一起沿着走廊、去往太极殿东侧。

      两人进了署房,宫女们布置好垂帘,便弯腰退走了。

      郭太后不禁留意到甄瑶,见她有意无意地不断向门口张望,好像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郭太后又仔细打量甄瑶的打扮,一眼便能看出她打扮得很用心,脸上还抹了粉,把嘴唇涂抹得嫣红。

      甄瑶是真的不太会打扮,她还不如平常那样简单整洁的样子,而且十几岁的女郎,也不太适合抹那么多胭脂水粉。本来身段不错,她的肌肤也很玉润白净,修饰太多是适得其反。

      不过看出来,郭太后这个年纪看得上的儿郎,其实同样容易让十几岁的女郎产生好感。

      没一会,秦亮脱鞋穿着袜子走进了屋子。郭太后忍不住侧目又看了甄瑶一眼,果然见她眼睛里也多了几分光彩。

      秦亮走到垂帘外面,揖拜道:“臣拜见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

      郭太后二人跪坐在筵席上,隔着垂帘还礼。郭太后说道:“既然仲明上书,认为淮南之战没有结束,我便已叫中书令下诏、准许仲明召集中外军伐吴。”

      或因皇后在场,且敞开的两道门外站着宫女宦官,秦亮的言行比较客气,“臣当奉诏,一举剪除吴军对淮南的威胁!”

      郭太后听罢,顿时想起王凌去世时、朝中的緊张局面,吴国同时在东关调集重兵,那时她忧心忡忡的心境如在昨日。还不止那次,秦亮在征讨毌丘俭时,吴军也是做出了威胁的举动。

      她下意识地对吴国、以及东关地名,忽然生出了愤恨的心情!

      郭太后沉默片刻,说道:“我将在宫中静待大将军捷报。不过朝臣言及,东关不易攻打,几年前魏军也确实在那里、折损了许多将士,仲明勿要轻敌。”

      秦亮拜道:“谨记殿下训言,臣不会让殿下失望,殿下无虑也。”

      郭太后听到这里,心下稍安。她忽然明白,为何自己看到秦亮时、会觉得安心了,她还是挺喜欢秦亮表现出自信的样子。

      外人看起来,郭太后是个谨慎庄重的人,名声也比较好。但那只是表象,多年以来郭太后几乎一直都受人威胁,比起名声狼藉的义妹甄夫、她的心态实际上更加极端!

      比如郭太后与秦亮有染之后,时常便会做一个噩梦,正衣衫不整以不堪的姿势俯在塌上时、忽然被一群道貌岸然的公卿撞破了!那只是一个意象,但当秦亮要摧毁那些威胁过她的人时,郭太后总是有一种隐隐的快意。

      郭太后不愿意看到秦亮处境不利,无法再压制那些想威胁控制她的人,她才不管秦亮是不是个有野心的權臣!

      她终于不再掩饰,轻声说了一句:“仲明也要注意安危,小心流矢。”

      秦亮道:“殿下放心,臣在战场上,从来不亲自上阵。”

      这时秦亮又问皇后:“皇后殿下的身体养好了吗?”

      皇后的声音轻柔:“比起初春时节,好得多了,天气暖和的季节就会好一些。”

      秦亮道:“那便好,臣还担心殿下气色不佳。”

      郭太后心道:那是她自己把粉抹多了。隔着帘子、只要距离近一些,果然还是能看见里面的。

      秦亮接着说道:“臣已上书,请旨诏令甄将军回朝。诏令大概快发出去了,等一阵子皇后殿下便能见到甄将军。”

      皇后小声道:“大将军还记得那件小事阿?”

      秦亮道:“可不算小事。”

      皇后顿时又抬眼,朝帘子外面定睛看了一眼。

      片刻后,秦亮继续面对郭太后道:“臣带兵离京后,车骑将军、领军将军、骁骑将军、中坚将军、城门校尉等大将会留守洛阳,若有要事,殿下可召见他们。”

      郭太后道:“我仍旧在东宫召见诸臣,仲明只需安心对付贼军。”

      秦亮叹道:“臣能有今日、来源于军功,须得继续带兵征战,才能保持威信。幸有殿下主持朝政,臣才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郭太后不动声色地轻声道:“大将军可以相信我的。”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万乘之能===

      石苞和蔡弘派到魏国的密使,已到达了洛阳。

      相比魏蜀边境的关隘,东南方向的道路节点、主要是津口;对于准备充分的奸细椮透,更是防不胜防。吴国人只要先渡过大江,带上一块涂油的牛皮、就能设法绕过各个津口渡河。更何况魏吴之间的商队,来往更为密切。

      当然椮透到敌国之后,关键还是要在敌国有内应!否则很难搞到什么东西,最多只是在市集上看看物价、听一些平民百姓的传言而已。

      吴国密使见到了校事府的司马家卧底,却没有得到石苞想要的线索、谁是建业的内奸。司马家的卧底告诉密使,魏国不只有校事府从事细作活动,校事令是大将军的人、在大将军府那边还有一批人。

      不过密使也没白跑,他得到了另一个消息,魏国已决定今年对东关大举进攻!

      于是密使立刻离开洛阳,回吴国禀报军情。

      等到石苞得到了密信,他便一面迫不及待地去皇宫觐见,一面遣使去东关、赶紧把消息告诉诸葛恪。石苞投奔了吴国,真正投靠的人其实是诸葛恪。他若不赶快上报,一旦魏军大举南下、动静太大,吴军的细作也很可能会发觉;那时候石苞的消息,便失去作用了!

      建业城太初宫内,皇帝孙权一看到密信,顿时不禁莞尔。

      在场的近臣,还有侍中孙峻、中书令孙弘等。孙峻张口刚要说话,中书令便抢先说道:“陛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臣等赞叹!”

      孙权身边的潘淑,却茫然地看着孙权的笑意。

      这时孙峻也附和道:“陛下深谋远虑也。”

      潘淑这才问孙峻:“诸公何出此言?”

      孙峻耐心地解释道:“大将军(诸葛恪)攻下合肥新城之后,欲乘胜追击。陛下诏令大将军勿要贪功,魏军吃了亏、不会善罢甘休。如今观之,岂不正如陛下所料?”

      中书令孙弘的眼睛里,顷刻间露出了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怒气。他曾经几次向潘夫人示好,但潘夫人并不领情;眼下孙峻与潘夫人对答的细节,可能稍稍【创建和谐家园】到了孙弘。

      另外孙峻与诸葛恪的关系也很亲密,但孙峻刚才在恭维皇帝时、不惜贬低诸葛恪!孙权对于这样的情况,心里是比较满意的。

      潘淑恍然道:“原来如此,陛下真是太厉害了!”

      孙权从容道:“大事无法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有所反复,在所难免。与其让诸葛恪冒进,不如现在以逸待劳、等着魏军前来攻打,我军防守,胜算岂不更大?”

      他此时是有些自得的。虽然他亲自带兵的效果不佳,但论谋略、没几个人可以匹敌。

      石苞感受到皇帝的语气,赶紧拜道:“陛下英明神武!”

      中书令孙弘随后道:“我军此番若在东关击败秦亮,亦是陛下庙算之功阿。”

      石苞的声音又道:“秦亮确实善于将兵、却是一将之才,比起陛下万乘之能,哪能相提并论?”

      皇帝孙权知道大臣们在恭维自己,但也十分受用,伸手摸着卷曲的硬胡子“呵呵”笑了一声。何况石苞也没说错,秦亮即便权倾洛阳、仍然是个臣罢了。

      孙权遂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成名,有才能之人,我并非没有见过(如周公瑾)。但人是否能成大器,总是要先吃点亏看看。这次便要让那年轻气盛的秦亮,栽个跟头。”

      侍中孙峻立刻道:“昔日魏军突然进攻东关,结果大败,铩羽而归。此番我军早有准备,携战胜之威、士气正盛,形势比上回更好;此战陛下之师,定可大胜秦亮!”

      石苞孙弘等人纷纷附和。

      孙权点了点头,又念道:“合肥……”

      几个人立刻住口,侧耳倾听着下文。

      之前听闻合肥的捷报,孙权确实非常高兴,没想到年近古稀、终是了却了多年前的心愿!孙权当然不是因为喜欢合肥,恰恰相反,那地方好似他痛恨的一块心病。

      沉吟罢,他果断地说道:“诏令诸葛恪,把合肥新城烧了!各部皆退到东关,利用那里的地势,做好万全准备。”

      孙权说出这句话之后,仿佛看到合肥城燃起了熊熊大火,在火光之中化为了灰烬。他的心头、仿佛有块大石头落地了一般,顷刻间只觉轻松惬意!

      中书令孙弘即刻拜道:“臣遵旨。”

      这时孙权慢慢从筵席上爬了起来。诸臣遂纷纷俯首道:“臣等谢恩告退。”

      ……待孙峻回到府邸时,外都督马茂已在庭院中等候多时。

      两人在一处敞亭中入座,马茂问了一句:“仆听说,将军去太初宫觐见了陛下?”

      孙峻没有马上回应,却一言不发地打量了马茂几眼。他的那对眼睛有阴鸷之气,看得马茂浑身有些不不自在。

      过了片刻,孙峻才不慌不忙地点头,随口道:“进宫了。”

      马茂便在心里寻思,要怎么打听一下、孙峻去宫里商谈何事。因为此时已是下午,若是没什么事,皇帝通常不会召见大臣。

      不料孙峻先问道:“乐德来吴国多少年了?”

      马茂已感觉今天的气氛不太对,立刻提起了小心,故意想了一会才道:“大概得有七八年了罢。”

      孙峻又问:“卿为何要抛弃家业,前来吴国?”

      马茂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把以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仆原先在魏国做钟离长,属下有个县丞叫劳鲲,经常不敬,并有一次恶言相向。那劳鲲是祁县人,与当时扬州都督王彦云相善,不久劳鲲便被召回寿春为掾属,并在都督府诬告仆。仓促之下,仆只得赶快逃离钟离县!”

      孙峻一直注意着马茂的脸,听罢沉吟道:“劳鲲?”

      马茂镇定道:“鲲鹏的鲲。仆在将军面前,好像说起过此人?”

      孙峻笑起来,总是让人觉得有点不真诚:“说过,我记性不太好。”

      马茂也陪笑道:“回头看此事、亦非坏事阿,仆出身寒微,在魏国本就没什么前程可言。”

      孙峻道:“吴国也是一样的,更看出身。不过卿是外来之人,受陛下赏识,故有殊遇。”

      还有个原因,魏国那边主动投降东吴的人、确实不多,几乎都是因为走投无路。

      孙峻沉吟片刻,终于直接说道:“大将军(诸葛恪)认定建业有内奸,却不知道是谁。”

      马茂心里一紧,差点脱口问出、诸葛恪是怎么知道的?但马茂定住神,没有立刻询问,反而故作轻松地笑道:“莫非将军以为,仆是那个内奸?”

      孙峻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不太像。”

      马茂这才缓缓问道:“大将军为何如此认定?”

      孙峻摇头道:“没有机会细问。”

      马茂犹自琢磨着。诸葛恪率大军在逍遥津,与魏军大战了多日,所以诸葛恪可能认为,建业这边事先泄露了北伐的消息、魏军才能提前聚集那么多兵马。诸葛恪是猜的?

      就在这时,孙峻忽然说道:“石苞在洛阳校事府还有人,他今日觐见,便是上呈细作的密信。”

      马茂仿佛听到“咯噔”一声,一下子几乎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察觉到孙峻的瞳孔收缩,只得尽力稳住心态,不动声色道:“早点查出来也好,仆便能摆脱嫌疑。”

      孙峻埋头权衡稍许,一脸笑意道:“卿若是有嫌疑,我为何要与卿商议此事?”

      马茂暗自松一口气,大方地说道:“那倒也是。不过仆便是魏国来的人,易遭人怀疑,并不奇怪。”

      两人继续谈论一会,马茂暂时不敢再打听消息,找个理由便尽快离开了。

      他走进马车、直到乘车出了孙家宅邸,才有一种魂魄重新回到身体的感觉。这时马茂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背心竟已完全被汗水浸湿!幸好里面还有一层里衬、外袍是秋白色的布料,应该没有被人发现?

      马茂的胆量一向挺大,但今天确实感到了害怕。

      如果魏国校事府的奸细查出了马茂的身份,他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不过目前应该还没查出来,只是因为、孙峻此人的疑心挺重。否则孙峻也不必要如此试探,然后让马茂好生生地走出孙家宅邸!

      也许马茂起初与孙峻深交,就是个错误的选择。

      无论如何,马茂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次是真的很危险了,随时会暴露身份!

      马茂回到家里,徘徊犹豫了良久,决定冒险送出一份密信。还得先将自己的处境,告诉大将军秦仲明,征得秦仲明的首肯之后、他才能奔回魏国。

      毕竟马茂这样的出身,只有得到大将军的认可,回到魏国才有搞头。因为当初扬州都督王彦云的意思、是让他莿杀吴国皇帝孙权;严禁马茂莿杀、要求他卧底建业的人,其实是秦仲明!

      马茂立刻回到卧房,挪开书架,掀开了一块地砖,从里面拿出了誊抄的《史记》、以及几张黄纸。他先打草稿,然后用画符一样的数字、把书信内容翻译成暗号。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吾非大老粗===

      石苞收到密信时,除了去太初宫觐见,还在第一次时间派人、去告诉了诸葛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1 08: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