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2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在马车上说道:“我外祖那几个儿子,做正事最可靠的人、便是王公翼。他常年在淮南带兵、如今又是扬州都督,仍让他主持淮南防务,应该问题不大。”

      羊祜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除非有朝中大将率洛阳中军南下,否则没有理由夺王公翼兵权。”

      秦亮以为然,他此时也不想调动洛阳中军前往淮南。一则已从诏令、私人信件两方面安排,将反复叮嘱王飞枭,叫他只需防守。以王飞枭稳重的性子,不至于自作主张乱搞。

      二则针对诸葛恪的准备,中军各部还要时间训练。

      如果秦亮调动洛阳中军、聚集更多兵马,便不该只想着防御,得顺势夺取东关!而且主力会战不能急,必须选择有利的时机;肯定不能选在水涨的季节,须等到了秋冬再说。

      车马、仪仗进了大将军府,秦亮等人沿着西侧的长廊往北走。他们刚走到拐弯的地方,便遇到了等在那里的校事令隐慈。

      秦亮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便招呼隐慈,一起进了西边的那间署房。刚出仕的时候,秦亮就经常呆在这间署房。此时回到熟悉的地方,他有一会没有吭声,犹自寻思着。

      ????????????????羊祜与辛敞自己找席位跪坐下来交谈,隐慈则坐在他们对面等着。

      不久前做奸细的道士从蜀国回来,倒是提醒了秦亮,让他重新想起了一些事、便是去年南乡之战时出现的迹象。

      从整个汉中战场来看,南乡在汉中的东南角落、且在山区后面,其实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姜维竟然好像提前知道了魏军的策略,直接把主力布置在了南乡!如此偏激的决策,肯定有什么确定的理由。

      秦亮当时就琢磨,姜维多半是通过奸细、事先发现了魏军要从沔水东部调运投石机。毕竟马茂等人去襄阳那边、负责制作投石机木件的时间,提前了几个月。

      于是秦亮转头看向隐慈,开口径直道:“司马师在洛阳多半还有奸细。”

      隐慈立刻回应:“司马家结交甚广,树大根深,与之相关的人实在太多了,难免如此。”

      秦亮沉吟道:“高门士族不太可能再理会司马师,没有好处了。反而是像刺客李勇那种人,司马师或许还能通过胁迫、劝说等手段继续利用。”

      隐慈想了想道:“大将军说得是,以前仆等就通过(朝云)辨认,在校事府内抓出过一个奸细。”

      秦亮道:“我觉得没抓干净,校事府也要再查一下。”

      隐慈拱手道:“仆领命!”

      秦亮看了侧目看了一眼羊祜与辛敞,又回过头来道:“只查那些可能与司马家相干者,如果是别家大族安插的人,便不必着急。”

      隐慈道:“喏。”

      不过秦亮也知道,这种人不好查出来。司马家本来就是魏国大士族、用的也是魏国人,谁是奸细完全没有身份辨识度。但此时又不能完全不管,因为跑到吴国的石苞、也是司马师的人。

      如果魏军的部署、军事机密让石苞得到了,定然不利于魏军对吴作战。只消想到马茂、还是个魏国人诈降的奸细,如今已为洛阳收集到了多少重要消息!

      秦亮想到这里,便起身拿出纸墨,把【创建和谐家园】数字写了下来,然后写下了加密方法。

      如同以前与郭太后互通密信的方式,不过这次秦亮随便选了《史记》。现在秦亮与郭太后来往,不需要再加密了,法子正好可以用到奸细密信上。

      只要把书中的内容、以固定的行列字数抄下来,三个数字就能确定某个字的坐标。确实会麻烦一点,但还是有用。

      那些数字在吴国人看来,几乎就等同于鬼画符,根本无人认识!只要密密麻麻地写在黄纸上,即便被搜出来,信使也能辩称、只是为了吉利的道士符纸。

      秦亮准备妥当,便叫隐慈抄一遍,然后派人送到六安城的绢仓,让绢仓密使将书信传递给马茂。

      ……羊祜下午才离开大将军府回家,他照常先去内宅看望阿母,今日却没见到姐姐羊徽瑜。

      等到傍晚时分,羊徽瑜才回来,太阳都快下山了。姐弟见面,羊祜便随口问了一句:“姐今天出门了?”

      徽瑜的????????????????语气也很随意:“没走多远,就在北边的别院,去看看柏夫人。”

      过了片刻,羊祜才想起哪个柏夫人。他微微一怔,马上问道:“姐去见柏夫人,所为何事?”

      徽瑜不解地看了一眼羊祜,蹙眉道:“没什么要紧事,我只是给柏夫人送少许衣食用度过去。司马家的一切都被充了公,她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总要接济一下。”

      羊祜想起、上午在大将军府谈论过的奸细,而且徽瑜似乎也很注意大将军的事,羊祜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卿与司马子元没有再联络罢?”

      不过以她现在的境遇,若有一些怨愤不满,也是人之常情。

      徽瑜一脸困惑道:“司马子元不是已经去蜀国了,我如何与他联络?弟为何这么问?”

      羊祜道:“他还在与洛阳的人秘密联络。”

      徽瑜沉默片刻,看着羊祜道:“弟怀疑我为他作奸细?”

      羊祜想了想,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徽瑜忽然又问:“大将军怀疑?”

      羊祜道:“没有,大将军正在叫人查校事府。但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做到明面上,外舅(夏侯霸)逃去蜀汉了,我仍与外舅家来往,从未避人。”

      徽瑜听到这里,明亮的眼睛里先有气愤,接着竟“呵”地发出一声笑,像是冷笑、又如自嘲。

      】

      虽是亲姐,羊祜仍不理解徽瑜是什么意思,他沉吟道:“大将军待我们家,真的算是仁义了。”接着又道,“那柏夫人的怨恨之心,恐怕比姐更甚。”

      徽瑜恍然道:“弟以为我怨恨大将军?”

      羊祜道:“姐刚从太傅府回来,不是每天都有怨气?”

      徽瑜的语气很怪异:“亏得司马子元的前妻,不然秦仲明都想不起我。”她接着叹了一声,“算了,弟说有怨气,那便有怨气罢。”

      今天的气氛不对、话不投机,两人只好不欢而散。

      ===第五百三十章 谏言献策===

      洛阳的密信送到建业时、已是三月间,吴国正好发生了一件大事,左大司马朱然在江陵城溘然病逝 。

      昨日马茂进宫朝见,刚见过皇帝孙权穿着素色的丧服、面有悲痛之色。

      孙权与吴国世家大族的关系很微妙,既不愿撕破脸,又暗中打压。这些大族之中,唯有朱家(本姓施)与孙权的关系尤为亲近!

      朱然不仅是孙权的得力干将、为孙权南征北战屡立奇功,私交感情也相当不错。所以失去朱然,孙权才会如此悲伤。

      不像周公瑾等人,马茂有一次面圣、仅仅夸了周公瑾一句,皇帝便不是很高兴的样子。死了那么多年,皇帝心里的芥蒂还没释然。

      还有张家,孙权这么多年心里也记着怨恨!

      之前芍陂之役战后,张昭的后人张休,便被大虎公主、全氏兄弟、鲁王等人陷害了。张休打完仗没因功受赏,反而先被流放,后被赐死。

      血债都算到了鲁王等人头上!因为正是那些人进了谗言。但若没有孙权的态度,谁又有能耐、如此对待张家那样的世家大族?

      张休的先父张昭、曾是吴国举足轻重的大臣,也是孙权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所以孙权从未当众表达心里的愤懑,多半是暗藏于心。

      马茂在吴国渐渐了解到一些往事,觉得孙权对张家的怨恨主要是两件大事。赤壁之战的时候,跟诸葛亮、鲁肃对着干,一直劝孙权投降的人,便有张昭。张昭当时觉得投降了挺好,毕竟那时曹操打的是汉朝的旗号,张昭认为降了可以光明正大地做汉臣。所以孙权觉得张昭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后来孙权却接受了大魏吴王的分封,当初言之铿锵、死战不降,待曹魏篡汉、大伙回头竟又成了魏国之臣,张昭大怒!由是孙权与张家的关系一直不太好。

      马茂正琢磨吴国发生的事,忽然有人通报,侍中孙峻来了!

      孙峻以前很少到马茂家里来,此人还是不太容易信任别人的。此时马茂颇感意外,看了一眼还放在案上的洛阳密信,急忙起身来到书架旁、临时找地方藏起来。他随便找了一卷竹简,将纸夹到竹卷中间,然后装进布袋里,放到靠内的位置。

      接着马茂赶快出门,去大门口迎到了孙峻等人。

      这时马茂才想起,刚才自己呆的地方、乃此处庭院的正堂,接待孙峻这样的宗室贵客,只能到正堂里。

      不过客人不可能在别人家里到处乱翻,马茂想到这里,心里稍安。

      原来孙峻准备要进宫觐见,顺道来马茂府上坐坐、只看能否获得一些建言献策。

      两人谈了一会,孙峻竟然犹自走到了书架旁边。马茂见状心里一紧,暗忖:府上人少,应该没有混入奸细,他不可能知道书架里藏了东西罢!

      马茂的手心里立刻冒出了汗,脸上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正眼都不看一下书架。

      只见孙峻径直拿起了一卷德衡纸(马钧造)展开了看。

      马茂沉住气道:“仆在石头城买来的,产自曹魏,名曰德衡纸。此物比竹简轻巧、便宜,又比以前的左伯纸(佐伯是汉灵帝时期一个字佐伯的人)更能长久存放。将军若喜欢,待仆收集一些,送到将军府上。”

      孙峻不置可否地发出一个声音,马上放下了德衡纸,又拿起一本纸做的册子来看。

      那本纸书很薄,里面印的是几篇道家【创建和谐家园】。此书很新奇,便是因为文章不是手抄、而是像拓碑一样印的。

      果然孙峻也发现了其独特之处,拿在手里不断翻看。

      马茂道:“这也是曹魏产物,仆在石头城买纸的时候、商贾所送。其制作过程,先是把字反过来、浮雕在木板上,然后刷墨拓印。刻板时费事,但一旦刻成,可以很容易拓出许多本,远胜手抄。因此商贾愿意附赠于客。”

      孙峻脸上忽然一喜,说道:“德衡纸、以及这种拓印书本,都要禁止进入吴国!尤其是拓印。我随后觐见之时,便当着诸臣的面谏言此事。”

      马茂皱眉道:“何故?”

      孙峻反问道:“士族究竟所求何物?”

      马茂不知他想说什么,便随口回应道:“大片良田沃土?累世为官,锦衣玉食?”

      孙峻一边缓缓摇头,一边露出了笑意。他的眉间距很窄,面相严肃、有暴戾之气,笑起来仍然给人阴冷的感觉。

      他镇定自若地微笑道:“没有人的良田,只是无用之荒土而已。有低贱的庄民,亦有出身高贵的君子,累世皆为人上人、方是诸公所求。须得大量缺衣少食、生计艰难的屯户附农,才能为诸公耕种良田沃土,生女挑拣送到诸公府上为婢(反動的古代封建王朝状况)。”

      马茂听到这里,寻思孙峻确实是那种人。有一次在路上孙峻逮住一对兄妹、便怀疑别人是奸细,马茂当时只觉孙峻是多此一举。如今回想起来,或许那样做、才很符合孙峻的性情。

      马茂忍不住问:“莫非诸民之用、便是为士族豪强所驱使?”

      孙峻淡然道:“难道不是吗?”

      马茂压住气愤,想了想道:“既然世代如此,以己之苦、成他人之奢,庄民附农为何要继续生养?”

      孙峻道:“可以讲孝义与香火祭祀,后人除了为士族豪强驱使,也能让其父母分得好处。另外诸公还能从曹魏、诸山越处抢夺人口。”

      马茂忽然觉得,这些完全不信奉儒家的人、却在利用儒学,反而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而且儒学确实也有各种解读注经,甚至会完全违背先圣的初衷。

      而孙峻谈的、应该有禺民弱民那一套,但又不完全是。马茂看着孙峻手里的书册,情知即便有这个东西、庄民附农也没有机会读书。

      马茂遂沉吟道:“只有寒门、家境较好的庶民,才能借此降低读书识字的门槛。”

      孙峻点头道:“对,如果太多人读书识字、乃至出仕,都需要庄民附农,有那么多人口来分吗?所以我只要在诸公面前、提出禁止纸张拓本,并晓以利害,必能获得士族之欢心。”

      所以孙峻言下之意,所防范者确非一无所有的庄民,他们的命运不会有多大变化、只是驱使他们的地主变得更多了。孙峻要防的,是士族的竞争者。

      马茂又道:“此物只要面世,便禁止不住。看曹魏便没禁,已售卖到吴国来了。”

      孙峻道:“曹魏的情况与吴国不同,自建安年间起、曹孟德便用了许多普通的寒门豪强,各种人都在做官,并非士族独强。”

      马茂自己就是庶民出身,自然十分反感孙峻的言论。他默念了几遍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是稍稍减轻内心受到的毒害。

      但马茂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吴国人、遂不想与之争吵,只得应付道:“将军言之有理。”

      这时孙峻邀请马茂一起去觐见,马茂不好拒绝,遂请孙峻稍候、自己去换衣裳。

      马茂退到堂后,见到了族子马庆,立刻吩咐道:“正厅书架上,靠内的位置有一卷布袋装的竹简,内夹密书,我出门后,汝去找到并藏好。”

      族子神情紧张地沉声应允。马茂这才赶紧换了衣冠,跟着孙峻出门。

      今日皇帝召见少数大臣、是在内殿,相当于燕朝。几个人一道进入一处庭院,忽然看见了三个女眷,年长的那个见到大臣,倒是大方地站在廊芜中、面对着大臣们。

      这时有人沉声说道:“朱公主。”

      朱公主就是小虎孙鲁育,因为是朱家尚公主,所以人们私下里习惯叫她朱公主。而大虎孙鲁班,很多人则称为全公主。

      于是几个人纷纷站定,远远地向朱公主揖拜。朱公主没过来,不过立刻回拜了,旁边两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儿、也跟着有模有样地行礼。

      马茂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小虎,没想到他十分反感的大虎公主之妹,竟然长得十分美貌。

      只见孙峻的眼神异样、也是多看了小虎两眼。显然小虎比大虎公主漂亮、而且更年轻,大概只有二十多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2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