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2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隆也在秦亮身边,立即摆手道:“那时秦将军身边的人不多,仆是反对去关山沟的。只因军令不可违抗,仆才奉命率数百骑兵前去阻拦。能捉住张嶷,仍因秦将军妙算阿。”

      秦亮是全军主帅,整个汉中之战的大功都是他的。他不可能去抢部下的具体军功,便道:“我没上阵,此乃你们几个人的军功,将士们也当赏。”

      被绑着的张嶷无需审问,主动开口道:“关山沟前只有数百骑,没有步兵?”

      马隆道:“只有数百骑兵、乃从大魏卫将军身边抽调的护卫,昨夜我看到汝的军旗了。”

      张嶷的脸色阴晴不定,闭口不再言语。

      秦亮情知张嶷在懊悔。不过当时无论谁发现、那里忽然出现了敌军,恐怕都会怀疑谷口已被阻塞,更何况沿着走马岭东行,还有其它路走。那种情况下,只要掌兵者没有犹豫不决、能够临机决断,便算不上犯错。

      他便不禁说了一句:“汝不必自责,此非战之过。”

      钟会的声音道:“把张嶷从马上带下来,勿让秦将军如此与他说话。”

      侍卫忙道:“喏!”

      大魏芳华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扫而空===

      蜀汉的官职与大魏有些不同;但这个前军监军、都督汉中的张嶷,实际就是蜀汉在汉中地区的最高将领,替代的是当初王平的位置!只不过此役有卫将军姜维统兵,张嶷才不是蜀军主帅。

      张嶷在蜀汉的位置,几乎不亚于郭淮之于大魏。不过蜀汉的地盘、兵力本来就比魏国小得多,总共就只有益州,所以张嶷能节制的地方、自然无法与雍凉两州大小相提并论。

      秦亮很容易想到,攻下汉中等地之后,再把蜀汉国在汉中的统兵大将抓回去、声势必然不同。

      而且活捉又比阵斩好,阵斩只能体现在奏章文字里面,而把活人捉回去,洛阳的人便能亲眼见到。于是秦亮不想把张嶷挵死了。

      大概因为秦亮没有侮辱张嶷,张嶷也不好骂人,反而有意无意地打量着此役的魏军主帅秦亮。

      张嶷被侍卫从马背上扶下来,与秦亮对视了片刻。秦亮不动声色地面对着他,想先摸清张嶷的态度。

      这时张嶷便???????????????开口道:“今为将军手下败将,多说无益!吾但求一死,作大汉之鬼。”

      周围的众人都没吭声,只等秦亮处置。

      秦亮对张嶷的话自然不认可,觉得他只是忠于君主而已。何况魏军在此役中也有不少伤亡,秦亮不会与张嶷说什么好话。不过秦亮没有出言反驳,毕竟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有时候比要他的老命更难。

      兴许只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魏国人与蜀国人同文同种,即便对抗厮杀多年,两国矛盾也不至于涉及全民。至少魏国不可能针对三国中的某一个种群,进行有预谋的研究消灭。甚至没必要进行区别对待,巴蜀之地的汉民,反而是同化周边及扩张纵深的中坚力量。

      当初蜀汉大将军费文伟,在这一点上就看得比较清楚,可能观念与秦亮更接近。费文伟在评价刺客郭循时,便说郭循没有做官食禄、对魏国朝廷没有义务,显然明白两国之间的敌视、只限于统桎者。

      而巴地人张嶷所认同和忠诚的,当然不是巴蜀,只是汉王朝、刘氏皇家。刘家的目标是还都中原,终究也不是要裂土分疆。有秦以来,只要九州之地不能统一,战争便不可能真正停止,哪怕打得十室九空。

      蜀汉的第一代君臣治国比较清明,但作用依旧有限。因为本质上蜀汉与魏国毫无区别,魏国君臣之恶,蜀汉朝廷迟早都能干出来。

      秦亮抬起手掌,在张嶷跟前晃了一下,本想说、蜀【创建和谐家园】与魏国人都是华夏人。

      但他从余光里瞅了一眼从战场上回来的将士们,便临时改口道:“傅佥的儿子也没降,现在活得好好的。”

      他不再多劝,遂向关楼走了过去。

      羊祜的声音道:“看好张嶷,要活着带回洛阳。”

      将士们应道:“喏。”

      一众人走到墙内的斜坡石梯上时,两侧的将士都向秦亮投来了目光。先是一个武将抱拳道:“拜见将军!”一时间大伙都向秦亮揖拜,纷纷道,“卫将军”“秦将军……”

      秦亮一边登石梯,一边简单地向将士们拱手还礼,有时只是点头回应。

      城墙上方已在眼前,秦亮不再理会周遭的动静。本来熬夜后的油面与昏沉感觉也减少了,此刻他好像一下子来了精神。

      墙头上、关楼上的大魏旌旗招展,在迎风飘荡。为了这么一道关隘,魏军鏖战了多日、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战斗,现在终于到了魏军之手!

      而阳安关是汉中平原最重要的屏障之一,攻取此地、如同打开门户。

      随从都下意识地稍稍减缓了脚步,秦亮身披铁甲,按剑最先独自登上城头。

      忽然之间,秦亮察觉墙砖的颜色微微有些变化,不禁转头看了一眼,只见太阳从东边的云层里钻了出来。

      哪怕有云层与雾气的阻挡,但天地间的光线也随之一亮,那种阴天独有的阴晦黯淡之气、顿时一扫而空!

      汉中的冬季、气候与关中大不???????????????一样,冬季的晴天比较少。秦亮记不得之前阴了多少天,没想到昨夜只是下了一阵细雨,今天便终于放晴了。

      大伙先后走到了女墙后面,站在高处观望着此地的景象,有一会都没人说话。

      身后是魏军的营地,亦是之前进攻阳安门的阵地。秦亮站上墙头,才亲眼所见,从这里对魏军营地几乎是一览无余。

      那些土沟土墙、以及简单古朴的箭楼,在淡淡的雾气与些许烟火缭绕之中,有一种宏大而朴质原始的气象,而无数人马在其间,又增添了几分热闹的生机。

      阳安门外,此时却显得很荒凉,除了零星的游骑,几乎看不到人了。唯有北面的走马岭雄壮依旧,南面的沔水静静地流淌着。

      就在这时,身后的石阶上来了两个甲士,其中一个没有头盔、衣甲上全是泥,好像是信使。另一个人大概是城下的侍卫,上前拜见之后、便转身看向那衣甲脏污的信使。

      信使从怀里拿出纸张,双手呈上道:“仆等昨夜奉邓使君之令,前来向卫将军禀报军情,不想经过汉城时、不慎遇到了贼军。贼军派出游骑追击仆等,仆等险些尽数丧命,奔出许久才摆脱追兵。”

      秦亮接过信件,打开一看,果见邓艾的笔迹。

      信使继续道:“仆等损失了两骑,今早终于赶到了大营。昨夜贼军弃守南郑,以浮桥渡河,向西南逃遁。邓使君已率部追击!”

      秦亮道:“我知道了,汝先去营中休整。”

      信使拜道:“喏。”

      辛敞马上开口道:“南郑、汉城蜀军都同时于昨夜突围,事先必定得到了姜维的军令,约好了在一个晚上出动。”

      王沈道:“昨夜下雨,贼军并未改期,定是路途遥远不便重新联络之故。”

      秦亮心道:蜀汉两座重镇的守军突围,自然无法同时发动,但定在同一个晚上倒是容易。

      且邓艾军大营、离阳安门这边相距百余里,即便有时间差错,秦亮与邓艾也来不及相互报信。实际上昨晚传递消息还出了意外,秦亮等人到现在才得知确切的军情。

      这时羊祜说道:“姜维真的要放弃汉中了!”

      只见西边的走马谷,已经毫无蜀军踪迹。在天亮之前,姜维军便沿着河谷地撤了个精光。秦亮暗自松了一口气,点头道:“此次姜维倒是十分果断。一会杨威应会派人来禀报,定军山的蜀军多半也撤走了。”

      汉中这地方,放弃之后、要重新攻下来没那么容易。即便是国力最强的魏国,攻打汉中也实属不易,调动了大半精锐,而且还抓住了姜维撤围兴势的时机。

      钟会揖拜道:“贺喜将军大获全胜,终于攻占汉中!”

      掾属与部将们听罢,纷纷向秦亮道贺。秦亮还礼笑道:“非我一人之功,全赖将士用命、诸位同心协力。”

      显然大伙都真正放松了精神,站在城楼上轻松地交谈了起来,气氛也变得随意了不少。

      ???????????????一众人离开阳安门城头时,秦亮又回头看了一眼门外的走马谷方向。

      从那条大路过去、到达西汉水时,还有一处重要关隘,叫作关城。若从关城继续往南,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闻名天下的剑阁(剑门关),以及葭萌关。

      以如今的形势,魏军只要守阳安门、北面的武兴(略阳),汉中平原便可无虞。

      不过蜀汉军从阴平还可以威胁陇右地区。山区道路虽不好走,但总归有一条路通沓中、狄道方向,另一条路通武都郡的武街等地。

      所以最好还是要乘胜拿下阴平!一旦占据阴平,只需守两三处险要狭窄的关隘,蜀汉军便难以再北上。可以几乎断绝蜀汉军反击的途径!

      一行人走下阳安门,骑马返回了中军大营。秦亮还没去汉城,依旧住在军营帐篷里。

      他回到中军大帐,立刻从行李中翻找地图,埋头琢磨了起来。而部下们在帐中,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只是在小声交谈。

      秦亮当然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此时他只想尽快回到洛阳!

      一来是魏国朝廷仍然不太安稳,此前继续汉中之战、本身就在冒险。因有王广明确立场、郭太后暂时主持局面,风险降低了很多,秦亮权衡之后才选择继续打。

      二来汉中之战打了太久,将士们也比较疲惫。攻占汉中的军功威望已经不小,没有必要急着继续与蜀国大战。

      这时秦亮再度权衡,打算派兵去攻打阴平。

      如果能尽快拿下,当然是最好的局面;但若又要打成消耗战,他便准备暂时放弃。没有关城、阴平,

      魏军想要守住汉中郡、武都郡的胜利果实,也不困难,无非更复杂一点而已。

      秦亮放下地图,从草席上起身,来回踱了两步,便对辛敞道:“传令诸营大将,明日到此地议事。派人去把陈玄伯、邓士载也叫来。”

      辛敞抱拳道:“仆即刻去办。”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止于阴平===

      次日,诸部大将陆续都到了中军大营。M..

      汉中之战打到现今,已是胜负有定。姜维主动弃守了南郑和汉城,明显是要放弃汉中之地、以尽量保存蜀军兵力。

      自此汉中、武都二郡基本被魏军占据,不过还有阴平郡同属一片整体防区。众人聚集在中军账内,就是商议乘胜夺取关城、阴平郡等地事宜。

      三郡的地盘在图上,仿佛一个倒叩的“凹”字,武都郡居中。西南方就是阴平郡,全是重峦叠嶂的山地,耕种价值几乎没有,以前的军事位置也不太重要;但现在成了两国边界前线,立刻就有了极大的战略价值。

      从汉中派兵去阴平,其中一条路是沿着这里的走马谷、出阳安门,只要向西南行军一百余里,即可抵达关城。从关城西行,便能到阴平郡郡治。

      这条路最近,而且先占据关城也作用巨大。如果关城在魏军手里,此地则可成为守备汉中的重要关隘。

      然而有个问题,姜维如果在关城留驻足够的兵马,要攻下那地方、或许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因此秦亮除了派陈泰去攻关城,又叫邓艾率部走陇右绕行、由武都郡地界南下直揷阴平。

      只要有一路突破,阴平、关城二地蜀军都守不住,必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境地。

      但若两路都难有进展,秦亮也明确说了可以放弃。到时候只能重新布防,分筑营垒关隘,守住武都、汉中二郡。

      众人商议了一阵,秦亮走出帐篷活动稍歇。大伙都跟着出来了,在藩篱围成的坝子里闲谈走动。

      秦亮信步而行,见邓艾在身边,不禁脱口道:“士载定要记住,此番我军目标,最多止于阴平。”

      邓艾怔了一下,面有困惑之色,随即拱手道:“仆……谨记,将军、军之言。”

      秦亮知道史上邓艾偷渡阴平的事,且邓艾也有些贪功,所以才没忍住提醒了一句。

      不过顷刻之后,秦亮又转念一想,邓艾对于形势是有判断力的人。此时蜀汉还没有到一推就倒的程度,即便魏军偷渡成功,如果兵力和装备不够,那反而会成为孤军被围歼!邓艾应能看清这一点。

      这时秦亮抬起左手,做了个手势。身边的王康停下了脚步,其他人也没再跟上来。

      秦亮与邓艾踱步向前,秦亮沉吟道:“我正要上书朝廷,为诸将请功,推举西线大将人选。欲以陈泰为雍凉都督,士载为雍州刺史、并镇汉中三郡,王经为凉州刺史。士载以为何如?”

      邓艾想了想,磕磕碰碰地说道:“将军安排甚妥。陈玄伯有攻取武都郡之功,又是世家大族出身,由他做都督雍凉,更能服众。”

      秦亮轻轻点头,颇有点意味深长的口气道:“西线这边,只能有一个都督雍凉。一时的官位,卿倒不用太在意。”

      邓艾结巴地说道:“若非将军偏爱、再造之恩,仆岂有今日?将军自有考量,仆欣然领命。”

      秦亮听到这里,对邓艾的态度很满意,这才不动声色地说道:“陈玄伯运气好、遇到蒋舒降了,方能顺利夺占武街,不过军功仍要算在他头上。士载先为大军前锋,后又节制东面军务,前夜抓住时机追击南郑蜀军、斩俘不少,功劳不在陈玄伯之下。我心里是知道的,朝廷于爵位食邑也定不亏待。”

      邓艾拱手一拜。

      秦亮亦不再多言,心中已决定好人选。正如邓艾说的理由,雍凉都督、选陈泰更能服众。

      实际上经过了解与相处,秦亮觉得、陈泰此人对于官位似乎并不太执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18: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