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2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仆定会在殿下跟前,转述秦将军之言。”张欢道。

      秦亮为防张????????????????欢不理解而不够重视,又说道:“我也会给兄长、城门校尉傅嘏、宗正秦朗、中书令陈安、殿中校尉严英等人去信,叫他们完全听从殿下的安排,尽心辅佐殿下。另外我外舅家,包括回去奔丧的三叔、中书省的四叔,以及领军将军令狐愚那边,我也会写信叮嘱他们。”

      此时张欢的神情果然更加严肃慎重,用力点头道:“仆记住了。秦将军何时班师回朝?”

      秦亮道:“汉中聚集了魏蜀两国的大量兵马,还得等一阵子再说,那时我会上书殿下。”

      张欢再次点头称是。

      皇帝曹芳在曹爽司马懿时期没能亲政,扬州起兵后,三家用武力强行打进洛阳、控制了洛阳所有兵权,自然也没让曹芳亲政;尤其是毌丘俭武力支持曹芳失败,曹芳更没法掌权。朝廷的诏书,依旧是经过郭太后下诏;因有辅政大臣们执政,当然郭太后的实權也相当有限。

      但是郭太后有名分。如果此时朝中掌兵的大臣、以及许多要害位置的官员都听命于她,她应该能够维持局面一段时间。

      秦亮与郭太后之间的私情很隐秘,尤其是秦亮在扬州起兵之前、彼此都相当紧张,可谓一向小心翼翼。这个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多半也不知道其中内情。

      秦亮遂不动声色地说道:“当初司马懿在洛阳谋反,扬州起兵勤王,便是奉殿下诏令。臣等都信赖依仗殿下,有殿下在朝中主政,臣等在前线才会安心。”

      宦官张欢的眼睛里,微微露出一丝喜色,说道:“殿下也以秦将军等为忠臣。”

      两人谈得差不多了,秦亮从草席上站了起来,说道:“张公公在这里先歇息一阵,有什么事可以告诉祁大,便是带张公公到这屋的帐下督。”

      张欢拜道:“仆听从秦将军安排。”

      秦亮遂走到了房门口,接着转身道:“张公公留步。”张欢送出门外,两人再度揖拜。秦亮这才转身离开此地。

      在王广的讣文送到汉中之后,有几天秦亮没有收到洛阳的消息。但从接到了郭太后的诏书过后,很快就有多个信使陆续来到了黄沙,一下子信件纷纷而来。果然什么事都要让它飞一会、需要时间,之前秦亮还是有点心慌了。

      送信的人都是走故道(褒斜道)、先到褒中城,得知魏军中军在黄沙,然后才赶到黄沙。

      除因秦亮之前曾上书奏报、魏军已攻破褒中,还有杜预在关中,可能派人告诉了信使怎么走。杜预是卫将军长史,手里有一些兵马,在关中主要负责督运粮草。故道打通之后,魏军的粮草辎重,便主要是走褒水水路,先运抵褒中城。

      有王广、令狐愚的书信,还有秦胜和傅嘏的信件。秦亮事先已从张欢那里得知了不少事,后来收到的信,重要的内容便都不是什么新消息。不过秦亮回信时,正好可以用洛阳派来的信使。

      最后秦亮竟然收到了陈泰的信,陈泰在陈仓道上、此时应该在武都郡地盘。他要派人来汉中,只能让信使先回关中、然后走故道下来,因为陈仓道尚未打通。

      <????????????????p>陈泰在信中禀报了陈仓道的用兵情况,但在后面居然写了一些别的内容。

      大意是说,他与傅嘏是至交,傅嘏在就任卫将军长史时,评价秦将军处事公正、治军严明、待人厚道,后来陈泰在关中与秦亮相处了一阵,亦觉将军乃德才兼备之良臣。今后他也愿意听从卫将军将令,唯将军马首是瞻。

      秦亮当然马上就明白了陈泰的意思,不过倒觉得他没什么必要急着来信表态。

      正如陈泰所书,谁都知道傅嘏与陈家的关系,傅嘏又做过卫将军长史,秦亮要是倒霉了,陈泰根本没有好处!

      况且陈泰是朝廷任命的雍州刺史,听从卫将军假黄钺的将令,乃理所当然之事,与朝廷里的那些事关系不大。陈泰的性情也不喜欢掺和内斗,他作为陈群之子,在魏国这种规则下当个大官很容易,外任雍州刺史离开朝廷、当初也是他自己的请求。

      这些信件,秦亮都已给属官大将们看过了,当然也包括大将军掾属、在军中做参军的王沈。

      秦亮走进堂屋时,大伙纷纷揖拜,招呼“秦将军”,并主动攀谈,气氛已与之前两样。

      见礼罢,秦亮走到上位木案后面,先站在墙边、又看了一会墙上的地图。

      此时的处境已大为好转,继续打下去、虽然多少仍然在冒险,但秦亮不是个喜欢犹豫太久的人。反复权衡,确实非常消耗精神。

      世上难有十拿九稳的事!冒险如果成了,得到的回报、必定远超退兵。只需要想想,收复三郡的功劳在魏国的影响。

      秦亮最后思量的时候,稍微有点走神,又想到了吃相。这种东西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谁又喜欢让自己顶上一个狼藉的名声、遭人骂呢?

      偶然间他甚至想到了姜维和司马师,派人想杀他,还想离间王秦、看内斗的戏!还有费文伟之死,与那两人也可能有些关系。秦亮心头火冒,暗道:不敢干、我是你孙子。

      秦亮转过身来,见熊寿也在屋子里,便道:“去城南召集一些附近的将士,我有话要说。”

      熊寿拜道:“仆这便去。”

      秦亮回顾左右道:“我觉得,仗还能打下去。”

      人们纷纷附和,羊祜道:“冬季水浅,不利于吴军行舟,最多只能威胁合肥、六安。况吴军北伐,一向不能齐心,若扬州都督王将军能克制悲痛,坚守职位,此时东线应不必太过担心。”

      钟会道:“仆知将军坚毅沉稳,不是个容易放弃的人!”

      秦亮道:“那我们去军中,给将士们一个明确的态度。”

      于是大伙出了宅院。黄沙土城很小,一行人骑马去城南,一会就到了。

      小城内外都驻扎着军队,城外各军营的人更多。附近有好几万将士,刚才那段时间也召集不起来多少人。不过也没有必要叫来太多人,人太多了、反正也有人听不见说话;而且只要秦亮当众说了,将士们自己就会流传。

      秦亮率众从????????????????土墙里面的坡道上、登上城门,他身上依旧披着重甲,不过爬坡时步履却很稳当,好像铁甲是纸扎的一般。上面有一座敞亭一般的简陋建筑,姑且算作城楼。

      城外陆续有将士们聚集过来,人们刚到来,还很嘈杂,一边说着话、一边抬头看并不高的城头。前面的将士在抱拳向秦亮拜见,秦亮也朝几个方向拱手还礼。

      等了一阵,秦亮遂开口道:“诸位应知,大将军薨了,骁骑将军亦已赶回洛阳奔丧。但我们有职责在身,应以前线战事为重。皇太后殿下亦已派人传诏,嘉奖前方将士作战英勇。”

      受到无数目光的注视。

      秦亮接着说道:“我们已经打赢了两场至关重要的大战,最后拿下阳安关,大胜就在眼前!”

      先前去召集将士的熊寿也在城下,他喊了一声:“大胜!”于是将士们纷纷跟着呐喊道:“胜!胜……”

      秦亮稍等一会,接着说道:“攻打汉中以来,已有不少将士伤亡,血不能白流。诸军应一鼓作气,攻取汉中!到那时,我军要载誉而归,论功受赏!”

      众军的喊声此起彼伏,比刚才更加喧嚣。

      秦亮抬起双手做了个手势,严肃地最后说了一句:“传令各营,在汉中之役完全胜利之前,谁敢言退、惑乱军心,定斩!”

      前面的武将们向城上抱拳道:“仆等谨遵号令。”

      秦亮向将领们回礼,又看了一眼远处的沔水水岸,便转身朝后面的土坡走了。

      大伙来到拴坐骑的地方,秦亮扶着马肩,转头对辛敞说道:“传我的军令,叫潘忠备好舟船,就在黄沙搭建浮桥。准备进攻定军山的姜维部!”

      辛敞拱手道:“喏!”

      ……

      ……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因为快过年了,亲戚时常宴请,这段时间我更新会比较慢,请大家谅解。同时也预祝书友们过个好年。)

      ===第四百七十七章 欲送妇人衣===

      汉军游骑主要在沔水南岸活动。黄沙集那边动静很大,曹军架设浮桥,大举渡河,很快就被汉军斥候打探到了。

      姜维在定军山闻讯,颇感意外!

      但他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又在中军稳了半日。之后他便爬上了定军山西面的山脊,这里也是最高的位置,当然凭肉眼看不到什么、只能看周围的地形。

      接着斥候来报,曹军大军好几万步骑,循着沔水南岸来了!这是真的要来进攻汉军主力。

      曹军之前驻扎的黄沙集,在沔水北岸的河湾地里,渡河就在北山西侧。他们只要沿着沔水西进,很快就能到达定军山的东麓余脉,不是来打姜维的主力大????????????????军、还会是什么目的?

      姜维把司马师叫到一边,两人站在一颗灌木旁,姜维便沉声问道:“洛阳是不是又有什么情况?”

      司马师皱眉拱手道:“仆亦未收到消息。洛阳若有重要事宜,那边的人要送到汉中也需要时间。当此之时,只能混到运粮的队伍里,走故道或傥骆道南下;又或先去襄阳,从东三郡绕道而来,不太容易。”

      “嗯……”姜维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

      司马师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多言,只是犹自沉思着什么。

      这时又有几个大将上山来了,他们见到姜维也在这里、遂走过来拜见。

      众人攀谈议论了一会,征西大将军张翼说道:“莫不是秦亮急着要回去,所以欲寻我军主力决战,想以一场大战决定胜负?”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和道:“有这种可能。”

      姜维也未否认这样的说法。不过姜维在汉中已与秦亮交过手,直觉上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这种直觉是在多次带兵打仗之中、形成的感觉,很难具体描述理由。

      姜维踱了几步,抬头眺望远近的山势。

      定军山是西高东低,主峰就在西面、正在姜维脚下,这座山大又高。往东那山就要低矮一些了,中间隔着一条山沟;继续往东就到了沔水南岸,那里只有一座不大的山丘。

      所以能布兵守山的地方,主要还是西侧主峰这边。

      姜维又回头看西面,西面就是米仓山。两山之间隐约有些丘陵,但中间有一条宽阔的平坦地带。

      一会工夫,姜维便做出了判断。双方总计超过十万大军若是交战,战场不可能局限在定军山主峰、单是这里根本摆不开,而会在附近周围的地方上演变为野战!

      当年夏侯渊与昭烈皇帝在此攻防对峙,乃因此地双方都是偏师。两军的主力实际在阳安门那边对峙,因为汉军那次是进攻方,打通阳安门、才能从正面突破。

      哪怕是在同一个地方,形势不????????????????同,一切都会不一样。完全照搬以往的经验不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中的多种考量、重新做出判断。

      这时有武将建议道:“曹军后方有变,军心不稳。我军此时站着高地,何不在此与之大战?”

      姜维说道:“勿急,战场上一定要沉得住气,切勿心浮气躁!”

      他接着说道:“我军起初的方略,便是固守以拖待变。如今已有变数,但曹军兵马未变。此时我们没有必要与之摆开大战,应该再等等。等曹军回师、向秦川中撤退时,再从后面掩杀、必可大获全胜!”

      张翼也难得地支持了姜维的看法。

      姜维手里是全蜀国的主力,张翼这种人一向不愿意拿最后的力量、与曹军主力硬拼。

      姜维再度观察定军山时,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此山的形状拼起来、不就像一座大土坟?土坟正是这样,前面垒土比较高、也比较大,往后面则逐渐降低。

      这种不吉的念头,让姜维心头又莫名多了一分不祥之兆。

      他遂下令道:“除了留守定军山主峰的营垒,主力诸部立刻向西撤退,往米仓山山谷遁走避战。”

      诸将纷纷道:“遵命!”

      ……秦亮率军浩浩荡荡地沿着沔水进军,远处已能隐约看到定军山的余脉了。他一边在马上慢行,展开地图看,一边左右观望,认定定军山就在附近!

      就在这时,斥候却来禀报,大量蜀军正在向西调动、往米仓山里走了。

      秦亮还没反应,周围的部将们就大骂起来,以各种方式问候姜维的母亲。

      熊寿正在身边,当即说道:“姜维如此胆小怕战,我们给他送一身妇人衣裳去罢!”

      众将士听到这里,顿时“哈哈哈”一阵哄笑。

      秦亮也觉得,那姜维真是龟缩上瘾了。虽然他事先也想到了、姜维仍可能不愿意大战,但姜维一直这么拖,也让秦亮感到恼火。

      不过秦亮想到,自????????????????己刚砍了姜维派来劝降的信使,这会要是送女装去羞辱姜维,信使多半也要被砍。没有必要白送人头,遂未回应熊寿的提议。

      前军最先靠近定军山东麓,秦亮带着部下和骑兵赶到了前军。

      只见远看是一座山丘的地方,实际却是一座真正的山。乃因定军山越往西越大,便显得东端这边的山坡很小。

      但这座山并不险要,秦亮找准了稍微平缓的方位,带着骑兵直接骑马冲到了山上。他勒马停下来一看,站在这里的视线一下子开阔了!

      西面是一座更大的山、便是定军山中段,地势也更高,面对东麓山丘这边是居高临下的形势,视线也会好一些。

      然而秦亮不会被唬住,关键还是要从具体角度去看。以此时的兵器,没有射程极远的炮,西边的远程倵器打不到这边的山脊上;从西边的山上进攻过来,也得先下山,然后仰攻东坡。

      所以此地依旧可以作为一道屯兵的屏障。

      秦亮遂转头下令道:“传令前军,立刻派人上山、构筑营垒工事。诸部到来后,在东边择地修整,准备扎营。”

      部将拜道:“喏!”

      两军主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就隔着这一片定军山山脉,上次那么近、还是在南乡之战。然而姜维主力往米仓山里钻,秦亮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第四百七十八章 跑得了和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09: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