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姜维沿着山路来到定军山南麓,他环视四面,只见北面的山脊上、西边的山下到处都是营寨和旗帜。汉军数万大军正在附近,阵仗浩大。
在定军山山脊以南的下方,一片荒草丛生,姜维却忽然停了下来。他拔剑拨开枯黄的杂草,总算依稀分辨出、此地似乎有个土台子。
姜维回头道:“先帝曾在此督军?”
廖化先四面观察了一下地形,点头道:“应该是这里。”
姜维听罢,便又在原地逗留了好一会,一时间难免有几多感慨。
汉中之战时,姜维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且是魏国人,当然没有参与。如今须发已经花白的廖化年龄大,其实也没有在场,他那时应该在荆州关羽的麾下。
亲自参与过那场战役的大将,全都已经死了。姜维想起来,当时诸葛丞相应该在成都管后方诸事,大名鼎鼎的【创建和谐家园】也还在世。
就在这时,司马师从山路上赶来了,看起来挺急,人在远处、便唤了一声:“卫将军!”
姜维转过身,等着司马师过来。
没一会,司马师便上前揖拜道:“卫将军,仆刚得知一个消息,大事。曹魏伪大将军王凌死了!”
几个人怔了一下,姜维忽然仰头“哈哈”大笑了一声。诸将一阵哗然,气氛也渐渐热闹了。
主要还是最近的情势实在太糟糕了,忽然听闻这样的变数、姜维的心情从谷底扶摇而上,故而波动非常大!
姜维回顾左右道:“我说什么来的,以拖待变,这变数不就来了?”
诸将一阵附和,“曹魏内部不稳,伪大将军一死,要出大事阿。”“且不是一般的变数。”“卫将军英明!”
姜维看向那荒草间的土台子,大声道:“此乃大汉昭烈皇帝显灵也!”众将感怀先帝,都跟着向那土台子作拜,正是群情激动。
大伙热烈地谈论了一阵,遂跟着姜维继续向西走,然后下山,来到了定军山西边。
此时汉军在定军山附近有数万之众,山上驻扎不了那么多人,太多人挤在山坡上也没作用。于是大部分营寨,在定军山的西面、位置较为平坦的地区。姜维的中军也在下方。
姜维一路寻思,回到中军时、便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如果秦亮在汉中等不了,唯一的选择只能退兵,别无它法!战机就要来了,一旦曹军退兵,我军便趁其军心不稳之时反击,定可大获全胜!”
大伙的情绪再次被调动,几个月以来、汉军处处受制,不断后退避战,这回终于要出一口恶气了吗!
姜维竟还有点遗憾地说道:“不过归军不能堵、只能追,无论如何,此役亦很难全歼曹军主力。”
廖化忙道:“若能反击贼军,将其赶出汉中,已经很不错了,险阿!”
征西大将军张翼问道:“将军以为,秦亮一定会退兵?”
姜维冷笑了一声,随即又换了一个神情,环视身边的人好言道:“我们平常虽是见解不同,时有争吵,但都心念大汉,忠心社稷。”
大伙纷纷点头称是。
姜维接着道:“但曹魏不一样,那些人是把争权夺利放在首位。此时秦亮不心急着回去、争王凌留下的大将军位,还在汉中与我耗什么?”
这时司马师沉吟道:“王广这人在洛阳有很长时间了,我比较了解他。此人豁不出去,尤其是有退路的时候。”
姜维道:“曹魏朝中的问题,应该不止王广一人罢?”
司马师点头道:“那倒也是。”
姜维翻开了图帛,寻思了一会,便提起案上的毛笔,在图上画了三处记号。
曹军要退兵,必走故道、傥骆道,也许少部分人会走子午道。而且他们必定不会从一处走,因为人太多了,目前在汉中平原内的曹军人数起码超过十万!
等到时机到来,汉军从后面追击掩杀,还是要从两座尚未失陷的大城出击,即南郑、乐城二地。
另外姜维可率军返回北山,便是之前驻扎过的地方。伺机从北山渡过沔水,则可追击从箕谷跑路的魏军。
姜维把毛笔放回檐台上,在破屋里踱了几步,又道:“可写一封劝降信给秦亮,劝他率军投降大汉,弃暗投明,一起匡扶汉室。”
众人不禁莞尔,有人已经笑出声来。
司马师有点尴尬道:“此路恐怕不是秦亮的上选。”
姜维微笑道:“多给他一个选择,终归不是坏事。”
于是只有司马师委婉说了一句,再无别人劝阻姜维,反正成不与不成,都没多大的损失;而且诸将也分不清楚,姜维是在劝降,还是在得意之时故意想羞辱秦亮、出一口恶气。
姜维说干就干,立刻拿出竹简,开始亲笔写信,并叫人安排好信使。
诸将留在中军的房屋内,意犹未尽,久久不愿散去。等姜维写好了劝降信,大伙仍旧在堂屋里议论说话。
姜维把毛笔放下,再次默默地舒出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姜维一回头仍然感到后怕。当初他决定诱敌深入的时候,确实对情况的判断出了差错,差点就酿成大祸!
一是现在的曹军不太一样,尤其是骑兵的战力,姜维随后还要好生究其原因。二是曹军竟然在东西两面出动了十几万人马,这也大大超出了姜维的预料;因为此役并没有给曹军太多准备时间,曹魏忽然要聚集那么多兵马于一人、并不容易。
姜维此时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手脚都感觉有点无力了一般。而且期待了很久的变数终于到来,突如其来的希望,又激起了他的情绪。
在如此大起大落的复杂心情中,姜维的脸色隐约出现了一种怪异的殷红。
99k..99k.
===第四百七十五章 冬日的太阳===
不两日,姜维的劝降书便送到了。信使乘坐小船,刚渡过沔水就被魏军游骑逮住了。将士问出是敌军信使,随即押到了黄沙集。
秦亮在中军宅院里拿到了书信、写在竹简上的信,他展开看了一遍,先是脱口说了一声:“荒唐。”
以现在这种情况,何况死仇司马师也在那边,他怎么可能选择投降蜀国?
此事与以前费祎的劝降更不一样,当时秦亮很可能在内斗中走投无路,费祎属于雪中送炭;而且费文伟的书信也极其有诚意、给人一种真诚欣赏秦亮的感受。
这姜维现在送来书信,怕不是为了劝降,只是为了侮辱自己!
秦亮顿时大怒,把竹简摔在木案上,说道:“来人,将姜维的信扔进粪坑,信使砍了!”
一旁的祁大弯腰拾起案上之物,揖拜道:“遵命!”
上次姜维写给邓艾的信,就被秦亮扔到了粪坑,当时部下听到他的命令、笑出了声。但这次屋子里没有人发出笑,大家都很谨慎,生怕惹恼了秦亮。
秦亮这几天确实比较暴躁。他几乎没有把情绪表露在脸上,不过诸属官经常呆在他的身边,还是能感觉得出来。
收到王广送的讣文之后,几天过去了、尚未有洛阳别的消息传来。秦亮转头看了一眼司马王康,有点想派王康先回洛阳。
但转念一想,从汉中到洛阳、再送信回来,要好多天时间;到时候长兄秦胜等人应该早已送信来了。不如再等等。
刚想到这里,便有侍卫走到门口拜道:“禀将军,洛阳信使到了。”
秦亮脑海里刹那间闪过“快请”二字,但他还是沉住气说道:“带进来。”
侍卫道:“喏。”
出现在门外的人,竟然是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秦亮一眼看到张欢,心头便颇感意外,顷刻间不知是忧是喜!因为郭太后派出张欢,只能说明她很重视这封信。
张欢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脸疲惫,进屋便向秦亮拜道:“仆拜见秦将军。”
秦亮回礼道:“张公公车马劳顿,辛苦了。”
张欢道:“这是仆甘愿做的事。”
他说到这里,伸手到怀里,接着侧身回避,马上传来了“噼啪”的缝线断裂的声音。张欢掏出了一卷纸,上前双手呈送上来:“皇太后殿下遣仆送来的诏书。”
跪坐在草席上的秦亮先行稽首礼道:“臣亮接诏。”然后才双手接过来。
纸张就是马钧造出的纸,之前秦亮得到新纸,曾进献给郭太后。不过这纸张仍旧是卷起来的,并没有用折叠的方式存放。多半还是习惯,毕竟以前常用的竹卷和帛书都是用卷。
秦亮展开诏书,一眼就认出了郭太后的笔迹。
片刻之后,秦亮的情绪便有些激动,额头上的皮肤泛红,静脉也微微鼓了起来。
落在纸上的内容都写得很简单。先是表彰秦亮等诸将士作战勇猛,接着便提到倵卫将军王广上书之事。
皇帝陛下在大将军府召见王广时、提出任命王广为抚军大将军,王广遂在奏书里言及此事,称自己功劳不足、又在悲伤之中,不能担此重任,奏请陛下收回成命;并称卫将军秦仲明有功于社稷,推举秦仲明为大将军!
难怪秦亮一看内容就情绪有变,这是外舅王公渊的公开表态阿。
用奏书的形式,可不止郭太后、皇帝能看到,基本等同于告诉满朝文武,明确表明立场。这样一来,王公渊几乎没法再改变态度,否则就会向天下人展现其言而无信和虚伪狡诈……王广若有二心、不当众表态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那么干。另外郭太后在信中还提到,领军将军令狐愚也有此意。
公渊阿公渊,虽然平素各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他干得有点不厚道,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可以的!
不过,举荐只是人们表达立场,秦亮要在汉中受命大将军、没多大作用,他本来就是卫将军假黄钺,兵权极大……只要现在没人抢着去做大将军,那卫将军就是大将军!就好像如果有人做了大司马,大将军也不是真正的“大将军”了。要想真正确立执政地位,还得先回到洛阳。
秦亮放下诏书,暗自缓缓呼出一口气,抬头道:“张公公远道而来,在院子里腾出一间屋子、让张公公先歇息。”
张欢忙躬身道:“仆谢秦将军以礼相待。”
秦亮道:“战场上条件就是这样,没有办法,张公公将就一下。”
祁大走过来,道了一声“请”,便带着张欢出门了。
秦亮从草席上起身,在屋子中间来回走动了一会。羊祜、钟会等人有意无意地瞅向木案上的诏书,诏书是摊开放在那里的。
秦亮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遂犹自走出了房间,把诏书留在木案上。他来到屋檐下,很快看到了院子里的祁大,便问祁大、张欢在哪间屋。
很快秦亮就来到了一间瓦房门外,唤了一声“张公公”。
张欢立刻迎出来,又与秦亮相互见礼,然后请秦亮入内。
两人在同一张草席上跪坐下来,寒暄了两句,张欢主动说道:“仆以为,倵卫将军王公渊是诚心如此。仆曾去过大将军府,见过秦将军的夫人,王夫人也是如此看法,公渊已经想通了其中干系,决定全力支持秦将军。”
秦亮点了点头。
张欢接着说道:“另外据王夫人言,公渊曾与令狐公治、其四弟也商量过,在自家人面前亦是如此态度。殿下曾召见过领军将军令狐公治,令狐公治在殿固大局;由秦将军辅政,对大家都好。”
此时只有两个人坐在一起,秦亮便不客气地说道:“吾表叔是明白人。”
张欢道:“对了,公治还说起,秦将军于他有救命之恩。”
秦亮过了片刻、才恍然想起是怎么回事,便是关于勤王之役时的那个杨康、令狐愚身边的亲信。
张欢不提,秦亮几乎快忘了。因为那时令狐愚带着兖州兵,乃勤王军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秦亮当然不愿意看到、在关键时刻令狐愚被人暗算。所以秦亮对那事的心态,一直是为了帮自己,并没有当作对令狐愚的恩德。
秦亮在不经意间转头看了一眼门外,这座宅子坐北向南、而两人所在的房间在西侧,从门口看出去,正好能看到东南方向屋顶上的朝阳。
半空还飘着些许雾气,不过太阳已经当空露面,在冬日的白雾中、更显嫣红艳丽。
99k..99k.
===第四百七十六章 尽心辅佐===
两人对坐在一张草席上,只要抬头、就能看到墙洞里透进来的一缕阳光。
粗糙开裂的土黄色夯土上,有一个又高又小的土洞、也许可以称之为开窗。阳光便是从那里斜射入房间,光线里一些微小的东西在急速而轻飘飘地舞蹈,好像是灰尘、也可能夹杂着尚未完全消散的水雾。
但就算是这么个环境、也比住在帐篷里舒坦,秦亮深有体会。
秦亮当面听着张欢口述诸事,张欢除了谈朝中的情状,还提及了吴军增兵东关、威胁扬州。
这也是郭太后要派张欢跑一趟的作用之一,有些事书面上不好写,正须要口头交流。实际上因为纸张未普及等原因,官府处理政务也往往依赖于口叙。
张欢说完沉默了片刻,这时秦亮道:“张公公回到洛阳之后,恭请皇太后殿下出面、主持朝廷诸事。”
“仆定会在殿下跟前,转述秦将军之言。”张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