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次日天刚蒙蒙亮,秦亮便带着人去前线看情况。此时厮杀早已消停了,不过昨日便修好的斜坡工事、果然被挖掘破坏了一截!
不管怎样,攻城都要继续。今天将士们须得依靠轻重火力的掩护,重新修复登城的斜坡工事。
“咚咚咚……”中军那边传来了鼓声。秦亮转头看了一眼,立刻派人去通知各营大将、随后到中军议事。
既然敌军发动夜袭,秦亮遂决定改变战术,重新部署各营兵力,以便轮流进攻、昼夜攻城!
这守将傅佥,看样子是要死守城池。但恰好秦亮也一定要拿下褒中,除非姜维愿意摆开主力决战。
===第四百六十四章 霸王硬上弓===
数日后的褒中城南,仿佛已变成了一片残桓断壁的废墟。
城上的女墙、墙垛被石弹大量破坏,夯土外面的包砖也成片坍塌了。城墙外有几处垒土,好像是城墙垮塌后的土石堆一般;远远看去,整片城墙狼藉得不成形状。
成群结队的魏军将士沿着土堆斜坡进攻,城头上人头攒动,刀枪挥舞。
守军抵抗顽强。两三处垒土工事的通道、也比较狭窄,两军遂堵在了城墙上混战。战线僵持之下,交战的地方变得愈发拥挤。
胆怯的人在大张着嘴哭喊,勇猛的将士高喊着“杀”声、在巨大的噪音中怒吼,但所有人都进退不得!
地方太窄、人群拥挤,连队形也没法保持,前面的魏军将士无法|轮换。于是拼杀了一阵,众军只能陆续往城下退走了。人潮消退,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被拖走的哀嚎伤兵。
魏军退到了远处的壕沟之间。没一会“轰轰”的巨响便再次响起,如同雷鸣,肉眼可见的硕大土弹石弹从天而降!
汉军守兵冒着砲击,仍在斜坡缺口上抢修工事。两个士卒刚搬来拒马枪和荆棘,便有一枚土弹落到了缺口处,惨叫顿起,拒马枪与土弹一起变成了碎片、土木夹杂着尘土飞溅。
不远处的一架床弩也被砲弹打中,那沉重的床弩竟然翻滚着飞到了半空,过了一会才摔进了城中、发出一阵轰响。
良久之后,投石机的攻击再次消停了。城外的土坡上亮光刺眼,被泼上火油的地方、大火成势,四面黑烟滚滚。
无数魏兵又出现在了城下,推着独轮车的士卒在前面,覆土灭火。弩兵涌到墙下的壕沟里,城墙上下“噼噼啪啪”的弦声络绎不绝。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但厮杀并不会因此消停,魏军只是换了一批人过去攻城。
趁着太阳下山后仅剩的依稀亮光,守将傅佥站在残破的城楼上、再次眺望着褒水斜对面的原野。他瞪圆了眼睛,心里不断默念:援军,援军何时到来?
夜色渐渐降临,城外的大地上四处都是篝火,比秋冬之际天上的繁星还要明亮,游动的火把、看上去恍若火龙一般。那些亮光之下的人影不是援军,全是轮换上来的曹军人马!
大量曹军将士再次攻上了城墙!即使双方都有大量的火把照明,但火光之于白天的阳光、便如萤虫之于皓月,能见度依旧不足。
早已苦不堪言的士卒,更难被武将们控制。拼杀的场面比白天还要混乱!
“懆!”一声大吼,一员曹将忽然双持长戟、奋不顾身地猛冲了过来。“哐”地一声,长戟莿入了一个汉兵的衣甲。汉兵痛叫着,不由自主地往后倒退,径直被推进了后面的人群里。
曹将一收长戟,左右横扫,又是几声“叮哐”沉重的金属撞击声,黯淡的光线中,隐约可见火花飞溅!一个汉兵士卒的腿部被猛力击中,惨叫着单膝跪了下去。但立刻就有汉兵从两侧扑了上去,拿着长矛和环首刀莿砍,“铛铛”作声招呼在了曹将的身上。
将领身后的曹军士卒也是大急,奋力向前猛冲,想去营救将领,双方拼命地相互砍杀撞击。刀兵与盔甲反射着火光,清脆的金属声音、沉重的木盾撞击声“叮叮哐哐”响成一片。
“阿!”有个曹军士卒脑袋上挨了一击,整个人都懵了,这时血水流淌到他的眼睛上、他才眨了一下眼睛。但他还没反应过来,马上就被一个人扑到了地上。仰面摔倒在地的曹军士卒、耳朵正对着汉兵的嘴,接着他的耳边就响起了“哈呀”的大声惨叫起来,简直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拼杀持续了良久,汉军渐渐落了下风,混乱的战线不断沿着城墙推动。汉军人群后面,传来了大声的喊叫:“顶住!顶住!”
然而混战厮杀之中,任人喊破喉咙也没用。汉军人群里、不断有人在朝后面乱窜,战线迅速崩溃。
这时远处的城墙石阶上传来了“哗啦”的巨大噪音,无数脚步声与盔甲的响动,混杂一片,一股汉军步兵从石阶斜坡上增援上来了!通道上一片火把的火光闪动。
不过曹军在城墙上拓开了地方,循着垒土工事冲上来的人更多,成群结队的兵将已经占据了大片城头。
前面的曹军散兵开始后撤,后面结阵的长矛队列、渐渐露出了阵容,其中有将领大喊道:“胜利就在眼前,后退者斩!”
“胜!胜……”曹军众人一阵呐喊,士气大振。前面两排的长矛最先往前放下,队伍缓缓向前推进。
刚刚增援上来的汉军以纵队冲杀而去,但攻势很快被阻挡住了,纵队根本无法冲破敌军两三排齐出的密集长矛!
两军只能在中间拿着长兵器相互击打,缓慢靠近。反而在两翼、双方兵将后发先至,先打起来了。
震天的杀声之中,汉军的阵列正面没打赢,再次被向后挤压。阵型一旦开始后退,便不断有人趁乱逃跑,执法队在后面也止不住,因为大多人只是被推攘着被迫后退。
这时城墙内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傅佥带着人马来了、急急忙忙地赶到了这边。
部将抬头一看、城墙上到处都是曹兵,便立刻劝道:“太多敌兵上墙了,要将他们赶下去、已不可能!将军,突围罢。”
傅佥也很快看清楚了形势,却提起环首刀怒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有死而已!”
旁边的将领又伸手拽住了傅佥的缰绳,沉声道:“卫将军的兵马尚在北山附近,将军应以大汉国家为重,留得身家、继续与曹军作战阿。”
诸将纷纷劝诫,旁边那人干脆猛拽傅佥的缰绳、让马匹调转了方向,然后不由分说地在战马后面挥了一鞭子,喊道:“将军先走!仆去传将军之令,命令各部随后突围。”
“嘶……”傅佥的坐骑吃痛,向北面奔出。众将士也调转马头,踢马追随了过去。
傅佥终于没有勒马,他仍在不断回头、观望南城城墙上的光景。
城防完善的重镇,一般只会在兵力耗竭、箭尽粮绝的时候才会失守。但褒中城竟然被强行攻破了,直到此时、傅佥的心里仍然很不甘心;而且是又羞又恼,总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毕竟城中守军还有大量兵力,尚有余力!
……不过从古到今,守城一方只要丢了城门城墙,战役基本就算结束了,几乎没有守将会在城里组织巷战。
据报蜀军已冲出了城西、城北,正在朝各个方向突围。秦亮之前并没有将褒中城围死,除了防止守军死战到底,还因城池靠水、不便四面围困。
战事尚未结束,阻击战、追击战仍将继续。
此时夜深了,视线不清,谁也不知道能扩大战果到什么程度。但秦亮的战役目标、本来就只是攻下褒中,而非全歼傅佥部。
南城墙上传来了一阵阵欢呼声,将士们的呐喊也是此起彼伏。秦亮下马观望,犹自松了一口气。
一众人牵着马继续朝褒中城走,正从壕沟间的狭窄木板上步行通过。
王沈的声音感慨道:“初时秦将军把数万人聚集于褒中,暴露了一百多里的粮道。兴势、乐城、南郑亦要分兵把守,我军纵有十万大军、也有兵力不足之忧。仆曾担心主力在褒中耗下去,终将因粮草不济、被迫撤围。却不料将军居然霸王硬上弓,就这么强攻下了褒中!”
旁边的钟会附和道:“仆原也认为,攻打大城非旬月之功。”他接着回顾周围纵横的壕沟,“但将军之攻城手段着实新奇,如何想出的法子?”
秦亮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应付了一句:“总得想办法突破才行。”
钟会点头道:“我军先前的布置,实难久持,幸得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秦亮不禁转头看了钟会一眼,觉得他似乎吹得太过了,却从钟会的神情间没看出什么异样。
但想来也有原因。沟堑推进等攻城手段、秦亮不觉得稀奇,此时的人们确未见过。
后世随着战争经验的累积,各个时代都有许多战例、理论可以借鉴,只是秦亮没法对钟会等人解释而已。
比如近代出现了棱堡之后,因为很好用,有一段时间近代国家遍地都是棱堡,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对峙。后来法国人沃邦才总结出了一种攻城体系,被称为“沃邦攻城法”,其中就有大量沟堑推进的内容。
虽然如今的兵器、战术都不一样,但秦亮发现攻城有了远程火力、沟堑工事便依旧管用,改变一下壕沟的具体形状即可。
这时大伙已通过了狭窄的木板,秦亮停了下来,脚踏马镫、矫健地翻身上了马背。随从的掾属和将士们也纷纷上马,继续前行。只见前方的褒中城上下一片火光,到处都是人影、四面人声嘈杂,以前估计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第四百六十五章 存亡之秋===
曹军追击掩杀数十里,一直持续到清晨。
从褒中突围的汉军残部在夜间跑散了,大部被俘或被杀。直到剩下的一些人到了汉中西部最大的重镇汉城(勉县),另一些人逃到了沔水北岸的黄沙,敌军的追逐才渐渐消停。
大将傅佥奔入黄沙小城时,身边的将士已所剩无多,几是仅以身免。他接着从黄沙乘船渡过沔水,沿沔水南岸东行、去了姜维的大营。
一过北山,傅佥便自缚于军前。
姜维听到禀报,急忙走出一间房屋,果然在院子里见到了傅佥!这傅佥是受命防守褒中城的大将,如今竟出现在了这里?姜维愣了一下,顿感不妙。
而且傅佥的样子十分狼狈,发髻散乱、衣甲破损,脸脖上还有伤。姜维不禁脱口问道:“褒中丢了?”
众将无不震惊,目光都聚集在了傅佥脸上。
傅佥进院子之前就反绑着手臂,他一脸惭愧地弯腰道:“贼军昼夜攻城,仆有负卫将军重托,被攻破了南城……仆本欲以死殉国,只因部将力劝,方才率部突围,前来请受军法!”
果不出所料,如果褒中没有被攻陷,傅佥此刻便不可能出现在北山。但姜维仍是好一会说不出话来,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司马师也是一脸意外:“曹军虽于八月间便进围褒中,但九月才开始攻城,至今不到一个月。将军统领重兵,固守坚城,如何这么快就被攻破了城池?”
傅佥颓然地叹了一口气。
不过别的大将没有再出言怪罪,连在场的征西大将军张翼也未多言。
傅佥不仅与姜维关系亲近,而且他的先父在夷陵之战中、曾奋不顾身掩护昭烈皇帝(刘备),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实乃大汉忠臣。
因此大伙不管是看姜维的面子,还是念及傅佥之父的忠诚,也都愿意留些情面。
姜维也相信傅佥尽力了,他回过神来、遂上前先给傅佥解开绳子。傅佥动容道:“卫将军……”
姜维打断他的话,一边往屋子里走,一边转头道:“曹将秦亮用了什么计谋?”
傅佥便又将贼军的攻城手段、描述了一遍。
贼军连通壕沟、推进至城墙下,修建土墙藩篱等工事掩护攻城人马。
汉军将士在城墙上防御,远处的敌军就用投石机轰击城墙,杀伤将士、破坏守城的重弩金汁灶炉等设施;汉军被迫从城上疏散,以减少伤亡,投石机便又停止发射,贼军则随后冲出沟堑工事、靠近城墙继续垒土造山。
之前姜维就收到过傅佥的求援信,但他确实没有料到、贼军能这么快强行攻破褒中。
傅佥叙述完,又道:“贼军垒土之法,减少了攻城伤亡,可以保存士气。我军却多次被投石机压制,又兼遭遇贼军昼夜攻城,军中将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因此不慎丢失一处城墙高地之后,便再难收复了。”旁边司马师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的眼神很复杂,既有怨恨、又有羞愤。司马师深吸了一口气,冷冷地说道:“此贼做事不择手段!不拘常理,以奇取胜,常常叫人难以防备。”
这时张翼开口沉声道:“褒中一失、褒斜道落入贼军之手,贼军从关中调粮,即可顺褒水而下、囤粮于褒中城内。秦亮没有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必会直接攻打汉城、阳平关,卫将军要如何克敌?”
姜维看了张翼一眼,暂且没有回应,先翻开了一卷图帛。
他也不再多问褒中之事。不管怎样,褒中已经丢失,如今过多追悔已是于事无补,毕竟接下来摆在面前的形势更加严重!
图帛上面,在故道(褒斜道)中间的褒水上、还有一个汉军据点的标注,叫作赤岸。但赤岸肯定守不住了!因为褒中、箕谷落入敌军之手,赤岸便没有了增援与补给。
赤岸西边有一条小路、便是东狼谷,通往沔水上游。
汉军想要增援赤岸,还可以走阳平关、循着沔水上游北上,过沮县后去东狼谷。然而这条路十分崎岖曲折,不仅运输非常艰难,而且很绕路。若等汉军援军和补给送达,走陈仓道南下的陈泰军、恐怕早已分兵插向赤岸!同时褒中的秦亮贼军北上,也能很快进逼东狼谷。
赤岸据点与东边的黄金谷不一样,区别就在难以补给。自汉中平原东去险峻的黄金谷、道路比较好走,还有沔水可以顺流而下,所以更容易经营。
故黄金谷至今仍在汉军之手,曹兵只能派人看守堡垒、难以攻取。相比之下,故道的关键却只有箕谷口的褒中城;褒中一失,则难以阻止贼军打通故道了。
姜维不得不认可张翼的判断,贼军控制故道之后,接下来必会直接图谋汉城、阳平关!
一时间众将面面相觑,向来乐观爱开玩笑的廖化、此时也变得十分严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汉城与阳平关绝不能丢失!不然武都、阴平等陇右之地全失,门户大开,汉中还如何守得住?”
大伙纷纷附和,都明白此时的处境十分糟糕!
当年昭烈皇帝(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大战,汉军是进攻一方,确实也没有提前得到侧翼的武都阴平。
可形势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曹魏的国力没有现在强,且关中无粮,其粮秣补给来源、远在河东;而汉军的荆州兵精锐,尚未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殆尽,正值军力强盛之时,加上益州上下一心,男为兵女为运,全力以赴才攻下了汉中。
但如今汉军一旦丢掉武都等地,后方补给便又只能依靠成都平原,根本不可能再与曹军对耗。
张翼的声音道:“卫将军应遣快马南下,将情势急奏朝廷。”
姜维转头道:“自当如此。”
此事本来就不能瞒着成都。朝廷当然也不会临时换将,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来承担姜维的责任。不管什么事,也得等到曹军退走之后再说!
不过姜维去年底才于陇右击败曹军、攻杀伪雍凉都督郭淮,名声大噪;现在却忽然传回消息、他在汉中不敌秦亮,那秦亮在汉国的威名恐怕还要压过姜维。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竟把姜维几近逼到了绝境!姜维此时心中五味杂陈,仍然觉得难以置信。
姜维神情凝重,终于下令道:“传令各营,向西开拔,回定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