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2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道士们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成都官场的人在议论姜维的主张,姜维要敛兵聚谷、诱敌深入!

      姜维的主张在蜀国官场并不是秘密,还在朝堂上争吵过几次,蜀国宦官、文武私下也在议论。所以只要接触到蜀国官场的人,想打听到此事很容易。

      费文伟的长女费氏以为,两个道士都是费文伟的人,遂把他们留在费府招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因此听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秦亮通过校事府的途径、也得知了一些迹象,即便没有那两个道士,他迟早也能确定此事。

      前几天有一支运输蜀锦的商队走沔水(汉江)到荆州,里面就有校事府的细作。贩卖蜀锦是蜀汉国的国策,当年诸葛亮自己家也种了许多桑树、用来养蚕制作蜀锦的原料。所以不管三国之间怎么打仗,生意照做不误。

      细作路过汉中时,发现蜀军正在新修南郑、乐城(城固)、赤阪(洋县)等地的城防,且在拆兴势的工事。校事府细作到了襄阳之后,绕了一大圈才把消息报到关中。

      那姜维明知、秦亮此时正带着大批洛阳精兵在关中屯田,却在这个时候把兴势的工事给拆了,这简直是在挑衅!谅秦亮不敢去打汉中?

      而且地方也很有象征性、颇具嘲讽意味,当初曹爽大败,便是因为被阻挡在了兴势!

      陆凝在麦田间找到秦亮时,看起来竟有点纠结。她把消息告诉秦亮之后,便解释道:“先夫曾忠于费将军和汉国,妾本不该为秦将军做这种事。可是将军数次有大恩于妾、又为先夫报了大仇,妾实不忍见将军被姜伯约算计。”

      稍作停顿,她又正色道:“姜伯约处心积虑、想要诱使将军中计,将军定要当心阿。”

      秦亮听到这里,神色复杂地看向陆凝,忍不住说道:“仙姑不用担心,用计谋哪有那么神奇?并不是我中了姜维的计,我就一定会一败涂地。”

      陆凝怔了一下,幽幽道:“妾确不懂军事。”

      秦亮沉吟道:“姜维是想算计我,但并不一定想瞒着我。他想设计、我也愿中计,如此而已。”他又看了一眼陆凝,“有些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常有的事阿。”

      最后那句话、好像让陆凝多想了,她的眼神有点闪躲。那双细长的柳叶眼很有意思,有时候好似用余光在看秦亮、又好像没看,十分微妙。

      她轻声道:“只是妾多虑了。”

      秦亮听罢,说道:“卿的心意,我知道的,也很感激。”

      但陆凝身边那两个道士打听到的消息、只有笼统的方略,确实作用不大。

      要想通过奸谍影响大事,至少得弄到姜维的具体部署、具体战术才行。譬如姜维的各路兵力都放在哪里,人马多少、什么配置等等。

      道士必定接触不到这种东西,估计费祎的长女费氏倒有可能。费祎虽然去世了、但他儿子还在做官,据说蜀国内臣也与费氏有来往。

      然而要费氏帮忙搞到汉国的机密,基本不可能!她没有理由做这种事、给她父亲的气节抹黑。

      这时陆凝伸手到袖袋里,拿出了一卷布帛,说道:“对了,费氏给将军回了信。”

      “哦?”秦亮发出一个声音,意外之余,仍伸手接了过来,把布帛拉开。

      字迹一看就像十余岁小女郎的手笔,字体秀气漂亮、笔法也不甚成熟,不过因为在布帛上写字会洇墨,所以影响了工整感。

      内容中规中矩,无非就是回应秦亮的慰问,表达致谢,又写了一些她的父亲费祎对秦亮的评价、大体都是好话。

      但秦亮毕竟是敌国大将,费氏愿意回信、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且她的回信字数不少,写得也很认真。

      信中有一些回应秦亮来信的内容,也表明她仔细读过秦亮的书信、说不定不止读了一遍。比如她专门提到了月亮,大意是说成都常有阴天,虽是同一个月亮,但她那里、只有夏秋最容易看到月光。

      秦亮看了一遍书信,收起了布帛,不禁抬头观望天空,接着用随意的口气对陆凝道:“毕竟是大家闺秀,还挺有礼貌。”

      陆凝轻声道:“那是因为她认为、秦将军与费将军有私交。”她顿了顿道,“汉国皇帝有意让费家女郎做太子妃,费将军离世了、汉国皇室对费家仍有恩宠。”

      秦亮点了一下头,稍作寻思,也不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让费氏为自己办事。

      上次秦亮就知道,费氏怀疑莿杀事件与姜维有关;不过那是私仇,费氏考虑到她父亲的意愿、也不太可能背叛汉国。

      两人一前一后,沿着田垄继续往前走。秦亮伸出手掌,稍微侧身弯腰、才让手心从麦尖上拂过。

      秦亮偶然间转头时,看见陆凝在观察他的动作,便随口道:“看着亲手种下去的麦子,一天天长高,莫名觉得挺稀奇的。不过那些每天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附农,感受应该大不相同。”

      陆凝的声音道:“先前听秦将军言下之意,将军明知姜伯约有备而来、也要去攻打汉中?”

      秦亮在原地站了一会,但没有回答。

      陆凝抬头看他的脸,又问:“将军用兵,是为了结束兵祸、造福百姓?”

      秦亮终于开口道:“最直接的动机,还是为了征治利益。”

      陆凝幽幽叹了一口气,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捏着秦亮亲手种的麦株绿叶。

      秦亮看了她一眼,想了想道:“但天下一统、结束内战是对的,长年累月地这么相互厮杀,没有多大的意义。魏国实力大得多,只能由魏国来兼并各国,否则死的人更多。魏军举国有五十万兵力以上,如果是吴国或蜀汉来一统,要打多少仗、死多少人才能成事?等打完仗,怕是人口都打没了阿。”

      陆凝沉吟道:“秦将军所言,好像也有道理耶。”

      秦亮站了一会,恍然道:“仙姑问我是否去攻打汉中,我现在无法回答。因为魏国的对外战争,很多时候都有内部问题。”

      陆凝露出一丝笑容:“原来如此,妾还以为、将军只是不愿向我泄露军机。妾也是汉国人阿。”

      秦亮随口道:“费文伟死了,你们要重新效忠姜维吗?那得先问他要不要你们。”

      两人继续往麦田对面的路上走去,渐渐沉默了下来。秦亮也走了神,犹自琢磨起了事情。

      刚才秦亮对陆凝说的是实话,魏国对外作战、问题往往却在内部。只要一想曹爽伐蜀的来龙去脉就明白了。

      其实在曹爽时代,魏国的国力兵力、便已经具备了灭国的条件。

      虽然魏国经历了曹爽伐蜀的失败、勤王战争、王凌王飞枭对吴的失败,以及毌丘俭起兵;但是内战的兵力损失都不大,失败的一方太容易投降了。死伤最多的一战、反而是王飞枭在东关的局部战役。

      秦亮也几乎没杀降兵,魏军远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现在他的麾下,就有一些士卒曾是司马懿麾下的人,还有一些人是幽州军降兵。

      不过兼并战争依旧拖到了现在,几乎毫无进展,魏军反而经常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之前是司马懿与曹爽相互拖后腿;现在秦亮主要是打內战,王凌去打江陵,一遇到挫折、幽州马上反叛。

      但眼下这次、确实又是个机会。秦亮手里四万余众中军精兵、正在关中屯田,这时姜维竟然故意把兴势给敞开了!

      姜维击杀了雍凉都督郭淮之后,气焰似乎愈发嚣张、越来越狂,真的以为秦亮不敢去打他?

      秦亮的仪仗里有一柄黄钺,只要给洛阳送一份奏书,他就可以调集雍凉地区的兵力、进而自己发動战争。不过为了得到大魏全国的支持、让战争动员不仅限于雍凉,譬如汉中的沔水就通往荆州;秦亮此时仍然打算、先与王家说到明面上。

      这也是给王家施压的时机。

      原先秦亮通过军功、与王家讨价还价的方式显然没用,几乎无法改变现状。

      而在雍凉地区发起对外战争,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成不成功,秦亮都能借机对西线的人事进行调整,进而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然若能打下汉中,影响会更大,到那时、秦亮几乎就成了接任王凌的不二人选!那么大的功劳威望摆在世人面前,谁还有脸出来争、能不能争得赢?

      而且秦亮已经感觉到、王家内部的规划并不统一,也不太坚定,尤其是丈人王广、一向就不是个性格坚毅的人。也许施加更大的压力,反而能改变王家人的立场,让形势尽早进入更稳定的平衡状态。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可遇不可求===

      秦亮回到县寺,在庭院中的水缸里舀凉水洗手。来到邸阁台基上,他又换了双牛皮屐。

      没一会,杜预和羊祜便都来到了邸阁拜见。

      秦亮一早就想到了,攻打汉中的部署会有点麻烦。但不料杜预与羊祜二人都不太赞成,秦亮一时间不禁又陷入了沉思。

      杜预羊祜虽然年轻,但秦亮一向觉得、他们是有见识谋略的人,所以还是比较重视他们的看法。

      杜预站在旁边道:“将军,只有傥骆道,攻许昌的投石机运不进去罢?”

      秦亮回过神来,循着杜预的说辞,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了傥骆道上的画面。那条路不是所有地方都难走,但其中有几段确实很崎岖、甚至有狭窄的栈道。

      秦亮亲自走过那条路,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遂回应道:“梢杆太重太长,必定运不进去。”

      杜预琢磨了一会又道:“照攻打江陵城之前的准备,制作投石机的木料、须要先阴干,临时伐木来不及。汉中或有造船的木料,但若姜维提前烧掉,我们便无法就地造出投石机了。”

      秦亮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一开始我军没有投石机攻城。”

      杜预揉了一下脖子上的疙瘩,皱眉道:“那得从沔水运木件阿。”

      这时吴心把秦亮的包袱拿出来了,从里面取出砚台等物,她抬头问道:“还要磨墨吗?”

      羊祜等人来之前、秦亮叫了吴心去拿东西,他说要写奏书。吴心其实挺敏感,刚回到厅堂、她便察觉几个人还有分歧。

      秦亮点头道:“先磨好。”

      这时羊祜才说道:“姜维定会把主力聚集在汉中、武都等地,必有万全准备。而我们则是临时才发现机会,诸事尚不完备,恐怕要出现很多问题。”

      秦亮点了一下头,见吴心翻东西的时候,把一叠地图放在了木案上。他便从一叠纸中找出一张地图,展开来看。

      秦亮瞧着地图,头也不抬地说道:“走荆州方向,循沔水(汉水)而上,虽是逆水而行,但应该也能船运军械。”

      杜预点头道:“沔水可通汉中,当年武皇帝(曹操)在汉中大战,被断水路之前、粮道便是走的东路。”

      他走过来,跪坐在了木案一侧,指着地图又道:“但南乡(汉中西乡县)的贼军,必会截断沔水水路。从这里、直接东出,便能到达沔水。”

      羊祜也坐了过来,与杜预瞧着地图商议了一阵。

      地图上看不出来详细的地形,但他们都似乎有所了解,照着图只是更好表述。汉中的东面是荆州魏兴郡西城(安康),如今还在魏国手里;但从魏兴郡西进非常难走,地形易守难攻。魏国荆州的军队从襄阳过去的路也很远,而且毫无准备。

      就在这时,秦亮忽然再次开口道:“不管怎样,进入汉中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二人顿时停止了讨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秦亮。

      秦亮回顾左右道:“要是等我们准备完善的时候,姜维还会敞开傥谷吗?”

      杜预点头叹道:“是阿。”

      这时吴心把砚台里的墨磨好了,秦亮毫不犹豫地提起毛笔,便开始写奏书。先前已经想好了大致内容,他很快写好了一篇草稿。

      秦亮稍微删改了一会,便拿给杜预和羊祜看。

      杜预双手接过未干的纸,又抬眼看向秦亮:“将军已决定要攻打汉中?”

      秦亮不动声色地“嗯”了一声。

      杜预和羊祜都没再言语。秦亮把毛笔放在了砚台上,从筵席上站了起来,在空荡荡的厅堂里来回踱着步子。

      过了一会,秦亮忽然转身道:“叔子回去送信罢,然后去拜见大将军,事情还是要与大将军谈谈。”

      羊祜执空首礼道:“仆与处道(王沈)有交情,去大将军府也要方便一些。”

      秦亮道:“要叔子辛劳一趟了。”

      羊祜道:“仆愿为将军驱驰。方才劝诫将军,也是出于本分。”

      秦亮露出些许笑容道:“我知道。”

      他接着说道:“如果大将军不反对此事,便叫少府马德衡、尽快前往襄阳造投石机。叔子从我长兄那里带上一些兵马,去襄阳协助马少府,并准备从东路船运木件的事宜。”

      羊祜拜道:“喏。”

      两人见秦亮心意已决,遂不再多劝,一起告辞而出。秦亮继续留在厅堂里,先用工整的楷书、亲笔抄写了一遍奏书,然后写家书。

      ……三天之后,羊祜从县寺取了东西,遂拜别秦亮出发了。

      从武功县到洛阳,有【创建和谐家园】百里的路程。不过羊祜带着印信,可以到官府驿城换马,几天时间就赶到了洛阳。

      羊祜先去了宜寿里一趟、将秦亮的家书送到王家宅邸,接着去殿中,把奏书送去尚书省。如此安排,等他从宫门出来、去大将军府就很近;因为大将军府在皇宫东南面,挨着宫墙不远。

      王令君收到书信后很高兴,走上了阁楼清静之处,才拆来书信来细读。

      读着秦亮写的信,感觉很特别。

      虽然书信上不能看到人、无法听到他的声音,只有文字;但书信仿佛是在专门对她一个人说话,有一种受到了用心与专注对待的体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7 19: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