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2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没有打断王广,但心头已是一阵火冒!或许是天气仍未下凉的缘故,此时秦亮直觉自己火气很大。

      何桢是个什么玩意?秦亮想了想,好像是个郡守。大魏有点名头的人、秦亮都还是多少了解的,他没见过何桢的面,不过看过何桢的文章。此人颇有文才,算是个名士。

      还有孙礼与秦亮的关系、确有些渊源,孙礼从荆州刺史到冀州刺史,也只是平调。但这种左右倒腾一番的操作之下,最后竟让王基从郡守升到刺史?王基很早以前就做过王凌的别驾。

      魏国的大权虽然渐渐从曹家旁落了,但皇权与集权有区别,魏国仍是三国之中、中泱集权做得最好的一国。不可能说秦亮在内战中打下了幽州,幽州就是他的,魏国还没到内部裂土分疆的地步。当初司马懿打下了公孙渊,幽州也不能变成他的,他能做的只有把当地人杀光。然而像王家这么安排,当然会让秦亮十分不满!

      此时秦亮居然忍住了情绪,完全没有表现在脸上,大抵还很冷静,只是沉默了好一会。

      前天秦亮刚回洛阳,便去了王家宅邸,当时他在前厅庭院里、已与王广交流沟通过了。彼时秦亮明确地传达了自己的态度,面对面的交流下,相信王广已然清楚地了解到秦亮的诉求。

      所以今天见面商议,秦亮显然没有多少必要、再度表达情绪了。

      此时秦亮亦已了解王家的态度:并不愿意继续放权。

      秦亮此时若要诚心与王家斗,并非没有办法。诸大事总得要借皇室的名义,秦亮只要与郭太后联手、中书省也有他的人,王凌想把事情顺利安排下去,也会面临各种困难!

      以这种方式与王家争斗,却没什么意义,只会不断让矛盾螺旋升级、内斗趋于频繁,并影响执政局面。此事还得从长计议,重新想办法。

      但若只在自己心里暗暗不满、那是不行的,除了陷入精神内耗、没有任何好处。有什么情绪就该马上发澥出来,如果考虑利弊不能表达,那就自己想办法消化掉,忍着没用!

      于是秦亮马上提出了新的方案:“韩观年迈,在攻江陵之役时表现糟糕,把他调回洛阳做京官,让邓艾接任豫州刺史。”

      秦亮这么一说,王广倒仿佛长松了一口气。

      既是商量,讨价还价很正常。只要秦亮还愿意提条件,那么事情就能继续下去。

      王广道:“当初邓艾在南安郡干得不错,不如还让他去凉州、做凉州刺史好了。我们可以先把夏侯霸从凉州调回洛阳,随后让邓艾去接任夏侯霸。”

      豫州是大魏心腹之地;而凉州要人口没多少人口、要赋税没赋税,只有很多胡族羌族,而且经常反叛。何况西线最有势力、兵权最大的人郭淮,乃王家姻亲。

      不过凉州是对抗蜀汉的最前线。秦亮很早就盘算着、怎么往雍凉地区安插自己人,这会倒忽然有了机会。

      秦亮遂未反对,只是说道:“夏侯玄等人如惊弓之鸟,恐怕凉州夏侯霸召不回来。”

      王广想了想道:“他能怎么样?”

      从豫州刺史换到凉州刺史是吃了亏,秦亮又说道:“傅嘏、杜预等人随军出谋划策,亦有功劳。熊寿在大战初,率骑兵冲垮了乌丸兵,军功甚大。”

      王广道:“熊寿是中军校尉,为他加四品将军号、位同五营将军,并增食邑户数。傅嘏等为佐僚,可累功。”

      秦亮又道:“城门校尉空缺。傅嘏原先做过河南尹,让他出任城门校尉?”

      王广点头道:“我会将仲明的话,禀告汝外祖。”

      两人在谈着正事,旁边的女子都没有多言。因为三个女子都是自家人,丈婿二人也没刻意避着她们。

      这样也好,王令君亲眼目睹、亲耳所闻,她当然能看明白:秦亮在尽力顾全两家关系。

      秦亮心里火大,至少没表现出来,继续与王广正常地讨价还价,气氛与语气也在控制范围内。

      不管怎样,王令君也姓王,秦亮这样的态度,也是一种心意。就好像他给令君玄姬截留鹿肉、寒瓜等琐事,她们想不想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亮有那份心。

      当然秦亮也不是为了做给王令君看。他昨晚就想明白了,此时与王家激化矛盾、无论从哪方便看都没有丝毫好处!王凌七十五六岁了,秦亮的机会根本不是现在。

      从客观上看,秦亮等得起,时间反而不在王家那边。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云层涌动===

      以往秦亮一直对王家人颇有好感,觉得他们待人热情诚恳,也很重感情。

      至今秦亮还记得,芍陂之役后,在都督府邸阁厅堂里那欢笑热闹的庆功宴。那时的鼓声、笑声,仿佛仍在耳际,王凌王广王飞枭王金虎等人齐聚一堂,如同只在昨日。

      当时秦亮还不知道王广想嫁女另有心思,有意出嫁的女儿、可是王广秀外慧中的绝色嫡长女。秦亮对王家人的好感简直爆棚。

      但这一回,秦亮觉得、王家实在是处事不公。

      秦亮不满是不满,不过此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王秦两家在谈人事安排,谈战后利益分配,但本质上,谈的却是最高權力!

      不管有什么道理,只要王家因战功不断向秦亮让权,渐渐地最高决策权就会发生转移。秦亮的主要目的也在这里,而不是为了争那些或多或少的利益。

      一旦到那个位置,天下的一切道德、律法都不再起作用,因为上面没有人来执行干涉、制裁等事务了。而且除了生老病死,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这事能主动谦让,秦亮真会对王家刮目相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乐伎在奏清商乐,音律之中舞姬翩翩起舞,女声漫声齐唱。而秦亮与王广等人,面前摆上了美酒佳肴,正观赏着家伎们的表演。

      先前说好了的,要让王广鉴赏歌舞。哪怕秦亮心情不怎么愉快,亦未食言。

      秦亮也没摆出一张不高兴的臭脸,他甚至还能边观赏、边面露微笑,偶尔举杯向王广夫妇祝酒。大事不满意,亲戚还是亲戚。

      不过秦亮也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变了。以前他不是这样的人,大抵仍是一个比较直率的性情中人,但如今他明显更能逢场作戏。

      几曲舞蹈过后,大家吃喝得也差不多了,便时不时喝杯酒、吃点果蔬,然后陆续有人离席,在周围走动游逛。

      这座高台与寻常的阁楼不一样,楼上的格局更繁复一些,敞殿外面还有栏杆走廊、迂回的回廊。建筑雄伟,风景秀丽,有游览的价值。

      秦亮也起身走到敞殿外,扶着木栏杆透气。他一转头,便看见丈母诸葛淑与玄姬正在转角处,她们竟能私下在一起说话?

      玄姬向秦亮看了一眼,凤眼十分有神。一会她就走了过来,秦亮随口问道:“姑与外姑在聊什么?”

      玄姬轻声道:“只是女子间的琐事。”然后进屋去了。

      诸葛淑随后也走了过来。秦亮向她拱手道:“外姑在这里不用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诸葛淑站定揖拜还礼,她没有回应秦亮的客套话,继续往栏杆旁边走了两步,然后看了一眼厅堂上舞动的人影,轻声说道:“前两天,汝外舅与外祖多次见面商议事情,我见汝外舅一直心事重重、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可能也在寻思什么事呢。”

      “是吗?”秦亮听到这里,神色顿时一怔。

      这时诸葛淑又轻声暗示道:“阿翁(王凌)年纪那么大了,很多事怎能不在意汝外舅的想法?”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王凌在安排大事的时候,很难不在乎嫡长子的态度。毕竟王凌七十好几了,嫡长子王广才是那个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王家人脉和一切的人!

      而且从诸葛氏提供的信息来看,王凌父子经过了反复权衡、可能还有点意见冲突,因此才有“多次商议事情”。难道秦亮一直误会了王凌王广父子,或许王广不只是大将军王凌的传声筒、他也主张不放权?

      这样的猜测尚不能确定,但秦亮越想越觉得,可能性不小。

      秦亮与诸葛淑对视了一眼。她的目光闪躲开了,他还在打量诸葛淑。

      诸葛淑似乎不善交际,言行举止也不够大方,但不时便会让秦亮感到意外。譬如上次冒充她姐姐的胆大,以及刚才的几句话表现出的见识。

      不过想来倒是正常,诸葛淑年纪不大、却是大族出身的人。即便她只是个女流之辈,但大族家里人口一多、总会涉及资源分配,她多半是见过不少事的。

      秦亮在打量诸葛淑时,不经意间看向了她胸襟侧面的料子皱褶。布料的折痕,仿佛红花外的绿叶,更能衬托身体的轮廓。

      他想起了那次在乐津里院子、与诸葛淑见面,光线不太好,他起初一不留神、没认出人来。当时秦亮解开了她的衣襟,才忽然发觉了异样,只看了一眼,便立刻停止动作。

      之后每当秦亮见到诸葛淑,不小心想起那白生生的意象时,都会立刻把画面强行抛诸脑外,并产生一种负罪感。大概是以他自己的观念,也觉得这种事不道德。

      但是此刻秦亮察觉了自己的心态变化,竟然与以往不同、好像没有了多少负罪感?当然他也不愿意做什么,毕竟关系太复杂、事情会变得相当麻烦,不过那种想也不能想的忌讳、已在悄然之中消失。

      诸葛淑有时胆子十分大,但面对面相处时,她又有些局促。她的目光游离闪躲,偶尔之间定神飞快地看了秦亮一眼,小声道:“仲明没有厌恶我?”

      秦亮摇了摇头道:“没有,外姑不必多想。”

      就在这时,王广从侧门走了出来。而诸葛淑似乎正要说什么,秦亮却立刻抢了诸葛淑的话,镇定地说道:“我涉猎过音律,不过在平原郡时、没有机会接触舞蹈,确实所知所限。还得外舅见多识广。”

      诸葛淑听到这里,抬头看了他一眼,很快就察觉了秦亮的眼神、正朝她身后看去。诸葛淑轻声道:“我看罢,就是图个热闹。”

      秦亮这才向王广揖拜,招呼一声:“外舅。”

      王广拱手还礼,信步走到栏杆边上,他张望着外面,转头道:“仲明这里风景真不错。”

      秦亮微笑道:“晴天更好。外舅、外姑有空时,可常来走动。”诸葛淑也转过了身,埋着头道:“我刚才与妹妹(玄姬)说话,见仲明也出来了,便闲谈了几句。”

      秦亮心道,丈母也不能说没有见识,但确实不太善于与人打交道。她原本不需要解释的,刚才王广应该隐约听到了两人在谈歌舞家伎,碰巧听到的内容、其实更可信。

      不过王广也没太在意,他好像有些忽视年轻的续弦。

      王广说道:“刚才那几曲清商乐,曲调舞蹈都没有大问题,不过只是旧曲,我观赏过很多次了。仲明府上有人精通歌舞,不是随便找来的家伎。”

      王广刚才走到门口时、大概听到了秦亮与诸葛淑说的话,所以才又提起了这个话题。

      秦亮道:“外舅一看便知,果然瞒不过内行。姨母(白氏)有时也会到府中帮忙教习技艺。”

      那些家伎大多都是曹爽以前留下的人,曹爽覆灭之后,她们散落各处,秦亮把她们找回来还费了不小的工夫。另外还有个别司马家留下的人,如朝云。

      王广点头道:“在摆宴席时确实有用。如今仲明身居高位,往来皆是贵胄士族官宦,宾客看得出来好坏。”

      当时秦亮也是这么考虑的,入乡随俗罢了。本来他就是靠带兵发家的,如果太不讲究,不好与士人相处。

      这时诸葛淑的声音道:“你们谈着,我先进屋了。”

      没一会,栏杆旁边只剩下丈婿二人,两人也停止了闲聊。不过秦亮的神态举止仍然比较放松、随意,好像今天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他把手肘放在木栏杆上、支撑着俯身的重量,然后仰头眺望着天空。太阳藏在厚厚的云层后面、一整天没出现,阴天的光线也不怎么明亮,中午时分却如同黄昏。

      天上的云层乍看不动,不过细看之下,能看到一团团乌黑或苍白的气云在涌动着,那是高处的风在暗中流动;云层缓慢的姿态,却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恢弘之感。

      敞殿里的音乐声,夹杂着“咚咚……”的鼓乐,但此时听在秦亮的耳中,倒像是云层里传来的雷鸣似的。

      王广也随之观望着远处的风景,他伸手顺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胡须,转头看了一眼秦亮:“仲明若有什么想法,我们都可以商量。”

      秦亮站直了身体,转过身面对王广,正色道:“当然应该如此,本就是一家人。”

      王广点头道:“那就好。”

      秦亮不动声色地淡然提醒道:“还有一些人在蛰伏,等待机会想推翻我们。那些人隐匿在暗处,不能再让人看到机会阿。”

      王广沉思了一会,抬头看了一眼秦亮,说道:“仲明非虚言也。”

      忽然之间,秦亮有一种感觉,王广这个大胡子的面相有迷惑性,他大概一向就不是那种耿直粗犷的性格。当初嫁女的时候,王广便曾算计秦亮。当然,那件事秦亮并不怪他,反而得感谢王广。

      ===第三百八十八章 胡传密事===

      在大多官吏眼里,朝廷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过程简单枯燥但通畅。

      大概便是大将军府写了奏章送进皇宫,皇室同意中书省下诏,然后事情开始实行。

      不过在此之前、私下发生了一些事,寻常人无从知晓罢了。譬如秦亮与王家有过两次协商。后来郭太后又派少府马钧、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去过卫将军府,赏赐了许多绢、嘉奖秦亮的平叛功劳,张欢此行又与秦亮私下交谈过。

      正因参与决策的人们已经有过沟通妥协,事情开始后才会那么顺利。否则若拿到廷议上的争吵博弈,不仅低效,而且难看。

      秦亮如同往常一样,接受了皇室的赏赐、但没有自己留下。他叫卫将军司马王康、负责效验阵亡伤残的将士名单,将财物全部分给伤亡将士的家眷,并上奏分给耕地、牲口、铁犁,以为抚恤。

      州级官员的安排,秦亮不甚满意。不过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参照以往的常例、倒是没有亏待。至少战场获胜之后,大家多少都得到了一些好处,而不是反被自己人凊算(历史上邓艾钟会麾下的魏军将士下场)。

      秦亮婉拒了骠骑将军的名号,只接受了平皋县侯的爵位。毕竟是内战,他并不想大张旗鼓地给自己加官。但为部下争取好处,他倒是很积极。

      跟着秦亮打仗,获胜机会大、并且总能得到收益。不断地给将士们这样的经验认知,才是实实在在提升军中声望的途径。

      没过几天,卫将军府便宴请了许多宾客,在府邸中设宴庆功。

      这时候王家人对秦亮开庆功宴、很是满意,王广等人都来了。王家应该也知道、秦亮心里多半有些不满,而这样的宴会,能给外界传递一种信号:秦、王两家在此事之后并无多少矛盾,仍在亲密合作。

      王广在宴会时来到卫将军府,见面交谈时,便夹杂了一句话:仲明识大体。

      “叮叮咚咚”的丝竹管弦声音,正在宏伟壮丽的卫将军府邸阁中飘荡。成队的侍女、家伎时常进出厅堂。宾客越来越多,开宴之前、人们在前厅庭院中各处游逛,府邸上比平时热闹多了。

      这次宴会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如尚书省的夏侯玄。之前夏侯玄在长安做都督,现在是重要的京官、身在洛阳,自然应该来赴宴。不过诸如嵇康等人没有出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03: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