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几筵已经摆好,菜肴吃食也端上来了。秦亮转头说道:“中垒中坚营的将军们都知道,我们在战场上时,将、士的吃食是一样的。田将军莫要嫌弃,待获胜之后,到洛阳相见,我定不吝美酒佳肴。”

      田豫却道:“卫将军体恤将士,用心相待,将士亦必以命相报。将军长居洛阳、锦衣玉食,倒不是个矫情的人。将军不必介怀,吾这样的老头,一辈子什么苦没吃过?这样的宴席很不错。”

      秦亮道:“老将军为国效力数十载,真乃干实事的大将。”

      田豫笑道:“以前家乡有兵祸时,我们逃到山里,连树叶也不够吃,有粮食就不错了。”

      诸将陆续入席。因为大战在即,大伙一边吃,一边很快就谈论起了战事。

      军中都是以勇悍为风气,武将不会轻易主张避战,在人前都会一副求战的心态。主要还是因为每个人考虑的角度不同,考虑全局的事、一般都是主帅的职责,部将不用管那么多。

      于是秦亮表明态度时、明日一早向敌军进击,诸将大多都不反对。

      或许此役算不上秦亮发动攻击,毌丘俭也在主动出击,多半会打成遭遇战。但在这边的将士看来,只要官军在主动前进,气势上就是在进攻!

      钦主动请缨,要在左翼最前面列阵,先以骑兵发动侧翼攻击。

      但秦亮委婉地说道:“将军善于近战拼杀,若在最前方反而容易失了锐气。我决定以熊寿的一股骑兵在前面冲阵,待双方交战之后,将军再率部掩杀,方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钦对这样的说法很认同,立刻认可了秦亮的布置。

      不过宴席上、也有一两个官员委婉地说出了主张,有点不赞成秦亮急于大战的决策。他们认为、毌丘俭已经被阻挡在漳水一线,完全可以先稳住形势,等着敌军出现某种不利的迹象。

      幸好这是在军中,大多都是武将。若是在洛阳决定战场上的事,恐怕持这样态度的人更多。毕竟书上就有一句话,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光谈大道理必定是不行的。

      秦亮心中明白,计谋不是随时都有用,毌丘俭叛军也不可能主动投降。这时候如果惧怕正面对决,一味想着取巧,缺乏勇气与决心,反而会影响最关键最重要的事件:主力会战。

      ===第三百五十七章 包抄===

      昨天下午雨后天晴,空气清新。但夜里降温之后,一大早湿润的大地上、便笼罩上了茫茫的雾气。

      天刚蒙蒙亮,将士们就起来吃了饭食,然后陆续向东北方向开拔。昨夜大家都睡得早,将领们声称如果敌军也在前进、今天就能开战,众人都做好了准备。

      先前住在清苑县邸阁的东方治,是中垒营左校的将士,他是一个伍长,算不上将领,只是几个盾兵士卒的头领。此时他也带着自己的几个人,加入了行军的队伍。

      那天在清苑县、东方治说了他是平原郡人士,但有件事没好意思说。他以前是司马懿麾吓的士卒,卫将军秦亮曾是他们的敌人。

      只不过司马懿战败了,东方治等人降了之后、居然重新被编入了秦亮的军队。不过以前是洛阳中军,现在也是。

      同一个部中有近半人是庐江郡人。据他们说,原先的盾兵是配弩的,后来秦将军认为盾牌比较重、才把弩配给了铍兵(就是以前的戟兵)。如今盾兵的战术比较简单,只负责近战和冲杀。

      不过庐江兵对东方治等降兵还不错,对他们也算敬重,因为东方治等长期做中外军的人、格斗技巧很娴熟;而庐江兵是兵屯出身,起初主要是种地、训练荒疏,只是最近两年跟了秦亮才勤于训练。

      光线黯淡,雾气朦胧,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只见雾中人影攒动,路上到处都是人。好在同一屯的人、相互都认识,东方治只需要跟着前面认识的人走就可以。

      穿梭在朦胧的雾气之中,叫人有一种好像在梦境里的感觉。不同的是、梦境里有妻女的笑容,这里只有铁血的气氛。

      起初走得很慢,百人将骑着马在路上说道:“若是一会太阳出来了,大雾很快就会散。如果不出太阳,我们就找地方重新扎营。”

      将领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不过大家都听清楚了。

      人们显得有点沉默。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噪音,脚步声、兵器器械的碰撞声,偶尔的咳嗽声,一声声马叫,也有人说话,但谈不上喧嚣。

      雾水吸入鼻中,十分冰凉,以至于潮濕空气中复杂的气味、也没那么明显了。

      众人走了几百里的路,先前都希望早点打。但大战真的摆在前面时,大家也难免有些緊张。队伍里几乎都是经历过战场的老兵,都知道战阵上是怎么回事。

      何况这是一场恶战,东方治等人早就听说了,毌丘俭的叛军人数、比自己这边多!敌众我寡,此役并不乐观。

      但东方治也懒得想那么多,反正上面的将领叫干什么、那就干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天空越来越亮。茫茫的东边,冒头的太阳露出了红彤彤的颜色,光辉在雾气中有点发散。远远看去,就仿佛是颜料画在了布帛上,边缘并不光滑清晰。

      太阳升起,空中的雾气果然逐渐开始消散,视线也越来越宽广。只有路边荒草上的露水,仍会打湿人们的鞋履裤腿。日上三竿之时,各营早已组织好队伍,将行军纵队换成了无数的方阵、继续向前缓慢推进。

      数万之众聚集在鄡县南边、漳水北岸的狭小区域,横面极其宽广。阵中的将领们观望左侧,完全望不到头。

      反倒是对面的敌军大阵、已经出现在了视线之内。远处旌旗如云,黑压压一大片人马,仿佛完全占据了东北方向的整个地平线!

      大量的斥候游骑、都被压缩靠近了各自的军阵,还有一些轻骑兵在中间的战场上游走。

      不到中午就接触到了敌军,显然毌丘俭军今早也在主动出击。双方对进,才能在此时遭遇!

      昨晚秦亮军便已部署好各营的位置,眼下只是在稍微调整阵列。大军没有复杂的阵法,就是在敌军正面部署成一线。

      因为官军数量不占优,无法形成包围之势;但也没有布置那种、面朝四面的防御阵型。正面靠战线,侧面靠骑兵,以攻对攻!没有丝毫怂的气势。

      此处的地势平坦,而且不复杂。除了南边的漳水,四周都是原野。离漳水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庄园,已经被官军占据。

      庄园周围的麦田、菜地,早已被大量的人马践踏破坏。战场中间能看到一个小村落、一片小树林,还有大片的旱田和荒草地。

      人们停下来聚集之后,反而喧闹了起来。风中吹来的人声马嘶不绝于耳。

      双方的大阵离得越来越近,虽然距离远远在箭矢射程之外,但也到了可以攻击的范围。

      大伙已经可以看清对面大旗上的图案、以及装饰物了,甚至一面写着“奉诏讨贼”的旗帜,上面的字亦能看见。不过很多士卒不识字,根本不知道叛军写了什么。

      或许是毌丘成在常山郡被杀的缘故,毌丘俭此时没有派使者上来废话。秦亮也觉得毌丘俭如此来势汹汹,若派人上前劝降、完全是多此一举。

      战场上嘈杂声很大,一时间却给人一种短暂平静的错觉。

      不过两军已经摆在阵仗,这样的对峙不会持续太久,人们都在等待着厮杀开始!排在前边的官军将士,无不瞪眼盯着对方。

      尤其是左翼前方熊寿的近两千骑,先前大家都站在地上、牵着马,此时在武将“上马”的大声吆喝中,人们正在陆续翻身上马。人群里有个骑兵脚踏马镫、坐上马鞍后,鼓起了腮帮,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果然不出所料,昨夜秦亮等人就判断,叛军要从北侧、用骑兵寻找突破口。此时正见叛军大片马队在西北边,率先开始出动了!

      因为官军的右翼是宽阔的漳水,缺乏迂回的地方。只有左翼一片平原、最适合敌军包抄攻击。

      远处一片“叽里哇啦”的叫嚷声,大片的敌骑喊叫着蔓延而来。看那些人的衣帽衣甲,打前阵的正是幽州那边的乌丸鲜卑人。

      但是他乌丸军的包抄,并不会遇到防御的官军。官军用骑兵屏蔽左翼,骑兵护卫的方式是反击!

      在亲兵的簇拥下,熊寿的坐骑也开始向前迈步,他试了试手里的马槊,马槊在他手里显得十分轻巧。

      熊寿是个浑身都是肌肉的大汉,穿着盔甲、反倒显不出他臂膀上的那些成股的肉,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个铁疙瘩、加上一副模样奇特的盆领。坐骑上也有甲,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马胸上挂着的札甲、迈步时便“哗啦”直响。

      熊寿转头一看,发现了写着“秦”字的鸟雀羽毛旗。他再次回头观望了一下,果然发现了骑在战马上的卫将军秦亮,熊寿遂抱着马槊,朝秦亮那边抱拳一拜。

      因为熊寿身边有军旗,秦亮应该也看到了熊寿,两人默默地相互致意。熊寿已顾不上秦亮了,随即举起马槊喊道:“杀胡兵,灭叛贼,魏军必胜!胜利万岁!”

      众军顿时喊叫起来!趁着大伙都在呐喊,几乎每个人都加入了其中,仿佛在发澥着复杂的情绪,喊声震耳欲聋。“胜!胜”的大喊响彻天地。

      鲜卑骑兵乌泱泱一大片弥漫过来,轰鸣的马蹄声、仿佛雷鸣一般。

      熊寿这边的骑兵阵仗没那么大,不仅因为他这股从各营抽调的骑兵、人比乌丸人少得多,而且此时无数战马还在走路,没跑起来。

      过了一会,熊寿估计了一下距离,立刻一声大喊,诸将也吆喝声起。此时成队列的骑兵才开始慢跑,马蹄声也迅速变大。

      官军的骑兵横队排得非常紧密,战马慢跑时本能地想散开,甚至能擦碰到两侧的战马马镫。对面的乌丸人马队就是那样,跑得遍地都是,马儿不是人、它们可不喜欢拥挤。

      “砰砰砰!”弦声像是天空中忽然下起了冰雹一样,稀薄的雾气中黑点一片、仿佛蝗虫。鲜卑骑兵的一轮驰射来了!

      官军将士举起左手的圆盾,片刻之后,箭矢便打得盔甲“叮叮当当”直响,或是落在木盾上、发出沉重的撞击声。

      熊寿见状高举起马槊,扯着嗓子大喊道:“杀!”

      列队的战马开始加速。潮濕的荒草地上,无数马蹄飞速地翻飞,沉重践踏着地面的声音汇聚成一片,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最后的距离,将士们踢着马身,奋力冲刺。马鬃在风中飘扬,马头在向前聳动,姿态在全力向前、向前!

      在黑压压的马群之间,绿的、褐的空地面积迅速减少。跑成了弯曲战线的马队,像洪水一样涌去,没有丝毫停下的迹象。

      人们抬起了右臂夹持的配重长矛,无数长兵平指着前方,仿若密林。又如同硕大的一片床弩弩矢一般,离弦飞去!

      将士们都在吼叫,几乎不成言语。此时此刻,无论是热血沸腾的人,还是心怀畏惧者,都不能停下,左右没有腾挪之地,后面的骑兵还在跟着猛冲。

      “杀!杀阿……”无数人拼命吼叫。骑兵的机动迅速,让战场仿佛在顷刻间就沸腾了起来。

      ===第三百五十八章 勇胜===

      密密麻麻的长矛骑兵,在不足一百步时才开始奋力奔跑,看那些战马的姿态,马身前倾、快速地聳动,便是铆足了力气。

      “隆隆……”如雷鸣般的马蹄轰鸣声之中,每一眨眼的时间,前方的官军整条蜿蜒的战线、都会靠近几分!

      广阔的平原上,远观大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很缓慢、乍看像是静止的一般,但骑兵群的运动是肉眼可见地快速。

      寇娄敦瞪圆了双眼,盯着前方的场面。一时间,他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

      但即便让他作出反应,此刻亦已无计可施了!双方的战线尽在眼前,这种时候只能冲上去,只要停下来、立刻就会处于劣势。

      骑兵对冲,谁怂谁死!

      马匹毕竟是牲口,它们的视力不太好、但对于成排的长矛可看得很清楚!对面的一排奔跑的骑兵、虽然不整齐,但队形非常密,中间几乎没有可以钻的空子。活生生的动物可没那么傻,它们总能找到办法回避。

      乌丸人的战马跑近之后,不顾骑士们的踢打,前面的战马全都拼命地自己停了下来、以躲避障碍物!甚至偶尔有骑士没注意,被自己的马给甩了下去。“嘶……”一匹战马在停下时,径直把前蹄扬了起来。

      仿佛电光火石之间,一阵阵“轰轰”的长矛撞击声,官军骑兵直接从乌丸人的空隙之间、猛揷进了马群。骑矛过处,人仰马翻,速度非常之快!战场上的声音更大了,突如其来的场面、非常疯狂。

      寇娄敦大张着嘴,整个人都呆了,这是什么玩意?

      连敌军的人样、他都看不清楚,只见冲锋的骑兵在人群里飞速穿过,耳边有一种“飕飕”作响的错觉。

      前边一大片乌丸骑兵,连招式都没能使出来,停下来的马兵、在快速突袭之下毫无办法。

      密集的长矛,直接冲倒了一大片人!景象就好像遭遇到了一阵飓风,许多乌丸人都从马背上消失了,一下子就变出了无数空马。

      只一会工夫,周围仿佛炸开锅了一样,吼叫、惨呼响彻云霄。

      马群深处,忽然“哈呀”一声大吼,一个乌丸骑兵瞠目直视,正见到一杆长矛向自己直刺而来,他双手持矛、猛然挡开了对方的攻击。那官兵的长矛又长又笨,被打偏之后就没有变招,乌丸兵刹那间反击,一下子就打向了敌兵的腹部。官军骑兵的战马还在奔跑,“哐!”人已撞到了马槊上!

      只听得官军骑兵惨叫之下,人便像是飞到了半空似的,坐下的战马已经向前跑掉了。接着“哐”地一声沉重地摔在地上。

      但那乌丸骑兵忽然察觉眼前有黑影闪过!侧目一骑飞奔而过,那骑兵的超长矛向侧面猛地一扬,“啪”地结实地打在了乌丸兵的面门上。这一下非常重,长矛都被撞折了,乌丸兵只觉得眼前先亮后黑、恍若听到了自己头骨破裂的“咔咔”声音。

      那官兵扔掉了手里的断矛,连左手的木盾也扔了,双手交替、娴熟地从背上抽出了一种双面开刃的长柄兵器。他换武器的动作之快,必定是专门练过。他不再继续向正面冲锋,而是与其他人一起,向侧后方向冲杀。

      奔袭速度稍微慢下来的官军骑兵,都转向朝侧后迂回,正好为后面持续冲击的马兵、腾出了空位。

      乌丸人的阵营中间一片骚乱,还有许多无人控制的空马、朝后面奔跑了回来。大多人都停止了前进,幸好骑兵之间的间隙大,人们还可以骑着马到处跑。

      两侧许多马匹受到惊吓,不自觉地向更宽敞的地方跑,整片马群仿佛是受到惊吓的鸟兽一般、向着四面八方散开。

      寇娄敦见势不对,挥着单手刀,赶紧退走。他可不想留在原地、被那些成群的密集长矛兵撞到!那帮人根本不讲道理,仿若只是绑在箭矢上的人一样,就靠人密与速度直撞。

      马蹄声、撞击声、惨呼吼叫,一刻也没消停,寇娄敦觉得自己的耳朵都快聋了,根本听不清旁边人说话。

      潮濕的地面还没干透,泥土被马蹄甩得飞溅,但没什么尘土腾起来,空气中只有稀薄的雾气。其中夹杂着非常复杂的臭味,有血腥、马粪味、汗臭,甚至人失禁后的屎脲气味。

      寇娄敦一阵干呕,眼泪都快被熏出来了。他感觉脑袋里“嗡嗡”直响,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时右边传来了一阵“杀!杀”的呐喊,一面装饰着羽毛的大旗在迅速移动,上书“文”字,一员彪形大将冲在最前面,手中挥舞着大刀,吼叫着杀将上来了。

      乌丸人的两翼、都冲来了成股的官军骑兵,那些人以纵队冲锋,人数极多,声势浩大。

      刚冲来的官军马兵、没有起初那帮人笨,那些骑兵技巧十分娴熟,一边跑马、一边驰射。

      骑阵左侧边缘、有一个没跑掉的乌丸骑兵,正在惊恐地“哇哇”大叫,他一边踢马腹,一边拼命地抖动着缰绳。“嗖”地一声,一枝箭矢直接飞到了他的背上。

      乌丸兵痛呼了一声,声音立刻被“噼里啪啦”的一阵弦响覆盖了。他就像变了戏法一样,刹那间身上就长满了箭羽,变得好像一只刺猬一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06: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