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8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亮守着炉火的时候,心里已经盘算好,年一过,便尽快派出使者、前去面见程喜,对程喜进行安抚。毕竟程喜曾结怨过的人、可不止杜恕,还有并州的田豫;程喜应该希望能得到一些朝廷不算旧账的许诺。

      小书亭

      就在这时,秦亮趁着火光转头一看,果不出其然,莫邪坐在筵席上、歪着头靠着木柜,已经睡着了,睡得很香。

      不过屋子里除了莫邪,还有江离等人。

      秦亮顾不得那么多,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臂,便掀开木门,来到了外面。夜色中天井里的积雪、白光隐约可见,他吸了几口冷空气,似乎能缓解心中闷闷的感觉。

      没一会,玄姬也披上裘衣走了出来。

      秦亮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阁楼,心里立刻想到高处呆一会,可能心胸会开阔一些。他便对玄姬道:“我们去阁楼上看灯火。”

      玄姬那双瑞凤眼很明亮灵动,好像会说话一样,她向秦亮投来一个眼神,立刻就仿佛包含了许多内容。

      秦亮这才想起,当初在六安城时、两人在郡府的望楼上干的事。记得他们忽然推开窗,外面满天灯火仿若银河。在古代很难看到那样的场面,玄姬的印象应该挺深。这会她似乎想起了旧事。

      饶是两人已很熟悉了,玄姬有时还是有点羞意,她没有吭声,不过提着灯跟着秦亮来了。

      二人来到阁楼上,推开一扇木窗,观望外面的夜景。却发现这里的灯光,看起来竟然不如那夜的六安城壮观。

      洛阳城的繁华、当然远超六安。但六安郡府中那座望楼、几乎是全城最高的建筑,视线更加开阔;另外卫将军府这里的位置也不利于看城中的景色。

      北边是武库、太仓等机构,然后就是城墙;东边是东宫。东宫此时没有主人,而且占地极广、没那么多密集的房屋和灯光。加上一些宫阙高楼的阻隔,晚上看不到什么东西。

      秦亮寻思片刻,便轻轻拉着玄姬的手,来到了阁楼南面。重新推开一扇窗时,果然能看到更多远处的灯火。

      玄姬的眼睛里,映衬着油灯的亮光,此时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秦亮不禁从后面拥抱住玄姬,把手伸进了她温暖的裘衣中。玄姬身材凹凸有致,而且身子很软,她虽然已二十多岁了,不过在秦亮眼里仍是软妹子。

      这时玄姬忽然道:“仲明身上有伤,别这样,要当心一点。”她接着转过头,柔声悄悄说道:“明天卿到我那里来,我到上面,免得碰着卿的伤口。”

      秦亮只得点头应允。

      玄姬又道:“仲明好像有心事呢。”

      秦亮随口道:“在亲近的人跟前,果然掩饰不住情绪。说来太复杂了,不提也罢。”

      玄姬没有追问,过了一会,她喃喃说道:“每当除夕,总是能想起好多事。有时候是充满欢笑的场景,有时候是愁眉苦脸的冷清。”

      秦亮“嗯”了一声,安静地倾听着。

      他的心绪也暂且抛弃了满脸胡须的毌丘俭大汉,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的个子一会高、一会矮,穿梭在节日气氛的院子里、穿梭在光阴里。

      这时他回应了一句:“说的是外祖罢?”

      玄姬轻声道:“还有阿母。有阿父的除夕,总是很欢乐;但他忘记了的时候,家里便十分冷清。尤其是这样的日子,还能听到别家传来的笑声。”

      “唉。”秦亮叹了一声,拥抱玄姬的手臂稍微箍紧。他想了想说道:“今夜一过就是春天了,外祖很快就会回洛阳。”

      ===第三百三十七章 南国春季===

      节日只是人为的标记,而自然是渐进的。不会出现昨天腊月就该冰天雪地、今天正月就要春光明媚。不过按照季节划分,正始八年的春天,着实已经来临。

      江陵城外的王凌已经收到消息,尚书右仆射李丰、侍中许允勾结内外,意图在朝堂上莿杀卫将军秦仲明,发动佂变!

      事情虽未成功,相干人等都已被廷尉逮捕问罪。不过此事又在王凌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旁的王公渊看完书信,感慨了一句:“难为仲明了。”

      王凌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公渊的意思,大概是说东关之役、江陵攻城战的无功,连累了秦亮。

      公渊说得似乎没错。前线接连失利,尤其是东关王飞枭损失惨重,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的形势。此时不知有多少人、想质疑掌握军政大权的辅政者,又不知有多少人在蠢蠢欲动!

      李丰许允不过是其中表现最憿烈的一些人,他们没成功、事情却并非就解决了。世上最多的人,还是满肚子牢骚和不满,但是因为一时无法聚拢实力,或者不敢冒险,没露出水面而已。

      王凌走到帐外,抬头观望着远处的光景。

      去年腊月的时候,江陵也下了雪;积雪已化得差不多,此时空中正飘着小雨。蒙蒙的雨幕深处,残破不全、如同废墟一般的江陵城,依旧矗立在视线中。

      小雨似乎慢慢浇灭了城中零星的火堆,却仍残留着烟雾、飘荡在空中。如同王凌的心,长时间被钝刀子慢慢割伤了。那一缕缕烟雾升到空中,与如雾似雨的绵密小雨搅在了一起,一时叫人难以分辨。

      王凌终于忍不住吐出心中的一口恶气:“毫不要脸,纯做乌龟。只因一直拖延时间,竟又让竖子成名!”

      那朱然也是个老将,但年龄确实比王凌小,王凌叫一声竖子,朱然也当得起。

      就在这时,在南边设防的孙礼骑着马、找到了王凌的旟旗。见到王凌在大帐外面,孙礼便下马步行了过来。

      几个人一起观望了一番雨中的破城,孙礼终于开口劝道:“大将军,我们不如退兵。”

      王凌不置可否,亦未马上拒绝。他此刻心里是百感交集,还在自己消化。

      其实一个多月前,王凌已经发觉,这次攻打江陵、正是一嘴啃到了硬石头上。但此番出征阵仗很盛,耗费靡大,他不想半途而废。

      然后又同意了王飞枭、胡质等人在东线请战。当时王凌有过多方考虑,但如今回想起来,他也想从别的方向弥补失败、这样的心态还是影响了决策。

      结果输得更惨!眼下已面临,无论如何也不得不离场的尴尬处境。

      公渊的声音也道:“看样子,江陵城一时半会打不下来,我们耗下去似乎没什么好处。要不了多久,春潮水涨,天气渐渐变得湿热,各处水网通航,对我们更加不利。父亲应早作决策。”

      王凌终于长叹了口气,点头道:“召集诸将,安排撤军罢。”他回望工事后面的一架架投石机,又道,“这些东西太重了,烧了再走。”

      ……

      江陵城的守军也不轻松,城池毁了大半,朱然必定高兴不起来。

      但东线濡须坞的诸葛恪等人,倒是整天兴高采烈、弹冠相庆。

      这边没有发生死缠烂打的消耗战。先是对峙了很长时间,但真正开战,最重要的战役也就一天一夜,后面的角逐也只是相互追逐的小规模战斗。

      诸葛恪上书建业,认为魏军东线精锐损失惨重,已经退回寿春,吴军应乘胜追击、增调兵马攻打合肥新城。

      孙权没有正面回复,只是下令诸葛恪等人、在濡须坞建造各种攻城器械,接着又派侍中孙峻前往视察。

      朝中大臣对诸葛恪的主张、几乎全都反对!唯有孙权的态度不明。合肥城,确实吴国皇帝孙权的一块心病,这么多年来他惦记合肥、已吃过好几次亏,却一直未能如愿。

      外都督马茂曾为孙峻出谋划策、有效地帮孙峻解决了一些麻烦,如今很受孙峻重视。此番出巡,马茂也在孙峻的身边。

      孙峻在濡须坞附近溜达了一圈,参加了诸葛恪为他们准备的野味宴席。诸将的兴致很高,各种回忆讲述东关之役的事,笑声喧闹声不绝于耳。

      丁奉在酒席上说,此役十分美妙。唯一的遗憾,曹魏主将不是秦亮,惜与击败曹魏名将的机会、失之交臂。丁奉以为这么重要的大战,应该是秦亮带兵的。

      相比立了大功的诸将,客人孙峻倒有点强作欢笑。

      除此之外,马茂也闷闷不乐。他的心仍然是魏国人,如今看到魏军死了那么多人、魏国大败,他心里当然难受。

      几个人看了一番前线的情况,次日就离开了濡须坞南下,走的是陆路,要等到大江边上再乘船渡江。

      孙峻等人带着一众随从将士,刚到浦子山附近,便在大路上碰见了一对男女,都是庶民。男女路人见到马队,早早已避让到大路外面。

      部将上前盘问了一番,没一会就过来禀报:“二人是兄妹,乃石头城附近的百姓,都是吴国人。他们有官府的过所,汉子声称,他要去蒲之山寻妹夫。”

      孙峻心情不好,立刻说道:“我看他们恐怕是乔装打扮的奸细!”

      部将一脸茫然。旁边的马茂听到“奸细”二字有些敏感,接着又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孙峻。

      哪里看出来是奸细的?身边的马茂就是奸细,马茂却觉得两个普通的路人似乎没什么问题,即便真的是奸细、只问了这么几句话也无从判断。

      马茂心道:我看汝倒是没事找事!

      孙峻回顾四下,发现不远处有几间破败的茅草屋,便道:“把那两个奸细带过去,我亲自审问。”

      部将抱拳道:“喏。”

      没一会,几个人就来到破屋内,那对男女也被押进来了。

      孙峻找了块石头,坐在上位,斜着眼睛审视了一番路人,却又不开口问话。两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弯腰拜见。

      这时孙峻终于开口问道:“你们是兄妹?”

      汉子点头道:“是。”

      孙峻想了想,指着汉子道:“汝去,帮她脱衣裳。”

      汉子脸色一变,愕然道:“仆岂能做如此禽兽之事?”

      孙峻没由来地忽然大怒,“唰”地一声金属摩擦的声音,他伸手就把住了腰间的环首刀柄、拔出了一截。汉子急忙讨饶。

      马茂皱眉看着孙峻脸上的怒色,寻思孙峻与他的同姓堂姑有歼情,听到是“禽兽之事”,因此以为这汉子是在骂他?

      但马茂这样的作为,十分不讲理!如果汉子歼婬了身边的妇人,那便可以说两人不是兄妹、说谎欺骗了官员,进而被认定是奸细;反之,他们违抗了孙峻的命令,也可能被孙峻怒而杀之。

      孙峻身边的部将也是看热闹,声色俱厉地帮腔呵斥二人。

      马茂实在看不下去,遂上前对孙峻低声道:“仆有话要说。”

      马茂好不容易攀附上一个吴国宗室,他不想得罪孙峻,只能用这样的法子,希望能帮到这对无辜而倒霉的男女。

      孙峻听罢从石头上起身,还不忘一脸杀气地指了一下那俩人。

      马茂找借口打断了孙峻的“审问”,来到外面后,寻思一番,便开口道:“大将军(诸葛恪)在东关之役方立大功。即便陛下有意攻打新城(合肥),也不可能再叫大将军主兵。将军回朝奏报时,应考虑陛下的心思。”

      马茂忽然把孙峻劝离屋内,竟说起了这样的话题、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这番话、无疑对孙峻是有用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虑周全,能揣摩出陛下的心意。

      譬如孙峻的盟友、同时也是情敌的全琮,便曾卖力举荐周瑜的儿子,结果在皇帝孙权那里触了霉头。孙权当着全琮的面,骂周瑜之子人品败坏。周瑜曾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赤壁之战时,但孙权一向对周瑜十分忌惮,哪怕周瑜早就死了。全琮不顾及孙权的心思,当然容易被骂。

      孙峻踱了几步,点头道:“卿所言有理。”

      两人谈论了几句,马茂便趁机劝道:“我们尽快回建业罢。”

      但孙峻还没忘记屋子里的“奸细”,犹自返回了屋子里。接着里面就传来了孙峻等人的笑声,其欢乐的声音,比在诸葛恪那里赴宴还要开怀。

      孙峻与诸葛恪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不过在太子与鲁王之间,两人的立场不同。所以孙峻虽然表面上与诸葛恪的关系还行,实际上极不愿意看到诸葛恪坐大,甚至巴不得想看诸葛恪倒霉。

      过了一会,孙峻的声音便道:“果然是欺瞒吾等的奸细,杀了!”

      马茂听到这里,顿时双手握紧了拳头,他仰头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冒出了一个强劽的想法:他好想回魏国。

      这时马茂终于忍无可忍,迈步走进了茅屋,径直劝道:“将军,算了罢。我们又不是校事府的人,不用管这些事。”

      孙峻愣了一下,目光在马茂脸上观察着。

      马茂一直讨好恭维孙峻,今天算是产生了隔阂。原因很简单,马茂如果表现出看不起孙峻所作所为,那么孙峻反过来也会对马茂反感。

      不过孙峻权衡了片刻,还是点头道:“既然马将军开口,不能不给面子,我们走!”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痲烦===

      春暖花开、冰雪渐融的时节,何骏总算从廷尉监牢里出来了。

      做九卿宗正的舅舅秦朗,也来到了何家宅邸,见到何骏便说了一句:“案情并不复杂,不过是因为有人故意栽赃。只要让伯云受到公平对待,避免廷尉用屈打成招等手段、凡事要找真凭实据,伯云正该无事。”

      秦朗故作淡定。最高兴的人还是阿母金乡公主,她脸上带着笑容、眼睛却有些湿润,声音异样地说道:“回来了就好,他们没打卿罢?”

      何骏犹自让阿母在身上检查了一番。他好生生的,但神情有点颓然,说道:“没有,就是有点吓人。”

      卢氏道:“夫君先换身衣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