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郭太后听出了叔父的埋怨之意,估计这句话他早就想说,因为前些天没找到机会而已。

      甄德也道:“殿下离开洛阳后的一年时间,许多人都怀疑是郭家人的阴谋,幸好司马懿等相信我们不会干那种事。最危险的时候,便是王彦云打着殿下的旗号起兵,我们在洛阳、便像是司马家的人质一样……”

      郭立转头示意,制止了儿子的抱怨。房间里短暂地沉默下来,显然郭立想听郭太后的说法。

      郭太后终于开口道:“彼时叔父等与司马家关系亲密,似乎还有联姻的打算。我该怎么说服你们?”

      叔父问道:“相比曹爽,司马懿对我们还算好,殿下为何对司马家如此不满?”

      郭太后正色道:“司马懿与曹爽怎么做到辅政、控制皇室,你们就算不清楚,也该有所耳闻。他们有什么区别?司马懿谋划除掉曹爽,他想做什么,还有退路吗?”

      叔父叹道:“形势如此,世人无力回天阿。”

      郭太后不动声色道:“秦仲明有匡扶社稷之心,我早知他有辅政之才。”

      叔父想了想道:“那次秦仲明在秦川中阻击蜀汉军,死里逃生,在几份奏章中、确实显得忠心可嘉,但这种文章,殿下可不能全信!”

      毕竟没有长期在一起生活过,叔父似乎不是很了解郭太后。听叔父的意思,他还以为郭太后很容易轻信别人?或许在叔父眼里,郭太后十来岁就进了宫、过的是与世隔绝般的日子,什么也不懂?

      郭太后将错就错,说道:“秦仲明的族兄秦朗是太祖养子,心向曹家。我以前也召见过秦仲明,觉得此人乃忠心大魏之人。”

      隔着帘子,只见叔父欲言又止,父子俩对视了一眼。他们似乎想劝说什么,又不好开口。毕竟天下还姓曹,他们私下里也不方便劝郭太后不用再顾着曹家。

      郭太后把他们的动作神态看在眼里,又道:“郭家能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不都是曹家的恩惠吗?”

      叔父叹道:“明皇帝确有恩于郭家,但若不慎,郭家地位也保不住阿。”

      叔父说得也有道理,而且在他心里,应该觉得,明皇帝都崩了、以前得到的东西收不回去,最重要的还是将来。

      郭太后也不与之争执,她只是想给自己那段离奇的经历、找一个比较可信的动机。

      甄德劝郭立道:“事已至此,我们应心往一处才是,以免像之前那般措手不及。”

      叔父点头道:“之前的事多说无益,如今殿下支持过扬州军,我们的处境尚不算差。秦仲明本是王家的人,又很年轻,吾等愿听从殿下之意。”

      郭家能有权势富贵、几人封侯,却既无拿得出手的学识、也没有军功,以前还反叛过大魏。大家能有今天,其实就是靠郭太后。他们若失去郭太后的支持,恐怕并不是好事。

      郭太后听到这里,松了口气道:“叔父、堂弟早该听我的。”

      叔父郭立、堂弟甄德遂拜道:“臣等遵命。”郭立接着说道。“殿下在此歇息,臣去准备宴席。”

      郭太后从筵席上站了起来,说道:“不必劳烦叔父,我要回宫去了。朝会上常能见面,别的话我们在太极殿说罢。”

      两人挽留无用,遂揖拜道:“臣等恭送殿下。”

      ……

      此时那间名叫“洛闾”的伎馆,已不再接待客人。朝云刚回到这里,发现门口居然还守着个官府佐吏。佐吏叫住她,问她的来历。

      朝云只得谎称、自己是王家白夫人的徒弟,原来有个好友在这里做舞姬,过来是为了寻人访友。佐吏又问了一句、汝是不是曹昭伯府上的伎,朝云否认之后,那佐吏立刻对她失去了兴趣。

      佐吏刚离开,送她回洛阳的陈石一脸后怕的样子,小声道:“跟我回河东罢,洛阳太危险了。”

      朝云不答,有些伤感地抬头望着“洛闾”的牌匾,以及里面的楼阁。

      其实司马家完了之后,即便官府没查到这个地方,此地也是经营不下去的。以前的生意就不好,全靠司马家养着,有别的用处。

      朝云看了一眼陈石,摇头道:“弟还不明白吗?我只过得惯洛阳的日子。”

      这时陈石的脸上,顿时有些失落。朝云当然知道他想要什么,她假装不明白而已。

      陈石并不是她的亲弟弟,不过两人刚被司马家收养的时候,就在河内郡司马家的庄园里认识了。那时候司马家陆续在收养战乱中失去父母家人的孩子,从【创建和谐家园】岁到十余岁不等,朝云与陈石就是孤儿。

      其中有些人成了奸细,有些人变成了庄客、附农,朝云就是当作舞姬培养的奸细。而陈石则成了庄客、帮着管理河内郡的庄园附农,幸好他后来没有加入司马家的私兵,否则现在恐怕已经死了。

      朝云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便急忙离开了洛闾,逃往河内郡找陈石。

      数日之后,在朝云的劝说下,陈石也离开了河内郡,两人一起逃到了河东郡……陈石做庄客那么多年,在河东郡置了一片不大的土地,正好可以在那里耕作躲避灾祸。

      当时朝云一下子真的被吓到了,以为只有躲起来才行、没有别的选择,也许只有委身于陈石才有个地方容身。陈石至少在河东郡还有块土地和一座宅子。

      但是朝云在河东没住多久,便受不了那里的日子,想回洛阳。陈石只好送她回来。

      想想以前,朝云时常都能接触到达官显贵,那些出身显赫的人、贪图她的美色,有时候还会讨好她。

      等到司马家倒了,她才清醒过来,原来自己连容身之地也没有。

      那些逢场作戏都是假的,人总得有一种能维持生存的身份和生计。

      只是一时间她也不知道去哪里。此间的主人是蔡弘,但是那时蔡弘听到伊阙关之役战败、立刻就去了太傅府,应该已经跟着司马师一起跑了!朝云意识到危险,也是因为发觉蔡弘忽然消失逃走。

      蔡弘不是陈留国那个大族蔡家出身,原来只是河内郡司马家的庄客而已,不过因为父辈就跟着司马家、所以更受信任重用。此前便是他负责统领朝云等一众细作,有一次带着朝云拜见司马师的中年人、便是蔡弘。

      这时陈石的声音道:“洛阳没什么好留恋的,我们回河东,生几个胖小子,过安稳日子罢。”

      朝云一脸震惊:“我一直把卿当亲弟弟,卿竟然要与我生孩子?”

      陈石面露尴尬之色,嘀咕道:“又不是一个爹妈生的姐弟。如今姐还能去哪里?没被官府抓起来便不错了!”

      朝云一时也没想清楚,但看到这个曾经容身的洛闾,显然已没法呆了,便先回到了马车上。陈石走到了前面赶车的位置,回头问道:“现在去何处?”

      朝云道:“先走罢。”

      马车缓缓驶向了街道,毫无目的地在街面上游荡,犹如朝云此时的心境。偌大的洛阳,她一时间竟不知应该去何处。

      朝云确实认识王家的白夫人,还跟着白夫人学过一阵子舞艺。但白夫人与秦亮是亲戚,按照蔡弘以前的说法、秦亮早就怀疑朝云是奸细了。现在去找白夫人,不是自投罗网吗?

      而且朝云这个年纪,到王家做舞姬也必定会被嫌弃。这种大族豪门家里,只需要年轻美貌的歌女舞姬,连他们自己家里的家伎老了、也会被送走。

      “先找间客舍。”朝云叹了口气,对前面陈石道。

      陈石抱怨了一句:“费这些钱,还不如凑起来多买几亩地。”

      朝云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里几乎想说、我花自己的钱财!但陈石毕竟与她相识那么多年了,她才没把伤人的话说出口。

      

      7017k

      ===第二百八十六章 良禽择木而栖===

      阳光刺眼,砖石木头在暴晒下、仿佛弥散着一股奇异的气味。来到卫将军府门前,朝云看着两边高耸的阙楼,心情十分复杂。

      这座府邸以前是曹爽府,朝云认识的孙谦、便曾在里面做奸细,而今此间的主人又成了秦亮。无论以往的曹爽、还是如今的秦亮,都是司马家的敌人,朝云这样身份的人来到这里,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真要进去?”陈石面露惧意,问了一声。

      朝云想起秦亮送她的东西、曾经对她的态度,犹豫了一下,用力地点头。

      陈石道:“此非自投罗网?”

      他很快住嘴了,正转头看向南边的宅邸门口。朝云也循着看过去,发现有两个布衣汉子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这边,似乎已经盯住了他们。秦亮到这里之后,周围的人们、似乎比以前曹爽府的人更加警觉。

      陈石悄悄说道:“我们快走罢。”

      朝云道:“弟先回客舍,若我没回去,卿可先回河东。弟放心,我绝不会把弟招供出来。与司马家有牵连的人太多,他们顾不上弟这样的人。”

      陈石忙劝道:“姐跟我一起走。”见朝云不为所动,他又皱眉道,“我不明白,河东有何不好?虽无锦衣玉食,但不也是一张榻、三餐饭?吃睡比在洛阳踏实得多!”

      朝云苦笑道:“我又不是没在乡间住过,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不必感慨洛阳的宅邸是一座座牢笼,乡间是一样的。邻里只有那么些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人们很快就会到处打听朝云的出身,然后猜测谣传嚼舌根。

      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风吹日晒操劳之后,这个年纪了、剩下的姿色哪能像十几岁女郎一样可以挽回?如果一开始就是个农妇还好,但有过光鲜的时候,将来周围的人只会落井下石、产生莫名的厌恨。人们对于士族豪族没那么大的兴趣,因为那些人已经脱离了平常人的见识,而朝云这种不上不下的人,必定是被嫉恨的对象。

      何况等到朝云变成了一个粗糙的农妇,弟还会原谅她的经历吗?

      她从袖袋里拿出了一卷旧竹简,心一横便向府门走去,听到陈石唤她,她回头哽咽道,“弟先回客舍罢。”

      朝云急步走到了门口,与守门的官员交谈了几句,说明来意,又把手里的竹简递上去。

      大多人都不识字,只要访客有文书一类的东西,官吏将士都会额外重视。官员随即把朝云请到了阙楼

      回想起来,七年前初见秦亮的时候,他对朝云应该挺有好感的,还为她写了一首诗、据说是半首。但朝云没太放在心上,后来蔡弘叫她去引誘秦亮,她也不怎么用心。

      实在是没想到、当初那个身上带着田间劳作气质的年轻儿郎,竟会变成大魏手握大权、举足轻重的人物!

      朝云此时确实有些后悔,只怪有身份地位的人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她没能沉下心去观察,究竟哪个人有前程。但年轻女郎不都是这样。

      她还算聪明的,就像当初那个何骏想当众轻辱她,她便极力反抗了。至今仍不后悔,否则朝云在人们眼里、若变成了谁都可以轻薄的人,恐怕她很快就会沦为娼一般的地位,达官显贵还会理她吗?

      ……秦亮拿到竹简时,展开一看,一句“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而且还是自己的笔迹。他立刻就想起了多年不见的朝云。

      他遂对奴仆道:“把她带到前厅西侧的署房,我随后就来。”

      奴仆揖拜道:“喏。”

      秦亮留在东侧的庭院里,继续看了一会歌女舞伎们卖力的表现,方才离开此地。

      他最近叫人去查寻,把曹爽、邓飏、李胜等家的家伎给找了一些回来,先让隐慈吴心筛选她们的来历,挑了一些年轻没什么问题的家伎、带到府中养着,正准备筹办宴会。

      邀请洛阳宾客的宴席,不能缺了歌舞表演。家伎的地位很低,但其实很需要点技艺,没有长期的练习,那些出身大族的宾客一眼就能看出来。秦亮还是少一些家底积攒,像王家就不会出现这种窘境。

      秦亮还叫人去购买胡椒、精盐,以及阉过的黑猪等食材。这些都算奢侈品,尤其是胡椒,非常稀缺,寻常只有皇室功臣家才有。

      这次宴会不能叫庆功宴,只能以寻常宴请的名义,庆功宴应该让给王凌主持,等王凌安排好大将军府的诸事,必定会操办。

      但是秦亮也得办宴会,这样才方便与以前认识的人重新结交、保持来往。人们相互之间要相处,才能彼此渐渐确定立场,建立信任。

      像钟会、吕巽等人,因为王凌秦亮刚带兵到洛阳,他们无事不会登门造访……那些人以前没有明显的立场,本身就是士族出身,并不愿意表现得太势利,影响名声。

      没一会秦亮就来到了前厅西侧的署房,他跨步进屋时,见一个女郎正背对着门口、眼望着窗外。她察觉有人进来,刚一转身,秦亮一眼就认出来,不是朝云是谁?

      秦亮道:“久别重逢,故人别来无恙。”

      朝云忙弯腰揖拜道:“将军还记得妾,妾感荣幸。”

      只见她脸上精心画过妆容,头发、衣裳的样式比以前简朴了许多,却仍旧很会打扮,把身材衬托得很好。

      秦亮笑道:“当然记得。女郎做细作很一般,舞艺倒真的不错。”

      朝云听到这里,神情顿时一变。

      秦亮道:“不用太紧张,我早就猜出来了。女郎入座罢。”

      他也阔步走到上位,在几筵旁跪坐下来。朝云位于一侧,身体微微前倾,一副恭敬的姿态。

      秦亮也没想到,竟然还能见到朝云。

      上次见面已经是许多年前了,秦亮对她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初,思绪很容易被拉回往日。以前朝云对他冷淡轻视,大概只因当初他确实不能提供多少朝云需要的东西,不过大多人不都是如此吗?

      朝云轻声道:“妾从来不愿对将军不利,只是奉命行事,别无选择。”

      秦亮点了点头,径直问道:“这么多年不见,卿去了哪里?认识别的细作吗?”

      朝云道:“妾大多时候仍住在洛闾。”

      秦亮寻思那地方可能是司马师的窝点。

      朝云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最熟悉的人是蔡弘,如今他已不在洛阳。偶尔也看到了别人进出洛闾,与蔡弘见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2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