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热情好客的王金虎不断向亲戚们敬酒,但秦亮怀疑他是自己想喝。

      大伙喝了酒之后,厅堂里愈发热闹,越谈越起劲。但最受冷落的,并非那几个地位较低的妾室,反而是王凌的长媳诸葛淑。妇人们可能觉得,现在诸葛淑还是长媳,过几天等王凌、王广回来,恐怕就不一定了。

      只有秦亮还时不时地、主动与诸葛淑说两句话。

      如同别的宴席一样,中途不断有人离席又回来,王金虎与令狐愚是酒喝多了、不时要去如厕,也有人会在庭院里看看风景透气。

      令狐愚在宴席上如厕,习惯性地叫上了秦亮。叔侄二人的关系比以前还好,除了一起并肩作战的经历,秦亮让他不吃毗霜的事、他应该非常领情。

      秦亮发觉令狐愚其实是个挺怕死的人,之前曹爽一倒、他就担心得一脸焦急惧怕,可见一斑。

      叔侄俩从茅厕出来,在门外的水缸里舀水洗了手,刚走到廊芜上,便碰到了王氏。

      三人见礼罢,王氏大方地说道:“公治先回厅堂,陪汝表弟喝酒,他要是没喝够会不高兴。”

      令狐愚点了点头,拱手道:“好。”

      他应该觉得,王氏找秦亮,肯定是说郭淮的事。

      但令狐愚走了之后,王氏却不提郭淮,只说道:“王家幸得有仲明相助,我听到消息的时候,高兴得都哭了两场,仲明有恩于我们阿。谢天谢地,王家总算是渡过了这个大坎!”

      秦亮忙道:“仆与王家存亡一体,王家没了,我也活不成,哪来恩怨之说?”

      王氏轻声道:“但我心里非常感激仲明,还在长安刺史府的阁楼上时、我就独自想过,无论卿让我做什么来答谢,我都心甘情愿。”

      秦亮怔在原地。王氏抬起头,默默地仰视着他的脸,接着又道:“可我一个妇人,也做不了多少事。”

      毫无意外,秦亮顺着王氏的说辞,便想到了那种事。王氏当时双目紧闭的神态、模样都隐约浮现到了眼前。

      当初秦亮是因为对郭淮恼怒、一时糊涂才轻辱了王氏,但现在秦亮在意的已不是郭淮,而是令君。令君虽然不管他找妇人,但王氏的关系也太奇怪了。所以秦亮觉得,好像不太应该与王氏继续纠缠。

      就在这时,王氏红着脸小声道:“仲明想到哪里去了?一会别人看到了可不好。”

      秦亮这才察觉袍服有点异样,忙深吸了一口气,尴尬地稍微整理了一下。

      王氏神情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又道:“卿不要乱想,我在洛阳住不了多久,便得回长安去。”

      秦亮听到这里,不知道她的意思是让他乱想、还是反之。他只得随口客气地说道:“外姑婆难得回来一趟,可以多住一些日子。”

      王氏叹气道:“父母不在之后,娘家便不再是妇人的家,哪能住得太久?”

      ……

      ……

      (感谢书友“用户77321119”的盟主。)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显神通===

      两人在廊芜中交谈时,气氛有点难以言表。秦亮在大魏朝这么长时间了,早已带入了年轻的身份,但面对王氏时、感觉又很奇怪,王氏这样年纪的人,看他的目光却带着仰慕。

      既有长辈那种母性的关心、为他的成就赶到欣慰,又有仰慕的目光。心理定位非常混乱,秦亮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与王氏交流。

      但不管怎样,王氏的性格温婉,秦亮对她挺有好感;她也一直对秦亮很好,不管是在长安刚见面时、以亲戚关系的照顾,还是别的一些微妙的情愫。只是对她的丈夫郭淮,秦亮确实没有好印象。

      王氏也愿意对秦亮倾述一些内心的想法,她接着说道:“妇人便是这样,出生就在自己家,父母不在了、这里便只是亲戚家。”

      她抬头看着秦亮,又小声道:“汝外姑公也让我很心凉,但又有什么办法?如果郭家出了什么事,我们母子以后在王家人面前、也会抬不起头。大家只会把我当成郭家妇,是不是看得起我、都是看郭家的家势。”

      秦亮这时才感觉到,王氏这次回洛阳、确实是要为郭淮做说客。

      但王氏说得很真诚,处境确实是她说的那么回事。

      秦亮想了想,以如今的形势、自己不可能按照喜好去为所欲为。他再怎么看郭淮不顺眼,郭淮也是长期在西线作战的大将,熟悉当地人脉地理,有丰富的经验。

      如果稍微不慎弄出什么事来,郭淮手下还有许多旧部,蜀汉姜维正在汉中盯着呢!抓司马昭、司马师的时候,魏军已经在斜谷发现蜀汉斥候了。这时候若有郭淮用心维持西线防务,肯定能省事不少。

      秦亮在洛阳的局面都没弄利索,如果此时带兵去西线、可不是什么好时机。

      秦亮便道:“外姑婆且放心,郭将军这次不会有什么事。”

      王氏“唉”地叹了口气:“人要活在世间,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阿。”

      秦亮听到这里,感同身受地点头道:“确是如此。”

      王氏还想说什么,却见门楼那边有人沿着走廊过来了,她便没再多言。

      来的人是饶大山,饶大山上前向二人揖拜,然后在秦亮身边低声道:“河南尹来了,昨日将军吩咐俺请的人。”

      秦亮恍然道:“我忘了还有这事。”他转头道,“请外姑婆先回宴席上,我去见个人。”

      王氏点头道:“仲明去做自己的事罢。”

      秦亮遂与饶大山一起快步走出了门楼,只见河南尹傅嘏已经等在外面了。秦亮从来没与傅嘏交谈过,但看着有点眼熟,多半是以前在朝堂上见过、但没人引荐。

      当初秦亮还在做校事令的时候,傅嘏好像是黄门侍郎,上朝的时候会去的。只见傅嘏是个三四十岁的壮年人,浓眉大眼、肌肉紧实,颇有点勇武之相。

      傅嘏倒是认得秦亮,立刻揖拜称“秦将军”。

      秦亮上前还礼,说道:“正巧有个长辈来洛阳了,令狐将军、王公美将军都在前厅,但还有各家的女眷,不太方便引荐兰石。”

      傅嘏见秦亮挺客气,忙拱手道:“仆叨扰了。”

      秦亮道:“是我有点事,想劳烦兰石。”

      傅嘏痛快道:“将军何事,但说无妨,仆只要能办到,必尽心办妥。”

      秦亮道:“我们到厢房里谈谈?”

      傅嘏脸上没有笑容,但心情应该很好,而且态度十分痛快。

      因为傅嘏站错了位,如今秦亮对他挺客气,他当然会如此反应。

      正如秦亮以前对魏国朝政的理解,官员出仕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送钱和找关系的方式最常见。傅嘏也不例外,他以前走的是陈群的路子出仕。

      陈群与司马懿虽同为文帝“四友”,但两人以前其实有竞争关系,相互说坏话攻讦的事不少;不过陈群活得没司马懿长,陈群一死,其势力便完全比不上司马懿了。因此傅嘏先是与曹羲来往。

      不料傅嘏好死不死,有一次说同党何晏的坏话、被何晏知道了。于是何晏便找了个借口、将傅嘏罢官……反而是司马懿的人,何晏那个吏部尚书不好搞。

      曹爽知道后,又要把傅嘏重新启用。但曹爽慢了一步,傅嘏还未赴任、司马懿便拉拢了傅嘏,让他做了太傅府的官。加上司马懿拉拢陈泰之后,实际上已在慢慢整合陈群留下的人脉,傅嘏遂投靠了司马懿。

      曹爽玩完之前,河南尹是李胜;李胜大概是先做河南尹、等着外任刺史的局面,但他没等来升官,而是直接被司马懿砍了。

      于是傅嘏一个多月前被司马懿任命为河南尹,此人算是司马懿的人。

      河南尹管的地盘相当于一个郡,以前本来也叫河南郡,但这一郡之地是包括洛阳城的中枢地区,所以是个很重要的位置。

      秦亮并未谈官职的问题,只是说道:“洛阳有个五斗米教的道士叫朴罡,曾向廷尉府检举了蜀汉奸细袁师真。但后来雍凉都督那边要用袁师真、向蜀汉交换一些重要俘虏,朴罡却擅自把人莿杀了!

      即便袁师真是奸细,但怎么处理是官府的事。朴罡一个道士,竟敢替官府行使司法之权?还望兰石找陈本调出简牍,查查朴罡的违法之事。”

      傅嘏听到这里,有些诧异和不解,因为道士杀人根本就是件小事。但过了片刻,他的神情又露出了恍然之色,立刻拱手道:“仆三日之内,便可向秦将军回禀!”

      秦亮点头道:“兰石应是有才能之人,我且静待音讯。”

      傅嘏起身拜道:“秦将军今日有客,仆便不多留了,待整理好案情,再来拜见。”

      秦亮送他到门外,相互再次揖拜告辞,然后叫饶大山送人出门楼。

      刚才谈的、就是陆凝的事,本来秦亮还没顾得上。就是因为他想到了河南尹是重要的职务、想见见傅嘏,才忽然想到,可以顺便把陆凝的事给解决了。

      这个套路,跟对待青徐都督胡质是一样的。只要让胡质开始帮自己做事,相互之间便会渐渐产生信任感。

      既是一种试探态度的方式,比如胡质若想继续跟司马懿站在一起,他根本不会听从秦亮的意思、去对付石苞;又是一种人情,因为秦亮现在是中领军、没有录尚书事,他管不了都督,也管不了河南尹,别人帮他做事就是给人情和面子。

      傅嘏也是一样的,秦亮召他见面,然后叫他帮自己做具体的事。他只要愿意做,态度便不言而喻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路与河===

      家宴持续到了下午。秦亮又见了几个属官部将,在前厅用过晚膳、才回到东边后面的庭院。

      这处庭院便是王令君以前住的地方,一向都很宁静,鲜有人到这里来。不过此时已进入三月晚春,天井中的草木渐渐繁茂,虫子的聒噪也多了,尤其是在傍晚时分。

      秦亮听着周围笼罩着的声音,心中莫名有些焦躁。

      不过他很快明白,也许自己感到焦躁、紧张,不是因为这点声音,而是心里知道、王凌快到洛阳了。秦亮无从知晓王凌等人此时的想法。

      秦亮自忖、这段时间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一边抓住洛阳兵权,一边也很慎重,给自己留下了迂回腾挪的空间。

      但随着关键时候的临近,他仍会想得比较多。此时的局面还是比较复杂的。

      伊阙关大战之前,秦亮曾劝身边的大将,事情已在眼前、不用想得太多。大概只是一句废话,秦亮劝别人时,自己能不能做到、还两说呢。

      不过相比司马懿大敌威胁之时,秦亮现在的处境、其实已经改善了很多。

      无论形势如何发展,王凌不可能把他自己的嫡孙女、女儿一起诛了罢?秦亮想到这里,心里便好受了一些。

      想来王凌甚至连秦亮也不好动,天下人都知道谁打下的洛阳,如果王凌那么干、谁还敢帮他做事?从王凌对待王基的情况看,他应该也不是那种人。

      而且没有秦亮,王凌至少控制宫廷的难度会很大。七十几岁的王凌,是不是还能效仿曹丞相另起炉灶、独揽乾坤?反正连曹爽也没信心做到,否则曹爽早就那么干了。

      所以王凌此时最好的选择、还是要团结好内部,否则只会让外人有可乘之机。别说魏国内部,便是吴蜀的军事压力、搞不好也能摧垮执政的威望根基。

      秦亮在走廊、天井亭子之间走来走去,好像安静不下来。

      旁边就是王令君的卧房。秦亮从门前走过时,想起了他与王令君、玄姬在这里的许多个夜晚。他还记得,自己曾经希望有一个不用焦虑、不担心朝不保夕的出身,只要与令君玄姬厮守在一起、余生就很满足了。

      但如今回头再看,只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发展的过程,初中教科书上就有这个道理。

      不过人有时候总会有一些愿景罢了,是不是能做到并不重要。

      秦亮干脆在门口檐台的石头上垂足而坐,脚踩到了天井中的石板上。他不像一些人随时注意自己的仪态,有时候他的举止很随意。

      他甚至反手用手臂支撑着身体,仰头看天。太阳还没完全下山,但天井里被高墙阻隔、已经笼罩在阴影中,唯有中间的敞亭顶部还有明亮的阳光。

      庭院里有人,吴心和两个女郎就在视线内。秦亮这样的姿势,她们都在悄悄观望。

      吴心在中间的亭子里,这时也在默默地关注着秦亮。她其实是个对人的情绪、周围的环境很敏感的女郎,只不过很隐忍不喜欢表现自己,秦亮有时候会忽视她。

      秦亮便看着吴心,忽然开口闲扯道:“我有时候会想到一队在远路上行驶的车队。”

      吴心听到声音,转头看了他一眼,默默地靠近过来。

      秦亮寻思了一下,又道:“周围都是荒郊野岭,什么都没有。马车里特别颠簸难受,我就从马车上下来想歇一段路,结果车队走得很快,我怎么也追不上了。”

      吴心轻声道:“那便不能歇。”

      刚认识吴心的时候,秦亮以为她是因为在监牢里遭了罪、才声音沙哑,但她一直的声音都有点沙,难怪不太喜欢说话。

      秦亮点头道:“是阿。”

      这时吴心竟然主动说道:“我也经常会想一些奇怪的东西。”

      秦亮本来就是个愿意倾听的人,吴心又很少说这些话,他便再次点头,懒洋洋地坐在石头上听着。

      吴心观察着他的脸,有点不好意思地继续道:“便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很难走。周围很破败,零落有几间茅草屋,土路旁边还有道高坎。”

      秦亮问道:“这么详细,应该真的有这个地方罢?”

      吴心点头道:“我很小的时候住过那里,后来校事官刘肇被抓后,我与兄长又回去了一次、住了一段日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06:27:57